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期刊装订及利用

高校图书馆期刊装订及利用

高校图书馆期刊装订及利用
高校图书馆期刊装订及利用

徐州高校教学联合体2018年度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文件【模板】

五、供应商资格要求 1、响应人应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应的生产经营范围,并提供经年检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副本有效复印件(三证合一的只提供一个复印件),复印件应当加盖单位公章; 2、响应人需提供参加此次招标活动的法人代表授权书。 3、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在国内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需列出至少十个案例,同时提供至少三个用户单位合同复印件加盖公章; 4、响应人需保障良好的售后服务,有专门的市场工作人员服务于徐州教学联合体。 5、响应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市场准入要求的相关规定,电子数据出版物须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电子出版物出版许可证(或电子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上述证照需要在开标现场提交原件或加盖公章版复印件。 6、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诚信声明。近一年“无行贿记录犯罪证明”。 7、供应商应对投标产品的版权负责。 六、响应文件要求 参加本次谈判的响应人应当按照采购文件要求编制响应文件,响应文件应当对本采购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 1.投标文件语言与计量单位:投标文件以及就有关投标的所有往来函电均应使用国家规定的简体中外文。投标文件使用的计量单位,均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投标文件构成 (1)投标函; (2)法人授权委托书; (3)企业简介与资格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原件,所有证件在谈判时应当出示正本,如出示正本确有困难的,可出示正本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并提供证件的二维码);

(4)投标报价表; (5)投标综合说明与服务承诺; (6)投标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文件。 3、相关要求 (1)响应人须准备响应文件(服务承诺、价格文件、资格证明等),正本一份,副本五份。 (2)响应文件外表密封必须有单位和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章认可,否则将作为无效标书处理。 响应文件统一按A4规格幅面,并统一按照规定的顺序编目编码、装订成册,并编制目录,在每页按顺序打印页码。所有响应文件统一密封为一包,严禁分开密封,密封的第一本应为正本。 (3)响应文件中不得有任何擦涂、更改痕迹。若须改正错漏,须由响应人在更正处加盖修正章。 (4)响应人提交的所有资格证明材料不得出现伪造痕迹,一经发现,取消投标资格。 (5)采购人不接受电传或电报等不密封的响应文件。 (6)响应人需提供一个满足采购文件的详细方案,并进行准确叙述。 (7)响应人应充分论述所能提供的其他条件,包括服务方式及承诺等。(8)所承诺的服务应贯彻于合同期的全过程,一旦服务降档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教学联合体成员图书馆有终止合同的权利,并报教学联合体各成员招投标管理机构备案。 七、服务要求 1、技术参数:提供平台,多功能检索、下载,IP控制。 2、性能要求:文献收录完整率高,出版时效和更新频率快,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内容实时更新,具有完备的检索功能,用户交互界面友好,部分数据库需提供远程+镜像服务。 3、版权保证及承诺责任:具有合法版权,所提供的服务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的要求,如因版权问题引起法律纠纷,中标人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并消除不良影响。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2014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5-08-2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六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于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学术月刊

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社会科学 1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江海学刊 14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文史哲 17学术研究 18江苏社会科学 1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社会科学研究 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社会科学战线 24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浙江社会科学

26江西社会科学 27南京社会科学 28天津社会科学 29学习与探索 30河北学刊 3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学海 34江汉论坛 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甘肃社会科学 39浙江学刊 40人文杂志 4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求索 44求是学刊 45贵州社会科学 46思想战线 47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图书馆) (2004年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文史哲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17.社会科学研究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社会科学辑刊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中州学刊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人文杂志26.求索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河北学刊43.学术界44.东岳论丛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北京社会科学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学术论坛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山东社会科学62.探索63.学术交流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宁夏社会科学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云南社会科学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江淮论坛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河南社会科学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甘肃社会科学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1.晋阳学刊92.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贵州社会科学98.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于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的思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NO.1,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153 关于高校图书馆如何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的思考 唐琼章 (贵州大学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目前,由于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图书馆藏书利用率逐年下降,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利用率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利用率;馆藏图书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1-0153-2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利用率持续走低,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利用范围和力度将是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方向。 一、影响高校图书馆藏图书利用率的因素 随着图书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图书馆馆藏利用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已经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如何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藏书,成为目前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藏书结构与数量藏书量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藏书体系和藏书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加上近年来,图书价格的急速上涨,各校都存在购书经费不足,缺藏图书不能及时补充的问题。所以,需求量大的图书复本量过少,就会增大拒借率,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藏书质量 藏书质量不高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高校评估中提出“生均文献量”这一指标,图书馆为追求藏书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不剔旧,图书由于陈旧过时或利用率低等原因而失去其使用价值。另外,由于购书经费的投入远远不上书价的上涨和招生人数的扩大,为了达标,有的图书馆购入一些便宜的没有实用价值的打折书,同时要求全体师生捐赠的图书大多都是过时的书刊及教材,缺乏新颖和实用性,根本无人问津。 (三)馆员服务意识薄弱,观念陈旧,业务水平偏低 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从单纯的藏书目录中心,逐步转变为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但是馆员的服务观念却明显滞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偏低,学历层次不高,不仅只能勉强为读者提供简单的服务,而且对于读者的提问很不耐心,不良的服务态度会影响读者的借阅兴趣。 (四)服务设施不完备,服务形式单一 服务形式大多局限于简单的借借还还,而且新书宣传又不够到位,大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此外,目录组织不健全、著录不标准等,给读者检索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得一部分学生不愿意通过目录来选择图书,从而对馆内藏书缺乏了解,导致图书的利用率低下,影响了借阅效果。 (五)文献检索技能培训欠缺 有些学生缺乏系统的文献检索知识,而学校也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这门课程,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无法在图书馆馆藏目录上检索到所需书目,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的利用。同时,由于没有进行其它形式的文献检索的教育,读者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图书馆的网络数字资源,不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六)对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 图书馆常被比喻成“知识的殿堂”,从而使它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造成了图书馆的自我宣传意识的淡薄,认为学生应该知道图书馆并且会自觉地在图书馆学习。而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环境很陌生,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图书馆在大学时期的重要性,而工作人员也没有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只是被动地等待读者到来。 (七)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不熟悉图书馆服务业务以及其各项规章制度,部分读者在借阅图书时乱拿乱放,导致图书乱架。有些读者 本身素质不高,对图书乱涂乱画,有的更是撕下图书,影响了其他读者的使用效果。 (八)数字化技术的影响 互联网拥有庞大的信息资源和功能强大的信息搜索工具,必然容易激发用户的信息意识、需求和行为,用户能够直接进入信息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所以必将对实体文献形成很大冲击。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方法和途径 (一)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机制 (1)调整藏书结构,实现馆藏图书的最优化配置。图书馆应重视馆藏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在不断更新馆藏的同时,应对没有利用价值的馆藏进行剔除,以提高整体的馆藏质量。同时,加强重点学科馆藏建设,根据学校的发展、按照一定的目标逐步调整藏书比例,建立与学校学科建设相符的藏书体系。 (2)优化馆藏布局,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要适应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全部图书应对所有读者开放,全面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在库内设置新书和热点图书专架,管理人员要根据新书到馆情况和读者阅读热点的变化,及时调整、撤换专架图书,以不断适应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提高藏书利用率。 (二)根据读者需求有计划地采购图书

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采购的控制

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采购的控制 摘要:数字化给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大,过去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采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在众多的信息中的搜集到本校师生需要的图书,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作用,一直是采购纸本式图书要研究的问题,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及开放存取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方式。采购工作怎样适应这种改变更好地控制好纸本式图书采购。 关键词:纸本式图书采购工作质量控制 Control in university library books purchase Abstract:Digital gives us life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ast,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procurement of books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how man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o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the book,make the limited funds play the biggest role,has been purchasing paper library to research question,people´s reading habits change and open access mode,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dissemination way.How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purchasing work to better control the printed book purchase. Key Words:The printed book;Procurement;Quality control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进展,对于图书馆技术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 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 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 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

上海地区各高校在校人数以及图书馆藏书排名

上海地区各高校校门及在校人数排名 (由于第二军医大学不详,暂未列入统计) 1、复旦大学:2009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26 362人;留学生3 633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 531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8 664人。有专任教师2 426人、专职科研人员252人 总计:4.8万人 2、上海大学: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0人,教授428人。学校现有本科生26000余人,研究生8000余人。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总计:4.4万人

3、同济大学:目前学校共有82个本科专业、218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授权点94个,16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学生近4万人,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 总计:4万人

4、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本科生18496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326人,博士研究生4657人;有专任教师3130名 总计:3.9万人 5、华东师范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000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1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学生近14,000名,研究生近12,000名,外国留学生3600余名。学校现有闵行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100余亩 总计:3万余人

6、东华大学: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科生近15000人,成教生近6000人,留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 总计:3万人

7、上海师范大学: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3733人,研究生4625人。现有教职员工2982人,其中专任教师1722人。 总计:2.8万人

影响高校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李惠

* 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李惠(1966-),女,讲师,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影响高校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李 惠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北恩施445000) 摘 要: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利用情况,从4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图书借阅率下降的原因,并从 调整馆藏结构、加强图书宣传、实行馆际协作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馆藏图书利用率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3)03—0149—02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 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其馆藏文献是广大师生学习和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情报来源。馆藏文献只有被读者所充分利用、 成为读者的宝贵财富,才能真正体现其社会价值。所以,藏书的流通量,馆藏的利用率,比馆藏的规模更具有实际意义。但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致使电子图书在信息容量、内容的新颖性、检索的方便快捷程度等方面均优越于纸质文献资源,从而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利用率持续下滑,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如何改善这种局面,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是图书馆人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1影响高校图书馆图书利用率的因素 随着各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办学条件,图书馆藏书量必须随之有所增长,而图书流通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其利用率也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影响图书利用率下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采购缺乏科学性 馆藏结构与读者需求不协调、采购缺乏科学性是影响文献利用率的重要因素。馆藏图书结构体系对藏书借阅有着直接的影响,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建设最基本的内容,藏书结构的合理与否和藏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藏书利用率的高低。近年来,为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生均年进书量的办学标准,各高校均加大了图书馆购书经费投入力度,但大多把 注意力放在了年度经费的完成情况上, 盲目地购进新书或突击采购,而忽视了藏书质量与读者需求。再加上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购时缺乏具备专业知识 背景的采购员,他们在进行文献采购时对文献识别能力较差、对各类读者的需求不甚了解,在采购过 程中往往掺杂个人的主观思想, 把读者的需求等同于个人需求,忽视了读者的客观地位,采购缺乏科学性。致使采购工作存在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导致了读者需求与馆藏结构不协调,影响了图书利用率。1.2 宣传力度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已经逐步普及,各高校办学规模也在随之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大纸质文献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图书馆没有注重加强新到图书的宣传或者宣传力度不到位,致使很多馆藏图书 不为读者所知晓, 不能快速地进入流通领域,从而造成部分文献利用率低、拒借率高。同时,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的是图书馆对读者开放的天数及借还 图书册数、到馆读者人数等数据的统计,缺乏根据专业设置和读者需求进行图书采购的深度的调查研究 与分析, 对专业类图书与综合类图书的借阅频度、读者的专业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不够深入,对馆藏 文献的利用情况了解也欠清楚,导致文献采购没有针对性。进而影响了馆藏图书的正常流通,降低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1.3 服务缺乏主动性图书馆工作枯燥、单调、乏味,是一项奉献性极 强但又往往不被人重视和理解的服务性工作。工作 人员容易产生懈怠情绪,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服务缺乏主动性, 不注重业务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诸如上述原因从而导致了馆员不能及时为读者提供如咨询、导读、图书宣传推荐等深层次的服务,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馆员的业务工作水平也会直接影响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编 目人员在进行图书验收、 录入中如果存在打错分类号、条形码的情况,就会导致图书错架,使读者不能 顺利找到自己所需图书;对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办理图书归还手续的读者缺乏科学合理的限制措施,造成部分图书长期滞留在读者手中,使其不能正常发挥它的作用,如此种种从而导致了图书利用率的降低。 · 941·2013年2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Feburary 2013

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创新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图苑论坛 80 办公室业务2012?12 文/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图书馆 张新华 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模式创新 【摘要】图书采购工作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采购工作已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采购工作,其呈现了许多的新特点,本文从网络时代的大的背景下出发,论述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如何适应形势更新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采购模式。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采购;模式创新 做为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第一步,当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图书采购工作直接影响到图书馆藏书的数量与质量及读者的满意程度,更是对图书馆的价值以及管理者成效的重要评价。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各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的购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图书出版业的新特点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技术大发展网络全面普及的时代,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而我国的图书出版业也已经被网络浪潮和经济大潮所席卷和冲击,其也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一)出版社及出版的新书数量急剧增加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我国的出版社从1978年的100多家增加到2009年的580家。在这近六百家出版社中包括了国家级出版社两百余家,地方级出版社三百余家。图书的出版总量也翻了近一倍。出版物的价格并没有因为出版社和图书总量的上涨而下降,相反其却年年暴涨,其中军事类的图书涨幅最高。 (二)出版的新书内容雷同,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出版社间的激烈竞争,各个出版社往往用快速出版所谓的热门书,畅销书来争夺市场,其出版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咋舌。为此也造成了很多的出版社超范围的出书,所出版的图书内容更出现了大面积的雷同,图书质量严重下降;一些出版社为了可以追求到高额的利润,急功近利,同时迎合市场低层次的需 要,很多出版的图书是东拼西凑来的,粗 制滥造,内容更是大同小异,这种现象给图书质量和图书价值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电子图书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图书以其方便,快捷,廉价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所钟爱。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出版商选择了直接在网上进行出版电子期刊的方式来发行图书。据相关统计表明2001年英文的网络版的电子期刊数目已经达到了11318种,远远超过了印刷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权威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网站。 (四)网上书店数量猛增 因为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书店也随之应运而生。尽管网上书店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却发展迅速。1995年7月,世界上的第一家网上虚拟书店亚马逊网站正式在美国成立。我国的网上书店也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网上书店站点多达300余个,如当当网和中国图书网等。 二、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图书采购工作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普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商品流通模式。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方式在网络的影响下也要随之改变。 (一)调研和反馈工作 通过认真的调研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采购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重点学科、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向,构建适合本校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采购人员可以通过多种调查渠道了解掌握读者对所需图书的信息,还应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社会上比较适合大学生兴趣的新书畅销书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高校都具有其特色的重点学科、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向,各读者因其专业性不同对所需图书种类也不同,为此 图书馆在采购图书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学校对各类学科和专业的偏向性。因此,在图书采购工作其实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其不仅需要图书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其专业素质。在采购过程中不但要熟悉图书采购过程的各工作流程考虑到学校特色和理念以及发展目标还要掌握一些与书商,出版商打交道的技巧,尽量提高社会效益。 (三)多种采购模式相结合 采购招标做为图书采购中最好的办法它不但能够进一步规范购置流程。使图书采购工作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增加图书供货商间的竞争力的同时有效的保障了售后服务工作。而图书尚所提供的这些服务不但能够减少图书馆的开支,更是节省了大量人力。也是遏制了图书采购工作中一些不正当的交易的有效手段,从本质上对腐败现象起到了遏制。因为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书店也随之应运而生。其也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又开拓了一条新渠道。网上书店有如下优点:第一,书源广,图书种类多。第二,交易方便灵活、交易管理规范化,不但能够节省旅费,更加节省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在线采购,采购人员工作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电脑可以联机上网,就可以采购图书。 三、结束语 信息时代与网络时代的大发展,全世界的图书从出版方式、到发行方式,从图书的种类到其内容,从其流通渠道到交易类型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采购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拓宽知识范围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才能充分的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工作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坪梅.高校图书采购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探讨[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朱静.图书采购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 [3]史敏祺.图书馆电子出版物采购应遵循的原则[J ].管理与创新,2008(9).

浅谈高校图书馆密集书库的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1848992.html, 浅谈高校图书馆密集书库的管理 作者:全丽波 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 摘要:密集书库是三线典藏制的一种具体表现。随着年代的久远,图书馆对部分利用率 较低,又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保存,建立密集书库是非常必要的。简要介绍了铜仁学院图书馆密集书库的馆藏现状,并对密集书库建设与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密集书库;管理 “十五”以来,为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新建本科院校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高校扩招、图书经费投入增大、应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突击采购、高校合并办学、图书馆馆藏大合并等造成图书馆馆藏急剧扩张,馆藏出现了“大跃进”现象。[1]致使图书馆储藏空间十分短缺,密集书库作为一种新的成功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被各大 图书馆纷纷采纳。 1 我校图书馆馆藏现状 目前,随着馆舍面积的扩大、办馆条件的改善,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全开架、大开放的服务。我馆从以前的老馆4700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新馆建馆面积2.16万平方米,2010年以来保持了年生均新书进书量4册以上,生均藏书量100册。源源不断的购入新书,纸质文献近80万,使图书架位拥挤不堪,经常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倒架工作,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体力上、 管理上苦不可言。针对本馆目前的图书增长较快,馆藏饱和的状况,以及图书馆发展和达到评估藏书数量的要求,只有密集书库的建设才能真正有效解决图书馆馆藏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将密集书库与我馆藏、借、阅合一相结合,对提高图书馆藏书利用率、优化藏书结构,达到评估要求不再进行图书剔旧,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密集书库的功能 密集书库是近年来图书馆藏书出现的一种新式管理模式。图书馆选择一定的空间,用密集书架储存低利用率的书刊,有助于克服书库空间的不足,促进馆藏的“新陈代谢”。密集书库是专门管理三线典藏式文献的一种具体表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密度”和“大容量”。一线藏书是指开架并外借的中文书刊、外文书刊;二线藏书是指开架阅览的辅助书籍,比如工具书、地方文献、古籍等;三线藏书是指保存本书籍、剔旧书、利用率极低的书。[2]密集书库针对储 存利用率低的书刊专门配备了专业密集架,这样可以使单位面积的藏书容量提高1.5~2倍,[3]最大限度的利用馆舍空间,使一线书库利用率较高的文献更好的集中到一起,更方便的被读者利用。 3 密集书库的管理

图书馆类核心期刊

1.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2. 大学图书馆学报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3. 情报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4. 图书情报工作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 图书馆论坛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6. 图书馆?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7.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管 8. 图书馆杂志?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9. 图书情报知识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 10. 情报理论与实践?主办单位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1. 情报科学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3. 情报杂志《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14. 情报资料工作??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主办: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 16.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主办: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17. 图书馆学研究(分为:《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和《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主办单位: 18. 图书与情报?是由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省图书馆学会、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合办的专业刊物。 19. 国家图书馆学刊由文化部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图书馆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图书情报专业工作者。 20. 兰台世界主办单位辽宁省档案局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图书情报工作 3 大学图书馆学报 4 情报学报 5 图书馆论坛 6 图书馆建设 7 图书馆杂志 8 图书情报知识 9 图书馆 10 图书与情报 11 情报理论与实践 12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3 情报资料工作 14 现代情报 15 情报科学

高校图书馆国内电子书采购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国内电子书采购风险及对策 吴云珊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541004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电子书市场存在的问题,以数字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数字版权、图书质量、使用功能、盈利模式、价格机制、业务规范等六个方面阐述并分析采购国内电子书存在的风险,并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实践出发,总结经验,提出相应六方面风险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提供业务参考,规避国内电子书采购风险。 [关键词] 电子书;数字版权;数字图书馆;盈利模式;价格机制;统一检索; [分类号] G251.5 Ris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omestic E-book Purchase in University Library Wu Yunsh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e-book market, taking digital libra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isk of purchasing domestic e-books is expounded and analyzed from six aspects of digital rights, e-book quality, function of use, profit model, price mechanism, standards of practice. Proceeding from the purchasing practice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it, six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the hope of giving purchasing librarians some professional proposals for reference to avoid the purchasing risk of domestic e-books. [Keyword] E-book; Digital Rights; Digital Library; Profit Model; Price Mechanism; One-stop Search; 电子书, 指以电子技术存储、显示、传播的拥有内在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文字组成的信息,即电子化的图书。[1]国内电子书,指中国国内出版制作的中外文电子图书。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至今,国内电子书已拥有网络原创、UGC、数字图书馆、转载网站、专业图书搜索和图书聚合等多种商务模式。[1-2]中国图书商报社和读吧网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数字图书馆2006-2008三年销售收入占电子书市场总收入的比率分别是74.3%、71.4%和53.9%,是国内电子书的主要盈利模式, 而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客户是图书馆等机构用户,机构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达70%以上。因此本文择其主体,从高校图书馆采购数字图书馆的实践出发,对国内电子书采购风险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1采购风险 1.1 版权风险 “数字版权即作者享有的以数字化方式保存、复制、发行作品的权利。”[3]这是一种习惯称法,不是法律概念。若作品以二进制形式通过光盘等物理介质出售,法律上对应的是“发行权”;若作品以信号形式通过互联网络传播,法律上对应的则是“信息网络传播权”[4]。无论数字图书馆以包库还是镜像形式出售,其收录的图书都应有数字版权。 数字图书馆在高校校园IP段内是完全开放状态,师生可以免费阅读、下载里面的电子书。如果这些书没有数字版权,即使只在校园网上传播,高校图书馆也不在法律免责范围内。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在2005年曾因其图书馆所购数字图书涉嫌侵权被起诉。[5]虽然最后以庭外和解而告终,但给高校图书馆敲响了警钟:电子书采购必须警惕版权问题!然而许多高校图书馆为能在短期内用较少经费解决馆藏不达标的问题,一般都是几十万册地集中采购价格低廉的电子书来充实馆藏,不仅难以确保版权,还隐藏了巨大的赔付风

图书馆类核心期刊

1.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 2.大学图书馆学报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3.情报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4.图书情报工作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5.图书馆论坛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6.图书馆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7.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主办,黑龙江省文化厅主管 8.图书馆杂志图书馆杂志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合办, 9.图书情报知识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 10. 情报理论与实践主办单位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1. 情报科学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吉林大学 1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3. 情报杂志《情报杂志》(月刊)是由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学术性刊物 14. 情报资料工作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主办:宁夏图书馆学会;宁夏图书馆 16.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主办: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17. 图书馆学研究(分为:《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和《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主办单位:吉林省图书馆 18. 图书与情报是由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甘肃省图书馆学会、甘肃省科技情报学会合办的专业刊物。 19. 国家图书馆学刊由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图书馆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图书情报专业工作者。 20. 兰台世界主办单位辽宁省档案局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传播、交流的社会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构想与具有执行效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资源建设 21世纪,社会经济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增长的新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效地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因而人们需要提高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这对号称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以资源分布化、传递网络化、媒体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利用共享化为特点的图书馆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图书馆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人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把握时机,让图书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资源建设的现状 特色馆藏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图书数量,加上在学校扩大发展规模的硬件要求上,都把图书馆的藏书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以藏书量的多少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高低。而单单讲求数量,不注重藏书对本校学生利用价值,为了达到标准,大肆购买,而忽视了质量;为了应付评估需求,短期内一次性购书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得各馆的藏书量激增,藏书却缺乏特色,导致信息雷同较多,各层次书籍分布不均衡,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历史、专业、学校规模、购书经费条件的制约,图书的藏书量数量不一,由此演化了在资源共享上的分歧。许多大的图书馆、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高校的图书馆,传统藏书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能够共享别人的太少,而提供给的资源相对较多,所以在共享的态度上不是积极应对。 二、文献资源的建设 1.非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纸质文献购买、保存都比较方便,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上架供读者使用,而且无须特别的设备,阅读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深受读者欢迎。纸质文献资源仍呈 现增长趋势,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 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已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科学评价功能方面,各门都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在道德审查功能方面,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能够生产并传播的文献基本上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观念,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读者利用的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地让文献资源不要流失,并针对其潜在指导下一时期的藏书购买。 2.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检索方便、易于复制,以及可被众多读者同时使用等特点。随着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电子文献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增长,各类读者对电子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现阶段图书馆应调整馆藏资源采购策略,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应侧重网络数据库,网络版光盘数据库和全文电子期刊及检索性二次文献的引进。对于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在扩充部分馆藏的同时,也可缓解读者对图书复本的需求。 另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建设。它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更加复杂,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