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须教会孩子的五件事

必须教会孩子的五件事

必须教会孩子的五件事
必须教会孩子的五件事

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5件事(我认为必须教会孩子的事)

1、快乐和坚强

现代人活的好苦好累,所以保持快乐的心态是重要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能耿耿于怀,要能够迅速地从委屈中自我恢复,要善于调节沮丧和失落感,往积极的方面想。“快乐”包括的内涵太多,比如,懂得体谅他人才会快乐、懂得接受失败才会快乐、懂得付出不求回报才会快乐,等等。

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弱不禁风”怎么面对漫漫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受点打击就跳楼跳河?坚强的人,摔的头破血流依然勇敢地微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这样才能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

2、独立和负责

独立首先当然意味着生活自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包办式生活,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的性格。前面提到的退学“神童”魏某,他的衣服袜子都是妈妈帮忙洗。还有,以前曾经在网上看到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参加夏令营的表现,中国孩子居然连找水喝、添减衣服这样简单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夏令营最大的感慨居然是“妈妈太重要了”!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他怎么可能去服务他人和社会?

独立还意味着孩子应该具有判断能力,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知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将来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旦做了决定,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总是责怪家长没有做这没有做那,而家长也愧疚地道歉。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负责的习惯,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实际上,当你发现很多事情之所以糟糕,都是自己造成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

3、专注和耐心

生活是很复杂的,又是很简单的。复杂的是,你总感觉一天到晚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情;简单的是,你可以在某一时刻只专注于某一件事。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懒懒散散浑浑噩噩,一天天过去,什么进步和变化也没有。但是,每做一件事,都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加恒心,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

4、表达和交流

许多人肚子里很有墨水,但是就是吐不出来。学会表达,无论语言还是文字,就能够让别人理解你的思想。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思想,并且进行沟通。孩子如果觉得交流是一种享受,无论跟谁交流都能轻松自如,那么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大,他的未来与社会的相融性就会越来越强。

5、团结和合作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容易自私自利,但是人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必然要和别人相处。所以,要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鼓励孩子帮助别人,学会热情友好地交朋友,愿意与他人分享。当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必须要合作才能共同发展的社会,所以,要通过游戏和生活实践让孩子建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请继续收看:《坚决不培养“神童”的N个理由》!

(1)健康的体魄是远远超过知识的最大财富。

(2)品德教育比传授文化更有意义。

(3)健全的性格能够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4)高情商,是高智商得以发挥的保证。

(5)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单纯开发智力更有价值。

(6)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比掌握专业技术更重要。

(7)教孩子知书,更要达“理”。

(8)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本身更有效。

(9)广泛接触社会事物比钻研单一特长更有利。

(10)没有什么比“快乐的童年”更珍贵,会笑的孩子真好。

(11)“玩”是硬道理,就不能让孩子“虚度光阴”吗?

(12)不要从小就树立“竞争”意识,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如何?

(13)如果孩子成为“神童”了,那又怎么样?

(14)“神童”只能发现,根本无法创造。

实例: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上周我写了一篇《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五件事》,其中提到了“专注和耐心”是我认为必须教会孩子的事情之一。

3、专注和耐心

生活是很复杂的,又是很简单的。复杂的是,你总感觉一天到晚有那么多忙不完的事情;简单的是,你可以在某一时刻只专注于某一件事。时间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懒懒散散浑浑噩噩,一天天过去,什么进步和变化也没有。但是,每做一件事,都全身心地投入,耐心加恒心,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

正好有网友妈妈问到我,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所以,我今天专门写一篇,总结一下我的观点,以及我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笑笑学会专心的场景和方法。

(一)“专注力”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需要家长耐心的培养。

作家西塞罗说过:“任凭怎么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有所成就。”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专注意味着效率,专注也是一种习惯。

“有始有终”、“专心致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对孩子而言,这样的标准似乎就更高了。但是专家提示,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长耐心的培养。

“专心”,不仅是孩子固定坐在位置上罢了,而是应该眼到、手到、心到,在专注的过程中认真地观察、积极地思考。

(二)凡事皆有度,理解孩子的调皮好动,同时也不能忽视安静的作用。

肯定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叹:孩子总是喜欢疯狂地跑啊、到处乱爬、上蹿下跳,一刻也闲不下来,给他讲一个故事刚讲两句人就跑了,带他认图片他却把图片都扯烂了,搭积木也搭不了一会,更别说完成复杂的拼图了,似乎孩子无论做什么、玩什么,他都没办法专心。

我觉得,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调皮好动。孩子其实是在探索世界,“探索”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不一定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而是与生俱来的探索欲驱使着他“东张西望”、“东游西逛”,所以才会表现出专注力不集中的情况。等到宝宝对事物的探索开始深入了,他就会安静下来的。

但是,也不能错误地认为:孩子就应该这么调皮,越调皮的孩子越聪明。如果孩子任何时候都无法专心,总是很焦躁,显然是需要改善的。凡事皆有度,动静结合,如果不能安静地投入,以后怎么学习呢?(这里的“学习”不一定是指在学校读书,而是整个人生过程中的任何一种“学习”。)

(三)怎样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1、环境很重要。

如果你想让宝宝安静地看书或者搭积木,而自己却在看电视剧,打打闹闹嘻嘻笑笑的场景肯定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怎么能专心投入呢?或者,家里人比较多,大声说话,这样嘈杂的环境,恐怕孩子也很难不分心。

举个例子,我一个邻居的孩子,上小学,每次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他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很多玩具,还有丰富的水果、零食,这不是让人眼花缭乱嘛?妈妈表面上是陪着孩子写作业,可是呢一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一边给同事打电话聊天说笑,发现孩子磨蹭,还唠叨催促。哎,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能集中精力?

2、孩子专注的时候,不要打扰他。

很多宝宝到了一定年龄,比如2岁以后,就能主动安静下来,因为他对某个东西感兴趣,想研究研究。比如,玩水、玩沙、玩土,通常都很专注,这个时候大人不要打扰他,不要怕弄脏衣服而阻止他。

例如,孩子本来正在专心地玩什么玩具,家长忽然兴致冲冲地跑过来:喝果汁吧!吃香蕉吧!……能不能先等他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伺候?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再比如,孩子做作业,家长在旁边指手划脚,要么指出错误,或者说一些无关的询问,都是干扰了孩子的思路。

3、让孩子独立思考,不要急于帮助他。

如果孩子自己在思考问题,在想办法解决,这本身就是专注的表现,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去帮助他。

我在翻斗乐里看见过很多这样的妈妈,孩子很认真地堆房子,摆摆这边摆摆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坐在那里想。这个时候妈妈常常在一边大呼小叫:摆上边更高,摆上边!啊,红色漂亮,快拿一个红色的!……

其实,孩子如果能够独自玩一些没有危险的游戏,家长不应该过多干预,你一喊一叫一插手,当然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减少他的探索欲望。

而且,家长帮忙越快,孩子独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赖性。比如,他做事不能坚持,做一会没有成功,就急于向你求助。所以,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吧!

4、家长的作用是“玩花样”,激发孩子的兴趣。

看了上面两点,家长不要打扰、不要帮助,那么是不是就在旁边“袖手旁观”、无所事事呢?当然不是,小朋友即便对什么有兴趣,可能也没多长时间,两三分钟了不起。毕竟宝宝的探索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他已经“研究”不出来了,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就会分心。

这个时候,就是家长大显身手的时候啦,孩子不感兴趣是因为他玩不出花样,如果大人能够变着法子玩新鲜,就能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增强探索的持续时间。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笑笑刚开始玩积木顶多三五分钟,他只知道一层一层搭起来盖房子,搭一会就跑去玩车。这个时候,我把积木按照颜色和形状分类,他在旁边观察着,觉得很有趣,又跟我参与进来一起玩。过一会呢,我把长条形的积木摆成“轨道”,让小卡车在中间通行,他又觉得很有趣,于是又坐下来一起玩。

还有冰棒棍,我以前的博文中多次介绍过的,能玩出很多花样,这里不赘述了。

5、家长的“示范”,能够有效地感染和带动孩子。

直接举例说明这一点。还是以最熟悉的搭积木为例,笑笑连续搭了七八块高高的,忽然,轰一下倒了,孩子不耐烦,推着积木说“我不搭了”,转身就跑走。我呢,不指责他,也不叫他回来,我就坐在原地,继续摆弄我自己的这一栋房子,我故意让高楼轰一下也倒了,然后我夸张地自言自语:“哎呀,怎么倒了?真可惜,是下面的没放平吧?”我继续摇头晃脑:“没关系,嘿嘿,我再来一次,这一次我每一块都摆的稳稳的,嗯,我一定会比刚才搭的高!嘿嘿。”然后我开始一块一块慢慢搭。我用眼角的余光看见,笑笑没有跑远,他站在

那里仔细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很快,他被感染了,他兴奋地跑到我身边,说“我也会,我也能搭高高的。”然后,继续专注地做。

6、鼓励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

在做事过程中,孩子如果遇到困难,要鼓励他,让他愿意去克服困难,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善始善终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另外,成功的喜悦能够刺激孩子再接再厉,当孩子顺利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要将结果看得太重要,即便孩子还没有达到要求,但只要他有了积极的表现,同样也可以赞美孩子哦。

(四)有利于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活动和游戏

1、搭积木

2、拼图

3、可以拆装的玩具

4、穿珠子

5、看书

6、听故事

7、走直线,大一点可以走平衡木。

8、让孩子通过一些家务劳动锻炼专注力,

比如,剥鸡蛋壳,剥红薯皮,剥大蒜,摘豆芽,等等。

有一些活动以前我的博文中都介绍过的,

笑笑干起活来那是相当认真,呵呵。

下面是我经常带笑笑玩的一些小游戏,有利于提高专注力。

9、闭上眼睛想一想。

在孩子的面前放一些玩具和生活用品(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数量,一般我是放6-10件),例如笔、书、手绢、娃娃、杯子、手机等等,让孩子边看边说桌子上有什么物品。然后,让他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看见了哪些物品。接着,加大难度,让孩子闭上眼睛,我偷偷拿走其中的几个,再让孩子睁开眼睛,想一想,少了什么呢?呵呵,经常玩这样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

与此类似的,可以用图书代替,翻一页,孩子边看边说图中的物品。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书上有哪些东西?(最好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比如不说“小卡车”而说“红色的小卡车”,说明孩子观察的更仔细。)

10、找相同,找不同。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的图书,让孩子从两副图片中“找相同”,比如老奶奶都戴着眼镜,或者,小女孩都穿着红颜色的裙子。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仔细地观察,专心地思考。

相反的就是“找不同”,例如一幅图片上有太阳、小树、花朵、小鸟、小白兔,另一幅图片乍看起来类似,但是树上多了一个猴子,让孩子仔细看完前一幅,再看后一幅,问他两幅图片有哪些不同,但不准翻书。按照难易程度,可以循序渐进。

同样,这个游戏对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是不错的训练哦。

11、让孩子跟着妈妈“鹦鹉学舌”。

妈妈说几个数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请孩子重复出来,内容可以越来越长。呵呵,别看这个游戏很简单,但是能够培养宝宝认真“听”的习惯,也会让宝宝乐此不疲。

12、讲故事的时候,故弄玄虚“卖关子”。

我常常会在讲故事的中间向孩子提问:哎呀我忘了,刚才讲到哪儿了?刚才遇到的那个事情你说该怎么解决?你能不能猜猜这个故事的结尾?小白兔最后到底怎么样了?等等。这就“逼”着孩子不得不集中精力来听。

(五)几个温馨提示

1、孩子的专注力因年龄而异,不要强求。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是不一样的,越小的孩子能够专注的时间越短。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7~10岁的孩子20分钟,10~12岁的孩子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左右。

所以,“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对于三岁以下的小宝宝来说,已经很不错啦。

2、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劳逸结合。

有些家长看见孩子坐不下来,就对孩子喊:“不要乱跑”、“不要乱动”等等,这都是无效的教育方式,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别着急,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和有效的“刺激”。

另外,注意劳逸结合,学校上课还有课间休息呢,所以,适度的放松,让孩子和你一起唱唱歌、做做操,缓解疲劳,接下来的时间才能集中精力。

3、每次延长一点时间。

如果刚开始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要一下子定很高的标准,先是2分钟,然后3分钟,5分钟,每次延长一点点。做游戏,讲故事,看书,都可以如此。

专注力是耐心和恒心的基础,

听教孩子做情绪主人有感

听《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有感 我有幸在红黄蓝早教中心聆听了朱老师的讲课,题目是《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讲课的气氛融洽而又生动,现场互动和情景表演让我们这些家长更能深刻体会到情绪的内涵,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可见慧心父母课堂的良苦用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的ABC理论,可能有些家长不知道这个理论,简单说一下,ABC理论也叫理性情绪疗法,这个理论认为触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是引起情绪或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是当事人对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beliefs)。这个理论认为负面的情绪或行为后果C大多是由不合理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意识且到不合理的信念并改变其不合理性将有助于情绪的控制。不可否认,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从自身找问题,自己的看法态度能决定整件事的好坏。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的主人,才能让宝宝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无论面对什么困境压力都会淡然处之、乐观自信。 作为妈妈,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深感愧疚,试想一下,你能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按照大人的思维模式去做事吗?宝宝有自己的思维,他们还不能确认喜、怒、哀、惧等情绪,自我意识还未发展完善,孩子往往不能体会他人的心情,并不是故意惹父母生气或是其他原因造成(比如生病),有时我的孩子在哭闹不止的时候我也会焦躁,甚至动武,想想都自责不已,从来不考虑其他因素,以偏概全,以至于现在我在训斥他的时候他也会反击报复我,严重影响了宝宝情绪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不是一名合格的妈妈。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好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宝宝。同时也要和宝宝一起行动起来,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要主动查明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允许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只有消极情绪发泄出来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然后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可以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父母的爱意,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建立信心。帮助宝宝合理发泄不良情绪,比如唱歌、出去运动等等。教育孩子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同时又是充满喜悦和泪水的,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里面充满着许多神秘而又让我们想要探求的知识,会使我们有满满的成就感。总而言之,培养一个开朗、乐观、自信的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家长所要的终极目标,让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感受

?萨提亚女士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感受表达,将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 ?1、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是正常的,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传统的教养方式中,父母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也就是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说不要哭,勇敢的孩子不能哭的。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就说不要害怕,警察叔叔来了,或者什么老虎来了。一方面是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勾起他自己内心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一直沿袭以前的错误的管教方式。

?其实我们要教孩子认识有情绪和感受是正常的,没有对和错,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的情绪表现,并且我们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需要跟他共情,并且倾听他的诉说,而不是急于告诉他很多的道理。其实有时候孩子说完了事情,情绪好了。如果常常压抑,最终会爆发的,第一次爆发一般是在11岁-12岁,第二次危险年龄是18-19岁第三次危险年龄是25-26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孩子有问题,多动,迷恋网络游戏,杀害自己的父母,自杀等等。

?2、我们要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负责,你的感受是你的,别人的感受是别人。这样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不是习惯的去指责别人带给你情绪。传统教育的方式下包括我们自己常常指责别人让我们自己不快乐,痛苦,难受。其实我们自己是自己的情绪主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和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

?3、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以后,可以教孩子跟对方说:我刚才看见我的玩具被你抢了,我心理很难受。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希望你以后要玩的时候,请先跟我说一下。这样给人的感觉自然就舒服很多,全部都用到第一人称,而不是都是"你拿了我的东西,你让我很难过",焦点是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有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当你表达完以后,不一定别的孩子会马上改正。对方改不改是对方的问题,我们只要做到我们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

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

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 乐乐看到妈妈来学校接他,会表现出特别地兴奋,在班上又跑又跳。妈妈越是阻止他,他越是高兴,边跑边跟妈妈嬉笑。乐乐在家还是一个很情绪化的孩子,高兴时抱着妈妈的腿使劲地拽来拽去,不高兴时使劲地哭,搂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总之,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乐乐较其他孩子会有很强烈的行为反应,让人觉得“过头”了。爸爸妈妈也经常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对视一笑说:“谁让我们生出这么一个外向的孩子。 点评与解析 此类孩子的性格属于“热带型气候”,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大雨滂沱,表现友好时热情似火,愤怒时尖叫、咆哮、歇斯底里。这样的孩子感情充沛,充满激情,敢于表达,有着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勇气。 情绪的大起大落比较容易引起成人的注意,成为群体中被关注的中心。如他喜欢幼儿园里某个老师,见到老师后,会吊着老师的脖子,满嘴都是甜言蜜语;他讨厌某个小朋友,那痛恨的表情,像刀子一样刻在脸上。夸张的反应方式容易被人误解他的真意,惹来麻烦。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急不躁的态度、不温不火的举止,是最好的教养方式。情绪夸张的孩子对任何事情反应都会比较强烈,不愉快时哭闹也特别厉害,此时父母如果因为他的声嘶力竭而乱了手脚,就会让他把自己的脾气当做胁迫大人的手段,从而变本加厉。孩子一开始哭闹和折腾,只是为了发泄而已,父母制止哭闹的妥协方式让他

尝到了甜头,哭闹的行为反而得以加强。所以,对一切胡搅蛮缠和威胁引诱,父母要持坚决的态度予以拒绝。父母不要被他们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吓住,也不要被激烈的反应表面现象所欺骗,只要坚持原则,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因势利导 ※教孩子学会更多表达和控制情绪的方式 如绘画、运动、唱歌。试试深呼吸,和孩子一起玩深呼吸的游戏,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时,提醒他这样做。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做些他意想不到的事,引起他的注意 发挥他的精力和热情,比命令他安静下来要容易得多。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他的法宝,不能争取到父母的同情。待其“风雨”停住之后,再若无其事地拉近他,不要让他误会父母对他不够关心。 ※面对孩子的哭闹要挟,父母的态度要保持一致 有研究表明:父亲怕孩子哭闹而投降的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会因此前功尽弃。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假如下次他放弃了哭闹,而改用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可立刻答应他的要求,使他认识好话好说比哭闹更有效。这类孩子感性多、理性少,所以,培养孩子的理性是重点。父母要耐心地与他交谈,使他明白情绪失控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儿童情绪管理

儿童情绪管理 【篇一:儿童情绪管理】 ◆◆非回享用户暂时不能发布经验“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相关经验 02015.09.1112011.07.1302013.06.0642013.10.1702013.04.27相关标签 作者的经验如要投诉,请到,如要提出意见、建议,请到反馈。热门杂志第1期作文书写技巧802次分享第12期祝你好“孕”406次分享第1期当我们有了孩子304次分享第1期新学期新气象132次分享第1期孕妇饮食指导481次分享 2017baidu◆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篇二:儿童情绪管理】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儿童情绪管理 ——新爱婴父母课堂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儿童在5-6岁时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会学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 此时的爸爸妈妈,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爸妈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如何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如何教会孩子情绪管理 “情绪发生过程是,先有一个刺激,然后孩子唤醒某种情绪,并希望通过情绪的表达来自我释放、获得关注或者达到目的。孩子情绪管理的关键是,是情绪被唤醒之后的自我觉醒,因为一旦自我觉醒之后,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衰竭,然后再通过自我或者父母的情绪梳理,慢慢回归平静。”在老师看来,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并不是让孩子远离消极情绪,而是让孩子拥有情绪自我觉醒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情绪觉醒和衰竭的过程,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不断重复爆发,最终孩子可能会没完没了的发脾气或者哭闹。 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两个原则,首先是不要给情绪设限,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都应该被认同。承认自己的感觉,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这些感觉都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不对的,也没有什么可耻的。 当孩子感到愤怒时 被小朋友抢走了玩具,孩子的脸涨得通红,甚至有出手打人的冲动。此时作为妈妈,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不懂得分享,也不应表情轻松的对孩子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而是应该先接受孩子有“愤怒”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并认同它。你可以跟孩子说:“如果我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我肯定也会很生气。不过,其实我们可以跟小朋友讲讲道理,说不定可以玩具要回来或者你跟小朋友协商一下,你们轮流玩这个玩具或者一起玩这个玩具,说不定大家一起玩会更开心呢!” 当孩子感到悲伤时 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孩子感到难过,这个时候妈妈最忌讳的是说“早跟你说了,要好好爱惜的嘛……”,也不要立马跟孩子表示“坏了没关系,妈妈再给你买一个新的。”此时,妈妈应该做的是倾听和同情。“妈妈知道你很难过,让妈妈好好抱抱你,或者你自己呆一会儿。”如果立马用拥有的快乐去代替失去的伤痛,会让孩子失去体验悲伤情绪的机会,也就无法领略驾驭悲伤情绪的喜悦。 当孩子感到害怕时 孩子可能会怕狗、怕黑,也可能会怕陌生人,当孩子感到害怕时,妈妈应该做什么妈妈应该先跟孩子共同体验一下情绪。“不仅小孩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有害怕的时候。害怕的时候,我们会想躲在爸爸吗的怀里或者找一个安全的

9种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表达情绪

9种技巧帮助孩子正确发泄表达情绪 一、允许孩子 伤心难过 有些父母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就去制止,让孩子不能哭不能难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适当的哭泣可以释放一些负面情绪。 二、用倾听的方式 让孩子表达情绪 当孩子出现不良的情绪的时候,父母可以及时站出来,跟孩子进行沟通,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情况,因为什么而生气等等,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事,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不要苛责孩子,否则下次就越不会说出来,把一些东西憋在心里。倾听孩子的问题,可以有效缓解一些不良情绪,更有利孩子合理的发泄情绪。 三、创造一个 轻松愉快的环境 人是环境动物,好的环境也是可以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生活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稳定。 四、唱歌或

听音乐 唱歌有助于情感的通畅,调节情绪,心理达到相对平衡,唱歌有助于孩子宣泄不良情绪,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安慰 孩子 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用肢体动作来安慰孩子,比如拍一拍孩子的肩膀,报一下孩子,亲吻孩子,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我在身边,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六、让孩子 写日记 写日记有助于缓解由于情感纠结和思虑过度或胡思乱想而产生的压力,写日记还可以宣泄释放一些不良的情绪,让孩子更好的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七、培养孩子 良好的作息规律 良好的作息规律可以给身体补充能量,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和谐,有一些孩子通过摔东西,打架等不良的发泄方式,长期这样下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父母应该多注意利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培养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孩子更好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但许多父母却不善于表现他们的爱,他们把爱转变成管教、训斥、责骂,将爱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结果,孩子一年一年地疏远父母,父母为之苦恼:我如此爱孩子,孩子为何对我冷淡呢?孩子也为之痛苦,以为爸爸妈妈根本不爱他。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 ◆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如何培养幼儿快乐的情绪

如何培养幼儿快乐的情绪 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幼儿应当拥有的权利。但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人为的压制和其它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实践证明:快乐的孩子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力强。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呢?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幼儿。 1.教师的快乐情绪 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最直接相处的示范者,幼儿教师的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着孩子们心中的教师形象。也许我们某句话、某个动作会影响孩子一天的情绪,甚至挫伤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以愉快、喜悦的情绪去感染他们;应对孩子充满挚爱之情;应该能够自觉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要适合孩子的情感体验。教师本身应该对生活充满无限的乐趣,乐于敬业与奉献。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那么这种美好的感受就会溢于言表,从而感染到身边的孩子。 2.创设宽松的氛围 创设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优美洁净,充满新奇感,使孩子能产生快乐感,从而在身心上得到愉快的满足。让孩子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环境中,对陶冶孩子们的性情起到很好的作用;经常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有一定的作用;给孩子讲一些笑话、小幽默,使孩子轻松愉快。 我们要时刻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经常与孩子做朋友似的沟通。在教育幼儿时,必须尊重他们,说服他们,采用正面教育。例如:“请你们去喝水”“请大家坐端正”“你真棒,画得真不错,如果再多选些颜色就更漂亮了。”等等,要让他们自然滋生积极情绪,在情感上把孩子当大人一样尊重,在心理上把他们当作孩子来理解,这就是我们每天应该给予孩子的关注和呵护。 3.恰当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有生理和社会心理的种种需求,有些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就应当给予满足,这样可使幼儿情绪稳定和愉快。有时幼儿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时,教师必须细心体察、了解,随后正确对待。例如:有一天,在区域活动中,徐蔚亲小朋友把我们精心制作的手指娃娃上系的蝴蝶结拆掉,撕成一条一条的。当时,我真有点生气,这么好的玩具,竟被她拆成了碎条。一问原因,原来她是想弄明白,蝴蝶结是怎么打结的。她还高兴地告诉我这些缎带可以分成许多细条条。看到她那副兴奋的样子,原来她是想让我和她一起来分享她的快乐,我真庆幸自己没有对她枉加批评,也许我的一句话,就会抹杀孩子的探索欲望呢!之后,我又对她提出了新的问题:“你能把蝴蝶结再系好吗?”她点点头,然后就埋头去干了。过了一会儿,亲亲仍然没有系好,她看看那些缎带又看看我,一付犯了错接受批评的样子。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走过去摸摸她的头,然后手把手地边念儿歌(两个好朋友见面拉拉手,变对小兔耳,握手说再见)边教她……

如何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何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导语:在中国现在有一种很普片的现象,每当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很大,会大吼大叫,无忧控制自己的情绪。今天 ###带着给位家长来学习一下如何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协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能够随 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持续 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 就是协助孩子理解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 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能够先 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 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前面列出了积极的性格和品格,其实还有更多没有列出来的,比 如信任、平等、尊重等等。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 及水平上的种种不足,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就即时肯定,这样久了,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现在的家长们对水平上注重过多。我们能够这样想,孩子长大后,哪样水平有机会得到发挥,这很难说,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是处处有 用的。水平有可能被埋没被荒废,但性格和品格却永远不会。 对成长感的识别和强调

我们成年人都会在发现自己有所成长时感到欣喜,对于孩子来说,成长就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即 时指出来,让他看到,告诉他,你记得不,你去年、上个月还是什么 样呢,现在都能够做到这样了! 进步、提升、成长,这是最能体现孩子自身价值的。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度。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 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水平更强。因 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但是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兴趣爱好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让我们能 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机会,这种投入的感觉非常宝贵。有心理学家 把这叫“酣畅感”,据说这是一个快乐的重要来源。当你做你爱好的 事情时,你全神贯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存有。庄子几次描述 过这样的情形。按照他的说法,这时你与“道”相连通,所以会有鬼 斧神工的发挥。 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玩具,这也是我随口发明的词。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 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 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体现你好的一面 的事情,每天去温习。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 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自己也能够这样做,也能够引导孩子这样做。我们能够在情 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玩味。我们也能够 每天睡觉前或在其他空闲时间里,没事就在脑子里整理自己的这些好事。大家能够试试。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转念的水平。 培养感恩、同理心、宽容等品格

10种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表达发泄情绪

10种方式帮助孩子正确表达发泄情绪 01关心小孩认知情绪 治理情绪的第一步,确实是能识不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能够随时指出小孩的各种情绪:兴奋、败兴、自豪、孤独、期待等等,持续丰富小孩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专门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小孩共情。事实上,共情的一个功能确实是关心小孩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受。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小孩专门动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不也专门反感,完全不听。我们能够先让他自己平复下来,等小孩安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小孩能识不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确实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方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2跟小孩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主动情绪时讲,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此给自己增加主动的元素。具体该如何样做呢? 品味美好,有专门多方法。例如,随时给小孩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专门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小孩看,确实是在延长这些瞬时、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讲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讲是橙子味的。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差不多上冰,专门滑,一路走得专门艰辛。她倒是专门

乐观,讲灌木丛上差不多上棉花糖。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发觉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期望她忽略路不行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内心。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储备经历,延长美好。确实是讲,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小孩一起看,回忆这些美好的瞬时。 另外,要提升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小孩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情况的适应。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情况时合并几件事,如此看起来提升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适应。用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确实是分享。我们都明白,不能强迫小孩去分享。鼓舞小孩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小孩之因此有时不情愿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这些大人都要明白得。 事实上专门小的小孩也能够有主动分享的行为。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伙儿看看,尽管有时专门有保留的模样——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我觉得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都承认,跟人共同观赏音乐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3随时确信正向的性格和品行

教会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教会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是家长进行儿童早教时的重要一环。 步骤/方法 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具体该怎样做呢?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 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艰辛。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我们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这些大人都要理解。 其实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动分享的行为。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家看看,虽然有时很有保留的样子——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我觉得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都承认,跟人共同欣赏音乐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家长必读】10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秋天干燥,是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的季节,在此简单小编教各位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具体该怎样做呢?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艰辛。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我们

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我们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这些大人都要理解。 其实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动分享的行为。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家看看,虽然有时很有保留的样子——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我觉得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都承认,跟人共同欣赏音乐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3、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教会孩子表达情绪

专家:教会孩子表达情绪 今天来到嘉宾聊天室的是安澜老师。安澜老师将就“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这样的话题展开交流,希望大家踊跃参与。专家简介:安澜--邢君,儿童文学作家、身心灵合一导师、国际催眠师、国际躯体治疗师、婚姻家庭辅导师、音乐治疗师、荣格心理分析师、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咨询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心理咨询师。曾留学德国,在德国北威州立家庭援助中心援助服务。人本主义的会心团体公益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小组】和青未了心理咨询中心的最初创办人。对于各类心因性躯体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今天来到嘉宾聊天室的是安澜老师。将就“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这样的话题展开交流。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安澜: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在这里讲一下关于情绪的标定。安澜:在大人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当孩子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大人要告诉孩子现在是什么情绪。比如一个孩子现在很恐惧,大人可以告诉他,你现在是不是很害怕?这样的一个做法叫做情绪标定。就好象是我们去图书馆找一本书,按照图书馆的索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本书,当没有这种索引的时候,想找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对于孩子情绪的标定就如同图书馆的索引一样,便于孩子找到和了解自己的情绪,以便于表达。网友青梅竹帚的传说:安老师,你好!我家男孩子,2岁9月,平时有他在身边,就不允许妈妈和别人聊天。拖着妈妈走,口里叨叨着:不许说话,不许说话。妈妈和爸爸聊天也不行。这种情况该怎么引导呢?安澜:两岁多的孩子还和妈妈处于共生的状态,只有当妈妈注意他的时候才会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感到安全。等他再大一点这种情况就会慢慢得到缓解。这样的小孩子是很害怕被忽视的,即使妈妈单独和他在一起,不和别人说话,但是妈妈的注意力并没有在他身上,比如,在看电视或者三心二意的回答他的问题,都可能会使孩子感到焦虑。当然,妈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他的身上,如果妈妈不可能满足他的被注意的要求时,有一些事情要做,要提前告诉他,妈妈要做什么什么,要告诉清楚孩子妈妈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孩子出现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过去妈妈失信的情况,这样孩子就不能相信妈妈所说的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之类的话。信守承诺是很重要的。网友枕月听林语:安老师,你好!我家男孩2岁1个月,最近一有不高兴就打人脸,还踢人、吐口水,不管妈妈怎样说都不改,于是,我就打他的屁股,似乎对妈妈有所收敛,但还是打姥姥、爸爸、小朋友。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安澜:一是孩子只知道可以用这一种方式来表达愤怒,他还没有掌握其它表达愤怒的方法,大人可以去引导他,把愤怒说出来,去了解他为什么会生气,给他机会去表达。很有可能孩子太小他说不清楚,所以就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情绪的标定上,这是一个大人和孩子互动、训练孩子的过程。大人单纯的去打他屁股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会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个行为的强化,仍然会使用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孩子学习表达负面的情绪首先大人要做一个榜样。网友枕月听林语:还有,孩子特别喜欢“奥特曼”,只跟他哥哥看过两三次,就迷的不行了,还喜欢比划奥特曼的动作,是不是也受这个影响呢?安澜: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很喜欢“奥特曼”,我们既无法去制止,也没必要去制止,大人经常会觉得男孩子喜欢带有暴力色彩的电影、动画片等,就

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10 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2.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 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3.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 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 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 聊刚才的感受。 4.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 绪就解决了。 5.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6.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 加积极的元素。具体该怎样做呢? 7.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 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 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 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

一路走得很艰辛。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 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 就动一动。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 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 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现 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 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

教会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绪

教会孩子控制自我的情绪 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是因为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太差。另外,在孩子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遏制怒火,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掉。情绪影响着人的理智和行为,为此,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自觉性。 父母该如何帮孩子学习自我的情绪管理呢?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

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题目: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英文题目: The study on the ability of children’s emo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by emotional picture books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班级: 入学时间:年月 完成时间:年月日

第1章. 绪论 (4) 1.1. 概念界定 (4) 1.1.1. 情绪主题绘本介绍 (4) 1.1.2. 情绪管理能力的介绍 (4) 1.2. 发展现状及方法思路 (5)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5) 1.2.2. 方法与思路 (5) 第2章. 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探讨 (5) 2.1. 选择合适的情绪主题绘本 (5) 2.2. 选择合适的情绪绘本教学方法 (6) 2.2.1. 认识不同的年龄段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6) 2.2.2. 以阅读绘本与互动讨论为主要容的基本活动 (6) 2.2.3. 指导幼儿先了解绘本所描述的情绪 (6) 2.2.4. 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7) 2.2.5. 指导幼儿的图文结合阅读 (7) 2.2.6. 引导幼儿进行互动讨论 (7) 2.2.7. 开展延伸活动以促进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 (8) 2.2.8. 绘画 (8) 2.2.9. 绘本情景剧表演 (8) 2.2.10. 故事分享 (8) 2.2.11. 情绪日记 (9) 第3章. 结语 (9) 参考文献

情绪主题绘本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情绪主题绘本通过精致优美的插图绘画,丰富全面的情绪介绍,真实互动的背景故事等特点,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情绪主题绘本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通过利用情绪主题绘本阅读、互动讨论、绘画、情景剧表演、故事分享等不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本;情绪管理绘本;幼儿情绪管理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