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三:专题4(第2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专题4(第2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专题4(第2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专题4(第2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作业及答案

第2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学习目标】比较斯大林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评析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探索的辩证分析能力。

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1.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1925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先实现了__________,后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1936年宣布苏联建成第一个__________国家。

2.1952年,斯大林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1.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认识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在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的。

2.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____________规律,即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3.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________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需要。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两种____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保持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社会,__________

制度已被消灭,因此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这一认识,划清了______________商品生产与______________商品生产的界限。但是,他又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商品。4.对价值规律的认识

(1)价值规律是________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__________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________的作用。

②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社会主义生产是由______________发展规律调节的。

四、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1.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____________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______________,可以避免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________状态及周期性的____________。

2.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________,甚至________,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__________。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与__________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一味地强调计划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角度阐释

苏联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意义①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是斯大林经济思想的物质根源。

②这些成就的意义:医治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①由来:针对当时经济学界的种种错误观点。

②地位: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角度内容评价

斯大林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批判唯意志论①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它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人们

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消灭规律、创造规

律。

②可以创造经济规律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

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从总体上来看

是正确的;实践

中未能正确把

握和利用这一

规律,即在一些

社会主义国家

的建设实践中,

人们往往过分

强调国家利益

和集体利益的

重要性,强调积

累的重要性,未

能全面正确地

处理好国家利

益、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之间

的关系,处理好

积累与消费之

间的关系

斯大林论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产生的条件①科学规律反映的是自然界或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②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是当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失去效力以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正是由于存在这一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

斯大林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①资本主义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

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角度阐释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的变化

①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

②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

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可以相容,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界限。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

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反映了斯大林对此问题认识的片面性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认识

①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②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两种情形:a.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b.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

4.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角度

阐释

计划的好处

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制定、执行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避免破坏国民经济并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损害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保证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

计划与赢利的关系

强调按计划生产,未将企业眼前赢利放在第一位,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对计划的评价

①计划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与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计划的优点。

②一味地强调计划的作用,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③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1.剩余价值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

(3)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斯大林所认识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1)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经济。

(2)它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服务的商品经济,而不是为资本家牟取私利的唯利是图的商品经济。

(3)它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

(4)商品关系的范围与资本主义条件不同。在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山、银行、铁路等一切国有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1.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用4年零3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到1950年,苏联经济恢复、新建大企业6 200个,工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3%,国民经济实际增长64%。这表明()

A.苏联的经济模式具有局限性

B.苏联已经实现现代化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卫国战争使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2.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其工业总产值居()

A.世界第一,欧洲第二

B.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C.欧洲第二,世界第三

D.世界第三,欧洲第二

知识点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3.斯大林指出,科学规律反映的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这告诉我们()

A.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

C.经济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只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规律

4.针对社会上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的讨论,斯大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斯大林()

A.主张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内容的表述总体上来看是正确的

C.科学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

D.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可以认识利用

知识点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5.斯大林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是()

A.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后应消除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C.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创造价值规律

D.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6.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②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③个体所有制的生产部门④个体和私有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7.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发展中指出,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是()

A.限制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

B.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计划经济

8.“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对此,斯大林认为() A.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也会催生私有制,导致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C.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

D.国内存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制度,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

9.“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这是苏联社会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

A.没有看到苏维埃社会无所不能

B.没有认识到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服从于国家的经济计划

C.认识到无产阶级国家要摆脱价值规律的影响

D.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10.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斯大林认为()

①在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价值规律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

②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③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④社会主义生产是由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调节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知识点四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11.关于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科学地认识到计划的作用

B.科学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

C.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

D.国民经济的计划可以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

12.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赢利观意在说明()

A.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使高级赢利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经济失去活力

C.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不符合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

D.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消灭生产赢利的原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综合提升

13.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还存在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上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苏维埃国家是无所不能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服从于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计划。

(1)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

(2)斯大林对价值规律是怎样认识的?

14.近日人民网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各国共产党人都在探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1)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争论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有哪些基本观点?

(2)简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二、1.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生产资料公有化 2.剩余价值利润的产生和增殖 3.高度技术物质文化

三、1.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部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2.生产资料公有制雇佣劳动 3.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 4.(1)客观(2)①个人消费品调节者②有计划、按比例

四、1.社会化生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无政府经济危机 2.减少没有更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计划市场

课时作业

1.C[从题干提供的材料看,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并没有实现现代化,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苏联体制弊端,A项不符合题意;苏联经济逐渐恢复发展起来的原因不是卫国战争,D项说法错误。只有C项符合题意。]

2.B 3.B

4.B[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客观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表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完全正确,所以选B项。]

5.D[A、B、C三项的观点都与斯大林的观点相悖,故不能入选。]

6.D[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即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答案选D。]

7.B

8.B[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斯大林指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认为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所以B项正确。]

9.D[题中观点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其错误在于没有认清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是其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D项正确。]

10.B[①说法错误,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只在流通领域起作用,在生产领域不起作用;斯大林不仅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客观地发挥作用,而且指出了其存在范围及其与计划的关系,②③④都符合斯大林的观点,故B项入选。]

11.C

12.A[B、C、D三项都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优越性,故选A。]

13.(1)第一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存在,因而也就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存在。第二种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2)①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是不能没有价值规律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②价值规律的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生产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这有利于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赢利。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把握材料中有哪些观点,然后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本题材料中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否认价值规律的存在,二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斯大林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但又认为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价值规律不是调节者,社会主义生产是由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调节的。

14.(1)一是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以后,就应当消除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二是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

(2)①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以后改变了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②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③斯大林还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具有特殊性,但他又片面地认为,由于受决定性经济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教材题解

1.(1)苏联“四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2)你知道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何影响吗?

提示(1)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这一时期的争论促使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发表,该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澄清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前一种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2)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1)主张经济规律可以创造的观点,否认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

(2)二者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国家制定经济计划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1)想一想: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吗?

(3)你知道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何不同吗?

提示(1)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最根本的不同是二者运行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

4.(1)想一想: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价值规律吗?

提示(1)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价值规律存在并发挥作用。

5.斯大林高级赢利的观点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在斯大林看来,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实他只看到计划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市场的作用,具有片面性。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5课_课时作业

第二单元第五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是(A) A.古希腊B.古罗马 C.英国D.美国 [解析]古希腊民主是近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所以题干中提到的源头“她”是指古希腊。 2.(2018·遵义高一期末)“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D) A.小国寡民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 [解析]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3.(2018·江门高一检测)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A) A.废除债奴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 C.设立陪审法庭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梭伦废除所有债务,这为雅典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创造了条件,故A项正确。 4.(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始民主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划分的标准是(C) A.才能B.血缘 C.收入D.道德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中按照财产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因此,划分的标准是财产收入,C项符合题意。 5.(2018·通化高一联考)梭伦改革前,城邦公职人员由贵族会议“自行选举”。改革后,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这一变化有利于(A) 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 C.产生高素质领导者D.雅典平民掌握国家权力 [解析]“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说明选举不再由贵族掌控,故A项正确;B项中一切政务说法绝对;抽签选举难以选拔出高素质领导者,故C项错误;雅典仍然是贵族掌握国家权力,故D项错误。

2020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4课李白诗三首练习题

第二单元 诗的唐朝 第4课 李白诗三首 学案1 文本研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瀛.洲( ) ②天姥. ( ) ③剡.溪( ) ④渌. 水( ) ⑤谢公屐.( ) ⑥水澹澹. ( ) ⑦洞天石扉.( ) ⑧訇. 然中开( ) ⑨霓.为衣( ) ⑩鸾. 回车( ) ○11魂悸.( ) ○12噫吁嚱.. ( ) ○13鱼凫.( ) ○14秦塞. ( ) ○15石栈.( ) ○16猿猱. ( ) ○17萦.岩峦( ) ○18扪参.. 历井( ) ○19酣. 高楼(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①????? 屐( )屦( ) ②????? 倚( )依( ) ③????? 侍( )峙( ) ④????? 膺( )鹰( )赝( ) ⑤????? 暝( )瞑( ) 冥(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势拔.五岳掩. 赤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栗.深林兮惊. 层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霓为.衣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鸾回.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难于.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开国何.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但.见悲鸟号古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文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谈谈你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主旨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7:1.2.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原因的是( ) A .选择了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 B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成功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C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 .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2.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 .YR ∶Yr =1∶1 B .YR ∶yr =1∶1 C .R ∶r =1∶1 D .Y ∶R ∶r =2∶1∶1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 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和基因型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 .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 和基因型为yr 的比例为1∶1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 ) AaBb ――→① 1AB ∶1Ab ∶1aB ∶1ab ――→②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 子代9种基因型 ――→④ 4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有人种了100株番茄,它们都是同一植株的后代,发现其中有37株为红果、短毛叶;19株为红果、无毛叶;18株为红果、长毛叶;12株为黄果、短毛叶;7株为黄果、长毛叶;7株为黄果、无毛叶。根据以上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亲本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 B .亲本性状为红果、长毛叶 C .子代(F 1)群体中的基因型有9种 D .子代(F 1)群体中的纯合子占1/4 6.在F 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 .F 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 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 2个体 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 1,F 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1.(2012·枣庄市高一期末考试)某有机物叫苯酚。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 上述标识的含义是( ) A.自燃物品、氧化剂B.腐蚀品、有毒

C.爆炸品、腐蚀品D.氧化剂、有毒 【解析】苯酚有关的标识分别为腐蚀品和有毒物质。 【答案】 B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加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解析】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主要是为了避免因酒精的挥发而使下次使用时不能点燃的情况。 【答案】 A 3.为了列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 4NO 3 ②(NH 4 ) 2 SO 4 ③KCl ④油漆⑤汽油⑥过磷酸钙⑦MgO,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列车的是( ) 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 C.①④⑤D.①④⑦ 【解析】本题涉及的一些物质同学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从化学安全常识角度来说应该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本题也有巧解,MgO是不易燃物质,由此排除A项、B项、D项。 【答案】 C 4.(高考组合题)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①②③ A.(2010·江苏高考改编)洗涤沉淀时(如图①),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B.(2012·北京高考)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2009·广东高考)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2012·北京高考)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洗涤沉淀,在过滤器中的沉淀中,加入蒸馏水,浸没沉淀,让水 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错;用CCl 4 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取不和水相溶的萃取剂,装置为③,B对;粗盐提纯,首先将粗盐溶于水加合适试剂后过滤,再将食盐溶液蒸干即可,装置为①和②,D对。 【答案】 A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 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解析】取用固体时,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取用液体时,量少可用胶头滴管,量多时可倾倒;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时,液体的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1 第二章2.1 函数概念 课时作业

[学业水平训练] 1.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是( ) A .[-2,0] B .[-1,1] C .[1,2] D .[0,2] 解析:选A.∵f (x )的定义域是[-1,1],∴-1≤x +1≤1?-2≤x ≤0,故选A. 2.下列对应或关系中是A 到B 的函数的是( ) A .A ∈R ,B ∈R ,x 2+y 2=1 B .A ={1,2,3,4},B ={0,1},对应关系如图: C .A =R ,B =R ,f :x →y = 1x -2 D .A =Z ,B =Z ,f :x →y =2x -1 解析:选B.对于A 项,x 2+y 2=1可化为y =±1-x 2,显然对任意x ∈A ,y 值不唯一,故不符合.对于B 项,符合函数的定义.对于C 项,2∈A ,但在集合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对于D 项,-1∈A ,但在集合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 3.与函数y =x 相等的函数是( ) A .y =(x )2 B .y =3 x 3 C .y =x 2 D .y =x 2 x 解析:选B.A 中,函数定义域为[0,+∞). C 中,y =|x |与y =x 的解析式不同. D 中,函数的定义域为{x ∈R |x ≠0}. 4.已知等腰△ABC 的周长为10,则底边长y 关于腰长x 的函数关系为y =10-2x ,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R B .{x |x >0} C .{x |0y ,即2x >10-2x ,x >5 2 . 综上可知5 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全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1: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材料2:“嫦娥二号”奔月模拟图。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B.图中包含两级由自然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C.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嫦娥二号”奔月途中,与地球组成天体系统 2.有关“嫦娥二号”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奔月途中工作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B.在地月转移轨道段未飞出地月系 C.在其飞出地球大气层的奔月途中属于天体 D.在月球上探寻到存在生命的证据 解析:第1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第2题,“嫦娥二号”卫星在奔月途中,满足天体的条件;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能量来完成其工作;“嫦娥二号”在奔月过程中都未脱离地月系;从目前情况看,月球上还没有存在生命的证据。 答案:1.C 2.D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据此回答3~5题。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D.①③⑤⑥ 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答案:3.A 4.D 5.B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解析:选B。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具有庞大的体积、质量,吸引着众多天体在一定轨道上围绕其旋转。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上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第7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8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答案:7.B8.B (2012·枣庄高一检测)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于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共同开展火星探测活动。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材料回答9~10题。 A.火星距日较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 C.火星大气逆辐射强 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 10.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其主要表现是() 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和成分相同 ②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和地球的温度比较适宜 ④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④ 解析:第9题,行星表面的温度与距日距离有关,火星距日较远,温度较低。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接近且较适中;由于火星和地球赤道面与轨道面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同步试题

专题五第 4 课走向整体的世界同步试题 一、单选题 1.有史学家指出:“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这里所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 D.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下图反映了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据图可知 A.美国重视并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 B.英国已经完全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C.英德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日渐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 3.有史学家指出:“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这里所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 D.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4.下表是某一时期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其中数据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危机的发生 B.国内市场的饱和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政府的宏观调控5.继1876 年爱迪生建立工业实验室后,美国数十家大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实验室,每年提供上百万美元供自己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从事研究。这种做法 A.提高了基础科学的教育水平 B. 推动了美国垄断组织的产生 C. 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D. 有利于美国经济学理论的创新6.下表格摘编自陈衡 哲《西洋史》,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B.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C.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D.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7.18 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19 世纪,自然科学开始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1889 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在美国,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普遍而顺畅,1870 年代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19 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9:3.3 DNA的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 1. 关于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链DNA分子中,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 B. 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 解旋时需要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和解旋酶的作用 D.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2. 将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在第二次有丝分裂的中期时(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变异),发现某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内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内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是( ) A. O B. l C. 2 D. 4 3. 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 ) A. 可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上进行 B. 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作为模板 C. 以4种游离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 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4.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 下列实验使用和同位素标记法的有几项() ①卡尔文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假说,大肠杆菌繁殖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④鲁宾和卡门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6.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内DNA的合成原料来自于细菌 B.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物质都具有放射性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个体与含32P个体的比例为1:31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摩尔根通过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C.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8.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9. 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10.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课时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课时练习汇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解析:选B A、D项防止污染原试剂,B项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引起爆炸,C项防止漏气。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B.可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 C.用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D.尝一下实验室里酒精的味道 解析:选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在闻有毒气体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3.下列仪器常用于进行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选B 应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可进行过滤操作,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4.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B.玻璃棒 C.蒸发皿D.酒精灯 解析:选B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免外洒;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 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 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 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 解析:选A 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6.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该先关掉电闸 B.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不慎将稀盐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D.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10%的NaOH溶液 解析:选D 关掉电闸以防二次伤害,A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以防爆炸,B正确;酸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正确;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错误。 7.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选D 由过滤装置可知使用的仪器是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8.下列混合物适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KCl、NaNO3B.水、酒精 C.Na2CO3、CaCO3D.MgSO4、ZnSO4 解析:选C A、D两组中的固体物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法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水与酒精都是液体,互溶后仍都可以透过滤纸,因此也不能采用过滤法分离;C组中Na2CO3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采用过滤法分离。 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蒸发C.加热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填字母)? (1)除去NaCl溶液中的AgCl悬浮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作业】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习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时作业7[ 高考]

课时作业(七) [学业水平层次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A.①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的太阳辐射,按照大气受热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可见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B 对。第2题,“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答案】 1.B 2.C 3.“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放射性元素衰变 【解析】据题意可见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由此可见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自于地面辐射。 【答案】 B 夏季,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白天经常“晒水”(如图),以解决晚上洗澡的热水问题。完成下题。 4.“晒水”时,覆盖在桶口的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 C.增强大气辐射D.增强大气逆辐射 【解析】题文“晒水”时,覆盖在桶口的薄膜在白天太阳辐射最强时,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当太阳辐射变弱时,薄膜把吸收的热量以逆辐射的方式又还给水桶,提高了水的温度,D正确。 【答案】 D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6.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 ) 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 【解析】第5题,图示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状况,由冷热不均导致,读图分析,A地气压高,温度低。A错。垂直方向气流,A处下沉,B处上升,B错。B地气压低,温度高,C 错。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D对。第6题,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海洋是高压,陆地是低压,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白天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为白天,吹海风,A对。 【答案】 5.D 6.A 下图中①、②是等压面,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a、b、c、d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 ) A.a B.b C.c D.d 8.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A.a B.b

必修一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3 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迁峰会业已闭幕,中国作为主动参与制订客观标准的 创建者,其在峰会上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 ....。 B.2012年4月10日晚,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洛阳国花园工作人员表示,盛 花期在14日以后,届时人们将能看到浩如烟海 ....、千姿百态的牡丹。 C.园内百年以上的古树有1 067棵,其中600年以上的古树有198棵,一棵棵 古树老态龙钟,如白衣苍狗 ....,在风雨中飘摇。 D.热播电视剧《蜗居》针砭时弊,描述了当今都市持续攀升的房价下各阶层的 生活情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瑕不掩瑜 ....,剧情过多讲述了社会的不良现象,有 炒作的嫌疑。 解析:A项,“可圈可点”本义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后多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用于此处使用对象不当。C项,“白衣苍狗”意思是白衣般的浮云,刹那间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用于句中属于适用对象不当。D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句中先说的是剧情的优点“瑜”,后说的是剧情的不足“瑕”,应使用“白璧微瑕”。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色已晚,我只得依依不舍地走出了“红旗渠精神”展览大厅,抬眼望去,只见长安街两旁华灯初上,犹如千万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映照着中南海的绿树红墙。 B.此次布克文学大奖,希拉里·曼特尔不仅拔得头筹,将5万英镑收入囊中,而且她的这本小说也有望可能获得世界关注,进一步热销。 C.众所周知,电线、电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许多火灾的起因就是由于使用了质量低劣的电线、电缆造成的。 D.2012年在中国举办的第一项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第十二届中国全国冬季运动会1月3日晚上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了开幕式。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犹如千万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改为“犹如千万朵白玉兰含苞待放”,这样方能与前面的主语“华灯初上”搭配。B项,成分赘余。“有望”意思是有希望、有可能,后面再加“可能”就犯了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将“可能”删去。C项,结构混乱。“火灾的起因就是……”与“由于……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可以把“的起因”删除。 答案:D 3.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课后习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与技术结合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蒸汽机的广泛普及 2.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诞生于美国B.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发明于英国 C.美国莱特兄弟在19世纪末发明了飞机D.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是上海轮船招商局3.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科技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②汽车③水力织布机④电话机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③ D.②④ 4.“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是英国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5.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 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6.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C.“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7.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此表分析最准确的是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890—1917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8.《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 A.非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B.非洲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不同步 C.非洲的商业文明有一定的进步 D.非洲的经济完全是列强的附庸 9.美国在1893年之后出现了长达l0年的大规模企业兼并浪潮。仅1898年就有1208家公司被吞并,股票交易所市场的形成,使的工业股票可以上市交易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工厂有1063家,6000—8000人的工厂ll家。“企业兼并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 D.跨国公司的建立 10.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11.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对来访的记者说:“……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技术革新和成就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C.内燃机发明与应用 D.重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12.“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据此,下面关于这一时期“国际分工”表现的表述最贴切的是 A.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 B.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 C.工业化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D.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1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20: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2 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A. 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 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 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 D. 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3 关于“分离定律”的揭示和验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 孟德尔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使得遗传学研究从定量研究上升到定性研究 C.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验证其假说的正确与否 D.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花药离体培养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4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 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D.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5 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 B. 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 一、选择题 1.图标所警示的是()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燃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解析】图标画的是火苗的形状,因此表示易燃物质,当心火 灾。 【答案】 B 2.根据中国民航总局规定,旅客乘坐飞机时,可以较大量随身携带的物质是() A.硫黄B.氯酸钾 C.硝酸钾D.碘盐 【解析】硫黄是易燃品,氯酸钾、硝酸钾是易爆品。易燃、易 爆、腐蚀品等是旅客乘坐飞机时的禁带物品。 【答案】 D 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解析】较多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柔软的布或纸拭去,然后再用大量水冲先,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如果先用水冲洗,则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灼伤皮肤。 【答案】 C 4.有些化学仪器加热时需要放在石棉网上,但也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试管、蒸发皿B.试管、烧杯 C.试管、平底烧瓶D.蒸发皿、圆底烧瓶 【解析】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均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答案】 A 5.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其第一步操作是将足量 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①试管、②瓷坩埚、③坩埚钳、④泥三角、⑤酒精灯、⑥烧杯、⑦量筒中的硅酸盐质实验仪器有() A.⑤⑥B.①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灼烧固体要用到坩埚,而坩埚要放在泥三角上,此外 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坩埚钳为金属仪器。 【答案】 D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拿,A选项错误;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C选项错误;托盘天平称量药 品时应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接触托盘,且只能精确到0.1 g,D 选项错误。 【答案】 B 7.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③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⑥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D.全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学

2020人教版政治必修二 第4课 第1框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2019年5月1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反馈,点名芜湖、亳州一些地方弄虚作假、隐瞒问题,应对督察。这告诫各地政府应(A) A.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当 B.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C.切实履行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D.加快职能转变,推进“放管服” [解析]一些地方弄虚作假、隐瞒问题,这告诫各地政府应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敢于担当,A正确。政府应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B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政府应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不是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C与题意不符。材料并不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 ①要通过必要的法律和程序来约束权力②政府要包办一切,正确行使权力③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④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这启示我们要通过必要的法律和程序来约束权力,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①③正确,④与题意不符。②选项“包办一切”的表述错误。故选A。 3.201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七条强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由此可知 (C) ①中央政府依法行使决定权②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③政府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④政府要坚决纠正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政府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②③正确。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政府的权力,①说法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