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记忆这个世界——浅谈历史记忆方法

----胡声华

人生在世,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金钱?地位?还是。。。是知识!又是什么决定了你知识量的大小?学习时间的长短?知识的难易?还是。。。。是你的记忆方法!

信息社会,一个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尤为重要,它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历史记忆方法。

(一)问答式记忆法。

两人或多人通过互相提问方式加强记忆的方法。主要运用心理学中适当压力可转化为有效动力的原理。实验表明,在适宜的压力下,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提高办事效率,加深记忆印象。此方法需要注意三点:①问的规范。尽可能以学科术语提问,我们需要与三年后的高考接轨。高考提问方式具有很高的规范性。②问的巧妙。问的有艺术,不问低级问题。问需要转换能力才明白的问题,不要问的毫无技术含量。最重要的是你要将心比心,假设自己就是高考命题者,你会如何创设问题。③问的有效。多围绕一些重点知识提问,不问无关紧要的题目,时间宝贵,浪费有罪!当然,你想锻炼自己出怪题,出奇题的能力除外。

注:这种方法很多同学会,但是受外界条件限制(如时间不足,缺少合作者,或者场内禁止喧哗等)不便实施,建议有些时候可自问自答,针对一段内容,自己设置问题,针对一个问题,自己设置答案,既锻炼了答题能力,又锻炼了出题能力,这种记忆方式最灵活,可问人,可问己,可出题,可答题。

(二)压缩记忆法(归纳记忆法)

对一段内容的主题及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概括,然后用一个或几个恰当的词进行压缩,从而提高记忆质量。背诵时只记压缩词,考试时再从压缩词扩展,复原本来内容。

如《南京条约》内容可压缩为“割地,赔款,开户,关税”。

如《天津条约》可压缩为“两种人,两种船”。

如《北京条约》可压缩为“华工赔九两天”。

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压缩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同学们总容易混淆,可以归纳为:“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 (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如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掌握基本史实后,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如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①一个真理,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③三次伟大转变,从双半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记忆:三次“拨乱反正”(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次领导集体),一次“改革开放”

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几乎任何一段繁杂的文字都可以进行压缩,但它更多用于内容性的记忆,记一些大会内容,条约内容,改革内容非常有效。但是要记住,概括归纳的要尽可能全面,可以给你思维上的提示。

(三)逻辑思维记忆法。

把一些复杂的信息纳入一套逻辑之中,使其符合人的思维特点,让这些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逻辑性,日后一旦展开思维就自然而然能呈现相对应的内容。

何为逻辑?逻辑是具有连接关系的一系列思维过程,具有完整性,严密性,但有正确错误之分。世界上逻辑体系不少,有因果逻辑,正反逻辑,跳跃逻辑等等。我们活在世上,对万事万物做出判断,都要依靠逻辑。历史最主要的逻辑思维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讲到鸦片战争,就马上要想到: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它实质是什么战争?它的过程是怎样的?结局怎样?结局对中英各有什么影响?

如讲到太平天国起义,就马上要想到: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它是一个怎样性质的事件?它的发展过程如何?其中有什么重要的人和事?对它该作如何评价?等等。

如说到原因,可以从动力层面找原因,想到内因+外因。也可以从内容层面找原因,想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对外政策。还可以从纵向深度层面找原因,想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这三种逻辑各有千秋,一个原因题目,若能用这三套逻辑综合思考,进而熟能生巧,那分析原因型题目可以无忧也。

如秦朝灭亡原因,其四大原因“始皇残暴”“徭役繁重”“刑罚严酷”“土地兼并”这四点如何纳入一套逻辑中?设想你身为秦国农民,要种地“土地兼并”无地可种,就算有地“徭役繁重”没时间种,不种也不行“刑罚严酷”必须得种,没法活要造反“始皇残暴”会镇压,所以你在秦朝没活路。这就是一套逻辑,只不过这套逻辑是你自己假设出来的。

注:逻辑思维记忆法是最重要的记忆法,因为只有符合人的逻辑思维,你才会自然而然的记住,又牢又快。绝大多数事物之间本来就存在逻辑(规律),需要我们去发现,当我们掌握了这些逻辑,我们就能很好记住这些事物。我们所说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些很可靠的逻辑的总结和提炼,望学生一定要多去思考,多探索,完善自己的逻辑体系。

(四)思维模式记忆法。

把一些复杂的,看起来零碎的,联系不大的知识编入一套固定的,有章可循的思维模式中去。日后,一旦运行这套思维模式,相关内容就自然浮现。

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模式是相对固定的,而逻辑思维是灵活的。二者配合可谓天衣无缝。但模式思维本身需要你去记忆,比如记原因,原因答题模式有内外因,有政治经济文化等,你得先把这些项记住,然后才能把具体内容对号入座。

如评价题,往往是先定性,确定性质,然后说作用(经济+消极),地位,影响。这是一套思维模式。

如分析宪法内容,往往是先规定国家性质,接下来是权力分配(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属于谁,当然分法不同权力不同,有三权分立,也有五权分立的,那就不是立法,司法,行政权了),重要原则(中央与地方关系实行什么原则,国家机构之间实行什么原则),公民的权利义务及自由,是否有明显缺陷等等。这也是一套思维模式,把相应内容填充到模式中,那就很容易记忆了。

注:更多的思维模式在材料题简答题答题模式详细谈到,可以去参考。思维模式记忆法很系统,完整,最主要用于简答题内容的记忆。最好和逻辑思维记忆配合使用。

(五)关键词记忆法。

通过记住一段复杂文字中关键词(字)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关键词(字)起线索的作用,提纲挈领,引出相关内容。

此记忆方法比较重要,主要用于记忆动+宾结构的句型。

如代议制的作用:防止专制独裁,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调节本国资产阶级统治者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保证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稳定。提炼关键词,记住“防止”“促进”“调节”“保证”就行了。

如记分封制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提炼关键词,记住“镇守,作战,纳贡,朝觐”,到考试答题时再展开就可以了。

如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科技成就: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进于东汉;指南针出现在战国,应用于北宋,南宋传入阿拉伯后再传入欧洲;汉代为火药的发明准备条件,东晋已经提到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唐朝《金刚经》是迄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萌发于大革命时期,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成熟于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到新的高度。

注:此记忆方法更适合记一些动宾结构的句子,记忆历史事物的作用很管用。它跟归纳记忆法的区别是归纳记忆法需要自己去总结归纳,而关键词记忆法只需要提炼关键词。建议在关键词之间引入逻辑,记牢关键词很重要。

(六)联想记忆法。

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通过联想的方式进行记忆。分为:接近联想(时间空间上相近的事物);相似联想(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对比联想(完全相反的事物);因果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通过联想记忆记住一类或几类事物,不但记的多,而且记的巧。

如谈到选官,用官制度。从时间上进行联想,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春秋战国时代的任人唯才,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明清的八股取士。

如谈到资产阶级革命。从空间上联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中国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印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等

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我们可以时间,战国时受冷落——秦受压制——西汉确立为思想正宗——宋代儒学新发展,形成程朱理学——明清之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然后想想,各时期演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注意)

如《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专题中“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然后记住重大的发明。

如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如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如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如有人在记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时,将原本无意义的数字串8848 13联想谐音为"爬,爬,死爬,登一山",印象深刻,经久不忘,比单纯机械记忆数字不容易遗忘得多。

注:联想记忆法需要你做生活学习的有心人,留心不同事物的异同,记忆时思维尽可能发散。

(七)比较记忆法。

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历史事物的特征比较,加深印象,达到记忆的目的。跟联想记忆法关系密切,一般是先联想起,然后比较,最后记忆深刻。对比较题有奇效,是一套好方法,关键是要找出比较标准。谨记,比较无处不在。

如记宪法,可以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宪法》,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相关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加强记忆,促进理解。如记条约,通过对《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比较,记住相关内容,明白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如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如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如记中共一大的内容,可以和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对比记忆。

如通过对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三者的改革内容进行比较记忆。

注:世界之事,多比较,多思考,就很容易解决了。

(八)练习记忆法。

通过做练习的方式巩固记忆。我们一定要学会在练习中学习,在总结错误中成长,向错误题目学习。多总结,多归纳错题的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但练习要做到有效,不做无用功,要让自己得到完整,系统的训练,不挑肥拣瘦,不凭喜好做题。选择题要练,简答题也要练;评价题要练,原因、比较题也要练;主观题要练,客观题也要练。只有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才能激发你不同的思维,你的思维才能全面健康发展。

注:记住,练习也是一种记忆法。

(九)抄写记忆法。

科学证明,不仅人的大脑有记忆能力,人的身体也有记忆能力。当有些知识,大脑反复记不住时,你不妨用手把它一遍一遍的抄写。手和大脑之间有某种联系,手抄会促进大脑的记忆,在一次次的抄写过程中,大脑也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这种方式跟手有关,当手再次写出相关文字时,大脑自然而然的出现相关内容。因此如果你记累了,不妨抄一抄吧。

注:抄写时也要全神贯注,不可机械抄写,那样无法记住。

(十)固定迁移记忆法。

我们每个人总有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逻辑思维存在。就像周星驰的无厘头,别人无法理解,但不代表其没有逻辑。比如我特爱吃白菜,自有缘由,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对于我而言这些独特的逻辑是相当难忘记的。如果能把一些重要的知识迁移到一个固定的,独特的,只有我自己才能理解的思维逻辑中去,这就叫固定迁移法。它的实质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建立思维,这个思维在外人看来可能没有逻辑,甚至你自己也觉得很难解释,但是它就是以这样的特殊方式存储信息。

如当我学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恰巧碰到感情重大波动,内心苦闷,那么当我想起那段岁月的时候,我就自然想起那一课的内容。

如我记忆美国1787宪法时,我可以用我生日为迁移,我出生前200年,美国诞生了这部宪法。

如我喜欢听歌,我总是喜欢把一首歌和一段记忆联系起来,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段记忆,那段历史。

如爱因斯坦可以轻易记住125424这个与他毫无关系的陌生数字,他理解成“一打鸡蛋,一副扑克牌,一天时间”。

如我很讨厌某个人,因为他总是在我面前显示他的博学,而他不知道他的显摆成为了我学系的重要方式,一想起他,我就会想起他显摆的有用的内容。

注:这种记忆方法是人类记忆的最高境界。把所有信息以独特的方式存储于我们个人独有的思维中,不怕被人窥视,因为外人无法理解,这种方法需要你不断的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特点。

(十一)趣味记忆法。

即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有时甚至荒诞,但只要有利于记忆,都无大碍。

谐音记忆法。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以谐音记忆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

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

注:趣味记忆法需要自己多注意,多开发。为加强记忆,无所不用其极。

(十二)学生应该有所了解的记忆规律。

⑴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随时间而放慢,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此区段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

⑵睡前醒后是两个绝佳的记忆时段,巩固知识最好方法就是复习。

⑶后面记的越繁难,前面记的忘的越快。

⑷中间比两头容易遗忘

⑸印象浅的比印象深的容易遗忘

⑹无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容易遗忘

⑺不感兴趣的比感兴趣的容易遗忘

⑻不理解的比理解的容易遗忘

⑼陌生的比熟悉的容易遗忘

⑽不急需的比急需的容易遗忘

⑾无联想的比有联想的容易遗忘

⑿无长远记忆动机的比有长远记忆动机的容易遗忘

⒀单器官接收比多器官接收容易遗忘。单用听觉去记,过后测验遗忘率高达85%。单用视觉去记,过后测验遗忘率降至75%。听视结合着记,过后测验遗忘率只有35%

看着这些规律,相信大家已经有所思考了吧。建议①日测:每晚睡前,应将当天所学知识择其要点进行复述,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②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③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位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如果没有时间,可挑选重要内容先进行。

后记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几种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与记忆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适应每一位同学,希望大家以本文为契机,努力探索实践,开发出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记住,没有最好的记忆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同学们,方法就摆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实践它,不断的去使用它,使它成为伴你一生的技艺。功夫要下在平时,考试自然不怕,平时不肯用功,考后抱怨分数,那是自作自受。世间的真理,恐怕也就只有这自作自受了吧。自己的行为自己承受,好因得好果,坏因遭恶报,无论好还是坏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别抱怨,勇敢去承受吧!

人生苦短稍即逝,此时不搏待何时?拼搏吧

如何快速记忆历史时间和事件

快速记忆历史时间和事件 1、公式记忆 1.事件=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影响 2.人物=时代(国名)+职务+作为+评价 3.作品=时间+作者+内容+意义 4.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作用 5.条约=时间+地点+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6.改革=时间+改革人+内容+意义 7.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经过+后果 2、加减记忆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可记为: 经过=四次突然袭击(突然袭击波兰、丹麦和挪威、苏联和珍珠港)+六次主要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攻克柏林、不列颠空战、中途岛海战)+四次重要会议(开罗、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次登陆(北非、西西里、诺曼底)+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反法西斯斗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历史事件。 3、尽量少记 例如:东汉的统治? 1.王莽改制a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b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2.光武中兴a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 3.外戚和宦官专权 a外戚梁冀 b宦官"五侯" 4.党锢之祸 a太学生3万多人 b名士范滂 5.黄巾起义 a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黄巾军。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变远为近,变死为活,变假为真,变浅为深 5、浓缩代替记忆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还(桓)乡(襄)问(文)木(穆)桩(庄)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长河新,安西大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请方保募农 6、歌诀替代记忆 我国的《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7、谐音记忆 三国建立? 曹丕--魏--洛阳--220年 曹丕喂洛羊一天二两饼 刘备--蜀--成都--221年 刘备数沉珠数了二天二夜 孙权--吴--建业--229年 孙权无建业喝了二两酒 李渊建唐哪一年? 李渊建唐618年。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适合用奇特联想记忆法记忆的古诗文利用联想记 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 1689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 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 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 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 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握有关的 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 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 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 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 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 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 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能。如 通过玻利瓦尔活动的作用,也就可以联想到圣马丁的事迹。再如辛 亥革命准备时期的孙中山和康有为,他们的活动是沿着不同轨迹行 进的,回忆时自然应当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 从史事内容着眼联想,有类似定律、对比定律,以及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因果定律。现分述如下: ①类似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以某事引起对与之相同、相似或相近史事进行联想的方法。如纳西比战役、萨拉托加战役、瓦尔密战 役和阿亚库巧战役之间的联想,就是以其各自所处的关键地位所决 定的。这样联想,有助于对历史事件共同特征的认识。 ②对比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将相反或相异史事连接起来回忆的联想方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联想是相反史事之例,对比的结果可以摆明因阶级属性不同而产生的特征。中国戊戌 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联想可以看作同中有异史事之例,对比以后 可以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③因果事件联想法:这是一种从史事因果关系入手的联想方法。史事之间,存在着因此之故与紧密相承的关系,务必要同在此之后

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打印版)

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1 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1、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可用 谐音记忆为“七叔含烟找围巾”。 2、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以诙谐地告诉学生:商鞅变法失败后,他哭诉“我宁愿涮我肉, 却不愿车裂我身”。用谐音来记住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 2、五、让历史知识纲举目张──归纳法 隋朝大运河的记忆,可用“一二三四五六”来总结: “1”:一个中心──洛阳; “2”:两个终点:涿郡、余杭; “3”:三大作用: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利于我国的统一,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四段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连结五大水系:海河、淮河、长江、黄河、钱塘江; “6”: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 …… 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掌握五种有效记忆方法 让你轻松玩转历史学科

掌握五种有效记忆方法让你轻松玩转历史学科 1、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2、联想记忆法 (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3、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归纳记忆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 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高中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 中国近现代史下 第四章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1956)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1949-195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1、条件①军事上大军渡江又南进,解放战争初获胜。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已推翻,人民企盼政府兴。③理论上理论路线定方针,七届二中多决定。④组织上2、成立《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条件已奠定。四九举行新政协,决定建国颁纲领①。选举领导②议国旗③,确定国歌④都北京。十月一日国欢庆,任命总理⑤初施政⑥。开国大典阅兵式,庄严宣告举世惊。近代百年久抗争,民主革命终获胜。历史进入新纪元,推翻统治⑦主人新。独立民主统一路,社会主义过渡⑧兴。东方大国站起来,冲破战线⑨保和平。和平民主大发展,社会主义成阵营。3、意义①国内②国际东方各国受鼓舞,民解高潮达峰顶。三、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 年夏)1、原因美国称霸兴战争,武力干涉朝内政。“联合国军” ⑿侵朝鲜,第七舰队⒀台湾行。美军轰炸东北境,唇亡齿寒运动兴。2、概况中国人民志愿军,跨江歼敌捷报

频。中朝军民败敌人,朝鲜停战签协定。3、意义①对内打击美国破神话,鼓舞反侵保和平。国际威望空前升,国际局势影响深。②对内安全独立有保证,国内建设有环境。觉悟提高振民心,各项工作勇推进。四、土地改革运动(1950 年夏-1952 年底)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华落后有原因。民主革命反封建,土地改革为中心。新区⒁农民盼土改,中共土改又施行。2、概况中央颁布土改法⒂,土地制度大变更。废除封建所有制,个体经济为农民。新区土改有特征,富农经济得保存。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利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初中历史知识 方法一、依据时代的联想 心理学把因时间相关的联想叫作接近联想。根据它,可以将年代作支点,通过某一史事的时间,联想到有关的历史事件。这种方法,大别之有三种: ①同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发生在同一年代的史事结合起来联想的方法。通过“历史大事年代”,可以看到许多这类史事。如由1689 年彼得一世开始独掌大权,就可联想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史事。其作用,可对史事作横向比较,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向。 ②近时联想法:这是一种把时间相近的史事连接起来联想的方法。如义和团运动的年代,可先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再联想四年后的戊戌变法,然后又联想到“两年后”。 ③时距联想法:这是一种利用史事发生时间距离相等的偶合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如1689 年英国制订《权利法案》1789 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889 年第二国际成立,是百年为距的例子。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历史知识的熟记程度。 方法二、依据地点的联想把空间上有关联的现象连接起来回忆。这类联想,因支点不同,也可分为三种: ①同地联想法:它以同一地点为基础,联想不同时代发生的史事。如北京,联想的史事,包括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元朝大都繁荣景象、明初营建北京、李自成攻占北京等等。这样联想,既可掌

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又能了解该地的历史发展概况。 ②类似地点联想法:它以同类地点为基础,以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三国时期的都城,提及魏都洛阳,就联想到蜀都成都,以及吴都建业。又如两宋都城,在说到南宋临安时,就可能联想到北宋的东京。这样联想,可以将同类历史现象展示出来。 ③空间移进联想法:它以史事发生地点的移动变化为基础,联想相关史事的发展过程。如红巾军起义的主要过程,可以将颍州起义、毫州建宋和汴梁定都提出来联想,以揭示其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可结合历史地图复习时使用,有助于相关史实内在联系的展现。 方法三、依据人物的联想 按照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可以将这类联想分为两种: ①人物活动归类联想法:一个历史人物,如教材记述其史迹较多,就可依托其人归类联想其事。一生活动性质一贯的如李大钊,他参加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筹建共产党和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些史事就可以他为基点进行联想。有些历史人物功过并存,这就需要分类进行联想,以便给以正确评价; 如左宗棠,他镇压过太平天国和捻军,但又参与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就应用这种方法联想。 ②人物活动类比联想法:不同的历史人物,可能活动相同或类似,可能作用一样或相反,于是就有连接起来进行类比联想的可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众所周知只记忆历史知识是不行的,但不记历史知识又是绝对不行的,尤其是中国古代历史,一是:距今时间比较长,二是:时间跨度大,三是: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掌握一定的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记忆时间的妙法──谐音记忆法 1、记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可用谐音记忆为“七叔含烟找围巾”。 2、教学商鞅变法时,可以诙谐地告诉学生:商鞅变法失败后,他哭诉“我宁愿涮我肉,却不愿车裂我身”。用谐音来记住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 3、讲授李渊建唐时间时,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并可以描摹一下,当时作为太原留守的李渊见机建立了唐朝。 4、讲授清军入关时间时,可以用“一溜死尸”来谐音记忆“1644年”,并描述当时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二、记忆史地结合知识的妙法──史地归纳法 1、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唐朝的瓷窑:北方邢州的白瓷,南方越州的青瓷,可以浓缩为“邢越(北)白青瓷”。 三、抽出核心字──字头法 1、清朝的十二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努皇安(用治安的?安?代指顺治)、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或记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宣统在位三年)”; 2、字头浓缩法在识忆中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缩影,特别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中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四、历史课堂的强档“味精”──意义联想法

初中历史知识速记巧记法

中学历史知识速记巧记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如何使学生会记、记熟,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技巧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活学活用,做到举一反三,就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有十位皇帝,其中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可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于“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訢)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例2.八国联军侵华的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可以编为“奥匈帝国,饿(俄)得(德)没(美)法,依(意)靠英日” 例3.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可以编为“生(深圳)猪(珠海)三(汕头)下(厦门)海(海南岛)”

高考历史背诵方法指导:文科生如何高效记忆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背诵方法指导:文科生如何高效记忆历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对于大多数文科生,可能最大的痛就在于:背!确实,对于文科生来说,要背的实在是太多了! 高中历史知识点比较繁琐,但是对于很多同学,记忆历史的效率实在太低下了,很多历史时间、重要事件好不容易背住了,过几天要么就是又忘了,要么多学一点新的东西就又弄混了。 所以,如果能够掌握高效的记忆技巧,不仅可以学得好,还能大大减少花在历史学习上的时间,来提升其他科目的成绩。 【记忆要以理解为基础】 在理解基础上的意义记忆远优于单纯靠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 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对那些本身没什么内在联系、枯燥乏味的历史材料,应抓住其外部的特征,尽量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变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为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历史材料。这样不仅较好地记忆了历史知识,而且增添了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记忆要学会搭建框架】 历史知识点虽然繁多,但是是有其框架体系的。 掌握所学历史知识,就必须要建立知识框架体系。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 比如历史必修1共包括八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 ①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②近代的世界与中国; ③当代的中国和世界。 有了基本的一级框架,再向其中补充相应的二级框架知识点,逐渐细化,以此类推。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 这个过程量虽然大,但是在绘制填写框架图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记忆方法逻辑性较强,有利于我们在分析主观题,可以有效确保自己的答题要点尽可能全面、准确。 【记忆要多进行联想记忆】 (1) 空间联想 历史事实之间是相关联的。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加以引申拓展,跨章节产生联想。 在复习的时候,通过一个知识点,回顾和该地点相关联的知识点。这种记忆方法条理性较强,需要定期做笔记整理,帮助回顾记忆。 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学科知识点中的有关的知识点: 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 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 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 时间联想 利用事物在时间的先后顺序理顺知识点,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 在选择题中,准确记忆历史事实的时间尤其重要,迅速排除干扰选项,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度。 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 【记忆可以采用比较法】 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例如,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2010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 高考备考: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0高三备考名师手记:历史识记顺口溜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 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历史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记忆这个世界——浅谈历史记忆方法 ----胡声华 人生在世,是什么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金钱?地位?还是。。。是知识!又是什么决定了你知识量的大小?学习时间的长短?知识的难易?还是。。。。是你的记忆方法! 信息社会,一个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尤为重要,它可以使你在有限的时间里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里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历史记忆方法。 (一)问答式记忆法。 两人或多人通过互相提问方式加强记忆的方法。主要运用心理学中适当压力可转化为有效动力的原理。实验表明,在适宜的压力下,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提高办事效率,加深记忆印象。此方法需要注意三点:①问的规范。尽可能以学科术语提问,我们需要与三年后的高考接轨。高考提问方式具有很高的规范性。②问的巧妙。问的有艺术,不问低级问题。问需要转换能力才明白的问题,不要问的毫无技术含量。最重要的是你要将心比心,假设自己就是高考命题者,你会如何创设问题。③问的有效。多围绕一些重点知识提问,不问无关紧要的题目,时间宝贵,浪费有罪!当然,你想锻炼自己出怪题,出奇题的能力除外。 注:这种方法很多同学会,但是受外界条件限制(如时间不足,缺少合作者,或者场内禁止喧哗等)不便实施,建议有些时候可自问自答,针对一段内容,自己设置问题,针对一个问题,自己设置答案,既锻炼了答题能力,又锻炼了出题能力,这种记忆方式最灵活,可问人,可问己,可出题,可答题。 (二)压缩记忆法(归纳记忆法) 对一段内容的主题及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概括,然后用一个或几个恰当的词进行压缩,从而提高记忆质量。背诵时只记压缩词,考试时再从压缩词扩展,复原本来内容。 如《南京条约》内容可压缩为“割地,赔款,开户,关税”。 如《天津条约》可压缩为“两种人,两种船”。 如《北京条约》可压缩为“华工赔九两天”。 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压缩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

高中历史高效记忆与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高效记忆与学习方法 摘要:高中历史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在高中三年有限的时间里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所有的历史知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想学好历史,就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又有效的记忆与学习方法。文章介绍历史学习中的记忆与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学习方法;历史知识 高中的历史学习并不像初中那样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得成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对知识加以整理以便理解和掌握。当然也需要学生多读一些历史相关书籍,多关注一些比较好的历史网站。只有这样,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才能提高。记忆是学习历史的生命线,掌握好的记忆和学习方法是学好历史的必要条件。下面,就对历史高效记忆与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一、历史年代记忆法 1.联系记忆法。很多历史事件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把其中的关键点找出来,结合在一起记忆,效果会非常好,还能防止记忆混乱的出现。例如,二战期间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加速德国的灭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美英放弃在中国的治外法权,这些大事件都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有关。再如,德国民族复仇情绪、希特勒扩军备战、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英法的绥靖政策都与巴黎和会有密切关系。学习历史时,学生要善于把握核心事件,找出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一个大的历史时间背景下记忆。 2.推算记忆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有的事件是按照年代进行有序排列的。这种情况下,只要记清里面的一个年代就可以记住其他的事件。例如,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召开的,只要记住第一次是1921年即可,中共二大是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是在1923年召开的,后面的两次直接向后推1年。再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召开的。记住其中一个,其他几个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 3.特征记忆法。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特征,因此可以根据事件特征对发生的时间进行记忆。例如,1234年金哀宗自缢,而呼沙呼也投水身亡,随之完颜承麟被乱军

记忆历史时间的技巧

记忆历史时间的技巧 技巧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 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技巧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19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技巧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

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技巧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技巧5.时间运算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地名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记年代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初学者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方法—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痪ωrdquo;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

趣味记忆历史年份

?趣味记忆历史年份 ?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即:背几遍书后,可以做几道数学题,过三、四天再背一遍,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 其实学习历史也是有诀窍的哦!下面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4.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 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5.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 (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

高中历史知识常用的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常用的记忆方法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名词五点法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3、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4、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5、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

(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分析,首先找出这个历史事件有几个要点,再进一步弄清这几个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形成一个网络,就便于记住了。 当需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网络撒开,储存在脑海里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会完整、准确、清晰、迅速地重现。 这就是网络记忆法。 比如:要记忆“井冈山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这个历史事件。 我们经过分析,首先确定它有五个要点:①湘赣暴动;②文家市转移;③三湾改编;④井冈树旗;⑤砻市会师。 然后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点的顺序和要点之间衔接的内在关系,这样就能够牢固地记忆这个历史事件了。 网络记忆法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必须理解要点之间的联系和每个要点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和实质。 这就要求对历史事件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分析得越透彻,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 否则,它的用处不大。 比如要点④井冈树旗,它包含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