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第五小学

近年来我国小学科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模式的改革,基于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也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只有极个别地区有条件进行小学科学课程创新实践工作,许多地区科学课都未正常开设,这就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在我国,小学科学还是“科学探究”为主,注重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资薄弱、资源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团体等问题依然急需解决。虽然我国小学科学一线教学也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但是在评价模式上依然沿用纸笔考试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美国的课程标准已经提出将“科学实践”取代“科学探究”,即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注重学生的动脑、动笔和动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借鉴新标准的同时,源自美国的教育理念也正在冲击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尽管新课标教育理念被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引入到教育教学理论中,但是受到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限制,想要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实践中远没有那么顺利。

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落后的现状,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优势,本人在小学科学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将“科学探究”模式与新课标教育理念进行应用和反思。通过对课程的变化、学生的变化以及教师的变化的研究,发现新课标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小学科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实践的过程我采用探究式和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低年级学生的科学兴趣的培养,而通过新融合式的教学理念更适合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响应“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它的颁布和实施指引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的新方向。《纲要》的颁布,明确提倡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不仅被列入理科课程的重要目标,而且被作为内容进入了理科各科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要求。《纲要》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也和探究欲,提高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科学已经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一些地区现在正在处于从自然向科学的转型期,但是许多地区未正常开设科学课。而且又面临着专职科学教师不足,有的科学教师科学专业素养并不能达到国家对于科学教育的要求,资源不足,无科学教师、学术团体等这样的问题急需解决。

二、科学探究引发的思考

1.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目前中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活动比较注重最后的成果,以此出发,绝大部分创造发明活动活动的环境布置更像一个小型车间。如此单一的环境难以满足青少年在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学习中的需求”,那么探究活动对教学环境也应该有要求,对于探究活动我尝试了放松和秩序井然的两种模式,不同的尝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一直认为学生在科学课上有些受到束缚,想给学生一个空大放松的环境离开书包和熟悉的书桌。通过不同的尝试得出来了不同的结果,但是效果和自己预期的并不一样。

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的确释放了自然的天性,也都乐在其中。即使当天科学实践活动还有其他学校里的同学过来帮忙指导,最终场面还是有些失控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完整的人,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你让学生太过于放松,而且又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无论是谁都是比较兴奋的,对于学生的自控力我们还

是想当然了。适度放松的广阔的空间还是有利的进行探究活动,但是可能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适当进行调整,在自己能够掌控的环境内才是最适合的。

鉴于上一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我们尝试改变模式在教室里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科学实践,每个人都必须井然有序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当环境可控,再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就会很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团队合作完成科学实验,学生在这个时候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和浓厚的兴趣。和上次宽松的环境相比明显效果要好的多,学生参与感很强,感受也很深刻。并不是给学生宽松的氛围才是最好的,对每个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学习模式。

2.基于科学探究更注重科学实践

“探究”是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96《标准》)的核心理念,同时指向学生应发展的重要能力和科学教学的核心方法。因我国现行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主要借鉴了这一《标准》,“探究”也成了我国科学教育研究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从教学一线到最高级别的理论刊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到现在我们还是习惯经常提到科学探究,但是真正的探究又该如何表现出来,好像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并没有很好的被表达,甚至大部分探究都是教师按照严格的实验程序带着学生走了一遍,学生不用说再重新思考和提出自己问题,这种形式化的探究学生是很难提起兴趣的。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效果,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进行探究。

美国新的科学教育标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简称《框架》)首位的改变就是将“科学探究”改为“科学实践”,这种改变从字面意义可以看出科学课堂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有学生的自主性的发现。《框架》中将“探究”改为“实践”一词,并不是取代探究,而是将探究真正的意义表达出来。科学实践包含了科学探究的全部内容,强调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前提倡的科学探究重点是以科学方法为主导。而实践是为探究一词正名,更注重理论性的探究过程。更注重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够在探究的过程建构自己的科学理论并学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科学理论。科学探究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是不仅是让学生动手还要动脑思考,动嘴学会辩论、动笔形成自己的理论。那么我国的科学活动中也应该同样使用这些方式学习,这种教学活动正如布鲁纳所说的课

堂——“孩子们在教室里所为何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所为只有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经过实践证明基于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可以自己建构和不断改进自己的科学理论。

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不仅让学生动手,也要动脑、动嘴和动笔,科学实践补充了科学探究在理论上的理解的不足。因此不是放弃探究,而是将探究进行到底。

3.探究性教学活动也需要精心设计

一次看似简单的教学活动反应出了自己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得不足。科学展示课中,纸杯呱呱叫就是其中之一。在小学科学的第一次尝试上这个内容,起初教学出现的学生兴趣渐渐减退我归于班级由于四个人一组材料不充足,导致大部分人不在课堂之内。当时有的学生看着别人做渐渐就没有了兴趣,有几个学生开始看课外书,还有些人组成一个小团体进行“游戏”,课堂真的是称之为乱了。实质上这次课堂出现的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罗星凯教授曾经提到:“尽管科学探究性教学中,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但探究性教学决不等于课堂上杂乱无章的一锅粥,而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很显然如果经过精心设计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材料,也一样能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标。一个富有启发性的任务提出后,课堂上可能看似很安静,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比如学生在用牙签扎眼的时候很容易弄很大,这就导致第二个环节在纸杯中加入少量的清水感受声音的音高,水很快就流没了,学生很失望,但是其实如果这种失败的效果也同样可以激发一场精彩的辩论会。但是还是有个别细心的学生做的很完美,最后给大家展示声音的变化还是不错的效果。虽然科学课上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科学理论,开放也不是漫无目的的乱撞。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因此探究性教学还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教好科学课,就必须注重实验课的教学。 一、要认真备好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好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为重要。我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读通整册教材。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首先就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列出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才能在准备详尽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况,影响科学课的教学,你会感到每天都是紧紧张张的。就一册教材来说,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上面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在开学初就应该去认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是非常有必要的。 2、熟悉本单元教学内容 科学教师要想比较松弛的上好科学课,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还要更加细心的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师只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先知道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哪些材料可以顺便一次性准备好,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购买,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己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松弛自如,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提前动手做实验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简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明,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进。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 二、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1、要熟悉本校仪器室里的仪器药品。 由于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仪器室管理员,因此,科学教师熟悉仪器室里所有的仪器药品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时清晰的知道哪些材料仪器室里有,哪些材料需要教师和学生自己准备。 2、督促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科学课准备实验材料不仅包括教师的准备,也有学生的准备。很多分组实验材料单凭老师一人去准备是很难完成的,那不仅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而且准备实验材料全由教师代替学生准备,效果也不会很好,因为那样相反让学生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机会。 3、把自制的教具和实验材料存放在仪器室里,做到资源共享。 科学课的很多实验材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些材料不管是老师自制或是购买,我们用过之后都应该主动的把它摆在保管室里,以备下一年使用。每个人都把自制的实验材料放到仪器室里,做到资源共享。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科学课按照课标规定每周三节课,现在的科学课内容比原来的自然课多了许多,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除了认真做好课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之外,还必须精心的组织好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1、设计好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精彩的开始是胜利的一半,要想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想办法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中来,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想尽办法设计好精彩的导入,导入有很多的方法,要根据例外的教学内容选择例外的方法,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 2、掌握好实验课教学的五个环节。 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无论是操作实验,还是观察实验,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那样繁复和规范,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一种科学能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10篇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一):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务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透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职责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构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忙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构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资料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齐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资料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用心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透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透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潜力。如我在教学《我的大树》这课时,经课前准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针对校园内几棵大树设计了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学生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加强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每学期末实验室应根据教学要求编制好下学期仪器设备、器材补充计划报学校审批购置,并在开学后根据任课教师实验计划安排编制好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室使用安排情况表 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区统一印制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帐》、《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明细帐》、《教学仪器(器材)添置流水帐》、《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报废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填写完整、准确无误,逐步实行帐册资料电子化管理。 四、仪器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入橱存放,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要做到一橱一号(仪器橱号)、一橱一卡(仪器橱内仪器存放目录卡),保证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五、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 六、仪器设备借出或使用归还后,要及时登记、清点、检测、擦净、归位,发现短缺、损坏,要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七、仪器设备借用、使用、损坏、维修必须及时记录。?仪器设备应经常处于随时可使用状态。实验室应设有《借还物登记簿》、《仪器设备损坏维修登记簿》等簿册。

八、严格执行报废规定,凡损坏而又不能维修或失去维修价值的仪器设备,应予报废。单价在800元以下的,由校长审批;单价在800元以上物品,或单价在800?元以下但同一物品一次报废批量价值超过800元的,报区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审批。所有报废物品,均须记入《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报废帐》。九、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帐务、教学业务、技术资料(说明书等)、文件资料(计划、总结、报表、申购报告、上级文件等)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年末按档案管理要求,分类装订,装盒存放。 十、做好实验室的净化、美化、防火、防盗工作。?实验室应保持科学、文明的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消防设备、?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十一、以上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主管部门研究酌定。 小学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一、实验教师必须遵守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确保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 二、实验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实验守则》等实验室规章制度。 三、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并有详细的预做记录。对于本学年首次开设的实验或间隔时间较长没有把握的实验,实验教学人员必须试做。对于首次上岗的实验教师,应通过试讲后方能上岗。 四、实验前应要求学生预习,对没有预习的学生,不允许其进行实验操作。 五、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认真,从严执教,引导学生建立“严谨、勤奋、求实、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莱西市教研室张莲玉 背景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标》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和 连续的实践,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初步认识。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实验课是小学科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课型,它要求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课属于科学实验课的范畴,如:三年级的《哪杯水更热》《水温的变化》《哪杯水多》《有趣的不到翁》、《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和沉》、《水面的秘密》《水往高处走》《小车的运动》《鞋底花纹的启示》《跷跷板》《弹簧力的学问》《有趣的磁铁》《空气在哪里》《热空气》《风的形成》《土壤里有什么》《土壤的种类》《灯泡亮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谁的本领大》等;四年级的《木材》《纸》《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蒸发》、《沸腾》、《凝结》、《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谁热的快》《它们会生热吗》《温度计的秘密》《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玩镜子》《潜望镜的秘密》《彩虹的秘密》《凸透镜》等;五年级的《声音的产生》、《谁能传播声音》《水变咸了》《蜡烛的变化》《食盐和水泥》《铁生锈》《斜面》《杠杆》《滑轮》《齿轮》等等。所以探讨实验课的基本模式对科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基本流程: 该教学模式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总结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梳理小结当堂检测(谈收获)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归纳总结出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特征: 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教师的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0篇汇总).doc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第1篇 在科学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日,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预设与生成必然不会完全协调,许多纷繁复杂的新问题必然会接踵而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仅有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快速地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小学科学课的一些教学反思 一、科学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环节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得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备课对于科学课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科学课这一门课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仅凭一本课本、一支粉笔就上好一堂课,所以抓好备课环节是上好一堂科学课的重要前提,我认为科学课的备课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从全局入手,读通整册教材。 要上好科学实验课,首先就得通读整册科学教材,对整册教材所需材料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列出清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材料准备,才能在准备具体的某一课时得心应手。而如果一课课临时去准备材料,就难免会发生措手不及的情景,影响科学课的教学。就一册教材来说,每一册教学参考书上都有主要材料清单,上头列出了本学期要用的主要材料。所以,在开学初就应当去认真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是十分有必要的。 2、要熟悉本单元的教学资料 科学教师要想比较简便的上好科学课,除了通读整册教材之外,还要更加细心的去钻研本单元的教学资料,因为教师仅有熟悉了本单元的教材之后,教师才能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先明白本单元哪些材料使用的频率高,哪些材料能够顺便一次性准备好,哪些材料实验仪器室里已经有了,哪些材料需要自制,哪些材料需要购买,哪些材料学生能够自我准备这样提前心中有数,教师在准备材料时才能得心应手,简便自如,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教师提前动手做实验 科学课中的每项实验,在让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应当提前做一做。这样就能明白这个实验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哪些现象不够明显,哪一项器材要换,哪一种方法需要改善。教师课前做好实验,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预防各种失败和事故,防止教学中的失误。再者,科学课堂不像语文对一首诗歌或一篇课文的理解,每个人能够有自我不一样的看法,但不会出现什么危险,而科学课中有些试验却不一样,如果科学教师不认真备课,不事先做一做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的试验,就不能发现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就没法给学生讲解试验注意事项,如果课堂上试验出现了危险又没法及时有效的处理,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上科学课要求科学教师更加认真、严肃地备课。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设计好导课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42904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科学实验室(包括仪器室、准备室)有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科学实验室要科学管理。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三、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四、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五、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录。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六、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七、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八、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收拾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每天使用后要关好门窗,切断水电开关。 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 一、仪器室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仪器室。 二、仪器应及时请购(或领取)、验收、登帐。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仪器室、学校,二级账册相符和账册实物相符。 三、仪器按分类编号,定室、定橱、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防震等工作。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科学性原则: 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活动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 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创新性原则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 在教师指导下,向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此方法的只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 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角色扮演法: 是运用模拟、小品等形式进行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有一部分学生担任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认真注意与活动 目的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

动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 作品制作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 信息搜集法: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某个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 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过程,学习运用搜集信息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我对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 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小学: 李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它包含着科学概念,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等丰富的内容,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对小学科学课进行综合性学习和研讨,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实践及反思 第五小学 近年来我国小学科学不断进行着新的模式的改革,基于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也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只有极个别地区有条件进行小学科学课程创新实践工作,许多地区科学课都未正常开设,这就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在我国,小学科学还是“科学探究”为主,注重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资薄弱、资源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术团体等问题依然急需解决。虽然我国小学科学一线教学也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但是在评价模式上依然沿用纸笔考试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美国的课程标准已经提出将“科学实践”取代“科学探究”,即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注重学生的动脑、动笔和动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在借鉴新标准的同时,源自美国的教育理念也正在冲击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尽管新课标教育理念被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引入到教育教学理论中,但是受到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限制,想要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实践中远没有那么顺利。 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落后的现状,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优势,本人在小学科学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将“科学探究”模式与新课标教育理念进行应用和反思。通过对课程的变化、学生的变化以及教师的变化的研究,发现新课标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小学科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实践的过程我采用探究式和融合式的教学模式,发现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低年级学生的科学兴趣的培养,而通过新融合式的教学理念更适合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三篇)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 活动中获得观察水平、分析水平、总结归纳水平的培养。根据这个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 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水中以及玻璃等透 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不但操作简单,而且现象也很明显,如 果实行探究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很容易 达到探究的目的。小孔成像的实验能够事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课堂 上分组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即时指导,明确的指出 观察什么。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 然后由学生自己辅以作图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性质、特点,最后再 引导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其它实例,充分体 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 由这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下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使用实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和讨论 等策略,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 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最 后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相关物理现象实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相关联 的物理知识,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解过程。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在《浮与沉》一课上,我采用了课件辅助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 面实行的: 1、首先,在教学开始,我通过课件出示一个《阿凡提协助穷人的 故事》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浮与沉还能协助人们做事。 2、在活动1的教学环节,我首先是让学生在理解了实验材料的基 础上实行猜想不同物体可能会产生的沉浮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课探究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课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实际、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实验课走向成功,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9-02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基本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亲历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科学实验课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人人都参与实验活动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故事,即使做得不像样,可也是亲自动手做成的。实验活动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规范,而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中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无论实验小组中有几个学生,都是实验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地位,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操作都关系到本组实验的成败。千万别低估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许他们操作得更认真,做的更成功。即使不成功,最起码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别是人多材料少时,老师不能有偏见,要合理分配,不能造成能力好的越来越强,能力差的越来越弱。甚至会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小懒人”,或是一些盛气凌人的“小霸王”。不要怕仪器被弄坏,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探究。为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体提供实验活动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尽情尽兴。在实验活动中,将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想进行对比,才会有一定的收获,保证每个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 二、实验课要具有开放性 《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让科学探究由课堂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自然,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更好地体现“开放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求真,最后得到一个真理。学生怎样探索呢?这其中肯定就要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所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科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一、科学教学中组织好了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都不太成熟和端正。学习兴趣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努力方向。小学生时代的的兴趣与爱好,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小学时代的科学启蒙教育,更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兴趣,有兴趣学生才会原意学,才会爱科学。而科学课上的实验则是引导孩子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在我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在六年级上期的电磁铁教学中,书上定义“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这个学生提出问题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有铁芯呢?我鼓励他说:“你可以自己去探究啊,你需要些什么实验材料,老师可以提供。”这个学生果然来给我借了《电磁铁组装材料》。过了改天他来告诉我:“老师,我发现了,其实不能铁芯同样有磁性,只是磁性太尽弱了,加了铁芯能显著增加电磁铁的磁性。”我对他的研究大为赞赏,并在全班进行极力表扬。结果,这个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科学一科有显著的提升,因为实验的兴趣给了

他最大的动力。 二、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能帮助学生学会探索真理的过程。 虽然小学科学实验非常简单,但所做的实验都是在重现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实验能引导儿童象科学家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使儿童学到逻辑概念知识,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学习探索方法。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建筑中的横梁都是立放的,为什么要立放呢?有什么科学原理呢?可能学生根本就没有去观察过,也没有去思考过,也思考不出来。但是经过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一章的学习,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实验,明白了横梁为什么要立放,也学会了在生活要仔细去观察从而发现规律。 三、亲手操作的科学课实验使我们的小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实验能创造一个真实的、没干扰的环境,让孩子们集中精力去观察,对产生各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严格、精密地控制,排除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实验能让学生观察到产生现象的全过程,再进行研究。这些特点,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从而快速地转化为自己本身的种技能。因此,让学生在科学课中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这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的观察洋葱的实验中,通过严格的化学类的实验操作,不仅让学

小学科学《分离叶绿素实验操作》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分离叶绿素实验操作》教学反思 叶绿体含有叶绿体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酒精、丙酮等将它们提取出来(因为丙酮有毒,所以这里可以用酒精代替)。 操作叶绿体的提取,既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镊子等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初始,展示实验中需要的仪器设备,这样可以让学生实验前有充足准备,免得由于准备不足而导致实验失败。这里当时忽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没跟学生讲清楚,这是失误。在以后的微课录制前应该考虑充分,免得留有遗憾或存在安全隐患。 然后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这样能够在实验前明确自己每一步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录制微课的过程中,由于摄像机机位的原因,自己一个人无法进行调整,所以实验操作的时候,有些演示动作离开了镜头范围,这在以后录制微课的时候应该注意避免。另外,一些细节应该将镜头拉近,这一点也没有做到,这也属于考虑不周。 具体操作:把几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再加入浓度为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通过实验验证,一片完整绿叶即可,绿叶多了,提取的叶绿素颜色太深,不利于观察。把小烧杯放入一个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小烧杯放入大烧杯的过程,由于小烧杯中已经装入酒精,用镊子夹住小烧杯根本就夹不住,最后选择了用试管夹,因为加热完毕还需要将小烧杯拿出来,所以试管夹操作比较方便。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移动大烧杯的时候一定要稳、慢,不要让小烧杯中的酒精溅出来。过一会,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这个过程比较慢,应该将镜头推近,仔细观察实验变化。 实验分析: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所以原来无色的酒精就变成了绿色。这是本微课录制的最后阶段,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追寻实验的本质,探讨实验的乐趣。总而言之,通过本微课的录制,让我对微课指导学生实验、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清醒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

小学趣味科学探究实验

生 物 学 科 学 实 验 设 计 方 案 设计:林 时间:2017年7月9日

一、基本理念 本课程依据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基于科学史探究理论,设计生物科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二、基本容 【实验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生活情境:小朋友路过菜市场的时候,经常看见一些买菜的人给萎蔫蔬菜时不时喷水,不一会儿,蔬菜看起来就很新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材料与器皿:新鲜萝卜、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两个大小一样的烧杯、小刀、 方法与步骤:小刀切出大小相同的两个条形萝卜块①②; 将切好条形萝卜块①②分别放于两个烧杯A和B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条形萝 卜块的形状。

思考与讨论: 1.观察烧杯中萝卜块的变化? 2.小组讨论萝卜块变化的原因? 【知识】该实验主要涉及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条件,当细胞浓度大于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当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失水。 【实验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生活情境: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我们定期给植物浇水,植物体利用根部不断地吸收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大部分的水分是又去哪里了? 材料及器皿:小剪刀、试管夹、试管、试管架、两条大体相同的小型植物枝条、干净的透明塑料袋若干、橡皮条若干。 方法与步骤:从同一株阔叶植物(凤尾兰、富贵竹、月季等)上,用小剪刀剪取大体相同的两个植物枝条,同时标记枝条1和枝条2,将枝条1上的叶片全部摘取,枝条2上的叶片保留; 标记试管1和试管2,将枝条1和枝条2分别对应放于试管1与试管2; 将透明的塑料袋套在试管1和试管2上,然后将试管放于试管架上,在试管口用橡皮条扎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20102.09-2013.09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探究教学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认识不足,出现了两个极端:—是为了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二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样的两种教学模式看似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际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科学教师已认识到此中的不足,并做了些相关研究和实践。例如:美国的萨玛?沃泽曼、乔治?伊芙妮著的《新小学科学》中强调的把“科学探究”作为儿童思考和做科学的方式从而建立对科学现象的概念的理解;强调“听取报告”,帮助学生建立联接并提升科学素养。以及英国的贾德(Jurd)老师对“孩子在科学活动中是否在思考”的研究,提出了课堂中“为促进学生思考”而进行教学的先进经验和理念。这些研究,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为此,我们在前人所取得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本课题研究,旨在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开展教师指导策略研究,提高观察和实验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核心 1.探究式教学策略:教师立足于兰本达教授所提出的“探究——研讨”法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探究式教学策略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课题组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 指导策略: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在本课题中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设计探究式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资源,营造创新思维的外部条件,促发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科学案例:《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反思

多余的“搅拌”带来的思考 ——《怎样加快溶解》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很简单,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解释,重要的是亲历科学验证地过程,初步学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同时,在对比实验方面大家早已人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它可谓是研究得够深了,不就是控制好定量和变量的关系吗?只要在实验过程中把其它各个因素都统一下来,只剩下一个变量不同不就完事了吗?本着这个原则我设计了小学科学教材四上的《怎样加快溶解》一课。 课堂上我们一起经历了这样一些活动: 一、猜测部分: 师举着一杯放有肥皂块的水,问道:如何加快小肥皂块的溶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1:可以用筷子搅拌一下,这样可能加快小肥皂块的溶解。 师:小结并板书搅拌可能加快溶解 生2:可以把这杯水摇一摇。 师:这和我们第一种方法一样吗? 生3:在这杯水下面用火烧,可能使肥皂溶解得快一点 师:小结并板书加热可能加快溶解 师:还有其它办法吗? …… (同样方法最后小结得出:搅拌、切碎、加热可能加快小肥皂块的溶解) 二、验证部分 第一组对比实验 1、师:怎么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实验 2、师:怎样实验,以搅拌为例。

生:可以比一比,我们用两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都放入一块肥皂,一杯用筷子搅拌, 另一杯不搅拌,最后看看,哪个杯中的肥皂溶解得快。 3、师:好,那你需要哪些材料? 生:两个烧杯,一根筷子,两块肥皂,水 4、师:你对这些材料有什么要求没有?怎样比才比较公平 ..?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杯中的水一样多,杯子一样大,肥皂一样大小、同时放入水中……唯一不同的是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5、几分钟后,顺利得出结论,效果非常明显。 第二组对比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另一组对实验------切碎与不切碎 1、确定哪些条件要统一(水一样多,杯子一样大,同时放入水中,肥皂大小相同,不同在于一个杯中放的是完整的小肥皂块,另一个杯中放的是与之大小相同的被切碎的肥皂。) 2、这时有一位同学提出:能不能搅拌? 这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于是决定不如让学生先来说说他们的看法。经过讨论后, 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要么两杯都搅拌,要么两杯都不搅拌, ........并且,搅 .................这样才公平一些。 拌的的话就要同时开始,同时结束,速度也尽量一样快。具体如何操作,本着开放性的原则,随同学们自主选择。 3、实验中,由于如果不搅拌,就得等很长时间,于是一些本来不打算搅拌的小组等不及了,最终也选择了同时搅拌这一方法。 4、汇报实验结果: 生1:我们组发现切碎的那杯溶解的快。 生2:我们组发现切碎和不砌碎溶解得一样快,因为肥皂水都一样浑? 生3:我们组发现还是不切碎的快,因为我们发现不切碎的那杯肥皂水更浑浊。 统计: 认为切碎以后溶解得快的8/11 认为分不清的2/11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南岗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小学科学上册(六)年级 时间教师实验类别或名 称 所用仪器备注 9.13 潘前学会使用显微 镜 显微镜、滴管、纱布、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 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 9.23 潘前解释地球内 部结构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 制模型) 10.14 潘前解释物质的 变化 蜡烛、火柴、垃圾盒 10.20 潘前探究铁钉生 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 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 (汽水瓶、葡萄糖 瓶……)3个、白开水、 蜡烛、火柴 11.26 潘前 辨别物质的酸 碱性 紫包菜、热水、滴管、 烧杯(紫甘蓝水若干)、 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 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 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南岗中心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小学科学上册(六)年级 时间教师实验类别或名 称 所用仪器备注 9.13 李建成解释地球内部 结构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 模型) 9.14 李建成探究铁钉生 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 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 (汽水瓶、葡萄糖 瓶……)3个、白开水、 蜡烛、火柴 9.20 李建成辨别物质的酸 碱性 紫包菜、热水、滴管、 烧杯(紫甘蓝水若干)、 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 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 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9.21 李建成对比洗涤剂的 去污效果 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 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 若干、玻璃棒、天平 10.11 李建成解释环形山的 形成 沙盘(装细沙若干)、 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 子、电筒、尺子 10.22 李建成比较能量大小 与物体运动的 关系 吸管、剪刀、胶带、记 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健仪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小学科学上册(六)年级 时间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9.13 李建成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 模型) 9.24 李建成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 柴 10.11 李建成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 果 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 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 若干、玻璃棒、天平 10.18 李建成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 电筒、尺子 11.29 李建成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 果 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 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 若干、玻璃棒、天平 12.3 李建成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 电筒、尺子

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作者:————————————————————————————————日期: 2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师建仙 工作单位:五山中心小学 2012年12月14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摘要】科学课是一门实验学科,上好实验课是上好科学课的基础。上好实验课,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好实验操作,观察、研究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得出科学结论,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一门实验学科,上好实验课是上好科学课的基础。上好实验课,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好实验操作,观察、研究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得出科学结论,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发展教学结构,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要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获得成功,必须研究实验课堂教学结构,下面对实验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教给学生常用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特点等原因,对许多实验仪器及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不清楚,若不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使用方法,小学生在使用仪器和材料实验时,既影响课堂质效,又容易出错,弄不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课堂教学事故。像酒精灯、试管等这类实验仪器的使用。特别是对于酒精灯的使用,一定要强调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点火的方法以及点火时一定要要求用火柴而不能用打火机,因为如果用打火机有可能就会引起酒精灯爆炸。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在小学生遇到新的仪器或工具是,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接触,引导他们认识并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至于是教师讲解、示范,还是让学生实验中探索,或是实验后引导学生归纳,这要根据实验仪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