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轮碟刹制动系统校核计算书

四轮碟刹制动系统校核计算书

四轮碟刹制动系统校核计算书
四轮碟刹制动系统校核计算书

A5四轮碟刹制动系统校核计算

计算目的

制动系统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是否足够,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等是否符合法规及标准要求、制动系统匹配是否合理。

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1、满足国内最新制动法规对制动效能,包括行车制动系、应急制动系、驻车制动系性能要求,

如表1 所示:

2、满足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3、满足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4、满足GB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4.1.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作用于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2 所示:

由图2,对前、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4.1.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及?曲线

4.1.2.1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在任何附着系数为 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 1 F 、 2 F 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250×7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讲解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WKL14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8.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25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6.6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平面图

立面图四、面板验算

W =bh 2/6=1000×15×15/6=37500mm 3,I =bh 3/12=1000×15×15×15/12=281250mm 4 q 1=0.9max[1.2(G 1k + (G 2k +G 3k )×h)+1.4Q 2k ,1.35(G 1k + (G 2k +G 3k )×h)+1.4×0.7Q 2k ]×b=0.9max[1.2×(0.1+(24+1.5)×0.7)+1.4×2,1.35×(0.1+(24+1.5)×0.7)+1.4×0.7×2]×1=23.57kN/m q 2=(G 1k + (G 2k +G 3k )×h)×b=[0.1+(24+1.5)×0.7]×1=17.95kN/m 1、强度验算 M max =q 1l 2/8=23.57×0.252/8=0.18kN·m σ=M max /W =0.18×106/37500=4.91N/mm 2≤[f]=1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5qL 4/(384EI)=5×17.95×2504/(384×10000×281250)=0.325mm≤[ν]=l/400=250/400=0.62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1=R 2=0.5q 1l=0.5×23.57×0.25=2.95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0.5q 2l=0.5×17.95×0.25=2.2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45×9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15.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 ) 1.78 小梁弹性模量E(N/mm 2 )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 ) 60.75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 273.38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3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3.1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制动器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及所产生的摩擦力对制动器因数有很大影响。掌握制动蹄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规律,有助于正确分析制动器因数。在理论上对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作研究时,通常作如下一些假定: (1)制动鼓、蹄为绝对刚性; (2)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仅发生在摩擦衬片上; (3)压力与变形符合虎克定律。 1.对于绕支承销转动的制动蹄 如图29所示,制动蹄在张开力P 作用下绕 支承销O ′点转动张开,设其转角为θΔ,则蹄片 上某任意点A 的位移AB 为 AB =A O ′·θΔ 由于制动鼓刚性对制动蹄运动的限制,则其径向位移分量将受压缩,径向压缩为AC AC =AB COS β 即 AC =A O ′θΔCOS β 从图29中的几何关系可看到 A O ′COS β=D O ′=O O ′Sin ? AC =O O ′Sin ?θΔ? 因为θΔ?′O O 为常量,单位压力和变形成正比,所以蹄片上任意一点压力可写成 q=q 0Sin ? (36) 亦即,制动器蹄片上压力呈正弦分布,其最大压力作用在与O O ′连线呈90°的径向线上。 2.浮式蹄 在一般情况下,若浮式蹄的端部支承在斜支座面 上,如图30所示,则由于蹄片端部将沿支承面作滚动 或滑动,它具有两个自由度运动,而绕支承销转动的 蹄片只有一个自由度的运动,因此,其压力分布状况 和绕支承销转动的情况有所区别。 现分析浮式蹄上任意一点A 的运动情况。今设定蹄片和支座面之间摩擦足够大,制动蹄在张开力作用

下,蹄片将沿斜支座面上作滚动,设Q 为其蹄片端部圆弧面之圆心,则蹄片上任意一点A 的运动可以看成绕Q 作相对转动和跟随Q 作移动。这样A 点位移由两部分合成:相对运动位移和牵连运动位移BC ,它们各自径向位移分量之和为 (见图 30)。 AD =AB COS β+BC COS(?-α)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出 AD =(θΔ·OQ +BC Sin α) Sin ?+BC COS αCOS ? 式中θΔ为蹄片端部圆弧面绕其圆心的相对转角。 令 θΔ·OQ +BC Sin ?=C 1 BC COS α=C 2 在一定转角θΔ时,1C 和2C 都是常量。同样,认为A 点的径向变形量AD 和压力成正比。这样,蹄片上任意点A 处的压力可写成 q=q 1Sin ?+q 2COS ? 或 q=q 0Sin(?+?0) 也就是说,浮式蹄支承在任意斜支座面上时,其理论压力分布规律仍为正弦分布,但其最大压力点在何处,难以判断。 上述分析对于新的摩擦衬片是合理的,但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摩擦衬片有磨损,摩擦衬片在磨损的状况下,压力分布又应如何呢?按照理论分析,如果知道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也可确定摩擦衬片磨损后的压力分布规律。根据国外资料,对于摩擦片 磨损具有如下关系式 fqv K W 11= 式中 W 1——磨损量; K 1——磨损常数; f ——摩擦系数; q——单位压力; v ——磨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相对滑 动速度。 通过分析计算所得压力分布规律如图31所 示。图中表明在第11次制动后形成的单位 面积压力仍为正弦分布αsin 132=q 。如果摩 擦衬片磨损有如下关系: 2222v fq K W = 式中 2K ——磨损常数。 则其磨损后的压力分布规律为αsin C q =(C

模板计算书

400x1600梁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梁侧模板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梁侧模板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梁截面高度 D(m):; 混凝土板厚度(m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次楞间距(mm):300;主楞竖向道数:4;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壁厚(mm):;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mm):;高度(mm):;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弹性模量E(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 1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 = M/W < f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50××6=81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M = 1l+ 2 l 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 1 = ×××= 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 2 = ××4×=m; 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 300m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 ××3002+××3002= ×105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 1l+ 2 l=××+××=;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05/ ×104=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5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 =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5N/mm2,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Q=××300+××300)/1000=; τ=3Q/2bh=3××1000/(2×1500×18)=mm2;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值τ=mm2小于面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0EI)≤[ν]=l/1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l--计算跨度: l = 3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150×××12=72.9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 ××3004/(100×6000××105) = 0.722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v] = min(l/150,10) =min(300/150,10) = 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722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v]=2mm,满

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专业综合训练任务书: 49.9米150吨冷藏船结构设计及总纵强度计算 一、综合训练目的 1、通过综合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静水力曲线的计算与绘制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重视实践的思想。 3、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训练任务 1.150吨冷藏船结构设计,提供主要构件的计算书。 2.参考该船图纸和相关静水力资料、邦戎曲线图,按照《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的要求进行总纵 强度计算,提供总纵强度计算书。 3.参考资料: 1)中国船级社. 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9 2)王杰德等.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3)聂武等. 船舶计算结构力学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 三、要求: 1、专业综合训练学分重,应予以足够重视; 2、计算书格式要符合要求; 如船体结构设计计算书应包括:(a)对设计船特征(船型、主尺度、结构形式等)的概述,设计所根据的规范版本的说明等;(b)应按船底、船侧、甲板的次序,分别写出确定每一构件尺寸的具体过程,并明确标出所选用的尺寸。(c)计算书应简明、清晰、便于检查。 3、强度计算: a)按第一、二章的要求和相关表格做,如静水平衡计算,静水弯矩计算等; b)波浪弯矩等可按规范估算; c)相关表格用计算器计算,表格绘制于“课程设计”本上 注意:请班长到教材室领取课程设计的本子和资料袋(档案袋),各位同学认真填写资料袋封面。 4、专业综合训练总结:300~500字。 四、组织方式和辅导计划: 1、参考资料: a)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教材 b)某船的构件设计书 c)某船的总纵强度计算书 d)《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最好2009版 2、辅导答疑地点:等学校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成绩:参考个人进度。 2、须经老师验收合格,故应提前一周交资料,不合格的则需回去修改。 3、第18周星期三下午4:00前必须交资料,资料目录见第2页。 4、一旦发现打印、复印、数据格式完全相同等抄袭现象,均按规定以不及格计。 5、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质量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与表现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级。 六、设计进度安排: 1、有详细辅导计划,但具体进度可根据个人情况可以自己定。 附录:档案袋内资料前2页如下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分解

制动系统匹配设计计算 根据AA车型整车开发计划,AA车型制动系统在参考BB轿车底盘制造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逆向开发设计,管路重新设计。本计算是以选配C发动机为基础。 AA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后制动器分别为前通风盘式制动器和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盘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因AA车型与参考样车BB的整车参数接近,制动系统采用了BB样车制动系统,因此,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驻车制动手柄力及驻坡极限倾角。 设计要符合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中的踏板力要求≤500N,驻车制动停驻角度为20%(1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400N。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整车基本参数见表1,零部件主要参数见表2。 表1 整车基本参数

表2 零部件主要参数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1所示。 图1 制动工况受力简图由图1,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1(N):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N):汽车重力;b(m):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kg):汽车质量;hg(m):汽车质心高度;L(m):轴距;(m/s2):汽车减速度。 对前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式中:FZ2(N):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a(m):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 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在附着系数为ψ的路面上,前、后车轮同步抱死的条件是: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之和等于汽车的地面附着力;并且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Fm1、Fm2分别等于各自的附着力,即:

浮头式换热器强度计算书

软件批准号:CSBTS/TC40/SC5-D01-1999 DATA SHEET OF PROCESS EQUIPMENT DESIGN 工程名: PROJECT 设备位号: ITEM 设备名称:后锥形擦拭冷器 EQUIPMENT 图 号: 215321-00 DWG NO。 设计单位:ls有限公司 DESIGNER 设 计 Designed by 日期Date 校 核 Checked by 日期Date 审 核 Verified by 日期Date 批 准 Approved by 日期 Date 填函式换热器设备计算计算单位 ls有限公司 壳程设计压力 1.04 MPa 管程设计压力 0.80 MPa 壳程设计温度 150.00 ℃ 管程设计温度 90.00 ℃ 筒体公称直径 553.00mm 筒 填函式换热器筒体最小壁厚 8.00mm 体 筒体名义厚度 8.00mm 校核 合格 筒体法兰厚度 40.00 校核 合格 前端管箱筒体名义厚度 mm 前 校核 端 前端管箱封头名义厚度 mm 管 校核 箱 前端管箱法兰厚度 mm 校核 后端管箱筒体名义厚度 mm 后 校核 端 后端管箱封头名义厚度 mm 管 校核 箱 后端管箱法兰厚度 mm 校核 管 管板厚度 30.00 mm 板 校核 合格

填函式换热器管板计算 计算单位 ls有限公司 设 计 条 件 壳程设计压力 P s 1.04 MPa 管程设计压力 P t 0.80 MPa 壳程设计温度 t s 150.00 °C 管程设计温度 t t 90.00 °C 换热器公称直径 D i 553.00 mm 壳程腐蚀裕量 C s 1.00 mm 管程腐蚀裕量 C t 1.00 mm 换热管使用场合 一般场合 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方式 ( 胀接或焊接)胀接,开槽 初始数据 材料(名称及类型) Q345R 板材 输入管板名义厚度 δn 30.00 mm 管 管板强度削弱系数μ 0.40 管板刚度削弱系数 η 0.40 隔板槽面积A d 7036.00 mm 2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长度或焊脚高度 l 28.00 mm 设计温度下管板材料弹性模量 E p 194000.00 MPa 板 设计温度下管板材料许用应力 []σr t 183.00 MPa 许用拉脱力 []q 4.00 mm 壳程侧结构槽深 h 1 0.00 mm 管程侧隔板槽深 h 2 2.00 mm 材料名称 S30408 换热管外径 d 12.00 mm 换 换热管壁厚 δt 0.80 mm 换热管根数 n 200 根 热 换热管中心距 S 25.00 mm 换热管长 L t 1686.00 mm 管 换热管受压失稳当量长度 l cr 813.00 mm 设计温度下换热管材料弹性模量E t 186000.00 MPa 设计温度下换热管材料屈服点σs t 156.00 MPa 设计温度下换热管材料许用应力 []σt t 116.00 MPa 垫片外径 D o 590.00 mm 垫 垫片内径 D i 550.00 mm 垫片厚度 δg mm 片 垫片接触面宽度 ω mm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园直径D G 574.00 mm 垫片材料 软垫片 压紧面形式 1a或1b

模板计算书(最终版)

附录一: 1 模板及外挂架计算书 1.1墙体定型大模板结构模板计算 该模板是按《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进行设计与计算的。 已知:层高为2900mm,墙厚200mm,采用全刚模数组合模板系列,2根[10#背楞,采用T30穿墙螺栓拉结,混凝土C30﹑Y=24KN/m2,混凝土塌落度13cm,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1.8m/h,温度T=25,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模板挠度为L/400(L为模板构件的跨度)。 模板结构为:面板6mm厚普热板,主筋为[8#,间距h=300mm,背楞间距L1=1100mm,L2=300mm,穿墙螺栓水平间距L3=1200mm。L=5400mm。 1.1.1 模板侧向荷载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0.22Y*β1β2ν1/2*250/(T+15) =0.22*24*1*1.15*1.81/2*250/(25+15) =50.92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1=50.92*1.2=61.1KN/m2 有效压头高度:h=61.1/24=2.55m 2.混凝土倾倒力标准值:4KN/m2 其设计值:4*1.4=5.6KN/m2 1.1.2 面板验算 由于5400/250=21.6>2,故面板按单向板三跨连续梁计算。1. 强度验算: 取1m宽的板条为计算单元 F3=F1+F2=48.88+5.6=54.48KN/m2=0.05448N/mm2 q=0.05448*1*0.85=0.046308N/mm

M max=K mx ql y2=0.117*0.046308*2602=366.26N.mm 则: W x=1/6*1*62=6mm3 所以: δmax=M max/(γx W x)=366.26/1*6=61.04N/mm2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第二章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常用的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 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时,应根据轴的具体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地选取其许用应力。 对于传动轴应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心轴应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转轴应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2.2.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这种方法是根据轴所受的扭矩来计算轴的强度,对于轴上还作用较小的弯矩时,通常采用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的办法予以考虑。通常在做轴的结构设计时,常采用这种方法估算轴径。 实心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 由上式可得轴的直径为 为扭转切应力,MPa 式中: T 为轴多受的扭矩,N ·mm T W 为轴的抗扭截面系数,3mm n 为轴的转速,r/min P 为轴传递的功率,KW d 为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 为许用扭转切应力,Mpa ,][r τ值按轴的不同材料选取,常用轴的材料及] [r τ值见下表: 表1 轴的材料和许用扭转切应力 空心轴扭转强度条件为: d d 1 = β其中β即空心轴的内径1d 与外径d 之比,通常取β=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例如,在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时,假设高速轴输入功率P1=,输入转速n1=960r/min ,则可根据上式进行最小直径估算,若最小直径轴段开有键槽,还要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影响。 T τ[]T τ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45#钢,正火,硬度HB170-217,作为轴的材料,A0值查表取A0=112,则 因为高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联轴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设有一个键槽,则: 另外,实际中,由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联结,则外伸段轴径与电动机轴径不能相差太大,否则难以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取电动机轴d d 8.0'min =,查表,取mm d 38=电动机轴,则: 综合考虑,可取mm d 32'min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实际因素选择轴的直径大小。 2.2.2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由于考虑启动、停车等影响,弯矩在轴截面上锁引起的应力可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则 其中: M 为轴所受的弯矩,N ·mm W 为危险截面抗扭截面系数(3mm )具体数值查机械设计手册~17. ][1σ为脉动循环应力时许用弯曲应力(MPa)具体数值查机械设计手册 2.2.3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由于前期轴的设计过程中,轴的主要结构尺寸轴上零件位置及外载荷和支反力的作用位置均已经确定,则轴上载荷可以求得,因而可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对轴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一般计算步骤如下: (1)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即力学模型 通常把轴当做置于铰链支座上的梁,支反力的作用点与轴承的类型及布置方式有关,现在例举如下几种情况: 图1 轴承的布置方式 当L e d L 5.0,1≤/=,d e d L 5.0,1/=>但不小于(~)L ,对于调心轴承e=0.5L 在此没有列出的轴承可以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得到。通过轴的主要结构尺寸轴上零件位置及外载荷和支反力的作用位置,计算出轴上各处的载荷。通过力的分解求出各个分力,完成轴的受力分析。 ][7.1][≤1-0σσσ== W M ca

模板计算书范本

剪力墙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高度(mm):;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5.木方和钢楞 (N/mm2):;方木弹性模量E(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 】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h; &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 β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1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β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kN/m2、 kN/m2,取较小值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第二章 轴的强度校核方法 常用的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 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时,应根据轴的具体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地选取其许用应力。 对于传动轴应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心轴应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对于转轴应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2.2.1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这种方法是根据轴所受的扭矩来计算轴的强度,对于轴上还作用较小的弯矩时,通常采用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的办法予以考虑。通常在做轴的结构设计时,常采用这种方法估算轴径。 实心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 由上式可得轴的直径为 为扭转切应力,MPa 式中: T 为轴多受的扭矩,N ·mm T W 为轴的抗扭截面系数,3mm n 为轴的转速,r/min P 为轴传递的功率,KW d 为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mm 为许用扭转切应力,Mpa ,][r τ值按轴的不同材料选取,常用轴的材料及][r τ值见下表: T τn P A d 0≥[]T T T d n P W T ττ≤2.09550000≈3=[]T τ

空心轴扭转强度条件为: d d 1=β其中β即空心轴的内径1d 与外径d 之比,通常取β=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例如,在设计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时,假设高速轴输入功率P1=,输入转速n1=960r/min ,则可根据上式进行最小直径估算,若最小直径轴段开有键槽,还要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影响。 根据工作条件,选择45#钢,正火,硬度HB170-217,作为轴的材料,A0值查表取A0=112,则 mm n P A d 36.15960 475.2112110min =?== 因为高速轴最小直径处安装联轴器,并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相连接,设有一个键槽,则: mm d d 43.16%)71(36.15%)71(min ' min =+?=+= 另外,实际中,由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联结,则外伸段轴径与电动机轴径不能相差太大,否则难以选择合适的联轴器,取电动机轴d d 8.0'min =,查表,取mm d 38=电动机轴,则: mm d d 4.3038*8.08.0' min ===电动机轴 综合考虑,可取mm d 32'min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实际因素选择轴的直径大小。 2.2.2按弯曲强度条件计算: 由于考虑启动、停车等影响,弯矩在轴截面上锁引起的应力可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则 其中: M 为轴所受的弯矩,N ·mm W 为危险截面抗扭截面系数(3mm )具体数值查机械设计手册][7.1][≤1-0σσσ==W M ca

制动系统计算说明书

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整车参数 2、制动器的计算分析 2.1前制动器制动力 前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1=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F1=3255kgf

以上各式中:A c—气室有效面积 L—调整臂长度 a—凸轮基圆直径 BF—制动器效能因数 R—制动鼓半径 R e—车轮滚动半径 ?—制动系效率 P—工作压力 2.2后制动器制动力 后制动器规格为?310×100mm,铸造底板,采用无石棉摩擦片,制动调整臂臂长,气室有效面积。当工作压力为P=6×105Pa时,前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 F2=2*A c*L/a*BF*?*R/R e*P 桥厂提供数据在P=6×105Pa时,单个制动器最大制动力为 F2 =3467kgf

2.3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 满载制动时的地面附着力是地面能够提供给车轮的最大制动力,正常情况下制动气制动力大于地面附着力是判断整车制动力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准。地面附着力除了与整车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在正常的沥青路面上制动时,附着系数?值一般在0.5~0.8之间,我们现在按照路面附着系数为0.7来计算前后地面附着力:F?前=G满1×?+G×? 2 =2200×0.7+6000×× =2002kgf F?后=G满2×?-G×? 2 3800×0.7-6000×× = =1487kgf

因为前面计算的前后制动器最大制动力分别为 F1=3255kgf F2=3467kgf 3、制动器热容量、比摩擦力的计算分析 3.1单个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的计算分析 前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1=2×πR1××L1= 式中(L1=100mm摩擦片的宽度 w1=110°) 后制动器的衬片面积A2=2×πR2××L2= 式中(L2=100m m 摩擦片的宽度w2=) 比能量耗散率 e1=β= e2=β= 上式中:G—满载汽车总质量 V1—制动初速度,计算时取V1=18m/s β—满载制动力分配系数 t—制动时间,计算时取t=3.06s 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以不大于1.8W/mm2为宜,故该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满足要求。 3.2单个制动器的比摩擦力计算分析 计算时取制动减速度j=0.6g

2003100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

2003100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5、《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组合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 t0β1β2v1/2,γc H]=min[0.22×24×4×1×1×21/2,24×3.1]=min[29.87,74.4]=29.87kN/m2 S承=γ0×(1.3G4k+γL×1.5Q4k)=1×(1.3 × 29.868+ 0.9×1.5×2.000)=41.53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68 kN/m2 三、面板布置

模板设计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350 墙截面宽度可取任意宽度,为便于验算主梁,取b=0.5m,W=bh2/6=500×152/6=18750mm3,I=bh3/12=500×153/12=140625mm4

1、强度验算 q=bS承=0.5×41.528=20.764kN/m 面板弯矩图(kN·m) M max=0.162kN·m σ=M max/W=0.162×106/18750=8.652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0.5×29.868=14.934kN/m 面板变形图(mm) ν=0.578mm≤[ν]=l/400=250/400=0.625mm

强度计算书.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名称 (一管子φ219*6(集中下降管)1 “集中下降管”的图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锅炉额定压力工作压力设计附加压力计算压力对应压力下介质饱和温度计算壁温管子材料材料的屈服极限基本许用应力 /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符号 / pe pg Dp a p tb t bi / MPa MPa MPa MPa ℃℃ / MPa MPa / MPa / mm mm / mm mm % mm mm mm mm mm mm / MPa 单位公界面输入界面输入界面输入 0.04 p e p g + Dp a 水和蒸汽特性 08标准,表6 界面输入 08标准,表1 08标准,表1 08标准,表3 h [s ]J 直管或直管道界面输入界面输入 08标准,8.4条,取值为1.0 式及计编号:JS3 算数值YR340702-35-0 1 1 0.04 1.04 184 250 20-GB3087 225 125 1 125 / 219 6 1 0.907 0.5 12.5 0.201 0.701 0.75 1.25 1.407 1.608 4.75 1.008 5.543 ss [s ]J 基本许用应力的修正系数 h 许用应力 [s ] 管子类型管子外径管子取用厚度管子的焊缝减弱系数直管理论计算厚度考虑腐蚀减薄的附加厚度厚度负偏差与取用厚度的百分比设计计算考虑钢管下偏差负值的附加厚度设计计算总附加厚度校核计算考虑钢管下偏差负值的附加厚度校核计算总附加厚度直管成品的最小需要厚度直管设计计算厚度直管的有效厚度按理论计算厚度算的外径与内径比最高允许计算压力 / Dw d jh dL C1 m

墙模板计算书讲解

墙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当采用容量为0.2~0.8m3的运输器具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3.00kN/m2;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mm):3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 主楞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主楞信息 主楞材料:圆钢管;主楞合并根数:2; 直径(mm):48.00;壁厚(mm):2.75; 3.次楞信息 次楞材料:木方;次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40.00;高度(mm):9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6.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v(N/mm2):1.50;钢楞弹性模量E(N/mm2):206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分别计算得 17.031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17.031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17.031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 3 kN/m2。 三、墙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次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制动系统设计手册(NEW)

王工: 总体上写得不错,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如下: 1.主要零部件的典型结构图。 2.分泵、总泵、吊挂助力器和阀等试验验证与试制验证的方法与标准(结合参考上次L 项目验证计划)细化与补充。 3. 分泵、总泵、吊挂助力器和阀的DFMEA分析的主要内容。 3.做到图文并茂,无经验的年轻的设计人员(《设计手册》主要读者)一看就明白。 4.附一典型车型(如L3360奥铃)的制动系统计算书。 储成高 2003.8.23 制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1.系统概述 一般情况下汽车应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机能,即:行驶机能、转弯机能和停车机能,而其停车机能则是由整车的制动装置来完成的。作为汽车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在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时汽车能很平稳地停止在所要停车的地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制动系统的控制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各种性能。 制动系统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行车制动系、应急制动系(也称第二制动系)、驻车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统(一般用于山区、矿山下长坡时)。 各种制动系统一般有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两个部分组成。其执行机构是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通常包括制动鼓、制动蹄、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轮缸等;其控制机构是为适应所需制动力而进行操纵控制、供能、调节制动力、传递制动能量的部件,一般包括助力器、踏板、制动主缸、储油杯、真空泵、真空罐、比例阀、ABS、制动管路和报警装置等,有的还包括具有压力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的部件。在其控制机构中如果按其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统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如气顶油等)。 制动系统是影响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部分,通常其应具备以下功能:可以降低行驶汽

模板计算书 最终版

防浪墙模板计算书 一、材料:模板面板采用5mm 厚钢板,横肋采用8号槽钢,竖向竖向大肋采用2根12号槽钢组合,最外侧采用14a 号槽钢加固横肋,穿墙对拉采用直径24mm 螺栓。全部钢材采用Q235材质。 二、 计算选型: 1、 面板验算:当四面支撑的板,长宽比大于2小于3时按双向板计算受力; 取短边间距为357mm ,按双向板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最不利受力情况计算。 2、 横肋验算:横肋支撑在竖向大肋上,视为支撑在竖向大肋的连续梁计算, 其跨距等于竖向大肋的间距。承受面板荷载,按两端带悬臂的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选型取悬臂为500mm ,间距为834mm 三跨连续梁计算。 3、 竖向大肋验算:竖向大肋用对拉螺栓固定连接内外膜,承受横肋传来的集 中荷载,将其视为支撑在对拉螺栓上的一端带悬臂简支梁。竖向大肋间距取798mm 计算,悬臂为150mm 。 4、 外侧横肋验算:外侧横肋固定竖向大肋,承受竖向竖向大肋传来集中荷载, 将其视为等跨连续梁验算,取跨距为348mm ,间距为798mm 计算。 5、 本模板高度不足2.1m ,无需设立支架,不存在风荷载稳定性验算。 三、 计算过程: 1、荷载计算与组合: (1) 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对模板最大侧压力为Fmax=8K S +24K t V 1/2,本项目不含外加剂,修正系数K S =1,本项目目前温度大约为20℃,温度校正系数K t =1,砼浇筑速度V=1m/h 。计算如下: Fmax=8K S +24K t V 1/2=8+24=32KN/㎡,荷载分项系数取1.2。 (2)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垂直面模板,取 4.0 KN/㎡,荷载分项系数取1.4。 (3)倾倒砼产生的水平动力荷载标准值:取6.0 KN/㎡,荷载分项系数取1.4。 (4)荷载组合: 模板静荷载设计值F J =32×1.2=38.4KN/㎡,模板活荷载设计值F h =4.0×1.4+6.0×1.4=14 KN/㎡;计算强度时,模板荷载组合为F=F J +F h =52.4 KN/㎡; 验算刚度时,模板荷载组合为F 、 =F J =38.4 KN/㎡。 2、面板验算: 底层面板支撑在横肋上,顶层模板长宽比LX/LY=834/357=2.34, 其大于2.0小于3,按双向板计算,取其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计算,简图如下:

钢模板计算书

湖畔郦百合苑9-13、14、15、18、19#楼及车库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施工规范》 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2.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 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 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此处取26kN/m 3 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 t0=200/(T+15)计算;假设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50C ,即T=250C ,t 0=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2.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 高度(m );取9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掺具 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 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大模板侧压力计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板模板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西河套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 ;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5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00; 采用的钢管(mm):Φ4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75;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2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80?.22/6 = 19.2 cm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