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啮合原理作业

齿轮啮合原理作业

齿轮啮合原理作业
齿轮啮合原理作业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齿轮啮合原理

考生姓名:考生学号:

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13 年6月日午时至时

一、 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计24分) 1.解释齿轮的瞬心线?

答:对于作平面运动的两个构件1和2,瞬心线是瞬时回转中心在坐标系i S (i=1,2)中的轨迹。当坐标系i S 绕i O 转动时,瞬时回转中心I 就会描绘出瞬心线。当齿轮传动比为常数时,瞬心I 保持在1O 2O 上的位置,瞬心线是半径分别为12ρρ和的两圆。当齿轮传动比不是常数时,瞬心在回转运动传递过程中沿1O 2O 移动,瞬心线是非圆形曲线,呈封闭的或者不封闭的。当一个构件回转运动时,另一个构件直移运动时,瞬心线是一个圆和与圆相切的直线。 2.解释平面曲线的曲率?

答:如图1所示,用s 表示曲线的弧长。考察曲线上分别与s 和s s +?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点M 和N ,如图1(a)所示,点M 和N 之间的弧长s ?,而α?是点M 和N

处的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当点N 趋近于点M 时,比值s

α

??的极限称为曲线在点M

处的曲率(标记为K )。将K 取倒数得1

K 称为曲线在点M 处的曲率半径(标记为c ρ)。

这里的c ρ是极限(密切)圆的半径,而极限圆是当两个相邻点N 和'N 趋近于点M 时通过点M 和该两个相邻点画出来的,如图1(b)所示。我们把圆心C 称为曲率中心。

图1 平面曲线的曲率

3.解释齿廓渐屈线?

答:齿廓渐屈线是给定齿廓曲线 曲率中心的轨迹,同时也是给定齿廓 曲线密切圆圆心的轨迹,如图2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齿廓曲线上每一点 的法线都是和其渐屈线相切的,换句 话说,齿廓渐屈线是齿廓曲线法线的 包络。

图2 齿廓渐屈线

4.解释齿轮的瞬时回转轴?

答:如果回转运动在两个相交轴之间传递,如图3所示,两齿轮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其中,Oa 与Ob 分别表示回转运动的回转轴线,两齿轮朝相反的方向转动。

图3 两相交轴之间的回转运动

图上(1)

ωu v 、(2)

ω

u v 分别表示齿轮1和齿轮2的角速度。由于两齿轮发生相对运动过

程中可以形成瞬时接触线OI 。那么,我们就将齿轮1对齿轮2(或者齿轮2对齿轮1)

相对运动中角速度(12)

ωu v 的作用线OI 叫做瞬时回转轴。 5.解释齿轮的瞬轴面?

答:对于回转运动在相交轴之间传递,如图4所示,瞬轴面是瞬时回转轴在

与回转齿轮i 刚性固接的动参考标架i S (i =1,2)中的轨迹。在两相交轴之间

的回转运动进行传递的情况下,瞬轴面是两个顶角为1γ和2γ的圆锥,如图4所示。这两个圆锥叫做节锥,它们的切触线是OI ,并且其相对运动是纯滚动。

图4 相交轴之间的回转运动

对于回转运动在交错轴之间传递,如图5所示,两个构件分别以角速度(1)ω和(2)

ω绕两个相错轴转动,转动轴线构成相错角γ,两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E 。当构件1和2转动时,螺旋运动的瞬时轴线s —s 在参考标架1和2中将形成两个曲面——回转双曲面。这样的曲面是在两相错轴之间传递回转运动情况下的瞬轴面,此时的瞬轴面定义为螺旋运动瞬时轴线在坐标系i S (i =1,2)中形成的轨迹。

图5 交错轴之间回转运动

6.解释共轭齿形?

答:如图6所示,Ⅰ、Ⅱ是两齿轮的瞬心线,1、2是相应的一对齿形。当两齿轮进行传动的过程中,两瞬心线作相对的纯滚动,而两齿形则时时保持相切接触(有相对滑动)。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齿形叫做互相共轭的齿形,也就是共轭齿形。

图6 共轭齿形

7.解释啮合面?

答:配对曲面1∑和2∑在每一个瞬时彼此沿着一条线相接触,我们就把该线称作瞬时接触线或者特征线,如图8所示。齿轮齿面上瞬时接触线的位置决定于运动参数

φ。那么,有了瞬时接触线的定义,我们就可以得到啮合面是表示在与机架刚性固定坐标系fS 中的瞬时接触线族。

图8 齿面上的瞬时接触线

8.写出Euler 的方程式?

答:Euler 方程建立了曲面的法曲率和主曲率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示为 22cos sin n K K q K q =+ⅠⅡ

式中q 是由矢量MN u u u u r 和单位矢量e u r

Ⅰ构成的夹角,如图9所示。矢量

MN u u u u r 表示在曲面的切面上选取的方向,而n K 是曲面在这个方向上的法曲率。单位矢量e u r Ⅰ和e u u r

Ⅱ沿着两个主方向,而K Ⅰ和K Ⅱ是主曲率。

图9 矢量r n ?u u r

和r v u r

的分解图

二、 分析曲线和曲面(21分)

要求:采用微分几何理论及数学软件的方法;

1)举实例对曲线进行分析(建立坐标系、详细说明、作图分析及列出程序)。 问题:已知某物体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过程满足微分方程

2,[0,2](0)1dy x y x dx

y y ?=-∈?

??=?

,试运用微分几何理论及数学软件求解该物体的轨迹曲线,并作图。 分析:由于该问题为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对于该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数值方法求解。在这里,我运用了数值分析中求解该问题常用的四阶R-K 方法编程求解。求解过程如下:

编制求解该问题的M 文件并存入zuoye1.m ,M 文件编程如图10所示。

图10 M 文件程序

运行该M 文件,得到该物体在平面XOY 内的运动轨迹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物体运动轨迹图

2)举实例对曲面进行分析(建立坐标系、详细说明、作图分析及列出程序)。 问题:已知某曲面在三维坐标系OXYZ 内的方程为2

2

()x y z ye -+=,运用数学软件建立

坐标系,生成该曲面的三维图。

分析:对于该问题,我运用的是MA TLAB 软件编程,再利用软件中的绘图命令生成三维图,求解过程如下:

编制生成曲面的M文件并存入作业2.m程序中,如图12所示。

图12 生成曲面程序

运行该M文件,得到曲面图如图13所示。

图13 曲面生成图

三、推导方程(1题8分,2题12分,共计20分)

1. 坐标系和刚性固接到齿轮1和齿轮2,两齿轮传递平行轴之间的回转运动(图14)。齿轮的两回转角和用方程:

联系着,式中和是两瞬线的半径。E 是两转动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固定坐标系 刚性固接到齿轮箱体上。 是辅助坐标系,它也刚性固接到齿轮箱体上。

图14

推导:

1) 从S 2到S 1的坐标变换方程。 2) 从S 1到S 2的坐标变换方程。

解:1) 由于2222=1x y r z ????????????v ,1111=1x y r z ????????????

v ,转动矩阵22222cos sin 00sin cos 0000100001p M φφφφ??

??-?

?=??????,转动矩阵11111cos sin 00sin cos 0000100001f M φφφφ????-?

?=??

??

??

,转动矩阵1

00001000100001fp E M ??????=??????, 那么,我们可以从公式

1212122=f fp p r M r M M M r =v v v

(1) 推导出矩阵12M 的表达式,推导结果如下:

121211212112cos()

sin()0sin sin()cos()0cos 00100001E E M φφφφφφφφφφ++????-++??=????

??

(2) 再利用(1)(2)式,可以得到从S 2到S 1的坐标变换方程

211211222112112221

cos()sin()sin sin ()cos()cos x x y E y x y E z z φφφφφφφφφφ=+-++??

=++++??=? 2) 由于1

2112M M -=,故对12M 求其逆矩阵得

12121121211

2112cos()

sin()0sin sin()

cos()

0cos 0010

00

1E E M M φφφφφφφφφφ-+-+????++-?

?==???

??

?

而逆坐标变换基于矩阵方程为

2121r M r =v v

则推导出从S 1到S 2的坐标变换方程为

21121122

2112112221cos()sin()sin sin ()cos()cos x x y E y x y E z z φφφφφφφφφφ=+-++??

=++++??=? 2. 坐标系

,

和 分别与齿条刀具、被加工的直齿外齿轮和机架刚性固接

(图15)。齿条刀具的齿形是直线,该直线用方程

表示在 中。这里,a 是齿形角(压力角);u 是变参数,该参数用来确定齿条刀具齿形上的流动点位置(对于点M ,

;对于点

)。瞬时回转中心为 。齿

轮的瞬心线是半径为r 的圆,而齿条刀具的瞬心线与 轴重合(图15)。齿条刀具的位移 和齿轮的转角 有如下关系式

图15

求: 1)推导啮合方程。

2)导出齿条刀具和被加工齿轮在啮合中的啮合线方程。 3)导出被加工齿轮的齿形方程。

4)确定齿条刀具的极限安装位置,这种安装位置将使齿轮的被加工齿形避免根切,并作图说明。

解:1) 由《齿轮几何学与应用理论》可得下面两个表达式

1111

11

0x y X x Y y N N ---=,[]111cos sin 0T N T k αα

=?=-u u v u v u v

其中,11,0X r Y φ==表示在1S 中的I 的坐标。1T u v 和1N u u v

是产生齿形的切线矢量和法线矢量,1k u v

是1z 轴的单位矢量。

由上述方程可以推导出啮合方程的表达式 (,)sin 0f r μφμφα=-=

2) 关于啮合线,查《齿轮几何学与应用理论》得到下面的方程:

11

(,)sin 0

f f r M r f r μφμφα==-=v v

由这两个方程可以得到 sin cos sin 0

f f x r y r r μαφμαμφα=-??

=+??

-=?

求解方程组得

2cos sin cos f f x r y r r φαφαα

=-=+

啮合线LK (图16)是通过I 的一条直线,并且与f x 轴构成夹角πα(-)。线段IK 上

各个点对应于0φ≥;线段IL 上的各个点对应于0φ≤。

图16 啮合线

3) 从1S 到2S 的坐标变换方程表示为

2121211=f f r M r M M r =v v v

(3) 齿轮啮合方程表示为

(,)sin 0f r μφμφα=-= (4)

变换矩阵为

21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0

1r M r φφφφφφ

φφφφ-+??

??-+??????

(5)

由方程(1)(2)(3)方程可以推导出被加工齿轮齿形的表达式

22sin()(sin cos )

cos()(cos sin )sin 0x r y r r μφαφφφμφαφφφμφα=++-??

=+++??-=?

(6)

方程(6)用参数μ和φ以双参数形式表示被加工齿形。从方程(6)中可以消去μ,故得到被加工齿形表达式

22sin cos cos()

cos cos sin()x r r y r r φφαφαφφαφα=-+??=++? (7)

方程(7)表示一条渐开线,它对应半径为cos b r r α=的基圆。

4) 齿条刀具齿形的界限点是这样的点,它在齿轮的齿形上形成奇异点。齿条刀具的界限点可以用啮合方程(,)sin 0f r μφμφα=-=和根切方程(,)0F μφ=确定,后一方程可以用下面的方程求出

(12)(12)111

10x y x y v v u u d d f f f f dt

dt

μ

φ

μ

φ

φφ????=

=

由于1112sin ,cos ,,x y μαμαμμμ==-<<

(12)(1)(2)11111111[()()]

cos cos 0sin (sin )0000v v v r i r R r r r r ωωωωωμαωωμαωμαωφωμαφ=-=--?+?---????????????????=---=-+????????????????????????v v v v u v v u v u v

式中,[]1T R r r

T φ

=-u v

由上面几式可以推导出表达式

(12)11

sin cos 01sin x x v u r d f f dt

μ

φ

αωμα

ωα

φ

??=

=-

这样,我们得到μ的界限值为=tan sin r μαα-,从而得到

(12)11

cos (sin )

01sin y y v r u r d f f dt

μ

φ

α

ωμαφωα

φ

?-+?=

=-

考虑到啮合方程(,)sin 0f r μφμφα=-=,我们得到与由方程=tan sin r μαα-给出的μ相同的界限值。图17说明了齿条刀具的极限安装位置,此时点F 形成齿轮齿形上的奇异点。点F 的参数μ是负的,并由方程=tan sin r μαα-确定。

图17 齿条刀具的极限安装位置

四、综述及分析?(20分)

采用齿轮啮合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或列举实例,建立坐标系、理论推导、综合分析齿轮啮合原理的应用。(编程设计、实体建模、仿真分析、运动轨迹等)。

答:本门课程讲解了齿轮啮合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在齿轮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和最新研究。本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啮合,空间啮合的相对滑动及诱导法曲率,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等重要内容,叙述了各种形式齿轮的几何学及啮合原理,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和坐标系变换来使轮齿产生的理论。齿轮传动在钟表、仪表、汽车和直升机等上的应用都十分广泛。齿轮啮合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的齿轮传动。因此,齿轮啮合原理对齿轮传动和整个机械工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自己知识水平有限,没有做一些十分具体的编程设计,实体建模,仿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我针对该门课程第三章内容做了一些探索思考。我们知道,两个相交轴齿轮传动瞬轴面是圆锥,那么我们能不能让其中一个锥面变成一个平面呢?我做了如下分析,简单证明了让其中一个锥面变成平面的可能性。

假定齿轮1(图18 中上面一个齿轮)的节锥变成平面的情况下,两相交轴之间

m,并且两齿轮朝相反方向进行转动,试证进行回转运动的传递,齿轮的传动比为

12

明这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

图18 瞬轴面图

证明:由于齿轮1的节锥变成平面,那么一定有锥角为直角,则

1sin 1γ=

代入公式(7),则

212sin m γ=

解得

212arcsin m γ=

因为1sin 1γ=,故1tan γ一定不存在,由公式(8)可知

12cos 0m γ+=

解得

122cos sin m γγ=-=-

进一步求解得

290γγ=+o

或者

2270γγ=-o

将解得的两个γ的位置表示出来,如图19所示。

图19 圆锥瞬轴面相对于平面Ⅱ的两个位置

综上可得,让一个节锥变成平面的情况是完全可能的。

五、学习心得体会?(15分)

学习本门课程的具体详细收获及体会。

答:本门课程我们采用的教材为李特文教授编写的《齿轮几何学与应用理论》这部经典的齿轮啮合理论丛书。该书涵盖了几乎所有齿轮传动类型的几何问题和设计问题。刚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己就感觉这门课程很难,但是它对我接下来要做的研究生研究工作有重要作用。所以自己还是强迫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虽然这样学着确实很累,但是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多。本门课程自己学习了坐标变换,相对速度、齿轮的瞬心线、瞬轴面和工作节面,平面曲线,曲面的参数表示、坐标、切面和曲面的法线,共轭曲面和共轭曲线,,曲面和曲线的曲率,曲率关系式和接触椭圆,啮合和接触的计算机模拟,渐开线直齿轮,非圆齿轮,摆线齿轮传动,平行轴渐开线螺旋齿齿轮,相错轴渐开线螺旋齿齿轮,双圆弧螺旋齿齿轮,端面齿轮传动,圆柱蜗杆蜗轮传动,双包围蜗杆蜗轮传动,准双曲面齿轮等齿轮啮合原理的重要内容。

对于本次齿轮啮合原理课程的学习,我真正认识到了齿轮传动的本质,了解并深入知道了他们传递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更深刻的认识了齿轮啮合原理的几何学知识,为自己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说,我收获颇多。这收获不仅仅局限于啮合原理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制作PPT的技巧,团队合作的精神,自我演讲技巧等。个人觉得这些都将对自己以后的研究工作有重要影响。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林教授对我们的细心教导!

机械原理大作业2-齿轮机构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2-齿轮机构分析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题目: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据下表中的原始数据,设计该传动系统。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745r/min,输出转速n1=23 r/min,n2=29 r/min,n3=35 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pmax=2.8,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vmax=4.5,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dmax=4.5。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i1=n/n1=745/35=21.286, i2=n/n2=745/29=25.690, i3=n/n3=745/23=32.391,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 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2.8,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 i v2 和i v3,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 i1= i pmax*i v1*i f, i2= i pmax*i v2*i f,

i3= i pmax*i v3*i f, 令i v3=i vmax=4.5,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i f=i3/(i pmax*i vmax)= 32.391/(2.8*4.5)= 2.571,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i v1 =i1/(i pmax*i vmax) =21.286/(2.8*2.571)= 2.957 i v2 =i2/(i pmax*i vmax) =25.690/(2.8*2.571)= 3.569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d=3√i f= 3√2.571 =1.370 小于等于 i pmax = 4 3、设定齿轮齿数及基本参数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5 = 13,z6 = 38,z7 = 11,z8 =39,z9 = 9,z10 =40。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 1,径向间隙系数c* = 0.25,分度圆压力角α = 20°,实际中心距a’= 51mm。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11=z13=14,z12=z14=19。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0.25,分度圆压力角α = 20°,实际中心距a’=51mm。 圆锤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其齿数:z15=17,z16=24。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0.2,分度圆压力角α=20°。 4、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重合度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22号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 设计题目 (1) 凸轮机构运动简图: 2.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1) 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如下: A.推杆升程方程: 设为ω1rad/s )],2 3 cos(1[30)(Φ-=Φs ;3/20π≤Φ≤ )),23 sin(45)(Φ=Φv ;3/20π≤Φ≤ ),2 3 cos(2135)(Φ= Φa ;3/20π≤Φ≤ B.推杆回程方程: ],2310[ 60)(Φ-=Φπs ;3567ππ≤Φ≤ ,120)(π-=Φv ;3 5 67ππ≤Φ≤ ,0)(=Φa ;3 5 67ππ≤Φ≤ 2)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如下: A.推杆位移线图

凸轮位移B.推杆速度线图 凸轮速度C.推杆加速度线图

凸轮速度 3.凸轮机构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线图,并依次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1) 凸轮机构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线图:

(2)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由图知:可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00 mm,e=100mm 即:基圆半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12.31mm 偏距e=100mm 4.滚子半径的确定及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绘制. 可取滚子半径r=60mm,则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如下: (1) 程序如下 fai01=2*pi/3; fai02=pi/2; fais1=pi/2; fais2=5*pi/9; h=60; fai1=0:0.001*pi:2*pi/3; fai2=2*pi/3:0.001*pi:7*pi/6; fai3=7*pi/6:0.001*pi:5*pi/3; fai4=5*pi/3:0.001*pi:2*pi; s1=h/2*(1-cos(pi*fai1/fai01)); s2=h+fai2*0; s3=h*(1-(fai3-(fai01+fais1))/fai02); s4=fai4*0; plot(fai1,s1,fai2,s2,fai3,s3,fai4,s4) v1=pi*h/(2*fai01)*sin(pi*fai1/fai01); v2=0*fai2; v3=-h/fai02; v4=0*fai4; plot(fai1,v1,fai2,v2,fai3,v3,fai4,v4) a1=2*pi*h/fai01.^2*cos(pi*fai1/fai01); a2=0*fai2;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5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5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大作业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 院系:能源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3种不同转速。 序号 电机转速 (r/min) 输出轴转速 (r/min) 带传动 最大传 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 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 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 大传动比 模数 15 745 25 30 37 2.8≤ 4.5≤ 2 4.5≤ 3 4≤ 3 2 传动比分配 电机转速为0745/min n r =设输出转速为123,,n n n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m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最大传动比m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每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max d i 。 传动系统总传动比:011745 20.1437n i n = == 022745 24.8330 n i n = == 03374529.825 n i n = ==

带传动传动比m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比123,,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比 f i ,则总传动比又等于 1max 12max 23max 3p v f p v f p v f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 令3max 4.5v v i i ==,可得定轴传动比:3max max 29.8 2.372.8 4.5 f p v i i i i = ==? 由此可得: 11max 2 2 max 20.14 3.03 2.8 2.37 24.83 3.742.8 2.37 v p f v p f i i i i i i i i = = =?===? 定轴齿轮有3 对齿轮组成,每对传动比为: 1.334d i ===≤ 3 齿数确定 滑移齿轮:选择5、6、7、8为高度变位齿轮,9、10为标准齿轮,齿数分别为: 567826,79,22,83z z z z ====和91019,86z z ==;齿顶高系数 1a h *=, 径向间隙系数0.25c *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 105a mm '=。 定轴齿轮:选择11、12、13、14为高度变位齿轮,齿数分别为: 1112131419,25,19,25z z z z ====;齿顶高系数1a h * =,径向间隙系数 0.25c *=,分度圆压力角20α=,实际中心距66a mm '=。圆锥齿轮15、16

齿轮啮合原理考题

一、基本概念(35分) 1.解释齿轮的瞬心线? 如图示,假设O 1和O 2是平面啮合时用来传递运动的两平行轴,从1O 轴向2O 轴传递回转运动,在垂直于轴线1O 和2O 的平面内,构件1和2的相对运动可以归结为两条共轭曲线的相互滚动,这两条相互滚动的共轭曲线就是瞬心线。 2.解释齿轮的瞬时回转轴? 答:两齿轮在空间任意点M 处的相对运动速度v 12 ,由式 v v r w r w v 2010221112 -+?-?=可以证明,空间上任意一点处的v 12 是和这个点绕某 个定轴作一定的螺旋运动时形成的线速度相同的。轴线k 称为瞬时回转轴,简称瞬时轴。 3.解释齿轮的瞬轴面? 答:让瞬时回转轴k 绕两个齿轮的轴线回转,可以得到两个双曲回转面P1及P2,它们称为两齿轮的瞬轴面。则P1和P2在k 轴处是相切的,当它们在切线处的相对运动速度v 12 =0,两瞬轴面作纯滚动。反之,它们会产生相对的的滑动。 4.解释共轭齿形? 答:齿轮传动过程中,两瞬心线作相对的纯滚动,两齿形则应时时保持相切接触(有相对滑动),它们常称为互相共轭的齿形或者共轭齿形。则得到,共轭齿形的公法线一定通过该瞬时的瞬心点P 。 5.解释啮合面? 答:配对曲面∑1和∑2在每一瞬时彼此沿一条线相接触,该线称作瞬时接触线。啮合面是表示在与机架刚性固接的固定坐标系f S 中的瞬时接触线族。啮合面用下列方程表 示:()(),,,,0f f u f u r r θφθφ== 。 式中:11 f f M r r = ,这里4×4矩阵1 f M 描述从1S 到f S 的坐标 变换。 6.解释齿廓渐屈线? 答:一条曲线的渐近线是该曲线的曲率中心的轨迹,也是原曲线的法线族的包络。 如图示,图中原曲线为渐开线,1M 、2M 、3M 为渐开线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

三、 齿轮传动设计 一、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根据表中的传动系统原始参数设计该传动系统。 1.机构运动简图 1.电动机 2,4.皮带轮 3.皮带 5,6,7,8,9,10,11,12,13,14.圆柱齿轮 15,16.圆锥齿轮 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的转速1450/min n r =,输出转速1n =50r/min ,2n =45r/min ,3n =40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2.5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4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4d i =。

根据系统的原始参数,系统的总传动比为1i = 1 n n =1450/50=29.00 2i = 2n n =1450/45=32.222 3i =3 n n =1450/40=36.25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max 2.5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1v i 、2v i 和3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为 1max 1p v f i i i i = 2max 2p v f i i i i = 3max 3p v f i i i i = 令3max 4v v i i ==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f i = max max 3 *v p i i i =4*5.225.36=3.625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1v i = f p i i i *max 1= 9 .2*5.229 =4 2v i = f p i i i *max 2=9.2*5.222 .32=4.444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d i =3f i =3625.3=1.536 三、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 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52,19,41,17,50,231098765======z z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a h *=,顶隙系数0.25c *=,分度圆压力角=20a o ,实际中心距取mm a 73=。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 12, 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齿数:==1311z z 17,==1412z z 23。它们的齿顶高系数 1a h *=,顶隙系数0.25c *=,分度圆压力角=20a o ,实际中心距'=56mm a 。圆锥

齿轮啮合原理作业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齿轮啮合原理 考生姓名:考生学号: 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13 年6月日午时至时

一、 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计24分) 1.解释齿轮的瞬心线? 答:对于作平面运动的两个构件1和2,瞬心线是瞬时回转中心在坐标系i S (i=1,2)中的轨迹。当坐标系i S 绕i O 转动时,瞬时回转中心I 就会描绘出瞬心线。当齿轮传动比为常数时,瞬心I 保持在1O 2O 上的位置,瞬心线是半径分别为12ρρ和的两圆。当齿轮传动比不是常数时,瞬心在回转运动传递过程中沿1O 2O 移动,瞬心线是非圆形曲线,呈封闭的或者不封闭的。当一个构件回转运动时,另一个构件直移运动时,瞬心线是一个圆和与圆相切的直线。 2.解释平面曲线的曲率? 答:如图1所示,用s 表示曲线的弧长。考察曲线上分别与s 和s s +?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点M 和N ,如图1(a)所示,点M 和N 之间的弧长s ?,而α?是点M 和N 处的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当点N 趋近于点M 时,比值s α ??的极限称为曲线在点M 处的曲率(标记为K )。将K 取倒数得1 K 称为曲线在点M 处的曲率半径(标记为c ρ)。 这里的c ρ是极限(密切)圆的半径,而极限圆是当两个相邻点N 和'N 趋近于点M 时通过点M 和该两个相邻点画出来的,如图1(b)所示。我们把圆心C 称为曲率中心。 图1 平面曲线的曲率 3.解释齿廓渐屈线? 答:齿廓渐屈线是给定齿廓曲线 曲率中心的轨迹,同时也是给定齿廓 曲线密切圆圆心的轨迹,如图2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齿廓曲线上每一点 的法线都是和其渐屈线相切的,换句 话说,齿廓渐屈线是齿廓曲线法线的 包络。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24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3/05/29

1、设计题目 机构运动简图: 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序 号 电机转速 (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 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 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4 745 33 37 41 5.2≤ 4≤ 2 4≤ 3 4≤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745r/min ,输出转速n 1=33 r/min ,n 2=37 r/min ,n 3=41 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p i =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v i =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d i =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171.1841 7451 1=== n n i 135.2037 7452 2===n n i 576.2233 7453 3===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

61 ,15,60,17,58,181098765======z z z z z z 1 * =a h 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和,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ax 1 = f v p i i i i 2max 2 = f v p i i i i 3max 3 = 令: 4max 3 ==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 258.24 5.2576 .22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219.3258.25.2171 .18max 11=?= = f p v i i i i 567.3258 .25.2135 .20max 22=?= = f p v i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312.1258.2max 33=≤===d f d i i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 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它们的齿顶高系数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和10为 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77' =a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21 ,16,21,1614131211====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a h =1,径 向间隙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56' =a mm 。圆锤齿轮15和16选 择为标准齿轮 25 ,192515==z z ,齿顶高系数*a h =1,径向间隙系数*c =0.2,分度圆压力角 α=20°(等于啮合角'α)。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机构21号

《机械原理》大作业 题目机械原理 齿轮机构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刘福利 完成日期2018.5.30

1.设计题目(21号) 如图所示一个机械传动系统,运动由电动机1输入,经过机械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根据表中的传动系统原始参数设计该传动系统。 1.1机构运动简图 1.电动机 2,4.皮带轮 3.皮带 5,6,7,8,9,10,11,12,13,14.圆柱齿轮15,16.圆 锥齿轮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745r/min,输出转速n 1=40 r/min,n 2 =35 r/min,n 3 =30 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745/40=18.625 =745/35=21.286 =745/30=24.833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则总传动比 令=4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 =2.4833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3.0000 = =3.4287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 符合设计的参数要求。

3.齿轮齿数的确定 3.1 滑移齿轮传动齿数的确定 根据传动比符合的要求,以及中心距必须和后两个齿轮对相同,齿数最 好互质,不能产生根切以及尺寸尽可能小等一系列原则,初步确定滑移齿轮5,6为标准齿轮,齿数分别为: 18,= 53。设定实际中心距a’=71mm。 根据传动比符合的要求,以及中心距必须和其他两个齿轮对相同, 齿数最好互质,不能产生根切以及尺寸尽可能小等一系列原则,初步确定齿轮7,8,9,10均为角度变位齿轮,齿数分别为16, 55,变位系数 x1=0.55,x2=0.55 ;14,57,变位系数x1=0.50,x2=0.60。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径向间隙系数=0.25,分度圆压力角=20°,实际 中心距=67mm。 (根据齿轮传动啮合角,齿轮齿数之和,齿轮齿数之比等各个参数,根据变位系数线图,选择适当的变位系数,具体参数见第4部分的齿轮详细参数) 3.2 定轴传动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传动比符合的要求,以及齿数最好互质,不能 产生根切以及尺寸尽可能小等一系列原则,可大致选择如下: 圆柱齿轮11、12、13和14为高度变位齿轮,其齿数:=17,23。变位系数x1=0.120,x2=-0.120,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径向间 隙系数=0.25,分度圆压力角=20°。 3.3 圆锥传动齿轮齿数的确定

齿轮啮合原理大作业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 科目:齿轮啮合原理教师:林超 姓名:张清亮学号:20150713090 专业:车辆工程类别:车辆工程领域上课时间:2015 年9 月至2015 年11 月 考生成绩: 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计20分) 1、解释齿廓渐屈线? 答:一条给定齿廓曲线的渐屈线是该齿廓曲线曲率中心的轨迹,也是该齿廓曲线密切圆圆心的轨迹(图 1.1)。齿廓曲线每一点的法线都和其渐屈线相切,因此,齿廓渐屈线也是齿廓法线族的包络。 在齿轮的瞬心线给出的情况下(图1.2),齿轮齿廓的渐屈线可由p r PC =+确定, 式中p为齿廓渐屈线的径矢,r为瞬心线的径矢。PC的模l由下式确定: sin() 1sin PC l r d u d λμ λ φ - == ?? + ? ?? 式中r r =。在图1.10的直角坐标系中,齿廓的渐屈线方程为: cos cos() sin sin() x r l y r l φφλ φφλ =++ ? ? =++ ? 图1.1 齿廓的渐屈线图1.2 齿廓渐屈线坐标系本题参考文献:李特文. 齿轮几何学与应用理论[M]. 国楷, 叶凌云, 范琳等, 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解释平面曲线的曲率? 答:在图1.3中,用s表示曲线的弧长。考察曲线上分别与s和s s +?对应的两个相邻的点M和N,图1.3(a)。点M和N之间的弧长s?,而α ?是点M和N处的两条 切线之间的夹角。当点N趋近于点M时,比值 s α ? ? 的极限称为曲线在点M处的曲率 (标记为K),即 lim s K s α ?→ ? = ? 。在 lim= s d s ds αα ?→ ? ? 存在的条件下, d K ds α =。比值 s α ? ? 称为曲线在点M处的曲率半径(标记为 c ρ),即= c s ρ α ? ? ,且 1 = c K ρ。这里的 c ρ是极限(密切)圆的半径,极限圆是当两个相邻点N和'N趋近于点M时通过点M和该两个相邻点画出的,图1.3(b)。圆心C称为曲率中心。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3-齿轮-23题完整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970r/min,输出转速n1=41 r/min,n2=37 r/min,n3=33 r/min,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pmax=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vmax=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i dmax=4。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i1=n n1=970/41=23.659i2=n n2 =970/37=26.216i3=n n3 =970/33=29.394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i pmax=2.5,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i v2和i v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则总传动比 i1=i pmax i v1i f i2=i pmax i v2i f

i 3=i pmax i v3i f 令i v3=i vmax =4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i f = i 3 i pmax ×i vmax = 29.3942.5×4 =2.939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 v1 = i 1 i pmax ×i f = 23.659 2.5×2.939 =3.220 i v2=i 2i pmax ×i f =26.216 2.5×2.939 =3.568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 d = i f 3= 2.9393 =1.432≤i dmax =4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z 5=12,z 6=38,z 7=11,z 8=39,z 9=10,z 10=40;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 ?=0.25,分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a '=52mm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 齿轮,其齿数:z 11=z 13=12,z 12=z 14=17。它们的齿顶高系数h a ? =1,径向间隙系数c ?=0.25, 分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a '=45mm 。圆锥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z 15=17,z 16=25, 齿顶高系数h a ?=1,径向间隙系数c ?=0.2,分度圆压力角α=20°(等于啮合角α') 。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5号

1、设计题目(15) 1.1机构运动简图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15 745 25 30 37 2 3 3 2、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动机转速n i ,输出转速为n o1,n o2,n o3,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为i vmax ,定轴齿轮传动每对齿轮的最大传动比为i dmax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135.2037 74511=== o i n n i 833.2430 74522=== o i n n i

8.2925 74533=== o i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 实现。设带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pmax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i v1,i v2和i v3,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 f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ax 1= f v p i i i i 2m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max 3v v i i ==4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365.2max max 3 == v p f i i i i 则得滑移齿轮的传动比 041.3max 11=?= f p v i i i i 750.3max 2 2=?=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N=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i d =3365.2=1.332≤i dmax =4 3、齿轮齿数的确定 由于实现的传动比较大,为保证齿轮传动精度和增加强度,故三对滑移齿轮均按角度变位齿轮设计。 则 3 109287165cos cos )(cos cos )(cos cos ) (a a Z Z a a Z Z a a Z Z +=+=+ 又由于 750.365=Z Z 041.37 8=Z Z 000.4910=Z Z 结合齿轮变位系数线图,按如下设计: Z 5=13 Z 6=39 a 1=25.19° x 1=0.500 x 2=0.629 Z 7=11 Z 8=41 a 2=25.19° x 1=0.500 x 2=0.629 Z 9=9 Z 10=40 a 2=25.47° x 1=0.500 x 2=0.736

齿轮基础知识问答

齿轮基础知识问答 1.什么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什么是定传动比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对齿轮啮合传动,齿廓在任意一点接触,传动比等于两轮连心线被接触点的公法线所分两线段的反比,这一规律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若所有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交连心线于固定点,则为定传动比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作用;用传动比是否恒定对齿廓曲线提出要求。 2.什么是节点、节线、节圆?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是圆形的称为什么齿轮? 答: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与连心线的交点称为节点,一对齿廓啮合过程中节点在齿轮上的轨迹称为节线,节线是圆形的称为节圆。具有节圆的齿轮为圆形齿轮,否则为非圆形齿轮。 3.什么是共轭齿廊? 答: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廓称为共轭齿廓。 4.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性质? 答:发生线在基圆上纯滚动,发生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渐开线。 性质:(1)发生线滚过的直线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2)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3)渐开线上愈接近基圆的点曲率半径愈小,反之则大,渐开线愈平直。 (4)同一基圆上的两条渐开线的法线方向的距离相等。 (5)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在展角相同时基圆愈小,渐开线曲率愈大,基圆愈大,曲率愈小,基圆无穷大,渐开线变成直线。 (6)基圆内无渐开线。 5.请写出渐开线极坐标方程。 答:rk = rb / cos αk θk= inv αk = tgαk一αk 6.渐开线齿廓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由渐开线性质中,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2)两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两轮齿廓渐开线接触点公法线必切于两基圆,因此节点只有一个,即 i12 =ω1 / ω2 =O2P / O1P =r2′/ r1′= rb2 / rb1 = 常数 7.什么是啮合线? 答:两轮齿廓接触点的轨迹。 8.渐开线齿廓啮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1)传动比恒定,因为i12 =ω1 /ω2=r2′/r1′ ,因为两基圆的同侧内公切线只有一条,并且是两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和啮合线,因此与连心线交点只有一个。故传动比恒定。 (2)中心距具有可分性,转动比不变,因为i12 =ω1 /ω2=rb2 / rb1 ,所以一对齿轮加工完后传动比就已经确定,与中心距无关。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齿轮传动系统设计 院系: 班级: 完成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设计题目 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运动由电机1输入,经过齿轮传动系统变速后由圆锥齿轮16输出三种不同的转速。传动系统参数见表1 。 表1. 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电机转速n=745r/min,输出转速n1=44 r/min ; n2=49 r/min ; n3=57 r/min ;由此可知滑移齿轮传动部分三对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之比大约为44:49:57。三对滑移齿轮的中心矩相等,若令Z5+Z6≤100,编写Matlab代码在适当范围内遍历寻找最接近目标传动比的齿数,运行结果为:Z5=30,Z6=63,Z7=27,Z8=66,Z9=25,Z10=68 。齿轮5、6、7、 8、9、10均采用标准齿轮。所用Matlab代码附于文末。 由于皮带轮传动的传动比并没有齿数为整带来的限制,故先考虑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设计。综合避免根切、啮合齿齿数互质、整体尺寸较小、齿轮传动比小于4、皮带轮传动比小于2.5的要点考虑,选定各定轴传动齿轮的齿数如下:Z11=17;Z12=22;Z13=19; Z14=27;Z15=22;Z16=31;齿轮11、12、13、14、15、16均采用标准齿轮。 根据已选定的齿轮齿数及目标输出轴转速,以目标转速之一n1=44 r/min逆向计算皮带轮4的转速:n=44×(22×27×31×68)÷(17×19×22×25)=310.131 r/min;故皮带轮的传动比=745÷310.131=2.402,约取2.4。即两皮带轮的直径之比为d2:d4=5:12; 根据选定的各轮参数计算实际转速: n1=745÷2.4÷(68÷25)÷(22÷17)÷(27÷19)÷(31÷22) = 44.041 r/min; n2=745÷2.4÷(66÷27)÷(22÷17)÷(27÷19)÷(31÷22) = 49.005 r/min; n3=745÷2.4÷(63÷30)÷(22÷17)÷(27÷19)÷(31÷22) = 57.043 r/min;

硕士齿轮啮合原理考试作业

*************学校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齿轮啮合原理 考生姓名:考生学号: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

~ 一 基本概念 1.解释齿轮的瞬心线? 两平面啮合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是可变的,也可以是恒定的,传动比函数将确定两齿轮的瞬时角速度比,后者随第一个齿轮的转角1?而变化 )(2:112112???ωωf dt d dt d i == = 类似的 () 121121?ωf i == 在1?的变化范围内,函数()112?f i =取有限的正值。假定从1 o 轴向2o 轴传递回转运动(如图), 在垂直于轴线1o 和2o 的平面内, 构件1 和构件2的相对运动可以归结为两条共轭曲线的相互滚动,这两条相互滚动的共轭曲线叫瞬心线。 在齿轮啮合原理中,把瞬心P 称为啮合节点。传动比恒定时,节点P 固定不动;传动比是变数时,节点P 在连心线21O O 上作相应的变动。每个齿轮的瞬心线,就是节点p 在与该齿轮相固连的坐标系中的轨迹,因而两齿轮的相对运动可以归结为它们的瞬心线作纯滚动。 " 2. 解释共轭齿廓? 凡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轮的齿廓称共轭齿廓,共轭齿廓的齿廓曲线称为共轭曲线。 共轭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简称为齿廓法线)必须通过瞬心线的瞬时切点。这是齿廓啮合的基本定理,确定了一对共轭齿廓的几何条件。 共轭齿廓的曲线: 在已知一条齿廓曲线) (1Γ 和两构件相对运动的条件下,与) (1Γ 相共轭的齿廓曲线) (2Γ 的曲率 2k 可用下式求得: )1()12()1(11)12()1(12n dt r d k dt r d k ?-=??? ? ??+ωυ (1) 式中 ) 1(n ——齿廓) (1Γ 的幺法矢; 1k ——) (1Γ 的相对曲率。 \ 当) (1Γ 以方程式1111) 1()()(j u y i u x r +=给出时,1k 由下式计算: 2/32121 1111 1)(y x y x y x k '+''''-'''= (2) 3.解释Willis 定理? Willis 定理也称为啮合基本定理,起表述如下:按给定角速比变化规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15号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课程名称:齿轮传动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一、设计题目 1、机构运动简图 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序号 电机转速(r/min ) 输出轴转速(r/min ) 带传动最大传动比 滑移齿轮传动 定轴齿轮传动 最大传动比 模数 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一对齿轮最大传动比 模数 23 970 33 37 41 5.2≤ 4≤ 2 4≤ 3 3 二、传动系统设计 1、传动比的分配 电动机转速n=970r/min ,输出转速n 1=33 r/min ,n 2=37 r/min ,n 3=41 r/mi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max p i =2.5,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4,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 传动比 =4。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1 1n n i = =970/33=29.394 2 2n n i = =970/37=26.216 3 3n n i = =970/41=32.391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4max 1==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939.21 max 1==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568.3max 2 2== p f v i i i i 220.3max 3 3== p f v i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432.1max 3=<==d f d i i i 2、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8、9和10为变位齿轮,其齿数:z 5=12,z 6=48,z 7=13,z 8=46,z 9=14,z 10=45;它们

齿轮啮合原理考题

1.解释齿轮的瞬心线? 如图示,假设O 1和O 2是平面啮合时用来传递运动的两平行轴,从1O 轴向2O 轴传递回转运动,在垂直于轴线1 O 和2O 的平面内,构件1和2的相对运动可以归结为两条共轭曲线的相互滚动,这两条相互滚动的共轭曲线就是瞬心线。 2.解释Willis 定理? Willis 定理也称为啮合基本定理,起表述如下:按给定角速比变化规律传递平行轴之间的回转运动的两个齿廓,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应当通过瞬时啮合节点。Willis 定理确定了按给定传动比规律传递运动的一对齿廓共轭的几何条件。不论对定传动比的平面啮合,还是对变传动比的平面啮合都是正确的。 2.解释齿轮的瞬时回转轴? 答:两齿轮在空间任意点M 处的相对运动速度v 12 为v v r w r w v 2 10221112-+?-?=可以证明,空间上任意一点处的 v 12 是和这个点绕某个定轴作一定的螺旋运动时形成的线速度相同的。该定轴称为瞬时回转轴,简称瞬时轴。在平 行轴或相交轴的齿轮副中,即为两齿轮作相对的瞬时回转运动的轴线,在交错轴齿轮副中,即为两齿轮作相对的瞬 时螺旋运动的轴线。 3.解释齿轮的瞬轴面? 答:让瞬时回转轴k 绕两个齿轮的轴线回转,可以得到两个双曲回转面P1及P2,它们称为两齿轮的瞬轴面。则P1和P2在k 轴处是相切的,当它们在切线处的相对运动速度 v 12 =0,两瞬轴面作纯滚动。反之,它们会产生相对的 的滑动。 4. 解释平面曲线的曲率 曲线上有两个相邻的点M 和N ,它们之间的弧长为s ?,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α?。当两点趋于重合时,比值 s α ??的极限称为曲线在点M 处的曲率(标记为K ),即0lim s K s α?→?=?。曲线的曲率就是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 向角对弧长的转动率,通过微分来定义,表明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数学上表明曲线在某一点的弯曲程度的数值。 曲率越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曲率的倒数就是曲率半径 4.解释共轭齿形? 答:齿轮传动过程中,两瞬心线作相对的纯滚动,两齿形则应时时保持相切接触(有相对滑动),它们常称为互相共轭的齿形或者共轭齿形,并且共轭齿形的公法线一定通过该瞬时的瞬心点P 。 5.解释啮合面? 答:配对曲面∑1和∑2在每一瞬时彼此沿一条线相接触,该线称作瞬时接触线。齿轮齿面上瞬时接触线的位置决定于运动参数φ,啮合面是表示在与机架刚性固接的固定坐标系f S 中的瞬时接触 线族。啮合面用下列方程表示: () (),,,,0f f u f u r r θφθφ==。式中: 11f f M r r =,这里4×4矩阵 1 f M 描述从1S 到f S 的坐标变换。 5. 写出Eulor-Savary 的方程式? 212111sin 11r r a x x +=??? ? ??±+ρρ 在两瞬心线内切的情况下,方程式中凹形瞬心线的曲率半径应取负值。类似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19齿轮.docx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作业名称: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题目: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108108 设计者:许彬彬 学号:1110810816 指导教师:林琳 设计时间:2013年6月1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设计题目 1.1机构运动简图 1.2机械传动系统原始参数 电动机转速min /1450r n =,输出转速min /4001r n =,m in /3502r n =,m in /3003r n =,带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5 .2m ax =p i ,滑移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4 m ax =v i ,定轴齿轮传动的最大传动比 4 m ax =d i 。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25.3640 1450 011=== n n i 43.4135 1450 022=== n n i

33.48301450033=== 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 5 .2m 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 21v v v i i i 、、,定轴齿轮传 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 ax 1= f v p i i i i 2max 2=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 4 max 3==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为 833 .44 *5.233 .48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000 .3833.4*5.225 .36max 11== = f p v i i i i 429 .3833 .4*5.243 .41max 2 2== = f p v i i i i 设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 691.1833.4max 33=≤===d f d i i i 3、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 8、9和10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37,9,35,10,33,111098765======z z z z z z ;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1=*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46'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高度变位齿轮,其齿数: 22 ,1314121311====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 1=* 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分度圆压力角020=α,实际中心距mm a 51'=。圆锥齿轮15和16选择为标准齿轮29,171615==z z ,齿顶高系数1=* a h ,径向

机械原理大作业--齿轮机构分析与设计

齿轮机构分析与设计 设计一如图所示的二级减速器,设计要求如下: 1. 齿轮1、2的传动比i 12= 2.4 ,模数m = 2 mm 2. 齿轮3、4的传动比i 34=2 ,模数m = 2.5 mm 3. 安装中心距为68mm 4. 各轮1,20* ==h o α 5. 重合度15.1≥ε,齿顶厚 设计内容如下: 1.确定各轮齿数,传动比应保证误差在5%以内; 解:由m 1(z 1+ z 2)/2=68, z 2/ z 1=2.4得z 1=20,z 2=48, i 12=2.4满足要求,同理,由m 2(z 3+ z 4)/2=68, z 4/ z 3=2得z 3=18,z 4=36,i 34=2,满足要求 2.分析可能有几种传动方案,说明哪一种方案比较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z 1+ z 2=68>2 z min ,z 3+ z 4=54>2 z min 且a 12= m 1(z 1+ z 2)/2=68 a ’12 , a 34= m 2(z 3+ z 4)/2=67.5< a ’34 ,齿轮3,4必须使用正传动,故可选的传动方式有以下两种: (1)、1,2标准齿轮传动,3,4齿轮正传动。 (2)、1,2高度变为齿轮传动,3,4齿轮正传动。 第一种传动方式更合理。因为标准传动设计计算简单,重合度较大,不会发生过渡曲线干涉,齿顶厚较大。而零传动的

重合度会有降低,且小齿轮齿顶容易变尖。 3.分析确定你认为比较合理的传动方案的基本参数和全部尺寸; (1)1,2齿轮标准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 z 1=20,z 2=48,m 1=2, α=20o, h a *=1, c *=0.25。 全部尺寸:d 1=m 1z 1=40, d 2=m 2z 2=96; h a1= h a2=h a *m 1=2; h f1= h f2= (h a *+c *)m 1=2.5;h 1=h 2=4.5;d a1=(z 1+2 h a *)m 1=44, d a2=(z 2+2 h a *)m 1=100;d f1=(z 1-2 h a *)m 1=36,d f2=(z 2-2 h a *)m 1=92; d b1= d 1=37.59, d b2= d 2=90.21; p 1=p 2=πm 1=6.28; s 1=s 2=p/2=3.14; e 1=e 2=p/2=3.14;a 12= m 1(z 1+ z 2)/2=68; c 1=c 2= c *m 1=0.5; tan α a1= 2 2 R b1 a1R R - =0.609 , tan αa2= 2 2 R b2 a2R R - =0.504,重合度 ])tan - tan ()tan - tan ([π 2a2 2 a1 1 ααααεα Z Z +=由上数据可以得出ε=1.849>1 (2)3,4: z 3=18,z 4=36,m 2=2.5, αo, h a *=1, c *=0.25’α=a α α= 21.127o,再由inv α’=2(x 3+ x 4)tan α/(z 3+ z 4)+inv α 得 x 3+x 4=0.205,即x 3= x 4=0.1025, a ’=68>a=67.5 , y=(a ’-a)/2.5=0.2, △y =0.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