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稿多投事件的警告

一稿多投事件的警告

一稿多投事件的警告

重要通知:

学院最近出现某同学一稿多投事件,主要是第一次投稿之后长时间没有收到任何反馈消息,因而又投了一个杂志社,结果之前的杂志社将其文章发表了,在评审过程中发现此问题。这是学术不端的行为,学院及学校都十分重视,因考虑其毕业学位证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相关事宜,寄予了通报批评处分。如果再有类似问题出现,学院将会寄予记过处分,届时将不予发放学位证,同时取消奖学金的评定。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研究生二年级了,都讲面临写文章发文章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如果论文在时间上有问题或得不到回应,不能自作主张再改投别的杂志社,应该多多咨询导师的意见。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多多取得学术上的成就!

注:暑假即将到来,出游或者回家的同学要注意安全,谨防中暑!在校同学如果暑假发生紧急情况,请及时与班委联系。祝大家最后一门考试顺利,暑假愉快!

马文静

2014年6月30日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企业审计)

安达信审计失败案例(企业审计) 【案例简介】 重大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或高管人员逾越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通同舞弊、缺乏独立性、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尽管世界通信公司存在前所未有的财务舞弊,其财务报表严重歪曲失实,但安达信会计公司至少从1999年起一直为世界通信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目前已经披露的资料看,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财务舞弊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过失审计责任。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将是一项可载入史册的典型的重大审计失败案例。 【案例分析】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主要归于以下四个方面: 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 根据世界通信2002年4月22日提供的“征集投票权声明”(Proxy Statement),安达信2001年共向世界通信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审计收费440万美元、税务咨询760万美元、非财务报表审计(主要是外包的内部财务审计)160万美元、其他咨询服务320万美元。自1989年起,安达信一直担任世界通信的审计师,直到安然丑闻发生后,世界通信才在2002年5月14日辞退安达信,改聘毕马威。安达信在过去10多年既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也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尽管至今尚没有充分的权威证据证明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可能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但2002年7月30日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代理记账和内部审计等9项咨询服务所作出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对税务咨询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至少说明社会公众和立法部门对兼做审计和咨询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担忧。此外,世界通信历来是安达信密西西比杰克逊(世界通信总部所在地)分所最有价值的单一客户,这一事实不禁让人对安达信的独立性存有疑虑。杰克逊分所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伺候”和保住世界通信这一给安达信带来不菲审计和咨询收入的客户。这种情况下,杰克逊分所的安达信合伙人难免会对世界通信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予以“迁就”。对世界通信的主审合伙人而言,丢失这样一个大客户,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安达信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安达信向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门提供的1999至2001年审计工作底稿表明,安达信在这三年里一直将世界通信评估为具有最高等级审计风险的客户。在编制1999至2001年度审计计划时,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审计风险的评估如表1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安达信的审计计划已经认识到世界通信的会计及财务报告具有重大的审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世界通信制定了过于激进的收入和盈利目标。换言之,安达信已经意识到世界通信具有报表粉饰或财务舞弊的动机。尽管如此,面对如此高风险的审计客户,安达信却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 根据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的规定,应有的职业审慎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2002年11月AICPA颁布的第99号准则《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怀疑一切的心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坚持诚实和正直的立场,勤勉地搜集和客观地评价审计证据。合理的职业怀疑还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不得因为信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实而满足于获取不是完全令人信服的审计证据。尽管GAAS在这一方面的要

”一稿多投“的界定

1.“一稿多投”的定义 国内定义: (1)一稿多投是指一篇内容相同或基本相似的稿子,由一个作者投往多家宣传媒体,犹如一女嫁多夫是件不道德和很不光彩的事。 (2)一稿多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多家期刊社的行为包括在法定或约定禁止再投期限以外或在明知自己的作品己经或将要发表情况下将同一件作品投给其他期刊社的行为。狭义上的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的禁止再投期间同时或先后将同一件作品投给两家或两家以上期刊社的行为。 (3)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在法定或约定禁投期间,或者在期限以外获知自己作品已经发表而将同一作品或改头换面投向多家报刊社以供使用的行为。 (4)一稿多投是指将内容相同、基本相同或部分内容相同的论文稿件,同时或相继投向两家以上刊物企图发表的行为。 国外定义: 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一种或多种媒体(印刷或电子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一次或多次。国外学界对“一稿多投”或“一稿两投”的行为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是“重复发表”(repetitivepublieation),有的学者称作“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甚至有的学者称其为“剽窃”(plagiarism)。美国生物学编辑委员会(CBE,现扩大为科学编辑委员会,CSE)下属的编辑政策委员会1996年推荐用“多余发表”(redundantpublieation),因为其适用于无论重复发表事实上是否已经发生(即己经重复投稿)的情况。 在Harvard Continuing Edueation Home Page关于((学术诚信和到窃))讲义和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你剽窃的时候,你是在拐走另一个人的脑产儿(braln child),不仅如此,你还在对其他人声称:这是你自己的脑产儿(brain child),你利用它给你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做的工作赢得声誉,所以你又是在说谎和诈骗,你从原作者那里不公平地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认可和荣誉。”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国外学者对“自我剿窃”(self-Plagiarism)定义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引用自己以前作品中的观点和方法,也称为“自引”,二是将自己的作品略微修改后,再次发表,即“一稿多投”。 这种“自引”的情况非常多见,指作者在一系列的作品中重复使用文章而没有引用之前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在国外,学者大量的“自引”被认为是剽窃。 2006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如何保障学术诚信”的研讨会上,IBM公司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总裁技术助理王敏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国外在学术诚信方面的一些做法时,提到了“自我到窃”(seif-pfagiarism)的问题,他是这样说的:“你做了一个东西,做得很好,你又加了一点东西,加的这点东西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新的文章,自己应该有一个认识,这个如果是新的,你可以写。如果只是一个小的改动,那是不可以写的。就是你投到会议或者投到刊物去,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交代清楚你这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出这么多,而不能不提以前这一段了,给人的印象是你新做这么多,这就是自我剿窃了。”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eation)是指作者向不同出版物投稿时,其文稿内容(如假设、方法、样本、数据、图表、论点和结论等部分)有相当重复而且文稿之间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标引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行为主体,一种是指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另一种是指将他人的作品或成果修改或不修改后再次发表的行为。后者是典型的到窃、抄袭行为,在这里所说的重复发表仅指第一种行为主体。国外所指的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中如果是指第一种行为主体的,便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一稿多投”。 根据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以下类型的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行为,可以再次发表: (l)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会议墙报的形式发表过初步研究结果的完整报告,可以再次发表,但不包括以会议论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发表的全文;

关于期刊论文一稿多投的切身体会

现在在我国,许多期刊杂志都有了投稿平台,至少可以用电子邮件投电子版,一稿多投现象也是十分普遍。而且现在的电子版可比以前的纸质版方便多了,不用一字一字抄写。学术界可以说是严厉打击一稿多投现象,不过有一定梯度的“一稿多投”并非不可以,比如一二个月后投第二个期刊。 在学术界混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算是见多识广。知道别人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也有一些。当然,通常情况下和别人前无仇,后无恨,也就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慢慢就淡忘了。然而,最近一篇学术论文,撞到了我们主办的一个国际会议,一时间勾起无限回想。 单位每年都给我安排“投稿策略”的讲座,在图书馆所开讲座中可说是最受欢迎的讲座之一,往往讲完还有很多人提问和咨询,其中绕不开的就是关于“一稿多投”的问题。说实话,在讲座中我会讲到这个问题,但一般不把观点写在PPT 上,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相对谨慎,不希望自己的回答给听众造成误导。 我的主要观点是:可以一稿多投,但应该绝对避免一稿多发。因为现在高校的情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老师,对发表论文是很有压力的,研究生没有论文就不能申请答辩,老师没有论文就不能晋升职称,但科技期刊,特别是好一点的科技期刊都属于僧多粥少,除非你是大牛,一般的论文作者谁都不能肯定投去的论文一定会被录用,所以大多数论文不可避免会投给多个期刊。“一稿多投”可以分几种情况,一是先投一个刊,如果被拒了再投另一个刊;二是先投一个刊,还没得到被拒信息时就再投另一个刊;三是论文完成后就同时投多个刊。第一种情况其实期刊编辑部都是允许的,并没把它归入“一稿多投”,后两种是期刊编辑反对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可以理解,但如果站在作者的立场,却也情有可原。 我见过一次特别有意思的一稿“多”投,真的非常有意思。里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作者单位相同,但是,作者完全不一样。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两篇稿件同时投给了一个优秀期刊。很快,该编辑部联系了相关人员,最后撤销了其中一篇。当然,好像这个责任人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可能是他的“犯罪”行为在过程中就被揭穿了。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个学生借同学的U 盘使用,发现里面有一个文件比较新颖,就把这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电脑上了。后来通过检索,发现这文件里面的材料没有被别人发表过,于此,他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并投到了该期刊。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该文件的原主人也把这个文件整理成了一篇学术论文,稍晚一点时间段也投到了该期刊。这时,该期刊的编辑傻了。两论文的内容完全雷同,但是,作者却完全不一样。当然,由于两篇论文里面都挂了同一个“牛”人,编辑部也没有深究,故事也就结束了。 至于其他的一稿多投,可能就和我今天要说的很相似了。我们今年举办了一个国际会议。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国际会议,在很多国家轮流举办过,现在是第15 界了,在澳大利亚官方认定的国际会议中,是 A 级国际会议(最高)。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一共收到摘要1200 多份。我们计划录取全文400-450 篇之间,拒稿率还是非常大的。也因此,我们会议的外审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我们会议的论文太多,在外审之前,我们自己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步,我们把所有论文都打印,并每一篇论文由三个老师负责初审。把最优秀的论文归为一类,只请一个审稿人。把普通的论文归为一类,请两个审稿人。其他,一部分直接拒稿,一部分再重新审理。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安排每一个稿件的评审,挑选合适的审稿人。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要对录用的稿件进行分期刊推荐,因此,又是新一轮评估。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方面对会议负责,对支持我们的期刊负责,更是对支持会议的作者负责。当然,我们希望作者做到所投的稿件至少是:New,Original,Not under consideration。 不得不说运气很好,我们在外审过程中,发现了该稿件的问题,避免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学术事故。也维护了我们会议的声誉。但是,这样的事情,到底是我们期刊、会议组织方的责任,还是投稿人的责任,真是值得思考。的确,全世界的教授如此之多,同一篇稿件送到同一个审稿人手里的可能性不知道有多小。 这里我再说两个自己曾经的“一稿多投”的事件。 那应该在十多年以前,那时根本还没有E-mail,投稿是通过邮局邮寄,论文也是一字一字抄写的。我有一篇论文投给一个核心期刊后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因自己感觉文章还不错,便重抄一遍后投给另一个一级期刊,(学校在各学科核心期刊中选1--2 个为“一级期刊”,成果算分要高很多),不久收到该一级期刊的录用通知,心里还十分欣喜,但没想到大概一个月后却收到前一个核心期刊寄来的刊,我的文章已经在上面发表了。当时很是无奈,赶紧

学术规范测试

1. 引用外文文献期刊中的析出文献按顺序需注明()。 A.作者/刊物名/文章名/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B.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C.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出版时间/卷期号/页码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2. 引用外文文献专著、编著按顺序需注明()。 A.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B.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C.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及出版机构/页码/出版时间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3. 导语写作应明确交代该领域的(),不能“自说自话”,不顾前人的研究。 A.研究方法 B.研究学者 C.学术史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C 4. 凡涉及以人类为对象的实验,包括进行涉及个人隐私的调研,实施实验的课题负责人()。 A.只要事先对研究做出评估,并不一定要向学校主管部门和国家授权的管理机构报告

B.应事先对研究做出评估,并按规定向学校主管部门和国家授权的管理机构报告,获得审查与批准 C.应事先对研究做出评估,并向研究对象说明实验操作过程和风险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B 5. 对于古籍的编排顺序应考虑()。 A.作品产生的朝代 B.整理出版的年代 C.不清楚 得分:2 答题情况:正确 正确答案:A 6. 中文网络文献引用需按顺序标注()。 A.作者/文献名/网上发布时间/网址/访问时间 B.作者/文献名/网址/访问时间/网上发布时间 C.作者/文献名/网址/网上发布时间/访问时间 得分:0 答题情况:不正确 正确答案:C 7. 对于参考文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论著一般不列为参考文献 B.公认品质低下的论著一般不列为参考文献 C.不能遗漏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和影响深远的力作 D.凡是论著都应列为参考文献

安然公司和安达信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和安达信事件案例分析 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造假案几乎轰动了全球的金融界,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记录。可以说,其带来震撼程度不亚于同样发生于当年的美国恐怖事件“911”。于此同时,为安然公司连续出具长达16年审计报告的安达信公司,也因此而惨遭闭户。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龙头企业之一,一个是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相继倒闭,令人唏嘘。感慨之余,我们有必要来探寻到底安然和安达信是如何编造了一个长达数年的谎言,而也正是这个谎言,令他们引火烧身。 一、安然公司是如何进行会计造假的?其会计师事务所又是如何为其掩盖的?(一)安然公司是如何进行会计造假的? 1、设立金字塔式公司结构,利用 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何为金字塔式公司结构,简单 说来即安然公司先通过控股合并 方式取得公司A的控制权(一般控 股股权占比在50%以上),A公司 成为安然的子公司;安然再利用对 A公司的控制权,以A公司的名义去购买另一家公司B,以此类推,直至控制公司X。也许安然公司本身并不持有X公司的股票,但是安然公司却可以间接控制到它。在当时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中,X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不需要列入安然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安然公司可以肆无忌惮地通过关联交易获取利润,而将损失、负债等转移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关联企业。无疑,安然公司是抓住了会计准则这一漏洞,操纵利润,粉饰数据。 那么,安然公司具体是如何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第2季度,安然把北美的3个燃气电站卖给了关联企业ALLEGHENY能源公司,成交价格为10.5亿美元。市场估计,此项交易比公允价值高出3—5亿美元可以说,这项交易显然是有违公允的,而该巨大的差额却被计入到安然公司业务利润中,安然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创造利润显而易见。此外,就在这个季度结束的前一天,安然将它的一家生产石油添加剂的工厂卖给了名为

北京大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准则测试

1. 学术共同体是从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引申而来,最早出现于1942年。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为志业”。 A 成员利益 B 公共福祉 C 学术 D 人类解放 正确 2. 以下说法符合“学术规范”定义的是。 A 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 B 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 C 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D 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 错误,正确答案为B 3. 只有遵守学术规范,才能在学术共同体中得到认可,如果违反了学术规范,就会。 A 面临监禁 B 触犯法律 C 受到否定 D 受到警告 正确 4.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以下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

B 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 C 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申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 D 以上选项都是。 正确 5. 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B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有帮助但非直接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C 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D 合理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如实署名。 正确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伪造 B 篡改 C 引用 D 抄袭 正确 7. 项目申请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资助申请书中伪造推荐人或合作者的签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B 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项目(或课题)申报或者接受委托时,必须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安然公司和安达信事件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与安达信事件案例分析 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造假案儿乎轰动了全球得金融界,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得破产记录。可以说,其带来震撼程度不亚于同样发生于当年得美国恐怖事件“91 I ”。于此同时,为安然公司连续出具长达16年审计报告得安达信公司,也因此而惨遭闭户。一个就是世界上最大得能源龙头企业之一,一个就是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相继倒闭,令人唏嘘。感慨之余,我们有必要来探寻到底安然与安达信就是如何编造了一个长达数年得谎言,而也正就是这个谎言,令她们引火烧身。 一、安然公司就是如何进行会计造假得?其会计师事务所又就是如何为其掩盖得?(一)安然公司就是如何进行会计造假得? 1、设立金字塔式公司结构,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何为金字塔式公司结构,简单说来 即安然公司先通过控股合并方式取得公 司A得控制权(一般控股股权占比在 50%以上),A公司成为安然得子公司; 安然再利用对A 公司得控制权,以A公 司得名义去购买另一家公司B,以此类推,直至控制公司Xo 也许安然公司本身并不持有X公司得股票,但就是安然公司却可以间接控制到它。在当时美国得公认会计准则中,X公司得财务报表并不需要列入安然公司得合并财务报表中。安然公司可以肆无忌惮地通过关联交易获取利润,而将损失、负债等转移给这些瞧似不起眼得关联企业。无疑,安然公司就是抓住了会汁准则这一漏洞,操纵利润,粉饰数据。 那么,安然公司具体就是如何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得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 0 1年第2季度,安然把北美得3个燃气电站卖给了关联企业ALL EGHENY 能源公司咸交价格为10、5亿美元。市场估计,此项交易比公允价值高出3—5亿美元可以说,这项交易显然就是有违公允得,而该巨大得差额却被计入到安然公司业务利润中,安然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创造利润显而易见。此外,就在这个季度结束得前一天,安然将它得一家生产石油添加剂得工厂卖给了名为EOTT公司得关联企业。我们亦有理山怀疑,山于安然无法提供令华尔街满意得盈利数字而强迫EOTT在季报得最后一天完成了交易。 2、设立“SPE”,隐藏巨额债务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哪些情况不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呢? 通常情况下, 以下情况不属于重复投稿或重复发表: (1) 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 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 (2) 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 (3) 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时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 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 我个人认为:如果在后续的论文中引用一下这些前期发表的文字则更为稳妥。 另外一种在国内科学界和编辑界难得一致的是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已被千余种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指出, 以同种或另一种文字再次发表, 特别是在其他国家的再次发表, 是正当的, (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是有益的, 但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1) 作者已经征得首次和再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 并向再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文章的复印件、抽印本或原稿。(2) 再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双方编辑达成特殊协议的情况除外)。(3) 再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 因此以简化版形式发表可能更好.(4) 再次发表应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数据和论点。(5) 再次发表的论文应在论文首页应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 目前国内仍有少数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在其中英文版中分别发表某些重要论文,这应该是可被接受的,当然,如果在首页脚注或参考文献中注引首次发表的信息,就更为“合情合理”了。 实际上,国内相关部门对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的合理性也有过明确的认同。2000年3月,根据周光召主席的批示,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就同一论文(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后又用外文投给国外期刊并被发表是否为“一稿两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会议邀请科技部、国家版权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讨论后认为:根据我国对著作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一篇论文(成果)的作者在国内、国外两个学术期刊上用中、外文分别发表其论文(成果),在不违反国内、国外两个期刊有关编辑出版规定的前提下,不应被认为是“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的界定 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体不同作者, 在期刊编辑和审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试图或已经在两种或多种期刊同时或相继发表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论文, 国际上也称该种现象为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或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典型的相同研究成果的重复发表很少, 更常见的是作者就某个较大的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如果资料没有重复且每篇论文所讨论的问题各不相同, 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重复发表常出现在上述二个极端中间的灰色地带, 例如: 就同一问题对不同组病人的研究, 或针对同一组病人不同侧重点的报道. 可以由对以下问题的回答来判断是重复发表或零碎发表(香肠论文): (1) 用一篇论文更具有信息量, 且比多篇文章更为关联和完整; (2) 可以在同一篇论文中表达所有必要的信息而无需增加篇幅; (3) 用多篇论文发表可能会降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4) 用多篇论文发表时, 读者可能阅读其中某一篇论文即已足够.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界定标准pdf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界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2年12月28日 来源: 目 录 前 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2.1剽窃 plagiarism 2.2伪造 fabrication 2.3篡改 falsification 2.4不当署名 inappropriate authorship 2.5一稿多投 duplicate submission/multiple submissions 2.6重复发表 overlapping publications 2.7拆分发表 slicing publications 3剽窃 3.1剽窃观点 3.2剽窃数据 3.3剽窃图像 3.4剽窃研究(实验)方法 3.5剽窃文字表述 3.6整体(大量)剽窃 3.7自我剽窃

3.8剽窃未发表成果 4伪造 5篡改 6不当署名 7一稿多投 8重复发表 9拆分发表 10相关研究伦理问题 11其他 前 言 为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尊重和维护学术出版规范,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规范科研行为和净化学术环境方面的作用,推动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中国知网(CNKI)特组织编制《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概括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能涉及的不端行为类型,通过罗列各类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给出基本的界定原则和标准。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教育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借鉴重要国际组织、学术团体有关学术伦理规范,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本标准在范围涵盖、内容陈述、行为界定等方面,尽可能地与国际学术期刊通用规范保持一致,同时兼顾国内学术期刊论文撰写和发表中的特殊情况。 本标准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的特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依照自己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标准编制更加细致的认定规则。本标准按照准确、简明、实用的原则编写,力求方便查阅和使用。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病区:呼吸内科不良事件名称:住院病人跌倒 主持人:杨淑华记录日期:2014.8.27 参加人员:科室全体医护人员 一般情况介绍 1、病人基本情况介绍:307床,束玉民,男,77岁,发热48小时于2014-8-27入院。入院诊断:发热待查。 2、事情经过:患者于2014年8月27日上午10时30分起床到卫生间自解小便,从便器上站起时突感头晕跌倒在地,致左脸颧骨处皮肤轻微擦伤。主诉:感脸颊部疼痛,无恶心、呕吐,轻微头晕,无头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测P:76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医嘱予碘伏消毒伤处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头颅CT,密切观察血压、意识2小时。患者拒做头颅CT,嘱其安心卧床休息,小便暂用便盆,变更体位时动作易缓慢,家属加强陪护,如有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护士长调查经过:当班护士在患者入住病房时曾经详细宣教,起床时家属予以扶持,体位从低到高时可能头晕,等适应后再走路。患者及家属示理解,但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患者从厕所跌倒。事情发生时护士正在巡视其他病房。 4、讨论:(1)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

(2)针对该病人跌倒分析原因如下: 1)患者体虚,长时间高热消耗而进食少,卧位时间过长;2)病房内无卫生间,地面潮湿,光线不足。3)病人及陪护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4)护士的健康宣教不够细致和深入。5)护理风险管理中未及时评估。 (3)整改措施:1)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患者和家属支持和抚慰,让他们认识到因为高热,普遍体虚,变更体位时容易头晕跌倒,这样一方面使其重视,另一方面消除其紧张情绪;2)加强护理人员健康宣教能力的培训;3)改造卫生设施;4)强化护理安全服务意识,让科内所有护士对跌倒防范有足够的重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护理部 2014年8月 28日

从安达信倒闭看审计职业操守

从安达信倒闭看审计职业操守 这个暑假我有幸得到去事务所工作的机会,虽然由于还未学过任何有关审计的专业知识,所以无法真的从事相关的工作,只能做些端茶倒水的杂事,但耳濡目染的还是有一些心得,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无论是从事国家审计还是民间审计,审计是自身都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 我首先要从震惊世界的安然安达信事件将起:安达信公司(Arthur Andersen)成立于191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瑟〃安达信先生创建,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其稳健诚信的形象被公认为同行业中的“最佳精英”。197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会计专业服务公司,合伙人多达1000多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安永(E.Y)、德勤(D.T)一道成为全球最大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到2001年,安达信在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700名合伙人、85000名员工,业务收入高达93亿美元。 从安然成立时起,安达信就开始担任安然公司的外部审计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达信与安然签署了一项补充协议,安达信包揽安然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如此,安然公司的咨询业务也全部由安达信负责。2001年,安然向安达信支付的费用达5200万美元,其中2500万是审计费用,2700万是顾问费用,这种做法被指存在利益冲突。 安然事件发生后,安然公司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达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这一消息传出,立刻引起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动荡,媒体和公众将讨伐的目光对准负责对安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的安达信 公司。人们纷纷指责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并对其独立性表示怀疑。 安达信的一名合伙人在得知美国证监会将对安然公司展开调查后,下令销毁为数不少有关安然的文件和电子邮件,这种行为被指有违职业操守,并涉嫌妨碍司法调查。 在安然公司承认1997——2001年间虚报利润5.86亿美元时,安达信发表声明,称安然公司未向安达信提供有关财务资料;在有报道说安然公司因为向安达信支付咨询费用,因而安达信忽略了安然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时,安达信的首席执行官贝拉尔迪诺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并说安达信为安然公司所做的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恰当的,安然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对安达信的工作是了解的;在有媒体指责安达信销毁与安然有关的财务资料时,安达信首席执行官召开记者招待会,称销毁安然公司文件的行为仅仅是会计

一稿多投,重复投稿,二级发表

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 汪谋岳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北京市东四西大街’#号中华医学会,.&/012"3/04/56#789:;< 摘要提出了一稿多投的含义=指出国内不应混淆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以及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的概念,国内科技期刊应提高工作效率并适当宣传,以减少造成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主客观成因=国内科技期刊在对待一稿多投及有关问题时,既要维护自身利益,还要尊重作者的基本权益> 关键词科技期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二级发表 一稿多投?@A B2130<;C A D/1C C1E:F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国内编辑出版界对其及与其有关问题的理解甚至基本概念还没有取得共识>笔者发现,国内有不少人对一稿多投与重复发表?@A B2130<;B A D2130<1E:F以及重复发表与二级发表?C;3E:@0G5B A D2130<1E:F的概念不清>笔者想就此问题,结合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愿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道商榷> %一稿多投 一般而言,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将同一文稿同时投向不同的期刊>也有作者将其定义为"同一作者的%篇原始研究性文稿在#种期刊同时或前后刊登,或同一单位的不同作者投来相同内容的#篇文稿>尽管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H%I> 在笔者看来,上述两种定义都存在缺陷>第一个定义的问题在于仅限J同一作者K!J同一文稿K>如果真是J同一作者K将J同一文稿K投向不同期刊,判断起来自然容易,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作者姓名和排序不完全相同,文稿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部分或大部分相同>而且,如果不是J同时K而是相隔%周投向不同期刊呢L第二个定义中只指J原始研究性文稿K,那其他各种文稿就可以随便投吗L另外,该定义中提及的J同时或前后刊登K是一种结果,要是同一作者同时或前后向不同期刊投了内容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文稿却没有被同时或前后刊登呢L这样可以不算一稿多投吗L而且,这两个定义都忽略了电子出版形式> 判断是否系一稿多投有三种情况需要考虑和讨论>一是作者不完全相同时如何界定>二是内容相同到何种程度才算一稿多投>三是投稿的受体是否仅限于期刊>实际工作中作者不完全相同!内容部分雷同的例子并不少见,不仅同一单位的作者姓名和排序可能不同,有时还涉及其他课题协作单位作者,给判断和处理增加了难度>一稿多投的定义中仅指J同一K作者是不够的>就同一个课题从不同角度撰写不同的论文,似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同一课题不同论文中交叉部分占多大比例才会引起期刊不悦,从而引起一稿多投之嫌>目前国内外对此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英国医学杂志?M NO F H#I将标准定在%$P以上,而且文章内容重复的程度是否达%$P以上由该刊决定>该刊认为作者投来的论文与已经发表或已经投向别处的论文有%$P以上的重复,有权拒绝在该刊发表>电子印刷H8I特别是网络印刷是一种新兴的出版方式>国内在判断和处理一稿多投问题时,还没有考虑到电子印刷形式,而国外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各刊对电子印刷的态度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医学会杂志?O Q NQ F H’I在稿约中就明确表示,该刊不考虑发表已经以电子方式发表的论文>而M NO H#I则在稿约中表示,接受以电子形式发表过的论文>国内就算暂不考虑电子出版形式,在传统的纸质印刷中,也还有期刊!书籍和报纸之别>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一稿多投的定义似应为"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和?或F同一单位及不同单位的合作者,将同一文稿或将内容基本相同的文稿,同时或先后投向不同的期刊等载体>至于内容相同到何种程度才算J内容基本相同K 以及投稿的受体是否包括电子出版形式,由各刊自己决定>至于在投稿时间上是否有一稿多投之嫌,应依据著作权法H R I 的有关规定>投以下论文不应属于一稿多投"被其他期刊拒绝发表的论文=发表了研究的初步结果?如以摘要形式或在专业会议上以壁报形式交流F后的全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但没有被全文发表的论文或被考虑作为论文汇编或类似形式发表的论文>在投上述文稿时,也应提前向有关期刊的编辑说明情况> 一般意义上的一稿多投多指作者的不道德行为,但有两种情况需区别对待"一是作者为了职称晋升和职位提升等原因,故意所为,期刊可酌情处理=二是期刊对稿件处理不及时,违背了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与作者的约定,导致作者无意所致,则责在期刊> S % - S T<

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篇一:一稿多投怎样发道歉信 关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哪些情况不属于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呢?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不属于重复投稿或重复发表:(1)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 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 公开发表过的全文);(2)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3)有关学 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 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时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我个人认为:如 果在后续的论文中引用一下这些前期发表的文字则更为稳妥。另外一种在国内科学界和编辑界难得一致的是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secondary

publication)。由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已被千余种生物医学期刊采用的《生 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指出,以同种或另一种文字再次发表,特别是在其他国家的再 次发表,是正当的,(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是有益的,但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作 者已经征得首次和再次发表期刊编辑的同意,并向再次发表期刊的编辑提供首次发表文章的 复印件、抽印本或原稿。(2)再次发表与首次发表至少有一周以上的时间间隔(双方编辑达成 特殊协议的情况除外)。(3)再次发表的目的是使论文面向不同的读者群,因此以简化版形式 发表可能更好.(4)再次发表应忠实地反映首次发表的 数据和论点。(5)再次发表的论文应在 论文首页应用脚注形式说明首次发表的信息。目前国内仍有少数期刊(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在其中英 文版中分别发表某些重要论文,这应该是可被接受的,当然,如果在首页脚注或参考文献中 注引首次发表的信息,就更为“合情合理”了。实际上,国内相关部门对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的合理性也有过明确 的认同。2000年3月,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

目录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2.1剽窃 plagiarism 2.2伪造 fabrication 2.3篡改 falsification 2.4不当署名 inappropriate authorship 2.5一稿多投 duplicate submission/multiple submissions 2.6重复发表 overlapping publications 2.7拆分发表 slicing publications 3剽窃 3.1剽窃观点 3.2剽窃数据 3.3剽窃图像 3.4剽窃研究(实验)方法 3.5剽窃文字表述 3.6整体(大量)剽窃 3.7自我剽窃 3.8剽窃未发表成果 4伪造 5篡改 6不当署名 7一稿多投 8重复发表 9拆分发表 10相关研究伦理问题 11其他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尊重和维护学术出版规范,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规范科研行为和净化学

术环境方面的作用,推动科学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中国知网(CNKI)特组织编制《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本标准概括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能涉及的不端行为类型,通过罗列各类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给出基本的界定原则和标准。 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教育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借鉴重要国际组织、学术团体有关学术伦理规范,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本标准在范围涵盖、内容陈述、行为界定等方面,尽可能地与国际学术期刊通用规范保持一致,同时兼顾国内学术期刊论文撰写和发表中的特殊情况。 本标准充分考虑科学技术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的特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依照自己学科的特点,根据本标准编制更加细致的认定规则。本标准按照准确、简明、实用的原则编写,力求方便查阅和使用。 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涵盖学术期刊论文作者所可能涉及的各类不端行为,不包括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审稿人等。根据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可能涉及到的不端行为的特性,本标准涵盖以下三类不端行为:论文本身存在的不端行为、作者署名中的不端行为、投稿和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具体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拆分发表、相关研究伦理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标准是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在学术论文撰写和投稿时避免不端行为的指南,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发现和处理不端行为的指导,同时也可为研究机构、资助机构和学术团体判断相应的不端行为提供参考。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剽窃 plagiarism 直接将他人或已存在的思想、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不加引注或说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过度引用他人已发表文献的内容。 2.2伪造 fabrication 编造或虚构数据或事实。 2.3篡改 falsification 故意改变数据和事实,使其失去真实性。 2.4不当署名 inappropriate authorship 署名与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 2.5一稿多投 duplicate submission/multiple submissions

案例分析题 6]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

[案例分析题6] 安然——安达信不诚信自毁前程 2001年,美国华尔街明星企业纷纷倒闭,道-琼斯股票指数、纳斯达克股票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屡创新低,股市投资者损失惨重,公众信心接连遭受打击。2001年1月,曾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名列第七的美国能源超级大企业安然企业对外公布:企业1997-2000年度虚报盈利5.91亿美元,增列6.28亿美元负债,直接导致投资者信心崩溃。在不长的时间内,安然企业股价从最高超过90美元,股票市价过630亿美元,一路狂跌至不足1美元,连续30个交易日其股价徘徊在摘牌底线的1美元之下,安然企业股票被摘牌。同年12月2日安然企业正式向纽约一联邦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631亿美元。安然企业破产后,其受害者遍及全球。安然企业股票投资者损失惨重,血本无归;贷款给安然企业的华尔街金融企业、欧亚各银行承受至少50亿美元损失;美国著名的信用评级企业——标准普尔估计,与安然企业债务相关的证券商遭受63亿美元损失。 伴随着安然企业破产倒闭,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创立于1913年的安达信国际会计企业碰到巨大麻烦,遭遇严重诚信危机,进而引发全球会计行业强烈地震。从安然企业成立之始后的16年里,安达信一直担任安然企业的独立审计师。在2001年会计年度安达信的业务收入为93.4亿美元,其间有5200万美元的收入来自安然企业,而这其中2700万美元是管理咨询业务收入,只有2500万元才是审计鉴证收入。很显然,安达信担任安然企业的独立审计师可谓扮演了双重角色: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因此,安达信的审计失去独立性,无法做到公正。正如美国《商业周刊》评论员所说:“一只手做假,另一只手证明这只手做的账”,这样,怎能不出假账? 2001年12月,安达信CEO约瑟夫?贝拉迪诺在国会作证确认,安达信对安然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上判断失误。在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调查安然企业财务与会计违规问题传票后,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发表简短声明,承认其负责安然企业审计工作的前主审计师大卫?邓肯曾召开一个紧急会议,组织力量迅速销毁上万份与安然破产有关的文件,而邓肯则说他是接到安达信的律师的指令后做的。销毁文件的做法违反会计业内的最基础审计原则。美国司法部以“妨碍司法调查罪”将安达信告上法庭。美国休斯顿联邦大陪审团裁定安达信销毁安然文件、妨碍司法调查罪名成立。令人吃惊的是,两大申请破产的美国环球电讯企业和“世界通信”企业的独立审计师也是安达信。1999年安达信因为其他客户做假账,而被罚款1.17亿美元。2001年6月,安达信在对Waste Management Inc.审计中因违反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和不正当行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处以Waste Management Inc.与安达信共同承担4.57亿美元的罚款。 总之,安达信的诚信缺失导致近百年美名毁于一旦,最终自取灭亡,自毁前程。美国东部时间2002年8月31日安达信国际会计企业正式宣布退出审计行业,这家拥有89年辉煌历史的世界著名会计企业因为“安然事件”付出了丢掉诚信的昂贵代价——被迫黯然关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