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品质异常改善报告)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品质异常改善报告)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品质异常改善报告)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品质异常改善报告)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品质异常改善报

告)

耳机插座电镀不良对策

镀层质量不良的发生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异常.及人为疏失所造成.通常在现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予以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之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需注意.以下将对电镀不良之发生原因以及改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一. 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之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可能发生的原因:

1. 素材表面严重粗糙,电镀层无法复盖平整.

2. 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致于压伤.

3. 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4. 药温高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5. 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改善对策:

1. 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

2. 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

3. 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 待温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 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 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药剂.

二..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

可能发生的原因:

1. 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

2. 沾到放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3. 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4. 收料时落地沾到泥污物.

5. 锡铅活晶物沾附.

改善对策:

1. 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2. 将有油污处做以遮敝

3. 领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4. 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数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5. 立即去除结晶物.

三.密着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

可能发生的原因:

1. 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2. 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3. 镀液受严重污染.

4. 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原).剥锡铅.

5. 水洗不干净.

6. 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7. 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8. 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9. 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10. 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

改善对策:

1. 加强前处理.

2. 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

3. 更换药水.

4. 电镀前须再次活化.

5. 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

6. 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

7. 避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

8. 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

9. 改善底层电镀质量.

10. 参考NO12处理对策.

四. 露铜:可清楚看见铜色或黄黑色于低电流处

可能发生的原因:

1.前处理不良,油脂,氧化物,异物尚未除去,镀层无法析出.

1. 操作电流密度太低,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2. 镍光泽剂过量,导致低电流区镀层无法析出.

3. 严重刮伤导致露铜

5.未镀到.

改善对策:

1.加强前处理或降低产速.

1. 重新计算电镀条件.

2. 处理药水,去除过多光泽剂或更新.

3. 检查电镀流程.

5.调整电镀位置.

五. 刮伤:指水平线条状,一般在锡铅镀层经较容易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

1. 素材本身在冲床时,即造成刮伤.

2. 被电镀设备中之金属治具刮伤,如阴极头,烤箱定位器,导轮等.

3. 被电镀结晶物刮伤.

改善对策:

1. 停止生产,待与客户联系.

2. 检查电镀流程,适时调整设备及治具.

3. 停止生产,立即去除晶物

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1813447023.html,)

皮肤压疮不良事件高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2012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 (一)事件简要经过 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 1.原因分析 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 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 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 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 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 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 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 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

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6、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具和材料。 7、高责任护士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评判性思维。 8、每班的高级责任护士要加强高危患者的督查指导,严格交接班。 9、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掌握病房高危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给与指导意见,并有督查记录。 10、已上报压疮高危患者,转出ICU,当班主班及时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向科护理部报告病人的转归情况,有备护理部进一步动态了解患者的情况。 11、既往成立了压疮管理小组,具体没有有效落实到位,护士长组织压疮管理小组开会,讨论并制定了ICU压疮管理小组职责。 (四)检查评价 经过近一个月来的压疮高危防范措施的具体执行,落实了岗位职责和核心制度;实行ICU床旁交接班流程,细化了交接班程序,对于压疮的防范意识增强,责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大大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凝聚,无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于危重病人皮肤破损的高危因素,大小便潮湿的刺激,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持续改进 危重症患者大小便失禁,刺激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引起臀部下面潮湿、不

电镀不良及对策

电镀不良及对策 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 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 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著之污物.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 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 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5.锡铅结晶物沾附 5.立即去除结晶物. 6刷镀羊毛?纤维丝 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 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 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 3.密著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 (1)可能发生的原因: (2).改善对策: 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 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 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 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原),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 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 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 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 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 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1.镀槽内杂质太多2.过水缸太脏 对策: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 B.漏镀 原因: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1.润湿剂不足2.有机杂质过多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1.补加润湿剂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 D.变形 原因:1.素材本身变形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 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1.主盐浓度太底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1.分析成分后补充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1.三价铬含量过高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1.调整三价铬含量2.延长粗化时间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1.活化不到位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1.增加活化酸含量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G.镀层脆性大 原因:1.光亮剂过量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1.调整PH值3.0-3.5电解消耗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1.光亮剂量的多少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I.毛刺 原因:1.素材本身有毛刺2.水口设计不合理 3.镀液中有悬浮微粒 4.铁离子在高PH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附在镀层中对策:1.模具型修或优化成型参数2.更改水口或增加外框保护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1.镀槽内杂质太多 2.过水缸太脏 对策: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 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 B.漏镀 原因: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 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 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1.润湿剂不足 2.有机杂质过多 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1.补加润湿剂 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D.变形 原因:1.素材本身变形 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 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 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1.主盐浓度太底 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1.分析成分后补充 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1.三价铬含量过高 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1.调整三价铬含量 2.延长粗化时间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1.活化不到位 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1.增加活化酸含量 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G.镀层脆性大 原因:1.光亮剂过量 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1.调整PH值3.0-3.5电解消耗 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1.光亮剂量的多少 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I.毛刺 原因:1.素材本身有毛刺 2.水口设计不合理 3.镀液中有悬浮微粒 4.铁离子在高PH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附在镀层中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

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 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 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 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5.锡铅结晶物沾附5.立即去除结晶物. 6刷镀羊毛?纤维丝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 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 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工作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我怀着万分的愧疚以及懊悔向你们写下这份检讨书,我为自己工作的失误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做出深刻检讨: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自己身为品质人员,未能严以律已,且没有做到合理安排计划工作,在年底这个重要的时期给公司带来了恶劣的影响,由于自己的失职,给公司带来了严重的责任事故,导致严重影响到各工序的生产任务。我对工作缺少足够的责任心,没有把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现在,我深深感觉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次的生产事故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耻辱,更为重要的是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同时,诚心的感谢领导的批评指正。 感谢领导给我改正的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于律己,合理统筹计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我单位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作人员。 XX质部:xx 2013-xx-xx 篇二: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 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

ABS塑料电镀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ABS塑料电镀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1前言 近年来,塑料电镀已被广泛应用在塑料零件的装饰性电镀上。ABS塑料是塑料电镀中应用最广的一种。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对电镀级ABS塑料来说,丁二烯的含量对电镀影响很大,一般应控制在18%~23%。丁二烯含量高,流动性好,易成型,与镀层附着力好。由于ABS是非导体,所以电镀前必须附上导电层。形成导电层要经过粗化、中和、敏化、活化、化学镀等几个步骤,比金属电镀复杂,在生产中容易出现问题。我们从ABS塑料电镀的工艺出发,分析原因并找出了解决的办法。 2问题及解决方法 2.1镀件易漂浮,与挂具接触的地方易被烧焦因为塑料的比重小,所以在溶液中易浮起。灯罩外形就象一个小盘一样,内表面凹进去,边上有两个小孔,开始只用一根铜丝卡着两个小孔进行电镀。由于电镀中气体的放出,灯罩易与铜丝脱离,加之铜丝也轻,不足以使灯罩浸入溶液里。后来在铜丝上附上重物,解决了漂浮问题。铜丝与灯罩的接触点被烧焦,并露出塑料,是因导电不良引起的。为了解决工件漂浮与导电问题,我们设计了专门的夹具。夹具有一定的重量,上灯罩后不再浮起,再用两个较宽的导电片卡在灯罩的孔上,使各处电流均匀,接触点就不会烧焦了。 2.2灯罩化学镀铜时出现气泡,电镀后气泡变大,并可以揭起塑料电镀的工艺流程为:除油→水洗→粗化→水洗→敏化→自来水洗→去离子水洗→活化→水洗→化学镀铜→水洗→电镀→水洗→干燥。由以上可知,化学镀铜前的任何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鼓泡。引起结合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经常易出现问题的是除油过程和粗化过程。除油不彻底,会引起掉皮、脱落。灯罩采用的是化学除油(塑料件不适宜用有机溶剂除油),操作时,温度升高到65~70℃,不断地抖动工件,直到水洗后不挂水珠为止。粗化是ABS塑料电镀中很重要的过程。粗化不足,结合力下降;粗化过度,又会使孔变大变形,结合力也会降低。由于敏化液中二价锡极不稳定,所以敏化液易失效,如不调整,会导致活化失败。活化不足,会使化学镀层沉积不全;而活化过度,使活性金属在表面还原过多而形成不连续膜层,也会使结合力下降。我们从除油开始,严格按除油液配方和操作条件,又检查粗化工序的时间、温度,新配制了敏化液和活化液,结果化学镀铜后仍出现气泡。几次反复试验,结果一样,最后断定鼓泡不是由除油、粗化、敏化、活化引起的。此时怀疑是否料的成分及成型工艺有问题,因为ABS塑料的成分及成型工艺与电镀有直接的关系。ABS颗粒易吸水,要求压注前水份含量低于0.1%,必须在80℃热风干燥箱中烘干2~4h,周围环境也必须干燥。ABS塑料中不能混入其它成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注塑厂将大量成型的ABS塑料件堆放在潮湿的库房地面上,而且注塑前的原料未经烘干。在我们的指导下,将要注塑的原料在80℃下烘干2~4h,经检验符合电镀要求后再进行注塑。改进后的灯罩电镀后鼓泡问题再没有出现。 2.3灯罩电镀后表面出现黑斑,无光泽灯罩化学镀铜后,转入电镀工序,我们采用的工艺流程是:镀镍→镀铜→镀亮镍→镀铬。镀铜溶液比较稳定,主要问题是铜阳极在电镀中易产生铜粉(Cu2O),铜粉进入镀液会引起镀层粗糙。我们用耐蚀性阳极布包住阳极再放入阳极套中,电镀后经常打开清洗,因此,镀铜后表面光亮、细致、没出现任何问题。零件镀亮镍后表面无光泽,而且有黑斑,加光亮剂后,问题仍未消除,分析槽液,各成分含量均在范围之内。槽液放置一夜后,把上清液全部倒到备用槽,发现镀槽底部有黄褐色泥状沉淀物。经分析是由于镀镍溶液温度偏高,光亮剂分解所致,电镀时,空气搅拌装置把槽底的泥渣翻起来,同镍离子一起沉积到镀层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 开机技术员: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廖国林 出货检验: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 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8、成立ISO内部审核小姐,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5S、管理制度、作业规范、检验规范等相 关事项进行不定期地审核与督导。 对于这件事,作为品质主管的我,在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监督工作没做到位,虽有做品质程序文件及相关表单记录,品质部也有按程序来做事,但没监督品质检验员落实执行到位。现出此品质异常造成了公司的重大损失及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我愿接受公司对我工作失职处罚及考核! 品质部: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品质异常报告格式 篇一: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品质部品质异常检讨报告 事件问题描述如下: 在6-1至6-3号生产的T8椭圆12平钩26*2 9.5和T8 12斜钩V字型直径26的产品,现这两款产品在生产至出货过程中混料包装出货到客户那里,导致影响客户的出货交期,有损客户对我司的印象,并造成公司物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产品工序责任人如下:开机技术员: 蔡灿军、赖虔洲 品质IPQC: 廖仲坤、赖惠兰 点数贴标签: 廖凤凤、罗贞凤、吕明 裁管: 廖国林 出货检验: 易浩 品质部经查证对此事做原因分析如下: 1、商务部的制令单上的图纸没更新只是文字描述。

2、针对产品规格和形状差不多的产品,且在同一台机器上生产,生产一款产品订单时更换模具生产下一款时,技术员未跟品质或点数工序沟通说下。 3、产品点数贴标签的时候标签贴错了,但当班的IPQC盖章时没检查到位发现问题。 4、裁管工序裁切时也没核对制令单来做,裁管员在裁管时没主动把首件拿给OQC检验确认。 5、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明确区分标识并分开放置,导致裁切、包装容易出错。 6、出货检查时OQC检验没及时发现问题杜绝流入客户那里。 7、新来员工及临时工未做相关岗前作业培训,容易放错误。 永久改善纠正措施如下: 1、通知此事件相关负责人,然后召开品质异常检讨会。 2、商务部发出的制令单产品资料要及时更新。 3、新来员工及临时工应做相关的产品品质与作业规模培训再上岗。 4、品质部加强对品质检验员的培训与督导,特别是出货检查要把关到位。 5、生产车间5S要做好,如产品要准确标识区分,对于类似的产品要做明显标识并分开放置。 6、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的制定落实。让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这样大家工作更顺心。 7、各部门的管理制度撰写制定出来,并落实执行到位。

电镀起泡原因分析

电镀起泡原因汇总 锌合金电镀起泡的原因: 电镀之前的表面处理是引起锌合金起泡的主要原因,因为锌合金为两性金属,易与酸反应,也易与碱反应,一般电镀之前有去油和酸洗两道工序; 去油一般是碱性的常温去油剂,酸洗溶液一般是三酸的混合液(HCL\H2SO4\HNO3) 去油是主要引起锌合金电镀起泡的主要原因: 去油一般是用加温了的常温去油剂长时间的浸泡和搅拌,化学反应时间较长.一般酸洗时间较短,不易产生此起泡现象.(因酸洗用的是配比的强酸,有很强的浸蚀性,所以一般锌合金在电镀时不去油,用硫酸活化一下即可电镀) 锌合金的电镀工艺: 由于锌合金金属的电介位的关系,锌合金不能直接在表面镀银\镍\金等等镀层,需要镀一层较厚的中间层铜层(一般铜层为5微米左右) 不过,锌合金在压铸后组织的松散也会导致起泡现象,这属于压铸不合格,一般这种现象的不良比率不会太高,这就需要大家分析起泡现象是出现在什么工序的. 综上所述,锌合金电镀起泡现象是电镀中常有发生的现象,所以选择好的电镀供应商其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一个电镀商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加工过锌合金电镀,那么要他给你供稳定质量的电镀产品,我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去电镀厂家的考查还是有必要的(由于电镀厂家一般都是又差又脏,可能是重污染行业的关系,小作坊从事的较多,优秀的私营电镀

厂少之又少,各位如果都能够走出去做品质的话,想是收获一定不少) 锌合金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产生原因: 1.孔洞引起: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气孔往往是圆形,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 (1)气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在充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气体侵入,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 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 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凝固时析出。 当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在模具排气不良时,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 (2)缩孔产生原因: 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缩小或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而产生缩孔。 b 厚薄不均的铸件或铸件局部过热,造成某一部位凝固慢,体积收缩时表面形成凹位。 由于气孔和缩孔的存在,使压铸件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孔洞可能会进入水,当喷漆和电镀后进行烘烤时,孔洞内气体受热膨胀;或孔洞内水会变蒸气,体积膨胀,因而导致铸件表面起泡。 2.晶间腐蚀引起: 锌合金成分中有害杂质:铅、镉、锡会聚集在晶粒交界处导致晶间腐蚀,金属基体因晶间腐蚀而破碎,而电镀加速了这一祸害,受晶间腐蚀的部位会膨胀而将镀层顶起,造成铸件表面起泡。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晶间腐蚀会使铸件变形、开裂、甚至破碎。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 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 (出现异常及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 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 质保,第一次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 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 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 丝到A拉组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 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 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 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 没有进行细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 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 否匹配) 5. 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 持手指干净,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 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 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 拉线上的杂物,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 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 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 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 动段子线的时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 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 率。 8. 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 下,因该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 不等混装。) 9. 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 动,该有公司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 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 容附在合同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 核) 11. 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 (色板)一并提供给供应商。

电镀不良及分析

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 1.镀槽内杂质太多 2.过水缸太脏 对策: 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 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 B.漏镀 原因: 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 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 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 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 1.润湿剂不足 2.有机杂质过多 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 1.补加润湿剂 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

D.变形 原因: 1.素材本身变形 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 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 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 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 1.主盐浓度太底 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 1.分析成分后补充 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 1.三价铬含量过高 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 1.调整三价铬含量

2.延长粗化时间 F.镀层起皮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 1.活化不到位 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 1.增加活化酸含量 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G.镀层脆性大 原因: 1.光亮剂过量 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 1.调整PH值3.0-3.5电解消耗 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 1.光亮剂量的多少 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 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品质异常心得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品质异常心得报告 篇一:品质异常分析报告 circulationLetter 品质异常分析报告 circulationLetter 篇二: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品质意识报告心得 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提高我们多氟多“六氟”产品质量认识,在这个前景势头良好的状态下,更要严格把关,提高作为员工的操作水平和质量责任心。只有当他 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品 品质作为企业的命脉,产品的品质不好,就会失去市场,

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生命。所以,作为企业的职员工,必须具有这种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也就是要求企业的全体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品质意识?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控制,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品质异常报告内容: 1.老化组:15W筒灯老化出现死一边灯珠56个,没有及时反应。(出现异常及 时反应到品质工程部门) 2.激光组:50W投光灯激光内容错误,客户名称搞错,没有三年质保,第一次 返工后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确认。(激光首件要部门主管确认,品质部,经理审核方可以批量生产) 3.15W圆形筒灯反光杯掉漆,原因是仓库没有配相对应的支架螺丝到A拉组 长手中。后来自行配螺丝,产生不良品。(每款灯具都应该匹配相对应的配件,不的私自进行匹配。在物料不足的情况下应和工程,品质商讨对策解决问题) 4.100W.50W投光灯来料时有出现反光杯凹凸现象。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细 致挑选,成品老化时才挑选出不良品。(组长领取物料时要仔细核对物料是否可生产,包括所用到的螺丝配件是否匹配) 5.芯片的发光面有胶.灰尘.刮伤等认为造成的不良现象(作业是保持手指干净, 半成品要及时用薄膜包裹起来,使用电批。洛铁,要规范操作流程) 6.筒灯面盖出现掉漆。刮花。黑点等不良现象(生产是没有清洁拉线上的杂物, 灰尘等,组装时员工手指不干净,建议分工艺流程生产,敏感工位需带手套。 老化时,该清洁旋转台上的灰尘杂物等,结束后用薄膜包裹起来,统一区域摆放。 7.AL订单需要更换驱动线,出现连焊。焊反线。(组长在更换驱动段子线的时 候要交待清楚员工怎样正确操作。老化装驱动时应先试点再上老花机,防止个、短路,炸板。减少驱动的不良率。 8.5W COB 灯杯包装成品时出现两种规格的彩盒(如是特殊情况下,因该得到 相关部门的认可,把两种规格的成品分开包装,不等混装。) 9.AL力卓驱动端子线不配套的现象(以后用到配套端子线的驱动,该有公司 提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0.AL驱动激光内容与样品不符合(以后下采购订单需要把激光内容附在合同 上面,由激光组提供,品质确认。经理,老板审核) 11.7W天花灯3000套与公司样品不一。(下采购合同时并把样品(色板)一并 提供给供应商。 12.芯片试电时该选用小驱动输出试点,拒接使用直流测试仪批量测试。 13.生产拉线必须接地,工人必须佩戴静电手环(每天都要有填写检测报告) 14.老化组需要配一条1M高的梯子(可以站在上面观察上层的成品有没有异常)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1.镀槽内杂质太多2.过水缸太脏 对策: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 B.漏镀 原因: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1.润湿剂不足2.有机杂质过多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 对策:1.补加润湿剂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3.分析硼酸浓度,将镀液加温D.变形 原因:1.素材本身变形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 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1.主盐浓度太底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1.分析成分后补充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1.三价铬含量过高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1.调整三价铬含量2.延长粗化时间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1.活化不到位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1.增加活化酸含量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 G.镀层脆性大 原因:1.光亮剂过量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1.调整PH值电解消耗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1.光亮剂量的多少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I.毛刺 原因:1.素材本身有毛刺2.水口设计不合理 3.镀液中有悬浮微粒 4.铁离子在高PH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附在镀层中对策:1.模具型修或优化成型参数2.更改水口或增加外框保护

品质报告范文

品质报告范文 篇一:品质分析报告格式 重庆金特锐机械有限公司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编制: 核准: 品质部2015年5月编制 2014年4月品质分析报告 一、成品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1、客户开箱合格率统计分析 2014年4月成品销售出库件,开箱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 3、售后质量分析 二、成品入库检验质量统计分析1、2014年4月成品入库质量统计 2014年3月26日—4月25日送检成品件,不合格件,合格率%。其中毛坯原因不合格件,合格率83.1%。加工原因送检不合格件,合格率%。 2、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漆瘤/掉漆/麻点/气泡/溜挂/色差、电镀件表面有油漆、凹坑/ 划伤。 三、毛坯一次送检合格率统计分析1、毛坯一次送检质量统计 2014年4月成品白坯一次送检数量件,不合格件,一次送检合格率%。 2、毛坯主要质量问题统计 3、毛坯主要质量问题分析(柏拉图分析) 按照80/20原则重点控制:气孔和凹坑划伤。 篇二: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技术品质管理人员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与关怀及各级同时的配合下,顺利的展开了本职岗位工作,在工作中有得有失,在此半年度个人述职中,本人对自己岗位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用心做事,以德做人是我个人的理念,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首先是落实自己岗位职责目的,半年来根据公司技术文件及规范管理制度,对事业部管理品质、技术文件进行了要求与修订,并落实执行到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监控和过程技术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实时配合各相关单位的支持工作;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模板

电镀不良的一些情况和解决方法 发布日期:2013-09-04 来源:中国电镀网浏览次数:2097 关注: 加关注 核心提示:电镀不良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 电镀不良对策 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塬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后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以下本章将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塬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1.表面粗糙:指不平整,不光亮的表面,通常成粗白状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1.若为素材严重粗糙,立即停产并通知客户.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2.若传动轮粗糙,可换备用品使用并检查压合紧度. 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尚未烧焦) 3.计算电流密度是否操作过高,若是应降低电流 4.浴温过低,一般镀镍才会发生) 4.待清晰度回升再开机,或降低电流,并立即检查温控系统. 5.PH值过高或过低,一般镀镍或镀金(过低不会)皆会发生. 5.立即调整PH至标准范围. 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6.查核前处理药剂,稀释药剂或更换药剂 2.沾附异物:指端子表面附着之污物.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水洗不干净或水质不良(如有微菌). 1.清洗水槽并更换新水.

2.占到收料系统之机械油污. 2.将有油污处做以遮蔽. 3.素材带有类似胶状物,于前处理流程无法去除. 3.须先以溶剂浸泡处理. 4.收料时落地沾到泥土污物. 4.避免落地,若已沾附泥土可用吹气清洁,浸透量很多时,建议重新清洗一次. 5.锡铅结晶物沾附5.立即去除结晶物. 6刷镀羊毛?纤维丝6.更换羊毛?并检查接触压力. 7.纸带溶解纤维丝. 7.清槽. 8.皮带脱落屑. 8.更换皮带. 3.密着性不良:指镀层有剥落.起皮,起泡等现象. (1)可能发生的塬因: (2).改善对策: 1.前处理不良,如剥镍. 1.加强前处理. 2.阴极接触不良放电,如剥镍,镍剥金,镍剥锡铅. 2.检查阴极是否接触不良,适时调整. 3.镀液受到严重污染. 3.更换药水 4.产速太慢,底层再次氧化,如镍层在金槽氧化(或金还塬),剥锡铅. 4,电镀前须再次活化. 5.水洗不干净. 5.更换新水,必要时清洗水槽. 6.素材氧化严重,如氧化斑,热处理后氧化膜. 6.必须先做除锈及去氧化膜处理,一般使用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 7.停机化学置换反应造成. 7.必免停机或剪除不良品 8,操作电压太高,阴极导电头及镀件发热,造成镀层氧化. 8.降低操作电压或检查导线接触状况 9,底层电镀不良(如烧焦),造成下一层剥落. 9.改善底层电镀品质. 10.严重.烧焦所形成剥落10.参考NO12处理对策.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电镀件常见不良原因分析 令狐采学 A.麻点、杂质、颗粒 原因:1.镀槽内杂质太多 2.过水缸太脏 对策:1.加强电解以及过滤,定期清缸 2.勤换过水缸的清水B.漏镀 原因:1.部品表面有缝隙藏铬酸 2.钯水浓度偏低,沉钯不到位 3.解胶不足或过度 4.沉镍料不足 对策:1.加强中和,消除铬酸 2.提高钯浓度,加强摇摆 3.根据漏镀位置,提高或降低解胶浓度 4.沉镍加料 C.针孔 原因:1.润湿剂不足 2.有机杂质过多3.硼酸含量和温度太低对策:1.补加润湿剂 2.用双氧水活性炭处理 3.分析硼酸浓

度,将镀液加温 D.变形 原因:1.素材本身变形 2.上挂挂具弹力大小及适用性 3.粗化缸或烤箱的温度过高4.包装方式不合理 对策:1.优化成型参数,改善变形 2.选择合适的挂具 3.将温度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4.改用合理的包装方式 E.烧焦 原因:1.主盐浓度太底 2.镀液温度太低 3.硼酸含量不足,PH高 4.润湿剂过量 对策:1.分析成分后补充 2.提高温度至5060摄氏度 3.补充硼酸,调整PH值 4.采用活性炭吸附 F.镀层起皮 a.部品和镀层间 原因:1.三价铬含量过高 2.粗化时间过短 对策:1.调整三价铬含量 2.延长粗化时间 b.铜层和其他镀层间

原因:1.活化不到位 2.导电柱导电不良 对策:1.增加活化酸含量 2.随时检查导电柱的相关情况G.镀层脆性大 原因:1.光亮剂过量 2.有机杂质污染 3.金属杂质过高 4.六价铬污染 对策:1.调整PH值3.03.5电解消耗 2.用活性炭双氧水处理 3.加入TPP除杂剂 4.用保险粉处理 H.颜色偏亮或偏哑 原因:1.光亮剂量的多少 2.酸铜缸和镍缸的电流大小的时间长短 对策:1.添加或稀释缸液中的光亮剂成分 2.将酸铜缸和镍缸的时间和电流大小调整至合理的工艺范围 I.毛刺 原因:1.素材本身有毛刺 2.水口设计不合理 3.镀液中有悬浮微粒 4.铁离子在高PH下形成氢氧化物

电镀铜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电镀铜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生产故障可能原因纠正方法 镀层烧焦 1 铜含量过低 2 硫酸含量过高 3 阴极电流过大 4 液温太低 5搅拌差 6光亮剂失调 7阳极过长或过高1补充硫酸铜到规定量 2稀释镀液使硫酸铜到规定值 3降低电流密度 4提高液温 5增加空气搅拌或阴极移动 6赫尔槽实验确定 7阳极比阴极短7~8cm,使阳极面积/阴极面积=2:1 镀层粗糙1镀液添加剂失调 2镀液太脏 3Cl-含量太少 4电流太大或太少 5有机物分解过多1 赫尔槽实验确定2连续过滤 3分析添加 4调整 5活性碳处理 镀液分散能力差1硫酸含量低 2铜离子含量高 3金属杂质影响 4光亮剂含量不当1分析调整 2稀释 3小电流通电处理4调整 镀层有条纹1光亮剂过量 2有机杂质过多 3镀前清洗不当;清洗液污染1活性碳处理 2同上 3检查清洗液,适当更换 镀层有麻点针孔1搅拌不均 2镀液有油污 3镀液太脏1加强搅拌,调整搅拌2活性碳处理 3加强过滤 阳极钝化1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不正确 2阳极黑膜太厚 3阳极太少 4Cl-含量过高1调整阳极面积/阴极面积=2:1 2适当刷洗 3更换阳极 4沉淀除去(锌粉或碳酸银);拖缸 镀层脆性大1光亮剂含量过高 2液温太低 3金属杂质及有机杂质太多1活性碳处理,调整到适当值2提高液温 3电解处理,活性碳处理 金属化孔内有空白点1化学镀铜不完整 2镀液中有小颗粒物质 3镀前处理太长,蚀掉孔内铜1注意化学镀各工艺步骤2过滤镀液 3严格操作规程 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差1镀前粗化不良 2贴膜后产生余胶 3镀前基体不清洁,有油污1加强粗化处理,调整或更换粗化液2加强显影液,及时更换显影液 3加强清洁处理 局部镀不上局部有残膜或其他污物加强显影和检查 孔周围发暗(所谓鱼眼状镀层)1由于光亮剂过量或有机杂质引起 孔周围厚度不足,但空中厚度可 能适当 2搅拌不足或不正确 1调整光亮剂用量 2调整空气搅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