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

和命题规律

2014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出炉,14年大纲概率部分和13年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复习即可。

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从试卷本身的难度的话,在三门课程中应该算最低的,但是从每年得分的角度来说,这门课程是三门课中得分率最低的。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时间不充裕,概率解答题位于试卷的最后,学生即使会,也来不及解答;另一方面是概率本身学科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觉得概率非常难。

概率与数理统计学科的特点:

1、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高数是研究确定的现象,而概率研究的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现象。对于不确定的,大家感觉比较头疼。

2、题型比较固定,解法比较单一,计算技巧要求低一些。比如概率的解答题主要考查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和参数的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考生只要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方法,计算准确,就可以拿到满分.

3、高数和概率相结合。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运用到高数的理论与方法,这也是考研所要求考生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复习概率与数理统计的过程中,把握住这门课程的特点,并且能够结合历年考试试题规律,概率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下面通过各章节来具体分析考试情况。

1、随机事件和概率

“随机事件”与“概率”是概率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特有的概念。条件概率在不具有独立性的场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是一种概率。正确地理解并会应用这4个概念是学好概率论的基础。对于公式,家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运算。而大家比较头疼的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计算问题,考纲只要求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陷入古典概型的计算中。

事件、概率与独立性是本章给出的概率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概念。事件关系及其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概率计算是本章的重点。注意事件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考查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和五大公式,特别需要关注全概率公式.对于事件的独立性,一定要和互斥事件、互逆事件区分开来。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将随机事件给以数量标识,即用随机变量描述随机现象是近代概率论中最重要的方法。一维

离散型随机变量需要掌握住概率分布,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是通过概率密度进行描述。本章的重点是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2013年数一的解答题中考查了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函数,考试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紧扣定义即可。

一维随机变量是二维随机变量的基础。复习二维随机变量时,可以类比于一维随机变量进行复习。

3、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基本上都是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

(1)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考查主要是建立概率分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2)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是考试的重点,同时是考试的难点。

在09年,10年,11年,13年都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了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概率密度的计算,但是考生普遍做的不好。其实这种题型它有固定的解题方法,考生只要掌握住其方法,这类题目也可以很轻松的拿到满分。

(3)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同样是考试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难点,考生要引起重视。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分为四种题型,每种题型都有固定的解法.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是比较简单的,两个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是考试频率最高的,也是考生比较头疼的。因为它涉及到二次积分,如何正确的确定积分范围,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由于部分同学高数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在做此类题目时失分较多。考生要格外重视,加强训练。一个离散型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09年和10年分别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进行命题,这是比较新的一类题目。最后一种情况是求最大值、最小函数的分布在12年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了该种题型。

对于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掌握每类题目的做题方法,多加练习,拿到满分是可以的。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它是描述随机变量分布特征的数字,他们能够集中地刻画出随机变量取值规律的特点。这是概率的重点,近10年至少考了13次有关数字特征的问题,特别是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要灵活应用数字特征相应的计算公式,同时结合高数积分的性质,这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除了求一些给定的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外,很多数学期望或方差的计算都与常用分布有关。应该牢记常用分布的参数的概率意义,特别是二项分布、指数分布、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

5、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它都是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极限定理,他们是概率论中比较深入的理论结果。这部分内容不是重点,也不经常考,只要把这些定理、定律的条件与结论记住就可以了。

前5章是概率的内容,其中3、4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务必熟练掌握。后面的章节是数理统计的内容。09年数三和数四首次合并,对数理统计这部分考试大纲做了较大的调整。09年数三和数四首次合并,所以09年,10年数,11年,12年数三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考察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按照以前的数三的命题规律,这部分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察。在13年数理统计的内容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了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6、样本及抽样分布

统计学的核心问题是由样本推断总体,要理解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

掌握几个常用统计量,特别是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掌握三大分布的典型模式及其分位点。本章内容是数理统计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经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若涉及到统计量的数字特征,也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按照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预测,在2014年数一的解答题有可能考查数理统计的数字特征,所以广大考生在现阶段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7、参数估计

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考试的重点,2013年数一、数三都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了该知识点。对于数一来说,有时还会要求验证估计量的无偏性,这是和数字特征相结合。

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只有数一的同学要求是历年考题中出现最少的一类内容。区间估计在03年,05年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了该知识点。对于区间估计的考查,建议考查放在考前复习即可,只需要掌握住相应的公式。假设检验从开考到现在,只有在1998年考查过一次,其他年份没有考查,所以假设检验的考试机率几乎为0.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用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主要考点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溶液PH的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有关计算),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等。 二、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 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的挥毫泼墨 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的神来之笔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

07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8分) 1. 设,A B 为随机事件,()()0.7P A P B +=,()0.3P AB =,则() () P AB P AB += 2.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从中任意取2件,则第2件为次品的概率为 3.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0,2]上服从均匀分布,则2Y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4.设随机变量X 的期望()3E X =,方差()5D X =,则期望()2 4E X ??+=? ? 5. 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2的泊松分布,则应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得 {} 22P X -≥≤ . 6. 设1234,,,X X X X 是来自正态总体X ~()0,4N 的样本,则当a = 时, ()()22 123422Y a X X a X X =++-~()22χ. 二、选择题(在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 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8分) 1.设,A B 为对立事件, ()01P B <<, 则下列概率值为1的是( ) ~ (A) ()|P A B ; (B) ()|P B A ; (C) () |P A B ; (D) ()P AB 2. 设随机变量X ~()1,1N ,概率密度为()f x ,分布函数()F x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0}{0}P X P X ≤=≥; (B) {1}{1}P X P X ≤=≥; (C) ()()f x f x =-, x R ∈; (D) ()()1F x F x =--, x R ∈ 3. 设()f x 是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则一定成立的是( ) (A) ()f x 定义域为[0,1]; (B) ()f x 非负; (C) ()f x 的值域为[0,1]; (D) ()f x 连续 4. 设4{1,1}9P X Y ≤≤= ,5 {1}{1}9 P X P Y ≤=≤=,则{min{,}1}P X Y ≤=( ) (A) 23; (B) 2081; (C) 49; (D) 13 5. 设随机变量(),X Y 的方差()4D X =,()1D Y =,相关系数0.6XY ρ=,则方差 ()32D X Y -= ( ) - (A) 40; (B) 34; (C) ; (D) 6. 设12,,,n X X X 是正态总体X ~() 2,N μσ的样本,其中σ已知,μ未知,则下列不是 统计量的是( ) (A) 1max k k n X ≤≤; (B) 1min k k n X ≤≤; (C) X μ-; (D) 1 n k k X σ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独立参加考试,不及格的概率分别为: ,,, (1) 求恰有2位同学不及格的概率; (2) 若已知3位同学中有2位不及格,求其中1位是同学乙的概率.

2019年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2019年自命题考试科目“(706)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706西医综合 1.生理学 《生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用),牛欣,张志雄主编。 2.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唐炳华主编。 3.病理学 《病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第3版 (供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黄玉芳主编。 4.内科学 (1)《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8月,戴万亨,张永涛主编。 (2)《影像学》(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王芳军

主编。 (3)《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8月,倪伟主编。 总分300分,其中《生理学》占75分、《生物化学》占60分、《病理学》占60分、《内科学》占105分。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复习大纲 (附参考答案) 一、复习方法与要求 学习任何数学课程,要求掌握的都是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样.对这些基本内容,习惯称三基,自己作出罗列与总结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希望尝试自己完成. 学习数学离不开作题,复习时同样.正因为要求掌握的是基本内容,将课件中提供的练习题作好就可以了,不必再找其他题目. 如开学给出的学习建议中所讲: 作为本科的一门课程,在课件中我们讲述了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考虑到学员的特点,在学习中可以有所侧重.各章内容要求与所占分值如下: 第一章介绍的随机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约占20分. 第二章介绍的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 约占20分. 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主要要求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边缘分布律以及随机变量独立的判别. 约占15分. 第四章介绍的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约占20分. 第五章的中心极限定理. 约占5分. 分布); 第六章介绍的总体、样本、统计量等术语;常用统计量的定义式与分布(t分布、2 正态总体样本函数服从分布定理. 约占7分. 第七章的矩估计与一个正态总体期望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约占8分. 第八章一个正态总体期望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约占5分. 对上述内容之外部分,不作要求. 二、期终考试方式与题型 本学期期终考试采取开卷形式,即允许带教材与参考资料. 题目全部为客观题,题型有判断与选择.当然有些题目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出结果.其中判断题约占64分,每小题2分;选择题约占36分,每小题3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事件B A ,仅发生一个的概率为,且5.0)()(=+B P A P ,则B A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的 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 3.0)(=+B A B A P 即 )(25.0)()()()()()(3.0AB P AB P B P AB P A P B A P B A P -=-+-=+= 所以 1.0)(=AB P 9.0)(1)()(=-==AB P AB P B A P Y . 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且)2(4)1(==≤X P X P ,则==)3(X P ______. 答案: 161-e 解答: λλ λ λλ---= =+==+==≤e X P e e X P X P X P 2 )2(, )1()0()1(2 由 )2(4)1(==≤X P X P 知 λλλ λλ---=+e e e 22 即 0122 =--λλ 解得 1=λ,故 16 1)3(-= =e X P 3. 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2,0(上服从均匀分布,则随机变量2 X Y =在区间)4,0(内的概率 密度为=)(y f Y _________. 答案: 04,()()0,. Y Y X y f y F y f <<'===? 其它 解答:设Y 的分布函数为(),Y F y X 的分布函数为()X F x ,密度为()X f x 则 2 ()()()((Y X X F y P Y y P X y P X F F =≤=≤=≤≤=- 因为~(0,2)X U ,所以(0X F = ,即()Y X F y F =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005]

河北工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48 科目名称: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适用专业:英语笔译(专业学位)————————————————————————————— 一、考试要求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适用于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学位)专业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翻译专业学习所要求的汉语百科知识和写作水平。本考试要求考生应具备良好的中外人文与科技、时政等背景知识、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汉语写作能力。 二、考试形式 试卷采用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相结合的形式,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写作题等(具体题型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测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 (一)百科知识基础(选择题) (二)百科知识综合运用(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三)应用文写作 (四)汉语写作(命题作文) (一)百科知识基础(考试时间约30分钟,总分15分,占10%)

1、测试形式和内容 本考题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测试内容要求考生对中外人文与科技、时政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 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以满足题目的要求。每题1分,共15个题目。 (二)百科知识综合运用(考试时间约40分钟,总分35分,占23.3%) 1、测试形式和内容 本题测试形式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两种。名词解释内容包括对常见中外人文与科技类、时政类词汇予以解释;简答题内容包括对中外人文与科技、时政等相关问题予以简答。 2、题型 (1)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个题目。 (2)简答题。每题3分,共5个题目。 (三)应用文写作(考试时间约50分钟,总分40分,占26.7%) 1、测试形式和内容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 应用文,分值为40分。 (四)汉语写作(考试时间约60分钟,总分占60分,占40%) 1、测试形式和内容。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该作文要求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 2、题型

概率与数理统计

简介: 全书共分9章:随机事件与概率,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极限定理,统计量及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本书科学、系统地介绍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重点介绍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每章均配有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的参考答案. 图书目录: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 §1.1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1.2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随机事件;二、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三、频率与概率;§1.3古典概型;§1.4概率的基本性质;§1.5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一、条件概率;二、乘法定理;三、全概率公式;四、贝叶斯公式;五、事件的独立性;§1.6贝努里概型;数学家简介--费马;习题一 第二章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一维随机变量;§2.2离散型随机变量;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二、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2.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2.4连续型随机变量;一、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二、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2.5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二、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数学家简介--帕斯卡贝叶斯;习题二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二维随机变量;一、二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函数;二、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三、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2条件分布;§3.3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数学家简介--雅各布·贝努里;习题三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4.1数学期望;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三、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四、数学期望的性质;§4.2方差;一、方差的定义;二、方差的性质;§4.3协方差与相关系数;一、协方差;二、相关系数;数学家简介--棣莫弗;习题四 第五章极限定理 §5.1切比雪夫不等式;§5.2大数定律;§5.3中心极限定理;数学家简介--拉普拉斯;习题五 第六章统计量及抽样分布 §6.1总体与样本;一、总体与样本;二、统计量;§6.2样本分布函数;一、频率分布表; 二、直方图;三、样本分布函数;§6.3常用统计量的分布;一、正态总体样本的线性函数的分布;二、χ2分布;三、t分布;四、F分布;数学家简介--切比雪夫;习题六| 第七章参数估计 §7.1点估计;一、矩估计法;二、极大似然估计法;§7.2估计量的评价标准;一、无偏性;二、有效性;三、一致性;§7.3区间估计;一、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二、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三、非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四、单边置信区间;数学家简介--马尔柯夫;习题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A卷)

海南大学信息学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A卷) 得分阅卷教师 1、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将3个人随机地放入4个房间中,则每个房间至多只有一个人的概率为 。 2,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的泊松分布,且,则 。 3,设,,则 4,掷两颗骰子,已知两颗骰子点数之和为7,则其中有一颗为1点的概率为 5,三个人独立破译一个密码,他们能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1/5,1/3,1/4。此密码被译出的概率为。 6,设X表示掷两颗骰子所得的点数,则EX=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得分阅卷教师 ( )7,设,则 A)=0.5 B)=0.5 C) D) ( )8,设事件A,B互不相容,P(A)=p P(B)=q 则 (A)(1-p)q B) pq C) q D) p ( ) 9,则 C= A) 3 B) 2 C) 1 D) 0 ( ) 10,设Cov(X,Y)=0, 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为 A)X,Y独立 B)D(X+Y)=D(X)+D(Y) C)D(X-Y)=D(X)-D(Y) D)D(XY)=D(X)×D(Y) 得分阅卷教师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1. 设某种电子元件的寿命X(以小时计)具有以下的概率密度: 现有一批此种电子元件(设各电子元件损坏与否相互独立),任取5只,问其中至少有2只寿命大于1500小时的概率是多少。 12.设随机变量(X,Y)的概率密度为 求 关于X的边缘概率密度及关于Y边缘概率密度 13.设X为总体X的样本,求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及矩估计量。

14.一台设备由三个部件构成,在设备运转中各部件需要调整的概率分别为0.2,0.3,0.4,各部件的状态相互独立,求需要调整的部件数X的期望EX和方差DX。 15.有一大批糖果,现从中随机地取16袋,称其重量(以克计) 506 508 499 503 504 510 497 512 514 505 493 496 506 502 509 496 设袋装糖果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试求总体标准差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 16. 设某种电子元件的寿命X(以小时计)服从正态分布均末知,从中随机地抽取16只电子元件,算得平均寿命为241.5小时,修正的样本标准差为98.7259小时,问在显著性水平0.05下,是否可认为电子元件的平均寿命大于225小时?并给出检验过程。() 17.设有两个口袋,甲口袋中有两个白球,一个黑球,乙口袋中有一个白球,两个黑球。由甲口袋任取一个球放入乙口袋,再从乙口袋中取出一个球,求最后取到白球的概率。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61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入学考试是为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各项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奠基篇(1840-1895) 第一章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 第一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第二节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一) 第一节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第三节《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二)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 第二节《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章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上)——系统化和多方面展开 第一节《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排科全书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 第五章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下)——探索、深化和面向新世纪

第一节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研究 第二节原始社会的研究和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论证与深化 第三节哲学发展的回顾和面向新世纪哲学纲领的提出 第四节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深索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策略第五节面对世纪之交的理论分歧和挑战 开拓篇(1895-1917) 第六章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 第一节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第三节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第七章捍卫真理的列宁主义 第一节反对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 第二节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斗争 第八章实践呼唤的理论飞跃 第一节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第二节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三节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发展篇(1917-1956) 第九章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第十章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胜利 第十二章毛泽东关建设新中国的战略思想 第十三章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创新篇(1956-1997) 第十四章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剧变 第十五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出现的思潮和流派第十六章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十七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科学体系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和命题规律

考试大纲阐述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学科特点 和命题规律 2014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出炉,14年大纲概率部分和13年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复习即可。 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从试卷本身的难度的话,在三门课程中应该算最低的,但是从每年得分的角度来说,这门课程是三门课中得分率最低的。这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时间不充裕,概率解答题位于试卷的最后,学生即使会,也来不及解答;另一方面是概率本身学科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觉得概率非常难。 概率与数理统计学科的特点: 1、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高数是研究确定的现象,而概率研究的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现象。对于不确定的,大家感觉比较头疼。 2、题型比较固定,解法比较单一,计算技巧要求低一些。比如概率的解答题主要考查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和参数的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考生只要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方法,计算准确,就可以拿到满分. 3、高数和概率相结合。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运用到高数的理论与方法,这也是考研所要求考生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复习概率与数理统计的过程中,把握住这门课程的特点,并且能够结合历年考试试题规律,概率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下面通过各章节来具体分析考试情况。 1、随机事件和概率 “随机事件”与“概率”是概率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独立性”与“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特有的概念。条件概率在不具有独立性的场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是一种概率。正确地理解并会应用这4个概念是学好概率论的基础。对于公式,家要熟练掌握并能准确运算。而大家比较头疼的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计算问题,考纲只要求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陷入古典概型的计算中。 事件、概率与独立性是本章给出的概率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概念。事件关系及其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概率计算是本章的重点。注意事件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本章主要考查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和五大公式,特别需要关注全概率公式.对于事件的独立性,一定要和互斥事件、互逆事件区分开来。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将随机事件给以数量标识,即用随机变量描述随机现象是近代概率论中最重要的方法。一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设事件B A ,仅发生一个的概率为0.3,且5.0)()(=+B P A P ,则B A ,至少有一个不发 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0.3 解: 3.0)(=+B A B A P 即 )(25.0)()()()()()(3.0AB P AB P B P AB P A P B A P B A P -=-+-=+= 所以 1.0)(=AB P 9.0)(1)()(=-==AB P AB P B A P Y . 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泊松分布,且)2(4)1(==≤X P X P ,则==)3(X P ______. 答案: 161-e 解答: λλ λ λλ---= =+==+==≤e X P e e X P X P X P 2 )2(, )1()0()1(2 由 )2(4)1(==≤X P X P 知 λλλ λλ---=+e e e 22 即 0122 =--λλ 解得 1=λ,故 16 1)3(-= =e X P 3. 设随机变量X 在区间)2,0(上服从均匀分布,则随机变量2 X Y =在区间)4,0(内的概率 密度为=)(y f Y _________. 答案: 04,()()0,. Y Y X y f y F y f <<'===? 其它 解答:设Y 的分布函数为(),Y F y X 的分布函数为()X F x ,密度为()X f x 则 2 ()()()((Y X X F y P Y y P X y P X F F =≤=≤==- 因为~(0,2)X U ,所以(0X F = ,即()Y X F y F = 故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电磁场与电磁波]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32 科目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一、考试要求 电磁场与电磁波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具体包括:对矢量运算和场论基础的掌握;对静态电磁场的理解和掌握;对时变电磁场的理解和掌握;对平面电磁波的理解与掌握;对导行电磁波的理解与掌握;运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有关实际电磁问题。 二、考试内容 1.矢量运算与场论 矢量概念与基本运算方法;场的定义与场的表示方法;标量场梯度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运算;矢量场散度与旋度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散度定理;旋度定理;常用矢量恒等式。 2.静态电磁场 真空中静电场的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静电场的电位,导体中的静电平衡;电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和介质的极化概念、表征;介质中静电场的场方程和性质;真空中恒定电流的静磁场满足的安培定律、高斯定律、环路定律;媒质与静磁场的相互作用和媒质磁化的概念、表征;媒质中静磁场的场方程和性质。 3.时变电磁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积分和微分形式及其含义;位移电流与全电流定律;时变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和微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含义,麦克斯韦的伟大贡献;电磁场边界条件推导、一般形式和特殊形式;电磁场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密度表达式,玻印亭定理的含义,瞬时玻印亭矢量、平均玻印亭矢量、复玻印亭矢量的含义和表达式;时变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及其波动性;时谐电磁场的瞬时和复数表示式,时谐电磁场复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结构方程和边界条件。 4.平面电磁波 无界均匀理想媒质中平面电磁波的求解、传播特性和传播参数;电磁波极化定义,三种极化类型,每种极化的判断方法,各种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极化的工程应用;平面电磁波在不同理想介质与理想介质交界面反射与折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平面电磁波在理想介质与理想导体交界面上的反射的规律和计算方法;全透射、全反射的条件和应用;有耗媒质(导电媒质、极化损耗与磁化损耗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的传播规律,趋肤深度的概念与应用; 5.导行电磁波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分析方法,模式分类与模式特性;矩形波导中TE、TM模传输特性与截止特性,TE10主模的传输参数、场结构、内壁电流分布与应用、传输功率功率容量;矩形波导的高次模与波导尺寸选择的要求;圆波导中三种常用模式的场分布、特点及其应用;同轴线TEM模的场解、传输特性,同轴线特性阻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式整理超全免费版

第1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排列组合公式 )! ( ! n m m P n m- =从m个人中挑出n个人进行排列的可能数。 )! (! ! n m n m C n m- =从m个人中挑出n个人进行组合的可能数。 (2)加法和乘法原理加法原理(两种方法均能完成此事):m+n 某件事由两种方法来完成,第一种方法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种方法可由n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 乘法原理(两个步骤分别不能完成这件事):m×n 某件事由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个步骤可由m种方法完成,第二个步骤可由n 种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方法来完成。 (3)一些常见排列重复排列和非重复排列(有序)对立事件(至少有一个) 顺序问题 (4)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但在进行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断言它出现哪个结果,则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验。 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5)基本事件、样本空间和事件在一个试验下,不管事件有多少个,总可以从其中找出这样一组事件,它具有如下性质: ①每进行一次试验,必须发生且只能发生这一组中的一个事件; ②任何事件,都是由这一组中的部分事件组成的。 这样一组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称为基本事件,用ω来表示。 基本事件的全体,称为试验的样本空间,用Ω表示。 一个事件就是由Ω中的部分点(基本事件ω)组成的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它们是Ω的子集。 Ω为必然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而概率为零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同理,必然事件(Ω)的概率为1,而概率为1的事件也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6)事件的关系与运算①关系: 如果事件A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B的组成部分,(A发生必有事件B发生):B A? 如果同时有B A?,A 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等价,或称A等于B:A=B。 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B,或者A+B。 属于A而不属于B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A与B的差,记为A-B,也可表示为A-AB或者B A,它表示A发生而B不发生的事件。 A、B同时发生:A B,或者AB。A B=?,则表示A与B不可能同时发生,称 事件A与事件B互不相容或者互斥。基本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Ω-A称为事件A的逆事件,或称A的对立事件,记为A。它表示A不发生的

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一、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1《大纲》对阅读理解A部分的评价目标 命题小组在设计试题时,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和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产品介绍等。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该能够:(1)理解主旨要旨;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8)区分论点和论据。 2阅读理解A部分命题的基本原则 试题应该无科学性错误和避免不健康的、带有各种偏见的语言材料。答案要明确、合理、惟一。 第一,必须以考查获得信息为目的,不以考查语法或词汇为目的。当然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还是必要的。第二,应该避免出只根据一般常识而不用阅读文章就能得出答案的题目。第三,以考查文章提供的主信息为重点,考查考生挖掘文章中的信息能力为目的,命制考查多种层次、多种范畴信息的题目。第四,考查点对语言材料内容的覆盖面应该尽可能全面,这是阅读理解A部分试题命制的最重要的原则。 题干和选项的命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如下: 第二,各干扰项要有迷惑性,才能起到适当的干扰作用。一方面干扰项不能错得太明显,否则形同虚设,反而使考生比较容易利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第三,同一个题目的选项的排列应按同一原则、同一逻辑顺序、同一规律和方向进行。例如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数值的大小等规律排列。各题应该大致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因为考生在临场应试时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样的排列会使他们稳定情绪,顺利进入正常的心理状态。试卷中正确选项字母序号(如[A],[B],[C],[D])出现的次数应该大致相等,这样可避免某些考生因只猜某一选项而“幸运地”获取高分的可能性。 关于干扰项的特点:通过对历年考研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总结了干扰项的如下特点:第一,看似合理,实则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要么利用在文章中没有提到的生活常识编造选项;要么把文章中的事实和细节当主旨,把片面的、次要的观点当成主要观点。因此考生一定要从文中找依据、找答案,“合理项”不一定就是正确选项。在主旨题和主要观点题中,应该排除细节干扰,把握文章的主题。第二,偷梁换柱,张冠李戴。要么对原句中的细微处做了改动,要么截取原文中有的词语或类似的结构进行编造。要么在备选项中把因说成果、把别人的观点或作者反对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因此考生要注意,过于相似的选项不一定正确,除非它的程度、范围等都与原文完全一致。考生要注意:“原词越多,对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第三,用常规含义代替偏用词义。在英语语言中,许多词或短语存在多义的现象,考生如果只掌握其常用的基本词义是不够的。在阅读实践中,更不能用已掌握的常用词义去代替偏用词义,从而导致对词或句意的误解或费解。命题者在命制词义句意题时,就通常把要考查的词或句意的常规含义作为干扰项以麻痹考生。因此,考生必须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第四,过度引申。备选项虽然是从原文中推理引申出来的,但是却超出了文章允许的范围。考生切勿过度发挥,一切以原文为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1) 一 、 判断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正确打“√”,错误打“×”) ⑴ 对任意事件A 和B ,必有P(AB)=P(A)P(B) ( ) ⑵ 设A 、B 是Ω中的随机事件,则(A ∪B )-B=A ( ) ⑶ 若X 服从参数为λ的普哇松分布,则EX=DX ( ) ⑷ 假设检验基本思想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原理 ( ) ⑸ 样本方差2n S = n 121 )(X X n i i -∑=是母体方差DX 的无偏估计 ( ) 二 、(20分)设A 、B 、C 是Ω中的随机事件,将下列事件用A 、B 、C 表示出来 (1)仅A 发生,B 、C 都不发生; (2),,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3),,A B C 中不多于两个发生; (4),,A B C 中恰有两个发生; (5),,A B C 中至多有一个发生。 三、(15分) 把长为a 的棒任意折成三段,求它们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四、(10分)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2101 31111115651530 X P -- 求2 Y X =的分布列. 五、(10分)设随机变量X 具有密度函数|| 1()2 x f x e -= ,∞< x <∞, 求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六、(15分)某保险公司多年的资料表明,在索赔户中,被盗索赔户占20%,以X 表示在随机抽查100个索赔户中因被盗而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户数,求(1430)P X ≤≤. x 0 0.5 1 1.5 2 2.5 3 Ф(x) 0.500 0.691 0.841 0.933 0.977 0.994 0.999 七、(15分)设12,,,n X X X 是来自几何分布 1 ()(1) ,1,2,,01k P X k p p k p -==-=<< , 的样本,试求未知参数p 的极大似然估计.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doc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601 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等方面的数学基础。要求考生具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微积分知识和数学素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 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 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 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 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 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 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

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 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一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第二部分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 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和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 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 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 Cauchy )中值定理. 6. 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 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 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第三部分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心得体会

概率课感想与心得体会 笛卡尔说过:“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当我们不能确定什么是真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探求什么是最最可能的。”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概率起源于现实生活,应用于现实生活,如我们讨论了摸球问题,掷硬币正反面的试验,拍骰子问题等等。都是接近生活实践的概率应用实例。 同时,通过概率课还了解了概率的意义,概率是用来度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而实际结果是事件发生或不发生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我们不能根据随机事件的概率来断定某次试验出现某种结果或者不出现某种结果。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概率来判定游戏规则,譬如,在各类游戏中,如果每个人获胜的概率相等,那么游戏就是公平的,这就是说,要保证所制定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需要保证每个人获胜的概率相等。概率教学中的试验或游戏结果,如果不进行足够多的次数,是很难得出比较接近概率的频率的,也就是说当试验的次数很多的时候,频率就逐渐接近一个稳定的值,这个稳定的值就是概率。我们说,当进行次数很多的时候,时间发生的次数所占的总次数的比例,即频率就是概率。换句话说,就是时间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概率不仅在生活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帮我们验证某些理论知识,譬如投针问题: ()行直线相交的概率. 平的针,试求该针与任一一根长度为线,向此平面上任意投的一些平行平面上画有等距离为a L L a <

我们解如下: 平行线的距离; :针的中心到最近一条 设:X 此平行线的夹角.:针与? 上的均匀分布;, 服从区间则随机变量?? ? ?? ? 20a X []上的均匀分布;服从区间随机变量π?,0相互独立.与并且随机变量?X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所以二维随机变量?X ()??? ??≤≤≤≤=. , 02 02 其它,,π?π?a x a x f {} 针与任一直线相交设:=A , . sin 2? ?? ???<=?L X A 则所以, ()? ?????<=?sin 2L X P A P 的面积的面积 D A =.22 sin 20 a L a d L ππ??π == ?

与特点司考民法主观考题的命题规律

司考民法主观考题的命题规律与特点 司考民法主观考题的命题规律与特点,总结多年的民法教学经验而谈,为大家整理了司考民法主观考题的命题规律与特点。这里主要谈及的民法主观试题包括客观试题主观化的选择题和卷四主观题,希望对备考2011司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很多考生都在抱怨:“民法题做不对的原因不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而是试题的语言表达不到位——都是生活语言,不像是民法专家出的题,倒像是普通老百姓在发牢骚,捉摸不透命题人要说什么事,所以就很难得分。”这些抱怨表明考生不明白命题人的用意,不了解司法实践!作为法律工作者,面对的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的法律素质不高。他们向你表达一个事实时基本上用的都是生活语言或者一些错误的法律术语或者连基本的生活语言都说不完整。法律工作者就应当有能力将这些生活语言、错误的语言转化成法律语言,进行法律专业分析,进而得到法律推理的要素并得到准确的法律适用结果。这应当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司法实践的基本需要!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法律工作者,这就要求考试题能体现这一目的:考查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试题语言生活化的理由是很充分的,不要盲目抱怨,应当正确面对。 在一定意义上讲民法学就是民事法律关系学。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就是通过建立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来实现的。民法赋予人们大量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大量的义务,而这些民事权利义务只有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有现实意义,离开民事法律关系无从谈起“某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大家要学会能在纷繁复杂的案例中抽丝剥茧,把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一层一层地搞清楚,能够正确认识这些法律关系,确定法律关系的性质。然后再从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变动等角度出发,进而能够确定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权利义务,民法案例中的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可以说司法考试考民法案例实质上考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没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意识是不能学好民法的!所以对民法案例分析的法律思维方法为:法律关系定位和请求权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