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发酵生产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的分析

史建国杨俊慧孟庆军杨艳马耀宏张利群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济南,250014)

摘要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和葡萄糖酶电极测定法,对谷氨酸发酵生产上淀粉糖原料和发酵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进行了测定,对其变化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糖液中葡萄糖/还原糖比值变化从80% - 94.2%;发酵过程中,谷氨酸生产菌首先消耗葡萄糖,发酵28h,葡萄糖含量接近零,而还原糖含量为 1.0%;还原糖测定仪用于发酵后期还原糖测定,精密度(RSD%)为2.21,对发酵后期的精确控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还原糖,葡萄糖,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发酵生产中常以淀粉为基本原料,经水解生成还原糖或葡萄糖,供发酵使用。糖的检测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常规生化指标[1]。近年来,还原糖测定仪和葡萄糖测定仪已在发酵生产中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滴定法,实现了还原糖和葡萄糖快速、准确的仪器化分析,大大减少了人为测定的误差[2、3]。但由于测定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使测定结果出现了差异。本文对多年来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测定的还原糖和葡萄糖结果进行了总结,对还原糖和葡萄糖检测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发酵生产中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淀粉水解液糖化液为莲花集团不同的糖化车间的送检样品;谷氨酸发酵液为菱花集团三分厂送检样品;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用蒸馏水配制。

1.2实验方法

1.2.1 还原糖测定

(1)斐林试剂滴定法

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法(GB/T 5009.7—1985)

(2)还原糖测定仪

采用山东科学院生物中心提供的SGD-Ⅲ型还原糖测定仪。该仪器测定原理同还原糖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方法如下:

接通电源(220V),按“开/关”键,自动启动准备程序;用微量注射器将标准品注入反应池,完成后自动定标;测定时,用微量注射器将被测样品注入反应池,仪器自动完成测定过程,并显示和打印测定值。1.2.2 葡萄糖测定

采用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的SBA-40型谷氨酸-葡萄糖双功能分析仪。其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GOD)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葡萄糖,在过氧化氢型电极上产生电流。该电流值与葡萄糖的浓度有线性比例关系。测定方法如下:

仪器开机后,自动进入清洗过程。当仪器出现进样指令后,用微量进样器取25μL标准溶液注入反应池,仪器自动显示校正结果。测定时,用微量进样器取25μL样品液注入反应池,20s后仪器自动显示或打印测定值。

2结果与讨论

2.1 淀粉糖样品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测定

将糖化车间送检的淀粉糖化液分别稀释。还原糖测定时稀释糖浓度至1%以内,采用费林氏剂滴定法测定;葡萄糖测定稀释至0.1% 以内,采用葡萄糖酶电极分析仪测定。测定值乘以稀释倍数为测定结果(表1)。

该试验所提供的糖化样品DE值都在95以上,且颜色浅,透光率好,按常规质量标准衡量基本一致。但样品中葡萄糖/还原糖值变化较大。由表1可以看出:葡萄糖/还原糖比值变化从80% - 94.2%;其中,11、12号样品还原糖含量差别仅有0.2%,而葡萄糖/还原糖比值相差8%以上。因此,采用发酵生产中葡萄糖和还原糖的测定对常规糖质量控制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表1 淀粉糖液中还原糖和葡萄糖测定结果

样品还原糖(%)葡萄糖(%)葡萄糖/还原糖(%)

1 34.0 31.47 93.0

2 33.0 31.1 94.2

3 32.5 30.25 93.1

4 31.

5 29.0 92.1

5 27.0 25.75 95.4

6 25.5 23.6 92.6

7 19.6 18.0 92.0

8 18.8 17.4 92.6

9 17.6 15.6 88.6

10 16.0 14.0 87.5

11 15.2 13.4 88.2

12 15.0 12.0 80.0

13 13.6 11.8 86.8

2.2 发酵过程还原糖和葡萄糖的测定

将发酵液分别稀释,采用斐林氏剂滴定法测定还原糖;采用葡萄糖酶电极分析仪测定葡萄糖。测定值乘以稀释倍数为测定结果。根据发酵时间顺序,取不同发酵罐在同一发酵时间上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

表 2 发酵过程葡萄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时间(h)还原糖(%)葡萄糖(%)

0 15.2 13.9

6 14.4 13.0

8 13.5 11.9

10 11.8 10.4

12 10.2 8.9

14 8.3 7.2

16 6.4 5.4

18 5.4 4.3

20 4.3 3.2

22 3.0 1.9

24 1.8 1.0

26 1.5 0.5

28 1.0 0.1

30 0.8 0.1

32 0.3 0.1

由表2可以看出:发酵开始时,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高于葡萄糖1.09%;葡萄糖/还原糖为92%;在0-8h之间,还原糖代谢速率为0.215% ,葡萄糖为0.225%;8h以后,谷氨酸发酵代谢速率明显提高,在10 –24h,还原糖与葡萄糖平均代谢速率基本相同,在0.8% 左右。26h以后,发酵进入后酵期,还原糖和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在发酵28h,葡萄糖含量接近零,而还原糖含量为 1.0%。28h以后,发酵是在葡萄糖为零的状态下进行。说明在发酵过程中,菌体首先消耗葡萄糖,葡萄糖是谷氨酸生产菌的优势碳源和能源。因此,发酵原料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发酵后期控制,还原糖指标的测定更为重要。

2.3 发酵后期还原糖的测定

采用还原糖测定仪对谷氨酸发酵后期样品进行测定。用微量进样器吸取500μL样品,不经稀释直接进行测定。连续测定8次,结果见表3。

表3 发酵后期还原糖测定结果

测定值(%) 0.369 0.373 0.371 0.378 0.392 0.389 0.377 0.374 0.376

平均值(%) 0.378

标准差(S) 0.008

RSD(%) 2.21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发酵后期样品(还原糖含量小于1%)还原糖测定仪可以直接测定,不需样品的稀释,而且测定结果准确,相对误差不超过0.1%,一般在0.05%以内,精密度(RSD%)为2.21%。目前,发酵生产中常用斐林试剂手工滴定法,人为测定误差一般在0.2 - 0.5%之间。对于一个100吨的发酵罐,放罐前0.5% 的测定误差意味着约有400公斤的还原糖进入下游过程,不仅造成原料的损失,也影响后提取效率,对后期污水处理也带来不稳定控制因素。因此,发酵后期控制过程需要对还原糖进行精确的测定。

第一作者:博士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Andre Fernando Oliveira, Orlando Fatibello- Filho. Flow inje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reducing sugars using a focalized coiled reactor in a domestic microwave oven[J]. Talanta, 1999,50:899 ~ 904

[2] 孙士青,李智红. 电极法测定食品中葡萄糖含量的研究[J]. 营养学报, 1998,(20)2:229 ~ 233

[3] 史建国,马耀宏, 张利群等. 还原糖快速测定技术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11):107 ~ 108

Evaluation of Reducing Sugar and Glucose for 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Shi Jianguo Yang Junhui Meng Qingjun Yang Yan Ma Yaohong Zhang Liqun

(Bi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The reducing sugar and glucose in starch sugar products and fermentation liquid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Fehling reagent method and glucose oxidase electrode respective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parameters for 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s of glucose and reducing sugar in different sugar products varied from 80% to 94.2%;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eriod glucose was preferably consumed, reaching a very low concentration( 0.1%) at 28 h, whereas the reducing sugar remain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Reducing sugar in final fermentation stage was determined with higher accuracy and precision (RSD = 2.21%) using the autoanalyzer, which is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for the final stage control.

Key words reducing sugar, glucose, 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葡萄糖酸发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80m3产葡萄糖酸发酵罐的设计 专业班级09生物工程1班 学号20091474 20091480 20091473 学生姓名王俊马志双刘敏 指导教师常军博士 2011 年 10 月 31 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1) 1.1葡萄糖酸的发酵菌种 (1) 1.2 发酵生产工艺及流程 (1) 1.3 发酵罐的总体结构设计 (2) 1.4人孔和视镜的设计 (2) 1.5管道接口设计 (2) 二、计算 (3) 2.1 罐体几何尺寸的计算 (3) 2.2 罐体壁厚的计算 (3) 2.2.1发酵罐圆筒壁厚的计算 (3) 2.2.2 封头壁厚计算 (3) 2.3 搅拌器的计算 (4) 2.3.1搅拌器轴功率的计算 (4) 2.3.2不通气条件下的轴功率P0计算 (4) 2.3.3通气搅拌功率P g的计算 (4) 2.4 发酵热的计算 (5) 2.5 冷却水耗量的计算 (5) 2.6冷却面积的计算 (6) 三、设备选型 (6) 3.1 搅拌器的选择 (6) 3.2仪表接口的选择 (6) 3.3 挡板的选择 (7) 3.4支座的选择 (7) 3.5 冷却装置的选择 (7) 3.6 电机及变速装置选择 (7) 3.7 轴封的选择 (7) 四、附录及图纸 (8) 附录1 (8) 附录2 (9) 附录3 (9) 五、总结 (10) 六、参考文献及资料 (11)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葡萄糖酸常用作蛋白凝固剂、食品防腐剂和食品酸度调节剂,主要以发酵法生产。本论文设计80m3的发酵罐用于发酵生产葡萄糖酸,针对葡萄糖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设备发酵罐进行了模拟设计和选型。本论文进行工艺计算、主要设备工作部件(如罐体、罐体壁厚、封头壁厚计算、搅拌器、仪表接口、人孔和视镜、管道接口等)尺寸的设计。 1.1葡萄糖酸的发酵菌种 目前学者在生产葡萄糖酸的菌种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其可以通过黑曲霉、醋酸菌、青霉菌(尤其是产黄青霉)、几种假单胞菌以及其他几种菌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由于黑曲霉发酵生产产量较高, 且发酵过程容易控制, 是目前国内外葡萄糖酸的主要生产方法,目前在工业生产上用得最多的是黑曲霉。目前用于发酵葡萄糖酸的黑曲霉有多种,而本设计是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2109)对葡萄糖发酵生产葡萄糖酸[1]。 1.2葡萄糖酸发酵工艺流程 斜面菌种摇瓶种子发酵罐 种子罐 滤液 脱色液 浓缩液(45%固形物) 葡萄糖酸钠通风 葡萄糖水无机氮源 图1 葡萄糖酸发酵生产工艺流程葡萄糖酸溶液 减压蒸发, 冷却(40-50℃结晶) 过滤 活性炭脱色 减压蒸发 NaOH中和至pH到7.5 冷却结晶干燥 阳树脂 葡萄糖酸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 简介: 葡萄糖(Glucose, Dextrose,Glu)又称玉米葡糖,简称葡糖,化学式C6H12O6,分子量为180.1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种单糖,属于多羟基醛。用酶学方法测定葡萄糖是生化检测中的常用方法,最常用的有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上述酶学法特点是:1、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均高;2、使用温和的反应条件;3、操作简便;4、适用于自动分析仪。 Leagene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己糖激酶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在己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后者与NAPD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和NAPDH,NADPD的生成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本试剂盒专门用于人或动物的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细胞、组织等样本中葡萄糖含量定量测定,特异性高,不受尿酸和抗坏血酸的干扰,故可以检测尿液中葡萄糖。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生理盐水或PBS 2、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 3、水浴锅或恒温箱 4、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编号 名称TC0703 20T TC0703 50T Storage 试剂(A): 显色试剂10ml2×12.5ml -20℃避光试剂(B): 酶试剂10ml 2×12.5ml -20℃避光临用前,按显色试剂:酶试剂混匀,即HK工作液,4℃保存。 试剂(C): Glu标准(5mmol/L) 1ml1ml -20℃使用说明书1份

5、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样本处理: ①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直接检测,如超过线性范围,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检测。 ②细胞样本: a、取适量的细胞(一般推荐>106以上),离心,弃上清,留取沉淀。 b、用PBS或生理盐水清洗,离心,弃上清,留取沉淀。 c、加入的PBS或生理盐水匀浆,冰浴条件下超声破碎细胞,功率300W,每次3~5s,间隔30s,重复3~5次。亦可手动匀浆,制备好的匀浆液不可离心,待用。亦可用1~2% Triton X-100冰浴30~60min,制备好的裂解液不可离心,待用。 ③组织样本:准确称取适量组织样本,按质量(g):生理盐水或PBS(ml)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或PBS,冰浴条件下手动或机械匀浆。离心,取上清待用。 2、分光光度计(1ml比色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空白管(B)对照管(C)标准管(S)待测管(U)生理盐水(ml) 0.01 1.0 Glu标准(5mmol/L)(ml) 0.01 待测样本(ml) 0.01 0.01 HK工作液(ml) 1.0 1.0 1.0 ②充分混匀,水浴中孵育。 ③分光光度计测定340nm波长处吸光度。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和各待测管的吸光度。 3、普通分光光度计(2ml比色杯)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空白管(B)对照管(C)标准管(S)待测管(U)生理盐水(ml) 0.02 2.0 Glu标准(5mmol/L)(ml) 0.02 待测样本(ml) 0.02 0.02 HK工作液(ml) 2.0 2.0 2.0 ②充分混匀,水浴中孵育。 ③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处吸光度。以空白管调零,读取标准管和各待测管的吸光度。 4、酶标仪Glu测定操作: ①按下表依次加入试剂:

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注意事项: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脂肪的鉴定: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蛋白质的鉴定: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资料一: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如: 加热 葡萄糖+ 2Cu2+ + 4OH—葡萄糖酸+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直链)或紫(红)色(支链)。 资料二: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内。苏丹三染液其实是苏丹三固体颗粒溶于高浓度乙醇(70%-95%,多用95%)配制而成的,而脂肪同样较易溶于高浓度乙醇,所以染色时间长了就会让样品中的脂肪溶解,洗浮色的时 候被洗掉,就观察不到了。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子以及肿瘤的鉴别。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苏丹黑及油红O等。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临床上常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 资料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资料四:在实验中液体的材料可以直接利用,而有些固体的材料需经过处理后才能用于实验。如苹果、萝卜、梨、西瓜等可以支撑匀浆过滤后利用。一种检测脂肪的方法:取少量生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用苏丹Ⅲ后者苏丹Ⅳ染色后,用50%酒精洗去浮色,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这样即使生物组织中脂肪含量少,显色不明显也能观察到。

葡萄糖-6-磷酸酶(G6P)试剂盒使用说明

葡萄糖-6-磷酸酶(G6P)试剂盒使用说明 分光光度法货号:BC0930 规格:50管/48样 产品内容: 提取液:6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47.5m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三:粉剂×1支,-20℃保存; 试剂四:液体×1支,-20℃保存; 产品说明: 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EC3.1.3.9)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细胞中,是糖异生过程水解葡萄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的限制酶,在保证血糖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G6P催化葡萄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变旋酶和葡萄糖脱氢酶进一步依次催化NAD+还原生成NADH,在340nm下测定NADH生成速率,即可反映G6P活性。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石英比色皿、研钵、冰和蒸馏水。操作步骤: 一、样本的前处理: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 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

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 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8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血清(浆)样品: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将试剂二、试剂三和试剂四转移到试剂一中混合待用;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 2、将工作液置于37℃(哺乳动物)或25℃(其它物种)预热5分钟。 3、在1mL石英比色皿中加入50μL样本和950μL工作液,立即混匀,记录340nm处 初始吸光值A1和2min后的吸光值A2,计算ΔA=A2-A1。 注意:在该试剂盒中,若ΔA大于0.3,需将样本用提取液稀释适当倍数后测定,使ΔA小于0.3可提高检测灵敏度。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G6P活性计算: 1、血清(浆)G6P活力计算 单位定义:每毫升血清(浆)每分钟生成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6P(U/mL))=[ΔA×V反总÷(ε×d)×109]÷V样÷T=1608×ΔA 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G6P活力计算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生成1nmol 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G6P(U/mg prot)=[ΔA×V反总÷(ε×d)×109]÷(V样×Cpr)÷T=1608×ΔA÷Cpr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导学提纲 一、还原糖的鉴定 1、什么是还原糖?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还原性糖指含有醛基或酮基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2、实验原理是什么?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配制而成的淡蓝色Cu (OH) 2 沉淀的悬浊液,葡萄糖溶液在加入斐林试剂后,在加热条件下还原为砖红色的沉淀,而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为: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 3、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为什么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不能放置太久? 时间一长,Cu(OH)2沉淀在溶液底部无法充分发生反应 5、为什么选择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 因为颜色过深的植物组织中的色素会对颜色反应起掩盖作用。 6、研磨小块苹果时,为什么要加少许石英砂? 使研磨更充分,否则还原糖少,颜色不明显。 7、为什么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注入苹果组织液中,而不能分别加入? 如分别加入,组织液中的有机酸会与NaOH迅速反应,导致Cu (OH) 2不足。 8、为什么最终的颜色中有时会出现红褐色,甚至黑色? Cu (OH) 2对热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黑色氧化铜CuO。 9、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定还原糖? 班氏试剂(A液:硫酸铜溶液,B液:柠檬酸纳和碳酸溶液)或用银镜反应。 10、如何鉴定淀粉? 滴加碘液,淀粉遇碘变蓝。 二、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是什么? 将尿素加热,两分子尿素放出一分子氨而缩合成双缩脲。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B)。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使用蛋清作实验材料,为什么要先稀释? 如果不稀释,反应后产生的化合物会吸附在试管壁,导致反应不彻底。 3、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溶液什么颜色?之后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后溶液什么颜色? 加双缩脲试剂A后,溶液仍透明(或白色);加入B液振荡均匀后,变紫色或紫红色。 4、为什么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过量? 会生成大量蓝色Cu (OH) 2,遮蔽产生的紫色。 5、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主要不同点? (1)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的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CuSO4的浓度为0.01 g/mL。 (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实质是碱性条件下的Cu2+。 (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把Na0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Na0H溶液,然后再加入CuSO4溶液。 三、脂肪的鉴定 1、实验原理是什么?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什么试剂洗去浮色? 2、为什么要取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而浸泡的时间又不宜过长? 浸泡的种子易切片,而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3、有些橘黄色的小颗粒并不在细胞之内,而在细胞的周围,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用刀片切取种子子叶薄片时,切破了细胞,细胞中的脂肪分子游离到细胞之间。 4、切取花生子叶薄片,要求实验技能较高,此步骤如何改进可以更便于操作? 改成刮取花生子叶泥制作临时装片,易做,效果又好。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电极法)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电极法)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序号规格 1500ml 22×2000ml 2.性能指标 2.1外观 试剂R溶液黄色、无颗粒、无杂质。 2.2净含量 试剂盒各试剂装量应不小于标示值。 2.3分析灵敏度 灵敏度(检测限)应≤3.31mmol/L。 2.4线性范围 在(0~20)mmol/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浓度≥5.0mmol/L时,相对偏差≤20%;浓度<5.0mmol/L时,绝对偏差≤1.0mmol/L。 2.5测量精密度 2.5.1重复性 用控制血清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6.0%。 2.5.2批间差 批间差应≤10.0%。 2.6准确度 用参考物质进行测试,其相对偏差应≤10.0%。 3.检验方法 仪器基本要求 a)恒温装置温度:37℃±1℃。 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试方法按说明书规定,因不同机型使用试剂最终浓度相同。在此推荐以本公司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 3.1外观和性状 目测检查,试剂R溶液性状应符合2.1的要求。 3.2净含量 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应符合2.2的要求。 3.3分析灵敏度 用蒸馏水作为空白,测定20次,计算空白平均值和SD,按式(1)计算,结果应符合2.3的规定。 检测低限(LLD)=空白的平均值+2SD (1) 注:参照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58页分析灵敏度(检测限)的操作。 3.4线性范围 用接近线性范围上限高浓度(活性)的样品和接近线性范围下限低浓度(活性)的样品,混合成5个稀释浓度(xi)。分别测试试剂(盒),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检测结果的均值(yi)。以稀释浓度(xi)为自变量,以测定结果均值(yi)为因变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稀释浓度(xi)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yi的估计值及yi与估计值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应符合2.4的要求。 3.5测量精密度 3.5.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控制物质测试试剂(盒),重复测试至少10次(n≥10),分别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按公式(2)计算变异系数(CV),应符合2.5.1的要求。 =x CV (2) S /? 100 % 式中: CV--变异系数; S--标准差; x--测量值的平均值。 3.5.2批间差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教案 讲课人:曾永昌 一、实验原理 (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 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 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 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 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要显微镜观察)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 今天,我们学习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一)、还原糖的鉴定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实验改进 广东省罗定中学李稚虹 一、实验目的 1.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 2.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 3.认识到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淀粉是生物组织的重要成分。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颜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材料与器具 1.实验材料:新鲜猪的皮下结缔组织,雪梨,鸡蛋清,马铃薯。 2.仪器:解剖刀,滴管,小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酒精灯。 3.试剂:苏丹III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四、方法步骤 1.脂肪颗粒的检测 ①取材 取新鲜的肥猪肉(富含脂肪),切成小块放入培养皿中备用。从中间将肥肉切开两半,用解剖刀刀面在肥肉内侧轻刮几下,把刀面上附有粘稠物的一端,均匀涂抹在载玻片的中央。 ②染色 在载玻片的粘稠物上滴加苏丹III染液滴2~3滴,染色5min;用吸水纸吸掉染液。倾斜载玻片,并在染色的部位缓慢滴加3~4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用吸水纸吸掉粘稠物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于粘稠物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③观察

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先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并选择最理想的观察对象(肉末层的较薄、染色均匀且橘黄色明显的区域)。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观察被染色后的脂肪细胞。 2.还原糖的检测 ①取材 新鲜雪梨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培养皿中备用。用解剖刀在雪梨组织上轻刮几下,把刮下的组织涂抹到载玻片的中央。 ②染色 向有组织处滴加两滴菲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 ③加热观察 用试管夹夹着载玻片的一端,把载玻片在酒精灯外焰末端来回移动烘烤,观察雪梨组织颜色变化。 3.蛋白质的检测 ①向试管内注入稀释的蛋清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可见组织液颜色变化。 4.淀粉颗粒的检测 ①取材 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培养皿中备用。用解剖刀在马铃薯组织上轻刮几下,把刮下的组织涂抹到载玻片的中央。 ②染色 向马铃薯组织处滴加两滴碘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制成临时装片。 ③观察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验证性实验,本节实验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重点,在实验操作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分工合作以提高课堂效率。其次,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实验,新课标教材把此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知识内容之前,目的在于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实验的内容与日常饮食有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极易产生学习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探究,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但材料试剂多,规范操作细节多,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条件分析 本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各种实验器材都是学校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各种化学试剂、器材的使用都在以前的教学中涉及到,学生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特别对于区分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配制和使用方法的不同。 突破策略: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材料仪器准备和学生的情感、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四、实验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特定的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相应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简述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根据所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做出预期实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合作学习,形成严谨认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按照实验操作规则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力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五、实验准备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较高的植物组织,而且要求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和犁的果实。 2、脂肪的鉴定 所用材料要求一脂肪含量高,二有一定大小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本实验的要求。实验前要将花生种子浸泡3~4h,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太软,切

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己糖激酶法)产品技术要求sainuopu

葡萄糖(GLU)测定试剂盒(己糖激酶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 试剂1:1×25ml,试剂2:1×5ml;试剂1:2×60ml,试剂2:2×12ml;试剂1:3×40ml,试剂2:3×8ml;试剂1:4×60ml,试剂2:4×12ml;试剂1:2×400ml,试剂2:1×160ml;试剂1:2×40ml,试剂2:2×8ml。校准品(选配):1×1ml;1×3ml。 1.2 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浅黄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0.3。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5.55mmol/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在(0.2,0.4)范围内。 2.5 线性范围 在(0.5,38.9)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在[5,38.9)mmol/L范围内的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测定结果(0.5,5)mmol/L时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0.5mmol/L。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两份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6%。 2.8 准确度 当参考物质浓度在(0,4.16)mmol/L时,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不应超过± 0.833mmol/L;当参考物质浓度在[4.16,38.9)mmol/L时,实测值与标示值偏差应在±20%范围内。 2.9校准品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产的有证参考物质(GBW10062)。 2.10稳定性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概述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增加了“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这是一个生物化学方面的验证性定性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对实验技能有一定要求。通过本实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精神与严谨学风。 文本对这个实验提供了“教师教学设计指导”,包括:教学设计、实验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与结果、开放实验室、练习与评价。 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实验目的 初步学会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2.实验重点难点 由于这是高中生物课第一个实验,也是人教版新教材新增加的实验。总体说来本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改为探究性实验。 重点: 1.掌握三种物质与各自检验试剂反应所发生的现象,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2.生物学实验的要求以及规章制度 难点: 1.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关系这次实验的结果是难点之一。 2.由于本实验要用到显微镜,而本实验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 有2年没有进生物实验室了,显微镜的使用已经淡忘了。所以在鉴定脂肪时如何指导 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一个难点。 3.让学习者认真按照规范操作按照规定格式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这要求教师有很 好的组织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1.这是高中生第一次进入生物学实验室。多数学生会比较兴奋,这本来是好事。但有一部 分学生不注意操作要领以及规章制度。 2.而那些对生物学不感兴趣和不太了解的学生会对实验不积极甚至旁观。 3.本实验要用酒精灯加热水浴,常出现的问题: 试管中液体过满(超过1/3) 学生使用酒精灯不当,吹灭火,盖盖儿灭火后不提起来再放下,使得下次拔不下来 4.高中实验学生第一次做切片,他们的花生切片可能较厚,显微镜下看不清;可以将两个 刀片并起来切,这样可以切出较薄的切片。另一种方法是:左手三指捏住材料并使其突出在手指之上,以免伤到手指。右手持双面刀片,平放在食指上,刀口向内。以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均匀滑行切片。(媒体使用:用录像演示正确的切片姿势,边放边讲解) 5.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操作虽然不复杂,但还是有相当的学生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他们最易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掌握不好对光的方法(主要是显微镜的反光镜角度),视野不够明亮。 教室光线不好时,不会调节反光镜寻找光源。 调焦的操作常不协调。 被检物比较小、比较透明时,常常错过焦点。 不理解换高倍镜时不必上升镜筒,因怕出问题,总是先升高镜筒再换高倍镜。 2.装片制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取材部位与方法不对 取材的大小掌握不好 水滴的大小掌握不好 (三)教学目标: 分别说明三种物质鉴定方法及试剂; 大致说出检测反应的基本原理;

SIGMA 葡萄糖HK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SIGMA 葡萄糖HK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Glucose (HK) Assay Kit; Product Code GAHK-20) 一、产品介绍 食品、生化和制药业普遍将酶作为分析工具。酶法具有特异性高、重现性好、敏感性高以及反应快速的特点,是用于分析的理想工具。由于酶具有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所以不需样品制备即可进行定量分析。本试剂盒以酶法定量测定食品和其他材料中的葡萄糖。 原理: 葡萄糖+ATP Hexokinase 6-磷酸葡萄糖+ADP G6P+NAD G6PDH 6-磷酸葡萄糖酸+NADH 葡萄糖在己糖激酶催化反应中被A TP 磷酸化,然后G6P 在NAD 存在下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氧化为6-磷酸葡萄糖酸;反应中,等分子量的NAD 被还原为NADH 。随后的340nm 吸光度的增加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二、试剂组成 1、葡萄糖检测试剂 用20ml 水溶解小瓶内粉剂;加水后立即盖紧瓶塞,反转混匀数次,不可震动。 加水20ml 溶解后,每瓶溶液含有1.5 mM NAD ,1.0 mM ATP ,1.0 U/ml G6PDH ;并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 小瓶粉剂保存于2-8℃。如果粉剂受潮结块、加水不能充分溶解、或水溶液浑浊,则应将试剂弃用。 试剂水溶液比较稳定,18-26℃保存7天、2-8度保存4周不会有微生物生长。以水作为空白参照,新配置的溶液340nm 吸光度如果大于0.350,则溶液不适合使用。 2、葡萄糖标准溶液 D-葡萄糖,1.0mg/ml 溶于0.1%苯甲酸;该标准液为即用型,符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标准;2-8℃可至少保存半年。期间如果溶液浑浊,则应弃用。 三、需自备的实验仪器 1、可测定340nm 吸光度的分光光度计 2、测量杯 3、10μl-1ml 量程的移液器 四、注意事项和免责声明 本试剂仅供科研使用,不能用于药品、家庭以及其他用途。涉及危害和使用安全性问题,参照材料安全数据表。 五、存储及稳定性 2-8℃保存。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液体:以去离子水稀释样品至0.05-5mg 葡萄糖/ml 。可过滤或去蛋白处理使样品澄清;样品葡萄糖含量较低而颜色较浓时,应予以脱色处理。含碳酸或发酵样品,须脱气处理。 固体:称量0.1mg 样品,用去离子水提取样品。可以加温溶液(<75℃)以助提取。以去离子水稀释提取液至0.05-5mg 葡萄糖/ml 。可过滤或去蛋白处理使样品澄清。 2、测定 吸取0.5-50μg 葡萄糖质量相当的溶液。为使ΔA360在0.03-1.6之间,必要时可重复测定并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3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三、参考资料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GOD-PAP法)产品技术要求rzsd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GOD-PAP法) 组成: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2主要组成成分 2.1外观 2.1.1 试剂(R)应为浅黄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1.2 校准液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1.3 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损。

2.2 净含量 试剂(R)和校准液的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505nm、副波长700nm处(光径1cm),试剂空白吸光度A ≤0.2。 2.4分析灵敏度 测量1mmol/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ΔA≥0.02。 2.5 线性范围 在[1,25]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 在[1,10]mmol/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1mmol/L;在(10,25]mmol/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重复性 重复测定(2.8±0.5)mmol/L、(5±1)mmol/L和 (7± 0.5)mmol/L的样品,变异系数CV≤5%。 2.6.2 批间差 相对极差≤5%。 2.7 准确度 测定标准物质GBW09175,测定值与靶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原包装的Glu试剂盒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试剂盒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满后,检测2.3、2.4、2.5、2.6.1、2.7项,结果应符合各项目的要求。 2.9 校准液溯源性 按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试剂盒校准液溯源至NIST SRM965。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原理: 该实验中,对三类化合物的鉴定都是根据它们的特定颜色反应进行的。当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亦可)与质量浓度为 0.05g/m1的硫酸铜溶液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葡萄糖等可溶性还原糖共热,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利用该反应,可证明样液中含可溶性还原糖。 苏丹Ⅲ是可以对脂肪染色的试剂,因此,当含有大量油滴的植物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内橘黄色的颗粒。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因而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若在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有紫色反应,则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 二、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还原糖的含量、生物组织中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及其观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其中以苹果、梨最好。也可用白色的甘蓝叶、白萝卜替代(不能选西瓜)。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所用材料一要脂肪含量高,二要有一定大小才能做徒手切片,花生种子符合该实验的要求。将花生种子经过3~4小时的浸泡使其变软,有利于切成薄片;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切片时易碎裂,切不成薄片。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一般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大豆(豆浆)或鸡蛋清。 四、试剂配制: 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0克的氢氧化钠加水至100ml即成);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精)

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 Glucose使用说明书(液体双试剂) 【用途】: 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 血糖增高:糖尿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膜炎、胰癌等。 血糖降低:饥饿、胰岛素分泌过多、甲减、急性肝损害、原发性肝癌等。 【方法学原理】: 葡萄糖+O2+H2O 葡萄糖氧化酶 ?→ ????葡萄糖酸+H2O2 H2O2+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 过氧化物酶 ?→ ????醌亚胺染料+H2O 【使用方法】: [仪器要求]:适用于各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标本要求]:标本在30分钟内分离血清,否则由于糖酵解使结果降低;用草酸钾—氟化钠为抗凝剂可抑制糖分解,分离血清(浆)标本在2-8℃可稳定24小时,-20℃冷冻可稳定30天。 [稳定性与保存]:试剂2~8℃贮存可稳定一年;单试剂工作液在2~8℃贮存可稳定一个月。 【结果计算】: GLU含量(mmol/L)=标准 C A A S T? 【正常参考值】: 3.89-6.11mmol/L (70-110mg/dl) 低血糖症临界水平2.7-3.89mmol/L 高血糖症临界水平6.11-7.22mmol/L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注意事项】: 1、试剂与样品的用量可按其比例放大缩小,计算公式不变。 2、谷胱甘肽,10mg/dl左旋多巴可能引起负偏差。 3、双试剂法可有效消除维生素C、胆红素等的干扰。 【性能特征】: 1、试剂空白:<0.300 2、线性范围:0-23mmol/L 3、准确度:与质控血清靶值相对偏差应≤10% 4、精密度:n=20 批内CV≤5% 批间极差≤6%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沪药管械生产许2004 【产品注册号】:沪食药监械(准)字号 【执行标准】:YZB/沪0840-40-2005 上海容铸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电话:02190761

第三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第三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课) 1.还原糖的检测 2.脂肪的检测 (1)检测原理: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2)检测步骤: 方法一:花生种子匀浆+3滴苏丹Ⅲ(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方法二: 3.蛋白质的检测

1.理清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2.关注实验中的四个注意点 命题点 1.(2016·江苏高考)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2.(2016·海南高考)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B.黑暗中生长24 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归纳拓展]生物实验中的材料选取原则 (1)凡是用到染色剂的实验,一般都需要选择无色材料,涉及的实验有:①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②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③观察线粒体;④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⑤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2)用到有色材料的实验有: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②观察叶绿体;③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在选择实验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颜色的影响,还要特别注意材料中是否包含实验对象,如甘蔗汁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菠菜叶的表皮细胞不能用来观察叶绿体。 命题点(二)以种子成熟和萌发为素材,考查有机物的检测

利用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技术 1概况 葡萄糖酸钠全世界

利用黑曲霉发酵生产葡萄糖酸技术 1概况 葡萄糖酸钠全世界需求量在50万吨/年,每年将以3-5%的比例增长,是一种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特别是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安全卫生的加强,采用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以及酸锌、酸钙将日益取代化学合成法。 国外年需量在4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10万吨/年,欧洲13万吨左右,日本5万吨左右,台湾1万吨,韩国1万吨,南亚地区3万吨,南美及中美洲5万吨左右,澳大利亚2万吨左右,其主要应用在建筑行业和食品行业以及电镀行业,对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很严格。在日本主要用来生产葡萄糖酸内酯,来做内酯豆腐。 国内需求量在8~10万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及北方大城市,广东年需求量在1万吨,江苏在8千吨,上海年需求量在1万吨,北京年需求量在1万2千吨,天津年需求量在1万吨左右,山东在1万吨,东北在2万吨左右,其他地区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铁、葡萄糖酸及内酯。 由于化学催化法使用了重金属作催化剂,导致了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达不到食品安全要求,出口受到限制;而作为发酵法生产却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今后该产品生产的主流。特别在食品行业,这一需求将逐年增加。 葡萄糖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在营养增补剂、食品保鲜剂、品质改良剂和缓冲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在食品中的不同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 1 调整pH功能 葡萄糖酸钠的缓冲pH为3.4,适合做低pH范围的缓冲剂的食品添加剂。饮料pH4以下,一般在65℃下杀菌时间为10min,既能避免杀菌加热对饮料素材的影响,又能节省能源,是饮料生产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一环,其它有机酸盐难以实现pH4以下杀菌所能达到上述要求,而葡萄糖酸钠能符合上述要求又不影响饮料呈味性,因此葡萄糖酸钠是最优良的食品加工pH缓冲剂。 2 呈味改善剂 葡萄糖酸钠本身呈味性良,有掩盖苦昧、臭味功能,如在掩盖鱼臭、镁离子的苦味等方面,均优予其它有机酸盐。 3 掩盖大豆蛋白臭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高,应用于畜肉加工品、鱼肉、鱼糜、冷冻食品等各种食品中,但有固有的大豆蛋白臭,因而使用量有局限性。在香肠制造中,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酸钠,有明显降低大豆蛋白臭的效果。葡萄糖酸钠还有掩盖豆乳、汉堡包等使用大豆蛋白食品特有的大豆蛋自臭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