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营(doc 59个)96

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营(doc 59个)96

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营(doc 59个)96
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营(doc 59个)96

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营(doc 59个)96

股份合作制的分类与模式

乡村集体企业改造型即对原来的乡村集体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将企业存量资产分别折为乡村集体股和职工基本股,使企业财产权属明晰化。同时再向企业职工吸收现金入股,有的还吸收社会法人、社会自然人资金入股,组建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类型以淄博市周村区最为典型。

改造过程中,首先是搞好资产评估,目的主要是确认企业资产的价值量,保证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资产评估遵循真实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参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估工作一般以乡镇企业上一级主管部门牵头,建立资产评估机构,主要成员由有资产评估资格的工作人员及乡村、企业和职工的代表参加。评估工作遵循申请立项、资产清查、评定估算、验证确认的程序进行,评估的范围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评估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资产原值、净值、新旧程度、重置成本、获利能力等进行评估,具体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行、现行市价法、清算作价法及其它评估方法。

阜阳地区的做法是,将全部资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评估。对固定资产采取重置作价和帐面价值相结合的办法,先按帐物相符的帐面,算出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然后再根据市场行情,确定其重置价值,最后固定资产现值按重置价格×(净值÷原值)估价。流动资产评估,对周转快、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材料、产成品,采用按原历史成本计价,反之,对周转慢、价格变动大的按现时的市场价格计价。对无形资产评估,主要考虑它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风险因素在内)两个因素,通过商量办法确定。

其次是合理设置股权。乡镇企业资产拥有者成份较为复杂,在合理确定资产权属(包括评估的资产存量和新股入的资产增量)关系基础上来确定:一般设置乡村股、个人股、社会法人股和外资股。乡村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乡村股和个人股是企业必设股。

三是明晰产权关系。乡村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存量资产必须进一步明确产权。总的原则是:谁投资、谁创造,谁所有、谁受益;尊重企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及平等协商。对原企业存量资产,也可不追踪溯源,而按一定的比例划归乡村股和企业职工个人股。

乡村股的分红主要用于发展企业,以工补农建农和社会公益事业等,不用于乡

(镇)政府的行政开支,从产权明晰度看,乡村股的设置仍存在产权主体一定程度"虚拟"的问题,各地正在以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提,进行大胆探索。

我们认为,乡(镇)村集体股的设置主要考虑历史的原因,这个股真正的所有者是全乡(镇)村农民所有,但实际行使股权的是乡(镇)村行政干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性;这种股的分红作为生产资金,也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红利分配前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和生产发展基金相重合;同时,因这种股份额最大,反而使乡(镇)村行政干部干预企业经营合法化。这些都有悖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初衰。如何跨越这一障碍,有这样几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将乡(镇)村集体股作为优先股,集体经济组织只凭此获取红利,不参与经营,同时,也确保了乡村各项事业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的地方将其分散为入股资产与借入资金,我们认为不足取;二是对这种股份在进行清产核资、现行市价评估、制定招标办法的基础上,采取拍卖方式,转让股权。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拍卖后货币化的资产作为生产资金用于继续扩大再生产和农村建设事业,对企业的管理也将从生产管理转向对资产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流动、增值;三是对村办企业可直接将这种股量化到农民,至于乡(镇)一级,有的地方根据资产利润率、企业经营状况、产品结构等因素,将全乡(镇)企业重组成几个大致相同的企业群,再将全乡(镇)的村分成几片,每个片选择挂靠一个企业群,将资产、债权债务量化到挂靠片的社区内农民,这也不失为对乡镇股明晰产权的一种方法;四是将这种股虚拟化并承包给企业干部和职工,一方面逐步加大其股份,另一方面将乡(镇)村股逐步转归企业和职工股;五是将这种股租赁给经营者,实行公有民营,用租赁费和租赁收入逐步将该股种转归经营者所有。

对于企业股,与乡村集体股一样存在产权虚拟问题,应参照上述办法逐步过渡为企业职工股。对于国家减免税等方式形成的企业资产,是国家实际已放弃的一种所有权,改制前形成的这一资产,归企业集体所有,改制后形成的,为企业不可分割的公共积累,属全体股东共有。

关于改制中债权债务、银行贷款、沉淀资金、闲置设备的处置问题。对于债权债务应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向新企业转移,集体股可用红利进行债务补偿。对于银行贷款,一是经股东同意可以转为改制后企业的贷款,用利润偿还;二是作为乡(镇)股的一部分,以其红利逐步偿还。对于沉淀资金和闲置设备应由改制后的企业无偿接收并保管,但资产所有者仍属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不向新企业的几个股种"搭车"。

个人股中的职工个人股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职工俱新股入的资金及其它资产,其相应形成的股份与社会个人股份性质相同。另一部分来源于经济产评估确定的原企业存量资产中的一定份额。对这一定份额的资产的所有权相应的股份,应根据企业职工创业贡献多少、工龄长短、责任大小等因素具体量化到

职工个人;这种存量资产的职工个人股份,只能分红,不能继承、馈赠和转让,持有者因个人原因离开企业即视为自动放弃股权。

温州地区将企业资产分为股东个人所有和集体所有两部分构成。股东个人原始投入的资金、扩股、增股的新增资产及税后利润50%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属股东所有;集体原始投入的资产属集体所有;税后利润的15%的公共积累属企业集体所有的财产,不列在个人和职工名下。国家减免税与政府各部门的让利(包括无息、贴息贷款)划入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归企业使用。股权一旦确定填写股权证书,作为股东持有企业产权的保证,由政府部门签证。在规范化的条件下,股权可以转让、买卖、馈赠和继承,但股东不能退股。

周村的做法与温州类似,将企业的股权设置为集体股、法人股(即企业以外的企业和社团法人投入企业的股份)、个人股及国家扶持资金(主要是国家减免税形成的减产)。国家扶持资金不参与分红,也不扩股量化到人,只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按照"集体占大头,个人占小头"的原则,用"7:3"的比例将企业资产划为乡村集体股与职工基本股。职工(年满16周岁以上)基本股一般按照职工的工龄、工资、岗位职务等条件量化到人,职工对该股份只享受分红权,没有所有权,且不能买卖、转让和继承。此外,职工个人在持有企业基本股的同时,必须再向企业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股,否则,不能持有基本股。据周村试验区办公室的同志介绍,将计划这些规定进一步放宽,并适当增加个人股比重,降低集体股比重。

阜阳地区对国家无偿投资、减免税金以及银行无息或低息贷款所产生的息差和各种的优惠政策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都作为企业股,只计息不分红,所得股息仍留在企业,作为企业股的新增股份。对企业公共积累、各项基金,作为企业集体股,不分给职工,由企业工会作为持股人(与温州的做法有所不同)。所得股利,大部分作为企业集体新增股,也可以分一部分作为职工个人股,这部分职工个人股权享受受益权,不得抽回或退股,职工离开企业,受益权消失。

四是建立组织管理制度。从温州、阜阳、周村各实验区的情况看,股份合作制企业都普遍建立了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它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是企业最高经营决策机构。在董事会人员构成上,注意小股东代表。在阜阳地区,一般至少要有1-2名小股东代表,同时也注意法人股代表。在股东代表大会的民主表决权力上,实行一股一票制,但为防止大股东的控股行为,对股份数达一定比例(一般是5%)的大股东的股票权作了限制,在董事会内部实行一人一票制,对重大问题意见不一致时,股权最多的股东可追加一票(周村)。这样的企业组织制度促进了政企分开。淄博周村区王村对原有的乡镇企业管理部门(镇经委)进行改造,成立了乡镇企业集团(控股)总公司,由总公司委派代表作为集体资产的股东代理,厂长(经理)责任制,

④清偿债务;

⑤返还减免税收;

⑥近还股金;

⑦剩余资产按股东入股比例进行分配。

二、个体、私营、联户企业转化型

个体、私营、联户企业转化型主要是由原来的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入股组成,以资金入股为主,技术、设备、厂房、劳力入股为辅。从股金投入的方式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以资带劳,全员入股型。股东与职工的身份是同一的,很少有非股东的职工,而职工的股权基本均等。另一类是按股经营,非全员入股型。多数职工不持股,股东按股数多少,合股经营,股额均等的,也有大小不等的。这种类型以浙江温州市为主。

还有总厂式和个体、私营企业与乡村集体合股联营式。

总厂式是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同行业的家庭工业企业入股,构成社区性股份合作制总厂。总厂负责产品上档次,上水平,统一价格管理,规定产品的最低销售价;同时统一税收管理、商标管理、质量和计量管理,并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上提供服务。

个体、私营与乡村集体合股联营式主要是一些原挂靠集体进行"挂户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吸收乡村集体参股而转化成股份合作企业。乡村集体股东一般以场地、厂房、设备折价入股,或以资金入股,私人以资产作为股份。这类企业一般交由投资最大的股东承包经营。

这里还有"假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转化问题。"假集体"是由集体和个体双向选择组合衍生出来的一种企业形式,其弊端很大。各地的做法是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其向股份合作制转化,使其内容和形式得以真正统一。首先,要通过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对哪些是属于集体的(一般来讲,由于个体、私营企业注册了集体所有制的牌子,由此而享受到的一切优惠政策如贷款息差、减免税收、各种提留所形成的资产以及以乡村名义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划归集体所有。属于职工创造的,应划归为企业股或量化给职工),哪些是属于个体的资产要划分开来,并以股金的方式使之量化和固定化,据此先例经济权利,分享经济利益;其次,引进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形成利益与风险共同体;第三,逐步使产权多元化,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力。

三、社区股份合作制

社区股份合作制,是在原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上,引入股份合作制的某些适用机制,兼融合作制与股份制两种经济组织形式,并重新组合产生的新型社区

集体经济组织。它扬弃了合作经济的合理成份,突破了原有集体经济模式,是一个制度上的创新。目前全国以深圳宝安县和广州天河区最为典型。

具体办法是把一个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全部或部分股份化,并把其中一部分股额量化到人,在此基础上吸收农民现金入股(也可不入股),使本社区内的全体成员均成为股东,集体经济活动按股份合作制运作。

从组织形式上看,社区股份合作制主要有三种:

1.并存式。原有合作经济组织不撤销,不改变其性质,另成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2.内部式。即在原有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搞股份合作,组织形式改变,但不改变名称,不另立炉灶。

3.取代式。即新建设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合同)取代原有合作经济组织。

从股份合作的内容上看,也有三种:

1.综合型。即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经济产评估后,全部折价转为股本金。

2.土地型。即以土地的所有权或承包、使用权入股。土地的折价一般按当地政策规定的征地价或收益价,或综合几个因素一个价。

3.资产型。即将集体除土地以外的固定资产(企业为主)、流动资金等,评估折价为股东金,其土地不作价入股,土地的所有权和承包关系不变动。

社区股份合作制的股权设置,一般为集体股和农民分配股。有的不设集体股,但在纯收入中先作集体提留。集体股(或提留)占可分配纯收入的20-70%不等。分配股股权的确认一般以某个时期截止的在册农业人口为基数,特殊人口(男到女家落户及其子女、户口在村人在外、户口在外人在村、外地近期迁入人口等)则根据当地实际,经多数农民同意,给予全额股权或折中处理。分配股的分配,一般采取:①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论老幼均1股。②按农民在历史上对集体财产形成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一般以年龄或工龄为依据。③按农民现实劳动力等级或对集体财产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分为劳动力、老年、少年三档,劳动力的股份为最多。④根据几个条件分别配股,再合计列入,一般分为人口基本股、土地承包机能股。劳动贡献股,分别配股到人,有的还设对五保户、烈军属的照顾股。一般均要定期一年或若干年调整一次股权分配额,而且规定分配股权不能继续、抵押、转让、退股。但是凡个人认购的现金股,可以继承、转让、退股。很多地方普遍将分配股的分配与当前的有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关内容挂钩,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违法犯罪、扰乱社会治安、逃避兵役、乱砍滥伐树木、不赡养老人、不教育子女者,均作出有关扣除分配额或停止若干年的股红分配等规定。

四、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模式简介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模式,主要有:

(一)温州模式

产生于80年代初,1984年经济学界正式提出"温州模式"概念。温州模式在全国具有最为广泛的影响,其特点是把个体、私营和联户企业转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主要由内部经营者和职工入股组成,以资金入股为主,技术、设备、劳力入股为辅,从而使这类弱小企业摆脱了单家独户、小打小闹的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条件下,弱小企业追加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的困难。

(二)周村模式

产生于1986年左右,它是将乡村集体企业组建或转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一种模式。由于乡镇企业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产权关系表现为"乡办乡有,村办村有",明晰度较差,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自主权落不到实处,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率先进行试验,将股份制引入合作制。具体做法:一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合理确定股权;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章程和组织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建立分配制度,合理确定积累与分配比例;四是制定亏损破产补偿方法。

(三)阜阳模式

自1990年春以来,安徽阜阳地区在前几年探索的基础上,用两年左右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批股份合作制试验。阜阳模式是综合性模式,侧重对股份合作制的实用性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了探索,筛选出四种基本类型:

①私人企业改造型;

②合伙企业进化型;

③集体企业转化型;

④新办企业一步到位型。

(四)天河、横岗、横店、万丰模式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乡村,由于集体经济实力强大发展条件优越,产生了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以广州天河和深圳万丰村、横岗镇、浙江东阳横店集团为代表。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是以原有村社会作经济为母体,引进、嫁接股份制的产权组织方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某些内容,实行劳动联合与资金联合的统一,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财产不可分割并占大头的原则下,把长期积累起来的集体财产,经过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分为集体股和社员股,重新确定分配关系,组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联社。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有别于企业股份合作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覆盖面、综合性强等特点。

除上述几种基本模式以外,不少地区从自己的发展状况出发,创造了其他一些模式。如农业股份合作制,金融股份合作制等,总之,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适合本地特点的其他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应允许和提倡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存在和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农民群众认识和接受程度。

尽管不同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具有共同特点:一是明确了企业产权关系,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二是推动了乡镇企业的政企分开,保证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三是打破了"村办村有"自然经济模式,提高了乡镇企业的社会化程度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模向经济联合;四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了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五是有利于改变企业承包经营的短期行为,为乡镇企业加速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开辟了新的途径。

国家对农村股份合作制这一新的经济组织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采取措施引导其不断发展、完善和规范。1987、198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温州、周村、阜阳为农村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试验区。在总结和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农业部于1990年2月发布了《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并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示范章程》,对农民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作用、法律地位以及操作程序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并在全国推广试点经验。1992年,农业部又下发了《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1994年3月31日又下发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股份合作制发展很快,带动了全国农村的试点、推广工作。

某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东浩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一、背景 为了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形成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我国组建了一批以产权、技术和产品等要素控制为特征的、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 东浩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由政府牵头组建的通过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成立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尽管几年来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面对“两会”后国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上海新一年国有资产重组的大潮,上海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格局将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以集团目前的经济和实力,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2003年4月上海四大国有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上海百联集团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将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集团所处的外经贸系统中,外经贸委提出了关于系统企业改革的“三化”要求,即集团功能化、二级公司多元化、三级公司民营化,并要求集团成为以资本经营和资产管理为主的贸易型集团。而集团过去虽然在产品经营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在资本经营方面,尽管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工作,但总体上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加快集团发展,跨大步、跨快步,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使集团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例如上实集团、华润集团、德隆集团、复星集团。这些集团中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民营企业集团,既有上海本地的集团,也有其它地区的集团。他们不仅通过资本运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他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注重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提高,没有因为过渡的多元化导致集团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大幅下降,也不是完全依赖二级市场的炒作而形成的短期的规模膨胀。因此他们资本运营的成功经验,对东浩集团如何开展资本运营将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篇报告将对这四大集团的发展历程和资本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挖掘这些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成功的共同因素,同时结合东浩集团自身的资本运营经验和能力,总结出既符合东浩集团实际的,又具备集团资本运营成功普遍特征的资本运营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指导集团新三年改革中的资本运营行动计划。

集团公司资本运营规划

集团公司资本运营规划 一、背景 为了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形成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我国组建了一批以产权、技术和产品等要素控制为特征的、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 XX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由政府牵头组建的通过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成立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尽管几年来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面对“两会”后国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上海新一年国有资产重组的大潮,上海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格局将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以集团目前

的经济和实力,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2003年4月上海四大国有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上海百联集团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将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集团所处的外经贸系统中,外经贸委提出了关于系统企业改革的“三化”要求,即集团功能化、二级公司多元化、三级公司民营化,并要求集团成为以资本经营和资产管理为主的贸易型集团。而集团过去虽然在产品经营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在资本经营方面,尽管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工作,但总体上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加快集团发展,跨大步、跨快步,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使集团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例如上实集团、华润集团、德隆集团、复星集团。这些集团中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民营企业集团,既有上海本地的集团,也有其它地区的集团。他们不仅通过资本运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他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注重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提高,没有因为过渡的多元化导致集团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大幅下降,也不是完全依赖二级市场的炒作而形成的短期的规模膨胀。因此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集团简介: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集团股权结构:有否股权比例

集团核心业务:

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发展历程: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 2000年9月,复星实业参股上海雷允上北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11日,友谊复星成立于,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上海友谊集团占52%股权,复星集团占48%股权。 2000年11月底,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友谊(集团)。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1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关键事件: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完成了复星集团壮大的资本原始积 累,为日后公司的改制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为复星实业的急剧扩张提供充实的资 金来源。 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

资本运营,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已进入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中心的时代。我国“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今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型期。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只有把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战略、服务、文化、管理团队等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动、整合和重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一些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为应对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的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把公司做大做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资本运营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谋求拥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魔力”何在?如何选择适合企业本身的行之有效的资本运营方式?这都是值得所有追求财富的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亨达集团资本运营的战略选择框架。?一、资本运营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运营,是指通过以货币化的资产为主要对象的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托管等活动,实现资源重新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包括实现利润最大化、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风险等。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来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企业通过运用资本杠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资本运营相对于生产经营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一方面,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它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始终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注重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保证资本形态变换的连续性和继起性,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经营,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家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来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还要做到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途径,实现资本的扩张,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增值。这种开放式经营,使企业家面对的经营空间更为广阔,它要求打破地域概念、行业概念、部门概念和产品概念,将企业不仅看做是某一行业、部门中的企业,不仅是某一地域中的企业,也不仅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的企业,它是价值增值的载体,企业面对的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产品,面对的市场是整个世界市场,只要资本可以产生最大的增值即可。 另一方面,资本运营非常注重资本的流动性,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这首先要求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利用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和产品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其次,要求缩短资本的流通过程,以实业资本为例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其实质是资本增值的准备、进行和实现过程。因此,要求加速资本的流通过程,避免资金、产品、半成品的积压。 再者,资本运营通过资本组合回避经营风险,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保障投入资本的安全,要进行"资本组合",避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依靠产品组合,而且靠多个产业或多元化经营来支撑企业,以降低或分散资本运营的风险性,同时资本运营是一种结构优化式经营,它通过结构优化,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结构优化包括对企业内部资源结构如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等的优化;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权资本等资本形态结构的优化;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结构的优化;资本运营过程的优化等等。?综合上述,资本运营最重视的是资本的支配和使用,它将资本运用看得比资本占有更为重要,因为利润来源于使用资产而非拥有资产。因此,它注重通过合资、兼并、控股、租赁等形式来获得对更大资本的支配权,即把"蛋糕做大",注重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其他企业合作开拓市场,获取技术,降低风险,从而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更大的资本增值,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资本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实集团全称为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81年7月成立,总部在香港,法定代表人蔡来兴。作为上海市政府全资控股的海外窗口公司,上市集团是上海市在海外建立的规模最 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02年底,集团总资产已达320亿港元,合并税后润 超过10亿港元。旗下拥有6家上市公司、4家直属企业集团和9个海外地区总部。 秉承立足香港、依托上海、面向世界、走向全球”的宗旨,上海集团已基本形成信息技 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基础设施和崇明现代园区五大主导产业板块。业务范围还涉及消费品生产、房地产、商业零售、汽车零部件、酒店旅游及国际贸易等领域。 2、股权结构(见附图) 3、核心业务: 基础建设:主要涉及高架路建设、集装箱码头和房地产开发。包括上海延安路高架,内环线及南北高架; 上海外高桥码头一期国际集装箱项目;香港和上海的若干大型房地产项目等,其中高架建设仍然占上实控股收入的三分之二,为集团提供强大、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来源。 信息技术:通过投资上海信投参与上海信息港的建设,包括上海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上海集约化通讯管线建设,上海电讯营运业务服务等,并通过中芯国际提供集成电 路的制造和销售服务,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虽然仅为集团贡献4%左右的利润,但 是集团未来主要利润来源和业务拓展方向。 生物医药:公司两大上市公司,上实联合和上实医药,都以生物医药为主营业务,并以成为行业的龙头和旗舰为目标。通过多次兼并收购,形成了以生物制药和现代中药为主体,兼具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的医药业务格局。 金融投资:包括投资银行、创投和证券基金、商业银行等业务;金融板块的运作不仅为上实集团带来金融业的收益,并为其资本运作提供理想的平台。 现代物流:集团未来现金流的业务。通过组建上海实业外联发国际物流公司和上海实业中外运国际物流公司立足上海作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基地,并寻求国际一流物流企业作为战略伙伴,建立国际化及发展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

中煤能源集团公司配套战略规划(总初稿)之五

第一章概述 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形态,是企业资本重新组合而构成的一种经营活动,它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组合,以较少的投入或不需要增量投入,实现企业的持续跨越式发展。 资本运营是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低成本扩X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在价值最大化原则下使企业资本/资源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使资本/资源更有效率,并能不断地实现资本/资源扩X。 资本运营模式众多,其核心主要有两条:一是资本集中。即凭借自己的优势,聚集资本,把现有的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资本最有效地利用起来,提高资本运营的规模和效益;二是资本分散。即采取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内部分立、分块搞活,以及改组改造,实行资本的空间转换等方式,以激活呆滞资本。 大型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一般是进行整体改制重组,实现主营业务资产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构建融资平台进行长期融资,

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进行产业整合,扩X企业资产与业务,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现状分析 一、集团公司资本运营现状 (一)集团公司内部重组与整合情况 2004年以来,集团公司根据国资委《关于推动中央企业清理整合所属企业,减少企业管理层次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集团公司《2004年—2020年发展规划》和三届一次职代会精神,对部分所属二级企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组与整合。 1、重组整合集团公司煤炭贸易和市场渠道资源,将中国煤炭工业某、某、某、日照、某、某、某、某等8家进出口二级公司和某、某、某、日照、某等5家口岸分公司并入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以巩固和提高集团公司煤炭贸易业务在国际、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

3、核心业务: ?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 医药新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 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 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 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 开发与经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 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 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 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 49% %

某公司资本运作管理发展规划

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十一·五”发展规划 资本运作及对外发展 专题编号:02 负责单位:凯捷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负责人:金峤伟

目录 第一章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1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1 二、资本运作的重点2 第二章LPG业务的整合计划3 一、LPG批发业务的整合3 二、LPG零售业务的整合4 第三章对外扩张6 一、对外扩张的基本原则6 二、对外扩张城市选择的标准9 第四章战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及融资计划12 一、总体的资金需求状况12 二、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16 三、利用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18 四、沟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分析21 五、融资方式比较及选择27

第一章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 资本运作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是深圳燃气集团做实、做大、做强的关键能力之一。 燃气集团目前涉及的业务包括燃气批发、城市燃气运营、工程监理、成品油贸易等。“十一·五”规划期间,在集团整体战略指导下,集团将通过资产并购、股权合作、股权置换、业务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业务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提升企业的综合经营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股东、社会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燃气业务要实现深圳市场的不断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参与企业改制、管道燃气专营权竞争等多种手段进入异地城市燃气市场的经营。“十一·五”规划期间,燃气集团还将通过股权出让、资产置换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逐步退出与燃气无关的业务经营,实现业务经营向城市燃气运营集中。 资本运作在实现业务向燃气主业集中、主业不断做强的目标下,需要同时注意资本运作的成本,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实现融资成本的不断降低。资本运作成本需要从融资成本和项目运作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 对燃气集团来说,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和企业经营积累,深圳燃气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银行贷款、企业积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企业经营及项目拓展的资金需求。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资金来源、资金特点、融资成本等都有所不同,企业在使用相关渠道进行融资时要综合考虑融资方式和资金使用的匹配性。 与燃气集团的“十一·五”发展战略相一致,燃气集团目前资金投向主要围绕主业集中投资,无论是华侨城管道燃气业务的收购、还是龙岗、宝安管道燃气公司的并购都是围绕“做大、做强城市燃气业务”这一目标。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十三五规划要点分析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十三五规划要点分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国资委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的国有资产经营试点实践,为改组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符合三中全会精神,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完善国资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的进程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作为政府的出资人代表,需要执行政府的投资意图,承接政府交办的投资任务,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又必须按照市场规则和效益原则去运作和经营企业,此双重身份决定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特殊性。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负责国有股权的管理及再配置,不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同持股企业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目前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同旗下法人企业的关系,它主要是参与持股企业的治理,重在建设好国有出资企业的董事会,通过董事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未来,完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法人治理是重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综合国内外运营经验,通常认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核心

功能应包括: ?投资。通过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投资实业,主要包括:1.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企业等的投资;2.稀缺资源、支柱性、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投资;3.实现特定战略目标,如促进跨区域发展、“走出去”、保障房、养老等的投资;4.现有产业的并购整合、调整、转型升级等的投资。 ?持股管理。市场化方式管理国有股权,主要是管理:包括上市国有股权(包括整体上市后的国有股权、相对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股权等);非上市国有股权(部分特定功能性企业、未退出的商业竞争性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部分国际合作项目等);新投资或资本运作后形成的符合上述特点的股权。 ?资本运作。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国有资本的流动(进入与退出),其重点:一是围绕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以市场化方式增减持上市公司股权等高流动性的国有资本;二是围绕布局调整,以产业基金等方式在资本市场收购出售控股股权;三是在资本(出资人)层面推动公司制、混合所有制改造;四是参与中央企业改制上市。 ?资产经营。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生产要素分解、重组和流动。重点应该包括:一是业务结构性调整和剥离(包括化解过剩产能等);二是非主业、存续、低效无效等资产整合和分类处置;三是困难企业救助和重组再生;四是债务重组等特殊性业务。 国有资本运营、投资公司可能是单一功能的,但更多的是混合功能的。公司定位和功能应根据战略要求和不同阶段性任务进行动态调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上实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实集团全称为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81年7月成立,总部在香港,法定代表人为蔡来兴先生。它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控股的海外窗口公司,同时也是上海市在海外建立的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02年底,上实集团总资产已达320亿港元,合并税后润超过10亿港元(销售和净资产)。主要业务与产品范围包括:基础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生态农业园区、房地产、制造业、商业和酒店。注册资本为1000万港元,分成100万股普通股,每股10港元。 2、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生产经营阶段(1981年-1993年):主要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海外窗口公司,最早的产品是味精、烟草等;资产规模从。。。。到。。。。,资本规模从。。。 到。。。 第二阶段:组建集团公司,拓展业务领域阶段(1993年-1996年):集团下辖。。。。 公司,其生产经营领域扩展到。。。,资产规模从。。。到。。。。。, 第三阶段: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相结合阶段(1996年-2001年):集团公司在沪港两地市场造壳、买壳上市,并进行增发配股融资,以加强其对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等产业的投资;通过资产置换和兼并收购,整合其在五大产业上的资源,培养企业竞争力。生产经营领域以基础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科技、金融投资、崇明现代园建设为主,资产规模从。。。。到。。。。 第四阶段:国际化融资、跨国化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上实集团资本运作更加频繁,不仅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且将投资网经营网撒向全球,如在美国市场发行ADR,联合收购欧洲企业,大力拓展北美市场等,显现其跨国经营战略。截止到2002年底,上实集团资产规模达到320亿港元,主要业务集中在基础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投资、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 3、股权结构(见附图): 4、核心业务: 基础建设——包括上海延安路高架道路,内环线及南北高架项目,上海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各种建设项目,上海之窗,大连花园项目,淀山湖新城项目等等,这些建设项目每年可以为上实集团创造一半以上的利润,成为上实集团最强大、最稳定的利润和现金流来源。 信息技术——包括上海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上海集约化通讯管线建设,上海电讯营运业务服务,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等各种高科技技术和服务业务,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虽然仅为集团贡献4%左右的利润,但在将来必将成为主要利润来源和业务拓展方向。 生物医药——公司两大上市公司,上实联合和上实医药,都以生物医药为主营业务,并以成为行业的龙头和旗舰为目标。它们在行业内进行了一定的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并加大在科研开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开发出多种新产品,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发展前景良好。 金融投资——上实集团直属的上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对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包括银行、基金管理、投资银行业务等等;金融板块上的运作不仅为上实集团带来

公司资本运作管理发展规划

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十一·五”进展规划 资本运作及对外进展 专题编号: 02 负责单位:凯捷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峤伟

目录 第一章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 (1)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 (1) 二、资本运作的重点 (2) 第二章 LPG业务的整合打算 (4) 一、LPG批发业务的整合 (4) 二、LPG零售业务的整合 (5) 第三章对外扩张 (7) 一、对外扩张的差不多原则 (7) 二、对外扩张都市选择的标准 (11) 第四章战略进展对资金的需求及融资打算 (16) 一、总体的资金需求状况 (16) 二、银行贷款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20) 三、利用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23) 四、沟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28) 五、融资方式比较及选择 (35)

第一章集团战略对资本运作的要求 一、资本运作的目标 资本运作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是深圳燃气集团做实、做大、做强的关键能力之一。 燃气集团目前涉及的业务包括燃气批发、都市燃气运营、工程监理、成品油贸易等。“十一·五”规划期间,在集团整体战略指导下,集团将通过资产并购、股权合作、股权置换、业务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业务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进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提升企业的综合经营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股东、社会和职员价值的最大化。 都市燃气业务要实现深圳市场的不断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参与企业改制、管道燃气专营权竞争等多种手段进入异地都市燃气市场的经营。“十一·五”规划期间,燃气集团还将通过股权出让、资产置换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逐步退出与燃气无关的业务经营,实现业务经营向都市燃气运营集中。 资本运作在实现业务向燃气主业集中、主业不断做强的目标下,需要同时注意资本运作的成本,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实现融资成本的不断降低。资本运作成本需要从融资成本和项目运作成本两个方面来考虑。 对燃气集团来讲,目前的资金来源要紧是银行贷款和企业经营积存,深圳燃气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银行贷款、企业积存、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企业经营及项目拓展的资金需求。 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资金来源、资金特点、融资成本等都有所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报告3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报告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集团股权结构: 第三阶段:复星实业打造复星医药的“联合舰队”,建立医药、地产和信息三大产业体系2001年8月,复星集团完成复星实业———友谊复星———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控股链。

2001年2月,复星实业收购河南信阳信生制药有限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羚锐股份(第二大股东)。 2001年5月,复星实业参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天药股份。 2002年5月,复星实业所属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参股武汉中联药业。 2002年6月,复星实业在渝合资组建的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6月,复星实业收购豫园商城,间接控股上海童涵春制药厂 2003年1月16日,复星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共组注资组建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二、资本运营模式分析 由于复星集团在进行扩张时,实力有限,所以在资本运营时非常重视协同效应,充分借助别的企业资源,凭借集团的优势(人才、科技和市场营销网络)与有竞争力和高额利润回报的企业合资合作,实现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利润回报,最终达到集团的快速扩张。 复星的独特战略投资发展理念: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强调企业在充分做大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小,所谓做大就是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多元化、国际化、上规模;所谓做小就是指充分的专业化,我们要让每一个专业公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去参与竞争,成为本专业的一流企业。 复星的平台理论:第一个平台,是复星集团层面,是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平台,除了要实现人才经销外,还要为企业的发展寻求足够多的现金,从长期角度解决投资及生产经营的持续现金流问题;第二个平台是专业发展的上市公司群体,其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嫁接起来,围绕核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

关于新能源资本运营规划

关于新能源资本运营规划战略 一、新能源产业前景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其中纲要用两章篇幅对新能源产业做出重要表述。“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位居新兴产业第二位,政策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度增长,前景十分诱人。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整车制造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63亿辆,保有量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未来十年内,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现有汽车,按照60%的更新率计算,我国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为9780万辆,以每辆车价值30万计,新能源汽车行业总量便是天文数字。弱水三千,仅取一瓢,新能源的产业价值总量,必将大得惊人。 二、新能源战略目标 新能源,适逢其会,抓住机遇,以勃发英姿,切入新能源行业,必将掀起行业滔天巨浪,以此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新能源,顺势而生,站在时代的浪尖,制定总体战略目标: 1、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平台,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典范; 2、塑造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整合参照体系,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3、创造价值共生的能力时代,以系统集成创新提升东方话语权。 三、实现战略目标途径 新能源依靠内生发展,短时间难以实现战略目标。为了尽快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新能源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如果按照传统模式,即“先生产、做市场、再上市”模式,经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转换收益难,投资者望而生畏,难以募集资金。新能源创新模式,“先上市、再生产、做市场”,很好的解决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 第一部分:社会融资 新能源,作为新能源产业的生力军,发展迅速,不可避免的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解决此问题,新能源须立足长远利益,主动寻求社会资本资源。目前,公司上市是获得社会资本资源的主要途径。企业上市包括国内上市、境外上市和买壳上市。新能源,作为新生力量,不论选择国内上市,还是选择境外上市,都无法完全满足上市条件,退而求其次,买壳上市就成为新能源的最佳选择。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置出壳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主要关注问题: 1、“壳”公司的选择标准 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①公司主业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 ②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2、取得壳公司的途径 取得壳公司控股权的途径主要有股份转让方式、增发新股方式和间接收购方式等方式。借壳后,如何注入自己资产,是借壳方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的模式有“股权转让+资产置换”、“股权转让+增发换股”、“股份回购+增发换股”等。但实操业务主要采用“整体资产置换资产(净壳)+定向增发”模式,一次完成借壳和资产注入。在该模式下,“壳”公司将全部资产和负债置出,借壳方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和置出资产之间差额部分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支付。

东浩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东浩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东浩集团资本运营规划 一、背景 为了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建企业集团,当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形成了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的雏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国有资本授权持股等方式,我国组建了一批以产权、技术和产品等要素控制为特征的、较为规范的企业集团。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深入以及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扩张的速度逐渐加快。 东浩集团也是在上海九十年代后期组建大集团的背景下,由政府牵头组建的通过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成立五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系支持下,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团营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尽管几年来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面对“两会”后国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上海新一年国有资产重组的大潮,上海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格局将会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以集团目前的经济和实力,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2003年4月上海四大国有商业集团合并组建上海百联集团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将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集团所处的外经贸系统中,外经贸委提出了关于系统企业改革的“三化”要求,即集团功能化、二级公司多元化、三级公司民营化,并要求集团成为以资本经营和资产管理为主的贸易型集团。而集团过去虽然在产品经营上有较大的发展,但在资本经营方面,尽管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工作,但总体上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加快集团发展,跨大步、跨快步,进一步增强企业实力,使集团在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集团,例如上实集团、华润集团、德隆集团、复星集团。这些集团中既有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有民营企业集团,既有上海本地的集团,也有其它地区的集团。他们不仅通过资本运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可持续的超常规发展。他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注重核心产业竞争力和总体效益的提高,没有因为过渡的多元化导致集团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大幅下降,也不是完全依赖二级市场的炒作而形成的短期的规模膨胀。因此他们资本运营的成功经验,对东浩集团如何开展资本运营将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篇报告将对这四大集团的发展历程和资本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挖掘这些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成功的共同因素,同时结合东浩集团自身的资本运营经验和能力,总结出既符合东浩集团实际的,又具备集团资本运营成功普遍特征的资本运营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指导集团新三年改革中的资本运营行动计划。 二、资本运营的概念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概述

某集团资本运营分析概述 一、 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 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自创业以来,复星集团在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 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 绩。2002年,复星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 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 2、股权结构: 45% 18.05%58% 复星高科技(集团) 复星实业(医药) 复星投资 友谊复星 天津药业 河南信阳 广西花红药业 北京金象复星大药复星医药 复星信息 复地集团(地产)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宝岛优品—倾心为你打造精品文档 3、集团核心业务: 45% 32.19% 67% 15.04% 29.98% 13.25% 51% 53.33% 54% 51% 24% 90% 48% 90.5% 22% 96.25% 上海童涵春制药 重庆药友制约 49% 56.89%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 经济代表”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 以来快速、稳健地发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 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 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 营的大型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 换服务、工程监理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 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 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 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著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 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 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 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资产运营部发展规划

连璧公司商业运营发展计划 集团公司资产结构经过近一阶段的不断优化,项目优良率已达到较高程度,为连璧公司商业运营的发展及未来的资本运作构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发展平台,为企业做强做大夯实了基础。 为让连璧公司的资产运营这一核心方向在现有的优化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快、更好,仅作以下计划,供决策领导参考及修正: 商业运营的终极目标 : 1、最大限度的让连璧公司被市内商业地产界所熟知并成为合作之首 选对象; 2、将资产经营、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相结合,以产权转让、租赁、 托管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将低效益资产向高效益资产流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外购并、合资、联营等形式扩大资本增量,以优化配置集团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加快实现连璧公司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 发展步骤及团队规模: I.初级阶段(起步阶段)——2010年-2011年12月 1、公司主营业务: 1)自有资产租赁; 2)外界小型商业组团承包转租(3千方以下);

3)小型(1万方以下)半成品、成品商业收购:重新整合包装 推向市场; 2、团队规模:部门经理1人、信息收集专员1人、投资分析员1 人、谈判专家1人(可由以上1人兼)、设计1人、招商员2 人、内勤1人。 II.中级阶段(发展阶段)2012年1月-2015年12月 1.公司主营业务: 1)外界商业组团承包转租; 2)大中型(1-3万方)半成品、成品商业收购:重新整合包装 推向市场; 3)尝试对部分项目的股权转让及对个别小型企业的收购、兼 并等,逐步进入资本运作阶段, 2.团队规模:部门经理1人、信息收集专员1-3人、投资分析员1-3人、谈判专家1-3人、设计1-3人、内勤1-2人(均根据项目数量的多少决定);部门经理下辖项目组1、2、3……各项目组配置(项目经理1人、业务员2-8人、内勤1人) III.终极阶段(成熟阶段)2016年以后 1、公司主营业务: 1)大型商业组团承包转租:转化为连璧品牌旗下的项目; 2)投融资收购半成品、成品商业:持有经营,打造连璧品牌旗 下商业地产项目;

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复星集团资本运营分析 一、集团简介: 1、集团概况: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11月,1994年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集团型企业。复星集团通过十年坚实的发展,在现代生物与医药、房地产、信息、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产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 2002年,复星集团的净资产超过30亿,总资产超过50亿,与关联企业的总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97位,同时名列全国民营企业10强第7位。复星集团的目标是到2005年要实现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五强之列,达到总资产100亿、净资产80亿、年营业额100亿、年利润10亿元。 2、股权结构:

上海童涵 3、核心业务: 医药领域:公司围绕“打造生物与医药联合舰队,成为医药新经济代表” 的战略目标,以药店与医院为终端客户,经过上市以来快速、稳健地发 展,已经形成医疗诊断产品、药品制造及销售、医疗器械三大具有核心 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的主营业务板块。 房地产领域: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控股的主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大型 企业,形成了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营销策划、置换服务、工程监理 为辅助业务的公司架构。以"共创理想空间"为经营理念,以准确的产品 定位、多项目管理的能力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逐渐奠定了在上海房

地产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 商贸流通领域:通过入股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地着名医药流通企业的合资,积极向商贸流通领域拓展,形成了如"豫园商城"、"联华超市"、"老庙黄金"、"复星大药房"、"金象大药房"、"永安堂大药房"、"雷允上(北区)药房"、"上海药房"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品牌群体。 4、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摸索业务经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咨询——生物医药)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 1995年,PCR乙型肝炎诊断剂成功,盈利1亿元 第二阶段;复星实业上市,筹集发展资金,确定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医药行业 1998年,复星实业改制上市,募集资金亿,积极发展医药产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