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和通天塔史话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和通天塔史话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和通天塔史话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与通天塔史话

登通天塔

玉笋浮江影倒流,推蓬傍柳系沧州;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金低绿树头。

绢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缘蚁狎忘鸥;依栏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

——明·肖远传说江心岛是由“宝钵”变成的

韶关市老城区(习称“小岛”),是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从西河迁建的,在南端的浈江和武江的汇流处,有一座呈蛋形(东西最宽处36米、南北最长处68米,面积约1680平方米)的石墩,市民称之为“江心岛”。

笔者世居西河,少年时上百次结伴游水过去登临江心岛,目睹江心岛的沧桑变化,丑陋面目改换秀丽容貌。解放前,江心岛上野草丛生,蛇虫出没,来往船艇不敢靠边。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筑加固了江心岛,同时在岛上植树绿化,树木葱茏,栖宿百鸟,远看仿似一艘停泊在江中的画舫。

传说,江心岛是由一个“宝钵”变成的,在那远古的时代,武江上有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渔民夫妇,男的名叫阿松,女的名叫阿梅。晚秋的一天,他们在江上撒网捕鱼时打捞起一个破旧的瓦钵。阿松觉得用不上,正要把瓦钵扔回江中之时,空中传来低沉的劝告声:“它是个宝钵,不要扔哟。”阿松抬头观望,只见空中飘过一团白云,却不见有人影。阿梅也同时听到劝告声,夺过阿松手中的宝钵,半信半疑地说:“那就出些大米来让我看看吧。”话音刚落,瓦钵随即盛满白花花的大米,阿松见状,高兴地说:“它真是个宝钵呀!”阿梅想到冬天将到需要添些衣服,就再向瓦钵要些布料,瓦钵随即出了一些布料。阿松和阿梅得到了“宝钵”,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夫妇心地善良,想到自己得到温饱,江上的乡亲们却在挨饥抵冷,心头仿佛压上一块石头。于是,他们向宝钵要出了大量大米、布料,分派给江上的渔民,让大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日子。江上的渔民得到了阿松和阿梅的善施乐助,非常感激他们夫妇的恩德。

岂料,好景不长。阿松和阿梅得到宝钵又赈助渔民的事情,不久便被岸上黄家庄恶毒、贪婪

的黄老财知道了。黄老财想要将宝钵占为己有,带着管家和两个家丁,乘船找到正在打渔的阿松和阿梅,诬告他们偷走了黄家的“传家宝”宝钵,责令他们交还,如不交还,就要他们的性命。阿松不甘示弱地和黄老财争论。管家和两个家丁跳下渔艇,欲强行抢夺宝钵。阿梅见到抢先走进艇舱,拿出宝钵,高高举起要把宝钵摔碎,并气愤地说:“你们这帮豺狼,休想抢到宝钵!”宝钵神奇地从阿梅手中飞出在空中翻滚,落到武江和浈江汇流处,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江中出现一座绿洲。黄老财气得暴跳如雷,狂呼管家和两个家丁把阿松和阿梅活活打死,然后推下江中。江上的渔民看到这悲惨的情景,一呼百应,纷纷围上前来,为阿松和阿梅报仇雪恨。他们愤怒地举起竹篙、木桨朝着黄老财、管家和两个家丁一阵猛打,把他们打的半死不活,一个一个地跳下江中,无一生还葬身河底。

阿松和阿梅的灵魂不散,变成了一对恩爱、致死相伴的雌雄宝鸭,栖息在绿洲的石洞里,保护着绿洲。因而,正如韶关民间相传,千百年来,洪水上涨一尺,雌雄宝鸭便把绿洲托高一尺,再大的洪水都淹没不了绿洲。

古塔遗留下来的塔基

笔者讲完“传说”讲“现实”。回到现实中来说,江心岛不是由一个“宝钵”变成的,也不是天然的河洲,实际上是一座坍塌了的古塔遗留下来的塔基。所以,时至今日尚有部分老一辈市民和水上居民仍然称呼塔基为“宝塔脚”。

据明代李延大撰写的《通天塔记》所载: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陈公豹谷(陈大纶字号),来守吾韶,爱民好士,事事为韶”。陈大纶自小崇敬唐朝名相张九龄、宋朝名臣余靖的品格、文才和功德,当作是学习的楷模,能够出任韶州知府,认为是他仕途的幸运。他略识风水学,到任不久,携同“贤书者遂六七人”,登上南门城楼观察气象,发现到元、明两代,韶关再没有出过京官,“科第遂为少逊世庙”,是因为浈、武两江的急流,将韶关的灵光文运“变迁水南徙而直至于海”。他祈望韶关代代都出像张九龄、余靖这样的名臣,那就必须堵截“浈武二水合流环拱风气”,如要“环拱”张九龄、余靖的雄风瑞气,发表他的见解:“惟塔可障”,别无他径。他提出建造石塔的倡议,符合众望,得

到官绅、尤其是“本城人”(世居韶关市民)的支持,赞同是“为韶千百世利尤精湛”之壮举。于是,当年便动工在浈江和武江汇流的“小洲突起之处”,进行“堵水而隄”建造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石塔(层数没有记载,故而不详),题名为“通天塔”。通天塔落成,“坚且厚塔于其上,水去而若来,急而若缓,称砥柱中流”,缓和了浈武二江的流水。塔上曾有僧人住持、供奉佛像,“佐以俸金翼如焕如塔挂青汉而钟声和白云犹

之乎”。

韶关(含原曲江县)有二十四古景,通天塔是其中之一的“中流塔影”。日间钟声悠扬,晚上烛光摇曳,成为市民向往游览的景点。明清两代,许多文人墨客登塔吟咏,留下不少诗词佳句。

今日“中流塔影”雄风再现

通天塔究竟毁于何年、何故、何人之手?参考清末同治十三年(1874年)纂修的《韶州府志》可有答案:通天塔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洪匪”,仅仅是简单到再不能简单的四个字。何故被毁,只字不提,可见当中是有不可告

人的内涵。所谓“洪匪”指的是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的太平军,是清廷官府对太平军的蔑称。

笔者并非信口雌黄说通天塔是清军自毁的,而是有可能不够充分的依据。1948年春夏交接之间,笔者前往石狮头(粤北人民医院北侧的一条古老街巷)探望舅公肖庆祥(著名乡绅,时年81岁),陪同他到石狮头渡口的老榕树下乘凉,面对着江中通天塔塔基,聆听他老人家神情凝重地讲述令笔者60多年来难以忘怀的“红兵三打韶州城”的悲壮故事: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闰七月至次年五月,太平军先后三次围攻韶州,历时长达10个月,始终不能得胜破城。第二或是第三次发动围攻韶州城前,扎营在石狮头肖家祠的一个将领带着几个义兵,乘船过渡登上通天塔顶层,视察韶州城内的军事布防,被守城的清军发现,朝通天塔开炮轰击,击毁了通天塔,塔中的太平军将领和几个义兵逃脱不及,同时壮烈身亡,尸体运回肖家祠堂,军民还联合开了追悼会。

笔者居家与“江心岛”(通天塔塔基)近在咫尺,几十年来朝夕相见,在心底沉淀深厚的难以言喻的情感,敬仰它虽消失了昔日“中流塔影”

的雄风,但是仍然显示“砥柱中流”的威力。一百多年来,经受浈、武江水流的冲击,傲然挺立,不屈不挠,却又感觉它不时如泣如诉,饮泣时是在吊唁太平军的英灵、控诉时是在揭露清廷官府歪曲历史的罪行。

2011年4月间,笔者应邀参加了市城管局召开的关于在江心岛重建通天塔的研讨会,兴奋异常。同年7月,通天塔动工兴建,工程进展顺利。2012年9月竣工落成剪彩。韶关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能够真实地看到盼望多年的古景观“中流塔影”雄伟而壮丽的风貌。(林亮坤)网络公民林晓乒邀您共同关注韶关文化,共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和通天塔史话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和通天塔史话

城记韶关5:江心岛传说与通天塔史话 登通天塔 玉笋浮江影倒流,推蓬傍柳系沧州;崔嵬分得青天半,睥睨金低绿树头。 绢拂苍苔摹古碣,频惊缘蚁狎忘鸥;依栏云外长舒啸,天际河山带晚愁。 ——明·肖远传说江心岛是由“宝钵”变成的 韶关市老城区(习称“小岛”),是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从西河迁建的,在南端的浈江和武江的汇流处,有一座呈蛋形(东西最宽处36米、南北最长处68米,面积约1680平方米)的石墩,市民称之为“江心岛”。 笔者世居西河,少年时上百次结伴游水过去登临江心岛,目睹江心岛的沧桑变化,丑陋面目改换秀丽容貌。解放前,江心岛上野草丛生,蛇虫出没,来往船艇不敢靠边。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筑加固了江心岛,同时在岛上植树绿化,树木葱茏,栖宿百鸟,远看仿似一艘停泊在江中的画舫。

传说,江心岛是由一个“宝钵”变成的,在那远古的时代,武江上有一对勤劳、善良的青年渔民夫妇,男的名叫阿松,女的名叫阿梅。晚秋的一天,他们在江上撒网捕鱼时打捞起一个破旧的瓦钵。阿松觉得用不上,正要把瓦钵扔回江中之时,空中传来低沉的劝告声:“它是个宝钵,不要扔哟。”阿松抬头观望,只见空中飘过一团白云,却不见有人影。阿梅也同时听到劝告声,夺过阿松手中的宝钵,半信半疑地说:“那就出些大米来让我看看吧。”话音刚落,瓦钵随即盛满白花花的大米,阿松见状,高兴地说:“它真是个宝钵呀!”阿梅想到冬天将到需要添些衣服,就再向瓦钵要些布料,瓦钵随即出了一些布料。阿松和阿梅得到了“宝钵”,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夫妇心地善良,想到自己得到温饱,江上的乡亲们却在挨饥抵冷,心头仿佛压上一块石头。于是,他们向宝钵要出了大量大米、布料,分派给江上的渔民,让大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日子。江上的渔民得到了阿松和阿梅的善施乐助,非常感激他们夫妇的恩德。 岂料,好景不长。阿松和阿梅得到宝钵又赈助渔民的事情,不久便被岸上黄家庄恶毒、贪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