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作者:李明松

近些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热词、热句。什么是“和谐”?只能从词典中找定义;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没看到比较有系统全面深刻的阐述。媒体偶有提及,也总是片言只字,鸿毛麟角。总觉得是个缺憾。

站在今天的角度,面对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冲突提出的挑战,颂布纲领,找出办法措施,扎实去做,实现社会的和谐,迫在眉睫。但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单一工程,还需要和人和自然的和谐、人身自身的和谐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老子真是个大哲,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就预见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及随之而形成的各种弊端。被誉为最高智慧珍果的《道德经》是公认的哲学著作,有人称之为兵书,有人说它是弱者的生存之道,有人视为阴谋诈术,也有说它是消极出世之学,那我是否可以称它为一部“和谐全书”呢?观全书,我可以从其中的晶莹隽语中找出世上产生不和谐的根源及其克服的办法。老子的和谐观比其他任何宗教、主义、理论、思想更全面深刻,可以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或指导思想。

人和自然的和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中,吃穿住用及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紧密相关。人和自然相比极其渺小,但人类的活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那人类和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里,“法”是“取法、效法”的意思,“地、天、道”皆谓“自然”,“道”等于“自然”,或者说,自然变化运行的规律就是“道”。这几句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总原则。《三十二章》特别强调了道的永恒、尊道的重要及好处。它的大意是说:道虽然微妙,可天下没有一种力量能降服它;侯王如果守道,万物都会顺从;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功利欲望适可而止,从而就避免了危险。

哪究竟什么是“道”?“道”又有些什么基本德行值得人们效法呢?老子说:

“道”诞生在上帝之先,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四章),是幽深而又幽深的通向一切奥妙的门径(一章),是绵绵不断似乎永存的微妙的母性之门(六章),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着的夷、希、微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世界(十四章),是万物的总根源,为一,一生二……化生出阴阳,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然后三生万物,成为我们今天的纷纭世界(四十二章)。

道的尊高和伟大,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修道应以德为基。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利等等,是天道体现出来的基本德行,是人类

法“道”的基本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一系列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论述。

(一)无为无不为。

老子所说的道是原始自然淳朴虚静之道,根据这一特征应用于政事,则是清静无为之治。老子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

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七十五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三章)。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政,执政者)(四十五章)。

这些所谓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不做违反客观观律之事。是老子哲学最根本的价值观。“为无为”,即“没有什么不作为”,也即“有所作为”,这是就其生长万物说,“道”是无不为的,否则哪来万物生死,世事变迁!“无为”与“无不为”应该是统一的,例如冬天大棚种西瓜,就必须具备夏天西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水份、养料等条件,才会结出合格的果实。这是“有所为”而不违反“无为”。

逆天行事,背道作为,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是有沉痛历史教训的。古今中外最荒唐的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几千万人的饿死。现代工业化烟囱林立,滚滚浓烟升空如乌云密布;小汽车化,公路如网,刺鼻尾气充盈大地,二者合成雾霾,使人呼吸不得。农村农民屎尿不入土为肥,而是排入河流,让中下游居民吃用淡粪水。沼泽造田,伤了地球的肾。无节制的捕捞和狩猎,每小时就有一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恐怕有朝一日,将轮到人类自己。水泥地越辅越宽,就象人身上长结疤,丧失了呼吸出汗和长毛功能。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好像是个意外事件,但建在地质灾害易发地点,就是个不负责的作为。近几年掀起了一个高山开发热,权贵们套取国家资金,承包高山开发,将林木茂盛的山头变成各尚头,往往导致泥石流,花钱造灾,而大量良田却荒芜长草。以上例子都属于“有为”,人们对它的危害性现在有较清醒的认识,也正在努力纠正,但要完全回到“无为”,恐难做到,因为人的贪懒、多欲、自私难以克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似乎不可逆转。

(二)寡欲知足,去奢尚俭。

寡欲知足,去奢尚俭是体道者的优秀品德,它与自然有何关联呢?有科学家估算,根据目前人类的消耗和地球产出,要满足人类需求,至少应有一个半地球。地球资源有限,长此以往,人类怎么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呢?老子说:

夫天下神器(神圣的东西)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极端),去奢,去泰(过分)(二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俭)。夫唯啬,是以早服(准备)。……有国之母(根本),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直根),长生久视之道也(五十九章)。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前面)(六十七章)。

知止(限度),所以不殆(危险)(三十二章)。

甚爱(吝惜)、必大费(浪费),多藏、必厚亡(严重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老子反复强调的少私寡欲,知止知足,去奢去泰,守俭常乐的思想极富智慧,倘能做到,从大处说,人们依赖的自然资源不会过早枯竭,从小处说,个人之间不会因为求争夺攘而处于危险境地。

从现实看,一方面是人们的需求与越来越缺的资源形成巨大反差,前景堪忧。据媒体报导,根据现有探明的石油储量跟耗用量计算,再过四十年将枯竭。其他矿藏同样日趋稀少。另一方面,人们的奢侈欲望迅速膨胀,不可啬敛。有许多国家或地区,人们一饱难求,但一些富裕国家甚至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粮食浪费触目惊心。据电视报导,我国每年餐桌上的浪费达两千亿元,可供两亿人吃一年。纺织品严重过剩,常见有人将整捆的好衣新衣丢进垃圾池。房屋或其他工程因不合法或不合格,建了拆,拆了建,大量的伪劣假货销毁或废弃,造成的浪费及垃圾之害,令人可惜又可恨。近十几年的“促销费”五花八门,实则是“促浪费”。单从经济看,有利于厂家、资本家或国家,但从尊道者看来,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愚蠢举动。资源紧缺,寅吃卯粮,奢侈浪费,污染环境,生态失衡。这种背道而为的长期积累,已招至大自然的报复,与和谐渐行渐远。

(三)避凶趋吉。

《道德经》被称做“弱者的生存之道“。老子站在小农这个弱势群体的立场为他们的生存自保提出了许多箴言。老子说:

夫唯不争,故无尤(罪过)(八章)。

外其身(置身局外),而身存(七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婴儿),蜂虿(chài蝎)虺(huǐ毒蛇)蛇弗螫(shì刺),攫鸟(凶猛类鸟)猛兽弗搏(抓)(五十五章)。

善摄生者……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五十章)。

老子生逢乱世,他看到了人生危机四伏,充满危险,生命随时随地受到威胁。他主张人应与世无争,守道不妄为,积蓄厚德如婴儿,不伤害别人,处处小心,不卷入争斗旋涡,不进入容易引起死亡的境地,让别人找不到对你下毒手的借口和机会,这样才会安全,能保全性命。

汉末,道教兴起,最初张道陵在汉中创五斗米道,信徒们诵习《道德经》以避灾祈福。随着道教的发展,道徒们将道教前身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神仙信仰的各种活动与人的凶吉祸福联系起来,还节外生枝地创造出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种种名堂,如八卦术、风水术、择吉术、占星术、算命术、看相术等等,目的都是避凶趋吉。几千年来,这些术数文化深入民间,形成民风民俗,几乎没有人不受它的影响。不过术数文化和老子的思想没有直接

关系,只是受其思想影响罢了。

人类社会的和谐

老子五千言最主要的思想可以说是追求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十)佰(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以陈(陈列)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自然村)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

这种理想社会,就是原始氏族公社。没有等级,没有统治者,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争掠夺等暴行,政治上自治,经济上自给自足,人民淳朴,安居乐业,族亲和睦互助,人际就近交往。这似乎和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不同者是现代人们交通便捷,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知识丰富却造假普遍,诚信丧失;生活丰美却多欲奢靡,为富不仁;超大城市使国家背上沉重包袱。与物质文明伴随而生的道德败坏很难扭转,正如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三十八章)。“文革”乃至“先富”理论出笼后,“礼”也不管用了。现在只剩下维待社会正常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刑,也即法治,把违法者抓起来判刑。老子提出的实现社会和谐的主张主要有如下五项。

(一)反对暴政,提倡无为之治。老子说: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是以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

统治者沉重的赋税造成人民的饥荒,无休止的聚敛逼迫造成人民无限痛苦。“生不如死”的念头使人民“轻死”,冒死反抗。阶级矛盾激化,社会还会和谐吗?秦隋王朝暴政厚敛,导致农民起义,短命而亡。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中共得到人民拥护,保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历史的见证。

暴政的反面,就是老子反复强调的“无为”,老子说:

为者败之,执(执着)者失(损害)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固无失。……

以辅(遵循)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妄加干预)(六十四章)。

无为之治的目的在减轻人民负担,让人民休养生息,使人有自由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发展生产,繁荣社会。西汉文景之治,唐朝及北宋的统治者,崇尚道学,用“无为”治国,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强大或最繁荣的朝代。

(二)反对战争。

老子通过对历史的透彻了解,对现实的细致观察,认为统治者永无休止的贪欲,造成他们对权位、经济利益的追求和个人欲望的满足,为实现这种满足,必然发生战争。“罪莫大于可欲(任情纵欲),祸莫大于不和足,咎莫憯(c?n惨)于欲得(四十六章)”,对待战争,老子首先是反对。他说: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疆(强)天下。其事(军事)好还(容易得报应),师之所至,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使用)。(道三十一章)

天下有道,却(驱赶)走马以粪(送粪播种),天下无道,戎马(母战马)生于郊(四十六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主动进攻)而为客(守势)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进)无行(行列),攘(r?n g举起手臂)无臂,执无兵(武器),扔(攻打)无敌(敌人)(六十九章)。

老子看到战争的破坏性和严重后果,所以主张“以道莅天下”,反对侵略战争,但是不反对正义战争。他说:

兵非君子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三十一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

故抗兵相若(相当),哀者胜矣(六十九章)。

重积德则攻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无穷力量),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担负治国)(五十九章)。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决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不敢为主”而为客,后发制人,取

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这十分符合老子的军事思想。

(三)反对两极分化,提倡均富。老子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七十七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

天之道,如以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等自然变化,都表现出一种均衡统一的性质。“人法天”,就不能贫富贵贼悬殊过大。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者大都提出“等贵贼,均贫富”、“均田”等口号,都反映了农民要求公平的愿望。分配公平,社会和谐,贫富悬殊,社会动乱。从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到一九六二年上半年,我国有几千万人饿死,但他们都在平静中死去,没有造反起义,为什么?我以为那是当官的也吃不饱,连毛泽东也三个月不吃肉,因贫富均,所以很平静。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不搞运动,贪官吃了定心丸,发奖金,为腐败开绿灯,发出让少数人不管白猫黑猫先富起来的号召后,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于是社会乱象频发。贪污几乎合法化,盗贼日夜难防,骗子花样翻新,光天化日马路抢劫,绑架勒索钱财,甚至持枪抢金店劫银行的事也多有发生。

我国封建社会损不足补有余主要表现为“以其上食税之多”、贪官横征暴敛、地主剥削农民这三种形式。到了现代,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损不足补有余的形式多样化。主要表现有:官员贪污受贿,老板剥削工人,垄断行业的高收费低付出(合同工),三公消费,承包工程的高额发包高额回流,特权阶层制订规则获取巨利,低价征地,高价出售;教师办课外班挟迫家长交费;以及一段时间内行政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制度设

计存在极大漏洞,三公消费是制度腐败的产物。要禁止公车私用,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取消除公安警察消防救护路政等特殊行业以外一切机关单位的公车配置,出差乘班车,急事可乘出租车,按规定报销。只要无私心,都可以找到合道的好办法。

(四)反对烦苛之政扰民,提倡清静无为治国。老子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临)天下,其鬼不神(六十章)。

《毛传》解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乱),知烹鱼则知治民矣。”韩非子解曰:“烹小鲜而数扰之则贼(伤害)其泽(色泽)。治大国而数(烦)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老子是个无神论者,在此为什么还言“鬼”呢?这是老子以幽默口吻讥讽当权者以宗教迷信欺骗人民。老子还说: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执政者)(四十五章)。

我好静而民自正(自然端正)(五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安定、稳定)(三十七章)。

老子以烹小鱼比喻清简政治,并再三强调清静的好处,并非毁弃君臣之制和治之本身,而在于摒弃不合道德之政治。世界上无论哪国,都会根据社会前进的脚步和各种情势的变化,对治国方略作出调整,这无可非议。我国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就没有今天的辉煌。但是政改过于频繁,人心动荡,如再加上乱作为,其失败教训是很深刻很沉痛的,我国从解放到“文革”结束,运动一个接一个。一九五七年反右派使广大知识分子沦为臭老九,聪明才智被埋没。一九五八年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经济近于崩溃。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实际上是反实事求是,反真理。一九六四年的“四清”,把单纯经济问题上纲为阶级斗争,打击犯错干部太过火。十年“文革”且不说对我国道德、法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破坏,单就科技相对(日本)落后了二十年。南海几十个岛屿,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周边几个小国占领,就是因为政治内斗不断,经济凋弊,海军力量薄弱造成的。这是从大的方面说明“烹鱼烦则碎,治国烦则散”的道理。

从小的方面看,则应减少运动式的管理。例如,1983年和1996年都进行了打击刑事犯罪的“运动”,虽然很有必要,人民拍手称快,但严打前的好长时间,人民生命财产受侵害,总不见得政府和公安机关有及时而有力的作为。严打又出现轻罪重判的情形,都不是和谐之举。1996年有专项治理庙宇,砸了泥神,群众又雕回木像,白费力气。专项治理坟墓,个人损失无须同情,但乱石封地,草本不生,占地依旧。近年的三改一拆,很有必要,但此前出现的违章建筑,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政府官员都熟视无睹,为什么不及时制止呢!被拆者是痛苦的,堆建筑垃圾又要占一块土地。治理工厂排污,搞突击检查,事先通风报信,检查都会合格,但过后照排。我们要提高管理水平,对公务员有必要建立责酬挂钩机制,光空调室坐坐,鼠标摸摸,工资照领是管不好事情的。总之,运动式管理,是恶性循环,只有防微杜渐才是合道的管理。

(五)追求公正

社会不公正现象是制度和有权势的人制造的。不公造成矛盾激化,就会出现混乱。老子要求人们像天道那样,对一切事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老子说:

夫天道无亲(亲疏),恒与善人(七十九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后弃之)。圣人不仁(淡漠无情),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圣人恒无心(私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四十九章)。

公正,是每个弱势者所追求的。世道不公,从历史上看,会造成严重民族对立或阶级对立。元、清统治者对被侵占地区的各民族实行歧视高压政策,导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北宋经济虽然繁荣,但贪官横行,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宋江领导的和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到了现代,各种矛盾冲突则以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多发为特点。吉林《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上任后,解雇员工压低工人工资,工人饭碗难保,温饱难持,高管则厚禄作威,还对工人吹毛求疵乱罚款,激化了工人的恼怒。2009年7月24日,总经理被工人群殴而死。这是一起劳资冲突。某村有二邻居,一强一弱。强者为县人大代表,有官方背景,多次侵害弱邻,积怨日深。弱邻屡次告官求公正,屡屡碰壁。甚至人被打成重伤,县医院大门都进不了。某日强邻又纠集多人欲对弱邻实施打砸,正在吃喝之际,被弱邻壮年抢先一步闯入,连杀三人。此类由不公引发的冲突常有见闻。相反,尊道的“圣人”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公正办事,就不会产生矛盾甚至矛盾产生了还能化解矛盾。例如:1991年开始建金温铁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李玉生同志被调到县指挥部负责征地拆迁订合同工作。他坚决拒绝说情照顾,严格照章公正办事,直到1995年通车,铁路全线各县唯独李玉生及所在办公室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因为工作最顺利又最省钱,无事故,无上访,无后遗症。当初,征地拆迁工作是个烫手山芋,别人不敢接,他接了,而且玩得那么好。他总结经验就两个字:公正。胡源乡有七个村经常有山林纠纷,械斗也时有发生,“文革”期间还死过两个人。这个问题历届政府都没有解决。李玉生同志在1972年前后,整整用了一年多时间,亲自踏遍有争议的青山,爬遍山崖的每个旮旯,本着尊重历史、有利管理、适当互让的原则,反复耐心做争议双方的工作,最终有争议的山界都确定下来,并都立了石碑,从此胡源乡再也没有发生过山林纠纷。真是“公正”值千金啊!

(六)使民无知无欲、回归淳朴。老子说:

古之善为道者,非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期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灾祸),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紫,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三章)。

人多利器,国家滋(更加)昏(混乱);人多伎巧,而邪事滋起(五十七章)。

老子的愚民思想乍听起来好象非常反动,细品《道德经》全文,就会明白,老子不仅

要愚民,还要愚“圣人”,连他自己也要愚。意思是人人都少些伪巧文饰,诈谋邪术,回到淳朴。其实老子并不反对知识。四十八章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意思是求学间,每天把识见技巧积累增加,求道的人,每天要把情欲文饰减少。

老子认为,人的智力越高,工艺技(伎)巧越先进,欲望也越大,坏人坏事也就越多,国家也就越发难治。只有绝圣弃智,使人头脑简单,回到淳朴,只要人能饱腹强身,就是“国之福”了。老子的话简直就是今天一部分人真实面貌的写照。今人都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知识技艺比过去都要丰富,但“邪事滋起”,难防难治。盗贼随意进入不防盗的防盗门行窃,造假,假食品、假补品、假药、假证件、假印章、假货币……这些假物,充斥市场,工艺之高,有的连检验器也甄别不了。高考作弊也高科技化,跨省跨国诈骗、贩毒多有,反侦查手段高明,有许多案件如果没有留下监控录像,几乎无法破案。这不是不幸被老子言中了吗!但老子的愚民致朴思想是空想,办不到的。知识技巧,与任何事物一样,也是双刃剑。有它,对个人来说,绝对是好事。如果用到正路上来,对社会对他人也是一种贡献。人既然有了知识,就应该拿知识做基础,尽量的剖析,尽量的疏导,使之能甄别谬误与真理,走到正路上来。这才算是顺人性之自然,“法自然”才能实践。

人身自身的和谐

前面讲了老子的人和自然的和谐也即宇宙观、天道;人类社会的和谐也即社会观、世道;老子还极关心人身自身的和谐即人生观、人道。“人道”是指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人如何以自然最高价值取向顺应天道,通过主体内在的道德与性情修养,确立人生价值、意义和目标,正确解决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问题。老子的修身之道,也即人生观,主要有以下数端:(一)为而不有。老子说:

是以圣人为而弗有(占有),功成而弗居(居功)也(七十七章)。

圣人执左契(借据存根),而不以责于人(问人逼债)(七十九章)。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施舍)而弗争(八十一章)。

由此观之,老子的人生观则是:尽自己之力为民服务,为社会生产而不占为己有,施恩于人而不求报,有所成就而不居功。此则顺乎吾人本性的要求,亦即任自然的德性以行动。

(二)至公无私。老子说:

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生存不为自己),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而身先,外其身(置身局外)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自然之道是至公无私的。“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吕氏春秋·去私篇》)。”一个人没有私心偏心,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他的生存价值就可体现出来,同时,他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三)致虚守静。

老子看到“天地之间,虚而不屈(竭),动而愈出(产生)”(五章),虚空广大无边,万

物容于其中,运行于其中,能通能大能变,此皆自然之理,所以人也应该:

虚其心(三章)。

至虚(心灵空虚)极,守静笃(定)(十六章)。

上德若谷(河谷)(四十一章)。

大盈(充实)若冲(空虚),其用不穷(四十五章)。

由此可见,人若能虚怀若谷,即为上德,直与道合而为一,其用不穷。虚的反面是盈,是自满,它可产生许多弊端。老子说:

自见(自逞己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不明是非),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自矜者(抬高自己)者不长(zh?ng首领)(二十四章)。

“虚”是形容心境原来空明无欲状态,“静”形容心灵不受外物扰动状态,都是指心的自然状态。老子非常重视静的作用,因为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是常(不变)。他说:万物并作(蓬勃生长),意以观复(循环往复)。夫物芸芸(繁茂),各复归其根(道),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归于生命)。复命曰常(自然),知常曰明(透彻明了)(十六章)。

清静为天下正(执政者)(四十五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稳定安宁)(三十七章)

要做到“致虚守静”的功夫,恢复到空明、清静的自然心灵,在实际生活中,还要做到:首先是“少私寡欲”。人类欲壑难填,无休止地过分地追求声色名利,不但危害社会,同时也残害自身的真朴自然之性和健康。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差失味觉),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行为不轨)(十二章)。

老子的话非常符合今天的实际。儿童,尤其是六岁以下的儿童,沉溺于电脑、游戏机、电视机,造成“目肓”而进医院的事多有发生,食品丰富而小孩拒食的很普通,成人也总是觉得买不到最可口的食物,飙车致车毁人亡并不少见,小偷猖獗令人防不胜防。

其次是“知足知止”。人要吃穿住行,无欲即不是人,但要适可而止,否则会物极必反,获祸受辱。老子说:

甚爱(爱名、货、得)必大费(浪费),多藏必厚亡(更重的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危险),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警告,稍有些文化的人都懂,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上世纪及以前,贪官丢了性命的不少。后来据说是文明了,死刑不用了,防腐的防线步步后退,但受辱获咎是免不了的。十八大以来,大批贪官落马,连逃到外国也被抓回,这不是自造祸咎吗!

(四)柔弱不争。

老子观察到社会有些人刚愎自用,逞强施威,人际间产生许多纷争和痛苦,违反天道,所以提出了柔弱不争的主张,以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他说:

弱(保持弱态)者,道之用(四十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穿越渗透)于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三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僵硬)。草木之生也柔脆(弱),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死之徒(类)也,柔弱生之徒也(七十六章)。

这种对人对物的直观认识,是老子贵柔处弱思想的认识论根源,是顺乎自然规律的,能给社会增加和谐的一种崇高人生观。

处于柔弱地位的人和物,他们的处世自保策略当然应该是“不争”,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川)王者,以其善下之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善为士(武官)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参加会战),善用人者为之下(谦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应承),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安排)(七十三章)。

最生动的是老子用近于道的“水德”来比喻、歌颂道的体现者、理想的“圣人”。《道德经·八章》的意思说:至善之人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高,甘愿留在众人厌恶的地方,因此极近于得道:在位,好谦下让人;存心,好虚静深沉;交往,好仁爱慈善;说话,好真实诚信;为政,好精简清静;遇事,好适应圆通;行动,好顺时运作。正因为不相争,所以没有损失。

老子说话,逻辑性周密,文中说到水德有“几于道”三字,是说水的德性并非全部合道,他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一个人要全部做到水的善性一面,真是太难了。历史的圣君贤臣如尧、舜、文景二帝、李世民、诸葛亮、张良、范蠡、周恩来等,是具有水的美德的典范,名垂千古了。

(五)和光同尘,功遂身退。

老子认为,人如果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过于恃才傲物,得寸进尺,就会败亡,就像刀锥磨得太利锐,容易掉锋折尖一样。所以只有:

挫其锐(锋芒),解其纷(纠纷),和(调和)其光(光耀),同(混同)其尘(埃尘)(四章)。

才能保全自己。为了使人准确理解“和光同尘”,老子进一步解释说:

是以圣人方(方正)而不割(伤害),廉(棱角)而不刿(guì伤害),直(直率)而不肆(放肆),光(光亮)而不耀(刺眼)(五十八章)。

“和光同尘”实际上是一种不露锋芒,与世无争,随波逐流的处世哲学。它与“功遂身

退”有其相似的地方。老子说:

持而盈(满)之,不如其已(趁早停止);揣(捶击)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成)身退,天之道也(九章)。

老子非常辩证地指出了荣辱、进退、正反等互相转化的关系,奉劝人们见好即收,急流勇退,不要贪婪权位名利,否则会招来祸患,身败名裂。历史上的李斯、韩信、萧何、文钟的杀身之祸是“持盈”的结果;范蠡、张良能保住性命,是急流“勇退”的结果。这从正反二个方面证明老子的话有如醍醐灌顶。然而“身退”不是遁隐逃逸,消极避世,而是持而不盈、揣而不锐、金玉不满、富贵不骄、自然就不会“遗咎”了。诸葛亮、曾国藩可谓权倾朝野,但他们谦虚谨慎,临深履薄,所以能做到“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了。

(六)摄生养寿。

通读《道德经》,以养生而论,只有两段话。第一段见五十章:“出生入死……以其生生之厚也。”第二段见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身心)莫若啬(保养)……长生久视之道。”可见老子并不十分重视养生。他反而认为有十分之三的人本来可以长寿,却是因为奉养过度(生生之厚)而过早走向死亡(五十章)。这就是今天所谓的富贵病,因营养过度而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提前死亡。

可是后代的道士们把修炼精、气、神之术附会于《道德经》中之“其中有精(精液)、专气(呼吸之气)致柔、谷神(长生不死之神)不死”,以此来增强自己说话的份量。道教徒们有一整套的修炼方法,修炼就是修性炼命,性指精神,就是修心、修神、修意、修性;它最重要,是修炼的根基;命指肉体,修息、修炁(qì)修形、修功,强身健体。本文人身自身的和谐部分前面讲的四点都属修性范围。至于炼命部分,内容庞杂,有心斋、尘忘、缘督、导引、吐呐、听气、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行气、胎息、外丹、内丹等,这些和老子的思想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个前提。试想如果火山地震频发,水旱灾害交患,阴霾之雾常罩,毒食污水通吃,求生都困难,哪来人类和谐。幸在自然灾害发生都是局部的、短暂的。人类社会和谐是个核心问题,我们身边发生的和谐或不和谐,都是人为造成的,大多是制度的产物。邓小平说,好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十八大后,我们的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任重而道远,还须长期努力。这个问题也是儒佛研究的重要领域。孔子学说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学说,它论述的主要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问题,佛学可说是一门心理学,它主要是为了净化人们的心灵,即“自净其意”。老子是第一个用自然和物质做基础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问题,探索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性,而不是就事论事,解决一个一个的局部问题,并把自然普遍规律作为原则来指导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这一门学问是一切理论问题的最高层。自汉武帝以来,多数王朝把儒学作正统,官员们口头挂着孔子,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都把老子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所谓“阳儒阴道,孔老杂糅”现象。人

身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每个人,包括官员都能做到柔弱不争、虚怀若谷、与人为善、见素抱朴、功成身退,达到“玄同(同一、同道)”的人生最高境界,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是总有些有权有势的人和不守道德的人制造矛盾,使社会不和谐,这只能靠坚守住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法治了。

南开 18秋学期(1703)《哲学与人生》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18秋学期(1703)《哲学与人生》在线作业 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这说法来源于: A.《圣经》 B.希腊神话 C.中国神话 D.佛教神话 正确答案:A 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 A.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 C.间接推理 D.归纳推理 正确答案:B “推己及人”是哪一家的观点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B 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 A.直接推理和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C.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D.归纳推理和间接推理 正确答案:C “所有人都会死”属于 A.真命题 B.假命题 C.特称否定命题 D.全称否定命题 正确答案:A 下列属于道家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正确答案:C 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属于: A.演绎推理 B.直接推理 C.间接推理 D.归纳推理 正确答案:A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句话是谁说的? A.加缪 B.尼采 C.克尔凯郭尔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A “柏拉图式的爱情”出自: A.《论语》 B.《诗经》 C.柏拉图《对话集》 D.《道德经》 正确答案:C “无人有意作恶”是谁的观点?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戈拉 C.柏拉图 D.泰勒斯 正确答案:A 认为人间事务与永恒的“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应将眼界放宽,放弃对人事的执着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正确答案:A “四假象”学说是有谁提出来的? A.笛卡尔 B.加缪 C.培根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C “仁”是谁的观点? A.孔子 B.老子 C.培根 D.笛卡尔 正确答案:A 主张“兼爱”,即以无私与无差等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正确答案:B 从神学、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解释“什么是哲学”的英国近代哲学家是谁? A.罗素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16111002生工2班 1120102471王宇洲 一、摘要: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 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的三个中心管理思想是“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这三个理论被无数成功人士作为座右铭,指导他们的奋斗之路。 二、关键词:老子无为而治守柔居弱知人善任以人为本 三、正文: 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背诵《论语》,尽管不是特别明白,但是能感觉到圣人字字真金的感觉。后来就经常听爸爸说道家的老子,说他是孔子的老师。我就怀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那本《道德经》,觉得它应该比《论语》经典。于是翻看起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顿时一头雾水,想说什么呀。问爸爸,他也不是很精通。从此,我就对这本书心生敬畏,它的神秘也就封存在了书柜里。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上了大学,看到了“诸子百家”这门选修,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目的就是跟随老师走进老子的世界,揭开《道德经》的面纱。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的领导艺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虽然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产生消极被动的出世情绪,但是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它的真正涵义是管理要达到“道”的层面,管理国家或一个组织要从细微处,容易处着手,一定要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凡事应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被认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为何对老子有如此高的公认评价呢?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知名企业家张瑞敏、牛根生、薛永新等对道家管理思想推崇备至,他们运用老子智慧获得企业管理的巨大成功。其中有两句话张瑞敏一直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记取:一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是“柔能胜刚”。无独有偶,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更使道家的思想大放异彩。日本企业津津乐道的柔性管理充分吸收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日本的各种茶道、柔道、神道、武士道无不是从中国道学演变来的“日本道”。都在追寻顺应一种经典的规律,并且发扬传承。 通过上课与看书,我总结出了老子几个管理思想: (一)、守柔居弱 很多人对于这个的理解是“低调”。我也认同。我记得一句名言: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正像道家所讲:不争,无为。老子之所以出关,原因是:“既然狡诈的人我避不了。 那么我就避世吧”纵然自己胸中有万卷书,也不与没用的事情浪费时间。这个观点推论到管理学上面,也有相应的证明。低调——不是简单的领导方法或模式,而是一种领导风格。绝大多数的艰巨问题,往往是那些不引人注目、远离镁光灯的人,通过他们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小而踏实的行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2003年中国诸多企业CEO们的做事风格和对著名企业的观察来看,企业比以前更理性,更“沉寂”了。张瑞敏、倪润峰们在各大传媒上主动的露面越来越少,而企业练内功的势头越来越猛。 这方面,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典型的案例。他以不接受媒体采访、不上电视而著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第四章、老子的认识论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开始于人的感觉,进而知觉,随后表象产生思维。也就是说,认识是一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然而,老子并不承认认识的这一客观过程,认为思维与感觉是隔裂的,理性与感性是对立的,实践不能获得真知,因此,人的感觉器官无益。他说“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一个人如果开启用于感知的孔窍器官,让它们发挥各自的功能,去品味和感知周围世界,必然纠缠于世象的纷扰,其结果终身不可挽救。因为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尤其是仁、义等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它们是“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这些附着在“道”的表面华而不实的虚像,不是现实社会的本质。如果把它们作为认识的目的,只能导致人性的迷惑和愚顽。 那么,作为认识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第六章)、“万物之宗”(第四章)是包罗万象的宇宙法则,“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第三十九章)。因此,认识的目的在于体悟“道”的奥妙内涵,把握“道”的运作方式。至于天地万物,它们是“道”的派生物,这些派生物与“道”

是母与子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按理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该互为反映。然而,万物在“自化”中“化而欲做”(第三十七章),会背离“道”的本性。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世象并非天地万物的本质,反映不了“道”的本性。如果直接认识它们,不仅是舍本求末,甚至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因此,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第五十二章)。这就是说,若想取得真知,就要找到天地万物的本质,什么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呢?老子已经告诉我们,“道”是宇宙的本始,世界的根源,“为天地母”(第二十五章)。所以,在认识的过程里,唯一的任务是“坐进此道”(第六十二章),只要体悟了“道”这个天地之母,那么,作为“其子”的天地和万物,不必再去认识它,便可了然于胸了。老子又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第五十二章)。既然了解了“其子”,还应该返回来守住“其母”。也就是说,我们了解天下万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个中间环节,最终目的是为了守住“道”的本性不流失。 看来,老子认识的出发点是“道”,落脚点依然是“道”,“道”既是认识的目的,又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然而老子又认为“道”是无法认知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不是“万有”中的存在物,也不是现实的具体道理,不能用语 言来表述,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第十四章)。因此,人们要想弄懂它,“开其兑”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老子管理思想

老子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着很深的挖掘价值,本文将从老子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和“法”两个大的影响面来探讨其重大价值,有许多不成熟的见解,望能予以指正。 正文: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观察其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出的许多固有观念,明了管理思想轨迹;又可从老子智慧的言论中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道德经》管理思想对企业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企业的成长发展靠的是企业的社会主体——人,因此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家所重视。 1、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这里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本原和实质,或说是一种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达之意。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人的管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规律的,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生搬硬套的,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老子和谐观

老子和谐观 作者:李明松 近些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热词、热句。什么是“和谐”?只能从词典中找定义;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没看到比较有系统全面深刻的阐述。媒体偶有提及,也总是片言只字,鸿毛麟角。总觉得是个缺憾。 站在今天的角度,面对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冲突提出的挑战,颂布纲领,找出办法措施,扎实去做,实现社会的和谐,迫在眉睫。但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单一工程,还需要和人和自然的和谐、人身自身的和谐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老子真是个大哲,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就预见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及随之而形成的各种弊端。被誉为最高智慧珍果的《道德经》是公认的哲学著作,有人称之为兵书,有人说它是弱者的生存之道,有人视为阴谋诈术,也有说它是消极出世之学,那我是否可以称它为一部“和谐全书”呢?观全书,我可以从其中的晶莹隽语中找出世上产生不和谐的根源及其克服的办法。老子的和谐观比其他任何宗教、主义、理论、思想更全面深刻,可以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或指导思想。 人和自然的和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中,吃穿住用及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紧密相关。人和自然相比极其渺小,但人类的活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那人类和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里,“法”是“取法、效法”的意思,“地、天、道”皆谓“自然”,“道”等于“自然”,或者说,自然变化运行的规律就是“道”。这几句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总原则。《三十二章》特别强调了道的永恒、尊道的重要及好处。它的大意是说:道虽然微妙,可天下没有一种力量能降服它;侯王如果守道,万物都会顺从;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功利欲望适可而止,从而就避免了危险。 哪究竟什么是“道”?“道”又有些什么基本德行值得人们效法呢?老子说: “道”诞生在上帝之先,空虚无形,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的(四章),是幽深而又幽深的通向一切奥妙的门径(一章),是绵绵不断似乎永存的微妙的母性之门(六章),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着的夷、希、微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世界(十四章),是万物的总根源,为一,一生二……化生出阴阳,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然后三生万物,成为我们今天的纷纭世界(四十二章)。 道的尊高和伟大,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修道应以德为基。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利等等,是天道体现出来的基本德行,是人类

老子的存在观

老子的存在观 鲁沟学校鲁新枝 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只有伦理学、政治学及社会哲学,而缺乏本体论及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他们认为,对宇宙之思,对“存在”之思,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与中国传统哲学无涉。在研读老子及西方哲人柏拉图、海德格尔等人的作品中,我认为老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观点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对于“存在”是极其关注并有极为深刻的理解的,且呈现了与西方某些哲学家相近的思维取向。老子一书面对“道”的思考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 在什么意义上谈论“存在”,是一个既与哲学相关又与现代科学相关的问题。任何一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等都在各自确定的领域中对存在进行着处理研究。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关心不同的问题,所有对方法的思考都隐含着一种区域本体论。对于哲学工作者,更多的对“存在”的概念进行争论。作为一个非哲人的思考者,我更愿意脱离它是否是“谓词”之类的讨论。从这个角度上看,“存在”也就不能作为理论分析的对象了。就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核心概念“此在”,原则上只是一种生存体验。而这种“存在”的重要性和深刻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切实地体验到这种“存在”。正因为它是极其深刻的,因此它就只可以体验而不可言。就如老子的“道”,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存在的。道,是生活,是一种直接体验。春天的郊外,我看到了鲜花,野草,蓝天白云,也看到了风,看到了春天之所以成为春天,看到了“道”。当我们观察由很多事实组成的集合体时,如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你就会体验到“道”,也就体验到了“存在”。 形而上思维总是倾向于区分现象和现象之后的“存在”的,老子也同样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质真若渝”。也就是说,完美的实在在呈现于外物之时,往往是有缺陷的,完美的对象在外观上常显得虚空。老子认为对象的真实存在与外在表现之间是有区别的,有某种本体论上的距离,因此,“大象无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道”不存在于任何实体之中,是无方无体的,具有“全息性”,它体现在任何层次及至微之中,它才是现象之后的存在。从生物学角度上讲,生物表现了具有各自缺陷的多样性,但同起源于生机勃勃的尘埃,而尘埃则源于无可名状之物,即终极之存在,可名之曰道。因此,考虑问题时,就需要想到“高不可及,深不可测”的“道”。设想,我们置身于社会中,可以从任何地方发现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都可以成为问题。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存在吗?如果“本质”不存在,难道你还能思考吗?因此当我们试图提出问题时,我们就应该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些什么本质性的东西。这种本质性的东西就是“道”,它是不必讨论和思考的终极依据,是不言自明的“存在”。 正因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因此老子认为我们应该抛弃现象的羁绊,去寻找现象后的真实的存在,“本己本真的世界”。“道”是“天地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包裹天地,秉受无形”,“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它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存在,是万物的最终源起。但作为终极存在的道,是要有分化的,因此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终极存在而出发,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性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讨论存在特征:分子的存在特征就在于组成它的元素,它的化学反应形式及组织上的功能;动物的存在特征就在于它的解剖学中,在它们的行为中,在它们的进化地位中……即“长之育之”,“以知其子”。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德可以引申为由“道”而产生的具体规定。道作为未分化的超验存在,是“无象无形”,“恍兮惚兮”的,可以视为“无”,而

苏格拉底美德理念的缺陷

苏格拉底美德理念的缺陷 作为一个哲学的圣徒与痴迷者,苏格拉底饮毒服刑,被后世者看做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殉道之死。使其自认的践行着其美德的理想,他的法庭申辩,虽是失败,却酣畅淋漓的表达了对美德的向往。可是他仅仅勾画出美德的轮廓,呈现到人们的面前时,却不为大多数雅典人接受与认可。 很多时候,苏格拉底寄希望于在诱导与诘问产生一些关于美德的知识,但又很多时候,在结束时他的探究都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在任何时候,他始终认为自己对一切毫无所知,并认为这是神赋予其智慧的结果。抛开政治原因,也正是这些才加速了他的死亡。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其孜孜不倦地思考,以广阔的胸怀,可是他内心向往的理想的美德却不为他爱着的雅典人接受,却值得我们深思。美德理念的缺陷。 自己一直这样认为,凡美好的事物不为人接受,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不完善以及试图让人接受的方式的错误。因而,我所认为的美德理念的缺陷并不是指美德自身的错误,而是它的自身欠缺,推及者与推及方式等方面的欠缺。“美德分为五种:勇敢、节制、虔敬、智慧、正义。苏格拉底的使命,就是劝说人们通过努力去理解和获取这些品质来照看好他们自己的灵魂。”然而苏格拉底选择接受死刑的审判体现的又是这五种的哪一方面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虔敬,对法律的虔敬。但未必见得。我想这是一种尊重。尊重和虔敬有什么不同?虔敬的对象都有其崇敬的一面,虔敬是一种善行,其本身就有美好的影子。而尊重,却并不显得那那么崇高,而是更中性一些。就此事来看,苏格拉底的审判使不公正的,法是不善良的。“临刑前,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同来看他,告诉他,朋友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已安排妥当,可是苏格拉底却坦然自若,表示不越狱,克里同告诉他,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遵守这样的法律简直是迂腐,但仍然无效。苏格拉底还反问:越狱就正当吗?对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的制裁难道就正当了?有没有一种服从任何法律的义务?”②苏格拉底的接受,体现着一点,他支持“恶法亦法”,我不认同这是对法律的虔敬,而只能看做是一种尊重吧。关于恶法的性质,也涉及到法的理论,即法的应然与实然,主观与客观。所以我们思考一下,哲学上的知与行,言与行的问题遭遇法的应然与实然,主观与客观,当人们不能将其二者完美的处理,实现一个两全的结局,偏向一种都有其选择的价值与意义。因此说,苏格拉底不改其言,不改其行,接受应然的公正,实然的不公,接受主观错误的判定,客观的正义,是出于一种虔敬还是对内心美德的一种尊重呢。显然是一种尊重。诚然,对美德的这种尊重恰恰也应该算作美德的一种。所以说,美德的涵义不应该只局限于勇敢、节制、虔敬、智慧、正义这五种,也不应该把接受不公的事物全部概括的理解为一种虔敬。 苏格拉底的喜好是交谈与辩论,一位认识他的将军曾说: 无论是谁接近苏格拉底,并和他一起交谈,都会被苏格拉底有意地引向一个论题。随便以任何主题开始,苏格拉底都会引着他在这主题周围不停地绕来绕去,随后他发现自己将不得不对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做一番说明才可。一旦他陷入了困惑,苏格拉底就会对他进行一番完全彻底的思想审查。④ 苏格拉底总是在试图做这样一份事情,试图发现美德的内容,在发现的过程中告诉人们“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这些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我想,这两点也是其在雅典人推及其美德理念却不为人接受的原因。苏格拉底追求美德,雅典人也在追求美德,但两者的追求方式也不尽相同。苏格拉底认为去理解美德是拥有他们的必要的前提条件。除非他知道美德是什么,否则一个人不可能是真正有德行的。③苏格拉底一直主张对美德需要有正确的思考,而这也应该是最主要的内容,但他忽视了实践,真正实际地实行。难道和苏格拉底交谈没有获得对美德正确思考的人就一定是一个腐化堕落,阴险恶毒,在道德上从不履行义务的人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苏格拉底把美德始终上升的一个哲学的高度

老子的管理思想

老子的管理思想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什么是道;与道相对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圣人是怎么管理相对的天下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与管理思想的契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天下是相对的,充满辨证的关系的思想与企业策略的权变思想的锲合。无为而治思想与企业中人性化的自主管理思想的锲合;弊而新成的思想与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和管理艺术思想的锲合。 标签:道真实相对自主管理修养 读《老子》有三大主线,通读和理解三大主线,能从中发现有益于今的管理思想。《老子》的三大主线是①什么是道,②由“道”统帅的天下是什么样子,③圣人是怎么管理天下的。 1 什么是道 1.1 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代表真正的唯一老子第一章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大体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言语描叙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用名称界定的,就不是恒久的“名”。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从上可以看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基,它是本体,无法用我们世俗的言语来表述出来的。我们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事物都是相对真实的。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给每一个事物起个名称,但名称是个概念的东西,是相对的,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就像一个地方的地名一样,几千年前是这个名称,沧海桑田,几千年后又变成另外一个名称了。而道则不同。道是绝对不变的,绝对唯一的。它不会因时间地点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言语的变化而变化,就像老子所说的,如果用“道”可以用我们俗世的言语来描叙,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因此“道”是绝对真实,绝对不变的。 1.2 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与企业管理中树立企业理念、共同愿景的锲合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折射出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对于一个企业,首要的就要像老子所说的“道”一样,应该建立自己本企业的理念、共同愿景。这个共同愿景就是本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且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而且,这个本企业存在的理念、共同愿景能够紧紧团结本企业的员工,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拥有共同的目标。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是凝聚全体员工最有力的措施。共同愿景是员工们法发自内心的愿景,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并且能孕育出无限的创造力。因此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和凝聚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中提出了共同愿景的理念。他说道: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

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

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古代著名人物有哪些思想成就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文学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 【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浅析老子的政治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

浅析老子的政治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 闫祯 (山东中华文化学院济南 250002) 内容摘要:和谐社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政治的和谐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子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道德经》中论述的关于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天道公平的社会平等观念、轻令简约的为政观念、弥兵反战的和平思想,是老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虽然这些思想还不系统, 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但《道德经》中的关于政治和谐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关键词:老子、政治和谐、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中国是最早提倡“和谐”的国家,有着注重建设和谐社会的悠久历史。老子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道德经》中, 就有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社会的理念, 虽然这些理念还不系统, 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现在

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但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现代与传统的互补,《道德经》中的关于政治和谐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和谐思想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对无为而治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治大国,若烹小鲜”。统治者只有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即圣人,百姓并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以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自然规律。若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百姓便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就违背了无为而治的总体思想,那么国家离灾祸也就不远了。这告诫了日后的执政者,治理国家就像烹鱼一样,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使之共存共荣,相互促进。掌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度”,做到使统治不扰民,又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后世的执政者以无为之心处以无为之道。 老子以为,过分看重自己,过多考虑自己的利益,是一切祸

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

道德经中的为政之道 《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名天地之始;有名,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此,若此篇能尽论本人欲说之语,则非常道。然欲以常有,观其徼,若真行无为而治之道,则天下万民已德深、福厚,无需引导,而实则非如所想,未得尽善,实需引导,因有此篇。 为政者,作为政府的“道德代理人”,肩负自身道德与公共道德双重德行。为政之道,政者正也,为官之道,官者宝冠盖于双口之上,心正则口正,是非曲直,自有公论,实在无需多言。然而,曲高则和者寡,不向民众传播政治思想,则万民不解其意。厚德者为重,现实中,我们更希望“厚德者众”,但无深厚学术积淀想有深厚德行实为难得,因此圣人提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实在也是未开化时代的不得已之举。于今时今日,民风开化、百家争鸣,不应再行“愚民”之道,而应行流水之道,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下因未尽善,需有德深福厚之人善利万民、疏导众生。而流水如人性,人类不可离水而生,但水多则致大水溏泄之势,淹没生灵。因此,为政之道,当在中庸,不可竭泽而渔,更不可水漫金山,应折中取之。为政者,善利教育使民开化、善利医疗使民性命无忧、善利法律使民依规而行、善利交通使民畅行天下,为政至此,则是顺应天道民意,疏导众生,利于万民了。 良人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而人无完人,处于花花世界,不可强求众人皆精于三长,但若具备其一,则已具良人之德行也。处为政之位,实需良人。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现世并不需要为政者人人学会道德经,但现实需要为政者“居善地,心善渊”,不然现世报也是时有之事。既然居于富丽的楼阁之内,更要时时刻刻铭记服务民生之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自然之势,顺应天道之势。但却也不是卑躬屈膝,顺应氓民之意。毕竟,天下未得尽善,并非尽是善民,因此需要为政者因时而行、因势而行,善于“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善民用善言疏导可使其教化,氓民对其依法而行、依法而惩,可使其心转恶为善。因此,氓民多有出言不逊,诋毁法律之言,而善民则有诋毁不善之人言论。为政者,应惩治氓民之言论,而接纳善民之言论并为善民之恼怒予以解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 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 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 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 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 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语言哲学】老子的语言观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开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智慧,他的哲学思想启迪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古及今,绵延不绝。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并在当今世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老子不是语言学家,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语言观点多数是零散的片断,而且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论述中。分析老子的著名命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可以看出他的语言观。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以用名言概念言说和表述的,可以言说和表述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和名——那个作为事物本原的具有最高普遍性的道。道是不能命名的,如果可以命名,决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名。从老子的说法看,表示言说的道,是指具体的语言活动,即日常语言。日常语言是不能谈论“道”的本体,它既不能给“道”下定义,也不能对“道”进行描述和描绘。日常语言描述的决不是“道”,而是“道”的种种表现和体现。然而,老子还是给与“道”一个名称,用“道”这一最高范畴来言说“道”,老子的道(言说)已不是一般的日常语言,而是一种哲学语言。另外,在老子看来,语词是事物的标志,是事物的代表。名称是代表某种事物的,它由特定的语词来表示。语词可以分为一般语词和特殊语词,分别表示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老子说的第一个“名”作名词用,是泛指的,包括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可名”的“名”作动词用,即给予事物命名,老子认为,给予事物的名称都是特殊的具体名称,而不是一般名称。所谓老子的一般名称应理解为具有普遍性的名称即常名。老子为“道”起了不同的名称(别名),如“大”,“一”等,这些是普遍性程度最高道的概念。同时他在描绘“道”的情况下,也使用了许多具体名称或者概念。但是具体概念不能真正了解恒常的道,用他的话说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老子的无名学说,不要名称,不要概念。直接去把握。 就是不要搞那些使用语言的思想教化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把语言看作是人的一种活动,一种行为。“言”是一种行为,“不言”是另一种行为,老子提倡后者,反对前者。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老子那里,语言绝非空洞无物的东西,它代表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方略或者政策。他提倡“不言”,就是不要鼓吹和宣扬这些东西,而是实行无为而治。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9602598.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34期 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连接起长安和罗马,开了中欧文明对话的先河。 2011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希腊雅典孔子学院、弗雷展会集团、意 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瑞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孔子文化行暨中欧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于10月10日至20日分别在瑞士的苏黎世、意大利的罗马和希腊的雅典举行。山东文化代表团带着孔子故乡的问候,来到遥远的欧洲,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与访问活动。 民间艺术亮相苏黎世 10月11日,中国民间艺术展在瑞士苏黎世奥布里姆勒文化中心举办。 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建交61年来,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互相了解的热情日益高涨。 展览选取了陕西华县的皮影、山东潍坊的年画和各地剪纸精品共60余幅。瑞士的观众通过观看中国农村的草根艺术感受到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和文化生活,从而增进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展览会上,来自相关地区的专家还向瑞士朋友介绍了民间作品所包含的故事和寓意,使观众获益匪浅。瑞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汪人健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深化交流。 孔子文化展在罗马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跨越万里,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意大利已经拥有了10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一项着眼于青年、未来和友好的事业,它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桥。 10月14日,孔子文化展开幕式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此次展览由50余幅精美图片组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学说创立、传承和变迁。展览受到了各地孔子学院师生及当地民众的欢迎,让欧洲观众对孔子有了更亲切和人文的感受,并对其生平和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古老智慧,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同样,没有古老的中华文明也就没有现代的亚洲。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与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曾经共同引领世界文明走出蒙昧,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