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届全国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暨第八届微分方程稳定性学术

第七届全国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暨第八届微分方程稳定性学术

第七届全国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暨第八届微分方程稳定性学术
第七届全国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暨第八届微分方程稳定性学术

第七届全国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暨第八届微分方程稳定性学术会议

学术报告安排表

毕设论文几种典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与仿真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几种典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研究与仿真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 班级学号: ************* 指导教师: *********** 指导单位:自动化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日期:*************************

摘要 论文对MATLAB软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介绍了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并且对它的稳定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另外,论文对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环节的特性进行了介绍。接下来,论文详细讲解了描述函数的定义和求法,而且给出了两种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在第四章里面,论文对继电器型非线性系统和滞环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运用nyquist定理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关键词:非线性系统;稳定性;描述函数;非线性环节;

ABSTRACT The article simple introduced MATLAB softwa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system, also the article analysis its stability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links. the article explained in detail the definition and solution of the Description function and also the article gave the Description function of two nonlinear link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re, the article simulated the relay nonlinear system and hysteresis nonlinear systemand use nyquist theorem find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nonlinear systems, stability, Description function, nonlinear system link;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第二章课后题参考答案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1.证明:因为()t Φ是线性齐次系统(LH )的一个基本解矩阵,由定理2.5知()t Φ在区间J 上满足矩阵微分系统()M LH ,即. ()()()t A t t Φ=Φ, . 1 ()()() A t t t -=ΦΦ所以由()A t 确定的线性齐次系统(LH )必唯一。 2.证明:因为()t ?,()t ψ分别是. ()x A t x = 和. ()T x A t x =-的解,所以 11 1 () ()()n k k k n nk k k a d t A t t dt a ????==?? ? ?== ? ? ? ??? ∑∑ , 11211111122222* 121 ()()()n n k k k n n kn k n n n nn k a a a a a a a d t A t t dt a a a a ψψψψψψ==?????? ? ? ? ? ? ?=-ψ=-=- ? ? ? ? ? ? ????? ??? ∑∑ 因而 1111 112 2 1 1 (,)(,)(,),,n n k k k k k k n n kn k k nk k n n k a a d d d dt dt dt a a ψ??ψψ ??ψ?ψ ψ?ψ?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11 1 1 1()0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m m m m i ij j i ij j i mk k km k mk k km m m m m i j i j k k k k a a a a a a ?ψψ??ψ?ψ?ψ?ψ== === = == == = = -= += -=-=∑∑∑∑∑∑∑ ∑∑∑∑∑所以 (),() ()()1 n t t t t k k k ?ψ?ψ≡≡ ∑=常数。 3.证明:设)t Φ(为系统. ()x A t x = 的一个基本解矩阵,则由定理2.11知 [ ]1 () T t -Φ是系统. ()T x A t x =-的基本解矩阵,由定理 2.4知系统. ()x A t x = 满足初始条件00()x t x =的特解为1 00()))t t t x ?-=Φ(Φ(,[) 0,0,t t ∈+∞由题可 知)t Φ(与[ ]1 () T t -Φ在[)0,+∞上有界,从而由定理2.24知110()0 k k t ?=>

非线性动力学之一瞥_Lorenz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非线性系统之一瞥——Lorenz系统 2013-01-30

0 前言 0.1非线性系统动力学 线性系统是状态变量和输出变量对于所有可能的输入变量和初始状态都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非线性系统就是这些量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非线性系统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胜枚举,也远远多于线性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各种运动状态的定性和定量变化规律,尤其是系统的长时期行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有分叉、混沌和孤立子等。 0.2洛伦兹方程 洛伦兹方程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模拟天气这一非周期性现象时确定,这个方程的三个变量分别模拟温度、湿度和压力。可以得出结论,初期微小的差别随着时间推移差别会越来越大,洛伦兹基于此提出长期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这也被视为研究非线性混沌理论的开始,所以洛伦兹系统在研究非线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借助洛伦兹系统对非线性进行简单的介绍。洛伦兹方程如下。 方程中,、和都为实参数。实参不同,系统的奇点及数目也是不同的。

1 奇点和稳定性 1.1 奇点 洛伦兹系统含有三个实参数,当参数变化,奇点的数目可能不同。首先,一定是系统的奇点。时,当时,系统仅有一个奇点;当时,系统还有另外两个奇点。 下面仅解时的两个非原点奇点。令 方程第一式得,第三式可得,将两式代入第二式得 即,。 1.2 奇点稳定性判别 下面根据Liapunov稳定性判别方法,找出系统在原点处大围渐进稳定的条件,取Liapunov函数。考虑,的情况。则有 将洛伦兹方程 代入上式,可得 变换为二次型,系数矩阵为

已知,,则系数矩阵负定的条件是。所以该系统是大围渐进稳定的条件是,前提是,。 Liapunov函数V总是存在的,只要构造出合适的Liapunov函数,就可以通过Liapunov稳定性定理直接判断奇点的稳定性,而不需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有的Liapunov函数不易构造,则可以通过奇点处导算子的特征值来判断:若所有的特征值实部都小于0,则方程组在该奇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若特征值实部至少有一个为正,该奇点是不稳定的。仍以洛伦兹系统为例,求出导算子的特征值。 特征矩阵的行列式(特征方程)为 特征值 显然,当,时,,,要使方程在原点处渐进稳定,必须小于0,因此 两边同时平方可得 因此

第二章动力学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第二章:动力学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时,一般情况下要给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因此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在动力学系统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微分方程来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可以通过微分方程可以将原来的系统简化为状态方程或者差分方程模型等。在这一章中,重点介绍建系统动态问题的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把系统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连续系统;其数学模型一般是高阶微分方程;另一种是离散系统,它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 §2.1 动力学系统统基本元件 任何机械系统都是由机械元件组成的,在机械系统中有3种类型的基本机械元件:惯性元件、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 1 惯性元件:惯性元件是指具有质量或转动惯量的元件,惯量可以定义为使加速度(或角加速度)产生单位变化所需要的力(或力矩)。 惯量(质量)= ) 加速度(力(2 /) s m N 惯量(转动惯量)= ) 角加速度(力矩(2/) s rad m N ? 2 弹性元件:它在外力或外力偶作用下可以产生变形的元件,这种元件可以通过外力做功来储存能量。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通常等效成一弹簧来表示。 对于线性弹簧元件,弹簧中所受到的力与位移成正比,比例常数为弹簧刚度k 。 x k F ?= 这里k 称为弹簧刚度,x ?是弹簧相对于原长的变形量,弹性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弹 簧的原长位移,出了弹簧和受力之间是线性关系以外,还有所谓硬弹簧和软弹簧,它们的受力和弹簧变形之间的关系是一非线性关系。 3 阻尼元件:这种元件是以吸收能量以其它形式消耗能量,而不储存能量,可以形象的表示为一个活塞在一个充满流体介质的油缸中运动。阻尼力通常表示为: α x c R = 阻尼力的方向总是速度方向相反。当1=α,为线性阻尼模型。否则为非线性阻 尼模型。应注意当α等于偶数情况时,要将阻尼力表示为: ||1--=αx x c R 这里的“-”表示与速度方向相反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课程教学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 致远学院 2016年秋季学期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课程教学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1.开课学院(系):致远学院 2.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An Introducation t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ynamical Systems) 3.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 4.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或线性代数、高等数学。 5.上课时间:星期五 6-8节(12:55-15:40) 6.上课地点:东下院 101 7.期末考试时间:2017-01-(02-13)考试周 8.任课教师:肖冬梅, xiaodm@https://www.doczj.com/doc/185941380.html, 9.办公室及电话:数学楼2305,54743151转2305 10.助教:何鸿锦,hehongjin000@https://www.doczj.com/doc/185941380.html, 11.答疑(office hour):星期三晚18:30 – 20:30,数学楼2305室二.课程主要内容(如何可以,请提供中英文) 除期中考试2学时+习题课2学时外,其余全是课堂教学 第一章基本概念(3学时) 主要内容: 1.1什么是微分方程?什么是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的分类 1.2什么是常微分方程解?什么是特解?什么是通解? 1.3常微分方程建模:初始值问题和边界值问题 1.4关于常微分方程和解的几何看法:向量场、积分曲线 重点与难点:常微分方程和解的几何观点,方向场和积分曲线的作图 第二章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6学时) 主要内容: 2.1 变量分离法 2.2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2.3 全微分方程(或恰当方程)和积分因子 2.4 替代法和某些可解的常微分方程 重点与难点:全微分方程和积分因子,变换的技巧 第三章基本理论(8学时) 主要内容:

动力系统综述

Xxxxxx U N I V E R S I T Y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实践报告 所属学院:理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数学 姓名: 学号:xxxxxxxxxxx 实践课题:动力系统综述 实践成绩: 任课教师:

动力系统综述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充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力学、生态等各大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动力系统是随时间而演变的系统。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充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力学、生态等各大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动力系统是随时间而演变的系统。对于含参数的系统,当参数变化并经过某些临界值时,系统的定性性态,如平衡点或周期运动的数目和稳定性等会发生突然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分叉[2]。 分叉理论主要研究当参数在分叉值附近变化时,系统轨线的拓扑结构或定性性态将如何变化。近几十年来,动力系统的分叉理论被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且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中,分叉问题的研究己成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动力系统简介 动力系统的研究起源于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假设空间R n 的一个质点M 在时刻t 的坐标为),,,(21n x x x x =并且己知质点M 此时的运动速度为))(,),(),(()(21x v x v x v x v n =,并且只与坐标x 有关.那么质点M 的运动方程为: )(x v dt dx = (1) 这个方程是一个自治的微分方程.更进一步如果方程(1)满足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和唯一性定理的条件,那么对任何的初值条件00)(x t x =,则方程存在唯一解),,()(00x t t t =?。 我们称x 取值的空间n ?为相空间,而称((t , x )的取值空间“n ???”为增广相空间.按照微分方程的几何意义,方程(1)定义了增广相空间中的一个向量场.解的几何意义为增广相空间中经过点),(00x t 的唯一的积分曲线[1]. 2 动力系统在力学中的应用 稳定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对系统运动稳定性分析是系统与控制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实际的系统必须是稳定的,不稳定的系统是不能付诸于工程实施的。 设系统的向量状态方程为: 0,)(),,(00≥==t x t x t x f x (2.1) 式中:x 为n 维状态向量;),(??f 为n 维向量函数。

变系数_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

变系数/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Example1: van der Pol equation Rewrite the van der Pol equation (second-order) The resulting system of first-order ODEs is 见:vdp_solve.m及vdp.mdl vdp_solve.m vdp.mdl

Example2: 2 with x(0) = 4 x (0)=0 5(5)5sin()5 +-+= x t x t x 见:exam2_solve.m及exam2.mdl exam2_solve.m exam2.mdl

Example3: ODEs 函数实现及封装说明[以一阶微分方程为例] 510 w i t h (0)4 dx x x dt +==- 引言: 一步Euler 法求解[相当于Taylor 展开略去高阶项]: 11()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Ax bu t x x t x x t Ax bu ++-==+??=+??=+??+ 补充说明1:对于任意方程/方程组可化为如下一阶形式[方程组]: x Ax Bu =+ 或者(,)(,)M t x x f t x = 补充说明2:ODEs 的解法不同之处在于 1、时间步长的选取(及导数的求解?):有无误差控制 变步长; 2、积分方法:选用哪几个时间状态信息。 见:my_ode_rough.m[直接求解] / test_my_ode.m[按Matlab/ODEs 方式封装] my_ode_rough.m

直接展开法求解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

2.用直接展开法求解2-9 2.1问题描述:设数学摆作小而有限振幅的振动,其运动微分方程为 2 32d d 6g g t l l θθθ+= 2.2用直接展开法求解方程 设:2 0g w l = 并考虑小参数,原方程化为: 22 2 3002d d 6 w w t εθθθ+= (1) 设2012θθεθεθ=+++??? (2) 将(2)代入(1)得: 2 2222 23001200120122d ()()()d 6 w w t εθεθεθθεθεθθεθεθ+++???++++???=+++??? 整理得: 222222222223 300000112000102222d d d ()()()()()d d d 62w w w w w o o t t t θεθεθθθθθεθεθεε++++++=++22322222222300000112000102222d d d ()()()()0d d 6d 2 w w w w w o t t t θθθθθθθεθεθε+++-++-+= 列出关于ε阶次的方程: 22 0002 d 0d w t θθ+= (3) 2322 001012d d 6w w t θθθ+= (4) 22 22 0012022 d d 2 w w t θθθθ+= (5) 求解(1)得:00cos()a w t θ?=+ 由初始条件:0(0)1θ=, d 0d t θ=得:1a =,0?= 00cos w t θ= (6) 将(6)代入(4)得: 222 3010102d cos d 6 w w w t t θθ+=

222 0101002d 1(3cos cos3)d 64 w w w t w t t θθ+=?+ (7) 方程(7)的解由以下两个方程的解组合而成: 2 22 01101102 d cos d 8w w w t t θθ+= (8) 2 22 01201202d cos3d 24 w w w t t θθ+= (9) 设方程(8)的解为: 1100(sin cos )t A w t B w t θ=+ 将其代入(8)得: ()()2 220 000 000 0002cos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8 w Aw w t Bw wt tw A w t B w t w t A w t B w t w t --+++= 20 00002cos sin cos 8 w Aw w t Bw wt w t -= 从而 0 16w A = 0B = 方程(8)的解为:0110sin 16 w t w t θ= 设方程(9)的解为120cos3D w t θ=代入(9)得: 220 00 009cos3cos3cos324 w D w t w D w t w t -+= 20 008cos3cos324w D w t w t -= 20 196w D =- 20 120cos3196 w w t θ=- 方程(4)的通解为: 1121100sin cos E w t F w t θθθ=+++ 代入初始条件:

动力系统的混沌性及复杂性研究

动力系统的混沌性及复杂性研究 混沌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和长期行为不可预测性.混沌的理论研究已成为非线性科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很多学者在混沌研究中做了大量有意义甚至是开创性的工作,促使混沌理论在生物学、信息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种混沌的定义,传递属性(传递性、弱混合与混合)和敏感性.为了更好的研究混沌,弄清楚各种混沌之间的关系、各传递属性与各混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生各种混沌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问题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其他领域,诸如经济系统或生物系统的模型中也体现出了混沌特性.混沌理论的研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比如生物系统和经济系统中有很多具体模型,都是以混沌为理论依据.在拓扑动力系统的研究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生成相对应的动力系统,如迭代系统,逆极限系统,超空间系统(又称为集值映射动力系统),概率测度空间系统以及g-模糊化系统.这样很多混沌的理论又可以拓展到 这些动力系统中,从而更好的研究这些系统的复杂性.考察原系统的混沌性质与其相应的生成系统的混沌性质以及各种生成系统之间的联系一直贯穿于整个拓扑动力系统的研究之中.同时也有学者用族的观点来研究动力系统,把一般动力系统上的一些混沌定义拓展到族.这使得混沌理论的发展有了更广的范围.本文的主旨是研究动力系统的混沌性和复杂性.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几种不同系统的混沌性.第二部分,研究几种不同系统的复杂性.第三部分,作为混沌理论的一个应用,研究了拉弗曲线的混沌性,用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的动力性质.具体的说: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介绍了动力系统的基本定义和基本结

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方法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判定方法和发展趋势 任何一个实际系统总是在各种偶然和持续的干扰下运动或工作的。所以,当系统承受干扰之后,能否稳妥地保持预订的运动轨迹或者工作状态,即系统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平衡态的稳定性问题和任一运动的稳定性问题。而对于给定运动的稳定性可以变换成关于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 对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将平衡点的稳定性定义为李雅普诺夫稳定、一致稳定、渐进稳定、一致渐近稳定、按指数渐进稳定和全局渐进稳定,除了全局渐进稳定,其他都是局部的概念。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不满足叠加原理或其中包含非线性环节。包括非本质非线性(能够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进行线性化处理的非线性)和本质非线性(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不能解决的非线性)。它与线性系统有以下主要区别: 1.线性控制系统只能有一个平衡点或无穷多的平衡点。但非线性系统可以有一个、二个、多个、以至无穷多个平衡点。非线性系统与线性定常系统明显不同,其稳定性是针对各个平衡点而言的。通常不能说系统的稳定性如何,而应说那个平衡点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2.在线性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除了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外,还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有关。 由于非线性控制系统与线性控制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用线性理论去分析它,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对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还没有一种象线性控制系统那么普遍的分析、设计方法。 现代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系统上的分析方法有基于频率域分析的描述函数法和波波夫超稳定性,还有基于时间域分析的相平面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等。这些方法分别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能提供关于系统稳定性或过渡过程的信息。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分析和设计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在工程上还经常遇到一类弱非线性系统,即特性和运动模式与线性系统相差很小的系统。对于这类系统通常以线性系统模型作为一阶近似,得出结果后再根据系统的弱非线性加以修正,以便得到较精确的结果。摄动方法是处理这类系统的常用工具。而对于本质非线性系统,则需要用分段线性化法等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来处理。目前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常用方法如下: 1、线性化方法 采用线性化模型来近似分析非线性系统。 这种近似一般只限于在工作点附近的小信号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种线性化近似,只是对具有弱非线性(或称非本质非线性)的系统。 常用线性化方法,有正切近似法和最小二乘法。 此外,对一些物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比较显著,甚至在工作点附件的小范围内也是非线性的,并且不能用一条简单的直线来代表整个非线性系统特性的系统,可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2、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是一种基于时域的分析方法,一种用图解法求解一、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图解法将一阶和二阶系统的运动过程转化为位置和速度平面上的相轨迹,从而比较直观、准确地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平衡状态和稳态精度以及初始条件及参数对系统运动的影响。相轨迹的绘制方法步骤简单、计算量小,特别适用于分析常见非线性特性和一阶、二阶线性环节组合而成的非线性系统 对于分段线性的非线性系统来说,相平面分析法的步骤为: (1)用n条分界线(开关线,转换线)将相平面分成n个线性区域;(2)分别写出各个线性区域的微分方程;(3)求出各线性区的奇点位置并画出相平面图;

微分方程中的几个基础概念

微分方程中的几个基础概念 微分方程—基础 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 DFQ)是一种用来描述函数与其导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与之前所接触初等数学代数方程的解不同,它的解不是数,而是符合方程关系的函数。 微分方程的起源约在十七世纪末,为了解决自然科学发展中遇到物理及天文学问题而产生,随着微积分的诞生与在各个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很多问题被归化为某类微分方程的问题。 在微分方程分支中,存在很多各种各样已知类型的微分方程。实事上,提高对微分方程的理解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首先处理基本的分类系统。为什么?因为你可能永远不会遇到完全陌生的微分方程。大多数微分方程已经被解决了,因此,普遍适用的解决方法很可能已经存在。 除了描述方程本身的性质外,对微分方程进行分类和识别的真正附加值来自于为跳转点提供一张导图。求解微分方程的诀窍不是创造原始解法,而是对已证明的解法进行分类和应用;有时,可能需要几步把一类方程转换为另一类等效方程,以获得可实现的广义解。 最常用于描述微分方程的四个属性是: ?常微分与偏微分 ?线性与非线性 ?齐次与非齐次

?微分阶数 虽然这个列表并非详尽无遗,但是它是我们学习首先要掌握的知识,通常在微分方程学期课程的前几周会进行回顾;通过快速回顾每一个类别,我们将会配备基本的入门工具包来处理常见的微分方程问题。 常微分与偏微分 首先,我们在自然中所发现的微分方程最常见的分类来源于从我们手边的问题中所发现的导数类型;简单地说,方程是否包含偏导数? 如果不包含,那么它是一个常微分方程(,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如果包含,那么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常微分方程是未知函数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其微分基于该单一的自变量,通常是时间。一个常微分方程有一组离散的(有限的)变量;它们通常是一维动力系统的模型,例如:钟摆随时间的摆动。 另一方面,偏微分方程相当复杂,因为它们通常涉及多个自变量,其多种多样的偏微分方程可能基于也可能并不基于一个已知的自变量。偏微分方程常被用来描述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热,空间中的流体速度,或电动力学。这些似乎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被化为偏微分方程;它们在随机偏微分方程中得到推广。 下面的这些例子有助于我们分辨微分方程的导数类型包括: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判定方法和发展趋势

非线性系统的概念及稳定性问题的判定方法和发展趋势 姓名:查晓锐 学号:121306060006 线性系统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已在理论上逐步完善,也已成功的应用于各种国防和工业控制问题。随着现代工业对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线性反馈控制已很难满足各种实际需要。这是因为大多数实际控制系统往往是非线性的,采用近似的线性模型虽然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和容易的分析系统的各种特性,但是却很难刻画出系统的非线性本质,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已不足以解释许多常见的实际非线性现象。另一方面,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实现各种复杂非线性控制算法奠定了硬件基础。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受到了国内外控制界的普遍关注。 非线性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的前沿与热点,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深刻的哲学方法论意义。但迄今为止,对非线性的概念、非线性的性质,并没有清晰的、完整的认识,对其哲学意义也没有充分地开掘。 一、 非线性的概念 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对线性的否定,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所以要弄清非线性的概念,明确什么是非线性,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线性;其次对非线性的界定必须从数学表述和物理意义两个方面阐述,才能较完整地理解非线性的概念。 对线性的界定,一般是从相互关联的两个角度来进行的。其一:叠加原理成立“ 如果1Φ,2Φ 是两个那么21Φ+Φβα也是它的一个解,换言之,两个态的叠加仍然是一个态。”原理成立意味着所考查系统的子系统间没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其二,物理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是直线,变量间的变化率是恒量,这意味着函数的斜率在其定义域内处处存在且相等,量间的比例关系在变量的整个定义域内是对称的。 在明确了线性的含义后,相应地非线性概念就易于界定。其一 :“定义非线性算符()ΦN 为对一些 a ,b 或Φ,ψ不满足)()()(ψ+Φ=ψ+ΦbL aL b a L 的算符 即叠加原理不成立。”这意味着Φ与ψ之间存在藕合,对ψ+Φb a 的操作,等于分别对Φ,ψ操作外,再加上对Φ与ψ的交叉项(耦合项)操作,或者Φ、ψ是不连续有突变或断裂、不可微有折点的。其二:作为等价的另一种表述,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非线性在用于描述一个系统的一套确定的物理变量中,一个系统的一个变量最初的变化所造成的此变量或其它变量的相应变化是不成比例的。换言之:变量间的变化率不是恒量,函数的斜率在其定义域中有不存在或不相等的地方。概括地说:物理变量间的一级增量关系在变量的定义域内是不

自动控制原理-第8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教案

8 非线性控制系统 前面几章讨论的均为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然而,对于非线性程度比较严重的系统,不满足小偏差线性化的条件,则只有用非线性系统理论进行分析。本章主要讨论本质非线性系统,研究其基本特性和一般分析方法。 8.1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在物理世界中,理想的线性系统并不存在。严格来讲,所有的控制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例如,由电子线路组成的放大元件,会在输出信号超过一定值后出现饱和现象。当由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时,由于摩擦力矩和负载力矩的存在,只有在电枢电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电动机才会转动,存在死区。实际上,所有的物理元件都具有非线性特性。如果一个控制系统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元件,则称这种系统为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特性不能由微分方程来描述。 图8-1所示的伺服电机控制特性就是一种非线性特性,图中横坐标u 为电机的控制电压,纵坐标ω为电机的输出转速,如果伺服电动机工作在A 1OA 2区段,则伺服电机的控制电压与输出转速的关系近似为线性,因此可以把伺服电动机作为线性元件来处理。但如果电动机的工作区间在B 1OB 2区段.那么就不能把伺服电动机再作为线性元件来处理,因为其静特性具有明显的非线性。 图8-1 伺服电动机特性 8.1.1控制系统中的典型非线性特性 组成实际控制系统的环节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非线性。例如,作为放大元件的晶体管放大器,由于它们的组成元件(如晶体管、铁心等)都有一个线性工作范围,超出这个范围,放大器就会出现饱和现象;执行元件例如电动机,总是存在摩擦力矩和负载力矩,因此只有当输入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动机才会转动,即存在不灵敏区,同时,当输入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由于磁性材料的非线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会出现饱和;各种传动机构由于机械加工和装配上的缺陷,在传动过程中总存在着间隙,等等。 实际控制系统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线性因素,所谓线性系统只是在忽略了非线性因素或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后的理想模型。常见典型非线性特性有饱和非线性、死区非线性、继电非线性、间隙非线性等。 8.1.1.1饱和非线性 控制系统中的放大环节及执行机构受到电源电压和功率的限制,都具有饱和特性。如图8-2所示,其中a x a <<-的区域是线性范围,线性范围以外的区域是饱和区。许多元件的运动范围由于受到能源、功率等条件的限制,也都有饱和非线性特性。有时,工程上还人为引入饱和非线性特

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出现在许多学科之中,传统的线性化方法已不能满足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要求,非线性动力学也就由此产生。 非线性动力学联系到许多学科,如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等。非线性动力学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叉、混沌和孤立子。事实上,这不是三个孤立的方面。混沌是一种分叉过程,孤立子有时也可以和同宿轨或异宿轨相联系,同宿轨和异宿轨是分叉研究中的两种主要对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非线性动力学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分叉、混沌、孤立子和符号动力学等。然而,不同的分支之间又不是完全孤立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解析解是很难求出的。因此,直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解的行为(尤其是长时期行为)成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必然手段。 混沌理论是谁提出的? 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美国数学家约克与他的研究生李天岩在1975年的论文“周期3则乱七八糟(Chaos)”中首先引入了“混沌”这个名称。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O世纪 6O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同时他还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混沌,仍然有某种条理性。 1971年法国科学家罗尔和托根斯从数学观点提出纳维-斯托克司方程出现湍流解的机制,揭示了准周期进入湍流的道路,首次揭示了相空间中存在奇异吸引子,这是现代科学最有力的发现之一。 1976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在对季节性繁殖的昆虫的年虫口的模拟研究中首次揭示了通过倍周期分岔达到混沌这一途径。 1978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重新对梅的虫口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值实验时,发现了称之为费根鲍姆常数的两个常数。这就引起了数学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曼德尔布罗特用分形几何来描述一大类复杂无规则的几何对象,使奇异吸引子具有分数维,推进了混沌理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学家们在许多确定性系统中发现混沌现象。作为一门学科的混沌学目前正处在研讨之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理论。混沌的理论 要弄明白不可预言性如何可以与确定论相调和,可以来看看一个比整个宇宙次要得多的系统——水龙头滴下的水滴。这是一个确定性系统,原则上流入水龙头中的水的流量是平稳、均匀的,水流出时发生的情况完全由流体运动定律规定。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实验证明,这一显然确定性的系统可以产生不可预言的行为。这使我们产生某种数学的“横向思维”,它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此种怪事是可能的。 假如你很小心地打开水龙头,等上几秒钟,待流速稳定下来,通常会产生一系列规则的水滴,这些水滴以规则的节律、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很难找到比这更可预言的东西了。但假如你缓缓打开水龙头,使水流量增大,并调节水龙头,使一连串水滴以很不规则的方式滴落,这种滴落方式似乎是随机的。只要做几次实验就会成功。实验时均匀地转动水龙头,别把龙头开大到让水成了不间断的水流,你需要的是中速滴流。如果你调节得合适,就可以在好多分钟内听不出任何明显的模式出现。 197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一群年青的研究生组成了一个研究动力学系统的小组。他们开始考虑水滴系统的时候,就认识到它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毫无规则。他们用话筒记录水滴的声音,分析每一滴水与下一滴水之间的间隔序列。他们所发现的是短期的可预言性。要是我告诉你3个相继水滴的滴落时刻,你会预言下一滴水何时落下。例如,假如水滴之间最近3个间隔是0.63秒、1.17秒和0.44秒,则你可以肯定下一滴水将在0.82秒后落下这些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事实上,如果你精确地知道头3滴水的滴落时刻,你就可以预言系统的全部未来。 那么,拉普拉斯为什么错了? 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不能精确地测量系统的初始状态。我们在任何物理系统中所作出的最精确的测量,对大约10位或12位小数来说是正确的。 但拉普拉斯的陈述只有在我们使测量达到无限精度即无限多位小数,当然那是办不到的时才正确。 在拉普拉斯时代,人们就已知道这一测量误差问题,但一般认为,只要作出初始测量,比如小数点后10位,所有相继的预言也将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误差既不消失,也不放大。 不幸的是,误差确实放大,这使我们不能把一系列短期预言串在一起,得到一个长期有效的预言。例如,假设我知道精确到小数点后10位的头3滴水的滴落时刻,那么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9位预言下一滴的滴落时刻,再下一滴精确到8位,以此类推。 误差在每一步将近放大10倍,于是我对进一步的小数位丧失信心。所以,向未来走10步,我对下一滴水的滴落时刻就一无所知

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史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大量的边缘科学诸如电磁流体力学、化学流体力学、动力气象学、海洋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等等的产生和发展,也出现不少新型的微分方程(特别是方程组).70年代随着数学向化学和生物学的渗透,出现了大量的反应扩散方程. 从“求通解”到“求解定解问题”数学家们首先发现微分方程有无穷个解.常微分方程的解会含有一个或多个任意常数,其个数就是方程的阶数.偏微 分方程的解会含有一个或多个任意函数,其个数随方程的阶数而定. 命方程的解含有的任意元素(即任意常数或任意函数)作尽可能的变化,人们就可能得到方程所有的解,于是数学家就把这种含有任意元 素的解称为“通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致力于“求通解”.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发展,起源 正:常微分方程是由用微积分处理新问题而产生的,它主要经历了创立及解析理论阶段、定性理论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17 世纪,牛顿,英国,1642-1727)和莱布尼兹,德国,1646-1716)发明了微积分,同时也开创了微分方程的研究最初,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机(1687年)中,主要研究了微分方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随后微积分在解决物理问题上逐步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随着物理学提出日益复杂的问题,就需要更专门的技术,需要建立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即建立反映该问题的微分方程。1690 年,雅可比·伯努利(Jakob Bernouli,瑞士,1654-1705)提出了等时间题和悬链线问题.这是探求微分方程解的早期工作。雅可比·伯努利自己解决了

前者。翌年,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i ,瑞士,1667-1748)、莱布尼兹和惠更斯(,荷兰,1629-1695)独立地解决了后者。 有了微分方程,紧接着就是解微分方程,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物理解释,从而预测物理过程的特定性质.所以求解就成为微分方程的核心,但求解的困难很大,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微分方程也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能使我们在所有的情况下得出它的解。因此,最初人们的注意力放在某些类型的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上。 1691 年,莱布尼兹给出了变量分离法。他还把一阶齐次方程使其变量分离。1694 年,他使用了常数变易法把一阶常微分方程化成积分。 1695 年,雅可比·伯努利给出著名的伯努利方程。莱布尼兹用变换,将其化为线性方程。约翰和雅可比给出了各自的解法,其本质上都是变量分离法。 1734 年,欧拉,瑞士,1707-1783)给出了恰当方程的定义。他与克莱罗. Clairaut,法国,1713-1765)各自找到了方程是恰当方程的条件,并发现:若方程是恰当的,则它是可积的。那么对非恰当方程如何求解呢1739 年克莱罗提出了积分因子的概念,欧拉确定了可采用积分因子的方程类属。这样,到 18 世纪 40 年代,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等方法都已清楚了,与此相联系,通解与特解的问题也弄清楚了。

系统稳定性意义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系统稳定性意义以及稳定性的几种定义 一、引言: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系统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加工、变换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由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是在指定的时刻或时序对信号进行加工运算,所以这种系统被看作是离散时间的,也可以用基于时间的语言、表格、公式、波形等四种方法来描述。从抽象的意义来说,系统和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序列。但是,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是不同的。人们研究系统还要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系统还需要其它方法进一步描述。描述系统的方法还有符号、单位脉冲响应、差分方程和图形。 电路系统的稳定性是电路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稳定是控制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保证电路工作的基本条件;不稳定系统不具备调节能力,也不能正常工作,稳定性是系统自身性之一,系统是否稳定与激励信号的情况无关。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可以用几点分布来判断,也可以用劳斯稳定性判据分析。对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则比较复杂,劳斯稳定性判据和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二、稳定性定义: 1、是指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偏离平衡状态后,当扰动消失,系统经过自身调节能否以一定的准确度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性能。若当扰动消失后,系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称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称系统为不稳定。 稳定性又分为绝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如果控制系统没有受到任何扰动,同时也没有输入信号的作用,系统的输出量保持在某一状态上,则控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1)如果线性系统在初始条件的作用下,其输出量最终返回它的平衡状态,那么这种系统是稳定的。 (2)如果线性系统的输出量呈现持续不断的等幅振荡过程,则称其为临界稳定。(临界稳定状态按李雅普洛夫的定义属于稳定的状态,但由于系统参数变化等原因,实际上等幅振荡不能维持,系统总会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不稳定。因此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看,临界稳定属于不稳定系统,或称工程意义上的不稳定。) (3)如果系统在初始条件作用下,其输出量无限制地偏离其平衡状态,这称系统是不稳定的。 实际上,物理系统的输出量只能增大到一定范围,此后或者受到机械制动装置的限制,或者系统遭到破坏,也可以当输出量超过一定数值后,系统变成非线性的,从而使线性微分方程不再适用。因此,绝对稳定性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

微分动力系统的应用一

微分动力系统的应用(一)--竞争模型 设在一个池塘里饲养两种食用鱼:鳟鱼和鲈鱼. 设它们在时刻t 的尾数分别是x(t)和y(t). 假定鳟鱼的尾数x(t)的增长速度正比于鳟鱼尾数x(t), 增长率为k; 即 kx t x =d d . (1) 由于鲈鱼的存在而争夺食物、减小了鳟鱼的增长率. 鲈鱼越多,鳟鱼的增长率越小,可设鳟鱼的增长率k = a – by, 其中a>0, b>0是常数. 因此我们可以写出如下的描述鳟鱼尾数的微分方程: x by a t x )(d d -=, 0≥x , 0≥y . (2) 同理由于鳟鱼的存在而争夺食物、减小了鲈鱼的增长率. 我们可得到描述鲈鱼尾数的微分方程: y nx m t y )(d d -=, (3) 其中 m>0, n>0是常数. 当鳟鱼的尾数x(t) > m/n, 鲈鱼的尾数 y(t)a/b 时, 由方程 (3)可见鲈鱼的尾数y 将增加, 由方程 (2)可见鳟鱼尾数x(t)将减少. 现在的问题是: 设在t=0时鳟鱼和鲈鱼的初值分别是x 0和y 0尾, 要研究这两种鱼的增长情况. 是否存在x 0>0和y 0>0, 使得这两种鱼能够和平共处, 长期共存呢? 首先可见方程组 (2), (3)有常数解

b a y n m x ==,. (4) 因此在t=0时鳟鱼x 0=m/n, 和鲈鱼y 0=a/b 尾时, 由方程可见鳟鱼和鲈鱼的增长速度是零, 所以鳟鱼和鲈鱼的尾数保持不变. 那么这种状态是否是稳定的呢? 就是说, 若鱼的尾数由于某种原因稍有变化, 这两种鱼是否还能和平共处, 长期共存呢? 由常微分方程的理论, 我们知道 (m/n, a/b) 是方程组的奇点, 我们只要分析这个奇点的稳定性就行了. 方程组(2),(3) 的向量场的Jacobi 矩阵在奇点(m/n, a/b)的值是 ?????? ??--=???? ??----=00 b na n bm nx m ny bx by a J (5) J 的两个特征值为 ma ±, 因此奇点是鞍点, 鞍点是不稳定的. 所以若鱼的尾数由于某种原因稍有变化, 这两种鱼的尾数将有大的变化. 方程组(2), (3)还有一个奇点 (0, 0), 向量场的Jacobi 矩阵在奇点(0, 0)的值是 ???? ??=???? ??----=m a nx m ny bx by a J 00 (6) J 的两个特征值为a>0, m>0, 因此奇点(0, 0)是不稳定的结点. 在奇点(0, 0) 附近的轨线当时间t 增大时都离开奇点(0,0). 另外方程组 (2), (3) 有两条半直线轨道: (1): x=0, y>0, 对应的轨线是 mt y y e 0=, 表示鲈鱼的尾数呈指数增长. (2): y=0, x>0, 对应的轨线是 at x x e 0=, 表示鳟鱼的尾数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