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一、有关基本概念

l、什么叫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 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某患者在住院第四天时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

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属于医院感染。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该患者

属于医院感染。因为是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7、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内发现的弓形体病、单纯疱疹及水痘属于医院感染吗,答:不属于医院感染。因为该新生儿是在出生后48小时内即发病~是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8、什么叫医院感染散发,答: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

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9、什么叫医院感染暴发,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什么叫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答:医院感染流行

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病例水平。感染的三个环节包括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者。 11、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答:医院感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医院感染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菌群,可以发生流行。

12、什么叫二重感染? 答:二重感染是指正常菌群被抑制~条件致病菌或外来

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而出现的新的感染。主要诱因是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13、什么叫医院感染发病率,其意义是什么,答:医院感染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

住院病人中新发医院感染病例的频率。它可以反映医院感染发生的强度~描述医院

感染的分布情况~研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病因或流行因素~评价预防措施或监控的效果。

14、什么叫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答: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例次的频率。

15、“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10,~漏报率?10,。

16、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三部分组成。

17、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答:,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3,长期使用抗生素者。,4,接受各种损伤及介人性检查、诊断、治疗者。,5,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6,住院时间长者。二、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什么叫标准预防,答: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特点是什么,答:,1,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因此~既能保护医务人员~又能保护病人。,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答:标准预防的措施包括:,1,洗手,,2,手套,,3,面罩,,4,隔离衣,,5,可重复使用的器械,,6,医院环境,,7,被服,,8,职务健康安全。隔离具体措施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医务人员手

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对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臵。?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医务人员个人分级防护有几级,各级适宜对象是哪些,答:一般分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发热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

5、医护人员什么情况下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答:医护人员在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必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6、什么叫职业暴露,答: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各种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答:(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同时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直至无血液流出~伤口冲净后应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2,确定暴露源及暴露级别。,3,医务人员发生了职务暴露后应及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卡”报院感科~登记主要内容是: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及暴露源的基本情况。三、手卫生

1、什么是手卫生,答: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什么是洗手,答: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答: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什么是外科手消毒,答: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什么是常居菌,答: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什么是暂居菌,答: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什么是手消毒剂, 答: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8、什么是速干手消毒剂,答: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9、手卫生设施包括哪些, 答: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原则是什么,,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1、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针有哪些,答:,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

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2、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答:,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3、“六步洗手法”具体步骤,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3,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具体揉搓步骤为: 第一步: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部: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

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14、如何做好手卫生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

2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cfu

2代表菌落数,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外

2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15、洗手前应进行哪些准备,答:,1,洗手前~先摘下首饰(戒指、手镯)和手表,,2,剪短指甲(不能配戴假指甲),,3,将袖子卷至肘部,,4,将手及手腕浸湿~保证手及手腕要低于肘部,保证水流向指尖~以免污染手臂,,,5,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并彻底揉搓,,6,按“六步洗手法”洗手,,7,如果手被严重污染~应重复以上操作1次。

四、消毒灭菌

1、什么叫清洁, 答: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减少微生物。

2、什么叫消毒, 答: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什么叫灭菌,答: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经灭菌处理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4、什么叫消毒剂, 答: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5、什么叫灭菌剂, 答: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6、什么叫高效消毒剂,答: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致病性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7、什么叫中效消毒剂,答: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8、什么叫低效消毒剂, 答: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9、消毒、灭菌方法的选用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答:,1,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方法和使用剂量,?对受到致病性芽胞菌、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和灭菌法,?对受到致病性细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体选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2,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怕热、忌湿或贵重物品应选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或等离子灭菌。 ,3,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0、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处理剂量,强度、时间,,,2,微生物污染程度,,3,温度,,4,湿度,,5,酸碱度,,6,化学拮抗物质,,7,穿透条件,,8,表面张力。 l1、使用消毒药械时应注意什么,答:使用消毒药械时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事事项。

12、使用消毒药剂时应注意什么,答:使用消毒药剂时应掌握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 13、消毒剂及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答:,1,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2,灭菌后的物品、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不得检出病原菌,3,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量?20cfu,g 或 100cm2,出致病微生物,,4,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 或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5,凡接触血液、粘液等分泌物的医疗用品消毒后不得检出HBSAg。

14、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剂应怎样监测,答:消毒液及灭菌剂有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法~具体要求是:,1,化学监测: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戊二醛每周至少监测一次,各类物品消毒液每天监测一次。,2,生物监测:灭菌剂,无菌器械保存液,每月监测一次,消毒液每季度监测一次。

五、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l、什么叫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答: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接触并为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品。如薄膜或乳胶手套、餐巾、纸巾、口罩、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避孕工作等。

2、什么叫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答: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深入人体组织或与皮肤粘膜表面接触~并为治疗或诊断目的而使用的各种用品~分灭菌与消毒的医疗用品。如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输液,血,器、手术衣帽、口罩、手术巾和一次性口腔镜等。

3、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时必须审核哪些证件,答: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6、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三证”具体指什么,答:生产厂家提供的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产品“注册证”“企业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7、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过程中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如何处理,答:在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过程中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设备采购部门。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低于多少时应予以更换? 答:辐照强度低于70uw/cm2时应及时更换。

8、用星光指示卡监测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答:用星光指示卡监测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应每2个月进行一次。医疗器械和用品根据污染的

危害程度分为几类,答:医疗器械和用品根据污染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9、什么叫高度危险性物品,包括哪些物品,使用前消毒灭菌要求是什么, 答:高度危险性物品即关键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主要包括各种外科器械、穿刺器械,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等,、输血输液器具、无菌内镜,腹腔镜、关节镜、羊水镜和其他内镜及活检钳,、各种体内导管,心导管、静脉导管、各种造影导管、内脏引流管,、体内植人物 ,人工器官、植入药物等,、手术隔离衣帽、无菌巾单、外科手套等。高度危险性物品使用前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10、什么叫中度危险性物品,包括哪些内容,使用前消毒灭菌要求是什么,答:中度危险性物品即半关键性物品~是指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物品。主要包括普通内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尿道镜及其他接触体腔的内镜,、呼吸机、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口罩、口腔诊具、体温计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11、什么叫低度危险性物品,包括哪些内容,答:低度危险性物品即非关键性物品~是指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主要包括诊疗设备、卧具、病房、家具、室内环境表面、听诊器、血压计、诊锤等。低度危险性物品以清洁为主。消毒时可根据情况使用含氯消毒剂。 12、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怎样处理,答: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用后应按照去污染-酶洗-清洗-消毒-干燥-润滑-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l、什么是医疗废物,答: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医疗废物分哪几类,答: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共五大类。

3、各类医疗废物包括哪些物品,答:,1,感染性废物:使用后棉球、棉签,废弃的医学标本,病原体培养基,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手套及各种引流瓶,管,等。,2,损伤性废物:解剖刀、手术刀、载玻片、玻璃安瓿、缝合针等。,3,病理性废物: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实验室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腊块等。,4,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各种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5,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废弃的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3、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也属于感染性废物吗,答:属于感染性废物。

4、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如何处理, 答:,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及时毁型和消毒~专人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厂家回收。,2,传染病人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或被血液严重污染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及其他物品必须焚烧。

5、医疗废物应怎样分类收集,答:,1,医疗废物应分类放臵在有专用标识的包装袋或容器中,,2,感染性医疗废物放臵在黄色的医疗垃圾袋收集,,3,放射性废物放臵在红色的医疗垃圾袋收集,,4,刀片、针头等锐器物应放入利器盒内收集,,5,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均应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收集。

6、收集医疗废物时应注意什么,答:,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其放入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内,,2,盛装前应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3,放人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4,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在产生地点

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6,各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批量的化学类废弃物应交专门机构处理,,7,盛装废物的容器、包装物的封口应紧实、严密、运送时防渗漏、遗散。

7、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必须做到哪“五防”, 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必须做到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盗。 8、什么是无害化处理, 答:指对生活、生产排放的污水、污物、垃圾及其他污染性物质进行消毒处理~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达到预防传染病传播的目的~即为无害化处理。

9、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如何报告,答:应当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处理结果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0、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如何处理,答: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根据污染情况~采取有效安全的处理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应从污染较轻的区域向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并对清扫的工具进行消毒。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11、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而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 人以上健康损害时~属于什么程度的事故,应如何报告,答:属于重大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2小时内逐级向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2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 12、《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对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造成传染病传播~对医疗卫生机构有哪些

处罚措施,答: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抗菌药物的管理

1、什么叫抗菌药物,答:抗菌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2、什么叫抗生素,答: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

3、什么叫抗菌谱,答:抗菌谱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4、什么叫抗菌活性,答:是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

5、什么叫最低抑菌浓度(MIC),答: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仅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将其杀灭的药物称为抑菌药。

6、什么叫最低杀菌浓度(MBC),答: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不仅能抑制细菌生长~而且能将其杀灭的药物称为杀菌药。

7、什么叫获得耐药性,答:获得耐药性是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使用抗菌药是形成获得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8、什么叫微生态失调,答:正常的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造成人体内微生态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9、如何判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答:(1)有无指征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1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包括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所致的感染,,,2,尽早

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ll、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是什么,答:,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12、外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是什么? 答:,一,接受清洁手术者的给药方法:,1,在术前 0.5,2 小时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2,手术时间>3h 或失血量>1500ml时~可术中追加一次,,3,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中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4,手术时间<2h 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二,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给药方法: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为24h ~必要时延长48h。

1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应达到多少,答: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应<50,~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应>50,。

14、住院病人使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时病历记录有何要求,答:病程记录应说明使用或调整抗生素的原因。

15、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采集病原学样本的最佳时间是什么? 答:应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开始前。

八、传染病管理,略,

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谢谢!!!!!

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3.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5.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9.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1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12.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3.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4.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5.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6.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1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18.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19.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2.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23.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24.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25.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26.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27. 天凉了,凉尽了天荒地老了,人间的沧桑,爱哭了,这么难舍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泪光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28.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9.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30.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31. 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2.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33.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

34. 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35.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36.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

37.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38.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39.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40.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41.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42. 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43.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44.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45. 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46.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47. 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48.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49. 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50. 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51.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52.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53. 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54.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55. 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56.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57.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58.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59.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60.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61. 清风湿润,茶

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1. 水滴虽小,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2. 梦落三千尺愁深似海,繁华遗落散满地。记忆轮回里,我举杯,在奈何桥上

满口饮尽。

3. 人生没有轮回,就像花,人活一世,花开一季、人生如花,花似梦。

4. 生活的苦涩和美好给了我对人生的领悟,如今,千山万水走遍,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愿离开文学的蓝天,再也不愿离开那个让我痴迷的文学舞台。

5. 在烟雨红尘中,轻拾季节花瓣飘落的音符,组成美妙曲符,然后,倚在时光的路口,撷一缕明媚,许自己一份唯美的怀想,与快乐、浪漫相约,闲淡清欢。

6.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

7. 燕子斜飞人家,炊烟零乱,柳絮飘飘,弥漫了山里人家。

8. 这样知解自己的生命即使是心灵空荡我也无所畏惧

9. 中秋之曰不可能岁月明如水,偶然的暗淡,恰似镜子的背后之面,有所缺憾,人生才会是积翠如云的空濛山色。

10. 在经受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在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11. 曾经盛开的蔷薇,虽经风吹雨打,但和着微风,还有屡屡暗香飘过。

12. 我只希望,不管三年,五年,或是十年以后。某一天,我们相遇,还能相认,你大喊一声,我想死你了。那一刻,我定会泪流满面。我们是朋友,永远的朋友。

13. 最爱的未必适合在一起,相爱是让彼此做自己。

14. 时间断想,时间不断。流逝,像是水,可弯可直,像是风,可柔可刚。

15. 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个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白云。

16. 云层雾气,缠着几户古木人家,清新自然,如诗如画。

17. 我喜欢你,只是一个现在;我爱你,却是一整个未来。

18.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19. 再大的风不会永不停息,在浓得雾不会经久不散,风息雾散仍是阳光灿烂。

20. 牵着时光的衣襟,走进芳菲五月,轻轻地将春光拥入怀中,于一抹素白流韵中,弹奏一曲江南的婉韵,把盏,将似水流年浅斟轻酌。

21. 我穿越轮回而来,在奈何桥相思盈袖,凄然守候。莫落泪,纵若水落三千尺东流,云动八万里西散,我依旧会化身城碟,翩翩起舞跨过奈何桥与你相会。

22. 如果我爱你,我就会理解你,通过你的眼睛去看世界。我能理解你,是因为我能在你身上看到我自己,在我身上也看到了你。

23. 似乎风在转向,送走了缓缓袭来的味道,又将刚刚溜走的风,静静地换回来。

24. 生活告诉我,童话只不过是小孩子幻想的游戏。

25. 人生就像穿着一件长满虱子的华丽睡袍,外表美丽,而内心却充满了干啊和恐慌。

26. 必须用另一种真实方式来代替时光里已经逝去的东西

27. 岁月,依一抹浅香于心间,看年华向晚,闻花香送暖。给时光一个浅浅的回眸;给自己一份微笑从容。沉淀,馨香;念起,温暖。

28. 人生的起起落落间,总会有一些情怀需要安静回味;总会有一些伤痛需要独自体会;总会有一段路需要一个人走;总会有一些事需要坦然面对。

29.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0.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31. 今后,我会从尘世中的纷争走出,远离喧嚣,把岁月打磨成诗,让自己的文字静如睡莲,动如涟漪,无论何时都能描绘成美丽的水墨丹青。

32. 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泰戈尔

33. 我们都不擅长表达,以至于我们习惯了揣测。去肯定,去否定,反反复复,后来我们就变得敏感而脆弱。

34. 心心念念的往事、曾经深爱过的人、年少琐碎的过往,它们就像缠绕之间的一阵风,来的缱绻,去的时候让人来不及挽留。

35. 如果在乎的没有那么多,想要的没有那么多,生活便会简单得很多。

36. 在极度的喧嚣中,独自微笑独自平静是憾,落花是美的,淡淡的书香,淡淡的花香,淡淡的馨香。

37. 曾芬芳过的那片土地,幸福的花儿虽早已凋谢,只留下风雨吹打的痕迹。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卫生学监测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监测时间:根据不同的特殊重点部门,每1~3个月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可随时

进行监测。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

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 制指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

(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医院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体系样本

附件2: 天等县人民医院 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 一) 以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 实施细则》为基本标准, 确定我院质量总体目标。 ( 二) 第一章至第六章质量目标达标率: 基本标准为C级≥90%、B级≥60%、A级≥20%; 核心标准为C级100%、B≥70%、A≥20%。 ( 三) 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 各项指标中各个项目质量目标达标率符合相关规定。 二、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 实施细则》中评价指标和监测指标, 将各章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汇总, 设立我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指标分为以下九类: 1. 医院运行评价指标 2.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 3.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 1)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 ( 2)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 3) 麻醉质量监测指标

( 4) 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4. 单病种质量指标 5. 重症医学( ICU) 质量监测指标 6. 急诊质量监测指标 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质量监测指标 8.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9.血液透析室质量监测指标 ( 一) 医院运行评价指标( 质量与安全目标) 效率指标 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天。 内科一病区≤10天, 内科二病区≤10天, 内科三病区≤10天, 儿科≤6.3天, 新生儿科≤6.5天, ICU≤6.5天, 中医康复科≤14天,外科一病区≤8.5天, 外科二病区≤10天, 外科三病区≤11天, 妇科≤6.2天, 产科≤4.3, 眼科≤6.4天, 耳鼻咽喉科≤7.3天, 口腔科≤8天 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 天) ≤3天 3.病床使用率≤90%( 85—90%) 4.病床周转次数≥2.5次/月 费用指标 5.门诊人均费用合理 6.住院医疗人均费用合理 医疗质量指标 7.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率100% 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 卫生学监测标准 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环 境 类 别 范围标准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cfu/cm2) 医务人员手 (cfu/cm2)Ⅰ 类 无 ≤4cfu/15min· 皿 ≤5≤5 Ⅱ 类 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 产房、人流室 ≤4cfu/5min· 皿 ≤5≤5 Ⅲ 类 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 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普通 病房 ≤4cfu/5min· 皿 ≤10≤10 Ⅳ 类 传染科及病房-≤15≤15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完整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 [1]医院感染 [2]清洁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6分) [1]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和()。 [2]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可将医院感染分为()感染和 ()感染。 [3]紫外线灯管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米,照射时间为 ()分钟。 三、判断题(5分) [1]只要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即不属于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 [3]只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 [4]已感染的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 )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 四、选择题(10分) [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 ) A、门诊患者 B、急诊患者 C、住院患者 D、探视者 E、陪护着 [2]破伤风病人用过的换药器械的处理:( ) A、用水冲洗后消毒 B、消毒后清洁 C、水泡后消毒 D、清洁后消毒 E、以上都不对 [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脐炎 C、新生儿腹泻 D、新生儿败血症 E、新生儿硬肿症 [4]关于高压蒸汽灭菌,不正确的是:( ) A、无菌包不宜过大 B、放置无菌包不宜太紧 C、布类物品放在金属物品之下 D、高压锅内物品不能装得太多 E、放置时各包之间要有空隙 [5]流感病人出院后病室空气消毒,常用消毒剂为:( ) A、食醋 B、苯扎溴铵 C、酒精 D、氯胺 E、漂白粉

五、简答题(9分) [1]简述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5分) [2]简述医院感染的危害。(4分)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

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基本接近的结果。4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清洁切口感染率≤% 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4、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重点部门洗手正确率达95%。 5、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逐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6、医院感染暴发为“0” 7、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目标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微生物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感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院感科专职人员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微生物室负责。院感科将监测结果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做好记录。(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为了保障我院消毒物品及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科每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器械及手术室、内镜中心的灭菌内镜进行抽样监测;同时对我院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抽样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

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监测

1. 发病率W 10%、 2. 现患率调查,每年一次。 3. 漏报率W 20% 4. 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必要时监测。细菌总落数(CFU/cm2)fI、n类环境物表W 5;川、W类环境物表W 10; 5. 手卫生监测:重点部门每季度监测一次,手表面细菌总落数(CFU/cm2)^①卫生手消毒后W 10; ②外科手消毒后W 5。 6. 空气卫生学监测:①洁净区域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每月一次。 ②非洁净区域必要时监测。 7. 医院洁净手术部监测:①分级用房; ②日常管理; ③环境卫生学监测;常规监测/专项监测/物表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④静压差监测 8. 消毒剂卫生学监测:①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试纸法)T含氯消毒剂每日一次。戊二醛每周一次。 ②细菌污染量检测T消毒剂CFU/ml W 100,无致病菌;灭菌剂无菌生长。 9. 蒸汽压力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①工艺监测(物理监测):a.每锅T测量表(压力表、温度表、计时表)、图表、指示针、报警器。记录灭菌器型 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 b. B-D试验(设备控制测试):T每日第一次空载进行一次; ②化学监测:T a包裹控制T包内指示卡,每包; b暴露控制T包外各种化学指示胶带,每包;

③生物监测(载荷控制T生物指示剂):T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监测法,每周一次; ④灭菌物品抽样培养:必要时进行; 10.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①日常监测T a记录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 b照射强度监测(物理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紫外线照度计)/化学指示物监测(紫外线化学指示卡),每季或半年次。 ②生物指示物监测T生物菌片 11.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 :①工艺监测(每锅进行) ②化学监测(每包进行) ③生物监测(每周一次) 12. 干热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率100%:①物理监测法(热电偶检测法) ②化学监测(每包内、外化学指示物进行) ③生物监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每周一次) 13. 医疗用品监测:①生物监测T灭菌医疗器材监测/消毒医疗器材监测(必要时采样) ②相关证明审核T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4.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①清洗效果监测T操作流程(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或灭菌/冲洗6步进行) ②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T常规监测T a消毒剂浓度监测,每日一次 b.生物学监测T消毒内镜每季一次(细菌总数v 20CFU/件)、灭菌内镜每月一次(检测无菌) 15. 器械清洗效果监测:①目测T肉眼裸视法/放大镜观察法 ②监测有机物污染法: a. 残留血试验T联苯胺-双氧水法/蓝光实验/残留血试纸法/杰力试纸测试法、 b. 残留蛋白质法T水合茚三酮法/双缩脲法; c. ATP生物荧光法

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在数据收集统计及上报中如何使用2015年版医院 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臧金成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编者按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13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不少老师在数据收集统计中仍存在一定的困惑,作者根据一直以来的监测和小小经验,为大家简单梳理和解读一下这些指标的使用方法,抛砖引玉,希望老师们也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大家一起持续改进。再次说明,这仅仅是一篇来自基层入门者的简单解读哦,多有不足,欢迎斧正。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解读(一)数据上报分为两个类,感染率和感染例次率,具体可由数据收集机构进行,建议两

者都统计,以便当两者出现较大差距时候,检验数据及统计方法的可靠性。(二)要进行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便于统计分析。(三)同时要进行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的收集统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2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解读数据统计同样分为两个类,现患率和现患(例次)率,但囿于信息化软件和人力因素,建议此数据收集上报每年一次,已经实现信息化化的地区可随时查看。3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解读可能需要区分迟报和漏报,有的地区将两者等同视之,并非不可,只是过于严苛,因需要设定两个时间点,如48小时内未上报视为迟报,超过48小时但未超过72小时视为漏报,这只是一个设定,数据收集者可根据医院情况自行设定,但在信息化软件没有设定的情况下,准确的漏报统计很难做到,建议考虑不同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较多数量的样本进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方案控制指标.docx

十二月份 二级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指标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 8% 二、医院感染现患率≤ 10% 三、现患调查实查率≥ 96% 四、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五、 I 类切口感染率≤ 0.5% 六、 I 类手术切口预防抗生素使用率≤30% 七、感染病人病原学送检率≥50% 八、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九、手卫生依从率≥ 60% 十、手卫生知晓率100% 十一、洗手方法正确率100% 十二、医院感染暴发率为0 十三、三管监测目标持续改进 附(概念):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 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 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 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定义: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占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100% 意义:描述医务人员手卫生实际执行依从程度,反映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定义: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全身给药)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100% 意义:反映医院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 -6 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总结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我院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经验,总结相关的管理与控制方法。结果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落实,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做好规范管理,加强相关的培训,做好监测和新生儿病区管理,并完善一次性药品的管理和消毒,积极推动专业队伍建设等是我院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主要方法。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很好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为我院在本地赢得较高知名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管理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治疗,而且也给医患关系建设带来了突出的隐患[1]。我院作为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围绕提升医院质量、服务患者,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成绩总结如下。 1 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医院感染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重视程度不高。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相关人员和部门在具体的落实中往往会存在各种疏忽,从而加大医院感染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强化组织落实,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科室共同负责,以最大限度的将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到全院的具体工作中。为了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好,我院专门在2006年开展了三级网络组织管理模式:成立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委员为由我院的业务副院长主任担任,管理科配备1名专职的监控人员,小组人员由不同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主要落实消毒、灭菌等等工作。上下级互相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共同为防止医院感染做出努力。 2 建章立制,规范医院感染工作 在領导重视、积极落实相关组织机构的同时,我院强化了制度与规章的建设和落实。通过建章立制,有效的规范了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在相关制度和规章的建设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内容以及上级相关指导进行操作,每个级别人员落实具体责任,并根据各个不同科室问题制定详尽科学的措施。对我院的重点科室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消毒隔离制度与验收标准,我院每个病房必须保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治疗室、分娩室、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ICU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划分污染区跟清洁区,最终将相应患者安排在无菌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每个科室落实情况与检查具体情况开设季度总结大会,对本季优秀科室进行评定,选出不合格科室,作为下季度的重点检查对象。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因为上季度是优秀科室而放松检查,要做到定时检查与不定时抽查,将医院感染控制在最小程度内。遇到不同问题要进行及时作出处理,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防止再次出现[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 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 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4 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分值扣分标准 (一)无菌技术 1.护士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前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 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进入病房的治疗车、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3.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4.静脉注射执行一人一止血带。 5.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并干式存放,盛放止血带的容器1周消毒一次。 6.进行2人以上连续操作时,执行一人一洗手或手消毒。5分 1.不执行无菌操作1项扣 1分。 2.用后物品数量不符扣1 分。 3.浸泡液浓度及浸泡物品 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缺少物品1项扣1分。 存放不符合要求1项扣1 分。 5.手处理不符合要求1人 次扣1分。 (二)无菌物品 1.专柜放置,层次清楚,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灭菌后物品包标识明确,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上写物品的名称、有效期、打包人、锅次、批次。3.各种医疗器械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首选 高压灭菌。 4.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应符合要求。 5.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时。 6.无菌敷料筒(干纱布、棉球、油纱等)每天更换并灭菌。7.持物筒、钳干存放,有灭菌标识和日期,每4小时更换一次。(原标准是每班更换) 8.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5分 1.无菌物品存放不符合要 求1处扣1分。 2.无菌物品超过有效期1 件扣2分。 (三)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浓度要求 1.严格掌握各种消毒液的浓度与配制方法。 2.浸泡、擦拭一般物品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以上。 3.浸泡、擦拭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毫克/升消毒液作用60分钟以上。 4.对一般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或均匀喷洒。2分 1.消毒液的浓度不符合要 求1处扣1分。 2.消毒时间不符合要求1 处扣1分。 3.护理人员不了解有效浓 度及消毒时间1处扣2分。 (四)治疗室及换药室(参考附件1) 1.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区符合要求,标识清楚。 2.各班操作前后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及物体表面。3.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4.治疗车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治疗盘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6.所有浸泡物品,均不应超出液面。 7.擦拭抹布专用,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8.重复使用的物品,用后立即浸泡消毒,送供应室高压灭菌。9.静脉注射用药抽吸后放入盘布或包布内(存放不得超过210分 1. 治疗室、换药室区域划 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标 示不清或无标识扣1分。 2.治疗车、换药车分层使用 不当扣1分,不清洁扣1 分。 3.药品使用超过开启时间、 物品使用超过消毒灭菌有 效期扣1分。 4.各种物品使用后消毒处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 病例,即观 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 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 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 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 医院感染发病 (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 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 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 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二h 讥七仝=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 附件6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100% 同期住陆患者忠数

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 施及干预效果 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 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x 100% :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 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 菌(CRE 、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 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ABA 、 耐碳青霉烯铜绿 假单胞菌( CRPAE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 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 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 数的比例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数与同期该病原体检出菌株 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壘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 同期住陡患寺总数 x 100%

医院感染控制规章制度

K1+478~K1+56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病人感染率。 3.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4.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5.把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6.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7.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8.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9.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1页脚内容

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

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版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指标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附件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定义: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即观察开始时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观察开始后直至结束时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包括观察开始时已发生医院感染,在观察期间又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的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是指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 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意义:反映医院感染总体发病情况。一般指月发病(例次)率和年发病(例次)率。 二、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定义:确定时段或时点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现患(例次)率= 确定时段或时点 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患者(例次)数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100%

意义:反映确定时段或时点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为准确掌握医院感染现状,判断变化趋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提供基础。 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定义: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占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 应当报告而未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数 ×100% 同期应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情况。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定义: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是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例次数) ×100% 同期住院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