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

山东艺术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申报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相关背景材料

一、专业建设规划

二、专业建设方案

三、人才培养状况

四、相关证明材料

1、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教师出版著作情况

2、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3、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教师科研获奖情况

4、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5、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

6、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学生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7、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2000年以来学生发表各类文章情况

2005年12月

专业建设规划

建设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以多元、交叉的新兴学科为拓展方向的新型艺术院校,是我们近年来确立的基本宗旨。基于这样的目标,综合艺术院校的文化管理类专业应当以艺术学为基础,以其他交叉性学科为指导,使之立于坚实的艺术学的基点之上,同时具有艺术特色、管理特色、产业特色。其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也应与这一要求相适应,分别体现出艺术管理与产业管理的特点。

我们在该专业建设方面的基本规划是:

1、根据社会需求,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现已有在校本科生533人,专科生75人,具有了一定规模效应,今后3年内仍可以适当扩招,达到在校本、专科学生800人左右,同时探索多种办学模式。

2、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尝试办学方式、教学模式与社会文化产业相结合,在3年内实现部分教学环节与社会相关产业、企业与媒体的衔接。

3、适应当代社会特色,拓宽专业领域。3、继续拓展办学领域。在已经设置艺术传播、艺术产业、艺术学、艺术管理等方向的同时,3年内再增设对外文化交流、体育文化管理等方向。

4、注重课程建设、设备建设,继续优化教学条件。该专业将持续强化教学的规范性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3年内继续建设2-3门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同时注重设备建设,继续优化教学条件,3年内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

5、提高办学层次,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该专业已经作为我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点的主要方向,于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研究生50人,今后3年将有一定的增长,达到在校研究生80人左右。

6、以科研为动力,不断提高艺术科研的质量和层次,在3年内培养2-3名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活跃在该学科学术前沿的中青年学者群。同时为学校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提高办学层次做出努力。

专业建设方案

一、制度建设

1、强化管理理念的更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良性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建立稳定的和富有活力的教学秩序,努力增进内部凝聚力,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同时根据上级的领导部门关于“重基础、宽口径”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不断适应专业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教师公开课制度》;《对新教师专人帮带制度》;《教师科研补

贴暂行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奖励暂行规定》;《出版教材资助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教师授课纪律的规定》;《关于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规定》等,继续制定必要的制度,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使老教师感受到新人成长的冲击,使新教师感受到任重道远的压力。

4、在经费方面严格管理,精打细算,杜绝一切漏洞,防止不正常的开支和不正之风。

5、坚持教学与学术研究的交流,每学年外聘2-3名重点大学知名教授到学院为该专业学生授课,为学生传授更为多样和广泛的知识与理论。

6、建立公正和公平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学与科研,均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力求对教师的业绩做出公正与客观的评价。

二、课程建设

以艺术学科课程为基础,以各种管理类课程为拓展方向,从三个层次来构架综合艺术院校文化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1、坚持从三个层次来构架综合艺术院校文化管理类课程体系。

第一层次课程群,是指以艺术学科为基础构建文化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其中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主要课程。在这个层次的课程构成中,应当突出不同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具有自己的课程特色,同时与综合艺术院校的特点与管理类学科相交融。其课程构成主要有:艺术史类: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中外戏剧史、中外影视史、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化史论;艺术理论类:艺术学概论、美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民俗学;艺术批评类:艺术批评学,各门类艺术的鉴赏与评论;文化管理类: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等数学、文化人类学、创造思维、文化礼仪等。

第二层次课程群,主要是指文化管理类专业通识课程,也是文化管理类的主干课,该类课程大部分可在第三学年开设,主要应由下列课程来组成:文化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法规学、文化市场学、文化行政学、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财务管理、文化投资学、文化创意与策划第三层次课程群,是指设置与自身院校及其专业特点相关的具有深化性的方向性课程,这类课程应当直接体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文化艺术管理类方向性课程主要如下:画廊管理、拍卖会管理、展览会策划与管理、音乐策划、剧场管理、戏剧管理、电影营销、电视节目营销、演出管理、设计艺术管理、图书市场管理、博物馆学、图书馆学、电视艺术产业、动画产业、设计产业、戏剧产业、舞蹈产业、民间艺术、文化礼仪等。

2、继续建设优质课程,稳定与强化现有的4门省级精品课程,三年内再推出2-3门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

三、教材建设

1、注重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改革,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中能够反映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信息。力求做到该专业的主要教材多数为本院教师编著,同时采用部分国家评定的优秀教材。

2、继续坚持教材与著作出版补贴制度,基本解决教材出版资金困难的问题,

对于优秀教材给予较高的奖励。

3、争创国家和省级优秀教材,力争三年内有2-3部教材获得国家或省级奖;

4、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强调使用电子媒体进行教学,三年内做到90%以上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技术及课件辅助教学。

四、师资建设

1、继续引进高学历和确有专长的人才,力求做到:以共同的事业追求凝聚人才;以真诚的心态与人才相处;以科学的态度用好人才。坚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充分发掘人才的最大潜力,理直气壮的破格使用人才。鼓励年轻的人才超过年长者,鼓励新来的人才超过原来的教师。三年内引进博士或高层次人才6-10名。

2、加强既有教师队伍的学历与学位建设,以及科研建设,争创教学与科研业绩,推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建立固定编制与非常固定编制相结合的教师结构,不断增大聘任制教师的数量,形成专职教师与聘任教师两支队伍。

4、将激励教师进取与对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相结合。维护教师利益,努力创造条件,保证课时津贴和其他补贴的发放;

5、鼓励教师进修和继续学习,对于以不同形式进修的教师给予经费和时间的支持。同时鼓励教师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和采用多媒体或其他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6、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尽力为教师争取科研立项,激励教师从事本学科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

该专业根据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和艺术活动发展的趋势,拓宽专业领域,设置了艺术传播、艺术学、文化产业、艺术管理等方向,3年内还将拓展新的方向,学生可在两年学习之后,通过双向选择,选定方向。根据社会的需要,该院已从该专业派生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于2004年正式招生。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于2005年正式招生。

该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健全和完善导师制。该专业对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根据该专业已经形成的方向,以及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配落实到每个老师,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选择一定的学习方向,撰写论文,并使之与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

二、坚持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强调学生对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艺术管理的规律与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钻研,拓宽视野,初步掌握理论研究、论文写作及其管理应用操作的能力。

三、为学生设置和确立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案。学生入学前两年,要以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为主,到了三年级以后,开设各专业性、方向性课程,体现出各类学科的交叉性特点。第八个学期用三个月时间做毕业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完成答辩。

四、加强社会实践,重视“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每届学生均应到西安、敦煌、苏州等地从事一次文化考察,不定期组织学生在市内进行文化市场、文化建设重点单位的考察,到有关法制机构考察文化法规的实施,组织学生到该专业的定点实习单位或其他部门参加实践,鼓励学生通过考察和实践,撰写富有创见的报告,获得思想理论和实际能力的提升。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教师出版著作情况

《艺术民俗学》泰山出版社张士闪2000年5月出版

《文化社会学》刘金龙泰山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苏琪副主编黄河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创作与欣赏世界美术简史》(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李丕宇山东美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中国影视艺术研究》刘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中国影视艺术论》刘强参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苏琪撰稿8万字学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世界美术名家名作大典》《菱川师宣》、《杜布菲》两篇李丕宇2002年1月出版

《时尚指标》刘强参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美术》(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第三册)李丕宇泰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美术概论》李丕宇编著第4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新世纪电影评论》刘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大学生成长心理学》苏琪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文化法学》杨丽娅济南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张维青2002年出版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陈贵玲黄河出版社主编2003年8月出版

《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长编》张建军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陈振濂主编,本人撰写8万字

《电影学概论》田川流主编之一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研究》田川流副主编撰写第十一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艺术学导论》田川流刘家亮著齐鲁书社2004年9月出版

《诗经与周文化考论》张建军齐鲁书社2004年9月出版

《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张建军齐鲁书社2004年9月出版

《中国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田川流等著齐鲁书社2005年3月出版

《山东名胜》田川流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王伟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数字艺术编辑基础》李锦程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4月出版

《数字视频编辑与合成》李锦程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4月出版

《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张士闪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中国家族教育》张士闪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电视艺术经济学》孙春波李冬梅张斌编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西方管理史》徐承生朱晓静参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思考》于乃宝《青年工作论坛》2003.9

《浅谈高校贫困学生的培养与管理》于乃宝《青年工作论坛》2003.9

《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于光《山东外语教学》2000.6

《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理想》王伟《山东社会科学》2002.1

《关于〈吉姆爷〉主体的争论》王伟《齐鲁学刊》2002.5

《创造力与心智成长》王伟《山东大学学报》2002.5

《浅析西方艺术教育的几种历史形态》王伟《齐鲁艺苑》2003.2

《回到艺术本身—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王伟《齐鲁艺苑》2005.3

《寻找天平之舞的平衡》王颖《临沂大学学报》2003.3

《人的意识的张扬和演化--简论20世纪中国两次人道主义思潮冲击后的女性小说创作》王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6

《女权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女性文学》王颖《山东社会科学》2003.

《个人的史诗——论贾柯樟电影对于时代的记录》王颖《齐鲁艺苑》2005.4《“不合时宜”的绚烂“自我”—论〈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女性自我’的独特性》王颖《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5 《试论电影文化的当代特性》田川流《齐鲁艺苑》2000.4《新华文摘》2001.4(转载)

《从容应对〈鬼子来了〉》田川流《文学世界》2000.1

《用现代观念阐释历史、战争和人》田川流《中国电视》2000.10

《我国文化市场的当代性》田川流山东省文化市场建设与发展论文集2000年6月

《关于宏观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思考》田川流《建设山东文化大省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1 《重在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学习》田川流《中国考试》2001.8

《充满哲思的色彩论》田川流《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6

《论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建设与培育》田川流《齐鲁艺苑》2002.2

《平民的世界与平民的话语》田川流《代路剧作评论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1

《论艺术院校的综合化趋向》田川流《齐鲁艺苑》2003.1

《诗情与诗意》田川流《朱希江诗选》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2

《论国家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田川流《齐鲁艺苑》2004.1

《新颖的视角》田川流《电视研究》2004.2

《田川流教授访谈录》田川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3

《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系统》田川流《文艺研究》2005.2

《中国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田川流《齐鲁艺苑》2005.4

《浅析娱乐体育与终身体育》孙会山《山东体育科技》2003.3

《现代社会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与应用》孙会山《齐鲁艺苑》2004.2

《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因素与改革措施》孙会山《齐鲁艺苑》2005.1

《试析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的关系》孙会山《中国成人教育》2005.1

《关于文化市场在传播先进文化中特质的思考》孙春波《齐鲁艺苑》2002.1

《论我国文化市场的新趋向》孙春波《齐鲁艺苑》2003.9

《充分发挥两课辅导在我院思政教育中的的重要作用》孙春波《中国青年工作论》2003.9

《论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孙春波《齐鲁艺苑》2005.1

《渗透整合: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向》孙春波《理论学习》2005.3

《当代文化市场的新趋向》孙春波《新时期山东文学艺术点击》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10

《试论艺术传播批评》刘家亮《淄博学院学报》2000.1

《"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到底是什么》刘家亮《山东大学学报》2001.4

《略论中国戏剧之艺术本质及其实践》刘家亮《戏曲艺术》2002.1

《文艺社会学批评理论的新向度-"传播论"批评》刘家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2

《马克思主义实践与劳动范畴关系辨析》刘家亮《烟台大学学报》2002.3

《略论中国戏曲之本质及其发展实践》刘家亮《齐鲁艺苑》2003.1

《对“中国有无悲剧”的命题辨析》刘家亮《山东社会科学》2005.3

《中国的文化未来与未来的中国文化》刘金龙《齐鲁艺苑》2001.1

《亚文化:特定的构成与现实的选择》刘金龙《齐鲁艺苑》2000

《理性崩溃的艺术折光》刘强《齐鲁艺苑》2002.4

《从观众接受心理谈影视综艺节目创新》刘强《齐鲁艺苑》2003.4

《主流话语的艺术传达与泛情策略》刘强《新世纪电影评论》2002.9

《镜像里的心灵角斗与精神分析批判》刘强《艺术广角》2005.5;

《生如孔雀—从“孔雀”象征意义解读〈孔雀〉的主题意蕴》刘强《齐鲁艺苑》2005.4

《"积淀说"及其研究新论》刘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2

《迷津中的性别叙事--盘点当下女性写作中的误区》刘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缪斯的自闭与开放--诗之思的悖论性诉求》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刘志2004.3

《论极端艺术情境》刘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浮世绘的源起》李丕宇《齐鲁艺苑》2001.1

《试论美术的本体功能》李丕宇《齐鲁艺苑》2003.3

《象征观:基督教艺术观的必然选择》李丕宇《齐鲁艺苑》2005.4

《电视节目策划人的成功智力分析》李冬梅《齐鲁艺苑》2003.4

《中央电视台栏目〈绝对挑战〉的人力测评创意》李冬梅《齐鲁艺苑》2004.4

《关于艺术院校文学课的特质的思考》李景平《齐鲁艺苑》2001.3

《企业文化的创新对社会文化的启悟》李景平《齐鲁艺苑》2003.2

《我国企业文化管理的文化错位》李景平《山东社会科学》2002.12

《论文化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的重要作用》李景平《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12 《新世纪结构小说的叙事学分析》李景平《齐鲁艺苑》2004.3

《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李景平《新时期山东文学艺术点击》2005.10

《福柯与美学现代性》李晓林《齐鲁艺苑》2001.4

《孔子“绘事后素”的含义:主辅互为关系》李新华《美术观察》2005.2

《健美操教学中的音乐选择及其作用》《山东体育科技》朱瑛2003.1

《在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山东体育科技》朱瑛2003.3

《健美操教学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山东体育学报》朱瑛2003

《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探讨》《齐鲁艺苑》朱瑛2004.3

《基本功、美感、表现力——刍议健美操教学的三要素》朱瑛《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第4期;《从大学新生的焦虑看基础教育的观念误区》苏琪《山东教育科研》2000.1

《影视演员人格结构研究的历史综述》苏琪《齐鲁艺苑》2000.2

《关于演员人格结构的历史综述》苏琪《齐鲁艺苑》2001.3

《关于影视话剧演员人格结构的研究与思考》苏琪《戏剧》2002.2

《艺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苏琪《齐鲁艺苑》2004.4

《艺术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思考》苏琪《艺术教育》2005.4

《价值观与现代人的希望》苏琪《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5;

《人类的艺术需要与艺术的价值》苏琪《山东社会科学》2005.2

《游艺民俗与艺术的起源》张士闪《民间文化》2000

《艺术民俗学视野里的民间文艺》张士闪《山东社会科学》2002.4

《山东村落中“神圣空间”的建构格局与现实效用》张士闪《民俗研究》2003.4

《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张士闪《西北民俗研究》2003

《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以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的祖先崇拜及竹马活动为例)张士闪《民俗研究》2005.1

《试论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张士闪《民间文化论坛》2005.2

《山东民间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故事—关于济宁马坡〈梁山伯与祝英台墓记〉的民俗学分析》张士闪《齐鲁艺苑》2005.2

《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张士闪《民间文化》2005.2

《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以鲁中西小章村的祖先崇拜及竹马表演活动为例》张士闪《民俗研究》2005.1

《从党对私营企业的政策演变看十六大的历史进步》张斌《青年工作论坛》2003.9

《〈思齐〉、〈皇矣〉新证》张建军《经学研究论丛》第七辑,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筹备处编,学生书局1999.9

《诗经与原始造型艺术》张建军《贵州文史丛刊》2000.5

《后现代语境中的〈庄子〉》张建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5

《〈瞻卬〉、〈召旻〉、〈节南山〉新证》张建军《经学研究论丛》第十辑,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编,学生书局2002.2

《当代书法视野中的古代书法史》张建军(《书法导报理论版》2002.4

《20世纪中国书法合法化叙述》张建军(《书法导报理论版》2002.5

《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之"诗语"问题――学院派书法理论的再阐释》张建军《中国书法》2003.7

《在"以形写形"与"画山水之神"之间――宗炳<画山水序>中观念的同构与间隙》张建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3.4

《论顾恺之悟对通神》张建军《国画家》2003.4

《绘画中的诗、语言、思――读吴镇<松泉图>》张建军《中国书画》2003.11

《学院派的标准》张建军《书法报理论版》2003.1

《学院派书法三要素与传统的内部创造力》张建军(《书法报理论版》2003.3

《观众期待视野与书法创新》(《美术报理论版》张建军《羲之书画报理论版》转载)2003.2

《书法史与思想史》张建军《书法导报理论版》2003.2

《当代篆刻的生态机制》张建军《羲之书画报理论版》2003.4

《从"材料的历史"到新书法史观的确立》张建军《书法导报理论版》2003.3

《从"增补"到"在场"――中国早期绘画观念的嬗变》张建军《齐鲁艺苑》2004.1

《〈诗经·大明〉与先周史事新考》张建军《绥化师专学报》2004. 1

《绘画史写作与总体性》张建军《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1

《中国画传神论的思想史背景》张建军《中国书画》2004.6

《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建军《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3

《张璪"树石"与中国绘画史上的山水之变》张建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3 《〈棫朴〉、〈旱麓〉新证》张建军《诗经研究论丛》第七辑,中国诗经学会编,学苑出版社2004.7 《"笔墨等于零"、"守住中国画底线"及其他》张建军中国画跨语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9 《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应当定位于国学研究》张建军《羲之书画报理论版》2004.2

《神话、知识与人伦――中国早期图像的一种文化学考察》张建军《文艺研究》2005.2

《皇矣、文王有声与先周王季、文王史事新考》张建军《贵州文史丛刊》2005.1

《美术、神话与史前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张建军《山东社会科学》2005.4

《早期士夫画家与早期绘画中的文学性因素》张建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3 当代书法、篆刻与书法现代性三题张建军《书法杂志》2005.2

《大雅·烝民新证》《古典文献与文化》张建军(郑州大学文学院编)2005《"书肇于自然"――重读《九势》札记》张建军《书法导报》2005.3

《中国画论中"逸"之观念流变与本义辨析》张建军《中国书画》2005.7

《走向历史主义批评――初唐画论考评》张建军《齐鲁艺苑》2005.4

《权力场与思想史中的李斯书法》张建军《中国书法》第10期

《早期士夫画家与早期绘画中的文学性因素》张建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先秦思想与中国绘画观念》张建军《羲之书画报》(连载两期)

《书法与书法家》张建军《书法导报》2005.6

《书法与不死术》张建军《书法导报》2005.6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影响》张维青《齐鲁艺苑》2001.1

《明代戏曲形态流变》张维青《齐鲁艺苑》2001.2

《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张维青《齐鲁艺苑》2003

《魏晋六朝时期玄学思想与审美观照的契合会通》张维青《齐鲁艺苑》2005.3;

《论艺术高校师资素质的综合创新》,张维青《齐鲁艺苑》2004. 3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陈贵玲《青年工作论坛》2003.9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再探》陈贵玲《青年工作论坛》2003.8

《艺术大学生心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思考》陈贵玲邹坤苹苏琪《艺术教育》2005.4

《我国法制演进过程中的文化关照》杨丽娅《齐鲁艺苑》2001.1

《法制文化思考》杨丽娅《齐鲁艺苑》2001.1

《商业秘密保护》杨丽娅《同济大学学报》2001.3

《中国电影业立法完善的法律思考—〈电影管理条例〉透析》杨丽娅《山东社会科学》2005.3,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5.6;

《中美版权产业与版权制度之比较》杨丽娅《齐鲁艺苑》2005.4,总第87期;

《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律环境》杨丽娅《齐鲁学刊》2005.6。

《胡愈之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河南大学学报》舒畅2000.2

《民族主义与现代化——欧洲归来谈东西文化》舒畅《重庆文艺》2005.2

《背叛还是迷恋?-90年代第5代电影的反思之二》景虹梅《齐鲁艺苑》2001.1

《逃逸还是突围?--90第五代中国电影的反思之一》景虹梅《齐鲁艺苑》2002.4

《激情燃烧的岁月-"十七年"电影的辉煌与尴尬》景虹梅《齐鲁艺苑》2004.1

《现代都市电影的找寻与迷失》何群《齐鲁艺苑》2000.3

《娱乐片的“正名”与出场》何群《齐鲁艺苑》2001.4

《〈老照片〉:一种大众文化的历史叙述》何群《齐鲁艺苑》2003.4

《课间音乐赏析》80集CD光盘李锦程山东教育出版社齐鲁文化艺术音像社2003

《建国前义和团运动研究》唐月民《义和团研究一百年》齐鲁书社2000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先进文化观》唐月民《齐鲁艺苑》2002.1

《艾思奇的文化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唐月民《齐鲁艺苑》2004.1

《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唐月民《齐鲁艺苑》2005.4

《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唐月民《泰山学院学报》2005.5

《走出国门--前驱先路的中外交往与文化交流的使者》唐月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教师科研获奖情况

张维青:著作《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获十五届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获2003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一等奖;获2003年度中国优秀图书奖;

田川流:著作《艺术美学》获第十四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

田川流:论文《试论电影文化的当代特性》2001年第4期《新华文摘》转载,获第十六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 );获2001年度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士闪:著作《艺术民俗学》获十五届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2001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一等奖;获2001年度中国民间文学“山花奖”三等奖

张建军:论文《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之"诗语"问题》获第四届刘勰文艺评论奖;

姜静楠田川流等:著作《电影学概论》获200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二等奖;获2005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张建军:论文《〈瞻卬〉、〈召旻〉、〈节南山〉新证》获2003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

张建军:论文《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之"诗语"问题》获200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二等奖。

张建军:著作《诗经与周文化》获200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二等奖;获2005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景平:论文《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获2005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三等奖;获2005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苏琪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心理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探索》获2005年度山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苏琪:著作《大学生成长心理学》获获2003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3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景平:论文《企业文化的创新对社会文化的启悟》获2003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刘家亮:论文《文艺社会学批评的新纬度——传播理论批评》获2003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李丕宇:著作《东西方美术史大事编年》获2005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朱瑛:论文《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刘家亮:论文《略论中国戏曲之本质及其发展实践》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刘强:论文《理性崩溃的艺术——重读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张维青:论文《论艺术高校师资素质的综合创新》获2005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苏琪:论文《关于影视话剧演员人格特制的研究与思考》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唐月民:论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先进文化观》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张建军:论文《〈瞻卬〉、〈召旻〉、〈节南山〉新证》获2003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评奖一等奖。

张建军:论文《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之"诗语"问题》获2004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评奖一等奖。

李景平:论文《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中的文化错位》获2003度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李景平:论文《企业文化的创新对社会文化的启悟》获2003年度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科研

成果二等奖;

张建军:论文《在"以形写形"与"画山水之神"之间》获2003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三等奖

李景平:论文《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中的文化错位》获2003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刘家亮:《文艺社会学批评的新纬度——传播理论批评》获2003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新华:著作《齐鲁工艺史话》获2005年度山东艺术学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获2005年度山东艺术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社会转型与精神重现----20世纪华北村落民俗艺术研究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张士闪 2005

文化艺术管理学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课题田川流 2003(已完成)

“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重大项目王伟 2003(已完成)

山东省电影产业发展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姜静楠杨丽娅 200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管理思想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田川流 2005中国书画观念史研究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张建军 2005

中国文化史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张维青(已完成)

艺术美学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田川流(已完成)

关于民俗与民艺的综合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张士闪(已完成)

我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田川流(已完成)

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张建军(已完成)

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李景平 2005-2006

对“实践美学“思潮的历史总结与哲学范畴体系反思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刘家亮 2005-2006 中国书画美学思想史研究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张建军 2005-2007

中国文化法制建设初探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杨丽娅(已完成)

文化产业研究山东省文化厅重点项目李景平 (已完成)

东西方美术史大事编年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李丕宇(已完成)

电视艺术经济学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孙春波(已完成)

当代中西方艺术教育比较研究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已完成)

电子艺术编辑学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李锦程(已完成)

电影学原理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田川流姜静楠(已完成)

基督教艺术研究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学科重点课题李丕宇

文化产业公共关系研究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陈贵玲

艺术传播原理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李锦程

关于艺术美学的传播视野研究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刘家亮

影视批评写作艺术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刘强

当代中西方艺术教育比较研究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王伟

电视艺术概论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王颖

文化经纪人概论山东省文化厅科研项目刘金龙

西方现代美术理论研究省级重点学科—“十五”规划项目李丕宇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

2004年济南团:李全(02级)、王一帆(03)、刘金山(03)、王媛(03)、杨舒(03)、朱莹(03)去济南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并慰问工作人员。

滨州团:魏景飞(02)、巩汝浩(02)、李康康(03)滨州博兴县椒园林实践活动。

潍坊团:杨翠萍(03)、王雪(03)、康树丹潍坊市潍城区龙王庙小区慰问烈士家属。

2005年滨州团:赵奉勇、宋连弟、赵雪红、隋永庆、张卫波、刘艳杰(均为03级)

体验田间劳动,参观邹平县电视台。

莱芜团:李长亮(03)、张立娟(03)、杨永华(03)、杨琼(04)、李文华(03)、高太明(03)、亓静(04)

滨州团:薛丽娜(03)邹平县电视台实习。

济南团:王康(02)、盖金洁(02)、生活日报实习张立娟省电视台实习。

2000年9月乔艺赴新疆、甘肃、陕西等地考察,完成7千字考察报告。

2003年7月——8月乔艺担任新东方外语学校在济南今日外语培训学校的教学及翻译工作。

2003年11月乔艺担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院长PAUL.JOLLY教授在我院学术讲座及文化交流的部分翻译工作。

2004年8月——12月乔艺在山东教育学院毕业实习,担任《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

2003年——2004年,乔艺多次参加《齐鲁晚报》与艺术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电影沙龙”系列活动。

张常霞参与制作《中学生物探究与实验》、参与创作MTV《和你在一起》、参与创作校庆五十周年专题片。

周筠参与创作人物专题《正行中有路,何须计枯荣》、参与创作专题《闳约深美》、参与拍摄《中学生物探究与实验》。

孙非参与创作人物专题《正行中有路,何须计枯荣》、参与制作长清新校区专题、金秋艺术节期间拍摄素材,被山东卫视《正午时光》选用。

段兰霏参与创作人物专题《正行中有路,何须计枯荣》,山东卫视播放。

参与制作长清新校区专题。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2000年以来学生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情况

省级三好学生:宫旭红(01级)、魏景飞(02)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李娟(01级)

国家级一等奖学金:马龙锋(01级)

二等奖学金:李慧霞(01级)、凌文静(02级)

朝阳助学金:刘炳吉(03级)、石冉冉(03级)、张贵平(02级)、凌文静(02级)

省级奖学金:巩蕾(04级)

省级优秀社会实践:赵奉勇(03级)、张立娟(03)

“我有我精彩”风采大赛:一等奖:杨军威(02级)、张媛(04级)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双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武玮佳(03级)三等奖:张小宾(03级)“艺苑杯”辩论赛:04年艺文获冠军

校园原创诗歌暨朗诵大赛:一等奖:王丽(04级)二等奖:赵伟三等奖:崔文涛

语言素质大赛:三等奖:崔海宁

德育评估知识竞赛:艺文学院获一等奖

“为新世纪喝彩”山东省大学生诗歌征文比赛:陈亮的诗歌《历史的质地》获一等奖

“党旗颂”全省高校大学生庆祝建党80周年征文比赛:陈亮的《旗祭》获二等奖

2000年山东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陈亮的《策划人生——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三等奖

诗歌《历史的质地》,陈亮,在“为新世纪喝彩”山东省大学生诗歌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

《旗祭》,陈亮,在“党旗颂”全省高校大学生庆祝建党80周年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

《策划人生——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陈亮,获2000年山东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

《九朵玫瑰的冬天》,陈亮,获“百灵杯”山东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征文比赛一等奖;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陈亮,获“百灵杯”山东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征文比赛一等奖;

陈亮2000年“艺苑杯”演讲比赛二等奖;

《九达天衢德州行》,陈亮,于2004年获山东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

山东省首届大学生辩论赛陈亮获“优秀辨手”称号;

2000年“艺苑杯”演讲比赛:陈亮获二等奖;

《儿童文学》杂志2000年度评选:陈亮的《阡阡小路芊芊草》获优秀作品奖

山东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陈亮的《九达天衢德州行》获一等奖

山东行为科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李芃芃的《中西电影审美心理照应下的英雄母题》获二等奖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

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

公共事业管理

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8周。 修业年限 四年 学位授予 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 相近专业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其他方面 1、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公共责任是何关系?其基本性质、特征和内涵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承担和履行的职责。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或者说是公共责任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表现,公共性以及以这一公共性为基础的效率标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以公众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来认识并划分行政责任的观点角度看,其内涵包括回应、弹性、胜任能力、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行为并负责、廉洁。 2、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基本内涵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即指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真正承担起应担承担的责任。公共部门的责任机制,核心就是监督和制约,因而还在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唯一主体的发展阶段时,人们就对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责任机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责任范畴的形成,目前一般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或方面出发,来对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进行构建。 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 4、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立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立法机构对公共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责任法律的确立和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控制 5、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主要有行政诉讼机制和行政赔偿机制 6、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公民参与控制机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有公开听证、民意调查、资讯委员会、利益群体等基本方式 7、什么是公共事业管理伦理?什么是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 政府组织伦理通常也称为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政府组织伦理或者以政府组织系统为主体,或者以政府组织为主体,是针对政府组织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政府组织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 非政府组织伦理是指非政府组织在从事其组织活动,即公共事务或与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 8、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内容构成是什么?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伦理意识(包含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伦理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维护公共服务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伦理规范,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权威机构设计、制定和推广的;二是指对于政府倡导的这些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伦理规范,除了用社会舆论、自我评价等软约束手段支持外,还要为其设定政策优化的硬约束手段,使这些伦理规范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服务中的普遍化行为方式。 9、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第一、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 第三、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一、就业优势: 1、实用性社会科学热门专业: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常概括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具体的现代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并具有相关理论的应用能力和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 2、知识面宽、基础扎实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了体育管理、卫生财会、医药贸易、市政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院管理、影片制作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图书与情报、应急管理等30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很多,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掌握着多种能力是一种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尤显优势。 3、专业方向多样化 在“科、教、文、卫、体”五个大的专业方向上又分化成若干小的专业方向。如环境管理方面有环境经济与管理、海洋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个专业。可以说,就业方向是非常广泛的,这是一种我们来说是有种优势,因为多一个专业方向就多一个选择,也就多一个机会。 5、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 要。迫于国家发展的需要,许多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事业项目开始了私营化改革,社会资本开始注入这些准公共组织的出现急需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的复杂性要求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来应对。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各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国外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多由公共管理人员担任.现代教育制度下高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正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弥补了传统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知识储备的不足。加入WTO后,无论是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需要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就业劣势: 1、国内对专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初步建立,第一届毕业生刚刚走入社会,社会普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不知道公共事业管理是干什么的,许多企业不知道高校有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 综合考试考核大纲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门课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核大纲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管理的意义、必要性、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 [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管理 第二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涵义 (一)、国外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国内学者的管理定义 二、管理者角色及其管理技能 (一)、管理者角色 (二)、管理者的管理者技能 三、管理的职能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 四、管理的特征 五、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二)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 (一)、管理人员的分类 (二)、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 2、什么是管理学 3、管理具有那些特征 4、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 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6、管理人员如何分类 7、管理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要求

8、管理具有那些职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考试要求]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发展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掌握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各阶段各理论主要学派的要点,并能予以评析。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述要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一) 顺“道” (二) 重人 (三) 人和 (四) 守信 (五) 利器 (六) 求实 (七) 对策 (八) 节俭 (九) 法治 第二节、西方古典管理理论 一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思想历史演进的概述及阶段划分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三).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四) 综合古典管理理论 (五)、古典管理理论评析 第三节人际关系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 一、人际关系论理论 (一) 行为科学的由来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X理论和Y理论 (四)、超Y理论 (五)、Z理论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性介绍)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系统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管理科学学派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1.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专升本攻略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篇

本文由can_om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 本机查看。 陶林的专升本攻略 2010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篇 专业课的复习心得专业课的复习心得 本文所述方法不只适合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考生,其他专业同样适用. 首先感谢您关心陶林(男,笔名)的劳动成果,希望尽我所能为即将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自报家门,我是济南考生,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报考曲阜师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9 年 8 月 17 日开始在家中复习,总共复习 时间 148 天(包括考试两天) .总成绩 286 分,排名 43,已被曲阜师大录 取.QQ:297602557. 本人每天 15 小时坐在桌前学习,148 天 85%的午饭都省略了! 每天唯一的活动是早 5 点多的晨跑, 其他全无, 父母都看不下去了, 这就是我的 学习状态, 如果你也认为考试很难,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很笨,如果你也认为时间很紧,如果你也抱着必胜信心,就请往下看,如果不是,请先寻找力量! 关于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复习各人观点不一, 且无好坏之分, 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各人所处环境,时间要求,资料补给,个人水平天赋与心态变化等诸多变量,一句话,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请各位慎重选择学习方法,一旦选定,坚持到底,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本文仅供参考. 引言 我专科阶段的专业是电气自动化,个人对这个专业毫无,也从未产生过兴趣(只 是对学校感情很深) ,是高考失利被调剂到此专业的.所以自打大二开学有了专升 本念头之后便考虑换专业了,真正决定报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 09 年 8 月末,也就是开始专升本复习的时候, 即考试前 5 个月左右, 而真正开始认真学习专业课本则是只比考试提前了三个月左右, 所以,从我的经验中大家可以读出一条重要 信息,那就是即使你的专业课学的不好,即使你要跨专业专升本,这些也一定不会成为你成功的障碍,只要你肯在关键时刻付出,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请相信我! 说到这儿,你一定对我是如何自己复习还考了全省 43 名,更重要的是完全 0 基础 起步的事实产生了兴趣和疑问. 其实奥秘往往是朴素的吓人, 接下来我就为您介 绍一下我是怎么学习的. 正文 我们不妨把整个从起步到成功的过程条理化, 使之更加清晰, 更重要的是使读者您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1. 换专业的决定,选专业的过程. 换专业的决定,选专业的过程. 先说换专业.我本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什么决定换专业前面也说了,不再 赘述,只是还有很多朋友在为自己升本到底换不换专业费心劳神, 讲一讲我的看法. 我认为你要做这么几个思考:我是否适合某专业(比如财力,能力,家庭等等因素)? 我是否喜欢某专业?我选择某专业之后的就业前景如何?我如果想考研,选择什么专业?我是追求学历还是学习的 陶林的专升本攻略 2010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篇 乐趣?这些问题思考完了也许你就会有答案了,我个人没有考虑太多,我的决策 点有三.第一,我不喜欢电!第二,我适合管理!第三,我不在乎就业前景,重点是本科证!有了这三点,我很快决定了换专业,而且锁定了管理类专业. 再谈选专业.锁定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论文参考题目 1、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研究 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探 3、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路径 4、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中的财政监管问题研究 5、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出路的探讨 6、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事业发展关系研究 7、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8、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 9、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探微 10、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1、公共事业管理的伦理价值建设研究 12、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模式选择 13、公共事务责任的分担与利益分享—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14、试论公共事业存在的制度基础 15、我国传统体制对公共事业组织发展的影响分析 16、新形势下政府与公共事业组织互动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17、我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8、浅析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 19、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构成及特点分析 20、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分析 21、公共事业组织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分析 2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分析 23、公共事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探析 24、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事业发展的影响 25、公共组织管理研究(例如学校管理,学校各职能管理,科研管理或者教学管理等,也可以是其他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的管理).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市场化路径研究(比如医疗保障的市场化、消防服务的市场化等)26 、试析公关在公共事业组织工作中的运用27 、浅析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承担28 、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探析29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30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评估中的困境分析31 、试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2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电子化服务初探33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初步思考34 、试论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障碍及对策35 36、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体制及改革 37、试论教育产品的公共性 38、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39、从教育公正透视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 40、发展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41、论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42、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43、西方教育券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4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45、我国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完善 46、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李冠一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诞生的。近10年来,从 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考察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进行着积极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北派南派之论争,对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尽快完善该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南派;北派 中图分类号: C9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 3192 (2008) 03 - 0098 - 05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的管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政府的规模日益扩张起来,政府机构臃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国家不断进行着政府机构改革,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成为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体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迫在眉睫。在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中,不仅能够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压缩政府的规模,而且能够较好地发挥社会非营利机构的作用,使我国的公共事业发展能够不断满足公众的需要。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兴的管理领域,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我国新兴的学科,且被予以国家重点扶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与调整,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一场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逐渐开展起来。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重组,渐渐形成了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认识和探讨,积极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目前所见材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正式提出源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在1997年向国家教委高教司上报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可行性报告》。在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1998年修改了高等教育本科生教育指导目录,目录中新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规定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作为首批试办院校,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我国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2001年增加到107所, 2003年为224所, 2004年更增至327所[ 1 ]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高等院校目前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其建立途径有 二:一是一些学校(如综合类大学)以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为基础而建立,属于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书目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书目推荐 1.《科学管理原理》,作者:(美)泰勒著,马风才译,出版社:机械工 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管理学之父——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是 美国著名发明家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作者:(法)法约尔著,迟力耕,张璇译,出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3.《管理行为》,作者:(美)西蒙(Simon,H.A.)著,詹正茂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4.《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第三部)作者:彼得·得鲁克著,刘勃译,出 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5.《经理工作的性质》,(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出版时间:1986年11月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美)彼得·德鲁克著,许是祥译,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6月 7.《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作者:(美)彼得·圣吉著,张 成林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8.《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作者:(美)彼得斯等编,顾建 光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9.《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公共管理与政治学系列》,作 者:陈振明主编,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10.《公共管理案例(第五版)》,作者:(美)戈伦比威斯基等主编,汪大海等译,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6月 11.《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第十版)——公共 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作者:(美)波斯特等著,张志强等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12.《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管理学和法学的双重视角》(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作者:王丛虎编著,出版社:人民大学 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13.《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公共管理文库》, 作者:张康之著,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时间:2004年10月 14.《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第二辑)——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系列》,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编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2 15.《管理学名著概要——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作者:姜杰主编,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16.《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喜玛拉雅学术文库·NGO 论丛——清华公共管理教学参考系列》,作者: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编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2月 17.《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作者:袁政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07月 18.《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者:温来成主编,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19.《定量分析方法(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作者:谭跃进主编,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20.《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译丛》,作者:(美)英格兰姆编著,钟振明,朱涛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21.《职业优势:公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公共管理实务系列》,作者:(美)鲍曼等著,张秀琴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美好的大生活就要接近尾声。在大学四年紧张而有条的学习生活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在各 个方面的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 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受到老师好评。马上 就要离校了,对于这四年我的进步自我鉴定如下。 大学期间,本人系统学习了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 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课程。通过学习, 我系统掌握了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 些知识的能力,谙透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各企业 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此外,我也很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以及操作能力,能非常熟练地运用各种基本的应用软件。这些开阔了 我的视野和思维,使我具备更为多元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对环 境的适应性有所提高。 本人是性格良好,我为人真诚坦率,自信大方,乐于主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工作和学习态度严谨,踏实负责 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富有创新意识;身体素质健康,长期坚持锻炼,培养了坚忍不拔的品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大学的锻炼使我成长,成熟,让我吸收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为人处事的能力。走上社会之际,我将努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尽快使自己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做一名优秀的从业者。

简论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简论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它的理论建立和教育模式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的演变与运作。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要想扫清这些障碍,重新理顺改革思路,不但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要从理论深度上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指导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实施。本文将基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绩效评估解决方法 正文: 一、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简单概述 “公共事业”主要是涉及到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供给的行业和部门。纯公共物品一般与政府的公共行政密切相关,如消防、司法等公共服务,必须遵循社会性目标而非经济性目标,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有重大意义,应该由政府作为此类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①。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追溯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公共生活,因而也就有了原始的、经验的公共管理。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起源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规模也日益地扩张起来。例如,在1870-1970年的100年里,特别是二战以后,英国的公共部门文职人员从5万发展到80万,增长了16倍②,随之带来的是政府作用的无处不在,最终造成了我们现代文化中的一致性、呆板、商业化、不平等及个人自由和尊严的丧失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政府面临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于是,英国撒切尔政府“私有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其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撒切尔主义公共管理新思维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的转移。这场运动也称“新公共管理运动”。它集中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点。这股潮流一直持续到今天,它所倡导的企业化政府、学习性政府的改革理念极富现实意义,它要求政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及围绕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它的理论建立和教育模式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的演变与运作。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张,公共事业管理人员专业化成为必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2年,开办该专业的院校近400所,但该专业整体上依然面临着定位难、发展难的状况。今后必须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就业专业建设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事业组织活动和管理过程极其规律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学科,它应该是以管理、经济、法律为基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求为框架形成完整体系。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公共事业组织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还要研究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公共事业如何培育和健全自己的特殊职能,即准确的市场定位;如何实现公共事业和政府社会目标、企业经济目标的一致性等问题。那么,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怎样呢?我们先来做一些回顾。 一、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催生了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的产生,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国际新公共理论运动的进程分不开。国际经济一体化迫使中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许多原来由政府统一计划、安排、调度、支配的决策、生产、经营事务都转由企业与市场承担。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职能转变牵动着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都指向同一个公共管理目标——“小政府、大社会”,即政府把应该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事务和职能交还给企业和社会。在中国,生产、经营等营利性事务与职能由企业和市场承担,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障等非营利性公共事务则由相应的事业单位来承担。其中“政企改革”进程较快,成效较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因此越办越热;“政事改革”起步相对较 晚,首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办,较之工商管理专业的开办整整晚了十六年。这恰恰反映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艰难与迟缓性,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公共管理事业专业的办学现状 (一)专业发展过程与就业形势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从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回国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为110302。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大学生。到2000年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运筹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市政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

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2]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doc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_高考升学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学习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

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必备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合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案例

,第一章导论 案例1 政府雇员制——一种新的政府用人制度 2006年3月,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中国内地年薪最高的政府雇员颜兵面临下岗的命运。两年前,颜兵受聘为无锡市对日招商首席代表,其税后年薪50万元。然而,在第二日期即将结束之际,他因未能完成5000万美元的招商任务,可能无法与无锡市政府继续签约。这一报道让人想起了政府雇员制缘起的背景和推广进程。 2002年6月,吉林省出台《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成为国内首个“吃螃蟹”的地区,开始了政府雇员的探索。随后,上海,武汉,无锡,长沙,珠海,青岛,芜湖,深圳,广州等地纷纷效仿,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政府雇员制在海外比较流行,德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行政府雇员制,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都广泛推行,目前这些国家的政府雇员在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占到20%-40%。因此,中国推行的这种用人制度可以说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目前我国政府雇员制的适用范围主要在专业技术领域。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许多国家和地区原来的公务员难以胜任相应的技术支持工作。但由于公务员的公务员的薪酬刚性强,政府不能随意给他们加薪,而一些技术性人才在社会上有比较吃香他们很容易在社会上找到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如果仅仅囿于传统的公务员制度,就有可能难以吸引这一部分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因此需要打破公务员的框框,以较高的报酬吸引他们,这就是政府雇员制施行的初衷。

政府雇员制没有全国性的统一部署,各地采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有相同之处,是作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政府雇员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别于公务员:第一,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国家公务员受公务员法的调整,而政府雇员则是依照劳动法合同来规范其与政府之间的权利和业务的关系,即按照劳动法约束双方的行为。第二,用人房是不一样。无论是选任的公务员还是委任的公务员,其任用方式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公务员身份具有“终身性”。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其任期按照合同的规定,都有一定的期限。第三,管理方式不一样。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惩罚等都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第四,薪酬待遇不一样。公务员制度有一条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体系。政府雇员制则是按岗定酬,薪酬标准参照市场薪酬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波动。在我国,政府雇员的收入是公务员的2-15倍。第五,法律地位不同。公务员行驶共公权力,占行政编制。而这功夫雇员不行使公共权力,也不占行政编制,主要从事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工作。 在各地政府雇员制实践中,深圳市的做法与其他地方的做法不太一样。深圳市把政府雇员分为高级雇员和普通雇员两类。其中,高级雇员可以担任行政领导职位,行使行政管理权力,占行政编制,而普通雇员和吉林等地的做法是一样的。另外,深圳市政府雇员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政府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政府雇员的工作范围也覆盖一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公务员在分工上有交叉。 有人认为,政府雇员的推广,会对公务员的队伍产生“鲶鱼效应”,即一条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专业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培养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种公共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现代科技概论、民法学、刑法学、大学美育、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西方管理思想史、经济法理论、现代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人员测评、国际经济法、市政学、系统管理学、教育法与公共教育管理、商法、组织制度设计、环境法和环境管理、世界经济、中国现行经济与政策、卫生法与公共卫生管理、知识产权法、国际政治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劳动法、国际投资法、中国司法制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