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的矛盾

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的矛盾

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的矛盾
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的矛盾

新闻专业主义

定义: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基本原则:

1、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3、新闻从业者是资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本准则是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念,而不是任何需要向社会主流灌输的意识形态;

4、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假观念,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势力;

5、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组织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发展新闻学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定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矛盾

现实性: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主义,现实局限性体现如下:第一,记者界不愿指责违反专业标准的同行,职业协会经常会形成封闭式的团体。第二,专业标准可能是过度抽象和模糊,难以被贯彻执行。第三,媒介的专业化不包括专业训练和专业执照标准。(我国的特殊体制例外)第四,媒介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拥有较少的独立控制权。第五,违反专业标准很少有立即可见的后果。相反,发展新闻学与现实情况紧密贴合。考虑到了新闻对现实的影响、发展和促进作用。是基于现实主义对新闻作用的一种考虑。

必要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经济是其首要任务。优先发展经济符合我国国情。站在这个角度上,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是有一定的矛盾的。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我们站在完全中立的立场上考虑、报道问题。向公众还原一个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不屈服于任何权威、机构、个人以及政治、经济势力的真实视野。在其还原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符合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要。有时,甚至是背离经济的发展方向的。而根据发展新闻学相关理论,以及我国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核心,发展经济恰恰是我国发展的必要环节。故,这与发展新闻学的核心内容1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政治性: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我们不去屈服于任何政治势力,发展新闻学要求我们“程度不一定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完全中立的一种思想,站在局外,对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府行为进行评价:于是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政府的一些抨击行为。而发展新闻学却是一种“亲政府化”的新闻传媒方式,注重在符合原则,不逾矩的情况下帮助树立政府权威,教育群众以帮助其学习领会政府的施政纲领,理解其施政行为。在这一点上,新闻专业主义和发展新闻学再一次出现分歧。

1发展新闻学

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附:

新闻专业主义的现实悖论

理想与现实的悖论常常存在于一切形态中。西方新闻从业者在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过程中,由于现实因素的规范与制约,常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悖论,解构了西方所标榜的自由、客观、公正、独立的新闻专业主义神话。

新闻专业追求与现实表现的悖论。

客观、公正、独立、真实地描述新闻现象真相以反映事实的本质,并以服务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为实践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利,这是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核心内涵。但是,这种专业追求在现实表现中产生了困惑。

早在20世纪60至80年代,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媒介研究学派埃尔德里奇教授就已明确指出,“客观”在实践中的意义是千变万化的,而新闻是一定文化的构建。影响客观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新闻文化的影响,形成传播者不同的文化差异和舆论环境,致使他们常常自拟一种即定的新闻操作模式和解读方式,从而,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与主观、公正与片面、真实与谎言、独立与依赖等概念的把握和判别存在模糊的、不可确指的多样性,意识形态的理解困难自然产生了实践的现实差异。2、政府、国家和媒体所有者对新闻话语权力的直接操控,加强了新闻客观性中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蕴涵,使新闻的客观独立原则受到政府权力话语的挑战。如“911”事件之后,美国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右翼化,甚至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化,使北美主流新闻的客观独立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北美新闻与政治民主之间关系话语的明显体现。3、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的悖论。从结构功能角度看,新闻对社会施以中立的把关人和“忠诚的看门狗”角色。在传播信息时,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取舍,凡符合新闻价值要求的信息,便责无旁贷地传播;反则铁面无私地舍弃。然而,消费者对于他们想看的和想读的越来越挑剔,而主流媒体所做的仍然是把复杂多样的现实翻译成简单的、只有少数几种声音的符号世界。于是,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成为抵触的两个概念,致使媒介真实和客观真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正如格拉斯哥小组所论证的:媒体往往是为主流社会服务的,它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精英意识。而实际情形表明,社会需求是大众化和多层次的。

新闻职业道德与效益利润的悖论

新闻专业主义严格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从业者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须遵守职业的道德标准和团体组织的规范制约,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重。而新闻是由新闻行业的商业运作、政府以及他们的媒体顾问操控的传播技术,以及公民的品位和娱乐习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就增加受众和收视率而言,它们也是影响新闻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润的主要维度。而且,媒体不同传播样式以及同种传播样式的剧烈竞争,新闻从业者往往偏离新闻职业道德的制约,以迎合企业、政府及受众的特殊企求,尽力地传播政治信息,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媒介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流程以财团利益及其对媒介利益的影响为思考出发点。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新闻的发展历程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触觉和嗅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班图语系。,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阿拉伯文字体系。,斯拉夫文字体系。,梵文字体系。,希腊文字体系。,回鹘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于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世纪中国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适当改进,应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当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恩格斯在分析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是有借鉴意义。根据恩格斯的分析,考察世纪

《新闻传播学》新闻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

为什么说新闻媒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0简答) 简述技术在现代媒介形态的变化中有什么样的作用。(04简答) 简述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演变过程,阐明现代新闻事业产生的重大意义。(99论述)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 新闻传播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施拉姆的论断,“社会是一个主要由传播所维持的这类关系所组成的网。”“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类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 新闻传播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 二、新闻传播的发展 书写媒介阶段 “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印刷媒介阶段 印刷媒介复制和传播新闻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空间上,它可以在无限长的链条上进行传播,在时间上,它可以使新闻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久流传。它打破了以往那种封闭与半封闭的传播状况,使人类社会真正有了一种可以为人民大众服务,全社会都可以触摸到的新闻传播工具。由此而产生的人类在传播观念、态度以及对周围环境认识上所发生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 人类自口头传播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寻找、改进、提高、扩大自己的传播能力,以促进生产,支配自然,扩大交流,发展社会。传播媒介的不同演变阶段,正反映出这种努力、改善、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新闻传播的新时代——新闻事业阶段(新闻事业产生的重大意义) 新闻事业阶段,意指现代报刊特别是大众化报纸产生以后的时期。一方面,它是新闻传播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成果,另一方面,其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降临。从宏观上看,新闻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的区别体现在两点: 1、新闻事业是一种专门化的新闻传播活动 即新闻事业是由职业的传播者来从事新闻的搜集与传送,以新闻传播机构的出现为标志。其意义在于,新闻传播机构出现后,传播者与媒介的关系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1)传播者所使用的往往是一种固定的专门的新闻媒介,而且媒介的复杂度、精巧度超过了以前的传播媒介。 (2)在新闻机构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中,这些新闻媒介不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与发挥,而且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和改进。 (3)新闻传播者不得不付出最大的努力,运用自己的一切智慧来掌握、操作日益复杂的新闻媒介,探索和创造出一整套与么接相应的措施、方法、规范、章程,致使新闻传播成为一种具有较高专业文化水平的规范化的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业的诞生不仅意味这媒介本身朝着更为先进的方向发展,也标志着人与媒介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这种助力推动下,新闻传播的质量、速度等不断提高,这是新闻事业出现前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难以相提并论的。 2、新闻事业一种开放性的新闻传播活动 即指新闻事业是面向社会,对全社会开放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新闻事业的传播面是整个社会。如果说,自新闻传播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孜孜不倦地追求这一目标,那么在电子传播技术得以广泛运用于新闻传播的今天,这种追求、目标,已逐步成为现实。

新闻学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学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学就业现状 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新闻学的录取分数往往比正常本科线高出数十分,这样的分数也体现出了新闻人才的素质之高。正因为如此,在大部分人眼里,新闻专业应该是相当好就业的,但实际上新闻学专业的就业率近几年并不高。就连在北京,广州,上海,武汉这样媒体行业发达的地区,新闻专业的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 原因是目前高校开设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性不够,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知识水平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现在的新闻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报纸,网络媒体已经在现在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各个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缺少的是综合能力高的人才。 举这样一个例子:同样是发生在街上的一件突发新闻,普通的记者可能会拿出相机,拍照,然后回到报社按部就班的写稿,发稿,等着第二天见报。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记者,他可能会先拍照甚至拍成视频,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编辑图片或者视频,编写好新闻稿,即时的发送到本报纸的网站,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该条新闻。这两种方式,谁都可以看出,第二名记者显然要比第一名要强得多。新闻失去了时效性还叫新闻么?一个什么都落后于别人的报纸或者网络媒体也会慢慢的失去读者。 当然想做一名综合能力强的新闻人,不仅仅是拍照,视频处理,还有很多其他的能力需要提高。这里引用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的话:“我曾经说过需要三种人,就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现在我又加了一个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就是我现在特别需要这样的跨媒体人才,因为我现在在推动媒体的融合。这个就必须要懂人民网,也得懂人民日报。这两个你都懂,这就非常厉害了……”

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的矛盾

新闻专业主义 定义: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基本原则: 1、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 3、新闻从业者是资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本准则是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念,而不是任何需要向社会主流灌输的意识形态; 4、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假观念,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势力; 5、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组织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发展新闻学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定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矛盾 现实性: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主义,现实局限性体现如下:第一,记者界不愿指责违反专业标准的同行,职业协会经常会形成封闭式的团体。第二,专业标准可能是过度抽象和模糊,难以被贯彻执行。第三,媒介的专业化不包括专业训练和专业执照标准。(我国的特殊体制例外)第四,媒介从业者对自己的工作拥有较少的独立控制权。第五,违反专业标准很少有立即可见的后果。相反,发展新闻学与现实情况紧密贴合。考虑到了新闻对现实的影响、发展和促进作用。是基于现实主义对新闻作用的一种考虑。 必要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经济是其首要任务。优先发展经济符合我国国情。站在这个角度上,新闻专业主义与发展新闻学之间是有一定的矛盾的。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我们站在完全中立的立场上考虑、报道问题。向公众还原一个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不屈服于任何权威、机构、个人以及政治、经济势力的真实视野。在其还原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符合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要。有时,甚至是背离经济的发展方向的。而根据发展新闻学相关理论,以及我国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核心,发展经济恰恰是我国发展的必要环节。故,这与发展新闻学的核心内容1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政治性: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我们不去屈服于任何政治势力,发展新闻学要求我们“程度不一定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完全中立的一种思想,站在局外,对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府行为进行评价:于是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政府的一些抨击行为。而发展新闻学却是一种“亲政府化”的新闻传媒方式,注重在符合原则,不逾矩的情况下帮助树立政府权威,教育群众以帮助其学习领会政府的施政纲领,理解其施政行为。在这一点上,新闻专业主义和发展新闻学再一次出现分歧。 1发展新闻学 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一章 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章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和中国诞生与发展的历程,了解新闻学的学科结构;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诞生与演变,掌握新闻理论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四个问题: 1.新闻学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 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3.新闻学的学科结构。 4.中西新闻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本章共两节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地位; 第二节新闻学的发展演变; 西方新闻学的发展; 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与早期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学研究。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新闻学的定义和学科定位; ②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新闻改革。 难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定义):【重点】是一门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揭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的独立学科,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拥有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附】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一、新闻学的学科特点。2点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掲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 1.新闻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学的诞生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研究论著和新闻学研究机构。 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拥有了专职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专门著作。 新闻学带着鲜明的新闻实践烙印,具有应用性学科的特征。新闻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新闻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指导价值。 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悠久历史相比,新闻学科的诞生远远晚于新闻传播活动。人类早期传播活动

试分析新闻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试分析新闻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群众通过媒体新闻传播了解国内外大小事,但随着时代发展,一方面认为新闻学为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新闻学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巩固,新闻学的生存环境慢慢改善,前景不可估量,另一方面认为,新闻学对存在的社会问题缺少关注与建设意见,让新闻学发展逐渐走向没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新闻学发展到底处于什么困境?新闻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围绕这些问题,开展新闻学发展困境与出路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闻学发展困境发展出路 一、当前新闻学发展的困境 (一)面临科学体系变革的困境。 对于我国新闻学研究来说,大多数新闻学研究还停留在工作总结与政策性解读的阶段,系统逻辑的科学理论体系并没有构建完整,对于新闻实践全面性、前瞻性的指导缺少理论高度。随着日新月异的新闻事业,舆论引导逐渐转变,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手段不断改革创新,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经从传统转向个性化与多样化,传统新闻研究模式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越来越无法应对,

传统新闻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二)面临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困境。 我国新闻学界对一线新闻工作环境与方式内容的变化都不是很了解,思维停留在传统时代的新闻学,面对大型新闻的实际参与度与研究度都不高,重大新闻出来时,缺少敏锐度和参与度,报道的新闻往往缺少现实意义。最新国内外新闻学研究对我国业界新闻学者来说没有彻底掌握,新闻学界与实践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面临商业行政双重影响的困境。 传统新闻学讲究的是舆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并且新闻最主要的是事实。当前新闻学在政治、商业的界限上出现混淆,某些理论研究者对触及改革性的问题缺乏勇气,回避客观矛盾问题,并且不按照相关行政指令或者市场利益报道和解读新闻。特别是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点击率或者观看量,往往利用各种手段博人眼球,最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内容上,五花八门,各种曲解和庸俗,只要能带来商业利益,就发布虚假、夸张的消息,骗取读者的利益。 (四)面临被传播学取代的困境。 当传播学被引进中国后,新闻学研究对传播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知识摄取,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新闻学研究的尴尬地位,另一方面面临被传播学代替的危险。许多高校的新闻学研究已经被传播学研究所替代,新闻学院改为传播学院,引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启示知识分享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 启示

发展传播学的历程和启示 关于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的课题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并形成大众传播学中一门学派:发展传播学。这门学派发端于50年代,不断发展、变革,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对这一理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发展传播学作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学术研究,甚至对一些国家的传播政策起过影响作用。 发展传播学的第一批代表作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 ),Pye Lucian的《传播与政治发展》(1963),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1964)。 勒纳这本书是根据1950年到195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对六个中东国家所做的一次大规模社会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写成的。在书中,他提出了传播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其理论的核心是以城镇化、教育普及、大众传播发展和人的社会参与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现代化的过程。他特别强调了传播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传媒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勒纳将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妙的放大器”,认为它能大大加速社会发展速度,提高现代化程度。 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罗杰斯(Every Rogers)出版了《创新与发明的推广》一书,他提出新思想、新事物的普及、推广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社会变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发明被推广采纳的过程。在1966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一书中,罗杰斯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并提出了创新推广过程的模式:知晓、劝服、决策、证实。 发展传播学中的理论和观点很快被应用到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中,20年以前(60年代,作者注),西方国家和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如日本,怀着高度的期望关注着这些不那么幸运的国家。这些比较幸运的国家愿意让欠发达国家分享他们的经验,输出某些他们在工业、农业和交通方面最有效的技术,来帮助欠发达国家取得象发达国家已取得的同样巨大的跃进,但不是西方过去所需要的几个世纪,而是几十年的时间。 然而十年之后,成效却不那么显著,在各地推广时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纷纷失败了。例如美国为美属东萨摩亚的儿童开通六条教育频道,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取消了高年级的课程,观众热心于收看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节目。加拿大在印度首创的农村广播座谈会,在推广过程中渐渐凋谢。印度北方的“绿色革命”却因为农民缺乏资金和土地而无法推广。这一系列事例表明了由发达国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现代化的实验失败了。 来自西方的发展传播学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中受挫。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并不是都能实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考虑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没有根据各国的具体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政治体制、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使这种作用有所偏离。发展传播学在文化上持的是西方中心论,他们满怀热情地想按照西方的现状塑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和现代化进程。这种文化上的种族自我中心论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批判, 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发展新闻学,要求从正面报道他们国家的发展状况,打破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争论的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随着美国1984年退出该组织,1989年东欧剧变后,争取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联盟瓦解了。 中国在1949年共产党执政后,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同时塑造新型现代化公民为己任。前几个五年计划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使几乎瘫痪的国家经济命脉重新开始运行,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和当时的传播气候密不可分。文革之后,党和国家重新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同时又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硬”。文革给中国留下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这一时期的新闻传媒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成为极左路线的帮凶。勒纳所谓的“奇妙的放大器”在特定的不正常的政治气候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造成极为恐怖的局面:当时人们的思想都受到钳制。这也正好证实了传播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不过这个例子中传播所起的是强大的反作用,使社会停滞不前乃至倒退。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次分析:个人层次和社会系统层次。人的现代化是指人接受先进的思想,采纳现代生活方式。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采纳新发明,达到物质生活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新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 本能力。培养记者、编辑、管理人才以及新闻教学和研究人才。主 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 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 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一、新闻学就业前景 一方面,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媒体,却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许多媒体还抱怨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究其因,传统的新 闻教育出了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综合、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随着我国传媒业逐步接轨国际,各个传 媒集团不断整合,推陈出新,市场的竞争加剧,越来越需要适应新 的传媒业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类毕业生。 随着社会发展,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不再是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唯一出路。面对日益复杂的对内对外关系,许多大型企业、公务 员单位和事业单位都需要新闻学专业人才来负责公共关系处理和对 内对外宣传。此外,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写作、行 政和沟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个人核 心竞争力。 除教育部部属高校能适当控制招生考试人数外,地方院校、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都进行了较大范围扩招,导致新闻学学科毕业生急 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受众要求提高,媒体大量吸纳金融、经济、法律、社会学、外语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从事新闻的综合、分析、解读等工作,这也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冲击。 但是,对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表示乐观。学者指出,随着社会发展,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等不再是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美国新闻学专家施拉姆等人,发表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由于这种概述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但书中在指出前苏联等国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还有作者的阶级编见和有意曲解。此书的出版和在世界的流行,标志着新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新闻学从此又一次扩展视野,走出传统新闻学的原有境地,进入大众传播学的发展阶段。 ◆二级传播理论——就是指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它是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的平生杰出贡献之一。因为在此之前,人们认为媒介对受众的影响仅限于魔弹论,而完全忽略了舆论领袖对受众的传导,也无视受众对媒介的反馈体制。 ◆口头传播——也可称为有声语言传播、口语传播,是传播学专业术语。口头传播是指传播者(说话人)通过口腔发声并运用特定的语词和语法结构及各种辅助手段向受传者(听话人)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 ◆信号传播——又叫信号新闻,是通过传受双方事前约定的信号快速地传递某种信息(新闻)。这些信号包括烽烟、信号架、敲锣、打鼓等传递方式。 ◆符号传播——就是通过图画或者某种实物的暗示传递信息。 ◆文字传播——就是采用文字作为手段,传递信息。 ◆小道消息——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新闻的倾向性——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新闻的定义——在我国,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定义,是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敏感——西方称之为“新闻鼻”。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单向传播——指信息传递方向仅仅是从传播者(新闻机构)传向受众。 ◆双向传播——指信息传递方向既有传播者传向受众,也有受众传向传播者。 ◆传者——又称传播者,指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的发送者。在现代,主要指大众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及其记者和编辑。 ◆新闻受众——又称受传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对报纸而言指的是读者,对播而言指的是听众,对电视而言指的是观众。 ◆邸报——萌芽状态的邸报出现在唐代。邸报由当时的地方政权——藩镇派驻首都的邸吏主办并发行。到了宋代,邸报已采用活字印刷技术。邸报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信息。这种稳定发行的出版物,已经不是官方文件的原样宣示,它所提供的已不是官司样文章,而是有关政治军事最新变动的情报和信息。但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程度的限制,新闻生产还没有专业化和职业化,邸报只是面向政府官司员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还具有文件与情报的一

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和中国诞生与发展的历程,了解新闻学的学科结构;掌握新闻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诞生与演变,掌握新闻理论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四个问题: 1.新闻学的学科属性及研究对象。 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3.新闻学的学科结构。 4.中西新闻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本章共两节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新闻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地位; 第二节新闻学的发展演变; 西方新闻学的发展; 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与早期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学研究。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新闻学的定义和学科定位; ②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新闻改革。 难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新闻学(定义):【重点】是一门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揭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的独立学科,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拥有自由、美好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 【附】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一、新闻学的学科特点。2点 新闻学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掲示人类新闻活动规律、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一门社会科学。 1.新闻学是一门年轻的实践性学科。 新闻学的诞生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研究论着和新闻学研究机构。 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拥有了专职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专门着作。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流程

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流程 作者:侯云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 一、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的更替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发展,新闻传播界的研究人员也在断的更替。旧的研究人员不断退休,以前的老教师也开始逐渐离开教学岗位,新老人员的更替为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制造了新的契机。一批新的研究人员和年轻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陆续接替先前一批工作人员的工作,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在新一代年轻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高校的新闻传播研究出现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年轻的一代作为各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研究的主创人员,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更为开阔,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成果也将更为突出,为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经济发展,新闻学专业开始在各高校普遍建立并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和高质量新闻传播学教师的缺乏,其配套发展仍有很大的难度。 二、近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数套传播学的译丛(数十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的连续几年内陆续出版了,这对这回影响和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新生代的持续发展。当前来看,我国新闻处奥博教学的应用教材多为翻译版本,而且这些翻译教材大多来自国外教材。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学术会议和交流增多,传播学论文数量和质量也大有改观。在高校各新闻传播院系中,传播学发展成果显著,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地位己经得到确立。许多受到传播学界认可的教材被

积极引进,并得到广发应用,这些教材多为国外教材,国内自己的研究性著作极为匮乏。随着传播学的快速发展,与传播学相伴而生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也开始出现,批判学派的研究获得发展,符号学、舆论学随着批判学派的发展也有所进步。 三、发展新闻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陆续出版,这是中国新闻史中提综合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已经得到了业内的公认,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在今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不断展示给大众,研究发展蓬勃进行。中国新闻史的个案研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的研究,各个时期的新闻传播的研究思想都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新的重视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随着最近你年来的各项发展,成套的新闻传播学教材在各主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出版或重新出版,这些教材注人了较新的材料和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研究人员在回顾历史、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些成套的历史性研究著作,这对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有重要意义。 四、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 较强的使用性质和较弱的理论色彩是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特点。现在的新闻学研究范围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学。一切与人类相关的食物和活动中都贯穿这传播学,传播问题散发在各个学科中。新闻学和传播学在学科管理上有着众多的共同点,在学术研究中,会有很多的相同性,在学术活动中已很难区分,或者说区分的必要性已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 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4)对事实的信念。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3、社会责任论报刊理论的内涵和评价(注意自由注意报刊理论发展到社会责任论的过程和新的特点)。 第一、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其基础仍然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第二、“报刊自由委员会”(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五项基本要求: 1)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报道要作出合理真实的解释。 2)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应负责起社会成员间思想观点交流的责任。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对各个集体给予正确描述。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冲突。 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大众穿报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 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能看不能真正实行自律,公众对此有无能为力,社会责任论者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之间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4、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特征,本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有那些功能? 第一、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市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 第二、特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第三、守望: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冲破落后观念,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建设项目,使传统的人民把眼光放在将来以及现在的生活状态。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利益冲突,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强调交易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技术。 5、学习新闻学理论的意义 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3)知道我

新闻学概论2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详案

新闻学概论2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详案

新闻学概论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刘敏(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教学目标: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掌握新闻传播演变发展的历史,以鸟瞰的方式把握人类新闻传播的基本轨迹,为随后的理论展开提供一个宏观的论说背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新闻传播3个历史过程:“前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传播业时代”和“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活动的渠道(新闻传播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对传播的基本理解;新闻传播的历史过程 课时数:4课时 课型:理论课 推荐参考资料:1.《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大学出版社,李良荣;2.《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郑保卫;3.《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保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随机点名并确定出勤人数。 【板书】第一章.新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话题引入】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形式,从广义上说,它不仅局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我们今天就是要了解新闻传播的产生、发展,以把握人类新闻传播的基本轨迹。 【板书】第一节、新闻传播的产生 【讲授】新闻传播的产生,在于回答新闻传播的起源问题。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看,传播现象的产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时空起点。新闻传播的产生或起源,同样不是一个点的概念,而是一个过程概念。对新闻传播产生或起源的解释与

描述,实际上是以今天对新闻传播的理解为尺度,去发现和衡量人类传播史的结果。 【板书】(一)新闻传播活动 1.传播、新闻传播的概念 【讲授】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交往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观念和情感。简单说,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活动,这里的人不单是个人,也可能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或团体,这里的“信息”是广义的,包括所有的精神产物。理解了传播的含义,也就大致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含义。新闻传播活动,就是传播细嫩的活动。 【板书】定义:新闻传播是一种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的传受活动。【讲授】新闻传播就是把客观世界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实信息传送给社会大众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首先,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自然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其次,这种关于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的交流活动是双重主体的过程性活动,即是由传播新闻的人和收受新闻的人共同完成的活动, ?再次,由于这种信息交流活动的内容是一种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因此新闻传播必然是一种关于真实信息、新鲜信息的传受活动; ?最后,这种将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传送给社会大众的传播必然是一种及时的、公开的传播。 【板书】 2.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讲授】在对传播和新闻传播做出上述解释之后,现在简单讨论一下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关系,顺便也就论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所有传播活动,但新闻学只重点研究人类的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特别关注对通过大众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的研究。 【板书】(二)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讲授】新闻活动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举例)。信息交往需要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板书】第二节.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 【讲授】新闻传播的发展,在于描述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 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描述反映出人类新闻传播发展过程的不同侧面和景象。此处,我们以近代西方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为界限,将整个人类的新闻传播历史过程分为“前新闻传播业时代”、“新闻传播业时代”和“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每一时代(主要是前两个时代)内部再以最能代表新闻传播发展水平的传播媒介为根据,划分为不同的媒介时代。 【板书】(一)前新闻传播业时代 【讲授】在近代新闻传播业诞生之前,人类新闻传播的历史是非常漫长的,经历了不同的传播时代。主要包括以人的身体感觉器官为媒介的前口语时代、以

新闻的发展历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信息的传播,是流经人类全部历史的水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感觉。简单回顾现代新闻传播之前的传播史,对于现代新闻传播业史来说,在历史与观念的衔接上都是必要的。 一,远古时代的信息传播 从猿到人,经历了数百万年。语言仅出现于约10万年前。此前人类的祖先能够用于传播信息的符号,不过以下几种: 1,触觉和嗅觉。2,视觉符号。3,听觉符号。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要了解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就要了解语言的发生和发展,语言中所蕴含的声形实体以外的丰富信息。这里有个线索,便是世界语言的谱系。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可以被编排到十大语系中,“语系”之下是“语族”,语族之下是“语支”,语支下才是具体的语言。从具体的语言往上推,语言→语支→语族→语系,可以看到现在各种具体语言之间在远古时代关系的远近,当然这也相当程度涉及到讲各种语言的民族(种族)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交往的疏密程度。

当今世界上分布的十大语系,实际上表达着人类社会流动和语言传播的轨迹。其中分布较广大的六大语系,反映了公元以来人们传播的信息流动和分布。特别是印欧语系从欧洲向世界的传播,则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1,分布最广的印欧语系2,拥有最多讲话人口的汉藏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班图语系。6,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文字与语言的不同在于,它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传播的文字作为一种媒介,由于带有更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因而相对语言的使用,要认真和严肃得多。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交融、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七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1,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2,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3,阿拉伯文字体系。4,斯拉夫文字体系。5,梵文字体系。6,希腊文字体系。7,回鹘文字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