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H精炼炉生产工艺

RH精炼炉生产工艺

RH精炼炉生产工艺
RH精炼炉生产工艺

2)蒸汽喷射泵工作原理

喷射泵是由工作喷嘴和扩压器及混合室相联而组成。工作喷嘴和扩压器这两个部件组成了一条断面变化的特殊气流管道。气流通过喷嘴可将压力能转变为动能。工作蒸汽压强和泵的出口压强之间的压力差,使工作蒸汽在管道中流动。

在这个特殊的管道中,蒸汽经过喷嘴的出口到扩压器入口之间的这个区域(混合室),由于蒸汽流处于高速而出现一个负压区。此处的负压要比工作蒸汽压强和反压强低得多。此时,被抽气体吸进混合室,工作蒸汽和被抽气体相互混合并进行能量交换,把工作蒸汽由压力能转变来的动能传给被抽气体。

通常单级喷射器的压缩比不超过12,由于真空处理的压力为0.67mbar以下,需要的压缩比在1520左右,单机泵无法满足要求,实际上包括VD,VOD,RH设备上所用的喷射泵都有多极泵串联逐级压缩而组成的真空泵系统。在真空系统中一般兜有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混合物中的可凝性蒸汽部分凝结排除,以减少下级喷射器的负荷。

3)特点及应用

水环泵中气体压缩是等温的,故可抽除易燃、易爆的气体,此外还可抽除含尘、含水的气体,但其极限真空度较低,一般应用在蒸汽资源较少的厂家作为末级泵使用,如唐钢。

蒸汽喷射泵具有抽气能力大、抽气速度快、对被抽气体介质适用能力强、结构简单无传动部件、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冶金系统大量采用。如莱钢特殊钢厂二炼车间的VD采用4级蒸汽喷射泵,炼钢厂的RH采用5级蒸汽喷射泵。

4RH处理模式及工艺流程

1)处理模式

RH处理根据钢种要求不同,可分为轻处理模式、中间处理模式、深脱碳处理模式和特殊处理模式。

轻处理模式针对钢种以低碳铝镇静钢为主,钢种主要特点是含碳量较低(0.02%~

0.06%)、低硅(≤0.03%),代表钢种有SPHC,SS400等。处理特点是真空度要求较低,一般控制在6~7kPa左右;处理时间短,一般处理时间小于15min,环流气体流量控制较低。对转炉要求控制C,N,转炉过来的钢水可以是带氧钢或者脱氧钢,对脱氧钢要求碳基本符合要求。

中间处理模式与轻处理基本差不多,其要求钢水碳成份一般在0.01%~0.03%,要求转炉过来的钢水必须是带氧钢(目的是脱碳)。对象钢种为对H不敏感,但使用条件较为严格;不含Cr,Ni的耐候钢;低等级管线钢;强度级别不太高的管线钢等。代表钢种如DI材(易拉罐),X65,SM490等。

深脱碳处理模式针对钢种为超低碳钢,代表钢种为IF钢,也就是平常俗称的汽车板钢。其要求的钢种碳含量小于100PPm,现在日本达到的水平为≤13ppm,我国宝钢也基本达到这个水平,其对C,N,O,S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工艺特点是要求真空度高,达到65Pa以下;要求转炉钢水为带氧钢,带氧量控制在400~800ppm之间,碳含量小于0.05%,氮含量较低;处理时间长,脱碳时间大于15min,冶炼时间大于30min;对环流气体的控制较为严格。

特殊处理主要是针对硅钢为主的一种处理方式,其实质是对深脱碳处理后的钢水进行Si,Al的合金化处理及钢水纯净化的处理。

2)工艺简介

待处理钢水包由行车吊运至RH钢包台车上,钢包台车开到真空槽下部的处理位置。并进行钢水液面高度人工判定。

根据人工判定钢水液面高度,钢包被液压缸顶升(或将真空槽放下),使真空槽的浸渍管浸入钢水到预定的深度。同时,上升浸渍管以预定的流速喷吹氩气。随着浸渍管完全浸入钢液,真空泵启动。

各级真空泵根据预先的抽气曲线进行工作。

进行测温、取样、定氧操作。

真空脱氢处理,将在规定时间及规定低压条件下持续进行循环脱气操作以达到氢含量的目标值。

真空脱碳处理(低碳或超低碳等级钢水),循环脱气将持续一定时间以获得碳含量的目标值。在脱碳过程中,钢水中的碳和氧反应形成一氧化碳通过真空泵排出。如钢中氧含量不够,可通过顶枪吹氧提供氧气。脱碳结束时,钢水通过加铝进行脱氧。

钢水脱氧后,合金料通过真空料斗加入真空槽。

对钢水进行测温、定氧和确定化学成份。

钢水处理完毕时,真空泵系统依次关闭,真空槽复压,重新处于大气压状态。

处理完毕后,钢包下降。

上升浸渍管自动改吹氩为吹氮。

钢包台车开出,行车把钢包吊运至连铸大包回转台进行浇注。

(来源:制钢参考网)

炼钢厂Trh精炼炉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新钢三期技改转炉210t RH精炼炉设备 安装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新钢三期技改转炉210tRH精炼炉设备安装工艺布置图》; 05-201G1 1.2《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定》;YBJ201-83 1.3《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炼钢设备》; YBJ202-98 1.4《新钢建设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和相关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新钢三期技改转炉210tRH精炼炉安装设备主要有以下内容:铁合金加料系统;真空加料系统;顶枪系统;烘烤枪系统;自动测温取样装置系统;钢包台车系统;液压顶升系统;真空室运输车、真空室及热弯管系统、维修区设备,设备总重达近1000吨,主要设备集中在厂房G-H跨内。设备吊装时除利用厂房上150t/40t行车吊装。以上系统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要求生产厂家直接运至施工现场或新钢设备材料部。 三、施工准备 3.1施工前相关措施 3.1.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设计和设备高技术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的技术文件等,详细了解各系各系统内的设备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和安装技术要求。 3.1.2 施工前,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并根据图纸技术要求,提出材料、机具、用电量、劳动力组织等计划,进行充分准备并做好合理安排。 3.1.3做好现场施工所需的水电气接入点确认工作,对吊装行车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 3.2 基础验收 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之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和记录,基础中心及标高应布置清晰准确。基础表面应保护完好,预埋位置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对土建单位交接过来的基础,根据基础交接验收单及施工图纸进行复测,检查设备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坑深、地脚螺栓预留孔的孔径及其中心是否达到验收规范要求,如预埋地脚螺栓的中心是否与设计中心相吻合,预埋地脚螺栓的垂直度和顶部标高是否合乎验收规范要求。相关尺寸误差标准如下: 基础面标高误差为±0—-20mm

真空精炼炉工艺技术说明VOD设备

真空精炼炉工艺技术说明(VOD设备) 1.1设备的功能、用途和可靠性 VOD型真空精炼设备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炉外精炼设备之一。它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精炼钢种多、质量高、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特钢厂必备的精炼手段。 VOD-40t钢包精炼炉具有真空脱气、吹氩搅拌、吹氧脱碳、非真空测温取样等多种功能。可以精炼轴承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优质碳素钢、超低碳不锈钢等。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真空脱气能力,因此可保证钢种的氢、氧、氮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并精确调整钢水成分,使夹杂物充分上浮,而有效提高钢的纯洁度,正因为它精炼的钢种多、质量高,可以为用户更灵活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及时精炼出市场需要的钢种,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方案布置 本套VOD-40t钢包精炼炉总体布置初步采用罐体半高架、固定不动,罐盖移动形式。 1.3 设备先进性 VOD-40t钢包精炼炉当不作吹氧操作时,VOD炉可完全实现VD炉操作功能。冶炼时罐体和真空泵相连,其间通过主截止阀,可实现罐体与真空泵的启闭,并可在钢包吊入罐体之前,先对真空管道进行予抽,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真空泵,缩短罐体的抽气时间和减少温降,使VOD炉和初炼炉、LF、浇铸相匹配,达到最佳效果。 该设备包括:一个真空罐系统、一个真空罐盖系统,一个罐盖升降及罐盖车系统,吹氧装置,真空加料装置,一套真空泵系统,一套连接罐与真空泵的真空管道系统,液压系统,吹氧系统,吹氩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冷却水系统,TV

摄像装置,一套电气控制及仪表监测设备系统。 在真空泵的造型和设计,罐盖的设计与密封性,吹氧装置的设计与密封以及全套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方面,皆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保证本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通用性。 设备特点: (1)、真空罐接受要处理的钢包,吊车将钢包置于真空罐中后,人工连接上氩气管,罐为焊接结构,并设有钢包导向结构,以方便起吊钢包。具有耐火材料的内衬以防止热应力。罐底设有防漏装置。 (2)、罐盖升降为液压传动。 (3)、罐盖车行走采用电动机—减速机驱动,变频调速,以保证罐盖车起动行车及停止时平稳运行。 (4)、罐盖采用碟形封头,使罐盖的自重减少,强度增加,同时使罐盖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罐盖内部设有耐火材料内衬。 (5)、罐盖上装有人工观察窗,可随时观察炉内冶炼状态,实现合金成分调整及非真空状态下的测温取样。 (6)、罐盖与罐体之间,采用单层空心硅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 (7)采用新型专利组合除尘装置,提高除尘效果,对被抽气体进行除尘冷却,一方面保证进入真空泵系统气体的洁净度,又可使被抽气体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保护密封件,防止热失效,使真空泵的抽气效率大为提高。 (8)真空管道设置主截止阀,缩短予抽真空时间。 (9)配备麦氏计定期校验真空测量仪表。 (10)电控系统采用三电一体化设计,对真空泵的控制及炉子其它动作可全部由计算机操作站进行控制。配置PLC 及工控机操作站作为基础级可连接到

LF精炼炉工艺说明

LF精炼炉工艺技术说明

目录 1.1.工程概述 1.2.LF炉的主要功能及技术参数 1.3.工艺流程描述 1.4.LF炉操作时间表 1.5.烟气量计算及参数

1.1工程概述 新建电炉主要工艺设备包括1座公称容量80t超高功率电炉、2座LF精炼炉、1座VD/VOD、320×340/∮500/∮600方圆弧型连铸机的、多台VC模铸设备及辅助工艺设备。 1.1.1工厂条件 1.1.1.1自然条件 海拔地面标高 2.2~4.6 m 大气压力: 冬季 101kPa 夏季 99.9kPa 最大风速及风向 24m/sNW 极端最低温度 -10.2℃ 极端最高温度40.5℃ 年平均降雨量 1054mm 年最大降雨量 1479mm 地震抗震设防烈度 6度 1.1.1.2 电源条件 电炉变压器一次侧电压35kv±10% 三相四线380v±10% 交流电源频率波动范围50Hz±3%

1.1.1.3 能源介质条件 天然气 热值8500kcal/Nm3 氩气 纯度大于99.9% 压力 1.6MPa 氮气 纯度99.9% 低压氮接点压力0.6~0.8MPa 氧气 纯度大于99.6% 压力 1.2~1.4MPa 压缩空气 压力:0.4~0.6MPa 设备冷却水 供水压力0.4~0.6MPa 水质由卖方提出要求,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1.2 后续条件 120吨LF+VD/DOD

公称容量120t 座数2座 平均精炼钢水量100t/炉 最大精炼钢水量125t/炉 平均精炼周期≤50min 1.1.3车间条件 1.3.1产品方案 当电炉主原料为75%废钢(堆比重0.7),25%生铁时,两篮加料,年生产合格钢水61万t,其中: 供模铸和真空浇铸生产大型钢锭15.2万t/a,相应需合格钢水16.7万t/a,产品方案详见表2.6-1。 供连铸生产320mm×340mm大方坯和φ500~φ600 mm圆坯35.8万t/a,相应需合格钢水37.6127万t/a,产品方案详见表2.6-2。 其余6.6873万t/a合格钢水供给立式铸机,生产?800~?1200mm大圆坯6万/a,产品方案见表2.6-3

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贵州师范大学 本专科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课程名称:轧制过程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学院(部、所): 任课教师评分: 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冷轧带钢生产及工艺 摘要:本文阐述了冷轧板带钢生产应用及新技术、新工艺,还有冷轧板带钢的生产工艺特点。简要介绍了冷轧薄板带钢的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当今板带钢轧制最新设备。 关键词:冷轧带钢;轧制工艺;发展 在相关学科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冷轧技术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逐渐形成了现代冷轧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冷轧事业不断地成长壮大,从只能生产建筑用材的产品发展成为能够生产高级汽车外板、高级家电板、高级包装材料和电工钢产品,无论产量,还是产品的规格品种多样化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 一、冷轧带钢技术的特点 当今现代冷轧工艺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基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发高精度轧制技术。 提高冷轧产品的精度,是用户的需要,也是冷轧技术发展的永恒目标。产品的精度主要指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产品的最基本条件。 2.以过程冶金理论为基础,以低合金钢为重点,提高产品的冶金质量,扩大品种。 轧制过程是赋予金属一定的尺寸和形状的过程,同时也是赋予金属材料一定组织和性能的过程。轧材的最终组织性能取决于钢的化学

成分、洁净度和均匀度,以及加工过程的热履历。以物理冶金理论为基础,通过材料化学成分的优化和工艺制度的改进,已经大幅度提高了现有钢种的质量,并通过Nb、V、Ti微合金化开发出大批优良的新钢种。 3.提高连铸比,大力推广连铸连轧工艺及短流程技术。 采用连铸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成材率,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近年我国的连铸比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相关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连铸和轧制衔接技术的发展。短流程是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国外竞相开发的热点。尽管目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短流程这个大趋势是绝对不会逆转的。此外,半凝固态压力加工和薄带连续铸轧在将来一定会获得大的发展。 4.轧制过程连续化的新进展——无头轧制技术。 轧制过程的连续化是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无头轧制是连续轧制的新发展。冷轧机组通过轧前焊接、轧后切断以及轧制中的动态改变规格,最早实现了无头轧制技术。20世纪80年代又将冷连轧与酸洗机组连接起来,20世纪90年代,又开发成功常规板坯连续化的热轧无头轧制技术和与薄板坯连铸连轧相对应的无头轧制技术。 二、冷轧的主要产品种类 1、汽车板 国内冷轧汽车钢板研发迅速。宝钢、鞍钢等单位对4个关键工艺技术,即超低碳、氮、氧的冶炼控制、钢板的性能稳定化控制、板形控制和表面无缺陷控制进行长期研究,开发出IF钢、高强IF钢

什么叫工序自动化

1什么叫工序自动化?在一个工序中,如果所有的基本动作都机械化了,并且使若干辅助动作也自动化了,而工人所做的工作只是对这一工序作总的操作和监督。2为什么说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是实现零件加3工自动化的基础?①加工设备是机械制造的基本生产手段和主要组成单元。②单台机床或加工设备的自动化,能满足零件加工过程中某个或几个工序的加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需要,为多机床管理创造了条件,是建立自动生产线和过渡到全盘自动化的必要前提。4一般地柔性自动线由哪三个部分构成?①数控机床、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②托板(工件)输送系统;③控制系统。5常用的自动换刀装置有哪几种形式?①回转刀架;②主轴和刀库合为一体的自动换刀装置;③主轴和刀库分离的自动换刀装置。6什么叫工艺过程自动化?一个工艺过程通常包括着若干个工序,如果不仅每一个工序都自动化了,并且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工艺过程都自动进行,而工人只是对这一整个工艺过程作总的操纵和监督,从而形成了某一加工工艺的自动生产线。7自动化加工设备主要有哪几类?①全(半)自动单机; ②组合机床;③自动线(TL);④计算机数控机床(CNC);⑤柔性制造单元(FMC)。8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导向小车(AGV)分为哪三种类型?①线导小车;②光导小车;③遥控小车。9在机械加工中自动化检测方法有哪两种?①产品精度检测;②工艺过程精度检测。10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哪几方面?①机械加工自动化技术; ②物料储运过程自动化技术;③装配自动化技术;④质量控制自动化技术。11机械加工设备中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哪些?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分散控制、集中控制、程序控制、数字控制、计算机控制。常见的自动化仓库有哪两种形式?有平面仓库和立体仓库。12机械加工的在线检测一般可分为哪三个方面?①自动检测;②机床监测;③自适应控制。13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哪四个部分所构成?①加工系统;②工件支撑系统;③刀具支撑系统;④控制与管理系统。14联琐在电气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联锁在电气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联锁、自锁、互锁、短时联锁、长时联锁等。联锁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15自动化用刀具通常分为哪两大类?通常分为标准刀具和专用刀具。16目前对各种刀具破损和磨损的监测有哪二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安装在机床上的传感器测量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监控刀具的磨损。另一种方法是:用声发射法来识别刀具的磨损。17机械制造自动化大致可按哪几种方式来进行分类?①按制造过程分;②按设备分;③按控制方式分。18请简述一下数控车床的主要特点?①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高;②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③数控车床能实现多种工序复合的全部加工;④数控车床具有高柔性。19自动化加工设备的辅具主要有哪两大类?主要有镗铣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简称“TSG”系统)和车床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简称“BTS”系统)。20在自动装配条件下,零件的结构冷性应符合哪三项原则?①便于自动给料;②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送;③有利于自动装配作业。21一个柔性制造系统一般由哪四部分组成?两台以上的数控加工设备、一个自动化的物料及刀具储运系统、若干台辅助设备(如清晰机、测量机、排屑装置、冷却润滑装置等)和一个由多级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和管理系统。22切削加工自动线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通常由工艺设备、工件输送系统、控制和监视系统、检测系统和辅助系统等组成。23常用的自动排屑装置有哪几种类型?带式排屑装置、刮板式排屑装置、螺旋排屑装置。24请简述一下自动装配线的基本特征?在装配工位上,将各种装配件装配到装配基础件上去,完成一个部件或一台产品的装配。分析题1自动装配系统主要包括哪三个子系统?装配过程的物流自动化、装配作业自动化和信息流自动化等子系统2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区别.a自动化不仅使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由机器人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而且操作和管理这些基本动作的操纵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b自动化可以有效改善劳动条件,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品质量,有

L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原辅材料技术(质量)要求 1、石墨电极材质要求 1)电极直径:φ350mm或φ400mm 2)电极长度:1800mm 3)体积密度:1.74g/cm3 4)单重:301kg或393kg 5)电阻率:4.4 2、埋弧渣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a、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应采用无渣工艺,或扒去初炼炉渣重新造精炼渣。 b、出钢过程中应向钢包内加入脱氧剂,使钢中溶解氧含量≤10ppm,TFeO<1.0%。 c、到LF工位,加精炼渣料后给电,加热熔化后再加入埋弧渣。按3—5kg/t钢(交流钢包炉)或5—8kg/t钢(直流钢包炉)加入,具体根据发泡高度确定。 d、加入埋弧渣后,要有氩气搅拌,氩气流量控制在3—5NL/min。 3、合金包芯线 1)钙铁包芯线主要理化指标(使用量0.5kg—1.0kg/t钢)

2)铝线和金属钙线等主要技术条件 3)硅钙线成份要求: 4、预熔型精炼合成渣的作用及主要理化指标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加入量为5—7kg/t钢左右,出钢前全部加入钢包底部。也可分两次加入,先包底加入50%,剩余部份随钢流加入,LF炉视情况进行少量调整,具体加入量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决定。 二、LF炉主体设备 1、变压器及二次回路 2、电极、电极提升柱及电极臂 3、炉盖及抽气罩 4、吹氩搅拌系统 5、钢包及钢包运输车 6、渣料、合金加入及称量系统

三、LF炉工艺流程 80吨顶底转炉挡渣出钢(全程吹氩)吹氩站吹氩测温、定氧、取样喂铝线测温、定氧、取样钢包吊运到LF炉精炼站钢包车上进准备位测温预吹氩钢包入加热位加热、造渣调成份取样、测温定氧喂线、软吹氩(喂钙铁线或硅钙线)加保温剂连铸 四、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主要化学反应 1)石墨电极与渣中氧化物反应: C+(FeO)=【Fe】+{CO} C+(MnO)=【Mn】+{CO} 上述反应不仅提高了熔渣的还原性,而且还提高合金吸收率,生成CO使LF炉内气氛更具还原性。 2)脱硫反应式为: 【FeS】+(CaO)=(CaS)+ (FeO) 脱硫能力用分配系数Ls表示: Ls=(S)%/【S】% 当溶解氧不变时,硫的分配系数随(CaO)的增大而增大,随(FeO)、(SiO2)的增加而减少。 2、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挡渣出钢,控制吨钢水下渣量不大于5kg/t。

脂肪族减水剂自动化生产工艺规程

ZM-1型脂肪族减水剂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ZM-1型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生产的原料、产品性质和质量标准以及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控制指标、过程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ZM-1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 2.产品说明 2.1. 产品名称及化学组成 ZM-2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属丙酮磺化甲醛缩合物,用对丙酮、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甲醛为主要原料,该合成时在稀碱的条件下,通过碳负离子反应历程, 产生逐步醇醛缩合反映,形成具有P—0H的醛酮。反应中通过加入羰基活性高的甲醛进行复杂的共缩聚反应,并在磺化剂存在下,控制适当的碱度和温度,形成含有不饱和的键的脂肪族链状化合物,其分子链中含有一SOH —0H和共轭双键,属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2.2产品质量标准: 本产品在质量上执行国标GB8076-2008(代替GB8076-1997 (2)产品的混凝土性:

2.2产品性质: 2.2.1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是一种绿色高效减水剂。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对水泥适用性广,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明显,坍落度损失小,低温无硫酸钠结 晶现象,广泛用于配制泵送剂、缓凝、早强、防冻、引气等各类个性化减水剂, 也可以与萘系减水剂、氨基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复合使用。它克服了萘系,三 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在低水灰比下流动性差,坍落度损失大等弊病,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出优良的特性。 (1)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的减水分散作用强:实验表明,在同样 条件下,0.8%的掺量就相当于萘系1%的掺量。可以保证混凝土在低水灰比时仍 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性。所以说,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比萘系、三聚氰胺系等减水率高,水泥净浆流动度大。减水、分散作用强。 (2)脂肪族高效减水剂能明显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与FDN平行对比 试验表明,掺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在60分钟内几乎没有变化,而 在120分钟后仅降低2cm。说明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经时 损失。 (3)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对水泥与混凝土无缓凝作用。 (4)脂肪族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明显: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实验表明,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优于其它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

RH真空精炼炉脱气工艺分析

RH真空精炼炉脱气工艺分析 作者:常升, 王振光, CHANG Sheng, WANG Zhen-guang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6414 刊名: 山东冶金 英文刊名:SHANDONG METALLURGY 年,卷(期):2011,33(2) 参考文献(2条) 1.李战军;王文军;刘金刚RH精炼工艺的研究 2009 2.郑金星;王振光;王庆春炼钢工艺及设备 20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海民.Zhang Haimin济钢RH炉外精炼脱气分析[期刊论文]-河北冶金2009(2) 2.简龙.刘伟.吴世龙.于艳忠RH-KTB精炼对低碳钢种脱氮的影响[会议论文]-2007 3.卫扬帆.林利平.田义胜.李具中.柳志敏.魏伟提高RH精炼钢水产能[会议论文]-2007 4.简龙.刘伟.吴世龙.于艳忠RH-TB精炼对低氮钢种脱氮的影响[会议论文]-2007 5.刘浏RH高效化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会议论文]-2007 6.耿涛.张海民.Geng Tao.Zhang Haimin济钢国产RH精炼炉装备的设计创新与应用[期刊论文]-四川冶金2011,33(2) 7.吴红.金凤浅谈RH精炼的生产控制及生产管理系统[会议论文]-2007 8.艾新港.包燕平.岳峰.崔衡.吴华杰.Ai Xingang.Bao Yanping.Yue Feng.Cui Heng.Wu Huajie RH上升管吹气孔堵塞对循环流量的影响[期刊论文]-特殊钢2009,30(5) 9.李战军.王文军.刘金刚.郝宁.王东柱.史志强RH精炼工艺的研究[会议论文]-2009 10.黄成红.于学斌.HUANG Cheng-hong.YU Xue-bin RH精炼过程中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的研究[期刊论文]-炼钢2005,21(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718062666.html,/Periodical_sdyj201102013.aspx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系电气控制技术教研室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 2.采用学分制,修业年限最高为六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装备控制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过程控制和电气控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生产工艺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场施工操作、生产组织和管理、基本工艺文件制订和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三、适应岗位(岗位群) 1.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与运行控制系统管理、维护人员。 2.生产服务型企业维修电工 3.自动化产品质量检测人员。 4.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的售后服务人员 四、岗位能力要求 (见表1《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五、专业素质要求 1.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 (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 (3)企业经历证书; (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 2.技能和技术要求 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中的4个,其中至少有2个是高级证书,至少有2个是非操作工种证书。 (1)常用电机维修工 (2)高级电气设备安装工 (3)高级维修电工 (4)电机装配工 (5)变压器试验工 (6)“CEAC—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 (7)“CEAC-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 (8)“CEAC-自动化项目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 3.拓展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4)国家计算机二级 (2)英语A级(5)国家计算机三级 (3)英语四级

L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 F精炼炉工艺技术操 作规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LF 精炼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一、原辅材料技术(质量)要求 1.石墨电极材质要求 1)电极直径:?350mm或?400mm 2)电极长度:1800mm 3)体积密度:cm3 4)单重:301Kg或393Kg 5)电阻率: 2.埋弧渣 1)主要理化指标 2)使用方法: a.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应采用无渣工艺,或扒去初 炼炉渣重新造精炼渣。 b.出钢过程中应向钢包内加入脱氧剂,使钢中溶解 氧含量≤10ppm,TfeO<%。 c.到LF工位,加精炼渣料后给电,加热熔化再加入 埋弧渣。按3—5Kg/t钢(直流钢包炉)加入,具 体根据发泡高度确定。 d.加入埋弧渣后,要有氩气搅拌,氩气流量控制在 3—5NL/min. 3)、合金包芯线 1)钙铁包芯线主要理化指标(使用量—t港)

2)铝线和金属钙线等主要技术条件 3)硅钙线成份要求: 4、预熔型精炼合成渣的作用及主要理化指标 1)主要理化指标 3)使用方法:加入量为5—7Kg/t钢左右,出钢前全部加入钢包底部。也可分两次加入,先包底加入50%, 剩余部分随钢流加入,LF炉视情况进行少量调整, 具体加入量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决定。 二、LF炉主体设备 1.变压器及二次回路 2.电极、电极提升 3.炉盖及抽气罩 4.吹氩搅拌系统

5.钢包及钢包运输车 6.渣料、合金加入及称量系统 三、LF炉工艺流程 80吨顶底转炉→扫渣出钢(全程吹氩)→吹氩站→吹氩测温、定氧、取样→喂铝线→测温、定氧、取样→钢包吊运到LF炉精炼站钢包车上→进准备位→测温→预吹氩钢包加热位→加热、造渣→调成份→取样、测温定氧喂线、软吹氩(喂钙铁线或硅钙线)→加保温计→连铸 四、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1.主要化学反应 石墨电极与渣中氧化物反应 C+(feO)=[Fe]+{CO} C+(MnO)=[Mn]+{CO} 上述反应,不仅提高了熔渣的还原性,而且还提高合金吸 收率,生成CO使LF炉内气氛更具有还原性。 脱流反应式为: 【FeS】+【CaO】+【FeO】 脱流能力用分配系数Ls表示: Ls=(S)%【S】% 当溶解氧不变时,留得分配系数随(CaO)的增大而增大, 随【FeO】、(SiO2)的增加而减少。 2、白渣精炼工艺要点

自动化生产工艺_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目录 摘要 (1) 一、前言 (2)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及特点 (2) (一)操作部分的组成 (3) (二)供料部分的组成 (4) (三)加工部分的组成 (5) (四)运输部分 (7) (五)分拣部分 (8) (六)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 (8) 三、成品展示 (10) 四、实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生产过程,论述了现代自动化生产的特点和趋势。首先由供料机提供原料,机械手将其送至模具连续加工,然后送至工人手中进行分拣、安装。整个过程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对各种生产要求进行处理,系统分成五个部分:操作部分:供料部分、加工部分、运输部分、分拣部分。本文根据自己的实习岗位经验详细论述了210空调外机顶盖的自动化生产工艺路线。 关键词:自动化模具空调顶盖

一、前言 随着大学生活的结束,我来到了佛山市盈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参加毕业实习,盈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集团化运作专业电器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家电制造之都”的广东省顺德区北滘镇。是专业从事五金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钣金加工、空调热交换器生产的联盟集团。是美的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及最大钣金加工供应商,同时也是海信科龙、志高、TCL、奥克斯等公司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集团主营钣金、模具及空调热交换器产品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区域 实习期间我主要从事对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常见问题的维修及保养,利用操作台对210空调顶盖从毛胚到成品进行实时操作。 二、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及特点 自动化生产线分成五个部分:操作部分:供料部分、加工部分、运输部分、分拣部分。如图2-1所示 自动化生产线外观图2-1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热轧板带钢生产工艺分析 学生姓名:舒锐 学号:20122329 年级专业:2012级6班

所谓生产工艺流程就是把产品的生产工序按次序排列起来。正确制定工艺过程是轧钢车间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制定轧钢生产工艺过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次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轧机的高产量,并能做到降低各种原料、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因此,正确制定产品工艺过程,对于工艺过程合理化,对于充分发挥轧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已制定的生产方案,在充分完成产品产量质量要求的前提条件下,用最大可能的低消耗、最少的设备、最小的车间面积、最低的劳动成本,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有较好的劳动条件,最好的经济效益,具体的原则包括:产品的技术条件,生产规模大小,产品成本和工人的劳动条件。 热轧板带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原料的清理准备,坯料的加热,轧制,轧后冷却,精整和质量检查等工序,对于特殊要求的钢种,在加热后不需经过热处理等工序。本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工艺过程简述: 1.板坯的选择和轧前准备 板坯的选择主要是板坯的几何尺寸和重量的确定。板坯的厚度选择要根据产品厚度,考虑板坯连铸机和热轧带钢轧机的生产能力。一般板坯的厚度为150-250mm,最厚为 300-350mm。板坯的宽度选择决定于成品宽度,一般板坯宽度比成品宽度大50mm左右。目前板坯宽度可达到2300mm。 通常热连轧带钢的板卷重量为20-30t,最重为45t。板卷的单位宽度的重量不断提高,一般可达到15-25kg/mm,最终可达36kg/mm。 板坯的轧前准备包括板坯的清理和板坯加热工序。板坯加热的送坯方式有板坯冷装炉、板坯热装炉、直接热装炉、和直接轧制四种。板坯入炉前要进行检查,对板坯有表面缺陷的要进行处理,采用冷装炉。对无缺陷的板坯用后三种方

RH精炼炉工艺

RH精炼炉工艺 摘要:介绍了RH的发展历史,对RH中最关键的真空系统原理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莱钢RH的功能、设备及工艺,针对莱钢情况,对莱钢品种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RH 原理工艺品种 1 RH的历史与发展 RH精炼全称为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于1959年由德国人发明,其中RH为当时德国采用RH精炼技术的两个厂家的第一个字母。真空技术在炼钢上开始应用起始于1952年,当时人们在生产含硅量在2%左右的硅钢时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出现冒渣现象,经过各种试验,终于发现钢水中的氢和氮是产生冒渣无法浇注或轧制后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随之各种真空精炼技术开始出现,如真空铸锭法、钢包滴流脱气法、钢包脱气法等,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的钢水真空处理方法,特别是蒸汽喷射泵的出现,更是加速了真空炼钢技术的发展。 随着真空炼钢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最终RH和VD因为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可以大量处理钢水等优点而成为真空炼钢技术的主流,70年代开始随着全连铸车间的出现,RH因为采用钢水在真空槽环流的技术从而达到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能够与转炉连铸匹配的优点而被转炉工序大量采用。 RH从开始出现到现在40多年来,有多项关键性技术的出现,从而加速了RH精炼技术的发展。表1为40多年来RH技术的发展情况。 表1 RH技术发展情况 2 RH系统概述 RH系统设备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的钢水二次精炼工艺装备。整个钢水冶金反应是在砌有耐火衬的真空槽内进行的。真空槽的下部是两个带耐火衬的浸渍管,上部装有热弯管。被抽气体由热弯管经气体冷却器至真空泵系统排到厂房外。 钢水处理前,先将浸渍管浸入待处理的钢包钢水中。当真空槽抽真空时,钢水表面的大气压力迫使钢水从浸渍管流入真空槽内(真空槽内大约0.67mbar时可使钢水上升1.48m高度)。与真空槽连通的两个浸渍管,一个为上升管,一个为下降管。由于上升管不断向钢液吹入氩气,相对没有吹氩的下降管产生了一个较高的静压差,使钢水从上升管进入并通过真空槽下部流向下降管,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在真空状态下,流经真空槽钢水中的氩气、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在钢液循环过程中被抽走。同时,进入真空槽内的钢水还进行一系列的冶金反应,比如碳氧反应等;如此循环脱气精炼使钢液得到净化。

工艺过程自动化重点

第一章 1.工艺过程自动化内涵:①在一个工序中,如果所有的基本动作都机械化了,并且使若干个辅助动作也自动化起来,而工人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对这一工序总的操作和监督,就称为工序自动化。②一个工艺过程通常包括着若干个工序,如果不仅每一个工序都自动化了,并且把他们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工艺过程都自动化,而工人仅是对这一个工艺过程作总的操纵和监督,这时就形成了某一种加工工艺的自动生产线,通常成为工艺过程自动化。 2.工序自动化,工艺过程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概念 在一个工序中,如果所有的基本动作都机械化了,并且使若干个辅助动作也实现了自动化,而工人所要做的工作只是对这一工序作总的操纵和监督,称为工序自动化。 一个工艺过程通常包含若干个工序,如果不仅每一个工序都自动化了,并且把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得则很难过个工艺过程都自动进行,而工人仅只是对整个工艺过程作总的操纵和监督,形成了某一种加工工艺的自动生产线,称为工艺过程自动化。 一个零部件的制造包括若干个工艺过程,如果不仅每个工艺过程都自动化了,而且它们之间是自动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过程都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时就行程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第二章 1.上料自动化两种上料方式,特点,利用场合 料仓式上料:将人工整理好的零件(已定向状态)贮存于贮料器后进行供料的装置,特点:工件靠人工定向排列,然后靠机构自动送装到夹具,适用场合:用于产量大,但因重量、尺寸及几何形状特点难于自动定向排列的工件、曲轴、连杆或单件工序时间长工件 料斗式上料:将零件杂乱地(未定向状态)贮存于贮料器后,能使零件自动定向进行供料的装置,特点:工件成批地倒入料斗,从定向排列到送装至夹具地点全部自动完成,适用场合:形状简单、重量不大、批量很大、生产率很高、工序时间很短的工件紧固件、轴承、仪表、五金等 2.输料槽截形计算 3.振动料斗原理 当电磁铁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后,料盘被带动,作小振幅高频率的上下往复振动,并通过倾斜安装的支承弹簧同时产生微振幅往返扭振。工件在惯性力、重力和摩擦力的综合作用下,沿料盘内壁的螺旋槽向上移动,并在上移过程中通过定向机构自动定向,然后由料盘上部出口处进入输料槽,送往加工位置。通过改变电磁铁线圈的输入电压,可以调整料盘的振幅,进而调整料斗的送料率4.对于机械手上料,夹紧力大于驱动力,放大机构是什么样的 第三章 1.自动加工线类型,分类 按工作性质分:机械加工自动线,装配自动线,热处理自动线,综合自动线。按生产类型分:专用自动线,柔性自动线。按所用工艺设备分:通用机床自动线,专用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自动线。按加工对象分类:回转体自动线,箱体杂件自动线

LF精炼炉脱硫工艺制度的研究与优化

LF精炼炉脱硫工艺制度的研究与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炼钢生产率、钢的成本、钢的纯净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传统的炼钢设备和炼钢工艺难以满 足需求。炉外精炼也称二次精炼或钢包冶金,将在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 部分或全部地移到钢包或其它容器中进行,达到提高钢质量的目的。LF炉作为炉外精炼设备的一种,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钢液经过LF炉处理可以提高纯净度。 本文在分析研究脱硫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上,结合LF炉的生产实际,对其工艺参数及操作制度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通过控制转炉下渣量、LF炉快速造渣及加快脱硫反应速率等措施,可以实现LF炉生产工序及整个炼钢车间生产工序的高产、优质、低成本。 关键词: LF炉;脱硫;造渣 1.1 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农业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钢厂普遍采用了炉外精炼工艺流程,它已成为现代炼钢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炼钢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钢材质量,降低能耗,减少耐材、能源和铁合金消耗,因此,炉外精炼技术己成为当今世界钢铁冶金发展的方向,对于炉外精炼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有必要进行探讨。钢中的硫、磷、氢、氧、氮含量大大地影响了钢的性能,如抗拉强度、成型性、可焊性、抗腐蚀性和疲劳性能等。当钢中硫、磷之和低于0.004%,且氢、氧、氮含量较低时,钢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抗腐蚀性、低温脆性、可焊性和成型性会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这比添加合金元素更有效。为此,作为冶炼高级优质钢的必要手段——炉外精炼,必须有效地脱除杂质元素来提高钢的质量、改善钢的性能。

我国钢铁工业在品种、质量、消耗、成本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钢的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大,硫、磷等有害元素和气体、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相对较高,即钢的纯净度差,从而使钢材的性能不稳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钢材己进入全球化序列。现在我们已清醒感觉到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因此,提高钢水在线精炼率,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炼设备并吸取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选择那些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有突出作用的关键技术,用以发展和提高我国炉外精炼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实施LF炉精炼工艺的必要条件[2] 为了获得LF钢包精炼炉对钢液进行加热及还原精炼的最佳效果,必须考虑下列潜在不利条件:出钢带渣,钢包耐火材料选择,钢水与空气接触等。 1.2.1 无渣出钢 LF炉使用气体搅拌钢水,应尽可能减少初炼炉出钢带渣量。因为初炼炉炉渣含有FeO、Si02、P205和MnO等氧化物和氢,这些活性氧化物不稳定,在搅拌过程中与钢水混合,会导致回磷,此外还会增加钢中的氧活度,影响脱硫精炼效果。目前已开发出多种挡渣技术,可消除或把钢包内氧化渣降至最低,如挡渣帽、挡渣塞、滑动水口出钢、偏心炉底出钢(EBT)、气动挡渣等。 1.2.2 钢包耐火材料 钢包耐火材料含有不同量的Si02、FeO、碱金属和H2。当这些氧化物与脱氧后的钢水接触时,显得很不稳定,如果含量较大,就会造成类似初炼炉炉渣的有害作用。LF炉精炼工艺要达到最佳效果,包衬至少应由70%A1203耐火砖砌筑,并且使用时应将其预热到1090℃,以使精炼处理过程中钢水温度损失和结渣最少,当精炼超低硫钢(S<0.002%)和超纯净钢时,应使用白云石或碱性包衬,至少渣线应该采用碱性耐火材料,以避免造渣和加热侵蚀。 1.2.3 隔绝空气 LF炉精炼过程中向钢包加入特殊配比的合成渣料,在电弧加热下熔化成液态渣,对钢液起到绝热、保温的目的及防止钢水的二次氧化。电弧加热过程电极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氮气极易电离而进入钢液使气体含量增加,通过渣层覆盖钢液,可以有效地防止吸入气体。 1.2.4 LF钢包耐火材料侵蚀[4]

热轧带钢的生产方案和工艺流程

2 生产方案及产品大纲的制定 2.1 产品方案的编制 2.1.1 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是进行车间设计、制定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确定轧机组成或选择各项设备的主要依据,包括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几年产量计划。本车间依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经过对同类厂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和规格作为典型产品。 实际生产中为了满足用户客观上的使用要求,每个品种都必须满足形状、尺寸规格和内部性能的要求。因而,各类产品的分类、编制、牌号、化学成分、品种规格和尺寸公差、生产技术条件、机械性能、验收规程、试验及包装方法、交货状态等,国家均有标准规定,如国标、冶标、企标等,如果国家没有标准规定,可由生产厂家和客户商定。 2.1.2 编制产品方案的原则及方法 (1)国民经济发展对产品的要求,既考虑当前的急需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2)产品的平衡,考虑全国各地的布局和配套加以平衡。 (3)建厂地区的条件、生产资源、自然条件、投资等可能性。 (4)考虑轧机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提高轧机的生产技术水平。 2.1.3 选择计算产品 车间拟生产的产品品种、规格及状态组合起来可能有几种、数百种以上。但是,在设计中对每一种合金的每一种品种、规格及状态进行详细的工艺计算。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加快进度,同时,又不影响整个设计质量,从中选择典型产品作为计算产品。 选择计算产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代表性 从拟生产的所有品种中选出几种合金、品种、规格、状态、产量和工艺特点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产品作为计算产品。 )通过所有工序2(. 所选的所有计算产品要通过各工序,但不是说第一种计算产品都通过各工序,而是所有计算产品综合起来看的。 (3)所选的计算产品要与接近。 (4)计算产品要留一定的调整余量,也就是说所选的计算产品要品种灵活,容易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 本次设计选用的三个典型产品分别是:Q215(10.0mm×1600mm)、30Cr(4.0mm×1400mm)、1Cr18Ni9(2.0mm×1000mm)。 2.1.4 确定产品大纲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和上述原则,确定车间产品大纲,见表2.1。典型产品见表2.2。典型产品技术要求见表2.3到2.5。 2.2 生产方案 所谓生产方案量指为完成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产品的生产任务而采取的生产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四、选择题 1. 当执行制造过程的(C)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 B. 控制动作 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 D. 辅助动作 2.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B)自动化技术等。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 B. 机械加工、装配、质量控制和物料储运过程 C. 机械加工与装配 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 3. 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零件(A)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 B. 50% C. 15% D. 1.5% 4.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D)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C. 加工系统和刀具支撑系统 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5. 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A)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 B. 多个 C. 组合 D. 二个 6. 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B)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 B.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 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7. 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C)的自动化循环加工。 A. 一个工艺 B. 多个工艺 C. 一个工序 D. 多个工序 8. 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D)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 B. 标量 C. 复合量 D. 数字量 9. 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A)。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 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10. 自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C)发展阶段。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11.(B)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A. 物流供输的自动化 B.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 C. 刀具的自动化 D. 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12. 只有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并且有(D)能力的设备,才能称为自动化加工设备。 A. 自动检测 B. 自动装配 C. 自动监控 D. 自动装卸 13. 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在(A)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 A. 先进的 B. 相对落后的 C. 落后的 D. 固定的 14. 由自动车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可用于加工(A)工件。

RH精炼炉工艺简述

1 RH的历史与发展 RH精炼全称为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于1959年由德国人发明,其中RH 为当时德国采用RH精炼技术的两个厂家的第一个字母。真空技术在炼钢上开始应用起始于1952年,当时人们在生产含硅量在2%左右的硅钢时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出现冒渣现象,经过各种试验,终于发现钢水中的氢和氮是产生冒渣无法浇注或轧制后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随之各种真空精炼技术开始出现,如真空铸锭法、钢包滴流脱气法、钢包脱气法等,从而开创了工业规模的钢水真空处理方法,特别是蒸汽喷射泵的出现,更是加速了真空炼钢技术的发展。 随着真空炼钢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最终RH和VD因为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可以大量处理钢水等优点而成为真空炼钢技术的主流,70年代开始随着全连铸车间的出现,RH因为采用钢水在真空槽环流的技术从而达到处理时间短、效率高、能够与转炉连铸匹配的优点而被转炉工序大量采用。 RH从开始出现到现在40多年来,有多项关键性技术的出现,从而加速了RH 精炼技术的发展。表1为40多年来RH技术的发展情况。 表1RH技术发展情况 内容技术发展情况效果 耐火材料1965年采用镁铬砖砌筑内衬提高寿命 RH-OB 1972年室兰厂出现直空槽吹氧技 术 可以脱碳 轻处理技术1977年大分厂开发了轻处理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 化学升温1978年出现化学升温,RH可以调 节温度 满足连铸要求 增大驱动 气体流量 1978年实现浸泽管两段吹氩技术增加环流速度 自动化技术1980年大分厂实现全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减少错 误 RH-KTB1986年川崎厂用顶枪吹氧解决真空槽结冷钢 问题 真空槽九十年代德国MEV AC把真空槽提高耐材寿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