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今已逾两千余年的历史,墨儒道法兵的思想从古至今影响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各方面进程,而儒道思想和道家思想到今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健——儒家的仁义道德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局面,使两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文化中各领风骚千余年。如果说强调“仁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功用与规范意识的话,那么,“有为”意识则是从人生态度上将其仁礼思想贯穿始终;同样,道家既然依从于自然、宇宙,认为天地之间自有“道”在,那么,它所在人生观上的“无为”便是其思想核心的重要体现。一般认为,有为是入世,无为是出世,两者观点完全相反。其实,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有为” 是相对于“无为”而讲的,作为“无为”的对立面相生,非原始所在。事实上,“有为”思想的真正来源就是主张德治的手段去实现社会政治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为和无为的主要差别之处在于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一个“时”是治世,一个“时”是乱世。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即乱世。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即追逐私欲、私利、私功等,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儒家主张治世的“有为”,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面看来,是注意个人的时机,即有机会就推行,没有机会和条件就隐藏。其

实,它也是注意时代的条件。所谓“用之则行”的“用”,就是时代具有了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所谓“舍之则藏”的“舍”,就是时代不需要,或不具备发挥个人能力的条件。从历史上看,所谓的“用”就是治世,而“行”就是“有为”。所谓“舍”,就是乱世,而“藏”就是“无为”。儒家和道家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为,一个适合治世,一个适合乱世;一个适合积极的个人,一种适合消极的个人。在人生追求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认识上,儒家突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或群体价值,道家突出强调人的个体价值或自我价值。儒家与道家的有为与无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就对社会的态度而言的,儒家的有为是要有为于社会,人的个体价值与追求应当与社会价值密切挂钩,人的自身追求必须对社会有用,有用于社会而作为才是人身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与之截然对立,道家却认为人的个体价值与自身追求要与社会价值分开,人要得到自我认识的提升就必须脱离世俗,与世无争,在对社会价值的无所作为中去寻找人生的自我生命价值和理想境界的实现。人生态度上,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道家却是消极顺从的,超越社会与现实的重重枷锁,在个人的心灵净化中实现无我的和谐超脱,对社会则超然视之。我们在对儒家的有为和道家无为思想的学习上,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吸取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思想,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价值,达成最终理想。

儒家、道家。比较

儒家和道家管理思想比较分析比较项儒家管理思想道家管理思想 产生背景 1.时代背景:东周后期,周王 室衰微,诸侯割据 2.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 的出现 3.思想基础:早期华夏文化的 积淀和新兴思想的融合先秦:老子、庄子--提出了“无为”的管理最高原则,在领导艺术、人力管理方面提出了基础性的思想观点。汉魏:淮南子、葛洪—对人力管理、领导心理,信息、决策等有关的管理问题作出更为具体、全面的论述。 汉魏之后:未出现本学派的大思想家和大学者,在道教著作中,鼓吹治身不死的方术成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主要观点1、以“礼”为核心的直接管 理目标 2、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 想 3、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 4、教育是首要的管理手段 5、举用贤才是人事管理的主 要内容 6、经济管理思想1、“无为”的管理思想 2、矛盾辨证的管理艺术 3、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 实践成果1、儒学与现代柔性管理 2、儒学与团队管理 3、儒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4、儒学与信息管理“无为”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领导者不能统治过死。(2)领导者首先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3)领导者要做到“为而不争”。(4)领导者要举贤用能,大胆放权(5)加深与下级的情感交流。 (6)领导者应有功不居 “弱者道之用” (1)“哀者胜”—以弱胜强的基本条件。 (2)“以正治国”——以弱

胜强的基础。 (3)后动制敌、“以奇用兵” ——以弱胜强的战略、策略。评价: (一、儒家)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影响中国人思想行为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人的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力。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个体的“人”是民族文化代代沉积的载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不可能完全割裂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对儒家管理思想加以总结借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力弘扬优秀的儒学文化,充分利用儒学文化蕴涵着的有效管理思想。对于促进企业管理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今有些企业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服务理念。员工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感觉有了努力方向,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变强制规范为自觉行动。总之,企业应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创新,使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理念的儒家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得到持续的发展。同时儒家所强调的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与西方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我们采用儒家思想的时候,要进行批判地吸收。为了正确地利用儒家思想,一方面要尽可能发扬儒家思想的精华,同时必须关注二个维度,这就是管理层次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一般来说,在基层行为引导中适合应用儒家思想,在企业的成熟阶段适合应用儒家思想,在大企业中适合应用儒家思想。 (二、道家)对企业而言,要“无为”,方能“清静”,正所谓“清静无为,方有真花真果”。从社会角度看,企业界的清静无为,更有大利益可谈。大自然的清静无为,表现在万物各居其所,互不相争,同理,整个企业界大大小小的企业,门类不同的企业,如果都不知道本位是什么,都不安于本位,都处在无休无止的“妄为”之中的话,结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讲,确实应当有一套运用起来灵敏、可靠的“宏观调控”机制。这套机制的作用就在于“调控”企业行为,其“调控”目标应当是,致力于保持企业的“清 静”“无为”。实际上,经济环境的营造是最该“有所为”的。它对道家来说只是一种手段,把“无为”思想运用到社会和企业管理上,要求领导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对道家来说才是真正的目标。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今已逾两千余年的历史,墨儒道法兵的思想从古至今影响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各方面进程,而儒道思想和道家思想到今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健——儒家的仁义道德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局面,使两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文化中各领风骚千余年。如果说强调“仁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功用与规范意识的话,那么,“有为”意识则是从人生态度上将其仁礼思想贯穿始终;同样,道家既然依从于自然、宇宙,认为天地之间自有“道”在,那么,它所在人生观上的“无为”便是其思想核心的重要体现。一般认为,有为是入世,无为是出世,两者观点完全相反。其实,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有为” 是相对于“无为”而讲的,作为“无为”的对立面相生,非原始所在。事实上,“有为”思想的真正来源就是主张德治的手段去实现社会政治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为和无为的主要差别之处在于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一个“时”是治世,一个“时”是乱世。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即乱世。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即追逐私欲、私利、私功等,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儒家主张治世的“有为”,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面看来,是注意个人的时机,即有机会就推行,没有机会和条件就隐藏。其

实,它也是注意时代的条件。所谓“用之则行”的“用”,就是时代具有了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所谓“舍之则藏”的“舍”,就是时代不需要,或不具备发挥个人能力的条件。从历史上看,所谓的“用”就是治世,而“行”就是“有为”。所谓“舍”,就是乱世,而“藏”就是“无为”。儒家和道家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为,一个适合治世,一个适合乱世;一个适合积极的个人,一种适合消极的个人。在人生追求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认识上,儒家突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或群体价值,道家突出强调人的个体价值或自我价值。儒家与道家的有为与无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就对社会的态度而言的,儒家的有为是要有为于社会,人的个体价值与追求应当与社会价值密切挂钩,人的自身追求必须对社会有用,有用于社会而作为才是人身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与之截然对立,道家却认为人的个体价值与自身追求要与社会价值分开,人要得到自我认识的提升就必须脱离世俗,与世无争,在对社会价值的无所作为中去寻找人生的自我生命价值和理想境界的实现。人生态度上,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道家却是消极顺从的,超越社会与现实的重重枷锁,在个人的心灵净化中实现无我的和谐超脱,对社会则超然视之。我们在对儒家的有为和道家无为思想的学习上,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吸取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思想,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价值,达成最终理想。

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

对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相信早已耳闻目睹许多许多。但是即使今天问我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我却脑袋空空,什么也说不清楚、说不出来。更何况这个大题目,要我谈谈这两者的相异之处。我自认为这不是我能力范围内所能完成的。所以,我只能依我目前的能力简略的浅谈这个题目。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思想核心方面比较:儒家讲求“三纲五常”,其思想的核心归纳为“重仁尚礼”,而道家则讲求“无为而治”,其思想的核心则为道法自然,儒家尚仁,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

儒家与道家性哲学观念之比较

【摘要】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儒道有关性哲学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的性哲学思想同源同质,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儒道两家性观念异同之比较,以增强人们对其性哲学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儒家;道家;性哲学 1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pkuhsc,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学派,占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家强调以“道”为最高信仰,相信人通过某种修炼能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儒道共同构成中国传统信仰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渗透在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化学以及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体系之间,既有共同点和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下面仅就二者性哲学观念的异同,做一分析比较。 1性的本体论之同异 1.1同源同质的“阴阳说” 在性哲学本体论上,儒道两家是同源同质,都赞同阴阳天命观,将《周易》之阴阳说作为性哲学的基础。《周易》中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万事万物分成阴阳两个基本范畴,阳象征雄性、光明、主动和渗透,它出现于山中,用连续直线、天蓝色、奇数或龙等表示;阴象征雌性、黑暗、被动和吸附,它出现于河流之中,用六道不连续的短线、红色、偶数或虎等表示。阳与阴都始于太极。为此,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互补。世界所有过程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表现。《易》卦中,组成乾卦的阳爻为“―”符号,组成坤卦的阴爻为“--”符号,上面两个符号分别是男女性器官象形之简化,各代表男根和女阴。《老子》中提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指雌性生殖器官),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法自然。”孔子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认为两性与阴阳相符、相通,性行为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1]。 1.2性本体差异:性为“人之本性”与“天地之法” 儒道两家虽都同取法《易》,崇尚“阴阳说”的性哲学本体论,但也有异见。如《孟子•告子上》中说:“食、色,性也”,性被儒家看作是人之本性;而道家则把阴阳、雌雄、男女两性关系推崇到崇高、极致、主导的地位,认为性的结合导致阴阳作用,产生新的生命。如《周易•系辞》中指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老子《道德经》中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玄牝门”(雌性或女性生殖器)为天地之根本。“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因而,它是天地之大义、宇宙之大法则的“道”,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和构成万物、人类、社会的本源。这正是道家性观念的基础和核心[2]。 2性的崇拜分歧:女性生殖崇拜与男性生殖崇拜 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人类性系统、性功能的逐渐完善,人们感受到男女生殖器接触获得的极大愉悦,认识到性、性交与怀孕、生育的关系。同时,中国古代泛灵论哲学认为,每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 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道家最早来自于老子的思想,到汉才被人们称为“道”,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道家的起始阶段,老子领悟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阴阳,这随后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这种思想在后来开创了经久不衰的中医养生学。老子的思想的哲学体系结构较为明显,以阴阳做出基础,提出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句流传千年还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的话,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顺应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治国养生的目的。 而同时儒家思想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道家不同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儒家及同时期出现的流派多提出的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办法,孔子把过去的时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为了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秩序。而“礼治”“德治”“人治”的核心思想因为符合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长时间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至今大部分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诸如要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则必须被抛弃。 因为流传的颇为广泛,可以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主流思想核心,是中国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道家一直传承延续,给人们的生活以更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对于自然,修身,处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两种思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但在不同方向上的蓬勃发展,各取所长,却正好从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国学的精粹,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孔老比较: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在伦理意义上)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老庄作为道家的至人,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相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顺乎自然而已。 人性论比较: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人生论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1)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美学《论儒家美学的思想与特征》

论儒家美学的思想与特征 摘要:孔子是儒家的美学的创始人,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试看孟子的描述:“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滕文公下》)。于是孔子就要寻找新的途径来规范人的内心,具体来说就是“承礼启仁”,也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关系。儒家学说在美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对于美学的思想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的把握中国美学的特征。 关键词:和统一美善 儒家美学的中心是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美与艺术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强调艺术对促进社会和 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地、明确地、自觉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孔子对于 自然界的东西,如山、水、树木、秧苗,并无直接的兴趣,因此从来不把自然 界的东西当做没的对象,不会为了欣赏而欣赏。他欣赏自然界时,总是把它所 表现的特质,在人的身上找到相对应的情感,然后以以自然界为比喻和象征, 说明人的主体形态。譬如他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水 活泼流动,表示人在变化万千的现实处境中可以随遇而安,不受制约。山则显 示人内心沉静稳定,不仅临危不乱,而且安之若素。再者,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的兴趣不在于河水流速,而在于感 叹人与时间与生命奔逝不返,暗示我们应该要及时努力进德修业。由此就可看出,山水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其本身不足以成为审美观赏的对象,却只是被孔 子拿来作为比喻,暗示人的应行之道。 在《论语》中也有许多就人的形体和器物称为美的思想。譬如,子夏曾引《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来向孔子请教。 “美目”之为美,因其合宜,如黑白分明,比例匀称。再者,“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宋朝是个美男子,说他美,并无关于人格,只是说他身材合宜、面貌姣好、看来俊俏而已。孔子又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娇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子贡又曾 形容孔子学问之伟大,说:“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子张》)。称宗庙为“美”,因其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 孔子的美学受恢复周礼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但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 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 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下面我们就说说其美学特征。 首先,儒家美学最典型地继承华夏民族古老的礼乐传统,对远古的巫术礼仪进行改造、扬弃,使“诗”、“乐”及各类艺术成为“仁学”体系的一个组成 部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孔子讲究饮食之道,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他 当然能欣赏鲜美的肉味,但是在聆听韶乐之后,居然三个月之久没能分辨肉味,那是因为韶乐的美感远远超出了视觉味觉之上,音乐美已经通于人心。真正的 音乐是无声的,所以才有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才有了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意在其中矣”

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论文

11090343 鄞佳 修《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有感 ——从儒释道美学分析三者的哲学主张 说起来也是一种缘分,让我有机会修《儒家、道家与禅宗美学》这门课。也正因为这短短的三节课,我开始学会用科学辩证的眼光,更加全面地看待中国古代儒释道三者,开始明白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它们的确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啊! 虽匹夫匹妇,胸中有全经。美学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以前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中华民族的美学则主要体现在儒释道文化的审美上,换一种说法,这三家思想即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无轨之道。直到今天,无论是中庸的民族性格,还是逍遥的人生追求,亦或是慈悲的大国胸怀,举国上下无不透漏着儒释道三家的精神及追求。 它们不是封建糟粕。有的人不以为然,其实儒释道三者的本质都是追求自由和谐,追求人生真理的哲学,尽管时代对它们做了种种的包装和误读来迎合时代需要,可他们教义里所包含的真理才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财富。 就美学来说,儒家认为真善美应该统一,而且本来就是统一的。他们感叹天地力量的浩瀚无穷,真善美的统一是一种存乎天地的真理,我们将真善美统一起来只是在顺应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的宗旨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它的美学观也可以看作是普通人的美学观。从这点来看,儒家的哲学便是给普通人量身定做的,是一种让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圣人的哲学经典。 相反,道家和禅宗的哲学主张则更像是高悬于塔顶的指路灯,它们不跟你说怎样一步步成为圣人,而是直接跟你说圣人就是这样子的,它们不像儒家哲学,提出方法手把手地教你,相反,它们直接提出了目的与要求,做到了,你就是圣人了。这点从道家禅宗的美学观也可见一斑。就拿道家来说,他们认为一切秩序都是从自我发展出来的,主观世界左右着人们的视界。因此,美与丑没有绝对的标准,亦有人称之为心之迷惑所致,这种唯心的说法正好印证了道教主张的唯心。同样的,禅宗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形象地体现了其主张的唯心。仁者心动,禅宗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改变主观世界的媒介,正所谓“无欲则刚”,心之不为所动便是制强的关键。不同的是,禅宗也看到了唯心主义的圣人观点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无爱”(佛教的根本思想)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就拿美学观来说,禅宗既从根本上否定了审美,与道教相仿,又同时强调了审美对普通人的重要性,对修行人的外貌有各种要求(称之为律仪),认为相由心生,借外貌形象来对人们的行为提出要求。 综上所述,儒家的思想更为实在,是给普通人作为生活指南及人生导航的,只需按部就班,克己复礼,耐下心来修身养性,便有机会成为圣人。而道教和禅宗的境界堪称圣人无疑,(当然,禅宗有别于道教,可基本宗旨还是偏向道教的,毕竟道教是禅宗传入中原派生的)在我看来,这种超凡脱俗的无人境界只能是想象,基本不可能成为现实(不排除道教和佛门中的人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存在)。至少普通人则是无法实践的,可以说,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拥有圣人的思想,却不大可能仅仅因为拥有圣人的经验而成为圣人,从而成为超越圣人的存在。 总的来说,儒释道三种哲学虽各有不同,可它们带给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值得自豪的标志。

儒家和道家的不同点研究论文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同点的研究 姓名 (学校学院地点邮编) 摘要: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两座对立的高峰,其核心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变现为儒家的“人”与道家的“道”相对。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不同点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从古到今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研究两者的异同,合理地利用两者的优势,将会对我们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不以人为中心 儒家代表人物战国中期的孟子说,人一生下来,先天就具有四种心理状态,也就是“人性”:其一,恻隐之心(爱心);其二,知耻之心(羞恶之心);其三,知礼之心(辞让之心);其四,是非之心。 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对后人很有启发。首先孟子认为人必须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忧患对人有好处,因此不要害怕忧患,它可以使人成长、成熟,取得经验;而安乐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停止进步。其次,孟子认为人必须说真话,他的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人,每天早上总是说王公大人请他赴宴,久之他的妻妾就有点怀疑,你的宴会何以如此之多?齐人之妻跟踪而去,才发现原来丈夫是到坟场上去吃上坟的东西。妻回到家里告诉了妾,说此人不值得我们托付终身,两人遂抱头痛哭。故事很生动,道理极深刻。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而以道为中心。道的特征是浑沌,混沌是浑沌的表象,浑沌是混沌的实质。人类中百万分之999999人看到的世界是混沌现象,唯有那百万分之一人看到的世界是浑沌现象,耶稣、释迦牟尼、老子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浑沌的,而不是混沌的。混沌认识是狭义的、片面的、局部的、线性的;浑沌认识是广义的、全面的、整体的、非线性的。 《老子》一书中指出,天道有一个特点:“不言”。天道广大无边,囊括一切,但它“不言”,不需争斗,不管亲疏,大公无私。对于人道,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勉强去做。老子强调,要用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关系来梳理自己的精神,在追求真理的时候,要一心扑在真理上,不计名利;人还应该做到心胸阔大,能够容纳百物,做到为而不露,勇而不显。老子追求的境界,就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 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庄子。庄子发现天道和人道有许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天道自然而然,但人道却不是这样。庄子讲了一个寓言:南海之帝名倏,北海之帝名忽,中央之帝名混沌。倏与忽在混沌之地受到混沌的友善对待。倏与忽见混沌身上没有七窍,看不到美景,听不到音乐,吃不到美味,闻不到花香,就想办法给混沌开窍。七日开了七窍,但混沌却死了。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不要以人道的模式去改造自然,要保留自然的特色,允许“混沌”的存在。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有人说,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包括佛教思想也是出世的!我不这么看,我认为道家与佛教出世的思想只是相比于儒家相对多了一些而已,可是说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而儒家是以入世的思想以及规则来教育世人做入世的事情,入世因素多了一些而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有人利用道家思想创立了宗教,而历代统治者却把儒家作为第一思想的道理,因为宗教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统治者是以入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不能说是完全的出世或入世,只是多少而已!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论儒道美学思想的差异性与交融互补性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根本差异: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领域,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影响最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原因在于它们站在各自不同的立足点上来看待社会和人的本质。 1、儒家美学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道家美学是纯粹的美学 儒家美学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在美与善的关系中寻找美的本质,追求美善统一境界,体现美学与伦理学的一体化。这种思想,强调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重视审美和艺术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我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良好的传统。但是,由于在儒家的思想中,美处在从属于善的地位,只是善的表现形式,因而美与善的统一经常是一种外在的统一。当善被片面地加以强调的时候,就会导致对美的否定。儒家虽然要求美与善统一,但却又无法消除美对于善的从属、附庸的地位,美自身不同于善的独立的价值始终未能得到充分承认,这就束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展。道家美学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自然无为是道家对于美的根本观念,是道家哲学和美学的核心。而这种观念是以顺应自然规律而取得高度自由为美,也就是以自然规律和人的自由的高度统一为美。在道家的观念里,美包含了善而又超越了善,从而美也就获得了它自身独立的崇高的价值,不是善的附庸,这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儒家美学还是一种伦理学的美学,美学是处处依附于伦理学的,那么道家美学则是超出了伦理学的,它已经是纯粹意义上的美学,其地位高于伦理学。 2、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的鲜明特征 儒家以仁义、中庸为美,都是由意念、伦理、道德等思想境界的修为而出现的感受。道家以道德、知足为美,讲究遵循大道贵信上德,是由宇宙的辽阔、自然的完美和人类局限而来,是从有限和无限、无为与有为的辨正中而出现的感受。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家视善为美的根本,它极其重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审美与艺术,用社会性的伦理道德思想去陶冶感化人们的感情。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去看,道家的这些说法并不是荒谬的无稽之谈,而有着深刻的意义。在中国美学史上,如果说儒家美学在阐明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么对审美与艺术创造的特征的深刻认识,则主要应归功于道家。后世关于审美与艺术创造的特征的种种说法,基本上是渊源于道家的。 第二,儒家视善为美的根本,因此它对于美与艺术主要是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观察的,它所强调的是个体的道德精神之美,相对来说比较忽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去观察,忽视自然美。道家则不同,它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人同永恒无限的自然的合一看作是最高的美。道家比儒家更重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观察美的问题,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自然美的理论大部分是由道家奠定的。中国艺术所特有的空间意识,即对无限广阔自由的空间的追求也同道家分不开。 第三,儒家在审美的理想、趣味上,处处要求用伦理道德原则去规范个体感情,比较重视一种有严格程式的人工的美;相反,道家处处要求任情适性,使个体的感情获得充分自由的表现,其基调经常是奔放自由的。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总目录 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 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 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 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 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 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 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 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 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 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 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 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 附一、荀子的天论 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 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 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 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 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 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

浅析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浅析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点 【摘要】儒家道家延续了2000多年,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政治效应、价值体现、“有”“无”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儒家和道家分别形成了出世和入世的哲学。 【关键词】儒家;道家;思想;异同点 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儒家道家之所以得到2000多年的延续,是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儒道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点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体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儒家和道家的共同追求 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儒家和道家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二、儒家道家思想的不同点

(一)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二)儒家道家思想的政治效应 中国汉代以后的统治者所选择的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学说。汉武帝从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转向独尊儒术,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虑。对他这种被现实政治的具体问题纠缠着的统治者来说,道家的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而儒家理论与现实社会政治过程的差距较小,可操作性比较强。道德经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时机成熟之后,等到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出现之后,它才能一展身手。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大道与现实差距很大而人们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不彻底的学说反而更加适用,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政治经济过程的情况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追求开悟。正是由于儒学与佛教在理论上没有深入到人性与社会政治经济过程的有机联系,因而能够与私有制兼容,所以便能够被统治者接纳,被奉为国教,实际地发挥着引导人心的作用,维系着道统的延续。 (三)儒家道家的“有”“无”思想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