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7T14:46:22.1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张梅首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大河屯镇政府河南南阳 473416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弥补我国发展短板的重要抓手,是我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改革;农业经济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四百多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原先落后的经济体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驱动性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等,此外,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且,由于城乡经济差异的持续增大,已经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1.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包含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方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具有长远和全局意义的大战略。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这一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实现乡村振兴,总的目标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1.1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解决“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当前通过各种经济发展政策的拉动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成果,振兴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城市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同时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可以加以借鉴,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制度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使得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以及农业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关键问题。通过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可以结合乡村的实际社会情况,制定有益于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发展建设的政策,并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实现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使困扰国家发展的 “三农”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1.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乡村振兴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也是每个中国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梦的实现包括城市发展,也需要涵盖农村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工业以及社会服务业,同时也需要关注农业的发展。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是农业生产活动为中华人民传承中华文明提供基本物质支撑,是农业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并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部分,乡村振兴是促进中国梦实现基本任务。

2.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思路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多次将“三农”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以农村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继承以往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农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规划,是现阶段我国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的农村发展战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以乡村自身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重视外部扶持,比如工业反哺农业的同时,更加看重乡村经济的内在造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包括村容村貌、村风村俗等,因此,新时期的农村发展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改、思想文化教育等,尽可能缩小城乡经济的差距【1】。

3.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地位与发展路径

3.1农业发展地位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由传统的重视农业转向关注整个乡村地域,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理论分析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以农业的充分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国际经验显示,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发达的农业产业,一些国家因忽视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而导致农民离农、村落凋敝,最终损害实体经济。国内实践表明,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竞争力较弱、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缺乏吸引力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考虑农业人口量大面广、食物供求紧平衡、农业为非农产业提供基础原料等现实国情,可以判断,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仍是中国农民安身立本的基础产业,仍是留得住乡愁的支撑产业,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在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引入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尤需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凸显农业的增收增效作用,进而推动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支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

3.2需要处理好的三组关系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7.35%,仍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同时,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不足10%且持续减小,而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仍接近30%。现有农业资源禀赋难以支撑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劳动力将按照城镇化发展规律继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城镇地域,需要因势利导发挥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更需切实支持农业发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农民离农、村落凋敝”。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对接,政策调控重点,一方面是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有效进城落户,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劳动力培训等途径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城镇化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

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居民对乡村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多功能农业与乡村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