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教材整理(张荣翼、李松版)

文学概论教材整理(张荣翼、李松版)

文学概论教材整理(张荣翼、李松版)
文学概论教材整理(张荣翼、李松版)

文学与作品

第一章文学与语言

文学从根本上说是语言性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与其他艺术作品最大的区别。

有关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有两个观点:①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是手段和工具,文学表达是目的;②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是文学存在和显现价值的本体。

一、文学语言的理解

⑴言可尽意

孔子要求语言表达要“文质彬彬”,“辞达而已矣”。文德统一,即外在的美和内在的德。对于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书、言、意之间不可直接通达,于是圣人通过立象来沟通三者。

王弼认为“言出于象”,可以通过语言追索象的存在,“象生于意”,可以从形象之中理解意义所在。

⑵言不尽意

庄子有“得意忘言”的观点,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不必在意语言了。他还认为语言有言说的边界,而意义的内涵无限,书写固然具有记录的功能,但意义并不是语言能完全传达的。庄子对于言意困境的揭示引导人们去思考文学表意功能的巨大潜能。

刘勰也认为“神道难摹”,微妙的道理即使用精确的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

言不尽意的主张既是对言与意的边界的区分,也体现了对言语背后的意义的探索精神。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

①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的首要特征,体现在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文学的媒介是观念性的语言符号,而不是视觉符号,因此作家需要多种手法实现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如运用修辞手段。

②蕴藉性:语言有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普通语言侧重指称功能,而文学语言则侧重表现功能,是情感性的,功用在于表达情感。文学作品语言的这种内指性显示了它与其他文体语言的差异。

③音乐性:汉语具有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魏晋后出现了古典诗歌“律绝体”,近体诗讲究平仄、对偶、长短和轻重的格律规范,开始看重汉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不仅在诵读时有音乐感,意象与情感也在虚实、明暗、上下的变化中推进、对照与转换。西方语言也具有声音、节奏与韵律的音乐感。

--------------------------------------------------------------------------------------------------------------------

第二章文学与文本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在方法论上,人们把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广泛用于各学科的研究;在观念上,人们彻底抛弃了工具论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本体性。其内涵包括:以索绪尔的语言观为理论起点,俄国形式

主义、捷克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推动语言向话语转型。

作品与文本的区别:作品更强调与作家主体的联系,而文本更强调自身结构和系统的独立性和自足性。作品论意味着作者可以成为作品意义阐发的中心权威,文本论则意味着对于作品中心、本源或根基的颠覆,文学的意义转向多元化、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

一、从作品到文本

形式主义文论将文学作品视作自主的结构系统,分析语言、技巧、风格和结构功能;英美“新批评”文论认为文学文本是具有独立结构的语言系统;法国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文本是特殊的文学惯例与代码定势;后结构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互文性”内涵;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未完成和开放的,有赖于读者的自主自由阅读(作者之死);后现代主义文论则将文本视作反中心的网络结构。

在文学文本论中,文本的内涵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文学的自主性

强调作品是一个自主的、封闭的系统结构,独立于外在的社会文化。美学是独立自治的。文本论强调文学背后的意义,即坚信作品语言和形式背后必定存在客观本质和意义。

②文学文本是一种自主自为的存在

作品独立于作者、读者以及外在世界,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文本中心论认为,文学研究应该聚焦于作品本身。

③文本作为一种方法论的领域

罗兰·巴特以文本概念取代作品概念,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学观的建立,一种新的文学视野的诞生。文本的构建活动是“穿越”,文本意义是生产性、动态性、开放性的。

④文本作为一种能指的游戏

文本的意义在不断的延异之中,处于差异、断裂和变化之中。文本是去中心的,在延异之中衍生生产性的意义。文本的生产性意味着:⒈文本与它置于其中的语言的关系是重新分配的;⒉诸文本的交换,即文本的互文性。

作品到文本的观念转型意味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理论的分野。后现代思想是怀疑论的、开放的、相对主义的和多元论的,是对大一统的政治信条和专制权力的激进批判。

二、文本话语的性质定位

文学文本:这一语汇来自20世纪以来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是指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文本,由一定的语言组成的、多层次的、含有审美意味的、开放性的符号系统。该理论将文学写作物孤立起来,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自足的整体来看待。

当我们说文学作品时,是说包含了作者意谓、批评家阐释、读者的个人悟解在内的意义网络,而文学文本只是由各种语词按照一定构词规则、修辞关系构成的表达物。文学文本是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1。文学文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概念,是一个有自我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整体。

原型:某一形象在作品中循环出现或反复出现的文学单位,如某种形象、主题、叙事模式、情感意向等。

原型批评:从文学的乃至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单个的文学作品都是对人的某一文化原型观念的表达。

互文本: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克里斯蒂瓦提出的概念。文学文本的表达虽以文本结构作为相对完整的组织,但它也与文本之外的文化有所交流、融汇,包括与其他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映照、参证。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从社会、时代等因素构成的“大文本”中派生而出的,有相近的文化母本,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三、文学文本的社会定位

文学文本的社会定位是将文学与社会作为一个相关的整体来看待,这与之前所说的封闭性并不矛盾。相对孤立地看待文学文本是消除作者、读者、美学与艺术的观点等与写作物相关方面的优先权,以便更自由地与社会的某一方面建构起认识上的关系。中心在结构之内,又在结构之外。

①血缘关系定位

作者与其文本的关系类似于父子关系,使得文本在被阅读前就给读者以期待视野。读者理解的作者也已经不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个有关知识系统、研究范式的集结点。文学写作物既是作者的创造物,也是某个时代的创造物。此外文学作品也与前代作者的作品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定位

从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文学文本,也就是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不过知人论世以意识形态力量来强化,读者的理解也有商业文化力量的支持。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内涵与读者结合自身处境来阅读的内涵存在反差。

③阐释定位

对文学文本我们还应结合读者理解。接受美学倡导者姚斯认为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言词与读者的悟解二者合成的。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上存在阅读中的再理解、再创造的问题,涉及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和对文学文本的定位。

④文本定位的可能框架

从大文本角度来解读文本的合法性在于,读者试图在更高的理解层次来阅读文本,将自己的理解以某种形式再投射到文本的结果,它是一种真正的对话,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四、文学潜文本

1“物自体”就是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与现象有区别,它(物自体)由现象来表现,但又不是现象。在康德那里现象是主体认识的对象和感性的基础,物自体却不能被认识,人的理性所认识的只是感性的抽象,并不是真正的存在(物自体)。

文学潜文本:指在文学文本中潜藏着的另一套意义系统,必须经由对文本之外的内容的探掘才能找到。类型有:

①作者寓意型:作者在写作时借题发挥或咏物言志,是作品营构的文学文本深层次的思想内容,有双关语的作用。

②形象暗示型:可以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但形象与抽象的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读者可能会理解为另一种意思。

③文本语境型:结合文本的言说语境、阅读语境和整个文化氛围作为背景的“大语境”来进行,有时也可能使文本与其潜文本相互摩擦,成为有深度的话语模式。

④社会耦合型:作品中的意义与社会上某种状况达到了密切相关的效果。耦合机制。

--------------------------------------------------------------------------------------------------------------------

第三章、文学意蕴

文学意蕴是文学文本的思想与情感内涵审美化的表达,是外在形象与内在蕴涵的融合统一,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标举的“隐秀”。文学意蕴通常体现出含蓄性、多义性的特点。

一、文学意象

特点:①为表达意蕴创造的形象,蕴含个人情感;

②生成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文学惯例和意象体系的制约,具有传承性

和普遍性。

⑴中国的意象理论

《易传》中表达了言、意、象之间的关系,即于是圣人通过立象来沟通三者。

“象”在先秦时是哲学范畴,到魏晋南北朝才成为文学理论,受到了佛教和魏晋玄学的影响。刘勰赋予了意象以文学理论的内涵。意象的内涵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言外之美,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⑵西方的意象理论

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相比更强调客观性和理性。意象主义的代表庞德高举意象的旗帜对抗客观和理性,赋予了它更强的主观性和反理性的色彩。

二、文学意境

特点:①意境的绘形受主体意识的投射、点染、虚化、集合化;

②意境的表意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⑴意境的界定

意境是一系列意象的构成,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形成的审美境界。

区别: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意境则指整个作品体现出来的氛围与境界。

⑵意境的类型

意境一词最初来自佛教文献,唐代进入文学理论中。王昌龄在诗学中提出“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提出诗歌的四种境界:“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王国维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⑶意境的特点

①情景交融:

情景是谢榛诗论的中心问题,他主张诗歌应该主客体之间融合统一。王夫之的诗论则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中情景的结合有三种:“妙合无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虚实相生:

王国维认为“境界”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士禛的“神韵”一样。王国维还举例指出五代、北宋词从整体上突出体现了“境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他还以姜夔作为无意境的反面例子。

③超以象外。

⑷意境的营造

皎然认为要处理好“意”与“境”的关系,要注意“取境”的高低。

司空图认为神思与情境贵在和谐统一、彼此融合,“韵味”是鉴赏诗歌意境的标准。他的“韵味说”来源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主要强调了“韵外之旨”(情致)、“味外之旨”(理趣)、“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象)。

三、文学典型

⑴文学典型的含义

文学典型,也称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是就叙事类文学而言,指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高度统一,是作家主观与客观现实的统一,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典型性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法则。

⑵文学典型理论的发展阶段

①类型说(17世纪以前):强调普遍性、共性以及概括性,个性从属于共性;

②个性典型观(18世纪以后):把共性融化于个性中,强调“特征”,强调环境对典型形成的作用,开始把典型与具体现实和个别性联系起来,形成强调个性的“个性特征说“;

③马克思主义典型观(19世纪80年代末):个性—环境说,要求在典型环境中完成典型人物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不仅要精细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也要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

中国在元代以后,小说、戏曲创作的兴起和成熟促进了类似典型理论的探讨。

李渔“剪碎凑成说”,“先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

李贽人物性格论,评点《水浒传》中人物性格相同前提下的个性差异。

----------------------------------------------------------------------------------------------------------------------

第四章、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指运用语言、塑造形象、谋篇布局而呈现出来的文学样式,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也包括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方法

⑴二分法

中国古代将文学作品分为无韵的笔和有韵的文;希腊亚里士多德将有韵文类如史诗、戏剧成为诗,无韵的文类归入散文。这两种都是韵文和散文的二分法。

⑵三分法

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表现方式分类,区分出叙事性、抒情性、戏剧性三个基本特点,即叙事类作品、抒情类作品和戏剧类作品。

⑶四分法

根据形象塑造的方式、语言运用、表现方式和结构体系等特点,划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大类。这种方法依据的分类标准比较全面,划分的各种体裁内在特点和外部形态比较鲜明,名称具体明确,与作品的特点相符。

二、文学体裁的发展规律

⑴曹丕“四科八体”说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把八种文章分为四科,即“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⑵陆机“十体”说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十体”:“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而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比曹丕的“四科八体”更细致准确,且将诗赋放在最前,奏议等应用文放在最后,说明陆机对审美文学的认识和重视比曹丕前进了一步。三、诗歌

在中国各民族文学中,诗歌艺术是最先兴起的一种体裁(诗歌乐舞)。文学起源阶段出现了歌谣,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在印刷术未发明前,作品的流传依靠押韵,因此韵律成为诗歌范式。

合辙押韵是诗的外部特征,也是诗歌的基础,而丰富的想象性和强烈的抒情性是诗歌的特点。从内容上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形式上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诗是对人在现实中面临的不可能性的克服,它最难超越的也是语言上的不可能性,如言不尽意、韵律的制约等。因此出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炼字”,其实追求的是一种“陌生化”效果。“炼字”并不是中国文学所特有的,它反映了文学陌生化(背离化)的普遍性。诗歌确实是语言艺术的一个门类,但诗歌的价值有着超越语言意义的特性。

四、散文

散文指与韵文尤其是与诗歌相对而言的概念,是作者自由抒发人生情感与表达思想的产物。广义的散文包括诗歌等韵文意外的一切文学文类,狭义的散文才专指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文类。散文语言形式灵活、表述对象广泛,主要分为:

抒情性散文: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式抒情;

记叙性散文:偏重些人叙事,包括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游记等;

议论性散文:夹叙夹议,偏重议论,包括小品、随笔、杂文等。

⑴散文之真:散文的真体现在作者以真诚的心态抒发真情实感。

⑵散文之散:

①体裁:在取材方面比诗歌等文类更自由、广泛;

②结构:形似散而空,实际上密而实,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⑶散文之用:即散文的文学功能,主要包括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状物,前三项抽象而带主观,后三项具体而带客观。

五、小说

基本特征:人物刻画的丰富性和细致性;

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完整性;

环境描写的具体性和生动性

⑴小说的历史

班固《汉书·艺文志》提到的“小说”指琐屑之言。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是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后来出现六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清章回体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则始自五四运动。

西方的叙事传统悠久,小说源自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题材,还有中世纪的英雄史诗、骑士传奇、民间故事和寓言。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西方现代小说的高峰。

⑵小说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叙事性。

①虚构性:金圣叹比较《史记》和《水浒传》后提出了“以文运事”、“因文生事”的说法,后者则是指作者的虚构。

②叙事者:小说中应该将叙事者和作者区分开。

③叙事视角:一般可分为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和人称变换叙述,也就是小说叙事中的全知叙事、主观叙事、纯客观叙事。

⑶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①人物: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要素,主要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或人物语言来塑造。

②故事情节与事件场面:人物性格是推动情节发展并决定其发展趋向的内在动因,人物的典型化有赖于情节的典型化。有“扁型人物”、“圆型人物”。

③典型而具体的环境描写。

六、戏剧文学

包含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艺术。

⑴戏剧的历史

中国古代戏剧源自秦汉时代的巫觋、俳优和歌舞百戏,后来唐代的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西方古代的戏剧源自祭祀酒神的歌舞表演。

⑵戏剧的特点

①冲突性:戏剧性主要体现在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冲突是戏剧的基本特征,其引发源于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利益之间的对立。

②动作性。

③语言:通俗易懂,明朗动听;个性化,有人物特征;动作性,与动作结合,并有“话中有话”的潜台词。

⑶戏剧的类型

容量大小:多幕剧、独幕剧;

表现形式:话剧、歌剧;

题材: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

戏剧冲突的性质:悲剧、戏剧、正剧(悲喜剧)。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可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

喜剧是通过内容与形式的错位引读者发笑,对人物加以漫画化;

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包括社会问题剧和英雄正剧。

七、影视文学

包括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追求鲜明的动态画面、逼真的银幕形象以及蒙太奇效果。电影文学属于语言艺术,通过语言叙事情节、描写镜头、塑造形象,反映电影要表现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

特点:

①镜头画面;

②蒙太奇结构: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是影视艺术的核心特征。

八、网络文学

指网民通过电子计算机写作、通过网络发表与传播的原创性作品。最特别的文本样式是超文本,超文本可以通过超链接形成互文网络关系,成为无限扩展、自有链接的无中心结构。读者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体现出文本的非线性即文本组合的随机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文学的开放性,使文本成为作者与读者互动的桥梁。

网络文学的超文本特性体现了后现代的多元主义、对话主义、非中心主义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

文学与作家

第一章创作主体

一、作者中心说

以作家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中国古代主要有“养气说”、“虚静说”、“才、胆、识、力说”、“胸有成竹”等观点,西方则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等观点。

总而言之,作者中心范式内涵有三:

①作者是具有超然能力的创造性主体;

②诗人是文学活动的重心所在;

③作品及其意义的阐释的根据在诗人,即作者是作品意义的起源、根源和根据。“作者意图论”。

文学从口头文学发展到笔录文学,这一状况与文学强调作者的地位有关。之所以强调作者的权威地位,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文字摹仿对象、表达意义。原始人摹仿巫术的思维模式,会对采用象形文字的人产生影响力;

②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早期人类认字、写字的人是少数。

③文字有穿越时空的能力。文字记录后的话语可以较大程度的超越话语传达的时空界限,社会的权力机制承认作者的权威,作者的权威也合乎统治集团的利益,形成了社会权力机制内部的平衡。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⑴中国文论里的作者中心说

言志说:认为文艺是心志的表现。《尚书·尧典》、《毛诗序》。突出的是理性化的思想。

缘情说:认为文艺是情感的表现。出自陆机《文赋》,后有刘勰《文心雕龙》。突出的是感性化的情感。

心声心画说:杨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

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应该真实地反映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

“才、胆、识、力”:叶燮在《原诗》中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要素。

性灵说:袁枚认为诗要表达创作主体的真性情。

王国维作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强调“意境”的形成过程是“情”与景的相互融会过程。

⑵西方文论里的作者中心说

浪漫主义

康德·游戏说:康德提出艺术是类似游戏的自由活动,主要由艺术家天生的心理能力创造出来,想象力发挥首要作用。

费希特认为只有精神性的“自我”才是唯一实在,文学是主观心灵的产物。

歌德主张艺术家的心灵与自然一致,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来自于天才,天才则来自于神的启示。

席勒将文学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大体相当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他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对人性的反映,艺术是以“活的形象”为对象的游戏。

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矛盾运动的产物,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斯达尔夫人认为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由表达,是“天才”的事业。

华兹华斯强调情感对诗歌的重要性,认为诗是回忆的产物。

柯勒律治主张“想象说”,认为诗歌来源于有生命的“观念”,涉及更高级的“想象”。

雪莱指出创作需要灵感。

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法国戈蒂埃第一个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提出了艺术和社会生活无关、目的在于美和艺术形式的美学自律观。

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思想有象征主义的元素,他强调运用想象、利用象征和暗示来表现内心,规避外部的物质世界。

马拉美强调“暗示”的重要性。瓦莱里继承了马拉美的象征主义旗帜。

叶芝认为诗歌应排除外在世界和日常意志的干扰,用想象体现内心世界,他把“象征”分为感性的象征和理性的象征。

19世纪末-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

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意象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思想精髓是非理性。奠基人有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弗洛伊德等。

尼采

尼采提出“酒神精神”,主张“强力意志”学说,本质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崇尚个体的、意志的力量。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来自叔本华的思想,即生命意志、悲观主义、钟摆比喻。

尼采的哲学活动分为三个时期:

①1870-1876:研究希腊悲剧和哲学,批判苏格拉底,崇尚叔本华、瓦格纳;

②1877-1882:超越叔本华和瓦格纳,向怀疑主义突进;

③1883-1889:穿透怀疑和虚无,重估一切价值,建立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超人哲学。

尼采批判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他的基本理论有:第一阶段是“生命意志”、“酒神精神”和“艺术形而上学”;第二阶段是“艺术生理学”;第三阶段回归“艺术形而上学”、“强力意志”。“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强调非理性、悲剧性。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是性欲的升华,提出人是一种受性本能支配的动物,“泛性主义”。他认为艺术是成年人的“游戏”,是一种原欲形成的“个体无意识”。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整个人类文化都是“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的呈现。

二、文本中心说

文本中心说从20世纪“语言学转向”开始,主要脉络为:

⑴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奠定了文本中心论的基础。他将语言视为符号系统,区分“能指”和“所指”,指出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纵向和横向等对立因素,为结构主义方法论建构了基本的研究模式。

⑵形式主义文论

形式本体论把文学作品的“文本形式”作为独立客体,认为文学的本质就在于文本形式客体本身,与作家意图(意图谬误)和读者倾向(感受谬误)没有关系,文学的意义由文本结构决定。形式主义文论注重从文学的形式,尤其是语言形式方面来认识文学的本质。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

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形式”和“材料”的划分。“形式”是艺术手法,“材料”是主题和语言。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艺术的根本在于作品本身的手法,也就是陌生化(又译反常化)的组织语言的手法。雅各布森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

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品本身及其内在结构,但其缺陷在于过分夸大了形式的决定性地位,无视了社会文化、创作主体对结构的作用和接受者的主体活动对意义的影响。

⑶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作品的结构。文学是具有自身规律的系统,语言成分应该按照在关系网中的位置进行解释,文学文本并未完全传达作者的意思,而是创造了一个结构,作为一个形式等待意义的充实。因此文学活动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可能性。

既然文本成为一种结构和秩序,那么寻找文学研究的恒定模式和文学中的深层结构,也就是建构文学的元话语,就成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任务。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能指即物理属性,表示语音和语音形象,所指即能指的精神属性,是其概念和含义。能指不断接近它所对应的所指,但不断延迟,永远不可能抵达,具有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代表德里达彻底切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只剩下了“能指”的“踪迹”,“延异”使文本和写作不再具有时空稳定性的意义,文本成为读者追溯的一串“踪迹”,与其他文本相遇而组织成语言网络,即“互文本性”。因此文本不存在所指涉的终极意义。

作者中心论的重大颠覆来自罗兰·巴特和福柯,前者提出“作者之死”说,后者提出“作者功能”论。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完成之后,谁在叙述已经没有意义,只有文本这个话语体系留待读者阐释和回味,因此“作者之死”是文学创作的开始。

福柯的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受阿尔都塞的影响,他认为作者并未死去,而是文本在社会中存在、流传和起作用的方式,只是一个“功能体”。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主体,而是要把握他的功能。

三、作者偶像的失落与重生

①影视媒体与“作者”含义的重新认定

在影视镜头面前,文字作者受到的关注少于导演,也少于演员明星,作者对影视作品所起的作用已所剩无多了。影视作品作为综合的、集体参与的艺术,演员、导演、拍摄和后期工作人员都是“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就被淹没了。

②“已死”作者的重生

“作者已死”是对作者偶像地位的颠覆,但又有着另一意义上的重生。文学阅读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也是一种创作和生产,阅读活动可能再造出作者原来写作时并未想到的东西。当作者被反复“杀死”时,其作为一种文学史上的维系点而不是偶像的意义凸显了出来,作者之名背后代表一种文化含义,他在文学界的重要性将影响他的作品。

③跨越偶像

人们需要偶像作为文化上的坐标,又需要跨越他来实现自身的成就感。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有前代大师的指引,又需要超越他们,其中包含了多种矛盾。

---------------------------------------------------------------------------------------------------------------------

第二章创作意识

创作与阅读的关系

作家创作出来的只是文本即一种书面文字的集合,而在读者参与下才能成为一种有思想价值、有美学意味的艺术作品。作者创作时与读者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有三种类型:

①铸造意识

这种关系遵循的是文学铸造人心的机制,作者铸造读者灵魂,作者的创作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作者视为全知全能的主体,而读者只能被动地聆听作者的话语。

这种关系是在社会只有少数人识字,并且只允许少数人对四书五经有解释权的状况下使用,同该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是相匹配的。

②烛照意识

作者用创作的光辉来烛照读者的心灵,开启他们的心智,充当了公众的导师。这种关系承认了读者人格的存在,并且读者经由烛照后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作者的心智水平。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堪称以“烛照”

读者为己任,前者以想象和激情感染读者,后者则以客观性的力量打动读者。这种关系要求作者不断地创新和变换风格,以保持同读者的一定距离。

烛照的文学是在教育相对普及,社会已开始崇尚知识、理性的状况下,作者以启蒙者的姿态出现,他仍在读者之上,但与读者距离拉近了。

③逐潮意识

指文学的革新要求,形成了追逐潮流的创作类型。文学形成产业,作者同读者之间有了商品交换关系的介入,已基本实现了双方的平等对话,作者的优越感在这里只能以他创作上的领先来表明了。

------------------------------------------------------------------------------------------------------------------

第三章创作过程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过程;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形成的,包括了作家写作、文本出版发行和读者接受三个环节。

文学首先体现为现实存在与文学文本的对话关系,其次文学存在文本内部与文本互相关联的对话关系、文本创作与接受的对话关系、文本历史语境与现实的对话关系、文本与文化审美图式的对话关系。

⑴文学虚构说

虚构成为对文学性质的界定,但是并非是对文学的唯一界定。文学是一种心理世界的物化形式、符码或话语体系。文学作品写出后,已经成为客观化的文本,其形式是独立于作者本人力量的客观化的主观,具有“在场”的属性。

⑵文本内部与文本相互关系的对话

文本内部的对话,即文本内部上下文关系、文本显义与隐义的承接关系、文本题材与主题间的照应等。文本与文本之间还有互文性。

⑶文本创作与接受的对话

文本经由创作才得以产生,它呼唤接受,而接受后对文本的诠释又向创作提出了某种诘问,从而成为二度创作,成为文本之侧的副文本。

文本作为书写物存在时,作者只是一种缺席的存在。文本话语同读者构成了语境中的双方,文本作为发话者一方,作为读者提问的回答者一方,它的内涵可能小于也可能大于作者所意识到的思想。

⑷文本历史语境的对话效应

“文本语境”是指文学文本与读者接触时,文本与读者之间形成的话语交流关系,要结合文本的历史语境来考察。

历史本体观,即作为真实的过去的历史文本是一去不返、已不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历史只是对历史文本的记录、阐释和评价,是一些“事实碎片”。同样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可以是悲剧,另一个角度可以是喜剧。因此,文本的历史语境其实是文本读者与历史话语的一种结合。

⑸文本与文化审美图式的对话

文学文本是某种文化图式中的审美符码系统,文本与它所处的文化审美图式存在对话关系,这种对话是文学发展中沿革关系的关键,即对传统图式的悖逆或者说超越。

---------------------------------------------------------------------------------------------------------------------

第四章创作思维

⑴神思

神思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范畴,指的是主体自由无羁的丰富想象,即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活动。刘勰认为,神思具有超越时空的自由特质,有诱发作家心物交融的功能,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由驰骋,具有非常高的活跃性、创造性。

①神思的情状:神与物游

指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的融会贯通,刘勰指天人合一,是与自然高度感应的状态下人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自由,在此条件下进行审美创造。

②神思的心理:虚静

庄子提出认识事物必须具备良好的心境,在充满想象活动的艺术构思过程中必须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虚静是作家陶冶与修炼自己心性的状态。

⑵感物

感物说揭示了社会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影响,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一种自觉的文艺创作理论,感物说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创作冲动也成为“应感之会”。“感”是“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心与物的精神交流之中才能有“感”,也只有在心与物自然契合之时才能因感起“兴”。

“感”不同于理智认知,感应不同于反映,是一种感性活动和主观感受,不是客观之理。

⑶潜意识欲望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性本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被压抑的性本能可以通过潜意识活动,即做梦和幻觉来转移,也可以转入科学、艺术等活动予以“升华”。他认为被压抑的性本能是文学艺术的内驱力,“白日梦”是文学的本质,诗人是“白日梦者”,通过创作来发泄情欲,满足“本我”的愿望,使性本能得到幻想形式的升华与满足。他把艺术看作是个人无意识。

荣格主张艺术起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文学与读者

第一章文学阅读的历史维度

文学阅读的再创造表现出作者、读者、作品同历史视点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历史的含义是具有相对性的,史实作为本体的方面已经一去不返,只能依赖人的讲述才得以呈现,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主观色彩。同样,文学作品是创作于某一历史阶段,它渗透了该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各种影响,我们的文学读者也生活在某一历史阶段,因此文学阅读体现了历史架构中的对话性。

由于历史视点的变化,读者的“再创造”会出现几种典型的情况:

①误解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要理解别国的文学,从自身的文化角度来看是存在很多障碍的。在不同的时代这种障碍就更多。因此在古与今、本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中常常出现误解现象。

②费解

语词的多义性、语句的含混性,还有各种文化习俗的因素等造成了文本的费解。

③曲解

曲解是某种意义上的有意为之,是出于某种现实的或思想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解。如人们将屈原作为“忠君”的楷模来看待,而郭沫若为了呼应抗日战争,将屈原作为“爱国者”的角色赞颂,实际上他的爱国是在忠君之下的,这或多或少是种曲解。

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有着历史视点,有的作品在刚问世时不被看好,后世却奉为经典。

--------------------------------------------------------------------------------------------------------------------

第二章文学接受的心理活动

⑴误解现象

文学史上的误解除了上述所说是认识不准确、对史料掌握不翔实等造成的现象外,它还是文学史述录的一种机制,即文学史学科维持本学科运作秩序的一种特性。当前代创作的写作意图和理解状况被放在一边,后代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获得自己的见解,这也是一种“误解”。

误解的类型:

①时差误解

由于读者所处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与创作时代有较长的时间距离,后代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就很难理解作品创作时的内涵。比如,现代欧洲文化是在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两希文化有不同的基质。古希腊文化是一种乐天型文化,体现了古希腊人乐观、自信、注重人生现世享乐的特质,他们的神话都是现实人性的写照。而基督教文化是一种宣扬原罪的文化,以谨言慎行、苦行修炼以赎清罪愆的主题。但后代的人有可能将两种神话看成同一类型的。

②认知图式误解

指人们在一定的文化观念所构成的认知图式下来看待事物,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及其认知图式,看到的事物的含义就有所差异。

③意识形态误解

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过去的文学作品作出的不同于前人的解释。比如岳飞的故事在抗日时期被人传唱来鼓舞斗志,但岳飞是以对朝廷尽忠作为行动标准的,而抗日时期国家已没有皇权统治,因此这是对岳飞的现代性解释。

④效用型误解

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实用的立场上对于过去的作品作出了不同于前人甚至也不同于同代人的一般见解的阐述。如日本企业家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作为商战的依据,是自觉的、有着社会需求的误解。

⑵误解作为文学史的机制

西方和阿拉伯世界是以宗教教义作为社会的行为轴心,而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度,以伦理判断作为个人行为的基础,因此西方对中国的一些作品的理解就会夹杂宗教见解。如有些文学作品中莲花这一中国士人的人格理想境界,就被误解为佛教的含义。

⑶误解的确立和超越

误解并非不正确理解,因为在历史的领域有着多种理解的可能性,不同的见解可能都为揭示历史的内涵、展示人类发展进程的规律做了贡献,只是这些见解观点不一,在正解之外的我们就称为误解。

为误解正名,使得文学史不必尽为古人负责,还有为今人负责的义务,形成学科的开放性、多样性;同时使文学史同当代史学发展中“问题史学”的趋向并轨,即对于历史问题的研讨从当今所面对的问题出发去追溯历史,在此基点上发掘出历史过程的含义。

-------------------------------------------------------------------------------------------------------------------

第二章后阅读现象

以“后”(post-)为前缀的学说,说明了接踵而来和逆向相悖的两方面特征。“后阅读”也是如此,它是与阅读相关但又完全不同于普通阅读的阅读状况。它不强调阅读中的求知,不关注作者状况,不相信关于作品的所谓正解。

①后阅读不是一个“知”的过程,而是“已知”之后的感受;

②后阅读不关心作者的状况,不特别尊重作者的意识;

③后阅读不相信文学的正解,乐于在已有“正解”的文学接受中嵌入自己新的理解。

后阅读中的双向性目标

文学阅读中的单一目标就是给出一个标准释义,而后阅读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双向性。

①后阅读不是从作品文本来分析和发现的阅读。读者大多听过不同形式的作品介绍,形成了作品理解的基本定向,之后的阅读就极少有深刻的体悟和洞见了。

②以木然的态度来对待作品介绍中的说法,接受其定向后在具体理解中采取随心所欲的态度,愿意怎样读解似乎都行,是一种宽泛的读解。

后现代主义的文艺接受状况具有“反对解释”的特征,后阅读也有着相似之处。

后阅读中的三重对话框架

①作者意图:在传统的文学阅读中,人们普遍注重作者意图。尽管后阅读并非传统阅读,但作者意图也或多或少地对其有所影响。且媒介的炒作也加大了作者的影响力。

②传媒状况:人们处在一个多样化传媒的现实,广播、电视、报纸等及时性传媒方式对文学创作和读者阅读产生了影响。

③阅读语境:读者所面对的阅读语境所渲染的氛围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作品在多种改编后,其定位已发生混淆。

后阅读的三个基本步骤:认知、体验、回味

后阅读的三阶段

①社会—文化阅读

这一阶段是对阅读对象的体认,在基本体裁的认定中就有调整阅读期待的问题,还包括类型定位,即是严肃文学还是消遣性读物。

②消遣—娱乐阅读

当代社会中,文学的消遣娱乐性能有所加强,因为文学与出版发行商的利益挂钩,必须考虑到读者的购买意向。

③遗忘性阅读

这与文学产业的运作性能相关。遗忘性阅读并不完全指心理上的失忆,而是对于一些显得重复、似乎与老作品如出一辙的新作采取容忍态度,是对当代推崇创新的一种补救。

后阅读现象批判

后阅读是文学在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它形成了一套有效率的机制,并且将整个社会纳入到这一机制中。其弊端有:

①后阅读不是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阅读,结果就是艺术的普及化与艺术的平庸化成为相伴生的趋向;

②作者与读者原来的伙伴关系演变为市场交换意义上的供需关系,文学的写与读的活动被外力所操纵,远离了理想的写、读关系;

③作品以一时走红作为评判标准,优秀的作品不一定能畅销,长期来看不能给文坛建立一种里程碑式的界标;

④后阅读使受众在接触文学时缺乏了审美专注的超越具体事务的心态,使文化中最后的保留地也受到了践踏。-------------------------------------------------------------------------------------------------------------------

第三章共鸣现象

文学共鸣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获得的一种积极认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教科书上有不同的解释,大致为:读者与作者的共鸣、读者与作品人物的共鸣、不同读者之间的共鸣等。

文学共鸣说的疑点

①与作者的共鸣:这是从作家视点出发的,体现出作者中心论,即作品由作者创作,因此读者与作品的共鸣就是与作者的共鸣。这一观点体现出浪漫主义“表现说”的鲜明痕迹,把作者视为文学研究对象最重要的因素。但作者的创作只代表了他的思想中一种次要的甚至反向思考的内容,或者某种潜意识。

②与作品中人物的共鸣:这是从“世界”视点出发的,它假定了文学中的人物是现实世界中人物的折射。但是读者在作者创作的作品基础上的“再创造”使得对作品人物的认定模糊不清,当说到与作品中人物的共鸣时,实际上很难说是与作为一种实体的对象共鸣,而是与自己头脑中的感受共鸣,则共鸣缺乏现实的客体。

③不同读者之间的共鸣:这是从读者视点出发的,但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共鸣,因为不同时代或不同类别的读者所看到的作品可能根本不是同一回事。“我们的”荷马并非中世纪的荷马,“我们的”莎士比亚也不是他同时代人心目中的莎士比亚。

文学共鸣说的应有之义

应把文学作品视为人们审美创造和审美接受的框架结构,当这一框架结构同人预设的主观审美意向吻合时就有所共鸣。按照格式塔派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知觉活动并不是对物体的逐个特征的辨认,而是以“场”的眼光将知觉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人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就在于人的心理图式与对象的物理图式之间产生了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结构吻合的效应,即“异质同构”效应。

从这个立场看,以上三种共鸣就有了其可能:

①与作者的共鸣:这个作者是读者心目中的作者,与实际的作者本人可能并不一致;

②与作品中人物的共鸣:人物已在读者的想象中有了“再创造”,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原型,甚至与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都有差异;

③读者之间的共鸣:读者认同的方面、所受感动的方面可能不同;

④与作品的共鸣:作品已经不能被理解为作者创作出的客观化了的文本,而是文本与读者再创造相融合的新对象。

文学共鸣产生的基础在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已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来理解作品中的内容。是将此话语重新译解为自己能够理解和愿意理解的另一种话语。它其实指的是读者心理客观化为文本后,再从文本中见出的属于自己的心理内容。

----------------------------------------------------------------------------------------------------------------------

第四章共鸣的低落与震惊的兴起

⑴共鸣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文艺共鸣强调的是感受与体验的一致性,人在文化影响和心理结构上有共同的方面。

文艺表达是一种面向社会和公众的表达,其话语权力是掌握公众意向的话语权力,因此统治阶级十分重视文艺表达的倾向。文艺接受者站在文艺表达的立场上,而文艺表达的立场又吻合了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以此达成社会话语上的秩序。正如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文艺共鸣是对群体舆论的一种统一。

⑵震惊价值观的兴起与表现

共鸣注重群体感受,是一致与和谐;震惊则关注个体体验,强调差异。

震惊与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有关,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突出的是作品的灵韵,而现代艺术则是机械生产时代的产物,缺失灵韵,突出的是物本身。波德莱尔把惊颤经验置于其艺术创造的核心,而这种体验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艺术接受过程中的震惊与现代生活中日常经验的震惊有一种同构关系。

工业革命创建的是机器生产的文明,讲求规范化和整一性,同艺术要强调的个性有着冲突。马蒂斯强调艺术的“第一次效果”,即未被规范,无法规范,反对复制。

⑶两种价值观在差异中的对接

----------------------------------------------------------------------------------------------------------------------

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指对文学作品的考察、分析与评判,是对文学现象的研讨。

⑴外在支配:社会政治批评

社会政治批评主要强调特定时代中,主体的政治立场与评判标准对文学批评具有决定作用,应该从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时代因素、地理因素等支配性影响入手。

文学批评的外在支配是指从文学之外的角度来看待文学,认为文学是由外部力量所唤起和推动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先秦时期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中国古代把文学艺术看成社会整体之中的一环,并且以社会的政治文化眼光来作为评价文艺问题的基本参照。

欧洲古代也是以文艺之外的眼光来要求文艺。柏拉图反对文艺,亚里士多德为文艺辩护,二者都是以文艺对社会是否有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的。中世纪时期,宗教音乐、绘画等可以调动信众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依然被当做宣传思想的工具,自身的独立价值则被忽略。

18世纪法国的文学社会学派将这种外在角度看待文学的方式体系化了。史达尔夫人区分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这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丹纳提出了决定文学史发展线索的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说。

科学在整个人文研究领域的辐射影响是支持外部研究的一个因素,科学对因果关系的强调,衍射到文学研究中就会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就强化了外部研究的体系。

⑵内在的自觉:文本批评

“语言学转向”激发文学批评关注文本本身,文本批评专注于语言文本内部的形式和结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法国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这种趋向的主要表现。他们认为文学研究应该把文学自身的特性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反对把批评重点放在世界、作家、读者之上,并提出了层面分析和结构模式分析的方法。

雅各布森提出的“文学性”概念,主张文学研究重在发现使文学成为文学的特殊素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是一种体验创造物的形式,这种“体验”就是文学阅读中的陌生化。文学研究就是要指明文学经验所包含的美学意味。

英美新批评将作品看作自主的、相对封闭的和谐整体,主张批评和创作的纯粹、独立和客观性。艾略特提出诗歌的“非个性”观点,兰塞姆系统地阐述了“本体论批评”,布鲁克斯提出了“细读”、“悖论”和“反讽”等具体批评方法,燕卜逊论述了诗歌语言的“复义”2类型,即诗歌中的多义性。

艾布拉姆斯在代表作《镜与灯》中总结了文学研究的四中坐标:艺术家、世界、读者和作品。罗兰·巴特从作品文本研究的角度提出“作者之死”,以系统的符号学方法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效果“神话”。美国解构主义代表耶鲁学派认为,文本是一个不存在中心的多重结构系统,没有绝对的指涉意义。

⑶向外转的趋势:文化批评

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即注意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系。这种外部联系的文学研究比较突出的有新历史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最典型的是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文化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把握文学的内涵和特征。福柯“知识权力”思想认为,知识其实并不是对对象的客观认识,而是通过对对象的评价,表达社会的某种倾向、意向,它以知识的面貌出现,其实潜藏的是文化权力,即通过文化方式达成社会支配。

文化批评就是探讨文学外在的诸如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同时又以内在批评的方式把文学看成一种语词存在,这样,文化批评从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径看是向外转的,但自身性质却又并非如此。

--------------------------------------------------------------------------------------------------------------------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主要思想

⑴接受美学

20世纪60年代后期,姚斯和伊瑟尔成立了从事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小组。伊瑟尔将文本视作“召唤结构”、“启示结构”,研究读者的能动反应,即微观研究;姚斯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文学接受现象的历史演变,即宏观研究。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艺术极和审美极,文本是作家创作的审美话语系统,而文学作品是读者通过解读而实现的艺术世界。伊瑟尔分别从召唤结构和隐含读者的角度分析了文本结构和读者接受,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表现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点”与“空白”,形成了留待读者去填充的“召唤结构”。而文本中潜伏着一种并未发声的隐含读者,是文本结构设定的结果,预示了一种可能的阅读结果。

姚斯将自己的学说称为文学解释学,他主张将文学作品置于它自身的历史“视域”与文化背景之中,作品与读者期待视野所引起的审美距离越大,艺术价值就越高。

⑵读者反应批评

2上下文通过语词之间的语义交感,在语词的概念意义之外重组出新的整体意义,构成文学文本的基本意义;语义层面深邃而广阔的文本语境,以引入新信息的方式为文本意义的解读提供多种可能,使文本意义呈现出复杂的复义状态;话语层面的文本语境,由语境和话语的多重性实现复义的创造,使某一话语在周围各种话语所构成的不同语境的折射中呈现不同的意义。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_1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导读: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 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 "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 "鹬蚌相争"、"画蛇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已整理好的)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 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 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内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 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D读者:读者接受论(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 姚斯:对接受活动中的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的肯定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的转型 伊瑟尔:隐含读者,接受研究转为效应研究。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的潜在对话。 注意:读者是文学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读者是文学的接受主体;过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的所有问题。 3.文学活动的发生: 西方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相似律、接触律)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是游戏和艺术共同的基础,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谷鲁斯提出“内模仿说”。艺术和游戏确有联系,游戏接近于艺术,游戏中产生的娱乐也接近于美感享受,但游戏缺乏艺术的深刻社会内容,它给人的娱乐也是粗浅的、暂时的。因而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命题,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不科学的。劳动法生说(文学活动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即劳动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源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

现。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5、《左传》的思想倾向: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1、《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注意表现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血肉丰满,形神兼备。《战国策》打破“编年”限制,以人物游说活动为中心,并以此统率记言、叙事,安排情节结构,描写人物,开了人物传记的先河。 叙事生动曲折,善于夸张渲染,带有传奇色彩。 语言辩丽恣肆、放言无忌。 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说理,语言通俗浅显。“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百发百中”等寓言闪耀着迷人的文学光彩,表现出较强的艺术力量。 2、“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派生万物的表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和根本规律,它主宰一切。 3、《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作品。

古代文学复习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董西厢》指的是金代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而结果从始乱终弃改变为终成眷属。 2.窦娥临行刑前的三桩誓愿是血飞白练_,_六月降雪__,亢旱三年_。 3.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4.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其《四声猿》是《狂鼓史渔阳三弄》、《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和《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5.“性灵”说的提出者是袁枚,“肌理”说的提出者是翁方纲。 6.《红楼梦》的流传一般称有两大版本系统:一是脂批本系统,一是程刻本系统系统。7.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 8.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9.明末冯梦龙编创的“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0.“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和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11“一人永占”指《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12.清初三大散文家指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13.康熙剧坛被誉为“南洪北孔”的两个剧作家分别是洪升、孔尚任 14.元代的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杂剧与散曲合称为元曲。 15.元代“四大传奇”是指四部南戏作品:《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16.明代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后七子是以李攀龙、王世贞为核心。17.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 18.“神韵”说的倡导者是王士禛,“格调”说的提出者是沈德潜。 19.“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和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此流派名称。 20.《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高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元杂剧的角色类型有( A )。 A、末、旦、净、杂 B、生、旦、净、丑 C、末、旦、外、贴 D、旦、末、净、丑 2.元杂剧中一折戏的唱词就是一个( B )。 A、小令 B、套曲 C、诸宫调 D、摘调 3.《琵琶记》的女主人公是( D )。 A、李三娘 B、王昭君 C、钱玉莲 D、赵五娘 4.“但得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是《西厢记》中( A )的唱词。 A、莺莺 B、张生 C、红娘 D、老夫人 5.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 )。 A、《三国演义》 B、《列国志传》 C、《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D、《隋唐演义》6.猴行者的形象最早出现于( C )。 A、《大唐西域记》 B、《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D、《罗摩衍那》 7.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被称为( D )。 A、“公安三袁” B、“江南四子” C、“后七子” D、“吴中四才子”

小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全,100道常考题汇总

小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全,100道常考题汇总 文学常识 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

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 五谷:稻、黍、稷、麦、豆。 23.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 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 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27.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古代名家名作 1.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 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4.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6.文学理论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 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第二章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1.马克思建立“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 2.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3.艺术生产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揭示文学发展的奥秘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5.艺术交往伦: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2.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 1.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 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1.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2.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3.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4.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5.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描绘,模仿伦、再现论由此而来 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 5.《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纸质所职业,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作者做了谱系学的研究 6.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概念 兰塞姆创造术语:文学本体论 7.弗雷泽:《金枝》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 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

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 <<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第六编元代文学习题集答案

第六编元代文学 填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134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戏剧。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南戏和杂剧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角色可分净、旦、末、三类,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思想情节,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心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4、杂剧的曲调由少数北方、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乐曲和中原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东南沿海的民间音乐与中原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中原传统衍繁,彼此同源;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南北差异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生活习惯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杂剧;剧作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以北地区,既流行南戏,也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剧作更重视爱情的描写和个人情怀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可以增加衬字。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自然酣畅之美,与每以简直含蓄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二、填空 1、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神话传说,后来,人们以“话”代指口传的“故事”。隋《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以“能剧谈”而得杨器重,杨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说话”的最早记录。 2、宋代“说话”呈现出职业化与商业化特点。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小说、说经、讲史、合声四家。 3、小说话本突出的题材内容是爱情故事和公案故事。 4、“讲史”只是一种概称,“讲论古今”才是“讲史”的全貌。 5、今存的说经话本只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6、《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关汉卿,已斋叟号,大都人。至元、年间,活跃于创作圈中,是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生活在仕进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处于一种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不过他较能调适自己的。他的

小学语文常见文学常识分类大全

中国文坛上的第一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 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文学观念 A、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及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及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及人、人及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及人类共同性的、认识及情感的、无功利性及有功利性的、假定性及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及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6、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0、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说课讲解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编 第一编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1.中国的古文献大多以“经、史、子、集”四部来分类。 2.《周易》、《诗经》、《尚书》、《礼仪》、《春秋》作为五经据传都是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流传下来的。 第二编诗骚风雅 1.《诗》按风、雅、颂三体分类。 2.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出现之前的《诗经》是众人的吟唱,至屈原的出现,则诗人的理想追求与诗的个性得以彰显,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的开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屈原的其他作品还包括《九章》、《天问》、《九歌》、《招魂》等。 《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早期文学史上的两大源头。虽然一为现实气质,一为浪漫气质;一温雅平和,一炽热激越;一朴素淡雅、意趣天然,一绚丽迷幻、摇曳多姿,但总体上却体现出基本一致的情感追求和理性精神,那就是同具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现实特征。 第三编秦汉史传 1.《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的主要特点是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其后的《左传》、《竹书纪年》二书等也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 2.《国语》、《战国策》二书是国别体史书。 3.《史记》纪传体的创立,则标志着秦汉史在形式上的成熟。 4.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不分,或以文学写哲学,或以文学写历史。秦汉史传肇端于《尚书》、《春秋》。《尚书》记言,《春秋》记事。《左传》,博考旧史,广采逸闻,集记言记事于一身,深刻生动地展现了春秋两百多年的历史,是秦汉史传的奠基之作。《史记》则是秦汉史传文学发展的顶峰,是文与

元代文学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绪论) 一,起止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推翻(1368)止,其间约134年。 二,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由抒情文学为主体转入为叙事文学为主体,审美视角由贵族阶层转向普通的市民大众。 第一节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元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各族上层统一全国强大的封建王朝。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宋代遗留的南北两个政权的隔离局面,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元史》卷58《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近辽左,南越海表”,疆域超过了唐代。统一增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2、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元朝成为当时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声誉远及欧亚非三洲。 忽必烈时,严禁权豪势要扰民圈地,并且把荒地分给无田的农户,蠲免赋税,兴修水利。这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乡手工业、商业在停滞一段时间以后,在统一提供自由安全贸易的大背景下,也走向了繁荣的道路。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有史学家认为:“元代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发展程度是超过前代的。”(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的每一次提高,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思想的相对解放) 许多城市的规模也超出了前代,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居民多达四、五十万。而当时的杭州,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据马可-波罗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与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二、元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大本史四2030) 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P187-188 2、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成为元代的痼疾。 三、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 1、元朝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地位空前低下。2031 2、思想领域多元并存,礼教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与政治上的高压和歧视不同,元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相对开放,在儒学受重视的同时,来自不同民族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有自己的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中原地区都得到发展,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元代,思想领域呈现出各种观点和流派争雄斗胜的局面。 第二节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 一、叙事文学 1、叙事文学兴盛的原因 在元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失去了进身之阶,这对于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每每“沉抑下僚,志不得展”,而同时自尊的品格又不能让他们屈身于当权者,同时他们又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因此

小学语文:必会文学常识积累

小学生必备文学常识积累 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中国的朝代,帮助大家以后的学习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2."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3.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他的代表作《》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4.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家 汉时期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2. 汉赋四大家:()、扬雄、()、衡 1、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作者是东汉的() 2、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晋南北朝时期 1.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2乐府双壁指的是《》、《》加上《》为乐府三绝 1.建安"三"指的是()、()、(),"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的《》诗得来的。其实建安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2.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唐宋时期 由于隋代十分短暂,文学的发展也不够典型,所以我们直接进入唐宋时期 1.初唐四杰指()、()、()、() 2."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杜"指的是()和()。他们分别被尊称为()和()。 1.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 2.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杜"是指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杜"指哪两位么? 1.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三瘦词人"的是宋代的()。 2.唐代诗人雅号:例如白--诗仙杜甫--诗圣 王维--()禹锡--() 贺--()白居易--()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你知道这"三词客""四大家"指的是谁么? 2.宋词主要分为()派和()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后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1.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轼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终审稿)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兰陵笑笑生所作《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7、冯梦龙编辑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8、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明王朝兴亡的一部历史剧。 9、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10、1951年,美国着名作家塞林格发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大学校园。 11、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12.、我国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戏剧家是明代的汤显祖,美国与法国的莫泊桑风格相似的小说家是欧●亨利。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人”、“志怪小说”,被称为“笔记小说”,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14、“二十四史”是清乾隆诏定的历代正史,始于黄帝,终于明崇祯十七年。

15、《母亲》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巴维尔和尼洛夫娜。 16、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鈡嵘的《诗品》都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 1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神话集分别是《诗经》和《山海经》。 18、我国早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 19、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0、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着名的抒情小诗,生动细腻的刻画了旅人望月思乡的心理活动;《静夜》是我国现代诗人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忧国忧民的抒情诗。 21、《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故又称楚辞为骚体诗。 22、古代散文的范围比现代散文宽的多,凡不押韵、不注重排偶均称为散文。 23、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都是广义的乐府诗。 24、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定人,其诗作《女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又是着名的剧作家,先后着有《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和《孔雀胆》。 25、夏洛克、葛朗台、阿巴贡、泼留希金这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出自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莫里哀、果戈里的作品。 26、古代律诗中的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 2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第六编元代文学 绪论 在元代文学史中,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文学的主导地位。 元代统治者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等。 在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元代,我国的戏剧艺术走向成熟。戏剧包括杂剧和南戏。 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 元剧作为叙事的文学,其审美特征是“自然”与酣畅。 周德清的一部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中原音韵》 夏庭芝的《青楼集》 元锺嗣成的《录鬼簿》,大致按时间顺序记录了元杂剧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论述了戏曲、杂剧戏谱。 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1. 话本:宋元时期,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后世统称之为“话本”。 小说话本:“三言二拍”: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拟话本《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2.讲史话本,又称“平话”,,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与歌唱。《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五种》 3.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二、说唱文学 1.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2.《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董解元,其本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为王实甫的《西厢记》奠定了基础。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三、关汉卿 字汉卿,号已斋叟,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俗不脱雅,雅不离俗。他的散曲[南吕·一枝花]套数,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杂剧《窦娥冤》《西蜀梦》《单刀会》——“关羽戏”中最具特色,成就最高,《救风尘》《望月亭》(喜)《窦娥冤》的故事,与“东海孝妇”的故事很相似。 1. 分析《窦娥冤》的悲剧性|窦娥形象分析 1)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她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是书生。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从小养成了孝顺的品格。父亲为了抵债,将她出卖,成了童养媳,这加重了她的的心灵创伤。岂料17岁,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窦娥随即成为寡妇。这接踵而来的苦难,使窦娥对“天理”产生了怀疑。 2)她是一个顽强的反抗者,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她没有惊慌失措,她镇静、坚定,绝不示弱,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在在这里她的抗争,不仅仅是恪守妇道,更是一种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行为。 4)善良与反抗的对比 5)作家参照生活逻辑使反抗性格具有真实性 6)反抗性起点比较低 7)对官吏的反抗,带有社会性,表现对社会黑暗的揭露。窦娥一身清白,不怕对簿公堂,本以为官府能还自己公道,岂料贪官是非不分,偏听偏信,胡乱判案,屈斩窦娥,造成千古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