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

-关于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

-关于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
-关于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1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1.2.规划总论

1.3.规划定位

第2章.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2.1.城乡经济发展

2.2.产业发展与布局

2.3.社会事业

2.4.文化发展战略

2.5.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绿化

2.6.保护区和保护地

2.7.旅游发展纲要及规划布局

第3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1.城镇体系与空间总体布局

3.2.城镇规划要点

3.3.村庄规划和建设

第4章.新城发展布局研究4.1.新城总体功能布局4.2.用地规划

4.3.城市防灾

第5章.基础设施专项规划5.1.综合交通体系

5.2.供排水规划

5.3.能源动力规划

第6章.规划实施

6.1.新城分区规划与控制6.2.近期实施

6.3.实施政策与机制

第1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第1条.规划编制

门头沟新城(简称“门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

1984年门头沟区政府会同北京市规划局编制了《门城镇总体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1997年曾对门头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3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和《北京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讨论稿),依照北京市和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门头沟区域规划及门城卫星城总体规划》。

依据上述规划,相继编制完成了新城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山区镇的总体规划。在市规划委、文物局、规划院的组织下完成了川底下和三家店的保护规划。川底下村、灵水村分别上榜建设部首批和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受到日益重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完成,门头沟新城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中处在一轴一带一中心上(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

第2条.规划重点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市区人口和功能疏解、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

新城规划转变了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强调生态、休闲、文化、宜居,不仅提出本区发展方向的转变。更主要的是站在全市的高度确定本区的发展定位,把生态、文化、旅游放在重要地位上。

(1)以生态旅游作为主题,确定区域和城市的重新定位。

(2)结合人口结构和流动问题,研究适合山区、城市边缘、后采矿业的产业发展方向。

(3)在城乡统筹的大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制定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

(4)强调本区历史和文化的主题和定位。

(5)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进行分区控制,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控制土地开发,指导建设。

第3条.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用地:结合首钢搬迁,确定南部新城的发展方向、内容和形式;提出对采空区、砂石坑的灾害防治及合理利用的规划思路;落实2004年全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增加的建设用地龙口水库、琉璃渠和龙泉务等建设用地,确定新城总体规模。

基础设施:调整道路系统、等级和宽度,研究轨道交通线路和场站;整合高压走廊,减少其对用地分割穿越和对景观的影响;研究供热与市区并网的可能性;重新研究防洪排水体系。

1.2.规划总论

第4条.规划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2)《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3)《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

(4)《限建区规划》

(5)相关规划法规

第5条.规划目的

规划要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规划的主要目的和核心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首都在重要转折点和战略机遇期内城市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山区这个总目标,形成现代化生态山城建设框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面实施建设和谐门头沟。做到:生态建设明显加强、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第6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落实区域功能定位为重点,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增长方式,激发创新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山区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立区,准确定位。

厉行节约,集约发展。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公正公平。

第7条.规划年限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一致,某些重大问题考虑到更长远发展战略要求。

第8条.规划范围

区域为门头沟区行政范围1455平方公里;门头沟新城为龙泉永定两镇的行政范围87平方公里。

第9条.人口规模

根据2005年11月的统计,全区现状人口27.7万人,其中新城17.3万人。按西部发展带规划控制的人口规模:规划期末区域人口34万人,其中新城人口25.0万人,其他城镇人口5.75万人,农村人口3.25万人。

第10条.用地规模

城镇建设用地共计约31.9平方公里,其中新城约25.0平方公里,镇区约6.9平方公里。另外村庄用地共5.10平方公里,合计约37.0平方公里。

1.3.规划定位

第11条.规划定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关于门头沟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1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1.2.规划总论 1.3.规划定位 第2章.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2.1.城乡经济发展 2.2.产业发展与布局 2.3.社会事业 2.4.文化发展战略 2.5.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绿化 2.6.保护区和保护地 2.7.旅游发展纲要及规划布局 第3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1.城镇体系与空间总体布局

3.2.城镇规划要点 3.3.村庄规划和建设 第4章.新城发展布局研究4.1.新城总体功能布局4.2.用地规划 4.3.城市防灾 第5章.基础设施专项规划5.1.综合交通体系 5.2.供排水规划 5.3.能源动力规划 第6章.规划实施 6.1.新城分区规划与控制6.2.近期实施 6.3.实施政策与机制 第1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第1条.规划编制 门头沟新城(简称“门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 1984年门头沟区政府会同北京市规划局编制了《门城镇总体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1997年曾对门头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3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和《北京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讨论稿),依照北京市和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门头沟区域规划及门城卫星城总体规划》。 依据上述规划,相继编制完成了新城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山区镇的总体规划。在市规划委、文物局、规划院的组织下完成了川底下和三家店的保护规划。川底下村、灵水村分别上榜建设部首批和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受到日益重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完成,门头沟新城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中处在一轴一带一中心上(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 第2条.规划重点

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 (图)

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图 涞水县石亭镇—京涞新城总体规划 一、涞水简介 (一)地理区位 涞水县位于北京西南(与北京约110公里边界接壤),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总面积1650.5平方公里(247.6万亩)。东界涿洲,高碑店,南与定兴,易县为邻,西与涞源,涿鹿、蔚县交界,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二)人文简介 素有千年古县之称,东晋名将祖逖、南北朝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南极科考队首任队长、长城站、中山站首任站长、科学家郭琨,都是涞水的杰出代表。因此,涞水拥有“冲之故里、京西南交通枢纽、百年古典(红木)家具之乡、环首都旅游休闲胜地、玻璃器皿手工吹制基地”等诸多美誉。 (三)规划大背景 “环首都经济圈”已列入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内各县市的发展迎来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功能疏解带来的巨大投资前景以及区域交通基础建设带来的交通区位提升背景下,涞水县应积极整合和统筹县域资源,全力寻找新的“支撑点”,将京涞新城打造为全省新的增长极,在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率先取得突破;涞水县打造首都经济增长极,重点建设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涞水将成为首都功能疏解首选之地。 (四)县域总体规划结构 打造“首都涞水经济增长极”把涞水县域规划为“三大片区”包括: 1. 中心城区(47平方公里范围) 2. 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175平方公里范围) 其中:1)新兴产业示范区(占地85平方公里),包括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2)中国航天科技城(占地25平方公里),包括新兴产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等;3)天鹅湖小城(占地65平方公里),包括养老产业疏解区、科技创新产业疏解区等; 3. 京西南生态旅游区(500平方公里范围) 包括“天鹅湖、欢乐河谷?国际旅游城、十渡风景旅游度假区、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等项目。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 1号线(一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52#、53#站不运营)。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 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

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八通线 线路标识色:正红色 北京地铁八通线是北京地铁1号线的东段延长线,全长18.964千米,设四惠站(BT01)、四惠东站(BT02)、高碑店站(BT03)、广播学院站(BT04)、双桥站(BT05)、管庄站(BT06)、八里桥站(BT07)、通州北苑站(BT08)、果园站(BT09)、九棵树站(BT10)、梨园站(BT11)、临河里站(BT12)、土桥站(BT13)

2018年完整版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 划报告

目录 一、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6) (一)“沟域经济”理念的提出 (6) (二)沟域经济的概念 (7) (三)“沟域经济”给北京的贡献 (7) (四)各国“区域经济”的典型模式 (7) 1、加拿大科罗娜山谷 (7) 2、意大利嘉华山庄 (8) 3、法国波尔多 (8) 二、北京市沟域经济规划及现状 (8) (一)北京市“沟域经济”资源 (8) (二)北京市沟域规划模式 (8) 三、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及“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查 (9) (一)门头沟区概述 (9) (二)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 (9) 1、多山 (9) 2、两寺 (9) 3、一水 (9) (三)门头沟“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9) 四、门头沟“沟域经济”态势分析(SWOT分析) (10) (一)优势分析 (10) 1、区位优势 (10)

2、定位优势: (10) 3、势位优势: (11) (二)劣势分析 (11) 1、基础设施薄弱 (11) 2、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11) 3、产业项目雷同 (11) 4、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 (12) 5、科技支撑不足 (12) (三)机遇分析 (12) 1、矿区的停采为沟域经济规模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12) 2、北京发展规划已经门头沟现在产业政策看现在是发展沟域经济.. 13 (四)威胁分析 (13) 五、门头沟“沟域经济”产业定位分析 (13) (一)产业定位分析 (13) 1、总体定位: (13) 2、项目主旨: (13) 3、需求规模: (14) 4、需求特征: (14) (二)产业组合分析 (14) 1、产业甄选结果 (14) 2、产业甄选依据 (15) 3、产业组合分析 (15) 六、门头沟“沟域经济”的主题 (1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延庆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章:城镇体系与空间布局 第四章:新城总体发展 年)》, 的生态屏障。为落实上述编制要求、突出延庆自身职能定位、落实城镇空间布局、构筑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全面的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发展,编制《延庆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引导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2条:规划内容 新城规划的内容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综合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资源利用方式、节点设计等。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

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把新城建设成为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市。 第3条: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 (1 (2 (3 (4 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 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5)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 设的和谐有序。

(6)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确定保护的目标和策略,突出管制的具体内容。明确新城发展方向,落实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满足发展的需求。 第5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等方面开展区域合作的京西北纽带。要求延庆加强面向西部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与怀来县协作进行官厅水库的治理与保护,打造京西北生态屏障,建立产业协作关系。 第8条:北京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驱动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北京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郊区建设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延庆凭着环境优势,应主动融入北京的整体功能格局,加强和提升对首都

涞水-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总体规划)附图

涞水-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总体规划)附... 保涞路两侧,3.5平方公里的“京涞首都新兴产业及功能疏解试验区”起步区,平整分块交错,7公里的路网路基建设已经完成。疏解区总体规划为从涞水县城到与北京张坊交界的175 公里范围内。 由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投资50亿元的未来生物制药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预征,即将开工;中国电科集团投资280亿元的电子科技城项目已确定选址,京都国际物流商贸城项目也即将正式签约。今年9月底京昆高速涞水段与北京段正式连接通车后,涞水将进入北京的“一小时经济圈”。 一、涞水简介 (一)地理区位 涞水县位于北京西南(与北京约110公里边界接壤),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北端,总面积1650.5平方公里(247.6万亩)。东界涿洲,高碑店,南与定兴,易县为邻,西与涞源,涿鹿、蔚县交界,北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相接,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二)人文简介 素有千年古县之称,东晋名将祖逖、南北朝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南极科考队首任队长、长城站、中山站首任站长、科学家郭琨,都是涞水的杰出代表。因此,涞水拥有“冲之故里、京西南交通枢纽、百年古典(红木)家具之乡、环首都旅游休闲胜地、玻璃器皿手工吹制基地”等诸多美誉。 (三)规划大背景 “环首都经济圈”已列入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内各县市的发展迎来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和功能疏解带来的巨大投资前景以及区域交通基础建设带来的交通区位提升背景下,涞水县应积极整合和统筹县域资源,全力寻找新的“支撑点”,将京涞新城打造为全省新的增长极,在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率先取得突破;涞水县打造首都经济增长极,重点建设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涞水将成为首都功能疏解首选之地。(四)县域总体规划结构 打造“首都涞水经济增长极”把涞水县域规划为“三大片区”包括: 1. 中心城区(47平方公里范围) 2. 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试验区(175平方公里范围) 其中:1)新兴产业示范区(占地85平方公里),包括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2)中国航天科技城(占地25平方公里),包括新兴产业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等;3)天鹅湖小城(占地65平方公里),包括养老产业疏解区、科技创新产业疏解区等;3. 京西南生态旅游区(500平方公里范围) 包括“天鹅湖、欢乐河谷·国际旅游城、十渡风景旅游度假区、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等项目。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介绍(简要稿)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沟域经济是门头沟区在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推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我们对在山区推进沟域经济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发展沟域经济的起因 (一)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山区发展的基本规律。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区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长期以来,资源开采业一直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区域功能定位确定以后,以采矿业为主导经济结构与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发生矛盾。为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我们坚决主动关闭了254座煤矿和采砂企业、87%的非煤矿山。传统采矿企业迅速退出以后,由于新型替代产业发育相对不足,地区经济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山区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格外凸显。为寻求新的替代产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委、区政府根据区域功能定位的总体要求探索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的工作部署。 (二)沟域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符合集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山区建设的资源特点。门头沟区山多地少,全区98.5%的面积是山,大部分耕地和村庄主要集中在以108、109国道为轴线的36条小流域之内。小流域、小气候、小地质相互作用,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独具魅力的沟域文化、多种多样地方物产。这种资源特点使单一品种和单一产业很难形成规模。只有把那些零散

的生产要素正合在一起,才能共同进入市场,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特殊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门头沟区特殊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我区丰富多样的资源类型,更能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和文化展示功能。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把沟域内的旅游景点、文化村庄、观光园区、特色产品等经济元素组合在一起,融合了现代农业、都市工业、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多种元素一体化发展。 (三)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机制。是新形势下发展山区,富裕农民的新机制,符合城乡统筹的要求,特别是社会资本、国家、集体、个人实现了不同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 二、发展沟域经济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定位。发展沟域经济是引入社会资本,项目与资源相结合,坚持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内部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项目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快捷的休闲旅游胜地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和展示窗口。 (二)主要目标。利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全面规划、大力扶持和重点建设,把该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产业发达的现代都市型山区农业生产基地和展示窗口,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发展指标包括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五项指标。 (三)规划布局。总体布局是以108、109国道为轴线,把其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快捷的旅游观光生态走廊,带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 财联社29 日讯,9 月29 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 年控制在2300 万人以内,并长期稳 定在这一水平;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 年减到2860 平方公里左右, 到2035 年减到2760 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 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 平和房山的山区。

、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市个城镇规划样本

11月7日下午, 市规划委发布了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的《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 —2020)》, 这11个新城分别是昌平、大兴、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延庆、房山、顺义、通州和亦庄。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 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 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门头沟将构建生态屏障 在规划中, 这11个新城将建成11个环境优美的绿色”明珠”, 组成环绕京城的”碧玉项链”。 犹如京城额上一颗翡翠, 昌平位于中心城北部的上风上水地区, 已被确定为奥运会旅游服务区, 这里既要以山区生态林工程建设为重点, 构筑北京的生态屏障; 又要加强水源保护区、深山绿化与水土保持区、浅山景观生态区、风沙治理区、平原生态与节水农业区以及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区等区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昌平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城市, 为首都构筑生态屏障。 门头沟将是在今后中改变相当大的一个区域, 这里将以生态建设为核心, 构建西部生态屏障。根据门头沟区地形地貌、生态资源分布和土地利用功能格局, 规划提出门头沟的生态建设任务分为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和城镇人工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 门头沟将在未来的中, 初步建成国家级生态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 顺义要建通风廊道 通风廊道是个新词汇, 建立通风廊道是为了保护新城的组团式城市形态, 维护生态通透格局, 有效扩散大气污染物。顺义新城将建立这样的通风廊道。 据了解, 顺义的城市通风廊道分为主级廊道、次级廊道和第三级廊道进行控制。主级廊道包括潮白河生态廊道、温榆河生态廊道、沿六环路绿化带、沿京密公路绿化带, 以生态作用和防护功能为主。次级廊道包括城市组团间绿化隔离带及结合高压走廊绿化带、大型林荫道等生态廊道系统, 连接一级生态廊道及大型生态斑块, 防止热岛效应。第三级廊道包括城市主要干道绿化带等构成网状生态廊道系统, 也包括低密度开发地段以及具备集中生态效应潜力的特殊类型用地。 新城开发基础设施先行 新城的开发首先进行以轨道交通为龙头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 政府将授予一级开发公司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专营权, 由该公司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后进入二级市场。经过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增值获得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由该一级开发公司组织轨道交通建设。 亦庄新城规划中特别提到, 新城的发展强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和引导作用, 实现土地和公交整合, 保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良性发展, 轨道交通将贯通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 实现用最短的时间通达新城各主要功能区, 同时创立北京面向京津走廊的亦庄转运门户, 站前规划服务北京、面向区域的大型公共中心。 通州新城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最终确定后, 即冻结沿线两侧800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并对土地进行预征, 重点控制轨道交通现有节点、现状轨道交通线两侧800米范围用地, 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连片土地。 新城人口由居住型向就业型转变 新城人口如果形成”钟摆式”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 既给交通增加压力, 中心城城市功能又不能得到分散。 为了不成为”睡城”, 通州将以增加就业量、提高就业稳定性来确定主导产业政策, 鼓励通州新城居民多种渠道就业, 多种形式创业; 鼓励发展中小型服务企业, 鼓励灵活就业; 转变就业观念, 增加就业渠道。 通州今后将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比例, 改变就业结构, 使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提高到70%-80%, 使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 重点在服务业、文化产业、社会事业与社区就业、老年服务等4类行业中提供就业机会。另外, 政府还将经过

门头沟新城规划2020(2020年整理).pdf

门头沟新城规划 XXXX-2020

目录

第1章.总则 1.1. 规划背景 第1条.规划编制 门头沟新城(简称“门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中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 1984年门头沟区政府会同北京市规划局编制了《门城镇总体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1997年曾对门头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XXXX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0-XXXX)和《北京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讨论稿),依照北京市和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门头沟区域规划及门城卫星城总体规划》。 依据上述规划,相继编制完成了新城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山区镇的总体规划。在市规划委、文物局、规划院的组织下完成了川底下和三家店的保护规划。川底下村、灵水村分别上榜建设部首批和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受到日益重视。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修编完成,门头沟新城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中处在一轴一带一中心上(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 第2条.规划重点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市区人口和功能疏解、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 新城规划转变了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强调生态、休闲、文化、宜居,不仅提出本区发展方向的转变。更主要的是站在全市的高度确定本区的发展定位,把生态、文化、旅游放在重要地位上。 (1)以生态旅游作为主题,确定区域和城市的重新定位。 (2)结合人口结构和流动问题,研究适合山区、城市边缘、后采矿业的产业发 展方向。 (3)在城乡统筹的大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制定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 (4)强调本区历史和文化的主题和定位。 (5)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进行分区控制,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控制土地开 发,指导建设。 第3条.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用地:结合首钢搬迁,确定南部新城的发展方向、内容和形式;提出对采空区、砂石坑的灾害防治及合理利用的规划思路;落实XXXX年全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增加的建设用地龙口水库、琉璃渠和龙泉务等建设用地,确定新城总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