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修改后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修改后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修改后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修改后

《实用组网技术》

实验指导书

学号: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系

2008.10

实验一简单组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熟悉每组设备

(3)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4)掌握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简单的组网的方法

(5)掌握不同和同一LAN上通信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用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简单连网

三、实验环境

Q u i d w a y路由器 1 台,以太网交换机2 台,PC机5台,网线7根,Console线一根四、实验组网图

Ip:192.168.2.10/24网关:192.168.2.1Ip:192.168.2.11/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3.10/24

网关:192.168.3.1

Ip:192.168.3.11/24

网关:192.168.3.1

S2

R1

E0/13

E0/1E0/2

E0/1E0/2

E0/13

E1:192.168.3.1/24

E0:192.168.2.1/24

S1

PCA PCB PCC PCD

Ip:192.168.3.12/24

网关:192.168.3.1

E0/3

PCE

五、实验步骤

(1)按图把设备连接好;设置好各个计算机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

(2)对路由器R1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

s y s t e m

[Q u i d w a y]s y s n a m e R1

[R1]i n t e r f a c e e0/0

[R1-E t h e r n e t0/0]i p a d d192.168.2.124

[R1]i n t e r f a c e e0/1

[R1-E t h e r n e t0/1]i p a d d192.168.3.124

(3)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命令行窗口,ping、ipconfig/all

六、实验结果

1.简单描述每组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情况(包括型号和端口情况)。

2.查看每组的各PC机包括几块网卡,每个网卡的型号是什么?防火墙有没有启动?

3.按实验组网图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关闭防火墙。每个人都在自己机器上测试到同组的其它主机的连通性,并填写下表。

所用命令能否ping通原因

4.通过PC机的超级终端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时用什么连线连接PC机和路由器,连接PC机端的口是什么口,连接路由器或交换机端的口叫什么口?

5.设置各PC机的网关地址,在路由器上,设置相应以太接口的地址。设置完成后,每个人都在自己机器上测试到同组的其它主机的连通性,并填写下表。

所用命令能否ping通同一网段中

不同网段中

6.如果把主机IP地址设成与路由器端口不同网段的IP地址,主机间能否互通?为什么?

7.总结:网关的作用,并说明本次实验中有几个局域网,各个局域网的网络号和网关分

别是多少?

8. 写出实验中所遇到的故障和解决办法,评论和建议。

9.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二 VLAN 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 、分配静态VLAN 成员、删除VLAN 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产生两个VLAN ,并验证配置结果;

2.为每个VLAN 命名,并分配交换机成员端口给他们;

3.进行删除VLAN 的操作;

4.理解VLAN1为什么不能被删除。 三、实验环境

以太网交换机1台,PC 机5台,标准网线5 根;console 线1根 四、实验组网图

E0/24

Ip:192.168.2.12/24

E0/1

E0/2

E0/23

Ip:192.168.2.10/24

Ip:192.168.2.11/24

Ip:192.168.3.10/24

Ip:192.168.3.11/24

Vlan2

Vlan3

S1

PA

PB

PC

PD

E0/3PC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在关机状态下用控制台电缆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

(2)配置各PC :停用组网实验不相关网卡(一般为Realtek 网卡),启用实验组网用(一般为Dlink )网卡,关闭其防火墙,配置IP 、子网掩码。

2.系统视图下输入sysname 命令给交换机重命名。 (1)[Quidway]sysname switchA (2)创建VLAN 2和VLAN 3 [switchA ]vlan 2

[switchA ]vlan 3

(3)查看当前交换机上有几个VLAN.

[switchA]display vlan(disp vlan)

(4)把端口1、2、3指定给VLAN 2

[switchA] VLAN 2 ‘转入VLAN视图

[switchA -VLAN 2]port e1/0/1 e1/0/2 e1/0/3 ‘指定该VLAN内包含哪些端口

如果VLAN包含多个连续的端口时也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实现

[switchA -VLAN 2]port e1/0/1 to e1/0/3

(5)把端口23指定给VLAN 3

[switchA]inter e1/0/23 ‘进入接口视图

[switchA-interface e1/0/23]port access vlan 3 ‘指定该端口属于VLAN 3

(6)用上步的方法把端口24指定给VLAN3

(7)查看VLAN 2的信息

[switchA]disp vlan 2

(8)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9)用display mac-address命令查看mac地址表

(10)删除VLAN 2

删除该VLAN 2包含的端口,两种方法:一种在接口视图下,一种在VLAN视图下。

[switchA]inter e1/0/1

[switchA-interface e1/0/1]undo port access vlan 2

同样方法把e1/0/2、e1/0/3从VLAN 2中移除

[switchA]vlan 2

[switchA-vlan 2]undo port e1/0/1 e1/0/2 e1/0/3

用undo vlan 2命令删除VLAN 2

(11)删除VLAN 3

六、实验结果

1. 按实验拓扑图进行连线,然后每个人都ping同组内其它PC机,命令和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Ping命令结果原因

2.用Console方式登录交换机,在系统视图下使用disp cur命令查看交换机的name是___________,缺省的VLAN是__________个。

3. 在系统视图下使用sysname命令给交换机重新命名。

[Quidway]sysname switchA

Q:重命名后有系统提示符显示有什么变化?

4. 配置产生出两个VLAN

(1)在系统下使用display vlan命令显示当前交换机vlan 接口信息。

[switchA]disp vlan

Q:哪些交换机端口属于默认VLAN?

(2)根据实验拓扑图产生两个VLAN。把生成两个VLAN的命令写在下面。

5. 把实验拓扑图中指定的端口分别分配端口给上一步产生的两个VLAN。使用的命令记录在下面。

6.VLAN划分完成后怎么验证各个vlan中是否已包含指定的端口?

7.划分VLAN后再每个人都ping同组内其它PC机,命令和结果填写在下表中。Ping命令结果原因

8.键入命令display mac-address查看交换机上的MAC地址表,结果显示了条记录。每条记录中都包含哪些字段,表示什么意思?记录在下表中。

字段名含义

9.在VLAN视图下,用undo port命令把VLAN 2 中的主机除去。用到的命令记录在下面。

10.在接口视图下,用undo port access vlan命令把指定的端口从VLAN 3中除去。用到的命令记录在下面。

11.在系统视图下用undo vlan 2和undo vlan 3命令把vlan 2和3删掉。然后怎么验证删除结果?

12.用上面同样的方法能否把vlan 1删掉,为什么?

13.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三 Trunk 设置、VLAN 间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交换机划分VLAN 的方法;

2 掌握利用VLAN 技术实现不同交换机上的同一VLAN 内的PC 机相互通信。

3 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 间的PC 机相互通信。 二、实验内容

1 在两台交换机上分别创建两个VLAN ,并为其分配静态成员;

2 配置交换机VLAN 接口;

3 测试VLAN 间的连通性。 三、实验环境

以太网交换机2台,PC 机5台,标准网线7根;console 线2根 四、实验组网图

五、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1)在关机状态下用控制台电缆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 (2)配置每台计算机的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2 登录交换机,进行配置 (1)创建VLAN

按组网图连线,S1使用S3100交换机,S2使用E328交换机。

E0/24

E0/1

E0/1

E0/24

E0/13

E0/13 PCA

PCB PCC

PCE

Ip:192.168.1.1/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1.2/24 网关:192.168.2.1

S1

S2 Ip:192.168.2.11/24 网关: 192.168.1.1

PCD

Ip:192.168.2.1/24 网关: 192.168.1.1

Ip:192.168.1.12/24 网关: 192.168.2.1

Vlan2

Vlan3

E0/2

?用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S1和一台PC机。

?用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S2和另外一台PC机。

?各PC机上启用超级终端,进入配置界面, 做VLAN划分。(命令略)

?每个PC机测试到其它主机的连通性。

(2)配置trunk端口把S1和S2之间的链路配置为trunk链路。,允许VLAN 2和VLAN 3的数据帧通过。这就需要把链路连接在S1和S2上的两个端口都配置为trunk

端口。

■把s1的E0/13端口设为trunk类型。

inter e0/13

[s1-inter-e0/13]port link-type trunk

[s1-inter-e0/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用同样方法配置s2端的端口为trunk,并设置trunk端口允许通过的VLAN标识。

每个PC机测试到其它主机的连通性。

(3)配置VLAN间通信在三层交换机S2上配置VLAN接口2和3的ip地址,实现两台交换机上的VLAN间能够通信

■创建(进入)VLAN接口2

[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

■为VLAN接口2配置IP地址

[switchA-vlan-interface2]ip address 192.168.1.1 24

■用同样方法配置VLAN接口3的ip地址192.168.2.1

■每个PC机测试到其它主机的连通性。

六、实验结果

1.按老师提供的实验拓扑图连线,然后分别给两个交换机命名为S1(S3100)和S2(E328),然后在两个交换机上分别都设置VLAN2和VLAN3,不配置trunk端口。

(1)命令记录(写下两个交换机上执行的命令)

(2)现在S1上有____________个VLAN,分别是VLAN _____、VLAN _____和VLAN ______。S2上有____________个VLAN,分别是VLAN _____、VLAN _____和VLAN ______。

2. 测试到其它所有主机的连通性

操作Ping结果?

同一vlan

不同vlan

3.未配置两个交换机的Trunk端口时,不同交换上的同一VLAN内的主机能否通信?回答:__________

4.配置trunk端口

(1)命令记录

(2)测试到其它所有主机的连通性

操作Ping结果?

同一vlan

不同vlan

5.总结:采用trunk技术后,两个交换机上的同一VLAN内的PC之间的通信过程

6.VLAN间通信:配置S2(三层交换机)的VLAN2、3虚接口的IP地址分别为192.168.2.1/24、192.168.3.1/24。

进入vlan 2虚接口,并配置IP地址192.168.2.1/24的命令是:

进入vlan 3虚接口,并配置IP地址192.168.3.1/24的命令是:

7.测试到其它所有主机的连通性

操作Ping结果?

同一vlan

不同vlan

8.该实验中,VLAN 2的网关地址是_______________,VLAN 3的网关地址是_______________。

9.如果该实验中的两个交换机都没有三层的功能,还能实现VLAN间的主机通信吗?如果不能,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实现不同VLAN间的主机通信。

10.实验总结

11.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四 路由协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和原理 2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RIP 协议的配置 二、实验内容

用路由器实现不同网络间的连通 三、实验环境

以太网交换机2台,AR28-11路由器2台,PC 机5台,标准网线7根;console 线2根,1根背靠背电缆(实验室已经连接上,不用动) 四、实验组网图

五、实验步骤:

1.观察并组建实验网络,检查实验用路由器、交换机和pc 的连线,明确网络结构,图中所示共有 个网络,其网络号分别为 、 、 。

2.配置各PC :停用组网实验不相关网卡(一般为Realtek 网卡),启用实验组网用(一般为Dlink )网卡,关闭其防火墙,配置IP 、子网掩码、网关为如图所示。

3.PCA 、PCE 启动超级终端,根据组网需求,分别配置路由器R1和R2两个lan 接口和serial 接口IP 地址。

其中,配置路由器R1的serial 接口IP 地址命令是:

4.分别对路由器R1和R2,进行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并在配置前后分别用ping/tracert 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写在实验小结里。

其中,在R1上,

配置到目的网络192.168.3.0的静态路由命令是:

R1

R1的

E0:192.168.2.1/24

R1的S0:200.200.200.1/ 24

E0/

Ip:192.168.2.10/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2.11/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2.12/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3.10/24 网关: 192.168.3.254

PCA

PCB

PCC PCD S1

PCE

Ip: 192.168.3.20/24 网关192.168.3.254

S2

R2

R2的S0:200.200.200.2 /24

R2的E1:192.168.3.254/24

配置缺省路由命令:

查看路由表命令是:

R1、R2分别配置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后,R1上的路由表是:

Destination/mask Protocol Preferenc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R1、R2分别配置后,取消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的命令是,其中在R2上

取消的缺省路由的命令是:

5.分别对路由器R1和R2,进行RIP协议的配置。并在配置前后分别用ping/tracert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写在实验小结里。

其中,在R1上,启动RIP协议,并配置在接口E0 和S0 上运行RIP的命令是:

6.R1、R2分别配置完RIP后,R2上的路由表是:

Destination/mask Protocol Preferenc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7.实验小结:

8.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

年月日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IP路由(基于GNS3分布式环境) 【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仿真软件GNS3的安装、环境设置的方法 2、了解GNS3下cisco路由器模拟及分布式环境下模拟的机制并掌握其使用 方法 3、掌握几种典型的在GNS3环境中模拟主机的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静态路由、缺省路由、RIP或OSPF路由技术完成较大网络 的路由设计的能力 【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2、组网模拟器(套件):GNS3-0.8.6--all-in-one或以上版本 【实验预习要求】 1、阅读有关GNS3使用的相关资料 2、预习Cisco路由器典型的配置命令 3、完成本实验有关IP地址规划、路由方案、GNS3环境下模拟方案部分设计(见实验步骤1-3) 【实验报告要求】 1、可以打印,但需要同时交打印稿与电子稿 2、不允许简单复制“实验指导书” 3、不允许拷贝其它同学的成果,包括设计、数据、分析及结论 【Cisco路由器主要配置命令】 clock rate 128000 配置串口上的时钟(DCE 端)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终端配置模式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把内存中的配置文件保存到NVRAM 中 encapsulation为serial接口指定链路层协议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exit由当前模式退出到上层模式 end退出到特权模式

hostname设置主机的名字 interface进入网络接口配置模式 ip address设置接口的ip地址 no shutdown激活网络接口 show running-config显示内存中的配置文件 show interface s0/0/0 显示接口的信息 show controllers s0/0/0 显示s0/0/0 的控制器信息 ip route配置静态路由 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 ping ping 测试 traceroute路由跟踪测试(对于windows主机命令为tracert) router rip启用rip(路由协议)进程 version 2指定路由协议rip的版本为2 network 在指定的直连网段上,进行rip路由宣告,如:network 192.168.200.0 redistribute (重分布)将本地路由表中某种路由注入到rip路由的更新中,如redis tribute static no auto-summary 关闭路由自动聚合功能 【GNS3中模拟主机的几种方法】 1、利用Virtual PC Simulator(开源软件) VPCS支持最多9台PC,它的功能有限,但是可以运行ping和traceroute。 此时在GNS3中需要借助类型为“Cloud”的节点,来指向所模拟的vpc主机。 2、利用路由器当作PC 可以简单地配置路由器,使其像一台PC一样。这种方法可能会使用更多的内存和处理器资源。此时需要关闭路由功能(no ip routing)和指定缺省网关(ip default-gateway)。 3、桥接物理主机或虚拟机(vmware、hyper-v等)

《网络工程与管理》实验教学指导书

《网络工程与管理》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1038191010 撰写人:文获和 审核人: 湘潭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网络工程与管理》课程是网络工程与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工程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学以及其自顶向下网络设计方法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网络设计过程中各重要阶段的设计指导原则、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网络设计与管理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适用专业年级 网络工程与管理本科专业。 三、先修课程 《现代通信技术Ⅰ》、《计算机网络原理Ⅰ》。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学时实验一交换网络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二广域网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三编址与路由选择协议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四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必修设计性 2 4 实验五互联网络性能监测选修综合性3~4 五、实验环境 主要广域网交换机:ADTRAN Atlas 550综合接入平台 主要局域网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70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

主要互连网路由器:CISCO2811系列路由器。 备用设备:Cisco PIX防火墙、Cisco 无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基站、无线网络卡、无线网络天线、)、V35接口DTE、DCE电缆、手持式网络电缆测试仪、双绞线嵌及其它工具适当配备,共用。 主要软件:Cisco Works 六、实验总体要求 ⑴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⑵实验小组人数为2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⑶实验后,学生必须提交实验报告,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⑷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⑸由于本课程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课程总成绩应为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综合,其成绩的评定为:期末考试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重点:互连网络分析、设计和部署的系统化方法。 难点:企业网络互连的实现技术与网络故障诊断及排除等技术。 教学方法建议:通过实际企业网络案例分析展示网络分析、设计和部署的系统化方法和网络互连技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组网实验报告

组网技术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学号: 04 学生姓名:王胜 教师:王虎寅

实验一 IP路由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与掌握仿真软件GNS3的安装、环境设置的方法。 2、了解GNS3下的cisco路由器的模拟及分布式环境下模拟的机制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几种典型的在GNS3环境下模拟主机的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静态路由、缺省路由、RIP或OSPF路由技术完成较大网络的路由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7 2、实验软件:GNS3 三、实验任务 在仿真软件上实现如下拓扑网络的路由设计,并完成连通测试。 四、实验步骤 1、GNS3拓扑图,如下:

地址规划IP、2. 分析给定拓扑图,规划各网段、各节点(路由接口或主机) ip地址,记录到实验报告

设备接口I地子网掩默认网FC — —F0/ F0/—F0/— Rclock S0/—rate 12800—S1/clock S1/Rrate—12800F0/—R—F0/ F0/—

—RS1/ —F0/ R4R3R1)(1上使用缺省路由,R2,,,路由协议。R5上使用OSPF;具体命令为:上添加一条到网络的静态路由,然后进行路由2()R2redistribute。redistribute static与初始配置 3、中心主机安装 GNS3、安装GNS3、环境设置 工作目录 IOS目录、工程目录、 dynmips)在磁盘中建立相关文件夹( 12 ()拷贝路由器目录”中IOS Ios镜像文件到“中文设置相关目录(需要当:“首选项”菜单项进入) ( 3->、工程、工作目录设置终端命令参数IOS: secureCRT 设置语言)环境设置(从“编辑” 要求终端工具使用:场测试) Cisco IOS( 4”菜单项进入) HypervisorsIOS(从“”)设置“IOS和IOS”窗口选择,在“。文件对应的“平台”和“型号”后,单击“保存”文件,以及和 IOS”值计算依次将实验中所用各种型号的路由器“拖入”一个到工作区,IDLE PC)路由器”5( ”值计算、选取。Idle PC 完成“ 模拟)VPCS(使用、主机模拟: 4. 。模拟C1VPCS2VPCS1模拟C2;上配置:C1 C2上配置: 用 ping命令进行连通测试如:在两主机间进行、或任何两节点间进行测试连通5、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new)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以太网的组建(2学时) 实验名称:以太网的组建 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布局;认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结构与连接方法; 2、掌握简单的局域网组网方法; 3、掌握简单的局域网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1:观察所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步骤2:画出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步骤3:通过Internet搜索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结构和连接方法。 2、组建简单的局域网 步骤1:将计算机网卡插入PCI插槽,并安装网卡驱动程序,记录网卡驱动程序名称。 步骤2:制作双绞线(直通线) 步骤3:用双绞线将安装网卡的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步骤4:将交换机通电 步骤5:网络操作系统配置,每个网卡对应一个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属性中进行局域网基本配置。 3、局域网基本配置 步骤1:选择网上邻居属性,如图1所示。选择本地网卡对应的“本地连接”属性,查看并记录本机安装的网络组件,如图2所示。 图1 网络连接属性图2 网络组件 步骤2:命名计算机,例如,命名为:netuser,如图3所示。并配置TCP/IP,例如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设置为:192.168.0.1 255.255.255.0。

图3 计算机命名图4 配置TCP/IP 步骤3:将同网络其他计算机分别命名,计算机名不能重复。 IP地址分别为:192.168.0.2~192.168.0.254,IP地址也不能重复。 4、使用集线器与交换机组建的以太网 在包跟踪软件中,分别使用集线器和交换机组建如图所示的以太网。各计算机的TCP/IP 配置信息根据下表进行配置:(MAC地址请记录在表格空白处) 使用集线器组建简单的以太网 模拟数据包运行结果:(PC0—>PC2)

组网技术实验指导书修改后模板

《实用组网技术》 实验指导书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计算机系 .10 实验一简单组网实验一、实验目的

( 1) 理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2) 熟悉每组设备 ( 3) 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 4) 掌握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简单的组网的方法 ( 5) 掌握不同和同一LAN上通信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用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简单连网 三、实验环境 Q u i d w a y路由器1 台, 以太网交换机2 台,PC机5台, 网线7根, Console线一根 四、实验组网图 Ip:192.168.2.10/24网关:192.168.2.1Ip:192.168.2.11/24 网关:192.168.2.1 Ip:192.168.3.10/24 网关:192.168.3.1 Ip:192.168.3.11/24 网关:192.168.3.1 PCA PCC Ip:192.168.3.12/24 网关:192.168.3.1 五、实验步骤 (1)按图把设备连接好; 设置好各个计算机的ip地址和默认网关。 (2)对路由器R1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

s y s t e m [Q u i d w a y]s y s n a m e R1 [R1]i n t e r f a c e e0/0 [R1-E t h e r n e t0/0]i p a d d192.168.2.124 [R1]i n t e r f a c e e0/1 [R1-E t h e r n e t0/1]i p a d d192.168.3.124 (3)测试网络连通性, 在命令行窗口, ping、ipconfig/all 六、实验结果 1.简单描述每组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情况( 包括型号和端口 情况) 。 2.查看每组的各PC机包括几块网卡, 每个网卡的型号是什么? 防火墙有没有启动? 3.按实验组网图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并关闭防火墙。每个人都在自己机器上测试到同组的其它主机的连通性, 并填写下表。

【实习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掌握局域网组网方法; 2.了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重点掌握总线型和星型结构的特点)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4.初步了解网卡和协议的安装配置。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2. 认识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3. 讲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工具、制作方法; 4. 讲解局域网组网方法; 5. 参观并讲解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局域网组成; 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配置。 三,实习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习主要采取参观的形式,有我们的代课老师(杨老师)把全班三十二人次分为了两组。

首先是对局域网的组网设备进行认识和街扫局域网的组法。其间,杨老师通过实物分组进行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局域网组建的方法,具体讲解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包括网卡安装、网线认识和制作方法、集线器连接形式和方法等内容。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并做好了作好了相关的记录。 其次,参观了实习机房网络的组成,这与使得实习与局域网的组成、安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作为网络实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图。观察了机房内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连接方式,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记录了网络中使用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式。画出了实习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参照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教学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第三步,.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 做这部实习时,首先要启动计算机,然后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具体有如下几步操作。 a.在windows系统的桌面上选中“网上邻居”图标,单击右键,在弹出得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对话框(或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图标,即出现“网络”配置)。了解网络配置。 b.单击“标识”选项卡,了解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和计算机说明等信息。 第四步,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

组网技术与网络工程实验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组网技术与网络工程实验报告册 学期: 课程: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1) 实验二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的管理 (3) 实验三标准ACL (5) 实验四扩展ACL (8) 实验五常规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配置 (11) 实验六汇总、负载分担及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14) 实验七 RIPV2的配置 (17) 实验八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 (20) 实验九广播网络OSPF配置 (23) 实验十交换机基本配置 (25) 实验十一 VLAN配置 (27) 实验十二 VLAN主干道配置 (29) 实验十三 VLAN间路由配置 (31)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一、实验学时:2学时 二、实验目的 1.认识路由器的软件和硬件组成; 2.掌握对路由器进行初始配置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常用IOS配置命令的用法。 三、实验任务 练习常用IOS配置命令的用法。 四、实验设备 PC终端一台,路由器模拟软件DynamipsGUI一套,路由器一台。 五、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环境 六、实验步骤 1.按照图1所示设计、编写DynamipsGUI 所需要的.NET文件。 2.通过DynamipsGUI运行编写好的.NET网络拓扑文件。 3.通过Telnet客户端程序连接到模拟路由器的控制台。 4.练习常用的路由器配置命令。 5.将PC机与真实路由器相连,将上述命令再练习一下,试比较一下在模拟 器上的命令与真实路由器上的命令的异同。 七、思考题 1.PC机与路由器相连时所使用的双绞线是直通线还是交叉线?

精编【建筑工程管理】ZF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建筑工程管理】ZF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 书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 实验指导书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编写人: 安徽科技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时:实验课学时18 授课对象:网络工程专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网络设计以及第二层、第三层网络的逻辑设计。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为实际网络的设计、布线、验证测试等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工程规划的思想去解决处理现实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成绩的评定也应建立起以实践为主体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理论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相关理论理解程度,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际组建网络和管理网络的技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效果和综合运用能力。

随堂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出勤、实践训练操作过程和回答课堂提问情况等综合衡量,占总成绩的20%。 理论考核: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四、学习要求 本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不仅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相关理论的理解,还要求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以达到组件网络和管理网络的实际技能。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王波.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2] 刘天华,孙阳. 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 王勇,刘晓辉著. 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M]. 科学出版社, 2011. [4] 孙丽华,张坚林,危建国著.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完整版)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指导书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实习指导书

前言 本指导书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课程的辅助教材,旨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实习知识与技能。 本书所列实习项目是依据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做或选做的,部分内容可供学生阅读,以充实专业知识的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概念。 本书由戴香玉主编,谢伟红主任审核,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所有老师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目录 项目一设备与材料认识实训 (1) 项目二综合布线工程方案设计(实际大楼工程或模拟大楼工程) (3) 项目三大楼(实际或模拟)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实训 (6) 项目四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9) 项目五综合布线工程测试实训 (11) 项目六综合布线工程验收实训……………………………………………………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须知 一、实习的重要性: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可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完成,学员应该以认真严肃的态度进行实验。 二、实习准备: 1、预习实习指导书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 2、明确实习目的、要求,弄懂原理。 三、实习规则: 1、实习课和其它课一样,不得迟到、早退。 2、实习分组进行,每组选一小组长负责组织实习及实习设备的管理。 3、未经允许不得乱动与本实习无关的设备及物品。 4、不按规则操作造成设备损坏照价赔偿。 四、实验报告: 1、应有完整的实习内容、实习步骤。 2、实习结果应包含实习过程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等。 3、实习报告必须在一周内上交。 4、实习成绩是一项单独的成绩,不合格的需要重修。

组网技术综合实验

《组网技术综合实验》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2.掌握各种网络设备的连接及配置方法; 3.掌握IP地址的规划和设置方法; 4.掌握基本的网络测试方法; 5.掌握基本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方法。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完成特定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方案并画出网络拓扑图; 2.按网络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并完成各设备的连接及配置; 3.规划和配置网络中各网络设备端口的IP地址;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基本性能参数; 5.在设计报告上详细记录设计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配置方法; 6.对设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7.完成课程设计的报告撰写; 8.设计实验结束提交书面设计实验报告及电子版设计文档。 三、课程设计实验项目报告内容 实验项目报告内容应包括封面和正文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封面——包括实验项目报告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实验日期等。 2.正文——包括实验目的,项目内容,实验环境,设计方案,实现流程,实验结果及其分析,项目实施详细步骤等。 四、成绩考核依据 1.课程设计期间的态度及考勤; 2.实验前的准备情况; 3.实验操作能力及项目运行结果; 4.提交的实验项目报告(打印稿); 5.提交的电子作品(包括:项目报告,项目设计及配置过程中的相关文档等)。五、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其内容要求 要求在下面两个设计项目中任选一个完成,或者在指导老师审核通过后选择类似的其他设计项目。

(一)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项目 1、项目描述及基本要求 根据某单位实际情况及业务需求,规划设计一个先进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完成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单位情况简介、用户需求分析、网络拓扑图、设备选型及设备部署、网络地址规划与分配、交换机VLAN 的划分、路由设计与配置等,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网络性能、可靠性及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 2、项目涵盖的网络技术及具体内容 1) 用交换机组建小型局域网; 2) 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VLAN ; 3) 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局域网; 4) 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组建大型网络。 (二)网络设备综合应用配置项目 1、实验拓扑结构图示 2、实验具体内容要求 1) 划分4个VLAN ,VLAN1为管理、VLAN100为教学、VLAN200为办公、VLAN300为监控; 2) 所有交换机都可实现远程telnet 、web 管理,并可被LinkManager 网管管理; 3) VLAN1、VLAN100、VLAN200能访问因特网,VLAN300不能访问因特网; 4) VLAN100和VLAN200之间可互相访问,但都不能访问VLAN300; 5) 内网可通过内部地址访问WEB 服务器提供的WEB 和FTP 服务; 6) 在因特网可通过路由器外网口地址访问WEB 服务器提供的WEB 和FTP 服务。 WAN:10.10.10.2 DMZ:192.168.10.1 WEB:192.168.10.10 WAN:192.168.0.1 网管LAN:192.168.1.1 LAN:192.168.0.2 2000E/3926S 交换机192.168.1.200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2011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实验指导书(2011版) 江苏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前言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是高等工科学校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工程应用及一些网络新技术的介绍,通过讲解如何设计小型、中型和大型的网络系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前主流的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和产品化程度,掌握相关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网络方案的选择、网络服务的部署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在网络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能力,特别是掌握网络使用的实际技能。本课程设置了多个实验,具体实验项目根据专业侧重点进行选择,具体项目有:PVLAN配置、三层交换配置、PPP 协议配置、防火墙配置、路由引入配置、NAT配置、VPN配置。

目录 实验一PVLAN配置 (4) 实验二三层交换配置 (6) 实验三PPP协议配置 (7) 实验四防火墙配置 (9) 实验五路由引入配置 (11) 实验六NAT配置 (14) 实验七VPN配置 (18)

实验一PVLAN配置 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实验要求的物理拓扑结构连接局域网 2.根据实验要求的逻辑拓扑结构创建VLAN,并将用户的计算机划分到指定的VLAN 中 3.根据要求设置PrimaryVLAN 4.根据要求,将相应的SecondVLAN 与PrimaryVLAN 进行绑定。 二.实验内容 1.配置及关联VLAN 2.配置Host Port 3.配置Promiscuous Port 4.映射secondary VLAN到primary VLAN的VLAN接口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要将用户之间的报文隔离开,传统的解决办法是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VLAN。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IEEE 80 2.1Q标准中所支持的VLAN数目最多为4094个,用户数量受到限制,且 不利于网络的扩展。 2.每个VLAN对应一个IP子网,划分大量的子网会造成IP地址的浪费。 3.大量VLAN和IP子网的规划和管理使网络管理变得非常复杂。 PVLAN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PVLAN将VLAN中的端口分为两类:与用户相连的端口为隔离端口(isolate port),上行与路由器相连的端口(promiscuous port)。隔离端口只能与混合端口通信,隔离端口相互间不能通信。这样就将同一个VLAN下的端口隔离开来,用户只能与自己的默认网关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1.学生在实验前,请先对实验中的常用网络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预习,并在预 习报告中给出这些信息。 2.实验过程中,请记录每条命令使用后的显示信息,并在实验报告中对这些信息进行 说明和解释。 五.实验条件 1.中兴ZXR10 3900A/3200A系列交换机 2.以太网网络环境 六.实验步骤 Step 1:设置VTP模式为transparent

组网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组网技术 学院: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李贵生 学号:201005232 指导老师:崔永君 完成日期:2012.7.4

目录 一、概述.................................................................................................................... - 2 - 实验目的.................................................................................................... - 2 - 实验要求.................................................................................................... - 2 - 实施计划.................................................................................................... - 2 - 二、DHCP和DNS服务搭建及测试 ........................................................................ - 2 - 该项服务的搭建过程和测试.................................................................... - 2 - (搭建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5 - 三、Apache服务搭建及测试 .................................................................................. - 5 - 实验内容要求............................................................................................ - 5 - 搭建Apache .............................................................................................. - 6 - 测试Apache及其结果 ............................................................................. - 7 - (搭建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8 - 四、FTP服务搭建及测试......................................................................................... - 9 - 实验内容要求............................................................................................ - 9 - 搭建FTP ..................................................................................................... - 9 - 测试FTP及其结果.................................................................................. - 11 - (搭建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12 - 五、Email服务搭建及测试.................................................................................... - 13 - 实验内容要求.......................................................................................... - 13 - 搭建Email ................................................................................................ - 13 - 测试Email及其结果............................................................................... - 15 - (搭建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 17 - 六、心得体会.......................................................................................................... - 17 -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书 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前言 本实验是为了配合《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的理论学习而专门设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更高级课程和信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书共分为八个实验:1.产生式系统实验;2.模糊推理系统实验;3.A*算法求解8数码问题实验;4.A*算法求解迷宫问题实验;5.遗传算法求解函数最值问题实验;6.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实验;7.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8.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每个实验包括有:实验目的、实验容、实验条件、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报告等六个项目。 本实验指导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实验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介绍八个实验的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实验指导书的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人工智能课程组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产生式系统实验 (3) 实验二模糊推理系统实验 (5) 实验三 A*算法实验I (9) 实验四 A*算法实验II (12) 实验五遗传算法实验I (14) 实验六遗传算法实验II (18) 实验七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 (20) 实验八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计算实验 (24)

实验教学大纲 一、学时:16学时,一般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运行环境:PC机、Visual C++ 6.0、Matlab 7.0。 三、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实验 平台实验容学 时 类型教学 要求 1 产生式系统应用VC++ 设计知识库,实现系统识别或 分类等。 2 设计课 2 模糊推理系统应 用Matlab 1)设计洗衣机的模糊控制器; 2)设计两车追赶的模糊控制 器。 2 验证课 3 A*算法应用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N数码问题的 A*算法。 2 综合课4 A*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迷宫问题的A* 算法。 2 综合课5 遗传算法应用I Matlab 1)求某一函数的最小值; 2)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 2 验证课6 遗传算法应用II VC++ 设计与实现求解不同城市规模 的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2 综合课 7 基于神经网络的 模式识别Matlab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 别设计; 2)基于离散Hopfiel神经网络 的联想记忆设计。 2 验证课 8 基于神经网络的 优化计算VC++ 设计与实现求解TSP问题的连 续Hopfield神经网络。 2 综合课 四、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分制评定。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就不及格。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对于实验课成绩,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华为实验指导书(更新)讲解

实验 1 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配置 1.1组网及业务描述 添加一台S3700交换机,两台PC。熟悉计算机、交换机命令。 1.2配置与验证 1、配置交换机 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 e SW1 ;交换机命名 [SW1]display current-config ;显示当前配置 [SW1]dis curr ;上一行命令的缩写 [SW1]display interface brief ;查看所有端口状态 [SW1]interface ethernet0/0/1 ;进入接口视图 [SW1-Ethernet0/0/1]undo negotiation auto ;配置端口工作在非自协商模式[SW1-Ethernet0/0/1]speed 100 ;配置端口工作速率为100M [SW1-Ethernet0/0/1]duplex full ;配置端口双工模式为全双工[SW1-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 ;配置本端口为Access端口[SW1-Ethernet0/0/1]quit [SW1]display interface e0/0/1 ;查看端口状态 [SW1]dis curr [SW1]interface ethernet0/0/1 [SW1-Ethernet0/0/1]shutdown ;关闭端口 [SW1-Ethernet0/0/1]undo shutdown ;激活端口 [SW1-Ethernet0/1]quit [SW1]vlan 10 ;创建/进入Vlan [SW1-vlan10]port ethernet0/0/1 ;将端口e0/0/1加入vlan10 [SW1-vlan10]port ethernet0/0/2 ;将端口e0/0/2加入vlan10 [SW1-vlan10]quit [SW1]dis vlan ;显示vlan配置 [SW1]quit save ;保存配置 2、配置PC 双击PCA,进入基础配置,将PCA的IP地址设为172.16.1.21,掩码为255.255.0.0同样,将PCB的IP地址设为172.16.1.22,掩码为255.255.0.0 双击PCA,进入命令行: PC>ipconfig ;显示IP地址 PC>ping 172.16.1.22 ;测试连通性

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之实验一

《网络编程技术》实验指导书 2010版 (网络工程专业)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教研室袁卫华

实验一使用多线程技术下载网络资源数据文件(1) 一、实验目的 熟悉java运行环境,编程掌握Java输入输出流和Swing组件的用法。 二、实验环境 一般微机即可,软件MyEclipse,JDK1.5以上版本即可。 三、实验内容 1)搭建java运行环境 2)Java IO流的用法 3)Swing组件及事件处理 四、实验步骤 1.完成以下程序。 第一题:从键盘输入一首诗,把它写入到文本文件poem.txt中。要求:(1)一次输入一行诗,输完后将其会现在屏幕上。然后再输入下一句。(2)最后将整首诗的内容从poem.txt中读取出来,显示在屏幕上。 (3)诗的内容: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提示: 程序运行截图

◆键盘输入可使用System.in是一个原始的未经包装的InputStream。 ◆本题中要求一次读入一行诗句,所以System.in流的输入需要经适配器 InputStreamReader必须对其进行包装,将其转换为字符流,然后使用缓冲式字符流BufferedReader对其进行包装,这样方可以使用BufferedReader 类的readLine()方法进行整行读取。 第二题:编写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小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三角形的三边长,然后将计算出的三角形面积显示在JFrame窗口中。 提示: ◆程序运行效果图 ①正常运行的情况 ②如果用户输入非数值型数据

③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无法构成三角形 ◆提示之关于界面设计 可以使用两个JPanel,一个JPanel放置上图第一行的swing组件,一个JPanel 放置上图第二行的组件。 如其中一个JPanle可以这样设计: f=new JFrame("计算三角形面积"); //设置Frame的属性 …… p=new JPanel(); l=new JLabel("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t1=new JTextField("0",5); t2=new JTextField("0",5); t3=new JTextField("0",5); //将三个文本框都注册给焦点事件监听者 …… p.add(l); p.add(t1); p.add(t2); p.add(t3); f.add(p);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新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新版)

————————————————————————————————作者:————————————————————————————————日期: 2

计算机网络 实验指导书 主编郭雅 参编余小华黄锦煜罗肖辉 主审陶培基 I

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支柱。培养一大批谙熟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具有综合应用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目的。 编者在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工作多年,一直担任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编者所在学校在内的许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采用了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针对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应该基础理论和实践并重,各所院校都开出了一定的实验课时。为规范实验内容,严格实验训练,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编者多年来一直对本类院校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研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组织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使之既能配合课堂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编者一直坚持编写和完善实验指导书,并与选用谢希仁编著《计算机网络》做教材的一些兄弟院校的教师多次交流,修订完成了这本《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本书内容涵盖诠释网络原理,应用组网技术和实施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实验项目十九个。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紧迫,不足与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余小华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育信息技术部黄锦煜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网络中心罗肖辉老师。 本书由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系主任陶培基教授担任主审。 感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石硕对本书编写和出版所提供的意见、建议和热忱帮助。 编者 2011年6月 于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州 E-mail: hsguoya@https://www.doczj.com/doc/1910023147.html, II

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报告

计算机组网技术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掌握TCP/IP协议的设置,掌握驱动器、文件夹和外围设备等资源的共享。 2.了解校园局域网、网吧局域网和公司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3.通过参观学院网络中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通信协议的设置和组建网络的知识。 4.熟悉规划、组建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网络互联。 5.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技术 6.综合布线施工的基本技能训练,能熟练的打接RJ-45水晶头,熟练的端接信息模块,掌握110A型配线架的打线技术。能熟练的组建局域网实训内容: 实训一: 一.实训目的:在R1上通过TELNET登录R2。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技术,熟练配置R1和R2,通过这些配置可以让R1用密码远程登录R2,实现R1 S1/0: 12.1.1.2/24 二.实训中所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思科路由模拟软件。 三.实训内容: 操作方案:在思科路由模拟器中输入执行命令,执行完命令后进行截屏。 实验过程: 1、打开模拟软件,进入R1、R2的配置:

2、对R1和R2进行配置如下:

实训二: 一.实训目的:计算机通过水晶头和网线可以成功的访问到路由器二.实训中所用设备及材料:水晶头、打线钳、双绞线 三.实训内容: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如下图所示。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按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网线排序。 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齐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