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疹护理常规

药疹护理常规

药疹护理常规
药疹护理常规

药疹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观察体温变化的情况,对疾病的反应。

2.观察病人治疗、换药的效果:皮损的范围是否缩小,炎性渗出是否吸收等,监测体温、白细胞的变化。

3.病人是否知晓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能否积极配合治疗。

二、护理措施

1. 常规护理

①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②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

2. 皮肤及粘膜护理

①重症药疹大面积糜烂渗液时,经清理创面后,换无菌床单、衣服。

②伴高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有大面积糜烂渗液,不能酒精擦浴,可采用冰敷降温。

③口腔损害者应酌情给半流或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鼻饲或输液。

④为防止交叉感染、防止并发症,应行床边隔离,各种治疗前要洗手、戴口罩、清理创面及更换衣被时动作要轻,防止擦破皮肤使皮损扩大。

⑤病房应每日消毒一次。

⑥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并做好眼部清洁护理。

⑦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⒊饮食护理

①向病人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有异种蛋白过敏者忌食鱼类、虾类等海产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有毒物质排出,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⒋心理护理

①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要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及一般用药相关知识。

②.根据病情做好心理安慰,耐心疏导病人,清除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并向病人解释大多数药疹是可以治愈的。

③鼓励病人以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方案,消除顾虑,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②介绍治疗的效果及皮肤不会出现永久性疤痕,让病人树立信心。

③耐心讲解患过药疹的病人今后不能随便用药,如药疹病人处于高敏状态,随便用药加重病情。

第9章 药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是: A 抗组胺药物 B 抗生素 C 糖皮质激素 D 性激素 2. 可引起痤疮型药疹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雄激素 D 庆大霉素 3. 青霉素过敏反应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4. 青霉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属于: A Ⅰ型变态反应 B Ⅱ型变态反应 C Ⅲ型变态反应 D Ⅳ型变态反应 5. Ⅲ型变态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A 发热 B 关节炎 C 肾炎 D 紫癜 6. Ⅱ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最常见的皮损是: A 风团 B 水肿性红斑 C 血管炎 D 紫癜 7. 非免疫性药物反应不包括: A 肉芽肿性反应 B 药物过量 C 药物相互作用 D 累积毒性 8. 下列药物中属于组胺释放剂的是: A 放射造影剂 B 痢特灵 C 磺胺 D 青霉素 9. 影响药疹的因素不包括:

B 用药途径 C 个体代谢变异 D 性别 10.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不同类型药疹 B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相同类型药疹 C 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引起药疹类型相同 D 同种类型药疹可由不同药物引起 11. 以下描述不符合药疹的是: A 皮损自觉瘙痒 B 皮损分布广泛 C 首要治疗措施是口服抗组胺药物 D 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明显改善 12. 以下疾病中无尼氏征阳性的是: A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B SSSS C 多形红斑型药疹 D 天疱疮 13. 半合成青霉素最常引起的药疹类型是: A 固定型药疹 B 多形红斑型药疹 C 麻疹样型药疹 D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14. 药疹初次使用的潜伏期一般为: A 1~7天 B 3~5天 C 4~20天 D 4~30天 15. 皮损局限,无对称性分布倾向的药疹为: A 固定型药疹 B 麻疹样形药疹 C 猩红热性药疹 D 多形红斑型药疹 16. 以下关于固定型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常由解热镇痛药引起 B 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C 皮损数目常为一个 D 复发时皮损亦不增加 17. 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水肿性红斑、丘疹,虹膜现象阳性,临床考虑为: A 麻疹样形药疹 B 猩红热性药疹 C 多形红斑型药疹 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 1.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2.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3.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2、临床特点:①起病急,皮疹多于1-4 d发病,皮疹累及全身;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 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迅速出现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③均伴发热,体温 常在39-40E,肝、肾、心、脑、胃肠等内脏器官常有不同程度受累;④病情重、 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3、诊断要点:符合①、②、③条者。 患者,男, 45岁, 4月 20日患者因“尿酸高”于外院就诊,给予口服别嘌醇。 4 月 29 日患者出现乏力,畏寒,双眼不适等症状。自服退烧药及局部用滴眼剂,症状未见缓解,并与 4 月 30 日起前胸开始出现红斑,双手心出现红斑基础上的松弛性水疱,伴高热,体温最高达 40 度。就诊,我院,体温控制不佳,且皮疹渐累及全身。 5月 4日皮科查:患者全身弥漫暗红色斑疹,红斑基础上可见樱桃至核桃大水疱,最大直径达 7cm,疱壁薄,松弛,疱液呈黄色,部分水疱破溃,以躯干部为主的皮疹大面积融合,表皮松解。躯干、耳后、上肢可见散在糜烂面,口、眼、生殖器粘膜糜烂,双眼睑水肿,唇可见糜烂、结痂,双手肿胀,尼氏症( +)。 5月 3日尿常规:尿胆原 3+,蛋白质微量。生化: 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1正常值)120 U/L, AS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1 U/L, ALB 32g/L ; 5 月 5 日生化:ALT 171 U/L ,AST 80 U/L,ALP 98 U/L ,GGT (谷丙酸氨基转移酶)123umol/L, TBiL 20.7umol/L, DBiL 11.2 TBA 7.2umol/L ;停用别嘌醇,给予甲强龙、美平静滴,血浆 1400ml 分 4 天静滴,外用百多邦、炉甘石洗剂,红霉素眼膏、氯霉素眼水, 5月 1 0日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 2、剥脱性皮炎(红皮病)型药疹临床特点: ①有一定的潜伏期; ②病程长,一般超过1个月; ③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 ④皮疹波及全身,表现为全身红斑、潮红、大片脱屑; ⑤病情重。 诊断要点:符合③、④条者。 患者,男,34岁,因“高尿酸血症”于3月1日起口服“别嘌醇片”,每次0.2g, 每天3次。连续服用20天后,全身初见皮疹,类似麻疹,并开始发热 38C,后升高至40.7C。患者在外院一直以“病毒疹”治疗,后出现全身皮肤脱落,尤

药疹治疗原则

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治疗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以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发生者最多。休克发作较快者可在注射过程中,或在作皮试时出现症状,一般在给药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作。患者先出现面红、胸闷、气蹩、气促、头晕、心悸、四肢麻木,继之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有频危感、血压下降、神智不清乃至昏迷,可同时伴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 抢救与治疗:①本病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立即抢救;②可用0.1%肾上腺素0.5ml~1ml肌注,以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并可升高血压;亦可加入50%葡萄糖溶液40ml内静注;③可先用地塞米松5mg~10mg肌注或静注,然后,可将氢化可的松200mg~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1000ml内静脉滴注;④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仍低于80mmHg 时,可给升压药;⑤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⑥心跳呼吸骤停时,应进行心肺复苏术。 2.轻型药疹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泼尼松(30mg~60mg/d),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局部治疗:若以红斑、丘疹为主,可选用炉甘石洗剂,适当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有糜烂渗出时,可用

油剂、3%硼酸溶液或0.1%洗必泰溶液等湿敷。 3.重型药疹应及时抢救,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加强护理,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1)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一般可给氢化可的松300~400mg/d静脉滴注,或用地塞米松10mg~20mg/d,分2次静脉滴注;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可加大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尽量在24小时内均衡给药。糖皮质激素足量,病情应在3日~5日内控制;否则,应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原剂量的1/3~1/2);待皮疹颜色转淡,无新发皮疹,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 (2)预防和治疗感染及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①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开易产生过敏的药物,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②对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注意真菌感染的可能。 ③若伴发肝脏损害,应加强保肝疗法。 ④注意电解质紊乱并及时予以纠正。 ⑤若有粒细胞降低、贫血、衰竭等,可少量多次输血。 ⑥注意眼睛护理,定期冲洗,减少感染,防止球睑结膜粘连。闭眼困难者应用油纱布盖眼,以防角膜长久暴露而损伤。 ⑦注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 (3)加强支持疗法 (4)加强护理及局部治疗

药疹(doc13)(1).doc

第十三章药疹 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灌肠、栓剂使用,甚至通过破损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病因】 1.个体因素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体质、某些酶的缺陷、机体病理或生理状态的影响等。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2.药物因素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的可能;但不同种类的药物引起药疹的危险性是不同的。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①抗生素以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为多见,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嗯唑(SMZco)引起的药疹较多;痢特灵引起的药疹临床上也较常见;此外易引起药疹的还有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②解热镇痛类有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商品名复杂,使用时应多加注意; 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卡马西平等,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④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

苗、蛇毒免疫血清等;⑤中药某些中药及制剂引起的药疹也多有报告。 【发病机制】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两大类。 1.免疫性反应即变态反应,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有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大分子物质,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但更多的药物是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半抗原,需在机体内和大分子量的载体(如蛋白质、多糖、多肽)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而激发免疫反应。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原形,但更多的是其降解或代谢产物,亦可是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少数药物进入人体后,在光照的诱导下可转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的变应性药疹称光变态反应性药疹。可致光敏性的常见药物有:磺胺类、喹诺酮类、吩噻嗪类、四环素类及避孕药等。 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①IgE依赖型变态反应(Ⅰ型),可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症状;②细胞毒型变态反应(Ⅱ型),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及相应的皮疹;③免疫复合物型反应(Ⅲ型),如血管炎、荨麻疹、血清病及血清病样综合征,可伴关节及肾损害;④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等。药疹的免疫性反应机制复杂,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所致药疹,既可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亦可以Ⅱ型或Ⅲ型变态反应为主,也可能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变态反应同时参与,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是:①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服药者,大多数

药疹护理常规

药疹护理常规 一、专科评估 1.观察体温变化的情况,对疾病的反应。 2.观察病人治疗、换药的效果:皮损的范围是否缩小,炎性渗出是否吸收等,监测体温、白细胞的变化。 3.病人是否知晓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能否积极配合治疗。 二、护理措施 1. 常规护理 ①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②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 2. 皮肤及粘膜护理 ①重症药疹大面积糜烂渗液时,经清理创面后,换无菌床单、衣服。 ②伴高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有大面积糜烂渗液,不能酒精擦浴,可采用冰敷降温。 ③口腔损害者应酌情给半流或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鼻饲或输液。

④为防止交叉感染、防止并发症,应行床边隔离,各种治疗前要洗手、戴口罩、清理创面及更换衣被时动作要轻,防止擦破皮肤使皮损扩大。 ⑤病房应每日消毒一次。 ⑥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并做好眼部清洁护理。 ⑦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⒊饮食护理 ①向病人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有异种蛋白过敏者忌食鱼类、虾类等海产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有毒物质排出,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⒋心理护理 ①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要耐心向病人讲解疾病及一般用药相关知识。 ②.根据病情做好心理安慰,耐心疏导病人,清除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并向病人解释大多数药疹是可以治愈的。 ③鼓励病人以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治疗方案,消除顾虑,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②介绍治疗的效果及皮肤不会出现永久性疤痕,让病人树立信心。 ③耐心讲解患过药疹的病人今后不能随便用药,如药疹病人处于高敏状态,随便用药加重病情。

药疹的健康教育

药疹的健康教育 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性反应叫做药疹。药疹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发生药疹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人的特异体质等密切相关。诊断依据:有用药史,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呈对称分布,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药疹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一种症状,其是一种疾病的统称,药疹的种类有很多种,不同类型药疹的症状是不同的,药疹的症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药疹的症状有很多种,而且也多较为复杂,同一种药疹的症状也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产生变化,这些患者都要格外注意,药疹的治疗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如发现有上述类似症状,大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教育 1、饮食健康教育 急性期的患者口腔粘膜糜烂较重,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全身状况比较差者,可经静脉给予高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等,待口腔创面愈合后或皮损渗出减少、病情减轻时,可改为半流质饮食。疼痛较重者,进食和饮水前口腔内应用局麻药减轻疼痛,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喷创面,避免干硬、辛辣、酸咸及过冷、过热的刺激性食物,不能进食者行鼻饲流质饮食,禁食鱼、虾等海产品,鼓励患者多饮水,3—5L/d。 2、治疗健康教育 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给于氧化考的松2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维生素c3.0g静脉滴注,1次/d,待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逐步换用口服药物。患者应了解激素治疗的必要性,药物的治疗作用、副作用等,注意观察副作用。观察患者有无精神异常、血压变化,必要时查尿糖、大便隐血等。若为重金属药物引起的药疹,应及时应用络合剂,如二硫基丙醇(BAL)肌内注射或二硫基丁酸静脉注射。加强支持治疗,对原有疾病应改用不致敏药物维持治疗。

病例分析——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1例

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 ***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员*** 一、病史摘要 患者***,女,***岁,主因“上腹不适,呕吐,纳差,乏力6天”于2011年3月25日入住消化内科治疗。患者年轻女性,起病急,病程短,患者于2011年3月19日院外行“刮宫”术,术后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呕血,纳差、乏力。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有癫痫病史,但否认院外服药治疗。 查体:体温38.7℃,脉搏86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64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不配合,颜面肿胀、充血,全身皮肤干燥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界不大,心律齐,腹软,无压痛,肠鸣正常,移浊阴性。 辅查(3月25日):(1)血常规:白细胞数:21.31 ×109 /L ,中性粒数6.93×109 /L,中性粒细胞率0.325,淋巴细胞率0.427 ,(2)生化常规:谷草转氨酶174u/l,谷丙转氨酶155 u/l,总胆红素63.1 umol/L,直接胆红素55.4 umol/L,血糖5.2 mmol/L,肾功能正常(3)B超:肝大、脾大、腹腔淋巴结长大。 入院诊断为:1、腹腔感染2、败血症?3、肝功异常。 治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ivgtt 2.0g Bid、奥硝唑 1.0g ivgtt Bid”抗感染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 2.0g ivgtt Qd’护肝治疗,补钾、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3月26日患者出现高热,全身现红色皮疹,面部及全身肿胀加剧。其后治疗期间患者一直出现不规则高热,体温:3月25日36.7℃、3月26日40℃、3月27日39.2℃、3月28日39.0℃、3月29日39.5℃。 于3月29日患者全身皮疹加剧,脱屑,呈鱼鳞样改变,逐考虑由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3月29日停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2.0g ivgtt Bid、奥硝唑 1.0g ivgtt Bid”,换用“去甲万古霉素0.4g ivgtt Q8h”抗感染治疗,“甲基强的松龙80 mg ivgtt Qd ”,口服“酮替芬片1mg Bid 氯雷他定片10mg Qd”抗过敏治疗,继续护肝,补钾、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辅查(3月31日):(1)血常规:白细胞数12.23 ×109 /L 、中性粒数3.22×109 /L、中性粒细胞率0.263、淋巴细胞数6.16×109 /L、血小板数40 ×109 /L;(2)生化常规:谷草转氨酶387u/l,谷丙转氨酶237 u/l,总胆红素149.7umol/L,直接胆红素138.1 umol/L,血

重症药疹的护理

重症药疹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病人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2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全理的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型药疹;护理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三种[1]。其病情重,变化多,全身症状及皮疹严重,高热,并常伴有口、眼、外阴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心、肝、肾,可因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现就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药疹病人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74岁,平均住院18天。通过治疗、护理、宣教,全部痊愈,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严密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60分钟。每日为病人更换无菌单2次,选择柔软、干燥、清洁、无刺激性、高压消毒的棉制衣物、床单、被褥等。及时更换渗湿的床单和衣物。注意湿式清扫,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和擦拭物品。保证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诊疗器械专人专用,并每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次,减少医院感染机率。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次数。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应穿隔衣帽、戴口罩、更换拖鞋,用2%的过氧乙酸消毒双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脱落的痂皮、皮屑应及时清理,每2~4小时翻身1次,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以防加重皮肤损伤,并在易受压部位垫橡皮圈或

药疹几大类型及临床表现

药疹几大类型及临床表现 *导读: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 破伤风或白喉抗毒素)、呋喃唑酮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症状与 急性荨麻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下列类型。 (一)固定型药疹是最常见的一型。常由磺胺制剂、解热止痛剂 或巴比妥类等药引起。皮疹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色斑,直径约1~2或3~4cm。常为一个,偶可数个,边界清楚,重者其上发生大疱。停药后约1周余红斑消退,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经久不退。如再服该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药疹处发痒,继即出现同样皮疹,并向周围扩大,以致中央色深,边缘潮红。也可发生水疱。复发时他处也可出现新的皮疹。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疹数目也可增加。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较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也常发生,可单发或凤时累及数外。发生于皱襞粘膜处易糜烂,产生痛感。一般经7~10日可消退,若已溃烂则愈合较慢。重者可伴发热。 (二)荨麻疹型药疹较常见。多由青霉素、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或 白喉抗毒素)、呋喃唑酮及水杨酸盐类等引起。症状与急性荨麻 疹相似,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药物排泄十分缓慢或因

生活或工作中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如医务人员对青霉素过敏, 制药厂工人对某些药物过敏),可表现为慢性尊麻疹。 (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较常见。多由解热止痛类、巴比妥类、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引起。发病多突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麻疹样药疹为散在或密集、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猩红热样药疹初起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于2~3日内可遍布 全身,并相互融合。达到高潮时,全身遍布红斑,面部四肢肿胀,酷似猩红热的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及四肢屈侧更为明显。本型药疹患者的皮疹虽鲜明,但全身症状较麻疹及猩红热轻微,无麻疹或猩红热的其它症状。白细胞数可升高,少数患者肝功能可有一过性异常。停药后1一2周病情好转,体温逐渐下降,皮疹颜色变淡,继以糠状或大片脱屑。病程一般较短,但若未及时发现病因及停药,则可向重型药疹发展。 (四)湿疹型药疹大都先由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软膏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皮肤敏感性增高。以后再服用同样的或化学结构式相似的药物,又可引发此型药疹。其形态为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融合成片,泛发全身,可有糜烂渗液,但少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停药后逐渐好转,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汞剂及奎宁等引起者较多。 (五)多形红斑型药疹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及解热止痛药等引起。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人参 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 天麻 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 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 巴豆 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 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 山菠萝 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 川芎 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山药 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 北豆根 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 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金钱草 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 七叶一枝花 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 山八角 误服中毒:头晕。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昏迷,重者死亡 土鳖虫 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瘙痒,阴囊与**瘙痒、糜烂 乌柏 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安,面部抽搐全蝎 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 艾条 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夹竹桃花 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 桃花

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与脐周压痛 斑蟊 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河豚 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 松香 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 蓖麻子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 仙人掌 外敷致接触性皮炎 生地黄 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 瓜蒂 误服致过敏性休克 北五加皮 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竹沥

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_孙杰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Stevens-Johnson 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 )、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即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等, 主要是由免疫系统参与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中的主要效应细胞。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1例重症药疹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测定,以了解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免疫 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孙 杰1,张锦英2,丁高中1,龚晴丽1,鲁 严1* (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肿瘤科,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检测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 测21例重症药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型。结果: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患者治疗前CD3+、CD3+CD4+淋巴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增加,并且DIHS 患者治疗前CD3+CD4+淋巴细胞显著高于Stevens-Johnson 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 )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患者;在SJS 和TEN 患者中,随着外周血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激素最大控制用量逐渐减少,随着外周血CD3-CD16+CD56+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加,激素最大控制用量逐渐增加。结论:不同类型的重症药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外周血不同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对激素最大控制用量的影响不同。[关键词] 淋巴细胞;重症药疹;流式细胞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5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368(2014)06-777-05 doi :10.7655/NYDXBNS20140616 Analy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evere drug eruption Sun Jie 1,Zhang Jinying 2,Ding Gaozhong 1,Gong Qingli 1,Lu Yan 1* (1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JMU ,Nanjing 210029,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detect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evere drug eruption and study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Immunofluorescence flow cytometr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phenotype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21patients with severe drug eruption.Results :CD3+,CD3+CD4+lymphocytes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in 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IH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normal value ,and CD3+CD4+lymphocytes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DIH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 )patients an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patients.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D3+CD4+and CD3+CD8+lymphocyt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s ,the maximum dosage of corticosteroids progressively decreased in SJS and TEN patients.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D3-CD16+CD56+lymphocytes of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s ,the maximum dosage of corticosteroid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in SJS and TEN patients.Conclusion :Different types of severe drug eruption have different lymphocyte subset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which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maximum dosage of corticosteroids. [Key words ] lymphocyte ;severe drug eruption ;flow cytometry ;treatment [Acta Univ Med Nanjing ,2014,34(06):777-78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17)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luyan6289@163.com 第34卷第6期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 (Natural Science ) 777··

14.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

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进人体内而引发的皮肤或黏膜发疹。重症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BENL)、重症多形红斑型(erythema muhiforme major,EMm)及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3种类型,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内脏受累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出现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相当高。 一、临床表现及主要致敏药物 (一)重型多型性渗出性红斑 【临床表现】常具多形性损害为特点,可有水肿性斑疹、丘疹、疱疹及大疱,出现虹膜样损害为典型表现。皮疹好发于四肢远端,较重者可累及面颈及躯干部,常对称分布。重者常有大疱并有重度眼、口腔及外生殖器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致敏药物】常见的为磺胺类、青霉素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惊厥药及别嘌呤醇等。(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特点为:①起病急,皮疹多于1~4天累及全身。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鲜红或紫红色斑片,迅即出现松弛性大疱,Nikolsky征阳性,重者几乎全身表皮似腐肉外观,擦之即破。③眼、口腔、鼻及外生殖器等粘膜常受累(90%)。④均伴发热,常在39~40℃,肝、肾、心、脑、胃肠等脏器常有不同程度损害。⑤如无并发症,病程4周左右。⑥预后较差,如未及时抢救,多于10~14天左右死亡。 【致敏药物】常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别嘌呤醇、苯巴比妥、解热镇痛药等。 (三)剥脱性皮炎/红皮病 【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部分浸润明显肿胀、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淋巴结增大、肝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心肺功能异常等系统表现。其特点为:①潜伏期长,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有超过3~4个月的。②病程长,至少在1个月以上,有因并发症超过21个月的。③预后严重。④病程中常伴高热、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以肝炎为最多)。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出现。 【致敏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类、链霉素、头孢菌素类、别嘌呤醇、氯丙嗪、苯巴比妥、氯苯砜、保泰松、卡马西平、对氨基水杨酸等。 二、治疗 (一)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 (2)加强支持疗法。 其目的是让患者尽可能避免各种附加的有害因素,发挥有利因素的作用,使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以利于康复。具体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适宜的室温和光线,富于营养的饮食,严格消毒隔离,防止继发感染,加强排泄或迟缓药物的吸收。缓解患者的情绪。 (二)对症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泼尼松1.0~2.5 mg/(kg·d)静脉滴注,3~5 d后病情仍未控制者,糖皮质激素用量应增加1/3~1/2,待病情稳定即皮损无新发,于爽或渗出减少,颜色转暗,体温正常后,逐渐减量并改为口服泼尼松,疗程一般不超过1个月。可尽量选用甲泼尼龙或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因其较少引起电解质紊乱。在应用激素治疗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①静滴速度宜缓慢,必要时需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 ②疗程中忽随意改换制剂品种;③忽突然改变给药途径,如欲改变,应采取逐步更迭方式;

药疹常见药物

药疹常见药物 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斑丘疹,大疱性多形红斑,多毛症。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阿司匹林)]——水疱,红斑,水疱性或固定性红斑,多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样损害,丘疹,鳞屑,风团,血管性水肿,紫癜。 促皮质素(ACTH)及可的松(cortisone)——风团,血管性水肿,紫癜,痤疮样或湿疹样皮疹,红斑,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色素沉着。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红斑,荨麻疹。 别嘌呤醇(allopurinol)——红斑,斑丘疹,脱毛,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剥脱性皮炎,荨麻疹,紫癜。 氨基比林(amidopyrine)[匹拉米洞(pyramidon)]——斑丘疹,麻疹样红斑,多形性红斑,风疹块,血管性水肿,固定性红斑,水疱,大疱,紫癜,粘膜损害,血管炎。 氨茶碱(aminophylline)——红斑,红斑狼疮样固定药疹。 氨蝶呤(aminopterin)——口炎,脱发,光线敏感,猩红热样斑,银屑病样皮损疼痛,糜烂或溃破出血。弥漫的色素沉着,在暴露部位尤其明显。 氨酚喹(amodiaquine)——黄褐或灰褐色弥漫性色素沉着,甲床呈青黑色,暴露部位色素沉着尤其显著。巩膜呈淡黄色。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麻疹样红斑,颜色鲜红,广泛散布,常有痒感。鲜红色斑丘疹。 安乃近(analgin,novalgin)——固定性药疹,剥脱性皮炎。

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s)——固定药疹,荨麻疹。 安替比林(antipyrine)[非那宗(phenazone)]——红斑,多形红斑,恶性大疱性红斑,固定药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荨麻疹,水疱,大疱,口炎等粘膜损害。皮炎消退后,常遗留鳞屑及色素沉着。 肼苯哒嗪(apresoline, hydralazine)——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包括红斑狼疮性皮炎、头痛、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等,血液白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可被查见,抗核抗体往往阳性,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很少累及。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砷剂(arsenicals)——无机砷剂及有机砷剂的毒性比较大,注射砷剂或胂剂数次以后,可因砷过敏而发生急性皮炎,也有的在长期应用后才发生皮疹。现在,砷剂已很少用,但含硫化砷的雄黄等含砷中药仍常应用,可引起砷角化病及砷黑变病等,应该重视。砷引起的急性皮炎往往是泛发性红斑,有时是广泛的大疱、丘疹或脓疱,严重时可成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新阿斯凡拉明(“九一四”)尤易引起,同时可有腹痛、腹泻、四肢疼痛、发热及水肿等,尤其手指、眼皮及足部有显著的水肿。注射胂剂后,皮肤发痒及眼皮浮肿往往是早期中毒的表现,应该引起警惕。少数病人发生类似扁平苔藓、玫瑰糠疹或副银屑病的药疹,有时并发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长期应用砷或胂剂后,皮肤可发生斑点状色素沉着,无机砷剂尤其引起,可由于砷离子与酪氨酸酶中巯基结合而释出铜离子,并可激活酪氨酸酶,从而促使黑色素增加。有时在弥漫的色素斑中出现雨点状正常皮色。赵越等报告的一患者连续服用牛黄解毒片9年致慢性砷中毒,表现为全身灰黑色色素沉着,

(完整版)皮肤病名中西医对照打印版

皮肤病病名中西医对照 一、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单纯疱疹热疮、火燎疮、热火嘘、热气疮、唇疮、口丫疮、口吻疮、阴疮 带状疱疹窜腰疮、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丹、蛇窜疮、白蛇窜、火带疮、甑带疮、缠腰龙、玉带疮、蛇瘅疮 扁平疣扁瘊、瘊子、疣证 寻常疣瘊子、千日疮、疣目、枯筋箭、疣疮、木刺瘊、竖头肉、癞瘊、刺瘊、梅花疮 跖疣牛程蹇、足瘊 传染性软疣鼠乳、疣症、水瘊子 尖锐湿疣瘙瘊、臊瘊 水痘水痘、水花、水疮 二、球菌感染性皮肤病 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香瓣疮、天疱疮、浸淫疮、烂皮野疮、脓窝疮、水疱湿疡、脓窠疮、粘水疮 新生儿脓疱疮胎溻皮疮、新生儿天疱疮、胎毒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胎毒、胎风、洪烛疮、王灼疮、胎溻皮疮 疮臁疮、湿毒流注、脓窝疮、裙口疮、裤口毒、老烂腿、裙风、烂腿、老烂脚 毛囊炎疖毒、发际疮、坐板疮 穿凿性脓肿性头部毛蝼蛄疖、蟮拱头、蝼蛄窜、暑疖、曲鳝疖 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 头部乳头状皮炎肉龟、发际疽、发际疮、卷毛疮、肉龟脑铄 须疮胡子疮、羊须疮、燕窝疮、羊胡子疮、火珠疮、胡须顽湿 丹毒火丹、流火、天火、抱头火丹、大头瘟、赤游丹、毒丹螵、赤丹、腿游风、大腿风、内发丹毒、丹毒 疖、疖病热疖、暑疖、疖毒、发际疮、坐板疮、疖丹、湿热疖 颜面疖、毛囊炎眉心疔、颊疔、颧疔、鼻疔、锁口疔、唇疔等 手足疖、毛囊炎蛇头疔、沿爪疔、蛇背疔、蛀虫疔、蛇眼疔、螺疔、手丫疔、托盘疔、劳宫疔等 痈有头疽、脑痈、偏对口、正对口、砍头疮、背痈、发背、搭背、搭手、腰痈 多发性汗腺脓肿时毒暑疖、痱毒、暑令疡毒小疖、蝼蛄疖、时毒、热疖 化脓性汗腺炎腋疽、米疽、疚疽 蜂窝织炎痈、发、锁喉痈、臀发、腓脯发、手背发、足背发 传染性口角炎马嚼子疮 坏疽性脓皮病蚰蜒疮、蚯蚓瘘 化脓性甲沟炎代指、脱甲疳、蛇眼疔、指疔、沿甲疔 三、杆菌感染性皮肤病 皮肤炭疽疫疔、紫葡萄疔、鱼脐疔、鱼脐疮、瘴症、瘴疽、突脐疔、紫燕疔 类丹毒丹毒 急性女阴溃疡阴蚀、狐惑、阴蜃、蜃疮 糜烂包皮龟头炎袖口疳、臊疳 寻常性狼疮鸭啗疮、流皮漏 瘰疬性皮肤结核瘰疬、蟠龙疡、鼠疮、老鼠疮、鼠瘘、疬子颈、瘰疡、马刀侠瘿、蟠蛇疬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颜面雀啄形血风疮、颜面雀啄、流皮漏 硬红斑腓脯发、驴眼疮、腓肠发 麻风麻风、大风、大麻风、疠风、恶疾大风、癞、乌白癞 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头癣秃疮、赤秃、癞头疮、肥疮、黄癞痢、粘疮、堆沙癞痢、癞头疮、白秃、蛀发癣、白秃疮、白癞痢 体癣圆癣、金钱癣、笔管癣、荷叶癣、荷钱 癣疮、雀眼癣、钱癣、风癣、铜钱癣 股癣阴癣 手癣鹅掌风 足癣臭田螺、田螺疱、脚矧、脚矧症、烂脚 丫、湿脚气、湿气 甲癣鹅爪风、油灰指甲、油炸甲、灰甲、灰 指甲、虫蛀甲 花斑癣汗斑、紫自癜风、夏日斑、疠疡风、 花斑糠疹、夏月汗斑 皮肤癣菌疹脚湿气、脚丫痒烂、湿毒疮 念珠菌病(口腔) 鹅口疮、燕口疮、剪口疮、 雪口、雪花疮、夹口疮 念珠菌性甲沟炎代指、代甲、蛇眼疔、指甲 疳 放线菌病颊疮 五、动物所致的皮肤病 虫咬皮炎毒虫咬伤、射工伤、恶虫叮咬 虱病虱痒病、虱病 螨咬皮炎螨虫叮咬 桑毛虫皮炎射工伤、毛虫伤、蛾毒、蚝虫螯 疥疮干疥、脓疥、湿疥、虫疥、疥、癞疥疮、 脓疥疮、疥疮、癞疥、干疤疥、脓窠疥 钩蚴皮炎粪毒、粪毒块、着土痒、粪块毒、 土痒、桑叶黄、薯疙瘩、脱力黄、懒黄病 六、皮炎及湿疹类皮肤病 湿疹湿疡症、风湿疡(急性)、湿毒疡(亚急 性)、顽湿疡(慢性)、浸淫疮(全身性)、旋耳疮(耳 部)、绣球风(阴囊)、四肢风(肘膝部)、湿瘰(急 性)、瘸疮(手部)、乳头风、乳疮(乳部)、落脐疮 (脐部)、血风疮(亚急性)、胞漏疮(阴囊急性)、 月蚀疮、肾囊风(阴囊慢性)、湿毒疮(下肢)、掌 心风(皲裂性)、湿癣(急性)、湿气(足部)、奶癣(婴 儿)、湿毒疮(急性)、阴湿疡(外阴湿疹)、鼻蜃疮 异位性皮炎奶癣、血风疮、浸淫疮、四弯风、 顽湿 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膏药风、膏药毒、沥青 疮、粉花疮、狐尿刺、狐狸刺、马桶疮、漆疮、 马桶癣 漆性皮炎漆疮、湿疡、湿毒疡、漆毒疮、漆 咬、漆毒约物性皮炎中药毒、浸淫疮、风 毒肿、石火丹 荨麻疹痦瘤、赤疹、白疹、风瘙瘾疹、鬼饭 疙瘩、风疹块、瘾疹、风痦瘟、鬼纹疙瘩 人工荨麻疹丹疹、瘾疹 稻田皮炎水渍疮、水毒、手足丫烂疮、烂手 烂足、鸭怪、鸭屎风、痒水病 丘疹性荨麻疹水疱湿疹、水疥、沙疥、土风 疱 七、物理性皮肤病 鸡眼肉刺 胼胝胼胝、牛程蹇、脚垫、土粟、琉璃疽 火激红斑火斑疮 间擦疹汗淅疮 尿布皮炎湮尻疮、猴子疮、红臀、尿灶火丹 冻疮冻疮、冻风、冻烂肿疮、冻瘃、涿(瘃)、 冻裂、冷疮、冻烂疮、瘃冻、灶瘃(足跟) 褥疮席疮 手足皲裂皲裂疮、麻裂疮口、皴裂疮、裂口 疮、 日光性皮炎夏日沸烂疮、日晒疮、晒斑 植物日光性皮炎红花草疮、面游风毒、诸菜 皮肤中毒病、风毒病、风毒肿 烧伤水火烫伤 八、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痒风、瘾疹、阴痒、后通痒、痒 症、肛门作痒、风瘙痒、血风疮、爪风疮、诸 痒、逸风疮、雁候疮 肛门瘙痒症谷道痒、后通痒、肛门作痒 阴囊瘙痒症肾囊风、绣球风 女阴瘙痒症阴痒 头部瘙痒症头皮痒 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顽癣、摄领疮、癣症、 牛癣 痒疹粟疮、马疥、顽湿聚结、血疳 结节性痒疹马疥、顽湿聚结 冬季痒疹皮痒、皮风 九、红斑类皮肤病 结节性红斑瓜藤缠、湿毒流注、梅核丹 多形红斑血风疮、雁疮、猫眼疮、寒疮 毒性红斑诸药毒 新生儿红斑胎风、胎赤 月经疹血风疮 痱子热痱、痤痱疮、痱子、痱、痤癍、夏日 沸烂疱、痱毒、痱疮、白痦 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扁平苔藓紫癜风、乌癞风、口蕈(口腔损害) 玫瑰糠疹风癣、母子癣、血疳、子母癣,风 热疮、紫疥 单纯糠疹风癣、桃花癣、荷花癣、吹花癣、 花癣、虫斑、松花癣,面上风癣 红皮病浸淫疮、脱皮疮、皮达皮疮、红皮、 中药毒、胎赤、溻皮疮 银屑病白疕、疤风、蛇虱、松皮癣、银癣疯、 干癣、白壳疮、风癣 毛发红糠疹狐尿刺、狐狸刺 鱼鳞病蛇皮癣、蛇皮癞、雁来风、蛇身、蛇 皮、蛇胎、鱼鳞癣、蛇鳞、蛇体 十一、血管性皮肤病 过敏性紫癜血风疮、葡萄疫 小腿静脉性溃疡臁疮内臁疮(阴臁)、外臁疮 (阳臁)、裙边疮、裤上毒、裤口毒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血疳、血风疮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湿热羁绊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脱骨疽、十指零落、 脉痹、肿胀、瘀血流注、血凝 血栓性浅静脉炎脉痹、黄鳅痈 下肢静脉曲张筋瘤、炸筋腿 十二、水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浸淫疮、天疱疮、火赤疮、蜘蛛疮 疱疹样皮炎火赤疮、天疱疮、蜘蛛疮 疱疹样脓疱病热病疱疮、登豆疮 连续性肢端皮炎镟指疳 十三、结缔组织病 红斑狼疮鬼脸疮、红蝴蝶、马缨丹、湿毒发 斑、红蝴蝶斑、日晒疮、鸦略疮、阴阳毒 皮肌炎肌痹、风痿痹 硬皮病皮痹、皮痹疽、风湿痹、虚劳、肌痹、 痹症、心痹、肾痹、肺痹、血瘅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血凝结节症 十四、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脂溢性皮炎白屑风、面游风、眉毛癣、钮扣 风、发蛀脱发 痤疮肺风粉刺、面疱、酒刺、粉花疮、粉刺 聚疖、粉刺聚瘤、黑头粉刺,痤、粉刺、粉疵、 面渣、面粉渣 酒渣鼻酒渣鼻、鼻赤、赤鼻、齄鼻疮、酒渣、 酒糟鼻、鼻准红、鼻齄、红鼻子 斑秃鬼剃头、鬼舐头、油风、毛拔、发坠、 毛落、落发、落发风 脂溢性脱发油风、蛀发癣、油秃、糠状秃、 发蛀脱发 多汗症手足多汗、头汗、腋汗、阴汗、面汗 汗疱症田螺疱、蚂蚁窝、手汗、足汗 臭汗症体气、狐臭、狐气,胡气,狐臊 色汗症黄汗、红汗、黑汗、蓝汗、青汗 十五、皮肤粘膜疾病 剥脱性唇炎唇风、紫唇、唇疔、龙唇发、锁 口疔唇颤动、 光化性唇炎唇炎、驴嘴风 光化性唇炎唇风、驴嘴风 接触性唇炎唇风 腺性唇炎茧唇 慢性唇炎唇风、唇紧、驴嘴风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口疮、口疡、口疳、口 破、脾瘅 女阴白斑阴痒、阴疮、阴痛,阴蜃、阴蚀、 龟头炎袖口疳、瘙疳、蜡烛疳 复发性坏死性粘膜周围炎口疮、口疡、口疳、 口破、脾瘅 十六、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雀斑雀斑、雀子斑、面皯、雀子、雀儿斑 黄褐斑黧黑斑、面黑肝、面尘、肝黯、面黯 疱、妊娠斑、肝斑、蝴蝶斑、 瑞尔黑病黧黑肝黯、黧黑斑、黧黑皯黯 色痣黑子、黑子痣、青记脸 白癜风白癜、白驳、白驳风、斑驳、斑白、 驳白、白驳、白癜风 十七、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维生素A缺乏病蟾皮癣、蟾皮病、疳眼、肝 虚雀目、雀目 核黄素缺乏病口丫疮、唇风、口疳、口疮、 肾囊风、绣球风 菸酸缺乏病癞皮病 硬肿症痹症、肉痹 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 十八、皮肤肿瘤 血管瘤血瘤、血痣、赤疵、胎瘤、红丝瘤 皮样囊肿发瘤 湿疹样乳头癌乳疳、乳岩 基底细胞癌恶疮、翻花疮 淋巴管瘤足肿、足踵 皮脂腺囊肿脂瘤、渣瘤 皮角脑湿 脂肪瘤痰核、气瘤 搬痕疙瘩肉疙瘩、锯痕症、肉龟疮、蟹足肿 鳞状细胞癌翻花疮、翻花瘤、石疔 湿疹样癌乳疳、翻花、浸淫疮 十九、其他 结节性脂膜炎梅核丹、恶核肿 白塞病狐惑病、阴蚀 二十、现代性病 梅毒霉疮、杨梅疮、广疮、棉花疮、杨梅结 毒、杨梅疳疮、猢狲疳,翻花杨霉疮、砂仁疮、 杨梅病 淋病膏淋、热淋、劳淋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鱼口、血疝、左为横痃, 右为阴疽 艾滋病瘟毒、虚劳 皮肤病病名中西医对照(版本二) 中医病名在前,西医病名在后 第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白秃疮(白癣)、肥疮(黄癣)、赤秃(脓癣)、 圆癣(体.股癣)、鹅掌风(手癣、慢性手部湿疹、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脚湿气(脚癣)、 灰指(趾)甲(甲真菌病);紫白癜风(花斑癣)、丹 癣(红癣) 第二章球菌性皮肤病 黄水疮(脓疱疮)、脓窠疮(深脓疱疮)、发际疮(毛 囊炎)、项后肉龟疮(颈部硬结性毛囊炎)、火 珠疮(秃发性毛囊炎)、时毒暑疖(单纯性毛囊 炎)、疖(疖与疖病)、热疖(假性疖肿)、脑疽 (项后痈)、面发毒(面部脓皮病)、羊胡疮(须 疮)、蜂窝组织炎、丹毒(含赤游丹、抱头火丹、 流火)、漏腋/腋痈(化浓性汗腺炎)、暑疖(多发性 汗腺脓肿)、沿瓜疔(甲沟炎)、蝼蛄疖(脓肿性 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第三章杆菌性皮肤病 疠风(麻风)、鸦口陷疮/流皮漏(寻常狼疮)、瘰 疠(颈淋巴结核)、颜面雀啄形血风疮(颜面播散 性粟粒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丘疹性坏死性 皮肤结核、腓湍疽(硬红斑)、阴蚀(急性女阴溃 疡)、类丹毒、疫疔(皮肤炭疽)、虫番蛇疬(瘰 疬性皮肤结核) 第四章病毒性皮肤病 热疮/热气疮(单纯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水 痘(中西同名)、千日疮(寻常疣)、扁猴(扁平疣)、 鼠乳(传染性软疣)、麻疹(中西同名)、奶麻(幼 儿急疹)、风痧(风疹)、手-足-口病、传染性红斑、 副猩红热、挤奶员结节、线瘊(丝状疣)、 第五章动物性皮肤病 疳疮(疥疮)、鸡癞毒(螨皮炎,含沙螨、鼠螨、禽 螨)、刺胞皮炎、隐翅虫皮炎、蠓, 白蛉叮咬皮 炎、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粪毒(钩虫皮炎)、 鸭怪(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蚤病、蜂. 蜈蚣. 蝎螫伤、囊虫病(或皮肤猪囊虫病)、皮下蝇疽病、 丝虫病、蛲虫病 第六章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接触性皮炎、湿疮(湿疹)、月蚀疮(耳后间隙性 湿疹)、湿毒疮(淤积性湿疹)、四弯风(遗传过敏 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串皮风毒(传染性湿 疹样皮炎)、走皮趋疮(头部脂溢性湿疹)、粉 花疮(化妆皮炎)、泥螺毒(泥螺日光性皮炎)、 沥青疮(沥青皮炎)、脐湿疮(脐部湿疹)、窝 疮(手足湿疹) 第七章职业性皮肤病 工业性皮肤病、农业性皮肤病(含稻田皮炎.麦收 皮炎.农药皮炎等)、其它职业性皮肤病(含油彩 皮炎漆过敏皮炎等) 第八章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瘾疹(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水疥 /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赤白游风(血管性水 肿)、色素性荨麻疹 第九章药毒(药疹) 第十章瘙痒性皮肤病 风瘙痒(瘙痒症)、摄领疮(神经性皮炎)、粟疮(痒 疹)、顽湿结聚(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皮 痛、人工皮炎、 第十一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猫眼疮(多形性红斑)、毒性红斑附:酒红斑、 环状或图状红斑、口周红变病、口周皮炎、慢 性移行性红斑、急性热病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 性皮病、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月经疹、白 匕(银屑病)、副银屑病、风热疮(玫瑰糠疹)、紫 癜风(扁平苔癣)、剥脱性皮炎、脱屑性红皮症、 线状苔癣、光泽苔癣、硬化萎缩性苔癣、进行 性指掌角皮症、虫斑(单纯糠疹) 第十二章物理性皮肤病 日晒疮/晒斑(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吹 花癣(春季皮炎)、痱疮(痱子)、夏季皮炎、冻 疮(中西同名)、鸡眼(中西同名)与胼胝、皲 裂疮、摩擦性苔癣样疹、汗淅疮(擦烂红斑)、射 线皮炎、褥疮、猢狲疳(尿布皮炎)、红花草疮(植 物日光性皮炎)、火丹瘾疹(环状红斑) 第十三章角化性与萎缩性皮肤病 蛇皮癣(鱼鳞病)、掌跖角化病、毛发角化病、进 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囊角 化症、鳞状毛囊角化症、鸟啄疮(汗管角化症)、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更年 期角化症、黑棘皮病、老年皮肤萎缩、斑状萎 缩、萎缩纹 第十四章血管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紫癜(含过敏性紫癜,暴发性 紫癜,中毒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 管炎、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瓜藤缠(结节性红斑)、 脉痹(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无脉(栓塞性静脉 炎)、静脉曲张、脱疽(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 附:脱脚伤寒(动脉硬化性栓塞)、狐惑病(白塞氏 病)、蚰蜒疮(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肉芽肿、 雷诺氏病、红斑肢痛症、网状青斑和青斑性血 管炎 第十五章营养代谢性皮肤病和脂肪组织疾 病 维生素缺乏病(含维生素A缺乏病,核黄素缺乏 病,菸酸缺乏病)、胡萝卜素血症、原发性皮肤 淀粉样变、皮肤黄色瘤病、卟啉症、蔬菜日光 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粘液性水肿、 硬肿症、肠病性肢端皮炎、痛风、结节性脂膜 炎、 第十六章结缔组织病 红蝴蝶疮(红斑狼疮)、鬼脸疮(慢性盘状红斑狼 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痹(皮肌炎)、皮痹(硬 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其它结缔组织病、噬 酸性筋膜炎、化学物质及药物引起的硬皮样改 变、干燥综合征 第十七章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中西同名)、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 疱疮、落叶性天疱疮、红斑性天疱疮、疱疹样 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慢性家族性良性天 疱疮、火赤疮/蜘蛛疮(疱疹样皮炎)、登豆疮(疱 疹样脓疱病)、王烂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掌跖脓疱病、镟指疳(连续性肢端皮炎)、大疱性 表皮松解症、 第十八章皮肤附属器病 肺风粉刺(寻常性痤疮)、鼻赤(酒渣鼻)、白屑 风(皮脂溢出)、面油风(脂溢性皮炎)、发蛀脱 发(脂溢性脱发)、白皮徒(石棉状糠疹)、黄汗/ 血汗(色汗症)、无汗症、狐臭(臭汗症)、油 风(斑秃)、发不生(假性斑秃)、早秃、白发、 汗疱疹、大汗腺痒疹、粟丘疹、甲营养不良、 嵌甲 第十九章色素性皮肤病 雀斑(中西同名)、面尘/黧黑斑(黄褐斑)、瑞尔 黑变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白驳风(白癜 风) 第二十章粘膜疾病 唇风(剥脱性唇炎)、茧唇(腺性唇炎)、马嚼子疮 (口角炎)、口疮(阿弗它口炎、复发性口疮)、花 斑舌(地图舌)、镜面舌(舌炎)、袖口疳(龟头炎)、 黑舌苔(黑毛舌)、口糜(多形渗出性红斑)、 口疳(疱疹性口炎)、鹅口疮(白色念珠菌病)、 走马疳(坏疽性口炎)、口吻疮(核黄毒缺乏性 口角炎)、风赤疮痍(眼睑湿疹)、睑弦赤烂(睑 沿炎) 第二十一章皮肤肿瘤 良性皮肤肿瘤:痣(痣细胞痣)、线形表皮痣、老 年斑(脂溢性角化病)、痰包(粘液囊肿)、皮样囊 肿、蟹脚肿(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皮赘、脂 肪瘤、血瘤、赤疵(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 海棉状血管瘤、血痣(樱桃样血管瘤)、血管角化 瘤、肢端型血管角化瘤、阴囊型血管角化瘤、 气瘤(神经纤维瘤)、青斑(眼上腭青色斑、眼上 腭部褐青色痣)、皮脂腺痣、结节性硬化、汗管 瘤、粉瘤、多发性脂囊瘤; 癌前期皮肤病:日光角化病、粘膜白斑、枯筋 箭(皮角)、增殖性红斑 恶性皮肤肿瘤:皮肤原位癌、乳疳(湿疹样癌)、 基底细胞癌、翻花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 蕈样肉芽肿 第二十二章性传播疾病 淋病(中西同名)、非淋病性尿道炎、霉疮(梅 毒)、臊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中 西同名)、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 阴慝(泌尿生殖器滴虫病)、爱滋病、郁病(性病 恐怖症) 肉蛆(皮肤蝇蛆病)、冷流肿(成人硬肿病)、 颊疡(放线菌病)、席疮(褥疮)、骨羡疮(痉 挛性瘙痒症) Made by Ziliang Cha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