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阳市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衡阳市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衡阳市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测试卷(8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重点中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试卷

卷首寄语:前方的路还很长!你想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吗?那就请你把握青春年华,以最佳姿态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站,加足油,鼓足劲,认准方向,勇往直前!你好学勤奋了六年,一定已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支撑你向着新的彼岸进发。今天先在这里亮个相吧。

全卷120分,其中书写整洁3分,基础与能力97分,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查(20分)。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8分)

1、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jǐn gū zhòu紧箍咒 xiángyāochúmó降妖除魔不亦说.( yuè)乎

Luàntánqín 乱弹琴 r?shìshēngfēi 惹是生非忍俊不禁.( jīn )

2、成语解读填空(8分)

温故知新弃旧图新推陈出新所填的字都是“新”的反义词

讳疾忌医的“讳”声母是 h 破釜沉舟的“釜”韵母是 u

滥竽充数的“滥”声调是去声汗流浃背的“浃”音节是 jiā (hàn liú jiā bèi)

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走.马观花跑不屑一顾.看、回头看

比.肩继踵挨着杯水车薪.柴草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A、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

晚餐的菜肴品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半是我以前所没有吃过的。

B、“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这句宁波话啥意思?

这件事非常麻烦,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5、纠正错别字,并为错字写出一个有它意思的成语(8分)

示例:情不自尽(尽 ~ 禁)山穷水尽短兵相结(结 ~ 接)张灯结彩

顾名思议(议 ~ 义)不可思议望尘莫急(急 ~ 及)急中生智

费寝忘食(费 ~ 废)枉费心机出人投地(投 ~ 头)自投罗网

6、写出常见的连缀语或对偶句(8分)

①头悬梁,锥刺股。②玉不琢,不成器。

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⑤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思维的辨析与判断(15分)

1、中央电视台办了档特别栏目,将智能机器人跟人进行较量。供评委选择的两个预判答案是“机智过人”或“技不如人”,这里,两个成语在使用中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机智过人”原指机灵聪明超过一般人,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

“技不如人”原指技术本领比不过人家;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技能比不过人。

2、读好书,做好人,我们都要牢记于心。——句子能有两种怎样不同的理解呢?(4分)读好的书,做好的人,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或: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3、将下列几个句子排序组合,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在横线上填上依据。(7分)

( 2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 6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1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 3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道:“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 5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 4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这段文字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合(属时间顺序),对话内容则是事理上的承接(属逻辑顺序)。

三、阅读的理解与表述(24分)

(一)阅读朱自清散文《春》选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问(1)这是作者描绘的一幅“春花图”,若将语段分成两层,“//”标在哪里?(1分)

问(2)语段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波浪线划出3处拟人的句子。(3分)

问(3)划线的三个句子从纵向看作者是怎么安排语序的?横向看语序上又有什么特点?(2分)

纵向看是“树——花——果”;横向看都是“桃——杏——梨”,前后对应着写。

问(4):这段文字描写景物虚实相间,你觉得哪个句子是虚写?为什么?(2分)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因为眼前正在开花,结满果实是作者的想象。

问(5):语段中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2分)

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的繁茂与甜香;这叫“侧面衬托”。

(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识李》,然后按要求答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4分)

尝.与诸.小儿游曾经许多、众多

人问之.,答曰.指代“王戎”说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众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树上的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B.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李树长在路边却有那么多果子,这李子就一定是苦的。

3、回答问题(6分)

(1)王戎根据什么推断李子是苦的?(2分)

长在路边,摘取方便,若好吃,应该没有那么多李子了。

(2)从“信然”一词看,其他孩子对王戎所讲的理由原来抱有怎样的态度?(1分)原来抱有不相信的态度。

(3)“王戎识李”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如:要善于观察,对事物要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或: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两种启示都各有三个要点,每点1分)

四、语文的活学与活用(20分)

1、古代有一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写了一副对联:“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你能读懂字背后的意思吗?已知:古代女儿叫“千金”,女婿算半个儿子。(3+1+10分)

求解:老人晚年是一种怎样的处境?你若是他的亲人,看到对联会怎么做?为什么?

解答:老人虽有10个女儿,10个女婿,但晚年还是过着孤苦、凄凉的生活。以后多去看他。(短文250字以上,围绕“尽孝”展开,要有自命题。)

2、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6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汉·刘桢)(注:从弟,堂兄弟。)

(1)从松柏角度提问——松柏有怎样的本性或松柏的本性是什么?

(2)从作者角度提问——为什么写这样的诗赠送给堂兄弟?

(3)从读者角度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启发?(或:你认为该如何面对困境?)

五、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测(20分)

1、背诵的古诗填空:(12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2、《西游记》的阅读记忆:(8分)(2+3+3)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书共 100回,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西游记》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东海龙宫得到的,在那里这东西叫什么?重二万三千五百斤,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了?

菩提祖师、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3)唐僧分别在哪里收了三个徒弟?观音赐的名字分别叫什么?(示例:鹰愁涧收白龙马)五行山救孙悟空高老庄收猪悟能流沙河收沙悟净

小升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抄写句子。做到笔画正确,结构匀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2分)

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的。

二、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每个字写端正、匀称。(5分)

duàn liàn fěi cuì kǔ xíng chōu yē méi guī

()()()()()

三、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19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中。(6分)

()拥而至集思()炎()子孙()无虚席

()有趣味发愤()强司空()()旁通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这是亿万的骄傲。在此之前各地举办的与世博会有关的讲座都是。开幕后,黄浦江边240多个

的展馆,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2.根据提示,写出带有“海”字的成语。(2分)

(1)泛指全国各地:(2)比喻危险之地:

(3)形容东西难找:(4)比喻没有消息:

3.用“然”组词,分别填在括号里。(3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2)两三百人聚集在一个会议室,秩序(),毫不混乱。

(3)那一座座碉堡,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和风雨侵蚀而()无恙。

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三个句子连起来。(2分)

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

5.修改病句。(2分)

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6.根据“味道”一词的不同含义,写两句话(2分)

7.用最恰当的句式改写下面这句话。(2分)

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四、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9分)

1.“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指、;后一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

等成语来形容。

2.太阳他有脚啊,地挪移了;我也跟着旋转。

3.“‘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里用了论证的方法,说明

4.《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他被誉为“ ”。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

5.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 。”

6.《浣溪沙》这首词中,最能看出词人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

7. 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我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认识了流落荒岛,

的鲁滨孙;还知道了镭的母亲就是居里夫人,她那的科学精神真让我敬佩。(填入四字词语)

五、阅读分析,完成练习。(22分)

(一)句子(3分)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这里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说它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因为,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的赞颂。

(二)片断(4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绵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详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1.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改正两个错别字。

2.片段中的“父亲”指的是,通过和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革命精神。

3.法庭上的父亲让我想到了一句诗:

(二)课外短文(15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着正在睡午觉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预料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阿姨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一念之差:

惊魂未定:

2.文章第②段写道“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3.概括短文主要内容。(要求在80字以内)(3分)

4.从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5.文中有两处地方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笑(第④段)

第二次笑(第⑤段)

6.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2分)

六、开放题。(3分)

1.从下面几个事物中任选一个,用恰当的诗句赞美它。

西湖春雨柳树友情

2.明代解缙常以对联嘲讽权贵。一日,一权贵出上联讥笑解缙,解缙不慌不忙予以反击。二人用谐音双关互嘲,请你写出谐音的字。

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下联:一马陷足淤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

对联中的“锯”、“蹄”分别与、二字谐音。

七、语言实践。(30分)

1.口语交际。(3分)

在《改变一生的闪念》一文中,李老师将小女孩领回家后,“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如果当时李老师对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后再让她走,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呢?你赞成哪种做法,说明理由。

2.仔细观察漫画,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你的想法。(2分)

3.写作。(25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逆境”、“磨炼”、“呵护”、“关爱”等。)

要求:

③ 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③有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答案

一、略。

二、锻炼翡翠苦刑抽噎玫瑰

三、1.(蜂)(广益)(黄)(座)(饶)(图)(见惯)(触类)

炎黄子孙座无虚席饶有趣味蜂拥而至

2.五湖四海刀山火海大海捞针石沉大海

3.截然(或“迥然”)井然安然

4.虽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但是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

5.删除“配制而成的”

6.“味道”一词含义有(气味;滋味;氛围,气氛),意思正确即可。

7.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不得不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四、1.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弈秋的教导天鹅(鸿鹄)三心二意一心二用

2.轻轻悄悄茫茫然

3.精兵简政李鼎铭举例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4.安徒生童话故事大王《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

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 热闹非凡积极乐观锲而不舍(恰当即可)

五、(一)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镭发出的光;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1.“绵”改“棉”;“详”改“祥”

2.李大钊外貌神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课外短文(18分)

1.一念之差: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一点偏差,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2.旁边的售货员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

3.李老师帮助了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使她感受到了温暖,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

4.体会到了李老师善良、高尚、有责任心,还有她的善解人意。

5.第一次笑: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者为了安慰小女孩)

第二次笑: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6.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老师的教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包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答对一点得1分。)

六、开放题。(3分)

1.略。

2.句、题。

七、语言实践。(30分)

1.赞成不问的理由:在当时的情景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经受到沉重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还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赞成批评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一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教育,会使她产生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言之有理即可。内容3分,语言2分。)

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意思正确即可) 3.略。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小升初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计分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4分)

A.搓手(cuō)杂拌(pàn)抽噎(yē)逛庙会(guàng)

B.侵蚀(shí)蒜瓣(bàn)翡翠(fěi)万象更新(gēng)

C.机械(xiè)爆竹(bào)摩平(mó)张灯结彩(jié)

D.一番(fān)挪移(nuó)概括(kuò)逆时针(lì)

二、认真读题,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6画,第二笔是“┐”。

B.“巨”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一”部,再查3画。

C.“奶”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N”,再查音节“n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光溢彩毫不犹豫浮想联篇颇负盛名

B.目不暇接繁花似锦完壁归赵迫不及待

C.坐无虚席张灯结彩落荒而逃游手好闲

D.为所欲为恍然大悟一泻千里流连忘返

3.“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句中“意思”的正确义项是()。

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B.思想内容

C.意见

D.某种趋势、苗头

4.与“这张邮票真好看”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A.这张邮票难道好看吗?

B.这张邮票不可能不好看。

C.这张邮票难道不好看吗?

D.谁也不能否认这张邮票真好看。

三、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4分)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怎么了老师问你们怎么这么髙兴(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仿写,要求含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五、填空。(13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桃花谢了,。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这段话选自《匆匆》,作者是,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

2.填写上句或下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洛阳城里见秋风,。(张籍《秋思》)

(3)人固有一死,。(司马迁《报任安书》)

(4),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孔夫子搬家——。

3.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小篆、、、草书、行书。(3分)

六、你们学校正在举行读书节活动,而你的同桌读书非常不认真,你会怎样劝导他?(3分)

七、阅读理解。(28分)

(一)一句毕业赠言

即使所有的青藤树都倒了,你也要站着;即使全世界都沉睡了,你也要醒着。六年前,我把这样的句子写在他的笔记本上,然后告别母校,各奔东西。

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沿着校园长跑的背影,抱着残疾的右腿,一跛一跛的,迎接着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一双双的好奇的眼睛。足球场上,他在“瘸子,射门”的叫喊声中跌倒,又爬起来……

六年的光阴不算长,忆起从前却恍如隔世。这期间我与很多同龄人一样,承受了不少原以为承受不起的东西。但即使在绝望的时候,也不曾用勉励别人的英雄诗句来自勉,仿佛那种气概已全部赠与别人,而不再属于自己。倒是记起他一跛一跛的背影。于是很艰难地学会将痛苦与耻辱变成人生的財富,咬咬牙,俨然如真正的英雄那样对自己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此,我对他充满感激。

不想,六年后的今天,我与这位同学在一个偶然的场合不期而遇,他竟真诚地告诉我,直到现在,他还在读那几句留言,“即使所有的青藤树都倒了……”他脱口而出。六年来,他的工作和生活都经历了不幸,他说是这几句留言使他初衷未改。

我一下子怔住。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有意或无意中给了别人很多很多。同样,也可以剥夺别人很多很多。岁月流逝,我们抓住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

每一个旁人都同自己一样充满一种渴望:一声呼唤、一个微笑、一道目光、一纸信笺、一个电话、一种关注、一个会意的眼神,甚至仅仅是那么一种认可或容忍。而我们常常忽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绿荫,却不能汇成森林;每个人都在呼唤,总是不能互相答应。

其实,论年龄,我们还年轻,但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的感觉日渐迟钝呢?使我们通常忘记年轻的本来内涵,忘记曾有过这样的初衷、梦想和志向。偶尔失眠,于夜深人静时扪心自省,疼痛会于内心深处漫起,记起许多业已淡漠、遗忘或丢弃的东西。然而早上醒来,却无法忆起什么,甚至忘记曾在梦中哭泣,唯一可做的事情便是将自己绑在生活的车轮上,碾过一个又一个相同的日子。“即使所有的青藤树都倒了……”这回轮到我自己来读了,读别人的话时很轻松,读自己的话时则很沉重、很痛苦,也很必要。

1.文中所提到的这一句毕业赠言是什么?请工整地抄录在横线上。(1分)

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写道:“为此,我对他充满感激。”“为此”指的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2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1)恍如隔世:

(2)不期而遇:

(3)扪心自省:

4.请结合文章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5.相信你们班同学也互相写过毕业赠言,请选做一题:(1)哪位同学给你的毕业赠言最能打动你?说说理由。(2)如果没有特别打动你的赠言,能否尝试写一句含义深刻的赠言送给你的朋友?写后简单阐述你所写赠言的含义。(4分)

(二)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

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有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

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胧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

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杨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凝”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入迷一()振奋一()

3.从文中找出一句反问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2分)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分)

(1)盲人为乘客演奏的曲子有:。(2 分)

(2)“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句中“居然”的意思是,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这一切”是指。(3 分)

7.回答问题。(4分)

(1)“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2分)

(2)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