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电磁波

生活中的电磁波

生活中的电磁波
生活中的电磁波

生活中的电磁波

(一)选题立意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人们开始认为这是它以“以太”为传播媒质的,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察测量实验之后,人们始终没有能够观察到“以太”的存在,于是,人们最终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于是,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人们以为它是依靠“电磁场”这种物质传播,但是“电磁场”又是怎样的一种物质,人们又说不清楚,只能说它不是由物质粒子构成了,虽然人们看不见它,但可以通常实验来观察它,它对放入其中的带电粒子等有力的作用。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一直以为,由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感应磁场,变化的感应磁场再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电场,变化的感应电场又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磁场,变化的感应磁场再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电场……由于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之间不断地交替产生,就形成了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对于电磁波的空间传播图像,人们始终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很好地描述其传播的图像,于是人们根据以上的电磁场的相互激发产生的机理,但是,由于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的平面波的解可知,这相互激发的电场与磁场是相位相同的场。

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之后我们首先要确立电磁波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电磁波,其次查找资料了解电磁波存在与生活的那些地方,再了解电磁波的污染的危害,然后电磁波危害人们身体的机理,然后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我们怎么样来防护以及国家的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环境标准与规定。以这样的顺序来研究次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引起的变化的磁场,再由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就这样磁场和电场交替产生,并且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的波。

2.生活中存在的电磁波

家里的电风扇、吹风机、果汁机、微波炉等都会放出电磁波。平常使用的无线通讯设备(如手机)也会放出电磁波

3.电磁波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波对人的人体有5大影响

⑴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之一;

⑵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⑶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之一;

⑷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身体组织、骨骼发育,导致视力、肝脏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⑸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可见其危害的严重性

4.电磁波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机理

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其伤害程度会随时间和影响程度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电磁波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被诱发意想不到的病变。

5.如何防护电磁波的危害

⑴拔掉插头可防止电磁波:电器用品不使用时,最好将插头拔掉,避免室内环境受到电磁波的侵害。

⑵保持距离可减少电磁波:没错,距离越远,电磁波强度越弱。所以在使用电器用品像电脑、电视、电风扇、吹风机、微波炉、电磁炉时,都要远离这些电器用品,以策安全。在今天数字化的家庭日益繁盛期,电磁波无穷无尽地都在空中,在我们身体周围交错飞扬,这并非言之过分。

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器、电脑、手机等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家庭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各种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电磁波可能成为“电磁污染”,危害到人们的健康。

另外,可每天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者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

橘、枣等。饮食中也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豆芽等;经常喝绿茶。这些饮食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预防和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作用。

6.国家电磁波的环境标准与规定

为控制现代生活中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身体健康,1989年12月22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长、中、短波应小于l0V/m,超短波应小于5V/m,微波应小于10μW/cm2。我国有关部门还制订了《电视塔辐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针对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北京市环保局于2000年2月17日颁布了全国首例对电磁污染进行规范管理的《北京市移动通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以规范移动通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该规定中明确了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移动通信台(站)在建设前均要履行环保审批手续,并要办理环保验收审批,经环保部门的监测,当地功率密度符合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频率在20 MHz ~3000 MHz范围内、照射导出限值的功率密度在40μW/cm2这一标准,才可正式投人使用,大于这一标准的必须停用或整改;建设蜂窝移动通讯基站前要预测用户密度分布,采用最佳频率复用方式,尽量减少基站个数;在居民楼上建设移动通信台(站),事前建筑物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必须征得所住居民意见;无线寻呼通信、集群通信天线最低允许高度不得低于40m,而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室外天线一般不得低于25m,发射天线主射方向50m范围内、非主射方向30m范围内,一般不得建高于天线的医院、幼儿园、学校、住宅等建筑;建设单位应在上述各类天线安装地点设置电磁辐射警示牌。

(四)学生心得体会

从本次的研究行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电磁波,了解电磁波存在与生活的哪些地方,了解电磁波的污染的危害,然后知道了电磁波危害人们身体的机理,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我们怎么样来防护以及国家的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环境标准与规定。

指导老师:尚生国

组员:裴磊荣瑞西康敏张旭亭

(五)指导教师评价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谈谈电磁波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一)

谈谈电磁波生活中常见的应用(一) 晴日仰望,是一望无际的天空。不过,人们用“空”来描述“天”,实在是一种误会,因为天并不空。在我们生存的空间,无处不隐匿着形形色色的电磁波:激雷闪电的云层在发射电磁波;无数的地外星体也辐射着电磁波;世界各地的广播电台和通信、导航设备发出的信号在乘着电磁波飞驰;更不用说还有人们有意和无意制造出来的各种干扰电磁波……这些电磁波熙熙攘攘充满空间,实在是热闹非凡。如果说人们是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之中,那是毫不夸张的。在既往的几千年中,人们一直都没能“看见”电磁波。麦克斯韦写了电磁波历史的第一页。 (1)无线电时代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研究成果的基础土,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麦克斯韦预言:不均匀变化着的电场将产生变化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传播,从而形成电磁波。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方法首次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这一预言。人类从此进入了无线电时代。 (2)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

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用电磁波远距离传送信号的方法:1899年,美国柯林斯达造出了第一个无线电话系统;1906年,费森登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话发射台;1919年,英国建立第一座播送语言和音乐节目的无线电台z1921年,人类首先实现短波跨洋传播;1925年,英国贝尔德发明第一台实用电视机;1930年,实现了微波通信……现在,人类可以将文字、声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向四面八方。 (3)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 手机既是个电磁波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电磁波发射器。可见,手机实际上是一部可移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移动的手机与不移动的基地台之间构成了一个可移动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工作过程(图14-28)大体是:移动的发话人对手机讲话,手机把声波经变换器转变为电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载有语言信息的电磁波被基地台接收,经变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发射给另一移动手机,接收方手机接收电磁波信号,经转换器和发声器转变为声音,为收话人所听到。 (4)在何种场合不宜使用手机? ①坐飞机时:因为手机的高频信号会干扰飞机的控制系统,可能引发飞行事故。所以乘客上机后,乘务员会一再关照大家:"请把您的手机关掉!"。 ②在汽车加油站时:因为加油站的计数器是由电子控

电磁波有危害生活中处处在 电磁波危害

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离不开电磁波,这是因为没有电磁波,也就没有现代的无线电通讯,这样要使用手机打电话、收看电视节目都将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邮电、电话、电报、电视、广播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电磁波在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的梦想、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危害。 一、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而形成,它可以在真空或在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3m/s,这个数值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可见光、微波和γ射线都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特性 通过做磁铁实验就会发现,磁场的穿透能力非常强,不论是薄木片、垫板、铁片、铝箔纸还是手掌,都无法阻隔电磁波,电磁波中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一样,它们都是无孔不入,并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三、电磁波的产生与危害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因此很容易对人们产生伤害。例如,在家庭照明电路中使用的是交流电,它的频率每秒钟正、反变化50次,也就相当于磁

场的方向每秒钟变化50次,这样变化的磁场可以使人体中产生变化的电流,从而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作用,对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小磁铁来说,因为其南、北极固定不变的,因此不至于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电磁波,只要是使用家用电器,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波,例如,电风扇、吹风机、果汁机、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器等这些家用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波,就连墙壁中安装的照明暗线,也可以使电磁波检测笔哔哔叫,因而大家在睡觉时最好不要靠近装有电线的墙壁,以防因电磁波的影响而难以好好的休息。 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机,它在接打电话时产生的电磁波还是比较强的,如果你是在电脑前接打电话,常常会发现电脑屏有明显的屏幕闪烁感;若是在正在播放节目的收音机前接打手机,收音机也会受到极大的干扰,影响收听的效果;大家看电视时,时常会发生图像抖动和“雪花”现象,这也是因为受到附件其它电器产生电磁波干扰的缘故。 微波炉工作时产生的微波也是很强的电磁波,有人曾经通过实验发现,微波炉工作时产生的微波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确是不争的事实,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将四盆绿豆苗分别放在微波炉中被微波照射约5s、10s、15s、20 s后,移出置于空旷处,另外一盆完全不照射微波,作为实验控制组,仔细观察这五盆绿豆苗每天的生长进度,发现不受微波照射的实验控制组,绿豆苗生长正常;经过微波照射后的那四盆绿豆苗中,只有照射5s的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四章第五节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同步训练D卷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四章第五节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同步训练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α射线轰击铍核()时,产生了碳核()和一种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经过进一步证实,这种射线是() A . 光子流 B . 中子流 C . 电子流 D . 质子流 【考点】 2. (2分) (2020高二下·铜川期末) 电台将播音员的声音转换成如图甲所示的电信号,再加载到如图乙所示的高频载波上,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电信号改变如图丙所示这种调制方式称为 A . 调幅 B . 调谐 C . 调频 D . 解调 【考点】

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无线电广播与无线电视传播信号的原理毫无相似之处 C .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 D .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考点】 4. (2分) (2017高二下·三台期中) 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哪一种?() A . B . C . D . 【考点】 5. (2分)(2019·静安模拟)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的射线是() A . 阴极射线

B . α射线 C . β射线 D . γ射线 【考点】 6. (2分)要有效地发送低频电信号,必须把低频电信号附加在高频载波上,这个过程在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叫做() A . 调谐 B . 解调 C . 调制 D . 检波 【考点】 7. (2分) (2018高二上·海南期末) 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A . B .

电磁波的基本应用

电磁波的基本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论文关键词】:物理学科电磁波应用 【论文摘要】:自1864年电磁波正式被理论预言以来,不同形式的电磁波陆陆续续被发现,它们本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相差较大,因此性质有所不同,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结合现实,讨论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 一、电磁波的分类概况---------------------------- - 1 - 二、各类电磁波的主要应用 ------------------------ - 2 - 1.无线电波----------------------------------- - 2 - ⑴长波、中波------------------------------- - 2 - ⑵短波 ------------------------------------ - 3 - 2.红外线------------------------------------- - 3 - 3.可见光------------------------------------- - 4 - 4.紫外线------------------------------------- - 4 - 5.X射线-------------------------------------- - 5 - 6.γ射线------------------------------------- - 6 - 三、未来展望------------------------------------ - 7 - 一、电磁波的分类概况 电磁波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电磁场,是一种横波,真空中以光速传播。频率由低到高主要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当然这只是大体划分,如果把电磁波比喻为钢琴,

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应用

本科生学年论文(课程设计)题目: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应用物理 学号2012437019 姓名郭天凯 指导教师闫正 2015年11月18日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电磁场与电磁波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电子通信产品的随处可见,手机通信,微波通讯以及无线电视等;电磁波极化在雷达信号滤波、检测、增强、抗干扰和目标鉴别/识别等方面的应用;电磁场在金属材料加工、合成与制备中的应用;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在电磁治疗方面的应用等都离不开电磁成与电磁波。本文将进一步对电磁场与电磁波在通讯、科技开发、工业生产、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极化;电子通信技术;电磁波的应用

目录 1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概况 (1) 2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通讯方面的应用 (2) 2.1 在无线电广播中的应用 (2) 2.2 在电视广播中的应用 (2) 2.3 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 2.4 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2) 3 电磁波极化的应用 (3) 3.1 利用极化实现最佳发射和接收 (3) 3.2 利用极化技术提高通信容量 (3) 3.3 极化在雷达目标识别、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 (3) 3.4 极化在抗干扰中的应用 (4) 4 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 (5) 4.1 采用数据融合技术,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传输深度 (5) 4.2 采用广播芯片技术,提高信息传输能力 (5) 5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6) 5.1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及其发展 (6) 5.2 电磁场作用的机理 (6) 6 电磁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7)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生活中的电磁波

生活中的电磁波 (一)选题立意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人们开始认为这是它以“以太”为传播媒质的,但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察测量实验之后,人们始终没有能够观察到“以太”的存在,于是,人们最终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于是,关于电磁波的传播,人们以为它是依靠“电磁场”这种物质传播,但是“电磁场”又是怎样的一种物质,人们又说不清楚,只能说它不是由物质粒子构成了,虽然人们看不见它,但可以通常实验来观察它,它对放入其中的带电粒子等有力的作用。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人们一直以为,由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感应磁场,变化的感应磁场再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电场,变化的感应电场又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磁场,变化的感应磁场再产生了变化的感应电场……由于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之间不断地交替产生,就形成了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对于电磁波的空间传播图像,人们始终没有能够找到一个很好地描述其传播的图像,于是人们根据以上的电磁场的相互激发产生的机理,但是,由于根据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的平面波的解可知,这相互激发的电场与磁场是相位相同的场。 所以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课题之后我们首先要确立电磁波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电磁波,其次查找资料了解电磁波存在与生活的那些地方,再了解电磁波的污染的危害,然后电磁波危害人们身体的机理,然后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我们怎么样来防护以及国家的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环境标准与规定。以这样的顺序来研究次课题。 (三)研究成果 1.什么是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引起的变化的磁场,再由变化的磁场激发了变化的电场,就这样磁场和电场交替产生,并且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的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日期: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黄瑞 2013050201021 【摘要】: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身运动导致的两极缩短、赤道拉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场强度正逐渐衰减。外加高楼林立、高压电网增多,人为地对地球磁力线造成干扰和破坏。所以,现在地球的磁场强度只有500年前的50%了,许多人出现种种缺磁症状。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磁场疗法,又称“磁疗法”“磁穴疗法”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线透入人体组织深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调节肌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平衡。 【关键词】:磁疗磁疗保健生物电磁学电磁对抗电磁环境运用发展 引言:生物电磁学是研究非电离辐射电磁波(场)与生物系统不同层次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主要涉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生物学。其意义在开发电磁能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以及对电磁环境进行评价和防护。电磁对抗主要是运用在军事方面,利用电磁波的特性制造出一系列的战争武器或战略武器。主要涉及各种频段的电磁波的运用。 【正文】:

一、电磁学在医疗上的应用 生物电磁学在医疗上的应用,简称磁疗。是20世纪九十年代才广泛兴起的一种自然疗法,用磁能作用于人体,通过磁的一系列生物与生物电磁学效应达到调整人体生理活动、实现身体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确切地说,磁疗是一种物理能量疗法。由于磁疗安全、方便、简捷、省时、无毒副作用、疗效肯定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有前途的绿色疗法。从严格意义上说,磁疗还未真正地走进现代生命科学的殿堂,尚处于研究、探索、试用阶段,属于生命科学中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本文所述的磁生物与生物电磁生理学效应是对近十年来人们使用磁性保健产品临床效果的总结和理性思考,也是第一次提出“磁生物与生物电磁生理学效应”这一概念,有关人体这一弱电磁生物体与磁场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及其量化表述有待进一步实验结果的充实。 在科学上,称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为电磁污染。电磁辐射分二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除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可能造成直接破坏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微波辐射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是对电磁辐射,要正确认识,而且要科学防护。事实上,电磁波也如同大气和水资源一样,只有当人们规划、使用不当时才会造成危害。一定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医疗上的烤电、理疗等方法都是利用适量电磁波来治病健身生物电磁

8.电磁波的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本节通过列举电磁波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技术应用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发表见解,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案自主了解电磁领域的发明与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掌握电磁波应用原理,学会用链表方式描述工作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教学,让学生感悟电磁波魅力,懂得尊重.热爱科学;以实例展示和讲解贯穿教学,让学生更生动地体会到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文化.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列举电磁波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事例,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技术应用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发表见解; 【教学难点】 对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和移动电话等电磁波应用实例原理的了解; 【教学策略的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教学策略如下: 1.设计学案——让学生能自主了解电磁领域的发明创造及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2.小组自学——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式的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学段落,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各实例的工作原理,进行汇报,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3.教师实例教学——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配合学生的讨论汇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认知程度; 4.链表展示——以链表方式展示学生的汇报总结的实例工作原理,让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系 统; 5.课堂开放性讨论——通过实际开放性的课堂讨论,让学生扩宽知识面,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内容; 6.布置知识性和开放性的课后作业,以反馈教学质量。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视频,收音机一台,手机一部,实验用音频信号发生器,接收器及功放。【教学流程图】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2电磁波的应用教案 (新版)教科版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回答:第一,电磁波携带信息,即电磁波会把辐射电磁 波的物质固有的信息带出来;第二,电磁波可以帮助人们获 得信息,充当测量或检测工具;第三,电磁波能承载信息并 传播信息,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量关于电磁波信息方面的应用实例, 让学生分类。 结合教材如图10-2-4所示的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讲解 “调制”和“解调”,可以类比信鸽传信过程理解。 补充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如图10-2-1所示。 学生活动:讨论电磁波的信息特性还有哪些应用? 2.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 学生讨论活动:学生阅读并讨论教材,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我们使用的哪些能源来自于太阳能? (2)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种类的发电,其中哪些是直接或间接 利用了太阳能? 对于激光、X射线和γ射线等高频电磁波在能量方面的应用, 在学生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激光 利用的视频实例或图片。 三、反思总结 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 2.老师小结。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第一,电磁波携带信息。 第二,电磁波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信息。 第三,电磁波能承载信息并传播信息,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 2.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应用 太阳能、激光、X射线和γ射线等高频电磁波的利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电磁波的应用,能够让学生理解利用电磁波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具有的信息特征和能量特性。教学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电磁波应用实例图片或视频材料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对于教学的难点“调制”和“解调”不要要求太深,只是能够让学生知道可以把声音、图像或文字信息加入到电磁波中传播,然后解释并“解调”出来放大播出就可以。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多讨论、多活动的方式,以发挥其主体地位。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装备、通讯设施、家用电器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在享受着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它们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循,它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进行科学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健康 电磁辐射是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又一重要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磁波污染,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大到雷达车、变电站、信号塔,小到剃须刀、电吹风和手机,只要处于操作使用状态,就存在电磁辐射。 人体受到过量电磁辐射或长期在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就会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脱发等体征变化。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电磁辐射还可能促使骨组织中微量元素和钙含量下降,诱发儿童白血病,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以及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据全国科学大会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120万为缺陷儿,而电磁辐射危害在导致婴儿缺陷的所有因素中居首位。

键盘也会产生辐射 工作中,我们常看到有人趴在电脑前小憩一会。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电脑只要关闭显示器便不会产生辐射,殊不知键盘也会产生很强的辐射。 调查发现,许多人对电磁辐射的危害有所了解,但仍存在认识误区和不良习惯:不少人习惯在手机刚拨完号便立刻放到耳边。此外,还有部分人受媒体宣传及网上信息等误导,谈辐射色变。 此外,还有一些人在生活中图方便,将电脑、电冰箱、电视机等电器全部堆放在卧室,这些都会加剧辐射的危害。 预防电磁辐射三两招 电磁辐射虽然会影响身体健康,但不必为此恐慌。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能吸收和适应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掌握科学的防范措施,就不会受到伤害。 一是主动加强防护减少辐射量。配有防辐射服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相关规程穿戴,并定时离岗休息。大功率用频装备开机时,必须关闭方舱,做好电磁屏蔽。 二是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在操作用频装备时,保持适当距离,特别是大功率装备工作时,尽量避开天线发射方向;注意通风,养成勤洗脸洗手的习惯。此外,应为特殊岗位制订防电磁辐射食谱。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中的应用 班级:电子0801 姓名:郑文韬 学号:20082653

一、《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综述: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要求电子类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核心内容都是电磁现象在特定范围、条件下的体现,分析电磁现象的定性过程和定量方法是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一,因而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合格的电子类专业本科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电磁场理论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学好电磁场理论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程的作用不仅是为进一步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更为深远的是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电子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 (1)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各专业实际介绍其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对电器工程中的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了解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各种较复杂的电磁场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3)通过电磁场理论的逻辑推理,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二、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光电开关 光是一种电磁射线,其特性如同无线电波和X射线,传递速度约为300000千米/秒,因此它可以在发射的一瞬间被其接收。红外线开关光电开关是利用人眼不可见(波长为780nm-1mm)的近红外线和红外线的来检测、判别物体。通过光电装置瞬间发射的微弱光束能被安全可靠的准确的发射和接收。光电开关的重要功能是能够处理光的强度变化:利用光学元件,在传播媒介中间使光束发生变化;利用光束来反射物体;使光束发射经过长距离后瞬间返回。光电开关是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受脉冲调制的光束辐射强度在发射中经过多次选择,朝着目标不间接地运行。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的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光电开关可分为对射型、漫反射型、镜面反射型。 对射型光电开关: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结构上是两者相互分离的,在光束被中断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个开关信号变化,典型的方式是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光电开关可以相互分开达50米。特征:辨别不透明的反光物体;有效距离大,因为光束跨越感应距离的时间仅一次;不易受干扰,可以可靠合适的使用在野外或者有灰尘的环境中;装置的消耗高,两个单元都必须敷设电缆。 漫反射型光电开关:是当开关发射光束时,目标产生漫反射,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单个的标准部件,当有足够的组合光返回接收器时,开关状态发生变化,作用距离的典型值一直到3米。特征:有效作用距离是由目标的反射能力决定,由目标表面性质和和颜色决定;较小的装配开支,当开关由单个元件组成时,通常是可以达到粗定位;采用背景抑制功能调节测量距离;对目标上的灰尘敏感和对目标变化了的反射性能敏感。

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四节信息化社会 第五节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A级抓基础 1.商场里常用到电子秤,电子秤中使用的是( ) A.温度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 C.超声传感器D.红外线传感器 解析:传感器能将温度、力、声、光等非电学量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的元件.电子秤能将受力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故电子秤中使用的是压力传感器. 答案:B 2.以下家用电器中,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 A.消毒柜 B.家电遥控器 C.自动门 D.空调机 解析:消毒柜的消毒作用与温度无关;家用遥控器安装了红外线发射装置,以此来控制电视机,也与温度无关;自动门是借助于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不同来感知人的靠近,因此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只有空调机用到了温度传感器. 答案:D 3.(多选)下列关于传感器应用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热水器的自控装置应为湿度传感器 B.银行门口的自动门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 C.超市中的电子秤用了压力传感器 D.楼道中的自动开关只用声音传感器即可 解析:电热水器的自控装置应为温控,所以用温度传感器;银行门口的自动门靠安装在门口上方的红外线传感器感知人的靠近,从而控制开门装置自动打开;超市中的电子秤利用压力传感器,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到秤盘上产生不同压力,从而转换成不同的电信号;楼道中的自动开关不仅用到声音传感器,还用到光传感器,保证夜间在有声情况下开启,而白天则不开启.综上可知,只有B、C项正确.答案:BC 4.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线警报器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高功率射频武器技术: 在进攻性电子战装备体系中,电子硬摧毁武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来说,电子硬摧毁武器可分为两大类,即反辐射武器和高功率射频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类武器迅速成长为能够彻底摧毁敌方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的最具威胁的电子战主战装备。其中,反辐射武器只能针对单一目标辐射源,而且还必须精确地知道并预先装定目标辐射源的技术参数(尤其是目标辐射源的位置坐标);传统的高功率微波武器虽然不需要了解目标电子设备或系统的详细技术参数及辐射源位置,却是完全依靠着大功率、高能来产生毁伤作用,而且主要的耦合途径是通过目标系统的孑L、缝、窗口、线缆等等透射到其内部的“后门耦合”途径。另外,由于这种高功率射频武器完全工作在开环的模式下,因此,能量的利用率很低,损毁目标电子设备或系统所需要的功率阈值非常高。若要使传统高功率射频武器达到更大的杀伤半径,必须要极大地增大其有效辐射功率或能量,而功率、能量的提高总是存在一定的物理极限,而且代价巨大。新型的高功率射频武器应该是一种灵巧型射频武器,它是利用微波能量能够对许多敏感器件和电子电路产生“分子热”或“电冲激”效应的基本原理.主要通过“前门耦合”途径进入目标系统内部,对系统中的关键而又敏感易损的电子电路达成永久性功能毁伤,从而使目标系统完全失效。 高功率射频武器的基本概念: 高功率射频武器,人们有时又称之为高功率微波武器,主要通过发射高密度的电磁波束来损坏或摧毁敌方设备或设施中的敏感和关键电子电路或其他器件而使其失效。高功率射频武器技术是定向能武器技术的一个主要且潜在应用前景广阔的分支领域。在以非线性、非接触和远距离/超视距精确打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战争中,高功率射频武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具有潜在抗衡能力的新型电子战武器。利用微波能量的作用机理,高功率射频武器有时还可用来针对作战人员,使其丧失作战能力。例如美国于2005年9月装备部队使用的首批“治安官”主动拒止系统(ADS)就是针对伊拉克反美武装人员的非致命高功率微波武器,其工作频率为95GHz,发射功率约100kW,有效作用距离为lkm左右,它所发出的微波能量可穿透到人体皮肤0.36mm深度处,不要1秒钟就可将皮肤中的水分子加热到54.44℃,从而使被照射者饱尝不可忍受的烧灼痛苦而丧失行为能力或者选择逃离。 高功率射频武器诞生伊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其潜在的应用领域。总的来说,高功率射频武器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防御性和进攻性两大类,比如综合防空系统用于对付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等高威胁目标,大型舰艇、飞机以及战斗机等现代化主战平台对攻击导弹的自防护,军事设施或重要基础设施等对远距离精确打击武器和智能弹药的自防护等防御性作战应用,以及压制或致毁敌综合防空和C3I系统,使敌低地球轨道卫星和高价值目标失效或降低性能,扰乱或损坏敌电力、电子、信息等关键基础设施等,甚至还可用非致命性高功率射频武器来驱散人群、压制暴动和对付恐怖分子。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它不会象高能激光武器那样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而是具有同时对付多个目标的能力,这里的唯一条件就是这些目标都落在射频波束的覆盖区域内。如果高功率射频武器采用相控阵天线,具有电子波束调整功能,那么,它就能协调一致地对付从一个方向或一个扇区来袭的多个威胁目标。一般说来,高功率射频装置由初始功率源、脉冲功率发生器、功率调整电路、高功率射频源和天线五部分组成。对于地面固定站而言,初始功率源可采用电池、柴油发电机供电,也可直接接到电网取电,或者通过炸药爆炸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脉冲功率发生器通过长时间积聚并存储初始功率源的恒定小功率输出,而后根据指令要求以高功率电流脉冲形式在一个非常非常短的周期内(典型值为1 s)释放出去。功率调整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所产生的电流脉冲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资料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电子通信技术是当代人们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所使用的电话、互联网均离不开电子通信技术的支持。其中电磁场和电磁波对电子通信技术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们的存在强度与否会直接影响电子通信技术的效果,为了提高电子通信技术必须深入探究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价值意义,基于此背景笔者对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为我国现代化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电子通信技术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体改,电子通信技术的价值意义逐渐增强,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与传播。在某种意义上,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展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它依托当代移动端与多媒体的发展快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其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作为载体推动了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存有的电力通信产品均离不开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因此对其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

义,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基本概念综述 (一)电磁场 电磁场是一种带电物体产生的物理场,属于电磁学的范畴,凡是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均能感受到电磁场强大的作用力,它的应用特点可以通过麦克斯方程与洛伦兹力定律描述,更具体的说电磁场就是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与磁场的统一体。随着时间的变化电场会产生磁场,同理磁场也会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 (二)电磁波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衍生部分,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从麦克斯韦方程组中能清楚的看出电磁波的运动范围和大致情况。电磁波本质上是一种能量,从科学角度上看,任何物体都能释放电磁波,它是电磁场的运动形态。 二、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的电子通信技术已经发展到新的集成阶段,当下各类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帮助,电磁波本

电磁场与电磁波各领域内的应用综述

电磁场与电磁波各领域内的应用综述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表于: 2007-3-23 10:12 作者: 我的妮子来源: 微波技术网 静电场的最常见的一个应用就是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象控制电子或是质子的轨迹。很多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示波器,回旋加速器,喷墨打印机以及速度选择器等都是基于这一原理的。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电子束的电量是恒定的,而喷墨打印机中微粒子的电量却随着打印的字符而变化。在所有的例子中带电粒子的偏转都是通过两个平行板之间的电位差来实现的(如右图所示)。 阴极射线示波器 右图说明了阴极射线示波器(cathod - ray oscilloscope)的基本特征。管体由玻璃制成,并被抽成高度真空。阴极被灯丝加热后发射电子。阳极与阴极间有几百伏的电压差,电子朝向阳极加速。阳极上有一个小孔允许极细的一束电子通过。这些被加速的电子将进入偏转区,在那里它们产生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偏转。 最后,这些电子轰击一个由能发射可见光的物质(磷)所覆盖的荧光屏的内表面。如果阳极和阴极间的电压差保持恒定,电子的偏转量与垂直偏转板间的电位差成正比。水平偏转板间的电位差,可以使电子在y方向上运动。 因此,电子束撞击荧光屏的点的位置依赖于水平和垂直偏转电压。 演示图参见此帖 https://www.doczj.com/doc/1815463405.html,/zskj/5019 ... cation/html/1_1.htm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我的妮子(2007-3-23 10:13:30) 喷墨打印机 一种基于静电场偏转原理,可以提高打印速度,改善打印质量的新型打印技术已开发出来。这种打印机称为喷墨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内,以超声频率振动的喷嘴按一定间距喷出非常细且大小一致的墨滴,如右图所示。这些墨滴在经过带电板间时,按照与要打印的字符成正比的方式获得电荷,由于两垂直偏板间电位差一定,墨滴垂直方向位移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若不使墨滴带电荷,则得到字符间的空白(此时墨滴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论文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摘要:电磁波为横波,可用于探测、定位、通信等等。生活中的无线电广播 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微波炉在我国广泛应用。那么你了解电磁波的本质吗? 关键词: 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微波炉生活原理 引言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正文 一、微波炉 利用微波炉中的微波来烹调食物现在已经很普及,由于微波烹调具有加热快、节能、不污染环境、保鲜度好等优点,因此微波炉在我国被广泛推广应用. (一)微波炉工作原理 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 1.什么是微波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 的性质,沿直线传播。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 管来传输。 (二)微波加热原理 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微波通过食物时,微波的电场就对水分子产生作用力,令水分子的正负两端急剧的扭转震动。这震动就引致摩擦生热,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它以每秒24.5亿次的频率,也是使水分子振动的最有效频率,深入食物5cm进行加热,加速分子运转。 1.微波器具 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这是因为瓷质盛器中没有水分子,也没有一端正一端负的其他分子,故微波炉的电场不能使其分子运动,故不会被加热。反之,金属盛器中具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自由电子轻易受到微波的电场而运动,善于吸收微波的能量而受热。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 2.微波炉的辐射 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而由于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所以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因此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微波炉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广播 (一)调幅广播 调幅是通过调制信号对射频载波信号的瞬时幅度控制来实现的一种调制方式。长波、中波和短波广播都是采用调幅方式。统称为调幅广播,其工作频段为150kHz-30MHz。传统的模拟调幅广播具有覆盖范围广、接收成本低、适合固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及其应用45信息化社会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学业分层

信息化社会、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情况中,应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导学号:33810270】A.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 B.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 C.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 D.自动恒温冰箱 【答案】D 2.下列电器中,应用了压力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数字温度计 B.天黑自动开启的路灯 C.数字体重计 D.白炽灯泡 【答案】C 3.普通电熨斗中用到的传感器是( ) 【导学号:33810271】A.温度传感器B.生物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D.声音传感器 【答案】A 4.办公楼的大门能“看到”人的来或去而自动开关,这是哪种传感器( ) A.生物传感器B.红外线传感器 C.温度传感器D.压力传感器 【解析】办公楼的大门上的传感器能通过人发出的红外线感应到人的来或去而自动开关,所以这种传感器是红外线传感器.选项B正确. 【答案】B 5.为了更加安全、快捷地测量体温,医疗机构大量采用了非接触式体温计,这种体温计采用了( ) 【导学号:33810272】A.压力传感器B.声音传感器 C.红外线传感器D.生物传感器 【解析】由于人的体温变化时辐射的红外线也发生变化,所以医疗机构为了安全、快捷,并采取非接触式的测量体温的体温计,是采用了红外线传感器,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6.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装置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A 7.(多选)如图4-4-2所示为光电自动计数装置的示意图,其中R2为定值电阻,关于此光电计数器( ) 【导学号:33810273】 图4-4-2 A.电阻R1是光敏电阻 B.电阻R1是热敏电阻 C.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较低电压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较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解析】光电自动计数装置是利用射向电阻器R1的光线每被挡住一次,电路中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就变化一次而达到计数的目的,因此电阻R1应是光敏电阻.选项A对,选项B错;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越强,其阻值越小,选项C对;由自动计数装置的工作原理,光线每被挡住一次,计数器计数一次,而光线被挡住时光敏电阻R1的电阻变大,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一次较高电压,故选项D对. 【答案】ACD 8.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拾取传输处理 [能力提升] 9.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33810274】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电磁波在军事,生活中的应用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伴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电磁波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产品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视,电话,微博通讯,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人们可以用它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地震的预报。同时在军事方面也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如雷达,电磁炮等。 无论军事还是民用,信息的产生,传递,接收和处理都要以电磁波作为载体。为此我主要从通信,生活和军事领域三个方面讨论电磁波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移动通信定位系统射频武器单脉冲相控阵 1 通信领域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移动通信技术,20世纪20年代,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发展。20年代至40年代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系统主要是依赖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OMA)技术,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能提供数字化的语言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的利用效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提供全球覆盖,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3G系统仍然无法满足未来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更高的无线频率使用效率,且具有更好的抗信号衰落性能,具有不同频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 1.1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频率用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的波长很短,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的尺度很小,这就决定微波通信只能采取中继接力方式,大约50km 就必须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较大的通信系统需要建设非常多的中继站,这也限制了它的使用。 1.2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地球站是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海洋和大气中的通信站。实际上卫星通信可以看作是利用微波频率,把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工作频段与微波通信相同。目前民用通信卫星使用同步工作方式,称为同步卫星通信系统。从地面上看,这颗卫星永远像挂在天空不动,因此同步卫星也称为“静止卫星”。 1.3光纤通信 以光作载波的通信方式即是光通信。因为光的频率很高,因此利用光通信会有更大的通信容量。但是光在大气中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如大气中水蒸气尘埃、恶劣天气的影响。另外还受到激光束本身的影响,如激光束非常细小给光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