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暨南大学食品工艺导论2010,2011年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食品工艺导论2010,2011年考研真题

暨南大学食品工艺导论2010,2011年考研真题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食品工程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832食品工艺学导论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冷藏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冷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在常温下(20℃)存放,由于随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作用和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直至食品腐败或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这种变化即是食品的质变。 2. 冷害:当冷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3. 移臭(串味):具有强烈香或臭味的食品冷藏在一起发生串味,使食品原有风味发生变化 4. 淀粉老化:淀粉老化是指食品中以α-淀粉形式存在的淀粉在接近0℃低温范围中,α-淀粉分子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淀粉β化的现象。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作用,所以不易被人消化吸收 5.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著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种现象叫寒冷收缩。 6.冻结食品的干耗现象:由于冻结食品表面与冻藏室之间的温差,使得冻结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造成水分损失,从而使冻结食品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即俗称干耗。 7.冻结率:冻结率=1- 食品的冻结点℃ ─────――――――── 食品冻结点以下的实测温度℃ 或指食品在共晶点和冻结点间的任一温度下冻结水 分的比例。 8.有效冻结时间:即食品中心温度从开始的温度下降到所要求的冻结终温所需时间。 9.公称冻结时间:食品各处温度相同都为0℃,其中心点温度只下降到该点食品的冰点所需时间。 10.冻结烧:由于干耗的不断进行,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向内延伸,达到深部冰晶升华,这样不仅使冻结食品脱水减重,造成重量损失,而且由于冰晶升华后的地方成为微细空穴,大大增加了冻结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表面变黄褐,使食品外观损坏,风味、营养变差,称为冻结烧。 11.冻结食品的T.T.T概念:是指冻结食品的品温变化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即冻结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冻结食品的品温越低,优秀品质的保存时间越长。T.T.T概念还告诉我们,冻结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品质降低是累积和不可逆的,但与经历的顺序无关。 12.温度系数Q10:Q10是温差10℃,品质降低的速度比,也就是温度降低10℃,冷冻食品品质保持的时间比原来延长的倍数。 13.共晶点:食品中含有的全部水分都结冰的温度。 14. 冻结点:食品中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所谓冻结点。 15. 真空冷却:真空冷却又叫减压冷却,它的原理是根据水分在不同的压力下有不同的沸点,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汽化热使食品本身的温度降低,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16. 冻结膨胀压:0℃冰比0℃水体积约增大9%,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冻结时体积会膨胀。冻结时表面水分首先结成冰,然后冰层逐渐向内部延伸。当内部的水分因冻结而膨胀时会受到外部冻结层的阻碍,于是产生内压,所谓冻结膨胀压。 17.水蒸气凝结解冻:在真空状态下,水在低温时沸腾,沸腾形成的水蒸气遇到更低温的冻品,在其表面凝结。此时放出的凝结热被冻品吸收,使冻品温度升高而解冻。 二、填空题: 1. 影响食品变质的原因:微生物作用、酶的作用、非酶变化。 2. 在食品变质的原因中,微生物引起的变质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3. 食品冷却的温度范围上限是15℃,下限是0~4℃。 4. 缩短冻结时间可选择的途径:减小冻品厚度x、降低冷冻介质温度t、增大传热面的放热系数α。 5. 在实用冷藏温度(-15~-25℃)的范围内,Q10的值是2~5 。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气调贮藏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气调贮藏气调贮藏是调节气体成分贮藏的简称,指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 降低O2浓度以及根据需求调节其气体成分浓度)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2. 双高指标控制双高指标控制是指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约相等,氧和二氧化碳的总和大约一直 接近21%。 3. 双低指标控制是指氧和二氧化碳浓度总和小于10%。 4. 氧单指标控制是指简化贮藏条件或产品对二氧化碳敏感,只控制环境中氧的指标,二氧化碳用吸收剂全 部吸收掉。 5. 硅窗气调贮藏是利用硅橡胶具有良好的选择透性,使袋内的二氧化碳透出,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袋内, 维持袋内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的贮藏方法。 6. MAP即自发气调,是利用新鲜园艺产品自身的呼吸作用降低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同时提高CO2浓度, 如塑料薄膜保鲜袋、硅窗气调保鲜袋等。 7. ULO(超低氧气调贮藏)是指氧气浓度在1.5%以下的气调贮藏 8. 快速降氧是指人为的使封闭容器内的氧迅速降低,二氧化碳升高,免除了降氧期,封闭后直接进入稳定 期。 9. 彩镀夹心板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兼具气密和隔热功能。其上下两表面是镀锌钢板或合金铝板, 中间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10充氮降氧是用制氮设备分离大气中的氧气,得到96%以上的氮气,将氮气经进气管输入库内,库内的气 体从排气管排到库外,直到库内的氧浓度接近规定值为直。 二填空题: 1. 气调贮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自发气调、人工气调,前者利用新鲜园艺产品自身的呼吸 作用降低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同时提高CO2浓度;后者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和人的意愿调节贮藏环境中各 气体成分的浓度并保持稳定。 2. 气调贮藏的主要技术参数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温度。 3. 在气调贮藏中,气体指标控制的方式有:双高指标控制、双低指标控制、氧单指标控制、 多指标和变指标。 4. 气调库的检测系统主要检测气调库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O2、CO2和乙烯。 5.气密层通常设置在围护结构的内侧,便于检查和修复。 6. 气调库的特有设施有:气密门、观察窗、安全阀、调压袋等。 7. 按建筑形式分:气调贮藏库可以分为:土建库、组装库、大帐库等。 8. 在气调贮藏库中,一个完整的气调系统应主要包括贮配气设备、调气设备、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等。 9. 在气调贮藏库中,主要的气调设备有:真空泵、制氮机、降氧机、富氮脱氧机(或二氧化碳洗涤机、乙 烯脱除装置)等。 10. 气调贮藏库气调时,主要的降氧方式有燃烧降氧、充氮降氧、分离降氧等。 11. 气调的气体成分调节主要是调节__氧气_、二氧化碳__之比例并降低乙烯的量。 12. 硅橡胶是一种氧气与二氧化碳透过比大的薄膜材料。 13. 气调库的气体分析主要是对库内__氧气_____、二氧化碳和乙烯的分析。 14 自发气调贮藏效果相对人工气调较差,适用于短期贮藏或作为其他贮藏的辅助手段。 15.在气调贮藏过程中,O2浓度过低,CO2过高,产品容易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其症状近似于冷害。 16.气调贮藏的副作用是MAP的过高湿度,二氧化碳中毒、产品缺少香气等。 17 在气调贮藏气体指标控制方式中,双低指标控制的保鲜效果好,但贮藏费用相对高。 18.在气调贮藏的气体指标控制方式中,氧单指标控制是指控制环境中氧的指标,二氧化碳用吸收剂全部吸收掉。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 刁恩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考试内容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30分),选择题(20分),问答题(50分)。 二、考试内容: (一)食品原料特性 鱼类、畜肉类、乳类、果蔬类食品加工原料组织、成分特点及其加工特性;酶与食品质量的关系;食品加工、保藏与酶活性的控制;食品原料鲜度鉴别及原理。(二)低温保藏(鲜) 低温保藏原理;低温保藏的工艺要求;食品的冷却与冷藏;食品的冻结;冻结食品的保藏;冷藏链与T-TT;冷藏链建立和实施需要具备的条件;冻结食品的解冻;气调保鲜;鲜度指标。 (三)化学保鲜 化学防腐剂、抗氧化剂种类及作用原理;食品的变色及防止。 (四)辐照保藏(鲜) 辐照保藏(鲜)原理;食品辐照处理的剂量与方法;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五)干制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与微生物、酶的关系;平衡相对湿度;干制(干燥)方法及原理;冷冻干燥;半干(中间水分)食品;栅栏效应。 (六)腌制、熏制 食盐、食糖的作用;腌制保藏的原理;腌制方法与原理;熏烟的产生、成分与作用;熏材的选择;烟熏方法。 (七)发酵 发酵的概念;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类型;啤酒、酱油等主要发酵产品的制造原理;发酵条件控制。 (八)罐藏 制罐容器与材料的分类特点;罐头涂料的作用;罐藏原理;排气的作用、方法与原理;罐头密封;罐头杀菌。食品罐藏的基本工艺过程及其操作要点。(九)代表食品的加工原理 鱼糜及鱼糜制品制造原理。消毒乳、酸乳、干酪、乳粉、冰淇淋加工的原理及基本工艺。 (十)食品生产安全控制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概念与内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质量要求及管理方法; GMP、HACCP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控制。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附详细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6)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2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7)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32)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41)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50)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54)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 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 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 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 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 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 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 卷合,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 罐内汤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 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 体,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罐藏部分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 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 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 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 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 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 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 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 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干制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干制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食品干藏――就是脱水干制品在它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2. 干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3. 脱水――就是为保证食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脱水就是指人工干燥。 4. 干制--利用一定的手段,减少原料中的水分,将其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程度,同时,原料本身所含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使产品得以长期保存。 5. 干燥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W )和干燥时间(t )间的关系曲线,即W =f (t )。 6. 干燥速率曲线――就是干制过程中任何时间的干燥速率(dt dw 绝 )和该时间食品绝对水分(W 绝)的 关系曲线,即=f (W 绝)。在干燥曲线各点上画出切线后所得的斜率即为该点食品绝对水分时的相应的干燥速率。又因W 绝=f (t ),故有时在图中也可按照 dt dw 绝 =f (t )的关系画出干燥速率曲线。 7. 食品温度曲线――就是干燥过程中食品温度(T )和干燥时间(t )的关系曲线,即T 食=f (t )。 8. 滚筒干燥――蒸汽加热滚筒的表面,液体食品在滚筒表面形成薄膜,滚筒缓慢旋转时,热量由内向外传递而发生干燥,干燥速度极快。 9. 冷冻升华干燥――是使食品在冰点以下冷冻,水分即变为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真空下使冰升华为蒸汽而除去,达到干燥的目的。 10. 复水率--复水后沥干质量(G )与干制品试样质量(G )的比值。R 复=G 复/G 干 11. 复水系数--复水后制品的沥干质量(G 复)与该干制品在干制前相应原料质量(G 原)之比。K 复=G 复/G 原×100% 二、填空题 1. 干燥一般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有晒干、风干。 2. 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并促使物料中水分向外转移是脱水干燥的基本过程,湿热的转移是食品干制基本原理中的核心问题。 3. 在干燥的过程中,水分按能否被排除可分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4. 果蔬干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主要是依赖两种作用,即水分内扩散和外扩散作用。 5. 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加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6. 干燥过程可用三条曲线表示,分别为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食品温度曲线。 7. 干燥的动力是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 8. 干燥过程中的加工条件,影响物料干燥的因素是由干燥机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决定。 9. 影响物料干燥的因素是由加工条件和物料的性质决定。 10 干燥的加工条件是由温度、空气流速、相对湿度、大气压和真空度组成。 11. 影响干燥的食品性质是由表面积、组成分子定向、细胞结构、溶质类型和浓度组成。 12. 食品在干燥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有:质量减轻、体积缩小,表面硬化,疏松度,热塑性。 13. 直接接触式干燥机,加热介质是热空气。红外或高频干燥机,热量由辐射能提供。冷冻干燥,水分通过升华而除去。 14. 隧道式干燥机根据小车和空气流动的方向分为顺流、逆流、混合流动。 15. 滚筒干燥机属于间接接触式干燥机。 16. 食品干制是水分的_蒸发_和__扩散_结果。

《食品工艺学导论》-考研复习复习课程

《食品工艺学导论》 一:填空题 1、食品按照其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低温包藏食品、罐藏食品、干藏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和辐照食品。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果蔬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乳制品等。 2、食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为商品的食品需符合以下六项要求: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储运耐藏性。其中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营养和易消化性。 3、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三大类。 4、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数量的控制、加工过程的除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控制。 5、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PH 值、氧气、水分、营养成分和温度等。 6、在食品的加工与储藏中,与食品变质有关的主要酶类有氧化酶类、脂酶和果胶酶。 7、目前已知参与酶促褐变的氧化酶主要是酚酶或多酚氧化酶,底物是食品中的一些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单宁物质。 8、葡萄糖、果糖等还原性糖与氨基酸引起的褐变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 9、脂肪自动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既诱发期、增值期和终止期,三者之间并无明显分界线。 10、食品的保藏原理有无生机原理、假死原理、不完全生机原理和完全生机原理等原理。 11、食品加工过程中热杀菌的方法主要有巴氏杀菌法、常压杀菌法、高压杀菌法。 12、化学药剂的杀菌作用按其作用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即抑菌和杀菌。 13、根据辐射剂量及目的的不同,食品辐照有三种类型,即辐照阿氏杀菌、辐照巴氏杀菌、辐照耐贮杀菌。 14、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藏过程中,食品将可能发生四种褐变反应,它们分别是美拉德反应、焦糖化、抗坏血酸氧化和酶促褐变。 15、针对酶促褐变引起的食品败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亦即钝化酶活性和减少氧气的供应。 16、食品加工中酶活性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加热处理、控制PH 值、控制水分活度。 17、在食品烫漂过程中,一般以过氧化物酶(酶)是否失活作为食品中酶活性钝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冷藏

一、名词解释: 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在常温下(20℃)存放,由于随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作用和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直至食品腐败或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这种变化即是食品的质变。 2. 冷害:当冷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3. 移臭(串味):具有强烈香或臭味的食品冷藏在一起发生串味,使食品原有风味发生变化 4. 淀粉老化:淀粉老化是指食品中以α-淀粉形式存在的淀粉在接近0℃低温范围中,α-淀粉分子自动排列成序,形成致密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迅速出现淀粉β化的现象。老化的淀粉不易被淀粉酶作用,所以不易被人消化吸收 5.寒冷收缩:宰后的牛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肌肉会发生显着收缩,以后即使经过成熟过程,肉质也不会十分软化。这种现象叫寒冷收缩。 6.冻结食品的干耗现象:由于冻结食品表面与冻藏室之间的温差,使得冻结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造成水分损失,从而使冻结食品表面出现干燥现象,并造成重量损失,即俗称干耗。 7.冻结率:冻结率=1- 食品的冻结点℃ ─────――――――── 食品冻结点以下的实测温度℃ 或指食品在共晶点和冻结点间的任一温度下冻结水 分的比例。 8.有效冻结时间:即食品中心温度从开始的温度下降到所要求的冻结终温所需时间。 9.公称冻结时间:食品各处温度相同都为0℃,其中心点温度只下降到该点食品的冰点所需时间。 10.冻结烧:由于干耗的不断进行,食品表面的冰晶升华向内延伸,达到深部冰晶升华,这样不仅使冻结食品脱水减重,造成重量损失,而且由于冰晶升华后的地方成为微细空穴,大大增加了冻结食品与空气接触面积。在氧的作用下,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表面变黄褐,使食品外观损坏,风味、营养变差,称为冻结烧。 11.冻结食品的概念:是指冻结食品的品温变化与品质保持时间的关系,即冻结食品的品质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冻结食品的品温越低,优秀品质的保存时间越长。概念还告诉我们,冻结食品在流通中因时间、温度的经历而引起的品质降低是累积和不可逆的,但与经历的顺序无关。 12.温度系数Q10:Q10是温差10℃,品质降低的速度比,也就是温度降低10℃,冷冻食品品质保持的时间比原来延长的倍数。 13.共晶点:食品中含有的全部水分都结冰的温度。 14. 冻结点:食品中冰晶开始出现的温度即所谓冻结点。 15. 真空冷却:真空冷却又叫减压冷却,它的原理是根据水分在不同的压力下有不同的沸点,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汽化热使食品本身的温度降低,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16. 冻结膨胀压:0℃冰比0℃水体积约增大9%,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冻结时体积会膨胀。冻结时表面水分首先结成冰,然后冰层逐渐向内部延伸。当内部的水分因冻结而膨胀时会受到外部冻结层的阻碍,于是产生内压,所谓冻结膨胀压。 17.水蒸气凝结解冻:在真空状态下,水在低温时沸腾,沸腾形成的水蒸气遇到更低温的冻品,在其表面凝结。此时放出的凝结热被冻品吸收,使冻品温度升高而解冻。 二、填空题: 1. 影响食品变质的原因:微生物作用、酶的作用、非酶变化。 2. 在食品变质的原因中,微生物引起的变质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3. 食品冷却的温度范围上限是15℃,下限是0~4℃。 4. 缩短冻结时间可选择的途径:减小冻品厚度x、降低冷冻介质温度t、增大传热面的放热系数α。 5. 在实用冷藏温度(-15~-25℃)的范围内,Q10的值是2~5 。 6. 食品冷冻工艺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食品冷却和冷藏的方法、食品在冷却、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867食品工艺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67食品工艺学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雪人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178768545.html,

【资料说明】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在此经考验团队集体编撰的“中农食品工程历年真题解析”汇集了中农食品工程(专硕),近三年的真题解析,仅供参考。 近年来试卷题型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根据考察知识点的需要及试题的难度情况,一般设置简答题5-10题,每题10-12分左右,论述题不超过3题,每题15-25分。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食品保藏原理30分,果蔬加工工艺学30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60分,其中肉品加工工艺学30分,乳品加工工艺学30分,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30分。从分值上看,每科的分值分布是很均衡的,作者在分析了历年真题后,发现的确是这样。而且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一方面说明这些考点是重点,另一方面说明今年考过的考点,明年很可能会再次出现,例如:11年和12年重复考到面团的调制、乳中各成分的存在状态;12年和13年重复考到面包的感官指标、变相考察果蔬汁的工艺流程及要点。所以建议考生将真题资料反复研究,自己整理出答题思路,不要拘泥于本资料所提供的参考答案。 本资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由中农研究生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考研辅导用书,希望通过此书,能与大家相聚中国农大!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本资料的整理,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广大考生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目录 2011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 (4) 2012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867食品工艺学考试试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品工艺学试题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 当储温低于某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菜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现象称之为冷害。 2.渗透作用:指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溶剂从低浓度经过半透膜向高浓读溶液扩 散的作用。 3.肉类发色助剂:指本身没有发色的功能,但和亚硝酸盐这类发色剂合用时能 很好地改善发色的状况的一类物质,如抗坏血酸等。 4.升华干燥:将食品预先冻结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升华方式除去水分的干燥 方法。 5.辐射臭:通过辐照处理和热处理,可以加速农产品及其制品中脂肪的自氧化 过程,从而产生臭味。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 顺次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磷酸盐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物质,在食品加工中具有明显的改善品质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A、B、D A,提高体系pH值;B,增加离子强度;C,乳化油脂;D,解离肌动球蛋白。 2.下列哪种糖类的扩散系数最大:A A,葡萄糖;B,蔗糖;C,糊精;D, 饴糖。

3.既能保证原料组织中的盐分均匀分布,又能避免原料接触空气出现氧化变质现 象的腌制方法是:B A,干腌法;B,湿腌法;C,注射法;D,混合腌制法。 4.糖青梅、糖杨梅、蜜枇杷和蜜樱桃等水果应采用下列哪种糖制方法制成蜜饯A A,一次煮制法;B,多次煮制法;C,减压煮制法;D,蜜制。 5.皮蛋的清凉味是来自于皮蛋中的:C A,酮酸;B,硫化氢;C,氨;D, 谷氨酸钠。 6.食品熏制时采用哪种方法致癌危险性最小。D A,冷熏法;B,热熏法;C,温熏法;D,液熏法。 7.果蔬干制过程是以下哪种过程:D A,既灭菌又灭酶;B,灭菌不灭酶;C,不灭菌灭酶;D,既不灭菌又不灭酶。 8.用于抑制马铃薯、洋葱等的发芽;杀死昆虫和肉类的病原寄生虫,延迟鲜活食 品的后熟辐射剂量是:A A,低剂量辐照;B,中低剂量辐照;C,中高剂量辐照;D,高剂量辐照。 9.下列可以作为辐照放射源的是:ABD A,60Co,;B,137Ce C,226Ra;D,电子射线加速器。 10.对CO2很敏感的作物,气调贮藏时氧和二氧化碳的配合应采用:BD A,双指标(总和约为21%);B,双指标(总和低于21%)中的低指标;C,双指标(总和低于21%)中的中指标;D,O2单指标。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腌制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腌渍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液熏法:在用木材制造木炭时,将其发生的熏烟进行浓缩,除去油分、焦油的水溶性物质称为熏液(木 醋液)。液熏法是将原料放在用水或淡盐水稀释至三倍左右的熏液中浸10~20小时,干燥后制成成品的方法。 2.返砂:即重结晶因糖煮条件掌握不当,产品内部或表面会出现结晶糖霜,质地粗糙变硬,失去光泽, 容易破损,品质低劣。 3.麦芽糖浆:一般用糯米或粳米加麦芽制成,主要成分为麦芽糖(50%左右)和糊精(10~20%),可代 替部分白砂糖,起到防止晶析的作用。甜度为砂糖的50%。 4.流糖/汤:高温高湿季节,果脯制品吸湿回潮,表面发粘变质。 5.发酵性腌渍品:该类产品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在腌渍过程中都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一般还 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力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进其风味,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显的酸味,总酸中以乳酸为主。 6.正型乳酸发酵:发酵中主要生成乳酸,没有或很少有其他产物的生成,产酸量高。 7.倒缸:腌渍品腌渍过程当中在菜缸的一端留一口空缸,依次翻倒,使缸上下温度、盐水浓度以及原料 吸收盐的程度均匀,并排除产生的不良气体。 8.长膜生花:在腌制品的表面或盐水表面生成一层灰白色、有皱纹的膜,可以沿坛壁向上蔓延现象,称 之为长膜,由产膜酵母引起。而表面形成乳白色光滑的“花”,不聚集不沿坛壁上升,称之为生花,由酒花酵母引起。 9.起漩生霉:腌制品若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水使表面的盐浓度相对降低,水活增大,产品生漩并长出各 种颜色的霉。 10.发色助剂:为了使发色机理进一步彻底完成所使用的添加剂。 11.电熏法:将制品以一定距离间隔排开,相互连上正负电极,然后一边送烟,一边施以15~30kV的电压 使制品作为电极进行放电。 12.培根:即烟熏咸猪肉。它是用猪的肋条肉经过整形、腌制和烟熏等工序加工而成,是西式肉制品主要 品种之一。 13.盐水注射法:食品腌渍方法的一种,可以加速腌制时的扩散过程,缩短腌制时间,分为动脉注射腌制 和肌肉注射腌制。 二、填空题 1.常用硬化剂有石灰、氯化钙、明矾、亚硫酸氢钙等 2.非发酵性腌渍品包括咸菜,酱菜,和糟菜等。 3.肉类腌制可起到防腐,呈色和提高肉的持水性的作用。 4.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亚硝酸钠含量在香肠类中不超过30mg/kg,在腌制火腿、腊肉中不超过20 mg/kg。 5.熏烟中主要成分有酚,醛,酸,羰基化合物等。 6.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钠和亚硝酸钠_。 7.腌制过程中常见的发酵类型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8.皮蛋的形成分为化清,凝固,转色和成熟四个阶段。 9.可发挥防腐功能的微生物发酵作用主要有乳酸发酵、轻度的酒精发酵和微弱的醋酸发酵。 10.摇捡皮蛋,有干硬的撞击声者为脱壳蛋,有水响声音者为水响蛋,一端有水荡声音者为烂头蛋。 11.我国蜜饯按加工区域可分为京式、广式、苏式、闽式四种。 12.常用的发色助剂有抗坏血酸钠和烟酰胺。 三、选择题 1.咸蛋加工应使作_B_来调制盐泥。 A.黑色土壤 B.细砂 C.黄色或红色粘土

食品工艺学 考纲

南京医科大学编(高纲号0763)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7章,首先是绪论,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第1章是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介绍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以及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第2章是食品的低温保藏,介绍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的冷藏、冻藏、解冻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第3章是食品罐藏,介绍食品罐藏的原理及基本工艺过程。第4章是食品的干制保藏,介绍食品干藏的原理及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第5章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介绍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食品常用的腌制及烟熏方法。第6章是食品的化学保藏,介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和食品抗氧化剂。第7章是食品的辐照保藏,介绍食品辐照杀菌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通过修读本课程,要求应考者能熟练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工艺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基本原理; 2、各种食品加工原理的要点。重点掌握热加工、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 3、掌握食品保藏加工的主要方法 4、基本掌握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课程之后进行教学,学习了本专业课后,可继续学习软饮料工艺学、乳制品工艺学、农产品加工、焙烤工艺学等工艺学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二)学习要求 了解食品工艺学在营养、与健康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任务。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引言 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食品工艺学的内容与任务 1、领会:食品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2、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定义 第三节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1、领会: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 2、掌握:食品保藏学的定义 第四节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 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一)课程内容 介绍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和特性。 (二)学习要求 了解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控制食品质量变化的主要途径。

食品工艺学历年全真试题集

食品工艺学历年全真试题集 一、填空 1.食品的变质包括品质下降、营养价值下降和安全性下降、审美感觉下降。 2.在干燥操作中,要提高干燥速率,可对食品作如下处理:升温、加快空气流 速、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3.辐射类型主要有电离辐射(低频辐射线)和非电离辐射(高频辐射线)两类。 食品保藏主要应用电离辐射,在商业上,经常采用人工制备放射性同位素Co60作为辐射源。 4.烟熏成分中,酚类物质和羰基化合物是与烟熏风味最相关的两类化合物。 5.在腌渍保藏中,要使腌制速率加快,可选用下列方法选择合适腌制剂、降低 体系的粘度、提高温度、提高溶质浓度和降低被腌制物的厚度。醇类和烃类是与风味无关的物质。在烟熏成分烃类中,苯并芘、二苯并蒽是致癌物质。 6.表示金属罐封口质量的三个50%分别是指叠接率、紧密度和接缝盖钩完整率。 7.决定罐藏食品是否需要高压杀菌的两个基本因素是PH、Aw,原因是低酸性食 品的抑菌能力差,需高温高压杀菌,而酸性食品的抑菌能力强,所以可以常温常压杀菌。? 8.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2℃~15℃,冻藏温度一般是-18℃。 9.目前食品工业中有哪三类浓缩方法:膜浓缩、蒸发浓缩及冷冻浓缩。 10.影响冻藏食品中冰晶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冻结时间和冻结速率。 11.罐藏食品的排气方法:加热、真空、热罐袋。 12.食品保藏的实质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控制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 性并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损失,使食品的贮藏期提高。 13.当食品处在某一空气相对湿度ψ下达到平衡时某食品的水分活度aw是食品 有效水分含量,且在数值上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相等,若aw>ψ,则食品将会有水分蒸发,当aw<ψ,则食品会吸湿。 14.新鲜的果蔬的冷藏温度范围常控制在0~5℃,原因是抑制酶的活动和呼吸作 用,延缓储备物质的分解,任何冰点相近的食品,当以不同冻结速度降至冻藏温度时,它们的冷耗量应相同,食品冻结过程中冻结层分解面速度和溶质扩散速度决定了冻结食品内溶质几何分布的程度。冻肉的食用品质常受着冷冻条件贮藏和解冻等条件的影响。 15.区分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的界线是PH=4.6和aw=0.85,原因是在PH<4.6 及aw<0.85时肉毒杆菌不能生长繁殖,不能产毒,低酸性食品的杀菌对象菌为P.A.3Q9生芽孢梭状芽孢杆菌,商业灭菌的灭菌值应达到的要求,酸性食品中平酸菌为嗜热凝结芽孢杆菌,商业灭菌的杀菌值应为。

上海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复试《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

上海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复试《食品工艺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食品工艺学(第二版),夏文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重点考核章节 第一章食品的成分及其加工特性 第一节食品的加工概念★ 一.食物与食品 二.加工工艺 三.食品加工工业 第二节食品加工原料的特性和要求★ 一.食品原料主要组成 二.影响原料加工的因素 三.食品原料的储藏与保鲜 第三节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 一.食品的质量因素 二.变质的影响因素 三.食品加工的原则 第四节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其前景 第五节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内容 第二章热冷处理加工原理 第一节热加工原理★ 一.罐头食品的腐败及腐败菌 二.微生物的耐热性 三.酶的耐热性 四.热加工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五.热加工时间的推算 六.罐头食品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 第二节热烫 一.热烫的目的和影响因素 二.热烫方法 第三节巴氏杀菌 一.巴氏杀菌的目的 二.包装产品的巴氏杀菌方法 三.未包装产品的巴氏杀菌方法 第四节商业杀菌工艺 一.包装食品的高温杀菌 二.超高温杀菌 三.微波杀菌 四.高压杀菌 五.其他杀菌方法 四.高压杀菌 五.其他杀菌方法 第三章脱水处理加工原理

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 一.水分活度对食品的影响 二.食品的干藏原理 第二节食品干制的基本原理★ 一.干制机制 二.干制过程特性 三.影响干制的因素 四.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 第三节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干制过程食品的主要变化 二.干制品的复原性和复水性 三.食品的干制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 一.空气对流干燥 二.接触干燥 三.真空干燥 四.冷冻干燥 五.干燥方法的发展 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和贮藏 一.包装前干制品的预处理 二.干制品的包装 三.干制品的贮藏 第四章腌渍与烟熏处理加工原理 第一节食品的腌渍加工★ 一.腌渍类型 二.腌渍加工的理论基础 三.生物组织的扩散和渗透现象 四.腌渍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二节烟熏加工★ 一.烟熏目的 二.烟熏加工的原理 三.烟熏工艺 四.烟熏的方法 五.液态烟熏制剂 第三节半干半湿食品 第五章发酵加工原理 一.发酵的概念以及重要的微生物作用类型 二.发酵加工的原理 三.控制食品发酵的因素 四.发酵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第六章化学加工原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