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兴铜矿露天开采规划与实践_胡晨涛

德兴铜矿露天开采规划与实践_胡晨涛

德兴铜矿露天开采规划与实践_胡晨涛
德兴铜矿露天开采规划与实践_胡晨涛

道路设计新技术

? 1.以下不属于道路设计新技术的是() ? o?A 路线设计新技术 o?B 路基设计新技术 o?C 路面设计新技术 o?D 路层设计新技术 ? 2.()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 o?A 快速 o?B 安全 o?C 便捷 o?D 使用时间 ? 3.()是指当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即V 85 。 ? o?A 运行速度 o?B 加速度 o?C 自由速度 o?D 设计速度 ? 4.以下不包括生态防护基础工程技术的主要作用的() ? o?A 稳定坡面表层土壤 o?B 改善植物生育基础 o?C 改善水分条件 o?D 改善生长环境

======多选题部分====== ? 5.道路设计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至九十年代中期)公路设计的理念是() ? o?A 快速 o?B 安全 o?C 经济 o?D 舒适 ? 6.在路基加固技术-CFG桩中,振动沉管施工工艺包括() ? o?A 测量定桩位,打桩机就位 o?B 振动沉管,灌注砼 o?C 吊起桩管、边振边继续灌注砼 o?D 成桩 ?7.在边坡生态防护技术中,植物种选择应以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的当地乡土物种为主,尽量少用并慎用外来物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o?A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处于同一气候带的植物品种 o?B 所选植物应具有抗干旱、耐贫瘠、防污染、抗病虫、适于自然生长的特点 o?C 应优先选择根系发达的乔灌木、且以乔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慎用藤本 o?D 应以常绿植物为主形成常绿景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配置一些有花的常绿品种 ======判断题部分====== ?8.设计避险车道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坡度及强制减弱装置 ?对?错 ?9.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是对同一路段的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差值进行评价 ?对?错

基于污染指数法和GIS技术评价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基于污染指数法和GIS 技术评价 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陈翠华1,倪师军2,何彬彬3,张成江2 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 610059 3.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54 摘要:以江西德兴大型矿区为例,进行大尺度的土壤环境调查和重金属污染评价。系统采集该区域 919个土壤样品,在应用X 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为主体的分析配套方案分析土 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从原始含量、污染指数以及基于GIS 的污染空间分析3个方面进行该矿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矿山开采对该区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As 、Cd 、Zn 、Cu 重金属污染。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德兴铜钼和铅锌矿区、乐安河下游乐平附近的煤矿区以及南部电化学厂附近。 关键词:重金属;环境评价;污染指数;GIS ;江西德兴 中图分类号: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888(2008)0120105207 收稿日期:2007204229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类专项资助项目(30302408-01) 作者简介:陈翠华(1972—),女,湖北孝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E 2mail :chen_ cuihua @https://www.doczj.com/doc/1910599370.html, 。 Assessing H 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of Soils B ased on the Pollution Index and GIS Methods in Dexing Mines ,Jiangxi Province ,China CH EN Cui 2hua 1,N I Shi 2jun 2,H E Bin 2bin 3,ZHAN G Cheng 2jiang 2 1.College of Eart h Sciences ,Cheng du Uni versit y of Technolog y ,Cheng du 610059,China 2.College of A p plied N uclear Techniques &A utomatic Engineering ,Cheng du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 ,Cheng du 610059,China 3.I nstit ue of Geo 2S patial I nf ormation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Universit y of Elect ronic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of China ,Cheng du 61005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t he extent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resulting f rom past mining activity in Dexing region ,nine hundred nineteen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 he content of As ,Hg ,Cd ,Cr ,Zn ,Cu and Pb in 2004.Heavy metal levels were determined using inductively co u 2ple plasma 2atomic emission spect romet ry and X 2ray fluorescence spect romet ry procedures.The current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soils was performed from t hree aspect s ,original testing da 2ta ,pollution index (single 2factor pollution index and multiple pollution index )and contamination spatial analysis by means of GIS met hods ,respectively.The result s of assessment indicates consistently t hat t here were different extent s of contamination of As ,Cd ,Zn and Cu ,especially in t he areas of t he Dexing mines ,coal mines along t he lower courses Le ’an River ,coal mines in t he nort hwest and t he areas a 2round battery factory.  第38卷 第1期2008年1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 Vol.38 No.1J an.2008

大数据与城乡规划新技术(PDF 23页)

@wepon_清华同衡

2013规划年会大数据论坛演讲 从CAD、GIS到大数据 @wepon-清华同衡

对城市规划新技术的理解(2013规划年会)重要的不是新,是解决问题的适用技术 最新不是我们的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解决城市的问题,解放生产力-提高科学性-促进民主化 是工具,也是方法论 技术会促进规划研究方法的变革,从拍脑袋画图到精细的模拟和城市计算 永远只有相对的新 新技术研究永远是边缘化的,当新技术成为主流,也就不是新技术了

关于大数据(2013规划年会) 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不是数据大 数据多到能对几乎整个样本空间进行充分覆盖,从而减弱对理论和模型的依赖,这样的数据就足够“大”了。我们的数据够大么? Hadoop? TB or PB? 根据微软和yahoo的统计,所有Hadoop任务的平均输入数据只有十几G,Facebook90%的任务数据集小于100G。 我们该关注什么? 大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技术 大数据的前端技术:智慧城市&SOLOMO

对大数据的理解 调查统计遥感测绘统计数据 现场调查 遥感影像 地图测绘 企业开源数据 公众提供数据 交通传感 智慧设施 互联网 智慧设施 传统数据获取 新兴 数据获 取 政府公开数据 大数据=传统(小)数据的积累和再认识+新兴数据

数据获取方式数据类型数据应用的新工具平台开发举例新技术支持下的规划应用举例 调查统计统计数据可视化的统计年鉴数据库 传统数据查询和专题图制作; 基于Web的城镇体系分析 现场调研面向移动端的现场调研工具 城市用地、道路、设施等信息 采集;现场照片和多媒体信息采 集;空间信息定位、定向和专题 图制作 遥感测绘影像遥感 基于WebGIS的遥感影像、测绘地图集成平台 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空间关系识 别;建设用地边界识别与扩张分 析;灯光遥感对城镇化程度和城 镇群发育程度的判别 地图测绘 城市地质、水文情况分布;城 市地形图汇总平台

德兴标志建筑

德兴标志——聚远楼 德兴聚远楼,古城德兴,山水灵异,密翠浮天,乃幽奇秀美之境。聚远楼就座落在德兴城东朝阳门学官山巅、可尽览县城形胜之地。自古以来登临而凭眺者甚多,留下许多吟咏胜迹的诗篇。 遂因苏东坡一首脍灸人口的《聚远楼》诗,而今聚远楼楼阁生辉,名闻遐迩。 据清同治《德兴县志》载:聚远楼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邑内名士余仁隆所创建。余氏与眉山苏氏父子相友善。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东坡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过江西湖口,游石钟山后,经饶州乘舟顺乐安河东上,伴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逗留德兴期间,苏东坡应同窗德兴县丞单锡之邀登临聚远楼。赋《聚远楼》诗: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苏氏《聚远楼》诗广传天下。宋高宗很欣赏苏东坡诗,兴致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金匾。时有诗称:“高皇题御墨,内翰播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可见当时恩遇之隆,名贤之盛。随之,聚远楼也被誉为江东名楼(宋时,德兴隶属饶州鄱阳郡,属江南东路)。后来苏东坡父苏洵,弟苏辙和黄庭坚、佛印、赵抃、马延鸾等都曾先后莅止德兴,登监聚远楼。历代名人题咏甚多。 苏东坡长子苏迈在德兴县尉期间,不负父望,勤政、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称赞和爱戴。后来,德兴邑人在银城西隅的县治尉司前建了“景苏堂”,以颂扬和怀念眉山苏氏父子在德兴的功绩。 游记: 8月3日中午时分,我随同一批朋友,赴德兴市郊、凤凰湖畔的聚远楼参观游览。对于聚远楼的形象与图片,我早已烂熟于心,至于实地登临,始为首次。 车子可以直达聚远楼下的休闲平台上,聚远楼则矗立在古龙山的制高点上。踏上底座平台,四周环行,整个德兴市貌尽收眼底,就在两边高山、中间一处盆地上,娇小但繁华的城区错落有致地展开,颇有现代城市的韵味,只是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较少而已。 进入一楼厅堂,一幅巨大的木雕展现在眼前,号称“江南第一雕”。木雕的内容全面反映了德兴的历史,从古代开矿、建城,到如今的城市面貌,以及规划的城市建筑,均一一有序地排列其上。 我们一口气直登顶楼,然后逐层而下,先后了解了德兴古代的采矿、冶炼史,苏东坡游历聚远楼的场景,对德兴的历史与聚远楼的来历名声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聚远楼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由德兴人余仕隆集资兴建,坐落在城北学官后的枕山之巅,当时德兴县令单锡与苏东坡是同科进士,才华横溢。余仕隆尊单锡才华,请为楼定名,单锡登楼远眺,全城尽收眼底,故取楼名为聚远楼。元丰七年六月(1084),苏东坡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过江西湖口,游石钟山,乘舟经饶州顺乐安河东上,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期间,应同窗德兴县令单锡之邀,游聚远楼。苏东坡登上聚远楼,写下了“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候。”的诗句。诗之大气,广传天下。建炎年(1127),高宗深赏此诗,兴致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金匾。才子作诗,皇帝赐匾,一时传为佳话。“高皇题御墨,内翰播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恩遇之隆,可见一斑。 聚远楼声誉鹊起,苏洵、苏辙慕名而来,黄庭坚、佛印、赵掂、马廷鸾紧追其后,名人雅士纷纷登上聚远楼,并写下诗歌词赋。元初,书画家、文学家赵孟兆游德兴,作诗赞曰: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二妙风流是千古,更夸远景集双眸。由此可见,登聚远楼,看万家灯火,听书声琅琅,别有一番韵味。史载,苏迈任德兴县尉期间,勤政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百姓感其恩,在县治尉前建“景苏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成就显著,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实施机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创新城市管理服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三)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坚持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坚持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 二、强化城市规划工作 (四)依法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由本级政府编制、社会公众参与、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上级政府审批的有关规定。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从区域、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加强空间开发管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思路,逐步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在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合一。 (五)严格依法执行规划。经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城市政府应当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等现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实施的基础,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不得进行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对违规建设的处理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建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共同监督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凡不符合城镇体系规划、城市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 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推广应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25日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7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 前言 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

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 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 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

德兴情概况

德兴市供选岗位情况介绍 一、德兴市情介绍 德兴,取“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而定名。位于上饶市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2101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大茅山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2万,1990年12月撤县设市。 德兴是一个绿色的宝库。生态状况有别于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森林覆盖率达75.1%,是全国最早“百强”林业县(市)和全国科技兴林试点县(市)之一。境内有“大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4A级旅游胜地三清山北山位于我市。 德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德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27个全红县之一,方志敏、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峥峥的战斗足迹。仅在北上抗日期间,就有2万多德兴人成为烈士。 德兴是一片金色的家园。德兴资源之丰富,全国罕见,素有“铜都”、“银城”、“金山”之美誉。境内的德兴铜矿是世界五大斑岩铜矿之一、亚洲第一大斑岩矿山。全市现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的矿产达30多种,年产铜居全国之首,年产黄金居江南之首,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德兴是一座古色的城邑。德兴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县,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治县历史,唐宋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经济区域和文化旅游胜地。据史料不完全统计,唐代至清末,拥有进士417名,约占饶州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这其中不乏湿法炼铜“鼻祖”张潜、治荒名吏董谓等许多名人志士。 德兴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盘激活。2008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1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37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全面激活。是“首届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林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兴林试点市”、“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乡(农)村城市化试点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全国计生红旗县(市)”、“首届江西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全省财政收入十强”、“全省工业十强”、“全省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县(市)”,连续三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造林先进县(市)”,并在2007年上饶市年终经济社会发展巡查评比中获综合第一。去年7

家乡城乡规划和建设

《城乡规划概论》结课论文 题目:家乡的规划与建设 调研对象:静宁县_________ _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508班__ 姓名:李进州 _________ 学号:201502620________ 2016年6月12日

家乡城乡规划和建设——静宁县 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静宁县要求城乡建设与周边环境相适应,解决农业,工业,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研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城乡建设,周边环境,矛盾,制约。 1.规划背景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接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县境南北长八十多公里,东西宽约为七十公里,总面积约为两千三百平方公里。静宁县总人口48.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32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1209人,居住较为集中。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两千个,山梁总长一千七百公里,主要山梁有一十三条,以葫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的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交通比较落后。 静宁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正因为这样适宜地理气候条件,近百万亩苹果发展起来了。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 2.1 县城的规划与发展 规划的指导思想围绕“东拓西展、南扩北伸、中心改造、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按照“扩容提质,完善功能,城乡统筹,建管并重”的工作要求,改造旧城区,完善西城区,拓建静宁教育苑。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年”活动为主线,努力创建环境清新优美、载体功能完善、城镇品位明显提升的城镇新形象,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跨越发展。全力实施静宁教育苑、西城区开发、文屏山公园续建、红学巷道路续建、成纪大剧院建设、城区出入口车行道改造、西岭公园续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服务功能,提

土地利用规划新技术与新方法综述

地利用规划新技术与新方法综述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会涉及到自然、经济、人口、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也需要进行大量的图形处理、数据的管理和分析。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多样的方法手段。各种新方法的使用也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更好实施提供了契机。本文归纳了土地利用规划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土地利用规划各阶段对新技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新技术;新方法;模型;综述 1 前言 1.1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1]土地利用规划以“十分珍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原则和依据,其基本任务是制定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又为将来而保护好土地资源,以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1.2 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其边界模糊,关系复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大系统学科,涉及土地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等多门学科。而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的基础工作,是在土地上落实其他各项规划的必要条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现代新技术与新方法为其实施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手段,才能达到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因此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城乡规划专业建设

城乡规划专业建设 目的: 建立一套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完整的、合理的、适合我校专业基础特点的专业的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体系,培养适合21世纪发展需要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 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有所侧重。在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通过综合实训加强专业技能,充分体现“做中学”的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理念,将规划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贯穿到设计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运用中主动拓展知识体系和领域,使应用型城乡规划教育得到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就能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特色的形成。 1、改革课程体系:通过对城乡规划课程体系的调整,同时结合高等教育性质、地位、作用与人才培养的方式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与其相适应课程体系做出重大的改革,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明确培养方向以及进行培养计划的分解。建立适合于工科专业背景的地方二本高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从而使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符合按类招生的办学特点,规划设计与建筑学的教学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发展出有自己学科特色,更利于我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改革课程内容:将原有的建筑类的教学中增加规划专业导论,讲规划知识作为基础教育,给全部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对规划专业的了解,为分专业做准备,结合上述课程体系的调整,并且找出与建筑学专业的衔接点与不同点。确立起包括设计基础、构成学、计算机强化训练、城乡规划设计课与城乡规划实习课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适合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循序渐进、整体推进。建立新的、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安排。

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测绘新技术

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测绘新技术 摘要:智慧城市以数字城市为基础,用物联网传送信息,用云计算处理信息, 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提供智能空间服务,让城市建设管理更加智能、 高效、便捷、环保、科学合理。测绘技术让城市拥有地理智慧,开发和分享地理 价值,实现城市精准管理,展示现代春城风采,提供智能决策,智慧服务,为市 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本文将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测绘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业 内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慧城市;测绘;新技术 引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这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逐渐被大家所熟识,智慧城市是现阶段城 市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以系统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的高效、敏捷、环保、节能等。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测绘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测绘 技术的应用让智慧城市的建设管理更为精准和高效。 1“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智慧城市是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是指利用信息、通信和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手段,来实 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各项关键信息的感测、分析以及整合,进而智能解决和满足城市各个 部分的具体发展需求。其实质就是高度融合城市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城市建设在现代化的 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理念创新2.0的时代中,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体现。作为城市的整体发 展策略,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将以智慧城市为引擎,进行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改革,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减少城市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的发生,从 而达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层面有:第一,物体感知层,是信息采集的重要途径;第二,网 络传输层,是业务运行、信息交互的坚实基础;第三,资源平台层,是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第四,服务应用层,是建设成效的最终体现。地理空间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其智能 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部分。所以必须夯实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智能化的基础,综合运用网 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专题系统等高新技术来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建设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2测绘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构建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信息共享和系统共生,而目前的地理信息的实时性、信息量及可视化、地址匹配性以及环境要素等方面均不能满足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以 大数据为基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是综合性的空间信息存储和应用平台,在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的建模、存储以及处理等方面利用云计算,能够使云平台更加高效、低成 本和便捷的运行,以低成本资源和灵活、连续以及创新的方式提供智能空间服务,我们称之 为GIS云。智慧城市的各种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应用都是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支撑的,时空信 息云平台可以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定位、数据、处理以及分析等各种服务,从而实现数据 的共享、交换、整合以及接入等,达到数据信息的采集、编辑、存储以及发布的一体化运行,为城市的各个部门提供公共业务数据,城市的管理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协调、整合各种 信息、资源,保障城市各部门之间有效协同的运行,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总体而言,时空信息云平台依靠各种信息、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全方位透彻感知、互联、 全过程服务与决策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整合各种有用的时空信息资源,使城市运行、管 理与服务更高效、智能、灵活以及便捷。 2.2空间数据的提供 2.2.1数字航空数码摄影。现阶段数字航空摄影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凸显出优势,航 空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以线阵为方向的传感器,ADS40是其主要代 表产品;第二,以面阵为方向的传感器,UCD、DMC是其主要代表产品。目前我国也自主研 发了如SWDC,TOPDC等航空数码相机,这些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获 取高分辨率影像的水平,这些设备为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运用的DSM,DEM,DOM,DLG

浅谈关于城乡规划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关于城乡规划的问题及建议 黄山区规划设计院余振华 自《城乡规划法》颁布施行以来,城乡建设有序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矛盾: 一、村庄建设中村民建房的刚性需求与规划编制成果不相 适应。 一方面是规划的调查不够深入,村民建房意愿与规划要求相抵触,造成规划实施难以展开;一方面是规划的实施不到位,村民建房的需求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规划成果流于“纸上谈兵”。 二、城乡规划体系不完善,一些镇村规划覆盖不到位,造成 城乡建设不协调,各项建设相对混乱。 城乡建设涵盖及广,城乡规划体系庞大。在城乡基础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战”,污水管网、给水管网、电力网、通信网络等建设缺乏统筹协调,主要表现在或道路重复开挖建设地下管网,或局部地段管网敷设不到位,或地下管网综合混乱,给城乡建设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上,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区范围与相邻镇规划区范围交叉,各自规划用地间不协调,给交叉部分的用地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镇总体规划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协调,主要表现在镇区用地建设与基本农田控制相冲突。在村庄规划上,与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不协调,主要表现

在村庄基础建设规划不完善或达不到要求。 三、城乡规划编制存在滞后性现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三、四线城市建设也在高速发展,一些规划的还来不及编制,城市建设已经扩张,本应该先规划后实施的原则,造成了先实施后规划的现象,城乡规划编制滞后严重,给城乡规划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城乡规划编制存在“利益偏好”现象 这些现象多存在于三四线城市,由于三四线城市的城乡规划编制水平良莠不齐,且城乡规划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甚至实施缺失,造成城乡规划编制重点更多趋向于编制委托主体的“利益偏好”关注。例如一些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注重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指标方面的内容,而忽视绿化和地下管网建设的内容;在一些镇接收到“指令性”规划建设的要求下,更多的注重的是可操作性,而忽视规划的合理性。 五、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相关规划的法律地位 没有定性,规划依据相对混乱,对规划组织编制造成很 大困扰。 1、《城乡规划法》虽然指定了法定规划的内容,并明确了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对于专项规划,如消防专项规划等没有对其法律地位进行定性,因此是否能作为法定依据没有定论。

最新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现代城市的形式和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不断建设和有效的管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关系。认真研究并处理好三者之见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分析了上述三者的内涵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依据。 一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二自觉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有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城市规划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自觉依据规划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展速度的快慢,城市建设和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建设是城市发展和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 城市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如何使贯彻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就成为突出问题。成功的城市建设应该是科学与艺术、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达到这种境界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具有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使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为城市的高效能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使之“有的放矢”的起到保障各项建设项目维持良好的状态或形象的作用。 一、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根据规划的部署,政府有计地组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其他物质设施建设的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十 项新技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对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主动地推动作用。多年来,通过推广应用和开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选,促进了工程技术创新和工程质量创优,提升了建设工程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充分发挥了《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为社会、为企业带来了极大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进展的需要,加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把握建筑业中十项新技术的内容,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项目印发给你们。请各施工总承包企业认真组织学习,并期望各企业结合承建工程实际,主动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主动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报评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版)》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 1.10爆破挤於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双聚能预裂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 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轻骨料混凝土 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操纵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德兴铜矿概况

德兴铜矿简介 开采历史悠久。德兴铜矿是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干矿山,承担着公司自产铜精矿原料80%以上的供给任务;是中国第一大露天铜矿,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型铜矿。成立于1958年8月18日。全矿总人口5万余人,现有在册职工1万多人,矿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早在唐宋年间,德兴矿区就有采铜的历史。 资源储备丰富。目前开采的有铜厂和富家坞两大矿体,已探明铜矿石储量16.3亿吨,保有矿石地质储量为12亿吨,保有铜金量资源量578.77万吨,金、银、钼、硫资源量分别138吨、773吨、23万吨、1150.5万吨。矿藏特点是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伴有大量的金、银、钼、硫、铼等稀有金属。 生产规模大。建矿以来,国家分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德兴铜矿。目前在建的13万吨扩产工程为四期工程。矿山综合生产能力已达10.75万吨/日,到2010年底,将形成13万吨/日生产规模。矿山主产品有铜精矿、钼精矿、硫精矿、阴极铜等。目前年产铜精矿含铜12.8万吨,金5吨,银23吨,钼2500吨,硫精矿50万吨。 设备工艺先进。采矿作业从穿孔、爆破、铲装到运输,全部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采掘机械作业,拥有载重190吨的大型电动轮汽车、45R牙轮钻机、19.9立方米电铲以及选矿球磨机等现代化大型设备100多台套,国内首家应用全球卫星定位GPS卡车调度系统和敏太斯矿业设计软件,自主开发设计磨浮工艺自动化系统等,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技术和装备水平最高的样板矿山。 经济效益显著。德兴铜矿建矿至今,共投资70多亿元,净资产总量为26.89亿元。2008年上缴国家税金7亿元,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组织机构健全。德兴铜矿包括生产技术部、综合计划部、财产科等30多个部室,下属采矿场、大山选矿厂、泗洲选矿、新技术公司、精尾厂等20多个二级单位。

009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方法的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研究 李小玲高文杰郭军赞周倩 【摘要】城市规划领域涉及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方法作为城乡规划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异构数据服务,分析数据增值价值,建立各种针对城乡规划场景的模型,着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关键词】大数据;城乡规划;新技术;云计算 城乡规划中涉及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基础地理信息、规划成果、交通、综合管线、政策法规、人口、经济等,如何存储和使用这些数据成为城乡规划决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信息飞速增长——信息爆炸。在现今,信息的膨胀累积开始了引发变革的程度,出现了“大数据”(Big Data)这一概念。每年数据都以50%的速度增长,在2011年就产生了18ZB的新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突破35ZB。大数据是继物联网、云计算之后又一翻天覆地的技术变革。它将为政府提供决策,对企业组织和业务流程提供帮助,对人类生活的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1.大数据(Big Data) 1.1概念 物联网和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随着对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与其相关的大数据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该如何理解“大数据”呢。 麦肯锡[1]在其报告《Big data: The next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中对大数据进行定义为: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但同时也强调,并不是大数据就必须是超过特定TB值的数据集。 亚马逊“大数据”科学家John Rauser [1]指出:大数据是任何超过了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数据量。 国际数据公司[1](IDC)认为大数据具有“四V” 特征:即数据规模海量(V olume)、数据价值巨大(Value)、数据类型多样(V ariety)、数据体系动态和数据流转快速(V elocity)。 维基百科[1]认为:大数据(Big Data) 或称“巨量资料”,其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