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科学与技术关系思考

【摘要】当代科学研究呈现出工程性、集群性、与生产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趋势凸显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使科学家与技术人员的界限被打破,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出现则标志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具有了同步性目标一致性。科学的技术化趋势表明,人们已经不能在科学与技术之间划上一条鲜明的界线,否则就会影响到科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一体化;互动

1前言

马克思提出“科学也是生产力1”的理念已经过一个多世纪。这期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已日益成为生产过程中独立的、第一位的重要因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敏锐觉察出当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发展的态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从技术发明的过程看,从技术目标的确立到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都少不了科学的应用。在技术发展遇到难题时,则往往求助于科学理论。这种情形表明,一旦科学上有了新发现,就能很快地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而当代科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具体到一项科技活动,人们在其中已经很难区分它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究,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已经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的概念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和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必要先搞明白科学、技术的概念。

2.1什么是科学

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关于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的探讨,最初人们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知识体系,科学是由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定律组成的有机系统,这种系统具有说理性与论证性,正如康德所指出的,是个“按照一定的原则而建立的完整的2”知识系统。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的社会作用越来越突

1马恩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11

2伊曼努尔·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出,仅仅把科学看作单纯的知识系统就显得难以为继。于是,有人提出另外一种看法: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这一看法不仅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科学,而且凸显了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从这个角度看,科学不单单是一条条零散的确证的知识,而且也不单单是一系列得到这种知识的逻辑方法,它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并且科学不再仅仅是科学家或科学家团体的事情,而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它既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受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特别是与生产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科学的探究过程是永无比境的,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也不会停留在一点上,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观察科学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对科学本质的挖掘将不断深入。

2.2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有别于科学的,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方法、技能以及相应的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技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经验性技术是指依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而创造或发明的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经验性技术以经验为前提,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就没有相应的经验性技术。科学性技术是指依据科学理论而不是一般性的实践经验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方法等。科学性技术一般是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经过创造与发明而产生、形成的,有了相关的科学“预见”,就会有相应的科学性技术。技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一种由特殊的社会共同体组织进行的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技术系统的结构中,除了工具、机器、设备等实体要素,知识、经验、技能等智能要素外,还有表征它们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的工艺要索。

2.3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我们知道,科学与技术同样以自然界为对象,但严格地说,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面技术则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说基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

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面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技术的革新促进科学发展,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的进步。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于一体化;一方面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先进面又复杂的技术手段,如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自动化检测仪器、电子计算机等,为现代科学研究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现在科学重大课题本身也普遍具有工程技术的内涵,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进步,许多新兴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就直接来自现代科学的成就,技术活动越来越科学化,因此现代技术也可称为物化了的现代科学。总之,可以认为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

2.4科学与技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科学与技术虽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面且有本质的差异,所以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首先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于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一项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做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一项技术活动的目的则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研究一种二进制计算方法替代十进制的计算方法,是一项科学活动;面用二进制的计算方法设计一种计算机,则属于技术活动。

其次是预见性方面的区别。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

兴趣出发面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顶料的事情。面按照顶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面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面产生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顶见的。

其三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科学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例如报告、论文、著作等;技术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例如产品、装置、设施及控制软件等。在肯定方式上通常把科学上的突破叫做发现,对重大科学发现可以冠名,例如牛顿运动三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等;面技术上的创新叫做发明,重要发明不仅可以冠名,还可以中请专利,如爱迪生在一生中共获得了1000多项专利。

3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19世纪以前,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基本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进入19世纪,科学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并由落后于技术一跃而处于领先地位。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3

3.1科学的技术化

科学与技术各有渊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二者几乎各自独立地发展。例如,在古希腊,“科学隶属于哲学,掌握在哲学家之手;而具体的生产技术则由工匠掌握”。虽然科学也受到从生产实践里形成的技术的推动,但那时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新发明常常是不相干的,技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极其微小的。

进入16世纪,科学开始真正具有了实验的传统,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但最初的科学实验规模是很小的,实验仪器不够精密,实验的方法也不够严整,并且没有专门的独立的实验室,直到1817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建立第一个供教学用的化学实验室,1824年,李比希在德国吉森大学建立了另一个史出名的化学实验室,实验才成为科学家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科学实验规模的日益扩大,所用仪器设备日益复

3叶明.科技经济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7 92-93

杂,实验方法也日益多样化,科学实验社会化,由小集团到国家,甚至国际的规模。现代科学离不开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正由于科学实验在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导致了科学更加依赖于技术,以技术为后盾,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趋向。科学技术化是指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研究融入总体的科学活动中成为其辅助部分,并且服务于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需要,而不是用于科学研究成果向相应技术领域的转化。科学技术化的主要表现在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以先进的工艺技术为条件、为后盾的。没有现代的高技术便不会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的现状对科学有重要影响。在我们自己这个时代,原子回旋加速器和电子计算器的技术可能性,对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有最有力的影响”。技术对科学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实验科学领域,一些传统的非实验性基础学科像数学等在今天也借助大型计算机来证明定理,例如,地图四色定理的证明就是在1976年6月,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由两台计算机完成的,共用了1200小时,做了100亿次判断。

3 .2技术的科学化

最初,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无关,主要受到生产实践的推动。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开始加强,科学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过去,主要是科学得益于技术,现在,技术主要是科学的受惠者,科学理论成了技术改进和突破的思想指南。例如,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原子弹和原子能技术的产生;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概念刺激了激光器的研制从而形成了激光专业技术;还有基因工程技术也是源于50年代初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标志的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与依托是技术科学化的主要表现。另外,技术的科学化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指已有的技术上升为技术科学,技术被理论化、规范化,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又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材料科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主要是经由这样的途径演化而成的。技术科学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它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工程技术领域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技术原理或基于原理做出技术发明。

3.3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尽管二者的内在逻辑、内在矛盾不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

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体效应,并显示出诸多的社会功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与技术在研制、开发和应用上融为一体,这是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现代社会实践的新特点。正如亚·沃尔夫指出的那样:“在人类文明史上,无疑是实用发明的进步走在有关现象的理论知识进展的前面。甚于在近代几个世纪里,虽然有时科学进展促进了实际应用,但更经常的是已有的技术方法为科学发现提供了资料。”4所以科学与技术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一体化特点。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一个典型。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计算机科学主要是解决有关计算机系统、网络、软件、计算机语言等的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例如讨论冯·诺伊曼理论合理性的界限。而计算机技术则主要解决计算机的应用开发、研制和实施。然而,在电子计算机领域,又充分表现出科学与技术难以明确划分的特点。多媒体技术是技术,但这项技术离不开有关声、光、电、色的科学研究,而且包含着非常深入的理论分析;人工智能是有关知识工程、大脑及心理的科学研究,同时又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而且需要十分高级的技术系统支持。科学与技术连成一体后,科学对技术、技术对科学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一体化的科学和技术中,以认识自然、寻求客观本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受到以改造、追求功利性、有效性为目的的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目标整合为适应社会需要。技术发展的未来范围成为科研选题的主要依据,而技术研究则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动探索出新的技术原理、推动新技术应用,使技术的发展能够摆脱已有经验的局限,在技术开发中实现最优的技术组合。

4当代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同步性

考察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关系史可以看到:18世纪,技术发明多领先于科学发现,科学发现亦未能成为技术发明的先导;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重大的技术发明无不以先前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而当代的重大技术研究与发展则直接推动了科学的进展,二者的同步性逐渐增强。当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化趋势也表明,对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已不能作出明显的分割。科学发现的不久之后就会有新的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也同样决定了科学发现的产生,技术人员与科学家的区分界

4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局,1985:519.

限也在逐渐消失。

4.1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周期不断缩短

从科学史上看,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从18世纪理论力学开始影响机器制造业工业的发展以来,科学思想始终是(纯粹科学)主要动力,而技术主要是它的受益者。从那时起,对于知识的追求一直是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技术则尾随(科学)研究之后,只不过滞后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5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1835年美国出现了具有实用意义的电动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关系式,1939年费米等发现铀核裂变的链式反应,1942年,美国建成第一座受控链式核反应堆,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20世纪70年代之后,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时间缩至5年左右,如:发现光纤通讯原理((1966年)到制出第一条光纤缆(1970年),仅用了4年;多媒体设想的提出(1987年)到多媒体电脑的问世(1991年)也仅4年。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则是分秒必争。为了缩短发现、发明与商品化的进程,国家和企业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遗传工程和超导工程,从发现其原理起就作为一项工程产业提到日程上来。日本已把研究开发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三个阶段扩展到从基础研究到废品回收处理的八个阶段,使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生产、社会真正结合,实现科技与生产的一体化。缩短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周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要求。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引起了生产力的重大发展。由于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索,因而也就成为各国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核心要素;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也都必须依靠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已经构成了综合国力中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索,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这就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科研效率,迅速把科学成果应用到生产中,缩短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周期,以最快地获得预期成果。

4.2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形成互动关系

当代科学活动中不仅存在着发现,还存在着发明。同样,技术活动中也存在着科学发现,发现与发明总是纠缠在一起。从19世纪开始,科学发现与技术发

5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479.

明便逐渐相互渗透,战争和经济活动对垄断利润的追求,共同推动了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加速融合。在当代高技术领域,人们已不能分清究竟是科学发现在先,还是技术发明在先。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表现了鲜明的同步性特征。从二者关系看,技术发明是科学发现的动力,技术需要推动着科学进步,技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手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装备,技术为科学概括和分析提供资料和经验事实,技术实践可以检验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在科学领域中,如果没有实验工具、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的发明,科学发现将只能成为人类的梦想与空谈。科学发现只有在发明的有力帮助下,才会不断前进。总的来看,这种动关系包含两种情形:一是科学发现本身就是技术发明,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高技术领域尤其如此。二是科学发现过程中产生了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技术发明,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因技术问题解决的需要推动了科学发现。无论何种情形,同质或不同质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之间已经出现了连续产生、互为因果的趋势。具体到一个国家的科技政策来看,究竟应该注重技术发明还是科学发现,是个有较多争议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没有科学理论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也不可能推动科学的重大突破。从微观经验上看,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这是当代各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以实用为目标的研究能够迅速地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并获得高回报,进而刺激投资者持续增加研究经费;同时技术问题的解决也直接推动了科学发现。对中国而言,虽然一贯重视学以致用,但其“用”是“经国济世”之“用”,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这就要求政府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侧重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技术创新带动科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自然辨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石萍之.《科学与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3】《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

【4】J.D.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NI ].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周春彦,科学的技术化、技术时代的科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关系的探究

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的探究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姓名:邓瑞静 学号:1602121020上课时间:周四上午3-4节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则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了分析;其次,进一步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分析最终得出,要想真正认识世界,需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因此,将两种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尽管两者缺一不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分分合合。明确地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得使科学与技术有机的结合,使科学、人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两个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1]。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却很难下一个定义,或者说很难下一个能使别人也满意的定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民族性,不同地方的人会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定义。全面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讨论二者关系的首要理论问题。 1.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从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思想观念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的实质、核心和灵魂,是人们客观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性并进而改造对象的一般态度和行为规范[2]。尽管它产生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但并非为科学工作者所独有。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义: 第一,探究求识的理性精神。科学是认识和揭示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精神活动。科学家求知的理性和灵魂表现为对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的坚信和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能力的坚信。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是人们进行科学活动的客观基础,而人们所具有的探究、求识的主观精神则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基础[3]。 第二,实践检验的求真精神。科学理论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但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未必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其科学性与真理性才能得以验证,才能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XXX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的本性驱使着战争的不断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战争,它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历史上几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和战争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战争是科学技术的催化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科学技术又在改变着战争的进程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科学技术,战争,武器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看,人类没有战争的年代只有那么几年,大部分年代,世界上都伴随着战火和硝烟的蔓延。虽然,人类早已经厌倦了战争,一直在提倡和平,但是,几乎没有真正的和平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本性的驱使所致。当人们的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者想去掠夺利益的时候,就会发动战争,因此,即使是处在科技、生活水平较高的现代社会,世界的不同角落里依然存在着战争,战火和硝烟依旧在人们生活中弥散。 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战争,我们会对战争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运行过程中看,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区域在不断地变化。不同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成为世界的科技活动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中心也会随之不断改变、转移,这种中心的转移又会促进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活动中心的形成和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结合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来看,会发现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日本汤浅光朝提出的科学中心转移理论分析,进入近代以来的400多年里,曾经有五个国家先后充当着世界科技活动中心。这五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和美国(1920年至今)。 科技与战争的大规模接触出现在近代的科技发源地欧洲。因为十七世纪欧洲

浅谈科学与宗教之关系

浅谈科学与宗教之关系 专业:电气工程专业学号:162530355 姓名:张晓科学与宗教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但人们从未降低其热衷的程度。时至今日, 甚至没有人能够为这两个概念下一个没有争议的定义或为两者的关系做出能被众人所接受的界定。人们对两者及其关系的看法千差万别, 既有早已为人熟知的科学与宗教冲突的观点, 也有部分人支持的科学与宗教和谐的观点, 更有人认为两者毫不相干。考察近代科学诞生之初与宗教的关系, 也许对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提起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通常人们只会注意到两者间的冲突, 并很自然地想起宗教对科学的迫害。伽利略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囚禁, 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开普勒受尽天主教的种种迫害而惨死于索取薪金的旅途中??这种种冲突并不仅仅在于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它似乎是根本性的: 科学的核心是“理性的怀疑”, 是一个以处理可检验的事实为基础的永开放的知识系统; 而宗教的核心却是“非理性的信仰”, 是一个以崇拜某种永恒的真理为基础的封闭的信仰系统。有些科学家狂妄地认为科学知识能够满足人类最深层的精神需要, 因而不断用科学解释宗教情感; 而教士们则总是专断地提出抗议, 时常对自然的作用发表武断的见解科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 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科学研究曾一度体现反宗教的意愿, 但也曾被赋予宗教的含义;宗教曾与科学势不两立, 但也曾有助于科学运动的产生。无论科学还是宗教, 都对自然与生命的奥秘怀有极大的兴趣。“人类从哪里来, 又将往何处去?”不仅是科学的永恒主题, 也是宗教的永恒主题。人们借助宗教的符号来给生活赋予意义, 关照自身的精神家园; 借助科学的模型来控制周围的事物, 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而这两种力量又相互渗透, 使我们无法完全舍弃任何一方。从这个角度出发,科学与宗教纠缠在冲突与和谐织成的网上———冲突中有和谐、和谐中有冲突, 他们之间并不是那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冲突的一面显而易见, 和谐的一面却往往遭到忽视或不被承认。恩格斯曾经指出, 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 在某种程度上, 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不同的是, 推动技术发展的来自于物质需要, 推动科学发展的来自于精神层面。只要留心, 我们不难发现那份呈现在冲突中的和谐正来源于此。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地辩证思考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关系的辩证思考 【摘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可是,在我们一味关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的同时,如果不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地球村。诸如此类的成就不仅代表了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激光、微波、电视、计算机、网络、核反应堆,这些东西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们充满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它们都影响和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枚双刃剑。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问题。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2001年与1901年,一些专家估计全世界就已经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一、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不断前行。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要说我们不能轻松的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不能方便的收看各种电视节目,不能乘坐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马原角度分析)

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让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亲眼见证了曾经梦想的实现。我得到了梦中最长的假期,实现了在家里上课的梦想,见证了高考延期的历史一刻。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今年流行的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它从何来?现在众说纷纭,但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一些人捕食野生动物,让原先寄生于某种野生动物身上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人类。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疫情是人的“自作孽”,即人没有敬畏自然而且破坏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因此,针对这场疫情我们需要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人属于自然界,而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发生的,是相互联系的。当人类捕食野生动物时,野生动物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人类。所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界。 事物的本质联系是规律,所以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恩格斯曾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人类破坏自然规律而爆发的。可见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从此次捕食野生动物所迎起的后果看来,人类应当明确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实践是人与动物的相区别的因素。那么在今年的情况下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应是怎么样的?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结合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为人类在在生产中不违背其他物种和在生态系中的生存规律,结合疫情的源头可以认为人类不应该使野生动物形成市场化销售,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规律。 矛盾是无所不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矛盾。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报应,要想得到人同自然的和解,就必须转变人类实践活动方式--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综合上所述观点,人类属于自然界,我们的实践活动应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附注:上述4个观点参考紫曦空逸的文献《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 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的4个观点。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薛飞 (贵州师范大学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其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劳动特点、评价标准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逻辑的分析、概括、总结。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学与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在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1]。所以,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做历史与逻辑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2],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是科学与技术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具有不同的概念,不同的性质,在许多问题上不能混为一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科技”一词作为“科学技术”的简称,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很高,但究其涵义,在学术界却未有定论。实质上科学与技术的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 科学,英文叫“SCIENCE”,据新华字典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是一种社会

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科学也由个人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众多的人组织起来共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事业;是通过特殊的社会创造活动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的社会创造过程的统一。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般由五部分有机构成:实验事实、基本概念、原理及定律、演绎体系及理论体系应具备的逻辑和谐性、可预见性和可检验性。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阶级性、民族性。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它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本身没有阶级性。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它揭示的内容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学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永远没有止境。 技术,英文叫“TECHNOLOGY”,解释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技术可分为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经验性技术主要是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而创造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方法、技能等。是人工自然物及其创造过程的统一;是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自然属性:指人们在运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说要符合科学。社会属性: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需要所推动的,同时也必然会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根据同样科学原理转化成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技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也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又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性和集成性,通用性和适用性,依存性和连锁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不是技术,但又关涉技术。从历史上看,技术先于科学,科学源于技术,技术是科学之母;从近代后期以来看,科学上先有重大发现,技术上才有重大突破,科学是技术之父,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延伸和应用。科学是“知”,技术

浅析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浅析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发表时间:2008-12-08T14:04:59.093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2008年第11期供稿作者:白烨琳 [导读] 关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有比较流行的三种观点。第一种关系是,宗教和科学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一个为信仰舍弃理性,而另一个则处理可检验的事实;一个在永恒的假定真理中寻找安慰,另一个则对科学认识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感到欣喜。 【摘要】关于宗教和科学的关系有比较流行的三种观点。第一种关系是,宗教和科学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一个为信仰舍弃理性,而另一个则处理可检验的事实;一个在永恒的假定真理中寻找安慰,另一个则对科学认识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感到欣喜。第二种观点是,宗教与科学并非是争斗的,而是本质互补的—各自满足一系列人的不同需要。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牧师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武断的见解,科学家不狂妄的设想科学知识能满足人类最深层的需要,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而轻松。第三种观点是,宗教和科学既不冲突也不分离,关系极其密切,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有害的,而是对双方都有利。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 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具有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主要是指宗教观念,它属于精神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一种解释。但这种反映和解释,采取了幻想的、颠倒的、歪曲的形式。恩格斯说过:“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是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科学是人们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其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把握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毫无疑问,宗教与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对矛盾事物,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一、宗教与科学的区别与对立 1.形成的基础不同 宗教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是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体现了人类以幻想的方式把握世界的需要。而科学虽然在古代社会已有萌发,但其真正的形成是在生产力相当发展的近代,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世界的认识飞跃。 2.认识内容和思想方式上的差异 宗教的核心是信仰,信仰有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并以此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归宿。进而统摄人们的一切行为和价值取向。而科学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在实证基础上建立的对世界的认识。 宗教因其追求的对象是超现实的绝对和无限,所以在对其合理性的论证中,它必然以对无限绝对的信仰为基础,诉诸于人的直觉和顿悟,依赖人的情感体验,其思想是非逻辑的。科学以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性把握为目的,它必然要求在思想上遵守逻辑规则,重视思维活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强调概念和命题的可证实性或可证伪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宗教思维与科学思维有着本质的不同。 3.活动方式上 宗教活动是一种信仰活动,而科学活动则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这样,在人的生活中宗教与科学的矛盾和冲突就有可能出现。具体来说,这种活动上的冲突又表现在两个层次,即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就个人层次来说,表现为个人进行科学活动就可能受这种冲突的困扰,尤其是一个科学家就可能受这种冲突的困扰。就社会层次来说,表现为科学活动的组织和宗教活动的组织的矛盾,如科学教育与宗教教育等。 二、宗教与科学的联系 1.宗教对科学的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活动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素质,开拓了一些新的科学研究领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早期原始巫术促进了人类语言符号的发达和完善,也促进了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推进了人类从自然对象中分离独立出来的过程。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培养了忠于信仰的热情,培养了合情合理地解释世界的愿望,同时宗教也发展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在一些宗教理论体系中往往包含着对事物冷静而富于哲理的思辩,范畴严谨,规律缜密,对认识对象与过程的分析详细而周密。恩格斯曾指出:“辩证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还晚得多,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可见宗教对事物进行的思考和说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类思维的能力,而这也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些科学史家认为,中世纪时,人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炼金术、占星术的宗教活动,导致了近代科学的萌芽和形成。这一论断是有科学事实作为依据的。如巴比伦神庙中有许多关于占星术的书,掌管占星的神职人员能推算出太阳和月亮的相对位置,能预测日食、月食。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的宗教僧侣都曾对天文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古代的炼丹术、炼金术对化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晋代葛洪所写的炼丹术著作中提到的原料有20多种,对这些原料的属性、作用、化学反应式作了详尽的说明,被誉为实验化学的先驱。中国著名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配方即载于唐代道家经之中。欧洲炼金术士曾发现了卤砂,制作了苛性碱,使用了蒸馏法。伊斯兰阿拉伯著名的化学家贾比尔被欧洲人称为炼金术之父。他是硫酸和硝酸的发现者,还对燃烧和还原过程作了科学解释,进了金属的纯化、熔化、晶化方法。宗教中的长生术、气功,对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修炼气功必须熟悉人体内部的构造、穴位的分布、经络走向,这对人体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宗教对科学的负面影响 从人类科学发展总的历史进程来看,宗教绝大多数时间对科学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是与科学相根本对立的。宗教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社会文化现象,所有的宗教都引导人们脱离现实,屈服于自然、听从现存制度、生活模式的安排。宗教有意识地扩大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消极、畏缩情绪,并以天命的形式将不合理的存在肯定下来,反复说教,让人们逆来顺受,安分守己,等待神灵、等待奇迹的出现,让人们自我欺骗,在幻想的满足中麻痹心灵、消磨斗志。“幻想使得一件东西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与本来面目不同的样子;幻想使得人在一种让理智昏迷和眼睛眩惑的光辉中去看自然界。”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破除宗教迷雾的过程中前进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但宗教对科学长期实行打击扼杀政策,直到科学昌明的现代,宗教才为拉拢、曲解科学为自己服务。从前欧洲城市里开始安装路灯设备时,教会黑暗势力十分仇视,提出抗议说,上帝已安排好了一切,白天应当光明,夜间应当黑暗,不能人为改变上帝意志。哥白尼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时,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立刻宣布哥白尼是疯子。公元16世纪,俄罗斯民间有个发明家提出建造供人飞行的机器翅膀时,被教会当作恶魔砍下了脑袋。中世纪欧洲教会烧死的异端分子多达500万左右,其中有不少是科学家,如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就因为捍卫真理而被宗教法庭夺去了生命。宗教对科学的负效应是明显的,从总体上看来,宗教至少在以

论科学与人生的关系

摘要:科学与人生息息相关。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学与人生的关系,并就科学能否给人以幸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关键词:科学人生人生观幸福动物是靠物质和本能生存的。人是唯一会使用符号的动物,除了对物质有所欲求以维持生存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精神和思想生活的。科学不仅间接地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条件,使人获得了闲暇和自由。“它的更大的力量在于,科学的物质利益打开了大门,并将给所有人以使用心智精神的机会”,从而为人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发展开拓了巨大的空间。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在人的一生中,人生观、个人修养、人的精神生活、人赢得他人的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都与科学难分难解。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科学与人生息息相关——科学的人生功能正是在这里得以彰显。在谈到科学和人生的关系时,马克斯•韦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对现实的和个人的“生命”能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吗?他接着回答说:首先,利用一些技术知识,可以对生活——包括外在的事物和人的行为——进行控制;其次,科学给人以思维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必须的手段和训练;最后,科学使人达到头脑的清明。韦伯所言一点没错,可是科学对人生的积极作用远非仅此而已。首先,科学满足了我们精神的急切需求,有助于人摆脱物质的牵累,使人的精神生命充实和勃发。爱因斯坦说过:“人类只有在不违背人性的情况下,从追求满足物质的欲望的冲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得到有价值的、和谐的生活。这个目标就是推动提升社会的精神价值。”宗教扮演过这样的角色,科学也能部分地担当此任。爱因斯坦本人的人生经历就是这样: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使他的精神得到第一次解放:摆脱了原始的物欲追逐和囿于个人的桎梏;在抛弃宗教、皈依科学后,从思想上把握外在世界的最高目标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浮现在他的心中,使他获得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罗斯扎克也有自己的精辟见解:“自由地探究知识毕竟是最高的价值,是精神的紧迫需要,其程度就像身体对食物的紧迫需要一样。……精神在追求知识时应该是完全自由的,但同时在道德上要训练有素。……精神的生命在认识和存在之间不断地对话,每一个形成另一个。”布罗诺乌斯基的下述言论肯定会引起人们的共鸣:科学必须告诉我们的不是它的技巧,而是它的精神——对探索的不可压抑的需要。……科学创造了我们理智生活的价值,与艺术一起把它们教给我们的文明。科学甚至在长崎的废墟中也不是羞耻的。羞耻的是诉诸其他价值的他们,而不是科学使之逐渐发展的人的想像力的价值。羞耻的是我们,如果我们不使科学在理智上像在物质上成为我们世界一部分,以致我们最终可以用相同的价值支持这半边天的话。其次,科学能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们人道地生活。米奇利看到,科学处理有趣的主题,能够强烈地影响我们看待人的生活方式。例如,宇宙秩序的概念是我们思维的决定性的背景,我们思考我们自己的种族和其他生物的关系是形成我们内心地图的基本要素。他引用了沃丁顿的言论:“科学独自能够向人类提供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首先是自我一致的与和谐的,其次对于实行我们物质进步所依赖的客观理性来说是自由的。就我能够看到的而言,科学的心态是今日唯一在这两方面合适的态度。还有许多其他有价值的理想可以补充它,但是我无法看到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能够作为正在进步的和丰富的社会基础而代替它。”科恩对此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科学提供了摆脱迷信和人道地生活的一种伟大的质——客观性。如果我们希望确立一个没有错觉的,自主的,自我估价的,为自己判断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是可几的以及如何借助不充分的证据选择最可能路线——概率和不确定性的生活是科学的生活——的生活的话,那么我们必须看到客观性在我们的文化中始终教导我们。”第三,科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但是在科学出现之前,这种要求根本无法完全实现。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的视野,根本不可能认识人的自然属性,也无法深入认识人的社会和心理属性;也许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的本性的至高无上的美存在于科学之中”(圣托马斯•阿奎那语)。科学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可能性。“科学实际上向我们阐明了我们与世界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理解和指导我们的行为。”威尔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科学与人文 提要: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就是西方的人文,是自由的学问。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个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但最终共同受制于技术理性。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份分科的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信守共同的时代精神。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 这个题目来自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文化困境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需要。人们将这个困境称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1]之间的分裂和日趋紧张的对立局面。但是,关于这个困境的种种述说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种种方案设计倒是带来了更多的困惑:所谓的“两种文化”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分裂的?我们不是都承认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吗?那它就该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人文;我们不是也使用“人文科学”这样的术语吗?那就表明人文也是一种科学。还有,“两种文化”在什么意义上是可以沟通和弥合的,如果它们真的能够的话? 为了缓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将科学与人文沟通起来,必须先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清楚。借着这个区别,我们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所在;借着这个联系,我们寻找沟通它们的可能性。 通过考察科学与人文的二分对立,我们进入对更基本问题的分析,即重审由技术理性和唯人主义结成的现代性。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2] 英文的humanities直接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拉丁文humanitas继承了希腊文paideia 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格利乌斯(aulus gellius)的一段话成了humanitas的经典定义: 那些说拉丁语以及正确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并没有赋予humanitas一词以一般以为具有的含义,即希腊人所谓的philanthropia,一种一视同仁待人的友爱精神和善意。但是,他们赋予humanitas以希腊文paideia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ruditionem institutionemque in bonas artes”,或者“美优之艺的教育与训练”(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liberal arts)。热切地渴

学习自然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自然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1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 1.2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人对自然界具有先天的、本原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特别优越的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物质前提。 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在发生、存续、终结的过程中,始终受自然的规定和制约,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人类。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四、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 1.3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人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内在标志,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造就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本质原因。 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在进行劳动之前,能够设定目标,规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方法,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劳动引起外部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历史发展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概念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石,而且将实践概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实现了自然与社会历史的统一,构成为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人与自然相统一学说,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与自然环境之统一学说。因此,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自然界及其与人的辩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环境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完全可以说,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自然环境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因而,马克思人与自然统一学说的社会历史特征与它的实践特征是内在统一的,这在理论上,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统一学说的本质特征;在实践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 1、马克思在批判黑尔格等人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用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历史的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自然环境理论,克服了人与自然在“绝对精神”中统一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抛弃了人与自然分离与对立的机械的非历史的抽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使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人与自然统一学说登上了王座。大家知道,费尔巴哈在反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过程中,虽使唯物论重新登上了王座,但没有克服旧唯物主义满足于抽象的自然与抽象的人的对立,都主张与人分离的自然以及与自然分离的人。因此,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最根本的缺陷,就是与历史观的分离,使他的自然界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张三 授课教师:李四 学号:1234567 院系:中文系 年级:2004级本科 日期:2006年6月

摘要: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关键词:科学;技术;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科学与技术互为依存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轮的使用中有力学。科学产生技术,如发现了相对论和核裂变,产生了原子弹和核电站。技术也产生科学,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单分子科学。 2、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 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需要促进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出现了“科学技术化”的趋势。同时,技术也更加科学化。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应该说,科学与技术之间呈现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二者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就人类创造知识的过程而言,人类最先创造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又把科学推向新的领域。有了科学,就会有相应的技术、如数理逻辑和电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当技术碰到困难,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时,便会要求并产生出新的科学加以研究,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比如人们在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时,由于当时技术所限陷入了困境,从而诱发了物理学危机,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深入研究,便有了当今的高能物理学。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构成要素不同 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2、根本职能不同

浅析古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浅析古印度法与宗教的关系 摘要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对神的信仰,是历史上早已经产生的十分普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古印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古印度人对宗教的崇拜可以说的上是达到全民痴迷的状态。因此,产生于古印度社会的古印度法也不可避免与宗教发生关系。事实上,古印度法就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基础,与宗教关系密不可分。统治者往往凭借宗教的强大凝聚力和延续性实现对国民的稳定统治和国家各方面的管理。并且,宗教对古印度社会法律制度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印度法婆罗门教法《摩奴法典》佛教 一、古印度法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它的历史跨度一般认为是自后期吠陀时期到公元4世纪至7世纪印度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向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15世纪左右,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土著居民便沦为了雅利安人的奴隶,这一时期印度有了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吠陀”被古印度人视为神灵所授,虔诚而又自觉地加以信奉。这样一来,“吠陀”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印度最古老神圣的法律渊源。 (一)古印度法的产生 法律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而产生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印度法的产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最终原始的吠陀教逐渐演变为婆罗门教。从而对古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婆罗门教法的渊源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最早的传世文献-吠陀;其二、解释和补充吠陀的经典-法经;其三、根据吠陀经典和原有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法典;其中最著名的《摩奴法典》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极大影响和权威。 (二)古印度法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的频繁,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姓纷纷对婆罗门的至高地位发起挑战。在战争中发展强大的刹帝利和经济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吠舍强烈要求改变原有地位,佛教由此应运而生。 公元前324年,摩揭陀王国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孔雀王朝,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国家。其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在位)统治时期把佛教变成了国教,佛教经典由此成为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之一。佛教经典总称“三藏”:经藏、论藏和律藏。其中尤以律藏的法律意义最为明显。 阿育王在位时期还在帝国境内开岩凿壁,树立石碑,在上面刻下诏令弘扬佛法,这些刻在岩石、石碑上的诏令被后世称为“岩石法”、“石柱法”,其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更促进了古代印度法律的发展。公元4世纪至7世纪,印度社会逐渐由奴隶制发展为封建但因其宗教发展的连续性,使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法律的发展也呈现延续性特点。公元6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改革后的婆罗门教,即新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续,但其性质已发生改变,诸多内容也由奴隶制色彩转变为封建制色彩。 二、古代印度的宗教

现代科学与人文情怀的关系论

现代科学与人文情怀的关系论 要想使科学技术人道化,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它注入一点历史精神,及崇尚过去的精神-崇敬世世代代一切良好意愿的见证人的精神,不论科学多么抽象,它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本质上都与人道、人性有关。 --------萨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与人文情怀的探讨也逐渐大众化,激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历程,科技知识的出现让人们从野蛮时期走向文明,从冷兵器时代走向核武器时代,我们不禁思考科技发展带来的是人类的进化与发展还是一旦使用就会毁灭性的灾难。在近现代的发明中,有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给人们交通上带来了便利,有将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的互联网、可以循环利用的新能源,还有那些无数科学家献身的无数伟大发明。然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仅仅只有那些外在的便利,城市污水无处可去,工业废气弥漫在城市上空,战争带来的毁灭,核泄漏带来的辐射造成对当地人们世世代代的危害。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我们把科技与我们收获结合起来,它的利与弊才会明白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世纪,人类在本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它们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的面貌。它们中有一些为科技界公认的重大成就,将在人类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追溯历史人类文明之旅从何开始,传统的路标有两个,其一是以神话故事为信使,在想象的云端做“艺术体操”,二是“观念先行”是以一些似是而非的史料来指责神创论,顾左右而言它。然而,我们知道“人猿相揖别”动物只会将自己的器官变成工具,而人类则为自己发明所需要的工具,史前时代的发明史绝不虚幻,精彩而笃实,通过大量的考古证明,直观遗迹,实物图片重现1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与发现的朴实景象,他们开始利用石块为自己打造适合生存的用具,其意愿与今日人类发明各种工具又是何等相似。20万年前的智人开启了新石器时代,有了精巧的使用工具,并且在外观上拥有了超出使用价值的艺术美感,发明从此与艺术结缘。拉开了人类高级文明的开端,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人文情怀,一同生长,在追求工具发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追求着其外观的美。人类科技也渐渐从机器时代逐渐过渡,机器时代-电气时代-电子与信息时代-核子时代-空间时代-基因世代。 科技更多的是在于增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照与理解,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推动人文情怀的发展,在人文情态与科学立场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弥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希望可以用科学来使人文更加有依据,而人文可以让科学更加有人情味。真理与发明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许多次失败与苦难。莎士比亚夫妇提取放射性元素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艰苦的提炼工作,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去了一只耳朵的听力,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更是经历了许多次爆炸,我们能在他们的发明之下得到的不仅仅是光明和威力强大的武器,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