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

一、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法律确认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一般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2、商标权、商标、驰名商标

商标权:亦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是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志。(或者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加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商标注册: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3、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独创性

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

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或者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独创性:是指外观设计与申请日以前的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或者在国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近似。

专利权的无效:是由于某种或者某些原因使已经获准的专利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4、著作权、作品、邻接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作品合理使用:是指使用人依照法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同意而无偿使用其作品的行为。

5、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地理标志、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特点。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是指竞争者为维护其竞争利益所享有的禁止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停止侵害请求权和赔偿损失请求权。

地理标志: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川性

并经权利入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的特点:秘密性、价值性、新颖性。

二、简答

1、简述著作权人享有哪些著作人身权利?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分)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分)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2分)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3分)

2、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权利人许可,也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权的专利的行为。(2分)其构成要件包括:

(1)有擅自使用专利权人专利的行为。(2分)

(2)实施行为以营利为目的。(2分)

(3)实施的技术与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近似性。(2分)

(4)专利权人的专利必须为有效专利。(2分)

3、简述专利人享有哪些权利?

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1)独占实施权。专利权人派他地利用和最终处分起专利权利的权

利。(2分)

(2)转让权。专利权人将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由他人支付价款的权利。(2分)

(3)许可权。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由他人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权利。(2)

(4)标记权。表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1分)

(5)保护请求权。(1分)

(6)放弃专利权的权利。(1分)

(7)署名权。发明人或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名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1分)

4、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1)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性,是指它必须依照专门的法律确认或授予才能产生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3)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具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牛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而其他国家则对共没有必须给予法律保护的义务;

(4)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或者说该知识产权就依法丧失。

5、简述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3分)

(2)客体不同。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而邻接权的客体是传播者所赋予作品的新的传播形式。(3分)

(3)两者的地位不同。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独立的,它可以单独行使,而邻接权则依赖于著作权,它是从著作权邻接而来的一种权利,除表演者权外都属于财产权范畴。(4分)

6、我国法律规定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措施有哪些?

根据我国商标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包括:

(1)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非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申请注册,且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权益,从而构成商标法禁用条款规定的不良影响的,由商标局驳回其注册申请;已经注册的,自注册之日起5年内,驰名商标注册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撤销,但恶意注册的不受时间限制。(2)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使用在非类似的商标或者服务上,且会暗示该商品或者服务与驰名商标注册人存在某种联系,从而可能使驰名商标注册人的权益受到损害的,驰名商标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两年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制止。对有上述行为,由行为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7、请求专利权无效宣告的理由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专利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请求专利无效宣告的理由包括: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同申请日以前已公知的外观设计不具有不相同或不相近似性或与他人的在先权利相冲突。

(2)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其说明书未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其权利要求书未能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3)授予专利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其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其外观设计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4)授予专利的发明,不是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专利的实用新型不是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不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或者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5)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授予两项以上的专利。

(6)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违法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

益。

(7)授予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领域。

(8)专利权未授予最新申请专利的人。

8、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具有新颖性的含义。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3分),在国内公开使用过(3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2分),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2分)。

9、简述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

许可人的义务:

(1)在合同有效期内保证拥有其注册商标专用权;(2分)

(2)维护被许可人合法的使用权,当第三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时,许可人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2分)

(3)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1分)

被许可人的义务:

(1)按合同约定的数额和方式支付商标许可使用费;(1分)

(2)未经许可人特别授权,不得将注册商标使用权转移给他人,也不得进行分许可;(1分)

(3)保证使用许可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质量;(1分)

(4)在使用许可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上表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1分)

(5)在发生商标侵权时,应协助许可人查明事实。(1分)

10、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1)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2分)

(2)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显著性(2分)

(3)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是法律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2分)

(4)中请注册的商标不得是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标志

(5)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已经注册或者初步审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2分)

(6)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一年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2分)

11、简述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具备的主要内容。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1)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名称。地址,(1分)

(2)许可使用的商标名称、注册证号:(1分)

(3)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范围;(1分)

(4)许可人监督商品或服务质量和被许可人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措施,(1分)

(5)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期限,(1分)

(6)许可使用的形式,(1分)

(7)许可使用费的数额及其支付方式,(1分)

(8)许可使用商品的标识提供方式,(1分)

(9)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的标示方式,(1分)

(10)违约责任。(1分)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整理

一.总论 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和经营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概括主义方法): *知识产权是区别于传统所有权的另类权利,是产生于精神领域的非物质化的财产权,即基于智力成果、经营标记或只是信息所产生的权利。 *知识产权不等于智力创造性成果权,以知识产权名义所统领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 *知识产权是法定之权,其产生一般须由法律认可。 3.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 (1)私权 *知识产权是私人的权利私人,特指名师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处于平等地位的人。 *知识产权是私有的权利私有,指民事权利为特定民事主体所享有,是特定人享有的私人权利,而不是一切人同享的公共权利。 *知识产权是私益的权利私益,与公益相对的个人利益。 (2)无形财产权:创造性成果权,经营性标记权,经营性资讯权。 4.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 5.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 (1)专有性 *知识财产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 *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2)地域性知识产权受到地域的限制,具有严格的领土权,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3)时间性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 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在专有性效力方面的区别 *所有权的排他性表现为所有人排斥非所有人对其所有物进行不法侵占、妨害和损毁,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所有权的独占性是绝对的,即所有人行使对物的权利,既不允许他人干涉,也不需要他人积极协助,在所有物为所有人控制的情况下,且无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相对的,这种垄断性权利受到权能方面的限制,同时该项权利的独占性只有在一定空间地域和有效期限内才发生效力。 6.知识产品的概念: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精神领域所创造的产品,具有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等各种表现形式,它是与物质产品相区别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范畴。 7.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是客体的非物质性。 基本特征:地域性、时间性、专有性 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是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可让与性、继承性、有期限性 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不可让与性、永久性 著作权所称的作品是:在文学、文艺、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且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进行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违禁作品、法律法规和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计算机的保护条件:原创性、固定性(有存储介质) 软件著作权的归属:谁开发谁享有著作权 特殊的有:职务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制定开发、非职务开发 作者的概念:创作作品的公民即是作者(但并不是所有作者都是著作权人) 有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其作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雇佣作品的权利主体: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是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某些特殊的作者只享有署名权 委托作品的权利主体:按合同,合同未约定的著作权属于受委托人 演绎作品的权利主体: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是演绎作品的作者,第三方的人使用演绎作品的,需要征得双重同意 美术作品的权利主体:美术作品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人的转移;美术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著作权的人身权:发表权(作者死后五十年内由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行使,无继承人的由原件所有人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证作品完整权 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广播权、复制权、表演权、展览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放映权。。。

我国著作权的取得由《著作权》规定的是自动取得权利符合《伯尔尼公约》精神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一样都是死后保护五十年,自然人的作品未发表的且没有表示不发表的,有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处分;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受保护的截止到死后的50年的12月31日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公开并收取费用 广播组织者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 广播组织者的义务:播放他人未经发表的作品的时候需要征得著作权认的同意,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是要支付报酬;播放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时候,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除了法律规定的可以不支付报酬的以外,都要支付相应的报酬;播放电影制品或以类似方法的制作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播放他人的录像作品的时候,还需要征得著作权认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组织者的权利:许可他人播放的权利;许可他人将其制作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制品上以及复制音像制品的权利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规定的可以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求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合理使用的适用情况有:个人为了学习、研究、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或评论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了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适当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政府机关在为了执行公务的需要适当的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新闻媒体为了报道时事新闻不可避免的使用了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媒体刊登其他媒体关于政治、宗教、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申明不可刊登的除外;对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将已经发表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发表的;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译成盲文的 法定许可的种类:报刊的转载;录音制品的制作;播放作品;播放录音制品;教科书编写;课件制作 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财产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转让的对象是著作权的财产权 著作权合同:许可使用合同(诺诚合同、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内容有:作品名称、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期限、转让金价、违约责任、交付转让金价的日期和方式)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著作权人授权有关组织代为集中管理著作权、邻接权的制度 意义:保护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实现;减少和避免纠纷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期末备考资料 单项选择 1、知识产权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C)。 A. 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实用性 B.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C. 国家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D.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实践性 2、关于知识产权法的性质,正确的表述是( C )。 A . 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 B. 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 C.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 D. 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3、世界上第一部着作权法是1701年生效的( C )。 A.《联邦着作权法》B.《版权法》 C.《安娜女王法》D.《作者权法》 4、《着作权法》所保护和调整的对象是( D )。 A.版权B.着作权 C.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D.着作权和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 5、刘教授1998年1月1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中国法坛》,于1998年6月1日发表。国家有关机关认为该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1998年12月5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位官方正式译文。刘教授对其译文( D )。 A. 自1998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着作权 B. 自1998年6月1日享有着作权 C. 自1998年12月5日享有着作权 D. 自1998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着作权 6、下列选项中,属于作品构成要件的是( C )。 A. 新颖性 B. 创造性 C. 独创性 D. 可欣赏性 7、甲乙共同创作完成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乙死亡,有一继承人丙,后甲将该小说发表,下列说法( A )是错误的。 A. 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 B. 发表该小说的稿费由甲和丙获得 C. 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应截止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 甲不能剥夺乙的署名权 8、甲将其作品投递给乙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乙便委托并丙对甲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乙杂志社将署名为丙、甲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C )。 A. 乙侵犯了甲的着作权,丙未侵权 B. 乙未侵犯甲的着作权,丙侵权 C. 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着作权 D. 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着作权 9、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是( A )。 A.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案》B.1883年的《巴黎公约》 C.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D.1952年的《世界版权公约》 10、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威尼斯共和国 11、下列发明中,属于专利法授予专利权范围的是( C )。 A.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B.一种疾病的诊断方法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知识产权和促 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介绍知识产权法的几个关键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商标权。 一、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法律权益。在知识产权法中,著作权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主要手段。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包括文字、音乐、戏剧、美术、摄影等形式的表达方式。著作权的取 得主要通过原创性和作品的固定表达。 二、专利权 专利权是指对于发明的独占权。在知识产权法中,专利权是保护技 术创新的重要制度。专利权的取得需要符合三个要件:新颖性、创造 性和实用性。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专利权的取得可以通过申请 专利来实现。 三、商标权 商标权是指对于商标的独占权。在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是保护商 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的重要制度。商标权的取得需要符合三个要件: 独立性、显著性和可区分性。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商标权的取 得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来实现。

除了上述三个重点内容,还有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重要法律制度 需要进行复习,例如专利申请制度、著作权登记制度、侵权责任和补 偿等。 在复习和理解知识产权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实际案例 和相关的法律解释,以充实对知识产权法的理解。例如,最近在数字 版权领域涉及的争议,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是非常重 要的知识点。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法律制度,其中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是三个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其 他相关的法律制度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希望本文能够帮助 你在期末复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重点内容。

中科大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复习题 第一编总论 1.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制度: ( 1 ) 著作权 ( 2 ) 专利权 ( 3 ) 工业版权 ( 4 ) 商标权 ( 5 ) 商号权(6)产地标记权(7)商业秘密(8)反不正当竞争 2.知识产权的专有性表现: (1)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斷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2)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产权存在 3.知识产权的特性: (1)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性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2)知识产权的法定性(3)知识产权的非密封性(4) 知识产权的人格性和财产权的融合性(5)知识产权的专有性(6)知识产权的有限性,包括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具有严格的领土性,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还有知识产权的时間性,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子自行消失,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共同使用 4.知识产权的地位:指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即它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者是归类于何种法律部门。在我国,其属于民法的范畴,慰也采取民事特别法的立法体例,不必归于民法典 第二编著作权 第一章著作权概述 1.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1)标的不同。前者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和智力活动的成果,同一作品可以同时被多数人使用;后者的标的是动产和不动产等有体物,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不能同时为许多人使用(2)权利的完整性不同。前这也是一种绝对权力,但受到地域.时间.权利本身的种种限制,直至进入公有领域,是一种不完整的绝对权利,后者属性是完整的,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2.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1)保护对象不同。前者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达到保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思想.事实.方法等不是其保护的直接标的;后者所保护的是有新穎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它抛弃表达形式而直接深入到技术方案本身(2)保护条件不同。前者要求保护的作品是独创的;后者对同一内容的发明只授予先申请人(3)权力产生程序不同。前者伴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后者必须采取国家行政授权的方法确定权利人,其产生需要专利机关的他别授权,进过一些程序才能产生(4)适用的领域不同。前者所保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后者主要保护在工业领域,与产品的技术方案息息相关 3.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原则(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3) 作者权利与公共权利协调一致原则(4)与国际著作权法律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 第二章著作权的主体 1.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如何行使: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全体合作人共有,行使著作权时要征得全体合作人员的同一,对于慰也分割的合作作品,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是不能单

知识产权法重点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2、知识产权的特征:(1)无形性(客体具有非物质性) (2)地域性 (3)期限性(权利的保护有一定的有效期限,权利一经消灭,便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共同财产) 3、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1)因创造智力成果 (2)因使用智力成果 (3)因交易智力成果 (4)因救济智力成果 4、知识产权体系:取得制度(形式条件,实质条件) 归属制度, 权能制度, 使用制度, 限制制度(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生产经营) 保护制度。 5、著作权: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6、著作权的法律特征:(1)客体是没有形体的思想或情感的表现。 (2)作为一种财产权,不同于作为普通财产权的物权。 7、著作权法是指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1990年9月7日通过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实施。 9、邻接权:指作品传播者对在作品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作品传播者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10、10、著作财产权: (1)复制权:复制权是著作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复制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为。 △注意"临摹"不再是复制的一种方式。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享有出租权的作品类型只能是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和计算机软件,别的作品如图书等作品的著作权人不能享有出租权。 (4)展览权:展览权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 △美术、摄影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的,展览权由该原件的所有人享有。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一般指著作权人自己或者授权他人以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方式,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再现作品的权利。 △表演权包括两个方面:"现场表演"和"机械表演",前者指公开表演作品,后者则是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广播权,一般也是指作品通过电台、电视台广播,但不限于电台、电视台的广播,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播放。

2023年电大考试知识产权法复习要点

知识产权法教学要点 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旳概念和性质 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旳智力活动发明旳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旳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旳权利。 2、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特殊旳民事权利。 二、知识产权旳特性 1、知识产权旳法律确认性 2、知识产权旳专有性 3、知识产权旳地区性 4、知识产权旳时间性 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确认、行使和保护知识产权旳过程中所产生旳多种社会关系而发生旳多种法律关系旳法律规范旳总称。 第二编商标法 第一章商标概述 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旳,用以识别不一样生产者、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旳商品或者提供旳服务,有明显旳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旳组合构成旳可视性标志。 第三章商标权 一、商标权旳概念和特性 1、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旳专用权利。 2、特性(见知识产权旳特性 二、商标权旳内容 1、专用权 2、严禁权

3、转让权 4、许可使用权 三、商标权获得旳方式和原则 1、方式:原始获得和继受获得 2、原则:1、使用原则2、注册原则(中国方式 3、混合原则 四、商标权终止情形: 1、因期满且未办理续展注册而注销 2、因商标注册人自动申请而注销 3、因商标注册人死亡或终止而注销 4、因注册商标争议而被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 5、因注册不妥而被商标局撤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 6、因商标注册人违反商标法规定而被商标局撤销

第四章商标注册 一、商标注册旳原则 1、我国旳商标注册原则是以自愿注册为主,以强制注册为辅。 2、强制注册旳范围:⑴人用药物⑵烟草制品 二、商标注册条件: 1、申请注册旳商标应当具有法定旳构成要素 2、申请注册旳商标应当明显性 3、申请注册旳商标不得是法律严禁作为商标使用旳标志 4、申请注册旳商标不得是不能作为商标注册旳标志 5、申请注册旳商标不得是与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已经注册或者初步审定旳商标相似或者近似 6、申请注册旳商标不得与被撤销或者注销未满一年旳注册商标相似或者近似 三、法律所严禁使用旳标志(见教材P55—58页,理解

商标法重点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商标法重点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商标的构成要件 ①合法性:不属于法律规定明确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商标法第10、13、15、16条】 ②显著性:是否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能力【商标法第9、11条】 ③标志的非功能性:商标对商品的用途、目的不是至关重要的,也不会影响商品的成本或质量【商标法12条】 在先性(非冲突性):【商标法9、12条】 ◎商标权撤销,是指商标主管机关对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罚,终止其原注册商标权的一种行政制裁手段(商标法49条)(一)自行改变注册商标(商标法24条)、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商标法41条,实施条例30条) (二)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 (三)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 ◎商标注册的无效,是指商标不具备注册条件但取得注册的,依法定程序使其商标权归于消灭的制度。【直接向商评委申请裁定;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提出无效抗辩请求】 (一)因违反绝对条件而无效(商标法44条第一款)【任何人,无时间限制】 (二)因违反相对条件而无效(商标法45条第一款)【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5年】效力(商标法47条):自始即不存在不具有溯及力商标注册人恶意造成的损失应给予赔偿 ◎商标权的限制 (一)叙述性合理使用(商标法59条第一款) 对叙述性商标以善意正当的方式进行商业性使用,不视为商标侵权行为。 (二)说明性(指示性)合理使用 在商业活动中,使用者为了说明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使

用他人商标的行为。 (三)商标先用权(商标法59条第三款) 是指在他人获得商标权之前已经使用该商标的所有人,享有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的权利。构成要件:①具有在先使用的客观现实“使用”是强调商标在商品或服务上的实际使用和投放市场,是连续一定时期的使用并产生了商标的识别功能,而不是象征性的使用②在先使用的商标相同或相似且使用的商品相同或类似③在先使用的商标应有一定影响 商标先用权行使的限制①使用范围的限制②附加适当区别标识③在先使用人出于善意④在先使用商标具有知名度的要求⑤在先商标权转移的限制 (四)商标权用尽和平行进口 商标权用尽,是指经商标所有人同意将带有商标的产品首次投放市场后,任何人使用或销售该商品,商标权人无权禁止。(权利穷竭原则)限制①该商品没有发生变化,并且未经过重新包装为条件②非商业目的的使用 平行进口,又称“灰色市场”(gray market),是指在国外生产的带有本国商标的商品,未经本国商标权人的同意而输入本国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法57条)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商标的(商标假冒)【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原则,<最高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解释2002 10条>】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仿冒)【条例76条】(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

知识产权法期末考试重点

知识产权法复习提纲 1.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知识产权对象的无形性 P11~P15 2.知识产权的概念、类型P4~5 /P19 3.怎样理解作品的独创性P20 4.作品的构成要件P49 5.作品的分类P50~52 6.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P65~66 7.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概念、种类、特征 P77~80 8.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包括哪些?P99~102 9.邻接权的概念及内容,与著作权的区别P88/P90 10.著作权侵权赔偿的三大依据P125 11.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有哪些? P56/P55/P57 12.专利制度的特征P140(不完整) 13.职务发明的概念,其权利归属?P151~152 14.专利的种类及各自的概念P164 15.权利申请书是什么?意义?作用?P170 16.以发明为例,专利的申请条件P175~182 17.专利的优先权?期限?P168~169 18.商标显著性的理解P226~232 19.什么叫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对其的保护?P302/P305/P305 20.商标侵权的概念、形式P294 21.商业秘密的概念,如何保护?P326P329/P331 22.地理标志的概念,如何保护?P343 23.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P374 24.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内容P377 25.Trips协议原则、内容 "TRIPS"协议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的简称。这个文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 关于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有不同说法,较为一致的有三条,即: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确保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其他成员之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基本国国民。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其他外国人也想获得同样的待遇。 透明度原则实际是所有原则的基础,只有相关的法律和司法或行政裁决可以获得和知悉,其他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才可能享受相应的优惠,菜油可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才有可能发现不合理的要求,才有可能防止和解决争端。 “TRIPS”的宗旨是:期望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和障碍,促进对知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知识产权的执法措施与程序不至于变成合法的障碍。 "TRIPS"协议涉及的知识产权共有以下八个方面: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地理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权和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TRIPS协议 TRIPS协议 同时,对上述知识产权的可获得性、范围及行使标准、施行、获得与维持程序、纠纷的预防及解决等,协议中均作了详细规定,已超出任何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将使知识产权问题与贸易问题密不可分。 专利制度的特征: 专利制度一般含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法律保护 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必须首先制订自己的专利法。专利法是国内法,大都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以及其它各种因素来制订。 (二)科学审查 不进行技术审查就很难保证专利的质量,这是专利制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激励发明创造必须采取的措施。 (三)公开通报 专利技术的内容以专利说明书的形式向世界公开通报,并每年以100多万件的梯增速度增长。 (四)国际交流 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专利保护问题,否则输出方因得不到专利保护而不放心。各个国家彼此都建立了专利制度,双边来往就可以采取互惠的办法,促进经济技术交流的发展。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基于历年考题整理归纳!)

一、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确认,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法律确认性、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一般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指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方式,就缔约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协调和合作。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2、商标权、商标、驰名商标 商标权:亦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用权利。 商标:是识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标志。(或者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生产、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由显著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的可视性标志。)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加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商标注册: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引发的商标专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销其注册的制度。 3、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独创性 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

2023年春季学期法学知识产权法复习指导新版

2023年春季学期法学《知识产权法》期末总复习指南 (2023年6月3日更新) 期末复习注意事项: 请注意: 本次上海电大法学专业考生中,有参与中央电大基于网络考试改革的同学,也有沿用本来纸笔考的同学。 宝山电大同学参与机考,其余同学参与期末常规形式的考试。 常规形式考试的复习提醒: ⏹考试题型涉及: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简答题、案例题或论述题。基本分值分布可参考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四的综合练习。(如案例题或者为24分或为14分) ⏹考试复习重点:商标法、专利法以及著作权法这三大法律制度,外加知识产权法总论部分, 反不合法竞争及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请注意结合《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及《反不合法竞争法》的法规内容进行理解学习) ⏹考试注意事项:因本次考试加大应知应会力度,故考生应准确理解基本知识点并学会融会贯 通的灵活运用。 ⏹考试范围:重点内容分布在第一编至第五编,第六编涉及一些重要的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 约、巴黎公约、TRIPs协议。 ★复习依据: (1)中央电大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 (2)中央电大出版的课程教材以及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指导》、《法学专业案例选编》; (3)《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及《反不合法竞争法》等法规; (4)“电大在线”与上海电大“网上课堂”的导学及自测练习或记分作业。 ⏹答题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结合中央电大文法部下发的《法学专业案例选编》(本)中的有 关案例展开学习与复习。比如说案例3、7、8、9、12等。 如何把握本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

⏹考试重点:基本围绕各类知识产权的权利与义务、使用许可协议、侵权及保护等内容展开。 如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权利、义务是什么?这些权利如何取得?它们的行使有何限制?保护期有多长? ⏹考试的难点:突出对基本知识的扎实掌握与融会贯通地运用。规定大家在学会独立思考分析 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及保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考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 ⏹例如,对于“试分析不合法竞争行为的产生因素及反不合法行为的重要性”这一问题,需要大 家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法的有关原理去综合把握领略。 ⏹例题分析——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是调整因发明、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 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参考答案见教材第9页) ⏹表演者权:是指演员和表演单位对其表演活动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参考答案见教材第304 页,或复习册邻接权部分) ⏹发明: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善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答案见 教材第141页) ⏹例题分析——填空题 1、我国专利申请的原则是_____和______。(答案应为:先申请原则、单一性原则) 2、我国对驰名商标认定一般采用_______和______方式。(答案应为:个案认定、被动认定) 3、商标相混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____,另一种是____。(答案应是:相同、相近似) ⏹例题分析——选择题 1、不可专利的项目有(ABD )。 A. 科学发现 B. 动物新品种 C.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 D. 疾病诊断方法 2、平面商标可分为(ABC )。

知识产权法期末重点.doc

知识产权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支配特定的蕴含人的创造力并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对象是特定的信息,特征包括主客观双重属性、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知识产权以特定的信息为保护对象 2、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3、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义务主体是除权利人外一切人、自由支配) 4、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5、知识产权的权项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知识产权许可使用 1、独占许可:除被许可方可以按照约定独占的使用有关知识产权,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内的任何第三方均不能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活动。(被许可人自己名义) 2、排他许可: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在约定范围内独家使用有关知识产权,不允许第三方在该范围内使用该知识产权,但可保留自己在该范围内使用的权利。(在权利人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名义起诉) 3、普通许可使用:被许可方按照约定使用有关知识产权,学科方仍可以许可第三方使用该知识产权的活动。(共同起诉;无书面授权不可自己名义起诉) 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停止侵害:行为人违反法律实施了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而且该侵权仍在继续,不以主管过错为要件。该责任形式可以和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并用。 2.赔偿损失(1)行为人实施了侵害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2)权利人由财产损失(包括既得利益的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 (3)侵权行为和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所要求的注意义务) 3.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侵权行为+过错 著作权法一赔偿损失+违法所得+合理开支+五十万以下 专利法一侵权所得+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合理开支+一万到一百万 商标法一侵权所得+商标许可使用费倍数+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合理开支 诉讼时效期间 (1)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2)侵犯著作权或商标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二年 著作权一狭义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广义包括邻接权。 区别:1.权利主体不同。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 2.权利的对象不同。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 3.内容不同。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发表、署名等人身权和复制、发行等财 产权;邻接权的内容主要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等。 4.产生的原因不同。符合法定条件,产生就可获得保护&著作权人授权及+再利用联系:1、邻接权基本上是以著作权为前提,多数与作品有关 2、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

单选题:10题,每题1分 多选题:10题,每题2分 简答题:5题,每题8分 案例题:2题,每题15分 选择题:课件里面的题目 多选题: 1、专利对象的考察;书本79页11点和12点 11.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构成这类合理使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针对的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的作品,均不包括在内。对于合作作品,有一个作者不是中国人的,也不在此合理使用之列。第二,针对的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在此列。第三,必须是用汉语言文字撰写的作品,如果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用外语创作的作品,也不在此范畴之内。第四,必须是从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不能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到汉语的翻译。第五,翻译作品的出版发行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此项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身体残疾者的人文关怀。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上述12种合理使用或者对著作权的限制,亦适用于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邻接权。 2、职务发明书本126 3、委托发明书本127

简答题: 1、作品的构成要件;(包含作品的概念)书本37页 ①概念: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②构成要件主要有: (1)作品要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2)作品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形式; (3)表现形式必须是作者的智力创作成果; (4)作品具有独创性; (5)作品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复制; (6)作品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表达; (7)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2、邻接权与著作权(版权)的联系与区别; 邻接权与版权的区别;书本69页 (1)联系: 邻接权属于广义著作权的组成部分,同狭义著作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二者都与作品相联系。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有关著作权的一-些规定也适用于邻接权保护,如合理使用、权利质押等。 (2)区别: 但邻接权也有其独立性,它与著作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权利产生原因不同。著作权基于作品的创作;邻接权基于其传播活动中投人的资金和劳动。 ②权利主体的种类不同。著作权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邻接权的主体除表演者外一般是社会组织。 ③权利的对象不同。著作权的对象是作品,要求具有独创性;邻接权的对象是传播作品所产生的劳动成果,如表演活动、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 ④权利的内容不同。著作权的内容包括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邻接权中除表演者权外,不包括人身权利。就权利内容而言,著作权的财产权利也比邻接权的财产权利丰富。 3、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书本11页

知识产权法期末重点内容

知识产权法名词解释与简答题论述题案例之 垂死挣扎疯狂背诵版 一、名词解释: 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2、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作品: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加以复制的智力成果。 4、演绎作品:基于已有作品加以改编、翻译、注释和整理等而产生的作品。 5、合理使用:指在法定条件下,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不必征得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6、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7、著作权主体:或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能成为著作权主体。 8、其他著作权人:是指除作者之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国家。 9、职务作品: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职务作品与公民所担任的职务紧紧的连在一起,它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安排其雇员或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任务而创造的成果。职务作品即非公民个人的作品,也非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委托的作品。 10、发行权:是向公众提供作品或其复制品的权利。 11、表演权:亦称公演权、上演权,指以声音、表情、动作等创造性地公开再现作品的权利。 12、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13、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2023年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本科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点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1、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旳智力活动发明旳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旳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旳权利。其基本特性: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独占性);③地区性时间性 2、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旳专有权利,或者说,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旳总称。 3、著作权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著作人身权或著作财产权之一部分或所有旳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4、职务作品:公民为完毕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旳作品。委托作品:是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旳酬劳,由作者按照其意志和详细规定而创作旳特定作品。其权利归属,受委托创作旳作品,著作权旳归属有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协议约定。协议未明确约定或没有签订协议旳,著作权属于受托人。5 著作权法意义上旳作品:是指文学、艺 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 种有形形式复制旳智力成果。作品成为著 作权客体旳条件: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6、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 对其作品所享有旳多种与人身相联络而又 无直接财产内容旳权利。著作财产权:又 称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旳对称,指作 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 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酬劳旳权利。 7、著作权自动获得:是指著作权因作品创 作完毕、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旳存在而 自然获得,不在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8、演绎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享有旳 以其作品为蓝本进行再创作旳权利。它包 括改编权、翻译权、注释权、整顿权、编 辑权。 9、邻接权:也称为传播者权或与著作权有 关旳权利,是法律赋予作品传播者对其发 明性旳传播行为享有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 利旳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出版者权; ②演出者权;③音像制作者权;④广播、 电视组织权。 10、签名权: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或名称旳权利。它包 括作者在自己旳作品上签名和不签名两个 方面旳权利。 1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旳条件下,法 律容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旳作品而 不必征得著作权人旳同意,也不必向著作 权人支付酬劳旳制度。合理使用必须具有 旳条件:①使用旳作品已经刊登;②使用 旳目旳仅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或者为了教学、科学研究、宗教或慈善事 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旳需要;③使用他人 作品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旳其他权利, 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12、法定许可使用:是指依著作权法旳规 定,使用者在运用他人已经刊登旳作品时,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旳许可,但应向其支付 酬劳,并尊重著作权人其他权利旳制度。 其条件为:①法定许可使用旳主体只能是 报刊杂志社、演出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编总论 一、知识产权概念 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 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主要指:着作权和工业产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③ ②口述作品(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③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④美术、建筑作品(不包括平面设计图和建筑模型) ⑤摄影作品 ⑥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⑦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⑧计算机软件 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三、不受着作法保护的对象(F5) (1)思想; (2)事实以及对事实无独创性的汇编,如时事新闻; (3)表演权:公开活表演、公开机械表演 (4)广播权:着作权人、表演者半个广播权、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对节目信号 (5)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②主体:着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 ③与发行权区别:无载体的互联网传播;④与广播权区别:受众可自由选择时间地点来获得作品,作品被储存

六、着作权的归属 1、职务作品: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普通职务作品:着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适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 特殊职务作品:着作权归单位所有(①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②作者享有1、署名权2、获得奖励权3、获得报酬权) 2、合作作品:两人以上的作者共同创作所形成的作品。最后死亡的合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 2保护表演者形象不受歪曲权3半个广播权4首次固定权5复制发行权6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为财产权 4、广播电视组织权:①主体:广播电台、电视台;②节目信号;③1转播权2录制、复制权 ④广播组织者义务:A对未发表作品,取得着作权人同意并支付报酬;B不侵犯人身权(除发表权)和获得报酬权;C法定许可的例外:对已发表的电影、类似电影、录像制品,获得许可并支付报酬 八、着作权的权利限制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 一、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6、案例分析 二、重点内容 第一编导论 1、知识产权的概念(P4) 答: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2、知识产权的分类(P18-19) 答:(1)以知识的功能为标准,分为著作权和工业产权; (2)以各自获得财产的手段不同,分为创造成果权和工商业标记权。 3、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P22-23) 答:(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不同:物权的对象是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其他实实在在的物理学意义 上的“物”;知识产权的对象是“知识”,是不含物质实体的 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是非物质的客观存在。 (2)权利的独占、排他性程度不同:知识产权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他性上要弱于物权。 (3)实现利益的方式不同:物权人的利益既可以借助法律实现对利益的控制,也可以通过事实 上物权对象的占有来实现其利益。 (4)权利效力不同: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通常要让位于物权(须以接触或使用作品原件为前提)。 (5)期限不同:知识产权的期限不同于物权的期限。 (6)价值衡量(定位方法)不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价值无论是质的规定性还是量 的规定性,都不同于物权。 4、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笔记) 答:(1)寻求一种创造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2)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 (3)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 (4)促使知识产权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5、世界范围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法律(P38) 答:(1)1883年由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等十多个国家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2)1886年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间相互保护著作权的《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3)1952年以美国为主导的又一著作权多边条约《世界版权公约》; (4)1994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订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