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2017 年重点公路工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项目第

四工程包

质量通病文件

(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新疆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七月

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混合料

一、和易性不好

1、形成原因

(1)砂率选择不当。砂率过大,则混合料粘聚性不够;过小则不易振捣密实。

(2)水灰比过小,则水泥浆较稠,拌和物和易性差;反之,水灰比过大,

则水泥浆较稀,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随之变差。当水灰比大于某一限度时,会产生离析、分层和泌水。

2、防治措施

(1)正确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水泥用量适当,并符合规范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和最大单位水泥用量的规定。

(2)砂率选择要适当。砂粗时宜用较大砂率,砂细时宜用较小砂率。碎石粗集料宜用较大砂率,卵石则宜有较大砂率。

(3)水灰比选择要适当。

(4)严格计量装置的标定与使用,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保证混合料配合比准确,和易性良好。

二、外加剂使用不当

1、形成原因

(1)缓凝型减水剂掺量过多。

(2)外加剂以干粉状掺入,其中未碾成粉的粒状颗粒遇水膨胀,使混凝土板表面起鼓包。

(3)超剂量使用缓凝剂,产生严重缓凝,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明显

降低。

(4)外加剂选择不当或混合料运输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的严重损失。

- 1 -

2、防治措施

(1)应熟悉各类外加剂的品种和使用性能。在施用前必须结合工程的特点与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存放,专职保管。

(3)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已结块的粉状外加剂烘干、碾碎,过 0.6mm筛后使用。

(4)选择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

三、混凝土抗折强度低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

(3)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时间不够。

(4)混凝土试件没有按规定制备与养生

2、防治措施

(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水泥进场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加强对水泥的储存、保管,严防受潮。储存期不应超过 3 个月。散装水泥须置于水泥筒仓内。砂石料场地平整、坚实、清洁,防杂物混入。各级粒径砂、石应隔离分堆,并应及时送交试验室检验。外加剂应如同水泥一样保管,特别是粉状外加剂要防止受潮。

(2)严格混凝土配合比。严格计量装置的标定与使用。严格监测集料含水率的实际

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严格监督拌和物拌制,保证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严格按规范要求的取样频率和试件制作方法制备,加强对试件的保管与养生。

- 2 -

当对试件的强度以及对于面板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在现场锯切面板,采取实样或者采用无破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和分析判断。

四、拌和物色差大

1、形成原因

(1)不同品牌水泥混用,水泥颜色有差异,造成拌和物和面板的色差。

(2)搅拌时间不够,导致拌和物的色差。

2、防治措施

(1)根据配合比与阶段工程量,确定阶段进料量,选择水泥品质稳定、产量大的供

应单位。严格监督,不同品牌的水泥不得混用。

(2)应根据拌和机的种类、容量以及拌和物的情况,保证适当的搅拌时间,使拌合

物质量稳定,色泽均匀。不得为赶进度而少拌。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一、早

期收缩裂缝

1、形成原因

早期收缩裂缝有两种。产生于混凝土塑性状态时的常称作“塑

裂”,其缝短而细且浅,如及时发现进行再次抹面可以缓解,一般在

硬结后终止,危害较小。另一种产生于硬结以后、通车之前,由剧烈

的温度、湿度变化引起收缩、裂缝,常称作“缩裂”,可导致混凝土

板的断裂,危害大。

2、防治措施

(1)缩小温度差、湿度差,抑制收缩。主要发生在热季,尤其是大风和阵雨天气。

要注意加强遮阳、降温,养生、挡风,作业紧凑,并注意基层顶面的整平和洒水保持润湿。

(2)保证混凝土自身强度,有效抵制收缩应力。

(3)及时锯缝,诱导裂缝在接缝位展开。

二、横向裂缝

- 3 -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路面横缩缝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混凝土连续铺筑长度

越长,浇筑时,气温高、风大、阵雨、下冰雹,基层粗糙、干燥,越容易产生横向收缩裂缝。

(2)切缝深度过浅,没有形成诱导裂缝的“弱断面” ,而在块板中产生不规则横裂。

(3)混凝土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

(4)混凝土路面基础软弱,产生不均匀沉陷。例如穿越河沟处、填挖断面相交处、新老路基交界处、石方路基与土方路基交界处、构造物附近压实机械难于施工处、路基及基层排水不良处、板块底部脱空处等等。

2、防治措施

(1)严格掌握切缝时间,保证切缝深度。

(2)严格按规范规定保证混凝土面板的厚度以及板块尺寸,不使其过长或过宽。

(3)保证混凝土符合设计的强度要求。

(4)先用水稳定性好的石灰或水泥稳定基层甚至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基层。先用半刚性稳定基层时要严格控制细料,以增强基层的水稳定性,防止唧泥。

(5)对于基础软弱易产生不均匀沉陷的路段,对土基和基层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

针对性的措施,面板可设置钢筋网加强。

(6)要做好排水设计,保证地面水、地下水不会对路面各结构层造成侵蚀破坏。

(7)保证接缝的封缝质量,限制接缝处入渗水量。

三、纵向裂缝

1、形成原因

(1)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例如纵向沟槽下沉、路基拓宽部分沉

- 4 -

陷、河沟回填沉陷、路堤一侧积水、排灌等导致路基基础下沉,板块

脱空造成裂缝。

(2)基础水稳定性不好,在行车荷载和水、温度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和变形积累,或由于基层材料安定性不好(如钢渣打结构层),产生膨胀导致各种形式的开裂。纵

向裂缝是其中的破坏形式之一。

(3)面板强度、厚度及基础强度不足,产生荷载型裂缝。

2、防治措施

(1)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辗压,保证均匀、密实。

(2)新旧路基界面处应设置台阶或格栅,防止相对滑移。

(3)河沟地段应清除淤泥。沟槽回填料有良好的不稳定性并严格压实,视情况还可考虑在沟槽上口的 30~50cm部回填半刚性基础材料,以减少沉降。

(4)在上述地段应采用半刚性基层,并适当增加基层厚度;拓宽路段填筑土基,其

土基的强度、回弹横量应略高于旧路基。基层施工应尽可能保证有一定厚度的半刚性基层

能全幅铺筑。

(5)上述地段的路面可铺设钢筋网加强。

(6)保证面板的强度、厚度和基础的质量。

(7)保证封缝的质量,限制接缝处入渗水量。四、检查井、

集水井周围裂缝

1、形成原因

(1)面板设井使混凝土板截面减小,同时面板中存在孔穴,导致应力集中,大大增

加了井的周边特别是转角处的应力。

(2)使用过程中,由于井体与面板的不均匀沉降,使板体产生附

加应力。

(3)井周边的混凝土面所受的综合疲劳应力大于面板的设计抗折强度而产生裂缝。

- 5 -

2、防治措施

(1)合理布置井的位置,尽可能骑在横缝上,井距混凝土板的边

缘宜大于或等于 1m,否则可将井上的板块扩大至板边,这样布置有助于缓解裂缝的形成。

(2)井基础和结构要加固,回填土要密实稳定,使井及周边不易沉降,减少附加应力。

(3)混凝土路面中的雨水口及各种检查井应设置胀缝与混凝土板

完全隔开,并在其周围加设防裂钢筋。防裂钢筋采用 4 根直径 10mm 或12mm的钢筋,并用箍筋箍成“钢筋笼” ,置于井的周边。

(4)井周围的混凝土板块做成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纤维混凝土板,以有效地抑制

混凝土板裂缝或控制裂缝张开宽度。

五、角隅断裂

1、形成原因

(1)角隅处于纵横交叉处,容易产生唧泥,形成板底脱空,导致角隅应力增大,产

生断裂。

(2)基础在行车荷载与水的综合作用下,细颗粒容易流失,并产生塑性变形积累,

使角隅应力逐渐递增,导致断裂。

(3)胀缝往往位于端模板处,拆模时容易损伤,成为隐患,导致断裂。

2、防治措施

(1)保证接缝的封缝质量,减少或抑制接缝处渗水。

(2)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抗冲刷的材料铺筑基层,以减少冲刷与塑性变形和变形积累。

(3)混凝土路面拆模与振捣时要仔细,防止角隅损伤并振捣密实。

( 4 )普通混凝土路面严格按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细则(JFG

D40-2011 和 JTG F30-2014)的规定设胀缝补强钢筋支架,不仅是连续施工胀缝的需要,而且是胀缝两侧增强抗拉强度,抵抗胀缝处拉应

- 6 -

力破坏所必需的。

六、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1、形成原因

(1)碱 - 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碱和碱活性集料经若干所化学反应,生成物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吸水膨胀,导致裂缝。

(2)钢筋锈蚀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太薄或混凝土抗渗性差,导致外界有害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使钢筋锈蚀、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3)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受硫酸盐侵蚀,产生难溶而体积增大的反应物,使混凝土裂缝。

(4)水泥中游离 CaO过多,在混凝土硬化后,继续水化,发生固相体积增大,使混凝土崩裂。

2、防治措施

(1)加强集料的碱活性检验,禁止使用有碱集料反应的集料,使

用低碱水泥,控制外加剂的含碱量,应用活性掺合料以抑制碱 - 集料反应。

(2)增加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涂刷防腐蚀涂料。混凝土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集料,低水灰比,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渗性,减少水分渗入。

(3)加强水泥检验,防止使用游离 CaO过多的水泥。七、水泥混凝土面板断裂

1、形成原因

(1)切缝过迟,缝深过浅,面板收缩断裂。

(2)施工停顿时间过长,未按规定设置施工缝。

(3)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4)角隅配筋不足,在上下部温差较大时易被车辆压断。

- 7 -

2、防治措施

(1)掌握切缝时间,采用多台切缝机施工,缝深符合要求。

(2)施工中应有备用设备,减少中间停顿。

(3)如果必须中间长时间停顿,应设施工缝。

(4)按设计处理地基,确保地基沉降均匀,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规

定。

(5)设计时应加强对角隅部分的重视。

●混凝土路面胀缝

一、胀缝不贯通

1、形成原因

(1)浇筑前仓混凝土时胀缝处封头板底部漏浆,拆除封头模板时又没有将漏浆清除,造成前后仓混凝土连接。

(2)胀缝接缝板尺寸不足,两则不能紧靠模板;胀缝处上下接缝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致使在浇捣后一仓混凝土时大量砂浆挤进,使前后仓混凝土连接。

(3)胀缝切缝时,切缝深度不足,没有切到要接缝板顶面,造成混凝土连接没有断开。

2、防治措施

(1)封头板要与侧面模板、低机基层接触紧密,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在浇捣

混凝土时不得有走动和漏浆现象。

(2)在浇捣后一仓混凝土前,应将胀缝处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平整。接缝板设置要

贴紧模板和基层,不得有空隙,以免漏浆。

(3)接缝板尺寸要够,材质要符合规范规定,设置位置准确。

(4)切缝后应检查是否已切至露出接缝板顶部,否则应继续锯切。

(5)发现胀缝不贯通,应使其贯通,并做好回填与封缝。二、传力杆失效

1、形成原因

- 8 -

(1)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传力杆设置位置准确,有上下左右位置偏差及上下倾斜、左右歪斜等偏差,特别是上下倾斜危害最大。

(2)传力杆滑动与混凝土粘结,不能自由伸缩;胀缝传力杆端部未加套留足孔隙,使面板的伸缩受阻。

(3)胀缝封缝料缺失,被嵌入砂、石等硬杂物,热胀时混凝土板上部产生集中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强度时,板被挤裂、挤碎,导致传力杆失效。

2、防治措施

(1)严格按规范规定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

(2)传力杆位置设置准确,符合规范规定。

(3)传力杆可滑动的一半长度应涂沥青以防与混凝土粘结,并在滑动端设 10cm长的小套管,留 3cm的空隙填以纱头。施工应注意严防套管破损,流入砂浆,堵塞住空隙。

(4)保证胀缝的封缝完好。

三、拱胀

1、形成原因

(1)胀缝不贯通。

(2)传力杆失效。

(3)长胀缝混凝土路面在小半径弯道、竖曲线纵坡变坡处(尤其是陡坡)、板厚较

薄处,容易发生纵向压屈失稳。

(4)长胀缝路面撒胀与施工季节、连续铺筑长度、面板与基层之间的摩阻力等因素有关。施工温度与使用期间热季温度的温度差越大,连续铺筑的长度越大,面板与其底面基层之间的摩阻越小(例如在旧沥青路面上铺筑混凝土路面),越容易引起拱胀。

(5)由于基层中存在生石灰及不稳定的废渣(例如钢渣)也会遇水膨胀而导致路面

拱胀,但这种拱胀不一定在接缝处。

2、防治措施

- 9 -

(1)保证胀缝(缩缝)的封缝质量和胀缝贯通。

(2)保证传力杆的工程质量。

(3)胀缝设置长度要按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板厚、基层和平面、纵断面情况,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并根据规范的规定确定。

(4)一旦发现拱起,应立即锯切拱起部位板体,锯切宽度约为 1~

2m,全深度切割挖除,这样可释放导致拱起的能量,板体即可平稳回归至原有位置,然后

可重新铺筑等厚度、等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板。由于修复处于高温季节,原有混凝土路面和

新修复的板体均已充分伸胀,许多工程修复后无法不再发生拱起。

(5)如顺基层不稳定而产生拱胀,可根据情况,置换基层,重新铺筑混凝土板块并

相应地重做接缝。

●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粗糙度一、平整

度不合格

1、形成原因

(1)面板施工经最终饰面凝固成型后的平整度没有达到要求。

(2)板面起砂、露石、有孔穴。

(3)面板裂缝、断裂。

(4)接缝处裂缝、碎裂、错台、拱胀。

(5)混凝土路面与结构物毗连处沉降差、刚度差过大。

2、防治措施

(1)模板应支设稳固,接头严密平顺,模板的位置和高程测设准

确。

(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面板,保证面板平整度符合要求,否则混凝土硬化后,如

果存在缺陷,要整改就难了。

(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料和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拌和物。注意防止拌和物的水灰比不得过大,否则板面可能出现严重泌水。饰面过早或违反规范撒干水泥,会导致板表面剥落。注意防止砂率过大,振捣后

-10-

板面形成一层厚砂浆层,低强度的板表面导致脱皮、起砂、露石。

(4)拌和物中不应加有泥团、木屑等杂物或早春施工,防止集料中夹有冰块等造成板

面孔穴。

(5)基层应坚石平整,易采用耐冲刷、侵蚀的整体形基层,即结合料稳定的半钢性

基层,甚至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基层。

(6)面板断裂、接缝损坏、胀缝失效、拱胀等的处理措施,参见前述。

(7)为防止胀缝或“自由端(与沥青路相接处)附近横向缩缝推移张开影响板与板之

间的传荷能力和平整度,在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应设置传力杆,其他各级公路上

在邻近胀缝或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内均宜加设传力杆。

(8)对桥头高填土路段、软土地基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工后沉降。分层填

土碾压密实或间隔填土(土含水量偏大赶进度时)

碾压密实。当桥梁纵坡较大且地形适合时,以“桥”代“路” ,稍增加桥长以压低填土高度。桥头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也可考虑在桥头高填土路段铺筑边渡路面或沥青路面。

二、粗糙度不合格

1、形成原因

(1)混凝土砂率偏大,路面表层水泥砂浆较厚,砂偏细、质地偏软易磨损,致使光

滑。

(2)混凝土坍落度及水泥用量偏大,经振捣后,表层汇集砂浆过多,经行车碾磨后,

形成光滑面。

(3)混凝土的石料磨光值低,易被车轮磨光。

(4)饰面施工时抹面过光,又未采取拉毛、滚槽、压槽或硬后再

硬刻槽等措施,完工后路面抗滑构造深度过浅,不符合要求。

(5)路面交通繁重,使用时间较长,原有抗滑构造被磨损、磨光。

2、防治措施

-11-

(1)严格按规范要求、配合比设计要求,把好原材料进料关、混凝土拌和物制备关,

或路用商品混凝土的选厂关、监督与验收关。

(2)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操作,做好混凝土路面铺筑、饰面工作,保证完工后的混凝土路面牢固、平坦、耐磨和具有粗糙的、有足够深

度的抗滑构造。

(3)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与粗糙度,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不平整的路面不利于抗滑构造的施工操作和构造的完成;抗滑构造不均衡或局部断开缺失,会导致板面应力集中,破损板面,使平整度变坏。所以,必须有全面的观点,使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混凝土路面施工诸环节,必须统筹兼顾,通力合作。

(4)新路面或者老路面抗滑力不足(抗滑深度不够),可采用硬刻槽办法,采用专用

混凝土刻槽机进行硬刻槽。

-1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混凝土质量通病总结

大中修改建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大中修改建工程建设的安全、优质。根据交通运输委《关于开展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集中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公路大中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市公路局对在建的大中修改建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活动实施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如下: 一、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治理范围 2011年度至2012年度大中修改建项目桥涵构水泥混凝土造物工程。 (二)主要内容 1、施工工艺通病 (1)钢筋加工、制作和安装不规范,焊接不标准,间距控制不严。 (2)混凝土浇筑、养护不规范,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钢筋密集区振捣不到位,养护未覆盖或覆盖不到位,养护时间不足。特殊气候条件施工时混凝土生产、浇筑、养护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预应力构件施工不精细,张拉机具未及时标定,工序安排不合理,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孔道压浆不及时、不密

实。 (4)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不到位,接茬效果不好。 (5)支模工艺简单粗糙,模板接缝处理不当,模板支撑数量不够、强度不足。 (6)梁板预制底模处理简单,浇注混凝土前清理不干净,预拱度设置不够,脱模后底板平整度和光洁度不够。预应力芯模上浮,造成孔内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和混凝土结构断面不足、。 (7)梁板预制张拉后放置时间太长,梁板起拱度增大,造成桥面铺装厚度不足。 (8)保护层垫块强度不足、间距太大或绑扎不紧;钢筋绑扎不紧或焊接不好,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9)板底沟缝不饱满、不密实,易脱落。 3、实体质量通病 (1)质量技术指标合格率低,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钢筋间距偏差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预埋件偏差大,小型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控制不严等。 (2)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缺陷,裂缝超限,蜂窝、麻面、露筋、色差较大。 (3)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砂、石材料混堆,钢筋、钢绞线、水泥等的存放保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钢材锈蚀、水泥变质。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方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第一章概述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第二章蜂窝 (一)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二)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 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三)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第三章麻面 (一)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二)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 1.蜂窝、麻面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存在漏振;(3)下料高度超过2m时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离析,使石子集中,或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不够严密,有漏浆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没有足够的养生,拆模时间过早;(5)基础、柱、墙根部未进行接缝处理。(6)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7)设计不当,造成钢筋过密,使石子不能很好的流动或坍落度过小;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设计时充分考虑的钢筋的间距。(2)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较硬性的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3)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 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露筋: 混凝土内部各钢筋局部裸露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浇筑小构件时,设计不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没有足够的保护层,使钢筋紧靠模。(2)设计不当使钢筋较密、保护层太小、振捣时由于人为因素造成钢筋移位、变形,从而产生露筋;(3)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4)混凝土配合比及振捣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适当减小石子的粒径,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 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人为因素致使钢筋移位;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充分养生,不宜过早拆模以使碰坏棱角。(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 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2. 填充墙墙面裂缝; 3. 混凝土、砖砌体墙面抹灰裂缝; 4. 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 3. 混凝土、砖砌体墙面抹灰裂缝; 4. 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 5. 外窗渗漏; 6. 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渗漏; 7. 屋面渗漏; 8. 栏杆、扶手施工不符合要求; 9. 安全玻璃施工不符合要求; 10.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超差; 11.地漏安装不规范,水封深度不足; 12.散热器安装不规范,散热器支管渗漏; 13.地面辐射采暖安装不规范; 14.通风、空调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15.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做法不规范; 16.金属配管及桥架电气接地(含跨接)不可靠; 17.新型电气金属导管机械连接不良; 18.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刺; 19.户内配电箱安装及配线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一)楼板设计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民形状突变。 2.设计单位在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设计时,在确保楼板承载力的前提下,应适当提高楼板的刚度。 3.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 4.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5.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小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 6.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7.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8.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长度大于45m且无变形缝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 (二)楼板裂缝施工预控 1.建设单位不得明示和暗示设计单位降低设计标准 2.建设单位应认真组织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3.总承包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楼板裂缝防止专项施工方案。 4.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案须包括以下内容: (1)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技术要求; (2)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坍落度、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外加剂品种以及其他现场施工需要的技术参数;预提交的技术参数应在预拌混凝土供货合同中明确; (3)模板体系承载力、刚度与稳定性计算和防止立杆传力应力集中的构造措施 (4)末班周转套数 (5)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控制 (6)电器线管位置、多层线管交叉控制 (7)板厚控制 (8)混凝土浇捣控制 (9)混凝土初凝倩找平与终凝前抹压时间控制 (10)混凝土养护方式与时间控制 (11)终凝后上人放线时间控制 (12)钢筋、模板吊装时间及防冲撞控制 (13)拆模时间控制 (14)其他必要的控制措施 5.监理单位应制定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旁站简历实施细则,明确裂缝防止监理要点。 6.施工单位应对各工种实施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三)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供应 1.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 2.对高强、高性能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设计。 3.预拌混凝土生产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配合比设计及计量。 4.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在供应预拌混凝土时,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产品说明书》,其中应明确混凝土防治裂缝注意事项。 5.严禁在运输途中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四)楼板裂缝施工过程控制 1.预拌混凝土现场验收 (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已提交的施工参数核查预拌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内容。 (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参加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参与混凝土试块留置、坍落度测试等,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 (3)严禁在施工现场随意向预拌混凝土内加水和外加剂。 2..模板体系施工 (1)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施工实践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缺陷,分析、列举了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控制的环节,另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一些缺陷的弥补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xx 1、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 (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 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 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 (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 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 方案(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为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落实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省质检站《关于印发吉林省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加强活动的组织,确保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治理目标 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提高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一)杜绝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有效控制混凝土强度离散性,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设计强度且严格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5倍以内。 (二)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集料、钢筋、水泥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三)公路工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 (四)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显着减少,消除漏筋现象,混凝土外观质量综合评分有明显提高。 (五)预应力孔道压浆、超限裂缝等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六)形成一批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较为先进的工艺和工法。建成一批内在可靠、外观精美的混凝土工程,培养一批优秀的混凝土工程建设队伍。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1、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 X X 成员:XXXX XXX XXX XXX XXX XXX 领导小组主要对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形成长效机制。 (二)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施工管理要精细。项目部要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水泥拌和站、预制场要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站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首先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二是推行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

地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地铁砼施工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结构物的稳定和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其施工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稳定和安全,是砼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水平有限,在这里,本人结合自己地铁施工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工作实践,仅就主体工程砼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浅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地铁砼施工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层;裂纹;表面不平顺;强度不够,均质性差等。这些质量通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个隧道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也严重影响了整个隧道衬砌的外观。接下来,分别就它们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作几点浅析;或许会对后续的地铁主体工程砼施工提供些许可借鉴的东西。 一、蜂窝 蜂窝通常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1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混凝土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主体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过度流失; (6)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1.2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及固接情况防止漏浆。 二、麻面 麻面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1产生的原因 (1)主体工程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或碰坏; (2)主体工程表面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缝堵塞不严,局部漏浆; (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衬砌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2.3防治的措施 确保主体工程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海绵条、油毡纸等堵严,模板脱模剂应选用长效、洁净无污染的,并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表面基本无气泡排除为止;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 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 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 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

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 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 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 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1)、名称及现象: 漏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2)、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 使钢筋紧贴模板外漏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2001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Common quality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concrete construc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见下表)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 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序号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2麻面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很多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量越来越大,结合工作实践,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关键词:裂缝、分析、防治 1.1砼实体裂缝 原因:1、水灰比过大、干燥裂缝;2、砼保护层偏小,位置放置不当;3、收光时间及收光次数掌握不当;4、过早拆除及承受外部荷载;5、支撑强度不够,使模板产生扰度、沉降不均匀;6、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变形大于极限拉升变形导致砼裂缝;7、配筋不合理;8、结构跨度过大,未留置后浇带或后浇带留置不合理。 防治措施:1、尽量减小砼坍落度,在最后一次抹光结束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2、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位置和厚度,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复振;3、砼浇筑后至终凝至少收光三次,最后一次需控制在初凝后终凝前;4、根据同养试块的抗压强度合理选择拆模时间和加荷时间;5、浇筑砼前检查排架各节点锚固是否到位,地基和排架垫木是否硬实;6、确保大体积砼内外温差小于25℃,温度梯度每米小于15℃;7、合理配置钢筋,特别是墙板水平筋和柱、梁交接处加强筋的配置;8、合理留置后浇带。 1.2砼凝结时间异常 原因:1、外加剂计量不准确(过量);2、FA等掺合料是否掺错;3、现场人为随意添加外加剂;4、外加剂本身缓凝成分超量。 防治措施:1、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出现异常立即整改;2、查看库存原材料;3、现场添加外加剂必须由技术人员旁站指导监督;4、及时通知外加剂生产厂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配比。 1.3现场砼养试块强度不合格 原因:1、配合比设计富余不足;2、取样不规范;3、制作不规范;4、冬季砼强度增长缓慢,且未按要求送检;5、冬季砼受到早期冻害,影响砼强度增长;6、现场随意加水。 防治措施:1、严格按JGJ55-2011设计配合比;2、应在同一车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取样;3、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范制作;4、加强工地砼养试块的管理,记录温度,按规范要求养护及送检;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必须添加防冻剂,并做好保温措施;6、禁止现场加水。 1.4砼坍落度损失较大 原因:1、外加剂保塑性能差;2、现场浇筑缓慢,砼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3、配合比设计不当;4、现场施工人员较少,工地停电,胀模等。 防治措施:1、根据季节变化要求厂商合理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分;2、调整配合比,根据运距控制出厂砼坍落度,合理掺用外加剂;4、施工方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浇筑砼人数。 1.5砼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或品种不当,砼浇筑前未用水湿润;2、对浇筑有一定高度的砼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3、砼浇筑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4、模板拼缝不严,或是砼浇筑时模板变形导致漏浆。 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附物,脱模剂涂抹要均匀,浇筑前应用清水湿润,并不留积水;2、砼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米,必要时采取串筒、溜槽进行下料;3、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振捣间距,振捣均匀,不过振、漏振;4、模板拼装应丝严缝合,并加固牢固。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我国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均匀沉降裂缝 (一)原因分析 裂缝多属贯穿性的,走向与沉降情况有关,一般与地面呈45°~90°方向发展,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有较大关系,而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产生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结构和结构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没有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或地基受到破坏,使浇筑后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另外由于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地拆模,也会引起不均匀沉降裂缝。 (二)预防措施 1、对软硬地基、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实与加固。 2、避免在较深的松软土或回填土上预制构件,如预制应压实加固。 3、构件预制场地不应设在冻土上,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 (三)治理方法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严密;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到排出气泡为止。 2、表面做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不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二、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一)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二)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三、露筋: (一)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二)产生的原因: 1、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2、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3、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 4、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5、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 混凝土工程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罗源湾将军帽15万吨级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况 (3) 1.2、工程范围 (3) 2、防治目标与重点 (3) 2.1、总体工作目标 (3) 2.2、防治重点 (4) 3、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4) 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4) 3.2、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领导小组 (4)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 4.1、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5) 4.2、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8)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1) 工程名称: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工程; (2) 建设单位:华能(福建)海港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4) 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5) 监督单位: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6) 施工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7) 合同开工日期:2012年08月28日; (8) 施工期:20个月。 1.2、工程范围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工程码头主体及引桥工程一期建15万吨级(结构按30万吨级设计),以矿石为主散货进出口码头一座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800万吨。本工程码头主体结构长390m,宽37m,码头平台顶面高程11.5m,西侧设置宽度12m的系缆墩;引桥布置在码头平台西端,引桥长185m,宽17m,顶面高程接码头侧11.5m,接岸侧9.0m。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槽挖泥、剩余112根钢管桩出运和沉桩施工、现浇砼结构、构件预制安装、靠船设备、钢管桩阴极保护、导航、给水、钢桥制作安装和部分预埋件的施工等。本工程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两部分,其中现浇混凝土总方量约54888m3,主要包括:桩内混凝土,现浇码头横梁、节点、板缝、面板、护轮坎、转运站墩台和系缆墩,现浇引桥帽梁、桩帽和面层等;预制混凝土总方量约9826m3,主要包括码头预应力轨道梁、纵梁、边梁、面板、靠船构件和引桥预应力空心板、预应力管沟、纵梁和面板等。 2、防治目标与重点 2.1、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全面提高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通过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有针对性的使本工程质量通病得到防治,提升整体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380>字节集美组2006-1-9 4:48:19 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 南湖山庄业主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1911839710.html,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施工实践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了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和缺陷,分析、列举了这些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控制的环节,另外,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一些缺陷的弥补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一、前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以下就笔者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几个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笔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预防措施:(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二)露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