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AKTAavant-1103新一代全自动智能蛋白纯化系统

2011-AKTAavant-1103新一代全自动智能蛋白纯化系统

2011-AKTAavant-1103新一代全自动智能蛋白纯化系统
2011-AKTAavant-1103新一代全自动智能蛋白纯化系统

AKTA蛋白纯化系统操作

AKTA蛋白纯化系统操作 AKTA蛋白纯化系统是当前蛋白纯化工作经常用到的一组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AKTA系统依据不同的配置,可以分为AKTA EXPLORER、AKTA PILOT、AKTA PURIFIER等多种型号的设备。以下以AKTA EXPLORER为例简单介绍AKTA蛋白纯化系统的一般操作。 1、认识AKTA。 AKTA explorer 是为方法开拓及研究应用而设计的全自动液相色谱系统。该色谱系统的分离装置有三个主要组件,在底部平台的左侧整齐堆起(Fig 1)。它们是: FIG 1、AKTA EXPLORER主机 ? Pump-900 为双通道高效梯度泵系列。在AKTAexplorer 100,流速范围0.01-100 ml/min,压力高达10 Mpa(泵名为P-901)。在AKTA explore10,流速范围0.001-10 ml/min,压力高达25 Mpa(泵名为P-903)。 ? Monitor UV-900,同时监控190-700 nm 范围内高达3 个波长的多波长紫外-可见(UV-Vis)监测器。(针对部分AKTA PURIFIER机型,尚有UPC-900监测器可供选择,光源为汞灯光源,一次可以监控一个波长,安装滤光片后,可以在选择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切换。)? Monitor pH/C-900,在线电导和pH 监测的组合监测器。 Fig 2、AKTA EXPLORER硬件模式图

AKTA EXPLORER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可以用模式图表示(Fig 2)。组成部件,如混合器、柱及不同的阀安装在右边部分。打开装阀的门可全部看到。柱被挂在装阀的门的外侧。 分离装置由UNICORN 软件控制。软件安装于一独立的电脑主机之中,在电脑与色谱系统之间的通信由数据采集装置CU950进行控制。 2、一般操作 2.1 开机 按位于底部平台前左侧的ON/OFF 按钮,打开色谱系统,然后打开电脑电源。待仪器自检完毕(CU950上面的3个指示灯完全点亮并不闪烁)。双击桌面上UNICORN图标,进入操作界面。UNICORN的操作界面分为四个窗口(Fig 3) Fig 3、Unicorn的操作界面 2.2准备工作溶液和样品 所有的工作溶液和样品必须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样品也可高速离心后取上清备用。当缓冲液中含有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需在使用前用低频超声脱气10min。 2.3清洗及管道准备 首先将A泵的进液管道(A1)放入缓冲液或平衡液中,将B泵的进液管道(B1)放入高盐溶液中,在system control窗口点击工具栏内的manual,选择pump→pump wash explorer,选中A1,B1管道为ON,execute。泵清洗将自动结束。(Fig 4) Fig 4、AKTA Explorer的泵清洗操作 2.4安装层析柱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实现 自动控制系统作为目前工业领域控制的核心,已经为大家所熟悉。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下可使生产过程或其他过程按期望规律或预定程序进行的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的主要手段,其组建了整个系统的大脑及神经网络。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按控制原理主要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一)开环控制系统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系统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扰的特性都比较差。开环控制系统中,基于按时序进行逻辑控制的称为顺序控制系统;由顺序控制装置、检测元件、执行机构和被控工业对象所组成。主要应用于机械、化工、物料装卸运输等过程的控制以及机械手和生产自动线。 (二)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反馈原理基础之上的,利用输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可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性能。闭环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信号分类,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三)恒值控制系统 给定值不变,要求系统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给定希望值的系统。如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高度、电动机转速等自动控制系统属于恒值系统。 (四)随动控制系统 给定值按未知时间函数变化,要求输出跟随给定值的变化。如跟随卫星的雷达天线系统。(五)程序控制系统 给定值按一定时间函数变化。如程控机床。 在我们的工业领域中,因控制的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数多、对产品质量控制严格,所以一般控制系统均为闭环控制系统。 二、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一)控制器 目前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主要包括PLC、DCS、FCS等主控制系统。在底层应用最多的就是PLC控制系统,一般大中型控制系统中要求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场合就会采用DCS 控制系统,FCS系统主要应用在大型系统中,它也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现场总线控制系

智能手机终端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

智能手机终端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 主要功能如下: 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程序手机的手机号码:数据采集程序必须开通GPRS,实时传输采集数据及监听服务端指令;所以会有一定的数据量。为解决用户因GPRS传输采集数据产生的费用,所以记录用户的手机号码。 采集GPS信息:经纬度,时间,速度; 采集无线网络状况信息:GSM,GPRS网络情况; 获取的无线网络信息并附加GPS信息,帮助数据分析专家系统分析处理; 数据采集终端的主要功能如下: 实时诊断网络信息; 诊断分为空闲时诊断与使用时诊断; 空闲时诊断:根据运营商的相关规定设定网络异常指标;当手机处于空闲状态时,指定频率(秒)获取无线网络的基本参数,如CID,LAC,BSIC,BCCH,RxQuality,RxLevel,C/I,C/A,TxPower,TA,TS等;根据设定的异常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则保存本次信息,并获取此时此地的GPS信息、本手机的手机号码一并发送至指定服务器,由“数据分析专家系统”分析处理。 发送数据内容:本手机的手机号码+无线网络基本参数+GPS信息; 数据格式:XML文件格式; 传输方式:使用GPRS进行数据传输; 使用时诊断:用户使用手机时,检测用户使用过程中无线网络的状况;如手机数据下载过程中,检测总的下载量,下载时间,是否下载成功,如果不正常则记录本次使用过程; 诊断项: 2通话:未接通、掉话、呼叫时延; 2短信(SMS),彩信(MMS):是否发送或接受成功、发送或接受时间; 2GPRS Attach:Attach是否成功、Attach成功的时长PDP激活,PDP激活是否成功、激活成功的时长; 2WAP数据传输:WAP登陆测试;WAP登陆是否成功;WAP登陆成功时长; 2WAP刷新测试:WAP刷新是否成功;WAP刷新成功时长;

蛋白纯化的基本思路

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选择分离材料及预处理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选择分离材料及预处理 以蛋白质和结构与功能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蛋白质,首先要得到高度纯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物质。 蛋白质的制备工作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方面知识,但基本原理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得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到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来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在所有这些方法的应用中必须注意保存生物大分子的完整性,防止酸、硷、高温,剧烈机械作用而导致所提物质生物活性的丧失。 蛋白质的制备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选择材料和预处理,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提取和纯化,浓细、干燥和保存。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都可做为制备蛋白质的原材料,所选用的材料主要依据实验目的来确定。对于微生物,应注意它的生长期,在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酶和核酸的含量较高,可以获得高产量,以微生物为材料时有两种情况:( 1 )得用微生物菌体分泌到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和胞外酶等;(2)利用菌体 含有的生化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胞内酶等。植物材料必须经过去壳,脱脂并注意植物品种和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其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变化很大,另外与季节性关系密切。对动物组织,必须选择有效成份含量丰富的脏器组织为原材料,先进行绞碎、脱脂等处理。另外,对预处理好的材料,若不立即进行实验,应冷冻保存,对于易分解的生物大分子应选用新鲜材料制备。 细胞的破碎 1、高速组织捣碎: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 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 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 2、玻璃匀浆器匀浆: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为高,适用于量少和动物脏器组织。 3、超声波处理法:用一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此法多适用于微生物材料, 用大肠杆菌制备各种酶,常选用50-100 毫克菌体/毫升浓度,在1KG 至10KG 频率下处理10-15 分钟,此法的缺点是在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对超声波敏感和核酸应慎用。 4、反复冻融法:将细胞在-20 度以下冰冻,室温融解,反复几次,由于细胞内冰粒形成和剩余细胞液的盐浓度增高引起溶胀,使细胞结构破碎。 5、化学处理法:有些动物细胞,例如肿瘤细胞可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去氧胆酸钠等细胞膜破 坏,细菌细胞壁较厚,可采用溶菌酶处理效果更好。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破碎组织细胞,都会使细胞内蛋白质或核酸水解酶释放到溶液中,使大分子生物 降解,导致天然物质量的减少,加入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可以抑制或减慢自溶作用;加入碘乙酸可以

工业4.0智能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工业4.0智能数据采集解决方案 近些年在“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工业现场设备层的数据采集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实现工业4.0,需要高度的工业化、自动化基础,是漫长的征程。 工业大数据是未来工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各国制造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基础都是工业大数据的搜集和特征分析,及以此为未来制造系统搭建的无忧环境。 华辰智通工业互联网-工业数据采集方案: 大家都认识到实时获取设备层数据、消除自动化孤岛现象是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基础环节。但是,工业现场的设备种类繁多,各种工业总线协议并存,这也就导致了数据采集这项工作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很难总结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来。 数据采集一直是困扰着所有制造工厂的传统痛点,自动化设备品牌类型繁多,厂家和数据接口各异,国外厂家本地支持有限,不同采购年代。即便产量停机数据自动采集了,也不等于整个制造过程数据都获得了,只要还有其他人工参与环节,这些数据就不完整,所以不论智能制造发展到何种程度,工业数据采集都是生产中最实际最高频的需求,也是工业4.0的先决条件。

1.工业数据采集工具: 工业数据网关称为工业采集网关,也可以称为工业数据采集网关;它通过以太网接口:RJ45 接口;串行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可以连接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施耐德、台达、汇川、和利时、松下、永宏、海为和MODBUS 系列等。PLC、制器、输入/输出等设备,安全准确传输数据。 HINET 系列数据网关由湖南华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该网关采用高性能工业级32 位处理器和工业级无线模块,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是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适用于工业互联网便于大规模部署的工业数采终端。HINET 系列数据网关自带PLC 等工业控制器协议,一次性解决工业设备联网、工业设备数据采集及传输等难题。 HINET 系列数据网关是一款单协议单接口的工业数采终端,根据不同的型号HINET 数据网关支持的PLC 品牌包含西门子、三菱、欧姆龙、施耐德、台达、汇川、和利时、松下、永宏、海为和MODBUS 系列等。 2.对工业生产设备数据采集: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实施技术界面的划分(1)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实施技术界面的 划分(1)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建设方、设计方和系统集成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实施中技术界面的划分。通过调查和分析参考国际流行的工程实施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智能建筑工程现状,提出了我国智能建筑工程实施的规范化流程建议,界定了参与工程的主要相关各方的工作职责和技术界面,同时建立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互提技术文件内容及其深度要求的文件体系。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实施技术界面划分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三方的关系 建设方、设计方、集成方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的三个主要主体。他们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实际上,参与工程实施的单位往往多达几十家,其承担的工作各不相同,就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实施中大致涉及到以下几方:建设方、设计方、系统集成方(弱电系统总/分承包方)、工程总承包方、工程建设监理方。以上各方在工程实施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与传统的建设工程相比,对参与工程的各方而言,无论其工作程序、内容、与其它各方的协调等都有所不同。为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根据工作的职责和界面,将贯穿工程全过程的各方归纳为:建设方、设计方和系统集成方。三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包括以下几点,见表1。 三方在工程中的职责和范围表1 对象 工作职责和范围 建设方 落实施工前的有关前期工作,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的明确需求,落实建设资金,制订工程时间目标,安排落实各项计划,协调各种关系,组织实施直至竣工验收,接收管理。 设计方 总体负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和业主的需求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及有关文件编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平衡各工种设计问题,解决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及有关问题,参与竣工验收工作。 集成方 依据与业主签订的总包合同,根据业主的总体工程时间目标,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施工规范,依据设计所提供的土建、结构、水、风、电设计图及有关技术参数,制定详细的节点计划时间表、系统深化设计、设备供货、组织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协调各分包的施工、组织竣工验收,向业主提

GE NOVAGEN 镍柱纯化系统流程

蛋白纯化系统操作流程 一、蛋白的诱导:蛋白原核表达 1、取菌种接种于含Amp LB固体培养基中(分区划线),37℃培养过夜; 2、挑取单克隆接种于5ml含Amp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摇过夜; 3、从过夜培养物中取2ml接种于100ml Amp LB液体培养基中,振摇2h(留样1ml); 4、加入一定终浓度IPTG,37℃诱导表达4h(留样1ml),离心,弃上清收集细菌。 存入4℃。 二、蛋白表达状态分析(可溶性or包涵体表达) 取少量(1ml)诱导菌体沉淀,加入不含变性剂(如盐酸胍,尿素等)PBS(150μl),超声裂解。分离上清和沉淀,分别SDS-PAGE电泳。 三、蛋白的纯化 纯化前准备 1.推荐在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pH 7-8)结合重组蛋白。磷酸盐buffer是常用的缓冲液, Tric-Cl在一般情况下可用,但要注意它会降低结合强度。 2.避免在buffer中包含EDTA或柠檬酸盐等螯合剂 3.若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所有的buffer中添加6 M 盐酸胍或8 M 尿素 注: 1.包含尿素的样品可直接进行SDS-PAGE分析,若样品中包含盐酸胍,在SDS-PAGE前则 需先用含有尿素的buffer进行透析 2.除利用咪唑洗脱蛋白,其它方法,如低pH 值法等可被应用,详见说明书 Bingding buffer 中咪唑的浓度 在洗涤时所用的Bingding buffer 中咪唑浓度越大,重组蛋白纯度越高。但过高的咪唑浓度将导致蛋白的洗脱。合适的咪唑浓度需要优化。 Buffer 的准备

所用的水及化学物质须是高纯度的。Buffer 在使用前需经0.45 μm滤膜过滤 所用高纯度的咪唑需在280nm 处无吸光度或吸光度极低 推荐buffer Bingding buffer:20 mM 磷酸盐 0.5 M NaCl 20- 40 mM 咪唑pH 7.4 (咪唑浓度是蛋白依赖的,可变!)Elution buffer :20 mM 磷酸盐 0.5 M NaCl 500 mM 咪唑pH 7.4 (咪唑浓度是蛋白依赖的,可变!) 样品准备 样品需被充分溶解。过柱前经0.45 μm滤膜过滤。样品以pH 7.4 binding buffer 溶解。勿用强酸强碱调节pH 值,否则将可能导致沉淀。 重力纯化法Ni-NTA Column 准备 1. 温和地颠倒瓶中的Ni-NTA Agarose 数次。 2. 吸取2ml的树脂加入15ml离心管中,使树脂在重力(5–10 minutes)或低速离心(5 minute at 500 × g),轻柔的吸出上清。 3. 加入5ml的无菌蒸馏水,温和的颠倒柱子3min,离心5 minute at 500 × g,轻柔的吸出上清。 4. 用bingding buffer 重复第3步。 5. 在Ni 柱中加入等体积的bingding buffer,制成50%的slurry 样品与Ni 柱结合 1.每1ml 50%的slurry中加入4ml 的样品。1ml 50%的slurry 可结合20mg His-蛋白 2.将混合物室温,低速振荡孵育1h Buffer 洗涤及洗脱 1.离心5 minute at 500 × g,轻柔的吸出上清。上清保存放在4℃for SDS-PAGE

智能采集系统实现原理说明v1.0

采集系统实现原理说明 1.采集系统概览 审计工作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从采集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所需要的部分并转化格式,再导入后台审计系统处理;其中,数据采集和数据抽取、转换占据三分之二的工作流程和大量的时间。如何将该部分的工作简单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本采集系统的主要功能。 众多被审计单位的IT系统建设模式、规模存在重大的差异,基于不同的标准而设计,采用不同的架构和应用软件构建而成。该采集系统需要与这些种类繁多的系统协同工作,其开放性、统一性和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2.财务系统采集、转换实现原理说明 2.1财务系统现状 现阶段的审计任务主要是经济审计,主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系统。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体现在几个方面: ●财务软件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 ●后端数据库类型多种多样 ●不同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差异很大 ●财务数据内在格式保密

被审计单位采用的财务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国内财务软件和国外财务软件。财务软件的简单汇总信息如下: 其中,用友、金蝶和SAP公司的财务软件,使用率最高。 参考信息来源于“中国财政部“的官方网站,具体链接如下:https://www.doczj.com/doc/169905616.html,/lanmudaohang/tongzhitonggao/201303/t2013031 9_782244.html 2.2财务系统数据采集 财务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架构基本上趋于统一,即两层架构:财务处理应用接口和后台数据存储。

简单描述如下: 由于所有的财务数据均存放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原则上,采集系统直接从数据库抽取数据即可;因此,采集系统不会与财务系统,特别是不会与“财务处理应用接口“发生直接的互操作。 采集系统的数据库抽取功能特点: 采集系统支持的数据库类型众多,包括Access、SQL、MySQL、Oracle、Sybase、DB2和Informix等,涉及不多的版本和操作系统平台。

蛋白纯化系统Biologic-LP使用说明

蛋白纯化系统Biologic-LP使用说明 Biologic-LP是蛋白质层析纯化系统,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蛋白分子所具有的特性(如等电点、分子量及亲水或疏水性)与层析柱中的介质产生的吸附作用后,再用相应的洗脱液来对吸附在层析柱上的蛋白进行洗脱。根据目标蛋白及不同层析柱介质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洗脱程序可以使目标蛋白与其他杂蛋白先后从层析柱上洗脱下来。通过观察紫外光的吸收峰,可分别收集不同时段洗脱下来的蛋白液。蛋白混合物通过这样的程序可被分离至单个蛋白。通常分布在混合物中的目标蛋白需要通过组合而不是单一的层析路线来进行分离操作。常规的分离路线如通过疏水层析—离子交换—疏水层析的技术路线来有效分离目标蛋白。 本层析系统使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使用前确认分离的技术路线和使用的层析柱。其次根据层析柱使用的要求配制相关试剂和确定层析过程的参数。最后通过层析操作分离纯化目标蛋白,并清洗层析柱和管道以确保仪器能长期有效使用。 一设计蛋白的纯化路线及选择不同的层析柱及层析方法根据目标蛋白的特性及来源,设计纯化的路线并确定每一步操作所需要的层析柱及层析方法。根据不同层析方法的要求,准备蛋白样品及洗脱液及洗脱方式(如线形洗脱或梯度洗脱)。而后确认层析操作中的主要参数。

二层析系统的操作 以下是对所有层析操作中共同的步骤进行的描述。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分离方式如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它们的原理和参数设置完全不同。这里仅就相同的操作进行描述,具体的参数设置见使用说明书并咨询负责本仪器的老师,切不可擅自操作,以免破坏仪器。 1、确定目标蛋白层析柱的选择,不同的分离方式选择不同的层析柱。 2、样品制备。根据层析柱介质对蛋白样品的要求,制备样品和洗脱 液。所有用于层析的溶液及样品均要通过0.45μm膜过滤,以免堵塞层析柱。 3、打开层析仪电源,按照显示屏的提示,分别设置好A液、B液、 流速、时间等相关参数,并将接样管插入接样仪。 4、打开电脑及Biologic-LP Data View软件,观察层析过程是否正常 或是否需要调整,做好接样前的准备。 三、层析系统的维护 操作结束后,按仪器使用说明,清洗层析柱及管道,将层析柱保存好,备用。特别注意不同的层析柱要求的清洗方式不同,对管道的清洗也不同,层析柱的保存方式也不同。清洗和保存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能出现错误以免对层析系统造成破坏。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如前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即反馈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两大部分组成, 根 据其功能,后者又是由具有不同职能的基本元部件组成的。图1.12是一个典型的自 动控制 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图中组成系统的各基本环节及其功能如下。 1.被控对象 如前所述,被控对象是指对其莱个特定物理量进行控制的设备或过程 出即为系统的输出员,即被控量,通常以c(r)(或y(f))表示。 2.阁量元件 测量元件用于对输出量进行测量,并将其反馈至输入端。如果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物 理 单位不同,有时还要进行相应的量纲转换*例如,温度测量装置(热电偶)用于团量湿度并 转换为电压(见固1.2),测速发电机用于测量电动机轴转速井转换为电压(见田1.9)。 3.给定元件 根据控制日的,给定元件将给定量转换为与期望输出相对应的系统治入量(通常以 r(‘)表示),作为系统的控制依据。例如,图1.9中,给定电压M2的电位器即为给 定元件。 4.比较元件 比较元件对输入量与测量元件测得的输出量进行比较,并产生偏差信号

中的电压比较电路。通常,比较元件输出的偏差信号以‘(2)表示。 5.放大元件 放大元件是特比较元件结出的(檄弱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必要时还要进行物理量的转换)。例如,图1.9中的ATMEL代理放大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等。 6.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的功能是,根据放大元件放大后的偏差信号,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 象,使其被控量按照设定的要求变化。通常,电动机、液压马达等都可作为执行元件。7.校正元件 校正元件又称补偿元件,用于改善系统的性能,通常以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 统中。 在图1.12中,作用信号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出端的传输通路称为前向通路;系 统治出量经测旦元件反馈到输入端的传输通路称为主反馈通路;前向通路和主反馈通 路构 成的回路称为主反馈回路,简称主回路。除此之外,还有局部反馈通路以及局部反馈 回路 等*将只包含一个主反馈通路的系统称为单回路系统,将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反馈通路的 系统称为多回路系统。 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如前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千差万别,所完成的控制任务也不尽相同,但可以 按 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例如,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 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TI代理统;按元件类型可分为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材料的预处理及细胞破碎 分离提纯某一种蛋白质时,首先要把蛋白质从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不丧失活性。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破碎。常用的破碎组织细胞的方法有:1. 机械破碎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机械力的剪切作用,使细胞破碎。常用设备有,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研钵等。 2. 渗透破碎法 这种方法是在低渗条件使细胞溶胀而破碎。 3. 反复冻融法 生物组织经冻结后,细胞内液结冰膨胀而使细胞胀破。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要注意那些对温度变化敏感的蛋白质不宜采用此法。 4. 超声波法 使用超声波震荡器使细胞膜上所受张力不均而使细胞破碎。 5. 酶法 如用溶菌酶破坏微生物细胞等。 (二) 蛋白质的抽提 通常选择适当的缓冲液溶剂把蛋白质提取出来。抽提所用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组成成分等条件的选择应根据欲制备的蛋白质的性质而定。如膜蛋白的抽提,抽提缓冲液中一般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tritonX-100等),使膜结构破坏,利于蛋白质与膜分离。在抽提过程中,应注意温度,避免剧烈搅拌等,以防止蛋白质的变性。 (三)蛋白质粗制品的获得 选用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蛋白质与其它杂蛋白分离开来。比较方便的有效方法是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的分离。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1. 等电点沉淀法 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可用等电点沉淀法使它们相互分离。 2. 盐析法 不同蛋白质盐析所需要的盐饱和度不同,所以可通过调节盐浓度将目的蛋白沉淀析出。被盐析沉淀下来的蛋白质仍保持其天然性质,并能再度溶解而不变性。 3.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中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它们的介电常数比水低。能使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因此可用来沉淀蛋白质。此外,有机溶剂会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促使蛋白质分子变得不稳定而析出。由于有机溶剂会使蛋白质变性,使用该法时,要注意在低温下操作,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浓度。 (四)样品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用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所得到的蛋白质一般含有其他蛋白质杂质,须进一步分离提纯才能得到有一定纯度的样品。常用的纯化方法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亲和层析等等。有时还需要这几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纯化方案是由几种纯化方法组成的,一般选择的依据是从抽提液中有效成分和

智能电网地大数据采集系统

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系统 关键词:数据采集, 智能电网 现代观念的智能电网由高效、可靠、随时保持有效的配电网络组成。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电网必须支持配电资源管理,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据此,新型电气设备能够获得所需的新能源,例如,大量的电动汽车或现代化家电便利设施。由于人们对电网的依赖性非常大,所以正常运行时间成为关键,电网必须7x24小时不间断、高效运行。任何机械系统常见的、甚至是最普通的系统故障和缺陷都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智能电网必须自动检测系统故障,然后快速隔离,以便快速修复。 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是数据:高精度和动态可用性。全球范围的供电公司都采用智能电网设备,此类设备提供关于动态变化负荷的高精度、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为精确收集此类电力数据,必须同时采集所有电力线的电压和电流数据,供电公司即可了解不同相之间的时序,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时间。最关键的应用是测量三相功率,要求每条线路有多路时间对齐的模拟输入,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 本文回顾三相系统的功率测量要求,然后介绍称为Petaluma的新型子系统参考设计,该设计监测智能电网,同时收集三相模拟数据。Petaluma为更加智能的电网数据管理提供了保证。 三相电功率测量基础知识: 三相电力系统承载频率相同的三相交流电(AC),各相之间彼此相位差120°。图1所示为三相电压波形,图2所示为配置为4线Y型

或星型连接的三个单相。3线Y型连接与没有零线的4线连接完全相同。零线(图2中黑色线)连接至Y型配置系统的中心点,供不平衡负载使用。如果负载恰好平衡,意味着各相电流相同,相电流彼此抵消,零线中没有电流。因此,3线连接常用于平衡负载。显而易见,线越少,消耗的铜缆就越少,系统成本越低、也更经济。 图1.三相电波形。三相均为交流电(AC),频率相同,各相之间彼此相位差为120°。 图2线Y型配置。负载不平衡时,使用零线(黑色)。

AKTA层析仪使用操作规程(AKTA蛋白纯化系统经典培训资料)

?KTApurifier层析仪使用操作规程 1、开机 打开仪器的主电源,打开电脑电源。待仪器自检完毕(CU950上面的3个指示灯完全点亮并不闪烁)。双击桌面上UNICORN图标,进入操作界面。 2、准备工作溶液和样品 所有的工作溶液和样品必须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样品也可高速离心后取上清备用。当缓冲液中含有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需在使用前用低频超声脱气10min。 3、清洗及管道准备 首先将A1管道放入缓冲液或平衡液,binding buffer中,将B1管道放入高盐溶液中或elution buffer,在system control窗口点击工具栏内的manual,选择 pump→pump wash basic,选中A1,B1管道为ON, execute。泵清洗将自动结束。 4、安装层析柱 在manual里选择pump→flow rate,输入流速1ml/ml,insert;选择Alarm&mon→alarm pressure,设置high alarm(输入填料的耐受压力,可在填料说明书中查到),insert,execute。待InjectionValve的1号位管道流出水后接入柱子的柱头,稍微拧紧后将柱下端的堵头卸掉接入管道连上紫外流动池。 5、开始纯化: 1)等待柱子平衡好了(观察电导COND,pH的数值和变化趋势)就准备上样了。此时将紫外调零,选择Alarm&mon→autozero,exectue。 2)用样品环上:将样品吸进注射器,推掉气泡,从injectionValve的3号位推入(进样量不得低于样品环的体积的2倍)推好后不要取下注射器。在manual里选择flowpath→injectionValve→inject,execute。 3)用泵上样:点击pause,将A1放入样品中,点击countine,待样品上完后,再将A1放入到平衡液中继续清洗柱子。 2),3)选择一种方式 4)洗脱:上样后用缓冲液尽量将穿透峰洗回基线。在manual里选择pump→gradient,按照自己的工艺选择targetB(100%)和length(10CV)。 5)设定收集:选择Frac→fractionation_900,输入每管收集体积,exectue。结束固定体积收集选择Frac→fractionation_stop_900,exectue。 6、清洗泵及卸下层析柱: 将A1和B1入口放入纯水中,启动pump wash purifier功能冲洗A泵和B泵及整个管路。然后再将A1和B1入口放入20%乙醇中,同样操作将乙醇冲满整个管路保存。系统给柱子一个慢流速,设置系统保护压力,然后先拆柱子的下端,正在滴水的时候将堵头拧上,再拆柱子的上端,最后拧上上端的堵头。整个过程防止气泡进入。 7、关闭电源: 从软件控制系统的第一个窗口unicorn manager点击退出,其他窗口不能单独关闭。 然后关闭AKTA主机电源,关闭电脑电源。

蛋白纯化系统技术指标

技术标部分 仪器名称:蛋白纯化系统 数量:1套原装进口设备 用途:适用于实验室从分析、小规模制备,到中试规模的工艺摸索和制备,可通过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羟基磷灰石、疏水层析等层析谱技术,进行蛋白质、肽类、多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和中草药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制备。 技术指标: 1.原装进口产品 2. 系统泵 *全自动柱塞泵,双泵四泵头,每个泵头都有独立除气阀 *单泵流速:0.001-10 ml/min 最大流速:20 ml/min 流速准确度:±2%,流速精度:RSD<0.5% 梯度精度: ±<0.8%,流速范围:0. 25-10 ml/min 具备恒压调速功能 3. 紫外检测器 *检测范围:0 - 3AU *线性:±2% 光源和流动池分开设计,避免光源过热对样品的影响 4. 电导检测 *检测范围:0.01 mS/cm-999 mS/cm 电导精确度:±0.01 mS/cm,实时自动检测 5. 温度检测 *温度范围:0 - 99 C 温度准确度:±1.5°C 6. 阀门 自动进样阀:1个,自动切换上样、进样和冲洗三个状态 出口阀组件:1个 自动柱位选择阀:1个,无需改变管路连接即可实现旁路及正反向洗脱功能 7. 组分收集器 收集方式:可根据体积、峰或时间自动收集 收集数目:≥100个 收集范围:0.1ml-50ml 具有滴感应器,防滴漏功能

流路:PEEK惰性材料(以保持蛋白活性)耐受有机溶剂 8. 软件 流路实时在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内置层析柱和凝胶信息 具有自动积分、一键积分功能,操作简单,可打印结果报告 9. 配件 上样环:500um,1ml,5ml各一个 预装柱,包含His标签亲和介质等 PH计 10. 配套电脑参数 4核处理器、内存8 GB,独立显卡4G显存、硬盘1 TB,可刻录光驱,24寸的高清显示器 11. 技术支持 技术人员和甲方人员一起设计教学实验,并定期参与相关实验课程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知识

专业理论课教案(首页)共 1 页 方 式

检查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1.1/1.2 在工业生产过程或设备运行中,为了维持正常的工作条件,需要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某个数值附近,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要满足这种要求,可用人工操作完成,又可用自动装置的操作完成,前者为手动控制,后者为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极为相似,自动控制系统只是把某些装置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代替人的职能。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自动控制定义: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简称控制器)使整个生产过程或工作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预定的规律运行,或使它的某些物理量(被控量)按预定的要求变化。 1.3 根据信号传送的特点或系统的结构形式,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系统:只有输入量Ugd 对n 的单向控制作用,而输出量n 对输入量Ugd 却没有任何影响和联系,即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 开环系统没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故控制精度低。但结构简单、造价低,所以在系统参数稳定、无干扰或小干扰的场合大量使用。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回路使系统形成闭合环路,并按偏差ue 的性质产生控制作用,以求减小或消除偏差的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原理: 负反馈:指反馈信号Uf 的正负极性必须与给定值Ugd 的极性相反,以便取得偏差值作 为控制之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征: 1、 系统必须具有反馈装置,并按反馈的原则组成系统。 2、 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 3、 控制的目的是力图减小或消除偏差,使被控量尽量接近期望值。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测量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校正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以及被控对象等基本环节组成。 Mfz zZz

VDR及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VDR及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应士君 (上海海事大学) 材 摘要:际绍一种应用于vDR系统的以AT89C51微控制器和sJAlooo独立cAN总线控制器为核m组成的CAN总线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过程厦实现方法.并给出硬件原理图和初始化程序。、 关键词:VDR;CAN总线;数据采集;SJAl000 0引言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船舶朝着大型化、高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集装箱船、滚装船、油船和液化气船等专业化船舶的货物危险度更高,一旦发生海事,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海洋河流污染以及海上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后果特别严重。为了更好地了解海事发生的原因和实际情况,国际海事组织(IMO)的A.861(20,导决议提出了在船舶上安装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DR)t撤议和性能标准。 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DataRecorder,VDR)是一种以可靠的可恢复的形式,保存大量有关事故前后船舶位置、运动、物理状态、命令和控制信息的设备。数据从船舶系统获取并存储在记录设备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一定平台上重现。VDR保存的船舶航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有助于获得可靠的、正确的有关事故原因和细节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重建事故原因链,通过确定事敌的真实原因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增强航海交通的安全,而且还能在船员培训中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水平。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强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定期进出会员国港口的滚装渡船和高速客船或国内特定海区航行时,不论其悬挂哪国国旗,均必须安装VDR。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安全分委会也同时建议:从2002年7月1日起,VDR必须在客船和装载危险品的船舶例如油船、化学品船及天然气船上安装。随着国际反恐的形势目益严峻,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动通过强制安装VDR的决议。 VDR记录的船舶数据种类繁多复杂,需要有大量的数据采集节点,其中有模拟信号也有数据开关量信号。这些信号来自船舶的各个部位,在不破坏现有船舶外观的前提下,布线既要合理,又要确保信号正确传输,尽可能减少信号传输电缆。如果采用传统星型拓扑结构或者环型、总线型网络结构其硬件软件及介质造价都比较高,而现场总线(F/ELDBUS)通信系统既造价低廉又能经受工业现场环境的干扰,其中的控制局部网总线(CAN)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整理)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

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技术导则 合肥市建设委员会印发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日

关于印发《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技术导则》的通知 合建设[2007]119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全国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结合我市近年来居住小区智能化建设实践,对《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大纲》(试行)(2003合肥DBJ03—10)进行重新修订,编制了《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技术导则》,并通过了专家审查,现予印发。 本导则由市建委设计科技处负责管理和具体解释工作。 附件:《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分类标准及功能配置技术导则》。 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日

目录 1总则--------------------------------------1 2系统分类----------------------------------2 2.1一星级----------------------------------3 2.2二星级----------------------------------4 2.3三星级----------------------------------5 3附则--------------------------------------6 附表A《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配置大纲》附表B《合肥市居住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星级评估评分标准》

本技术导则参照: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大纲》 《安徽省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验收规范》DB34/T579-2006 《安徽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DB34/T490-200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BJ/T16-98,JGJ/T16-98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34-200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智能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纯化操作规程

纯化操作规程 1 纯化内容及目的 纯化前,详细咨询合成人员,并记录下列内容: 1.1 样品名称 纯化命名时严格承接合成名称。详见《技术部产品批号编制》。 1.2 样品重量 此处指经裂解后直接上机前样品重量。无论对于已抽干样品(多呈粉末状,与实际重量相近)或某些尚未抽干或者未进行抽干处理的样品(多呈粘稠溶液状或胶状,其重量与实际重量相差可能较远),都需详细记录。 1.3 预计目的肽含量 指样品中含有目的肽的大致mg数,由合成人员提供。 1.4 要求的目的肽数量及纯度 即产品指标,如不同纯度(如仅脱盐、或80%、90%、95%等)以及相应的mg数。1.5 后处理方法 样品在合成过程中,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能对纯化方法与结果判断有一定影响。此时应详细咨询合成人员并记录。 2 样品溶解性能的预备实验 鉴于肽类样品的等电点(pI)、溶解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纯化工作。为谨慎起见,在处理新样品前,必须对其溶解性能进行预备实验。 2.1 理化性质分析 首先利用蛋白分析软件对目的肽的理化性质进行序列分析,主要包括:分子量、pI、疏水性与亲水性、最大吸收峰等,并记录。 2.2 粗肽成分分析 合成时的不同处理方法对于样品所含组分也有很大影响,应详细咨询合成人员该样品合成与裂解过程中是否有特殊处理、合成过程中对该样品的性质有何体会等。 2.3 实验程序 理化性质对于样品纯化仅具有部分指导意义,对于粗肽而言,其许多性质在盐溶液中都会发生变化,一切均以实际验证为准。

2.3.1 取少量样品(10mg左右)加入到洁净试管; 2.3.2 加入2ml过滤无热源水,置于旋涡混合器快速混合2~3min,观察是否完全溶解。如溶 解,则视为易溶样品(>5mg/ml),可进行大量溶解。否则进行下一步。 2.3.3 以pH试纸粗略测定样品溶液pH值(多显酸性),结合pI值,以0.1M NaOH或0.1M HCl 逐滴加入,并不断混合或搅拌,直至样品溶解,此时测定溶液pH值(需控制在pH2~10之间为宜,视不同类型柱子而定)。如不溶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2.3.4 振荡或搅拌下,逐滴加入ACN,至浓度为5~10%,混合,观察是否溶解。 2.3.5 一般样品通过上述处理均可溶解,如最后仍观察到不完全溶解,则选取最佳条件,仍按 大量溶解方法处理。 3 样品大量溶解 3.1 操作要求 粗肽溶解时体积应尽量小,因而溶解液浓度一般很大,此时即使溶液极小的损失也意味着整个样品较大的损失,所以要求一定操作严格,手法熟练,回收细心。 3.2 操作程序 3.2.1 选取合适的溶解液 如已确定方法的样品,一般以初始洗脱液(或其它已证实有效的溶液);对于新样品,采用预备实验确定的最适宜的溶解条件。 3.2.2 溶解 首先将样品仔细称重,注意记录样品名、称取数量、剩余瓶重等。 对于易溶样品,以一次性注射器吸取适量溶解液,加入,适当超声振荡,使之完全溶解; 对于部分溶解样品,转入试管中,加5ml溶解液,在旋涡混合器上快速混合5min(注意混合均匀、不可洒出)。离心(注意平衡)10min(3000rpm)。取出上清液,将底部沉淀以溶解液复溶。再次离心,复溶,直至试管内无沉淀。经反复溶解后,仍存在的不溶性颗粒,必须收集待查,不应轻易弃去,必须收集留用。 对于整瓶溶解的样品,以一次性注射器吸取溶解液,仔细冲洗杯壁附着的样品,并回收。 注意:在此过程中,以及以下的整个纯化实验过程中,均采用经高温灭菌的玻璃器皿。 3.2.3 过滤 装滤器。选择合适大小的滤器及水相滤膜,将滤膜在溶解液中浸润后安装,以注射器打入空气检验是否泄露。 过滤。以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少量样品溶液(2ml)进行过滤。注意用力均匀,力过大会使液体由滤器接缝处挤出甚至使滤膜破裂损失样品。滤液应澄清。多次过滤后,如滤膜堵塞,换新膜。取下的滤膜置于烧杯中备用,最后以溶解液超声波处理,回收。样品溶液应仔细回收,滤膜最后吸取溶解液进行过滤以冲下滤器中样品溶液,回收。 滤器处理:滤器用后,取下滤膜,置于盛有1M NaOH的容器中,集中处理(煮沸15min,无热源水洗净,测pH接近中性后,再加入无热源水,煮沸5min,继续以无热源水冲洗,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