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点击上面↑↑↑蓝字订阅【法律方法工作坊】---------------------------------------------------------------

编者按审判方法是指法院操作诉讼法和处理案件的具体工作方法。现行“法律关系定性式”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容易造成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的错误。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文章着力探索一种以请求权和抗辩权作为法律适用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作为审判的基本元素、以简明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抽象审判思路的基本载体的审判方法——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当事人非理性诉讼行为,限制法官过渡裁量,具有很大的审判管理价值。

作为审判权运行的具体方式,审判活动必须依循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然而,审判活动作用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模糊性、变动性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抽象的法律条文所能明示和涵盖。因此,审判中必须蕴含更为能动、专业的技术理性和方法理性,从而形成将生活事实归入某个法律概念之下的逻辑涵摄过程,防止规定的弹性和抽象性实质上造成“对某种形式的专制统治的肯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

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本文提出的要件式审判方法,对其形式理性予以阐发,形成一套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的完整案件操作流程,以期探索出一种既能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以及法律适用结果的可检验性,又具有实践性和可习得性的法实用技术。“要件式”审判方法提炼于司法实践,而非标新立异的学术命题,其价值亦根植于具体的案件处理程序中。为给广大法官提供更直观、简洁的操作程序和可行标准,将“要件式”审判方法与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相结合,可以分解为九个有机联系的步骤,谓之“要件审判九步法”。(一)固定权利请求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一)固定权利请求

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固定权利请求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

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二)识别请求权基础诉讼请求固定后,即应确定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法官必须先弄清诉讼请求对应的请求权性质。这里要求根据当事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确法律关系,再以之为基础明确权利性质,进而确定法律条文。所谓的权利请求基础,是指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基础规范。例如,违约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合同法关于违约赔偿请求权的规定,这种规定构成当事人请求权的法律基础。之所以需要识别权利基础规范,一是因为请求权体系丰富多样,请求权基础不同,权利义务亦不同。这种差异对当事人的实质性权利构成重大影响。选择何种权利是当事人对自己实质性权利的一种判断。二是不同的请求权构成要件不同,当事人的诉辩重点亦不同。三是不同的请求权诉讼时效也可能存在差异。四是不同的请求权基础所带来的证明责任亦不同。及时识别权利基础规范,一方面有利于法院及时审查确定审理思路的基本出发点。如果当事人主张的权利是单一且明确的,能够指向某一具体法律规定,则审理自然可以顺利开展。但如果当事人可能指向若干个请求权,如返还之诉的法律基础至少有六七种,如果不予具体明确,就无法指向具体的请求权,审判活动就无法开

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对重复起诉、管辖权、审理范围、争议焦点以及证明责任等问题作出处理。法院识别权利基础规范,可以在原告诉讼请求或诉讼理由中去寻找。原告可能会在诉讼请求或诉讼理由中直接声明权利基础。如当事人没有明确,法院应早审查固定,以便及时进行后面的审理活动。在识别权利基础规范时,有时,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会不明确或者前后不一致,或者其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甚至还会发生请求权竞合,这些情况需要法院谨慎处理。通常做法是作出必要释明,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经释明后原告明确的,按其明确的请求权基础继续审理。如法官释明后原告仍不能明确的,法院可以根据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认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对法院认定结果的意见。同时告知既不明确,又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结果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确认法院认定结果的,法院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结果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三)识别抗辩权基础在识别出原告的权利请求基础后,法官审查被告的答辩时,首先要判断被告是否提出抗辩或抗辩权。如提出了抗辩,还要识别其性质,如是权利消灭抗辩、时效抗辩、履行抗辩,还是其他类型的抗辩。最后,根据抗辩寻找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基础。要解决抗辩权基础规范问题,必须对否认与抗辩

权作出区别。所谓否认,是指对对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主张予以否认的陈述,具有消极性的特点,一般针对对方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所提出的要件事实作出。抗辩权则是依据法律规定所提出的抵销、阻止或延缓对方权利的对立性权利主张及新的独立主张,具有积极性的特点,必须指向对立性的法律规范。例如,原告起诉要求返还借款,被告称从未借款,即是对原告请求权中有金钱交付事实这一要件的否认,被告如称虽然借了款,但已归还,即是提出了权利消灭抗辩,其所指向的当为债法上债因履行而消灭的法律规定。所以,如果被告的答辩包含了实体法上的抗辩,法院应当找到各项抗辩所对应的具体法律条文。否认不改变证明责任分配现状,抗辩会发生证明责任问题。通常,提出抗辩权的一方应当对抗辩所包含的构成要件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四)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法官找到权利请求基础规范和对立规范后,应对基础规范构成要件进行分析,把法律条文所包含的事实要件分解,其中对于不完全性法条,则要通过法律解释或者法律补充的方法,把隐含的要件找出来,以获得完全法条。在很多情况下,不完全性法条或定义性法条往往是基础性规范的补充规范。补充性规范的构成要件经常成为案件审理的核心争点,其所有构成要件可能成为关键要件。由于法律概念的多层次性,许多权利仅靠一个层次的法条还不能完成法律推理的任

务。有的法条中所包含的要件通常有多个,无论是完全性法条还是不完全性法条,均可能需要其他层次的辅助性条文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适用法律,就必须把所有相关法律条文中所包含的构成要件都分析出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进一步的审判中对案件事实与法律条件中的事实要件进行对照,从而完成法条涵摄的任务。(五)诉讼主张的检索明确了基础规范后,法官即应审查当事人是否就基础规范包含的每个要件都提出了主张,或者当事人提出的主张与其依据的基础是否矛盾。当事人如果遗漏了相关主张或提出的主张与基础规范的要求相矛盾,法院应当释明,要求其补充或明确。实践中,不少当事人诉讼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提出自己的诉讼主张。有的诉讼主张与请求权基础相矛盾,有的与请求权基础构成要件不能匹配,更多的是遗漏诉讼主张。例如,原告请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却未提出对方存在过错或有关因果关系的诉讼主张。诉讼主张错误或遗漏,会对诉讼效率构成重大影响。据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对逾18个月的老案专项检查,其中有部分案件拖延未决的原因就是法官未及时固定诉讼主张。有的到审理大半年后才发现当事人遗漏了诉讼主张,如果遗漏的主张还涉及到鉴定问题,则引起的迟延就更加严重。(六)争点整理争点是指当事人存在争议的具体事项。争点的存在说明部分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而争点整

理有助于充分证明争议事实,防止遗漏重要事实导致再次开庭,影响审判效率。及时整理争点,有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聚焦作用,及时明确审理重点,使当事人能够将自己的诉辩内容集中于争点范围,避免诉辩过于分散。二是理清思路作用,避免当事人遗漏争点,使之始终清晰地把握案件审理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在诉讼中的优劣势变化,也更加容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辩理由。三是帮助法官更加容易地驾驭庭审,使法庭举证质证更有针对性。四是有利于构建法庭的和谐氛围。有时,法官帮助当事人归纳起诉要点或答辩要点,有利于避免当事人重复陈述。尤其是在当事人表达能力欠佳,大量重复时,帮助归纳一下要点,可避免过多打断当事人陈述,进而避免情绪对立。同时,还有利于对方准确回应。五是有利于提高法庭记录的清晰度,对于书记员更加准确地进行法庭记录也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争点整理包括事实争点和法律争点。事实争点注意在事实调查阶段解决,法律争点注意在法庭辩论阶段解决。同时,还要注意固定无争议事实以提高法庭效率。(七)要件事实的证明法官组织各方当事人围绕争点进行举证、质证,理清举证、质证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完成证明责任分配,并提前将心证结论告诉当事人,促进当事人穷尽证明方法和证明资源,要让当事人把证据都拿出来,避免当事人有证据却失权,以便事实认定最大

限度地接近客观。其一,应当进行举证指导。很多当事人不知道如何举证、如何收集证据,等等。法官应当注意把这些内容向当事人作出解释和说明,要注意尽早把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据提交义务告知当事人。实践中,许多人都误以为举证责任由对方承担,就意味着所有证据都应由对方提交。在这个问题上,法官要注意准确把握。其二,应当促使当事人穷尽证明方法。不少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使用传唤证人出庭、隔离质证规则、相互发问等基本证明方法,证明方法不能用尽,故法官要注意说明和指导。尤其是应当就调查取证问题作出说明和提示。有的当事人不知道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以至于一些本该胜诉的案件却败诉了。其三,应当注意心证结论公开。这是不少法官容易忽略的问题。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均把法官心证结论的公开作为法官的一项义务。心证结论公开是促使当事人竭尽证明资源、用尽证明方法的有效手段。当事人作为非法律职业人士,基本上无法判断自己所举证据的充分性。心证结论公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促使双方当事人用尽证据资源,给当事人根据法官心证结论补充证据的机会。心证结论公开,一要注意公开的时机,要尽早公开,让当事人有机会补充证据;二要注意公开的方式,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让当事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情绪激化,故要善于把握公开的方法与技巧,避免当事人产生对抗心

理。(八)要件事实的认定一方面依据构成要件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过滤”,排除缺乏关联性的证据事实;另一方面对证据内容、证明力大小等作出判断,并据此确认要件事实。这里涉及到当事人举证质证问题,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证据充分,足以认定案件事实。如果案件证据足以证明原告提出的事实主张的,应当认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如果案件证据足以支持被告提出的事实主张或否定性事实主张的,应当认定被告提出的事实主张成立或原告提出的事实主张不成立。第二种情形,竭尽证明资源并用尽证明方法后,证据不够充分,仍然不能证明各自的事实主张,案件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状态的,应当适用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来解决真伪不明的问题。(九)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归入或涵摄归入是指把案件事实与分析出来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进行对应。法院将查明的案件事实与原、被告主张所对应的法律规范的各项构成要件,逐一进行比对,进行归入并根据归入的结果作出适用或不适用该法律条文裁判的过程。要完成归入有三个要求:其一,案件事实必须是经过法律认定的事实,即案件事实与构成要件的基本要素的要求相一致。其二,与构成要件的事实要素相一致的事实,不仅单个的法律构成要件事实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必须是所有的要件都能够得到满足。其三,对方的抗辩不成立。抗辩权的归入方法与请

求权是完全一致的。法律归入首先看法条的要件能否全部得到满足。只要有一个要件不能被归入,则法条即不应用来支持权利请求。要件归入也隐含着一些审判技巧,对于提高审判效率具有一定意义。我们有的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审理案件时,比较习惯于历史方法,总是一个一个事实逐步展开审理。如果法官按照历史方法逐个展开审理,循序渐进,就容易出现卡壳现象。但如果采用请求权分析方法,则有相应提高效率的方法,即法官可以同时对各个构成要件展开审理,只要发现各个要件中有一个不成立,即可直接宣布该法律基础规范不能据以支持原告的请求权。其余无法查明的事实要件则无须再作深究。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管理价值要件审判九步法可运用于审判管理。关键在于把握审判思路,首先,九步法是规范出发型审判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涵摄法(归入法)是高度抽象化的审判思路,只能作为论证的起点,无法对案件的审理提供更多具体的指导。其次,九步法具有可重复性、可检验性、可操作性,符合法官队伍素质现状。任何一位合格的法官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而熟练掌握。最后,九步法与我国当事人法律素质现状基本相符。诉讼的专业化发展社会公众对诉讼法律及诉讼规律的认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我国司法实践中,确实有许多当事人不明确应该主张什么权利,更

不用说明确该权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但应当明确的是,审判方法是法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基本职业技能。从制度层面而言,法官并不能因为当事人不懂,而放弃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组织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九步法通过法官的能动司法,以法官释明、心证公开等方式避免诉讼沦为当事人的竞技场更充分地保障了实质公正。具体而言,九步法有利于建立一套判断审判推理正确性的规则体系,准确审查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正确分配举证责任,明确举证期限的客体范围,及时查明事实。同时,还有利于尽快树立审判方向,尽快明确审理对象,避免遗漏或误提诉讼主张,加强争点整理,尽快明确审理重点,尽快形成判决结论。从社会效果上看,则有利于帮助当事人正确行使权利,避免一案多诉,帮助当事人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诉讼优劣,合理选择诉讼行为,帮助当事人用尽诉讼资源,避免不当失权,帮助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并正确理解判决结果。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点击上面↑↑↑蓝字订阅【法律方法工作坊】--------------------------------------------------------------- 编者按审判方法是指法院操作诉讼法和处理案件的具体工作方法。现行“法律关系定性式”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容易造成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的错误。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文章着力探索一种以请求权和抗辩权作为法律适用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作为审判的基本元素、以简明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抽象审判思路的基本载体的审判方法——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当事人非理性诉讼行为,限制法官过渡裁量,具有很大的审判管理价值。 作为审判权运行的具体方式,审判活动必须依循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然而,审判活动作用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模糊性、变动性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抽象的法律条文所能明示和涵盖。因此,审判中必须蕴含更为能动、专业的技术理性和方法理性,从而形成将生活事实归入某个法律概念之下的逻辑涵摄过程,防止规定的弹性和抽象性实质上造成“对某种形式的专制统治的肯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

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本文提出的要件式审判方法,对其形式理性予以阐发,形成一套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的完整案件操作流程,以期探索出一种既能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以及法律适用结果的可检验性,又具有实践性和可习得性的法实用技术。“要件式”审判方法提炼于司法实践,而非标新立异的学术命题,其价值亦根植于具体的案件处理程序中。为给广大法官提供更直观、简洁的操作程序和可行标准,将“要件式”审判方法与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相结合,可以分解为九个有机联系的步骤,谓之“要件审判九步法”。(一)固定权利请求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一)固定权利请求 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固定权利请求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 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12、如被告的答辩包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的,应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法条。 13、如被告提出的答辩属反诉的,对于反诉部分,应予以释明,让其明确是否提起反诉。 第四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求:根据认定的法律关系,寻找实体法律规范 14、在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得到明确后,法院寻找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 15、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首先是含有实体权利处理的完全性法条,而不是倡导性法条。 16、完全性法条是具有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的规定。 第五步诉讼主张的检索 要求:审查诉讼主张的完备性 17、比较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是否与基础法律规范相对应。 18、诉讼主张与请求权相互矛盾的,诉讼主张与请求权构成要件不匹配的,遗漏诉讼主张的,法院应当予以释明,要求其补充或明确。 第六步争点整理 要求:根据诉辩主张及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归纳案件争点 19、在审理中,归纳案件的事实争点和法律争点。 20、事实争点包括: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民事主体、行为等事实。

请求权分析五定法

请求权分析五定法:从有法可依到有据可判 李后龙 本文尝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智力成果和实务经验,以请求权基础为给付之诉案件审理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把抽象的审判思路分解成可兹操作的具体裁判方法,对如何确定案由、争点、事实、法律和结论提供可资借鉴的规范路径,以期对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统一法律职业思维方式,有效化解矛盾有所助益。 民事审判方法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审判思路,即办案的基本套路和思维方法。本文尝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智力成果和实务经验,以请求权基础为给付之诉案件审理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把抽象的审判思路分解成可兹操作的具体裁判方法,对如何确定案由、争点、事实、法律和结论提供可资借鉴的规范路径,以期对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统一法律职业思维方式,有效化解矛盾有所助益。 一、实例与疑问 [案例一] 所有权人调解处分被查封财产再审案。在甲诉乙案执行中,执行局对查封的乙房产准备组织拍卖。丙提出执行异议,并提起与乙的房屋买卖合同之诉,法院根据乙、丙和解协议,出具调解书确认乙返还丙诉争房产。调解书生效后,法院据此将诉争房产解封,并将房产过户到丙名下。甲申诉,最高法院裁定:提审该案,再审期间中止调解书的执行。 [案例二] 对请求权基础认定不一致案件反复再审案。甲在新加坡将3万元新币汇入乙的国内账户,次年甲以借款关系起诉,要求乙返还借款,乙辩称系赠与。一审认定乙构成不当得利,判决乙返还;二审认定甲主张借款关系无证据证实,改判驳回甲诉请。后该案历经两次再审,最终维持原二审判决。 上述两个案例一审法官运用的均是法律关系分析法,即在分析和展开法律关系过程中逐步找准请求权基础,但由于没有准确把握原告请求权基础以致裁判错误被再审。实践中究竟应如何运用裁判方法,准确、高效地找到原告诉请与请求权基础的对应关系,继而公正裁判,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法律界在法律解释方面没有建立起一套具有共识性的规则,实务界也缺乏一种统一的法官裁判思维模式,在此背景下法官习惯于按照直觉和经验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法裁判案件,即通过理顺不同的法律关系,确定其要素及变动情况,全面把握案件性质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三段论的适用引用法律作出判决。具体的思路是先寻找事件发展源头,用证据再现事件过程,再定性和分析法律关系过程,最后解决争议点、得出结论,

邹碧华院长“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邹碧华院长“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 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 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12、如被告的答辩包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的,应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法条。 13、如被告提出的答辩属反诉的,对于反诉部分,应予以释明,让其明确是否提起反诉。 第四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求:根据认定的法律关系,寻找实体法律规范 14、在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得到明确后,法院寻找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 15、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首先是含有实体权利处理的完全性法条,而不是倡导性法条。

诉讼律师运用要件审判思维代理民商事纠纷案件九步走作者王源盛

诉讼律师运用要件审判思维代理民商事纠纷案件九步走 作者:王源盛律师 已故学者型法官邹碧华先生著有的《要件审判九步法》,融审判实践和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即固定权利请求、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确定抗辩权基础规范、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诉讼主张的检索、争点整理、要件事实证明、事实认定、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该书一经问世即迅速成为法官群体审理民商事案件的重要指引和参照。 笔者作为民商事争端解决律师,每一次拜读邹法官的这本巨著都会获得更深的感悟。笔者认为诉讼律师无论是代理原告方或被告方,分析案件过程绝不能仅局限于自己一方之思维,而应站在整个案件高度上,努力让自己的代理思维无限接近于法官的审判思维。故此诉讼律师实有必要深入挖掘《要件审判九步法》一书中所蕴藏的深刻法律思维方法和丰富庭审技巧,努力使之成为自己办理民商事案件的独孤九剑。 笔者基于研读本书所获些许认知,以邹法官要件审判九步法核心思想为用,对充分运用要件审判思维办理民商事案件,提出以下律师可用的九步之法,与各位律师同仁分享。 第一步:判断民事纠纷所涉具体法律关系类型 民事法律关系意指以民事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抛开民事法律关系理论层面探讨不论,从实践出发,对于律师判断所经手的民事纠纷究为何种法律关系类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莫过于最高院于2011年2月18日所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案由规定”)。该案由规定中所列举的民事案件案由具体包括十类第一级案由、四十三类第二级案由、四百二十四种第三级案由以及部分第四级案由。可以说这部案由规定基本囊括了民事诉讼争议所可能包含的所有法律关系类型。通过熟悉并

要件诉讼九步法简要介绍

要件诉讼九步法实现诉讼精细化 最近一段时期,律师界广受关注的诉讼技术莫过于诉讼可视化技术了,从表达来讲,可视化只是表达形式,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更为重要一些。只有严谨细致的思考才能实现诉讼精细化。诉讼可视化为表,诉讼精细化为里,表里如一,条分缕析,才是制胜之道。 一、解决什么问题 实现诉讼精细化,需要一套整合的思考工具和操作步骤。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体系和法学教育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和不衔接。传统的法学方法论以法官为视角,以实体法为主导,赋予了法官过多的查明事实的任务,是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确立了当事人主义。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方法论研究本来就不多,同时为了摆脱实体法的影响,希望理论上自成体系,造成了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处分主义、辩论主义、证明责任、本证、反证和实体法结合起来讨论不够。事实上,法典的编撰体系也对适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法典是高度抽象之后按照模块化进行组织的,以有限的条文尽可能规整无限可能之现实生活。而在一个具体案件中,是需要把总则、分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整合在一起考虑的,这就需要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思考方法。对于律师界来讲,缺乏一套规范、严谨的分析方法也困扰着年轻律师和当事人。不少律师大咖的佳作以自身办案实践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深度性和专业性足够,但普遍性稍欠,新手律师直接上手的可能是多个领域、但复杂性一般的案件,这就需要一个融合理论与实务,符合一般办案逻辑同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 二、九步法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要件诉讼九步法在以上这些方面进行了融合,以请求权基础分析为先导,以证明责任划分为枢纽,用要件事实论指导诉讼,实现诉讼精细化。 请求权基础方法是一种案例分析方法,而不是案件分析方法。作为答题者分析了权利已生效、权利未消灭、权利无抗辩、权利无减免责事由等所有情况,并且,案情是出题者假定的,无需收集证据证明。但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事实是在诉辩对抗中查明的,一方只对自己的事实进行主张,并不需要进行全景式的主张。另外,如果存在争议,个人需要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这就需要引入证明责任理论。证明责任虽然是最后发生作用的,但却是诉讼的指挥棒,指挥着诉前的分析和诉讼的进展。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决定了主张责任、和提出证据的举证责任。正是因为事先存在着证明责任的划分,当事人才不得不负担起各自的主张责任。 证明责任的划分是以实体法规范的分类为基础的,实体法规范的构成要件相对应的案件事实就是要件事实,又与要件事实理论相衔接。民事诉讼以要件事实为基础进行展开,当事人起诉的,首先要在起诉状中列明要件事实,满足主张责任的要求。被告除提起反诉外,或者对原告请求的要件事实否认进行抗辩,或者提出新的要件事实进行抗辩权的主张。除去免证事实,在待证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时候,法官根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分配证明责任。法官最后根据要件事实能否归入做出裁判。所以,从要件事实角度分析和组织诉讼能够实现诉讼精细化。 三、九步法基本步骤 1、第一阶段:大胆假设 第一步,定事实,律师根据自己对法律知识的前理解,运用历史方法整理陈述的生活事实,对生活事实赋予可能的意义期待,翻译为法言法语言说的法律事实。 第二步,定关系,主要运用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将整理的法律事实在法律主体之间进行拼图试错,对照着请求权基础的理论体系,逐一检讨可能构成的法律关系,实现法律关系部门化、类型化、具体化,初步确定本案的诉讼标的。 第三步,定请求,运用诉讼请求五力模型,从竞合理论、诉的类型、主体选择、诉讼效

邹碧华院长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修订稿

邹碧华院长要件审判九 步法具体步骤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邹碧华院长“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 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与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有感范文合集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与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有感范文合集 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3月2日下午3时,我参加了“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视频会议,在聆听了报告团感人肺腑的报告之后,我被邹碧华同志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也为这位好党员、好法官、好干部感到痛惜不已。 邹碧华于1967年1月出生在江西奉新的一个小村庄里,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法系,毕业之后即进入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在工作的二十六年里,从书记员做起,直任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下午,邹碧华同志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享年47岁。 邹碧华是党的好干部,也许是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总是不留遗力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坚持每周一接待群众来访,亲自上门回访上访者,用自己的行动做一名“良心法官”。正是出于对司法事业的钟爱,邹碧华对工作充满了激情,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从来没喊过苦叫过累。除了在工作中无私奉献,他还博览群书,被称为“博士院长”,特别在法学上深有造诣,将自己的观点、经验写成一篇篇著作,积极传播着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他写的《要见审判九步法》,如今已成为很多一线法官的“教科书”。邹碧华也是一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家里,他担起了一个家长的责任,孝顺老人、呵护妻子、教育儿子。

学习了邹碧华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不禁感到深深自责。自从工作以来,出于对环境的不适应,产生了负面情绪,在工作中不够积极主动;作为一名法院干警,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扎实牢固。我们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司法能力,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己的好干警。 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心得 2014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走了,全国法律界震惊之余,一片哀悼之声。这些天来,全国掀起学习邹碧华先进事迹的热潮。全国法律同仁都十分惋惜邹碧华法官的离世,感叹这是不同领域法律人的共同损失。 听取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后,作为一名基层法庭工作的法官,我深受感动,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向他学习: 一、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人们都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一点邹碧华同志做到了。他是专业的法官,也是法院系统最好的“产品经理”,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上海法院审判管理信息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司法警务指挥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及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自主研发了信访投诉监控系统......他精湛的审判业务能力、敬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从法官、检察官到法学教授、律师、当事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尊敬。 二、学习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要件审判九步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内容简析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最早发表于2011年《人民司法》,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法官,根据长宁区法院的审判实践,归纳出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文融合了这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一经发表,即在实务界产生巨大影响。九个步骤,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清晰地勾画出法官审理案件的思维导图,不仅对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更是律师办案、法官审案的实际操作指引。(天同诉讼圈)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为此,长宁区法院总结归纳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这一方法以固定权利请求及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以要件分析为基础,从争点整理到事实查明,再到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审判过程分为九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诉讼请求固定后,即应确定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即“法官找法”。法官必须先弄清诉讼请求对应的请求权性质。这里要求根据当事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确法律关系,再以之为基础明确权利性质,进而确定法律条文,这是民事审判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 所谓的权利请求基础,是指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基础规范。例如,违约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合同法关于违约赔偿请求权的规定。这种规定构成当事人请求权的法律基础。 之所以需要识别权利基础规范,一是因为请求权体系丰富多样,请求权基础不同,权利义务亦不同。这种差异对当事人的实质性权利构成重大影响。选择何种权利是当事人对自己

心得体会:咬定青山不放松——观电影《邹碧华》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一观电影《邹碧华》有感(最新) 看完电影《邹碧华》后让我再次感慨不已。要件审判九步法、法庭上的心理 学、法院的可视化管理、上海法院系统司法改革等等,这些都是贴在全国模范法官邹碧华身上的著名标签,更是他留给我们的关于司法审判、法学理论、法院管理和司法改革等领域的宝贵经验和财富。也因此,邹碧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其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的法官,也是同时赢得官方与民间、法官与律师、学术界与实务界高度赞誉的卓越法律人。 不过,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再优秀的人在年轻时也不免会有迷茫的时候,邹碧华当然也不例外。在他不算长的人生历程中,有三段经历曾令他无比失落、沮丧,但他凭着一股韧劲,咬着牙都挺了过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励志之路。 第一段经历是邹碧华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但工作了 很长一段时间却还没进入状态。邹碧华觉得当时的工作显不出他的优势,他感到身上的劲儿无处使,所以每晚都会打开画箱,沉浸在绘画的世界中。直到有一天, 邹碧华与分管院领

导作了一次深入地沟通,领导与邹碧华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说道:“在上海,你要开花结果就要靠自己!”那位领导掷地有声的话语像锤子般敲打着邹碧华的心,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位长者经历是如此坎坷。沟通后,邹碧华迅速调整了心态,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法院工作中,并时刻准备接受挑战< 第二段经历是邹碧华刚在北京大学读博士不久,他的导师程正康教授突然离 世!邹碧华一下子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变得沉默寡言,心灰意冷。但贾俊玲教授接收了邹碧华,在她的引导下,邹碧华渐渐走出来了,学习热情日益高涨,看书比以前更“狠”了,因为他坚信学习对他以后的审判实践会有极大的帮助。果然,多年后,他独创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在实务界和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段经历是邹碧华历经艰辛获得博士学位,却在毕业当年没能通过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晋升考试的首轮笔试,仍然只能当助理审判员。风言风语在单位里传开,邹碧华如芒在背。那天下班后,他独自坐在福州路209号的办公室里天色有些昏暗,外面已经华灯初上,但他不想回家。那晚,32岁的他流下了眼泪不过,在院领导和家人的宽慰下,没多久他就恢复了斗志,开始不断撰写、发表调研文章,也不断收获奖项,并在不久后被选

要件审判九步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最早发表于2011年《人民司法》,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法官,根据长宁区法院的审判实践,归纳出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文融合了这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一经发表,即在实务界产生巨大影响。九个步骤,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清晰地勾画出法官审理案件的思维导图,不仅对培养法律思维方法和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更是律师办案、法官审案的实际操作指引。(天同诉讼圈) 一、要件审判九步法的背景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为此,长宁区法院总结归纳出了要件审判九步法:这一方法以固定权利请求及请求权基础为出发点,以要件分析为基础,从争点整理到事实查明,再到要件归入并作出裁判,审判过程分为九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二、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或非理性的诉讼请求。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诉讼请求固定后,即应确定其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即“法官找法”。法官必须先弄清诉讼请求对应的请求权性质。这里要求根据当事人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确法律关系,再以之为基础明确权利性质,进而确定法律条文,这是民事审判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 所谓的权利请求基础,是指当事人提出的权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基础规范。例如,违约赔偿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合同法关于违约赔偿请求权的规定。这种规定构成当事人请求权的法律基础。 之所以需要识别权利基础规范,一是因为请求权体系丰富多样,请求权基础不同,权利义务亦不同。这种差异对当事人的实质性权利构成重大影响。选择何种权利是当事人对自己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知识讲解

“要件审判九步法” 具体步骤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 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12、如被告的答辩包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的,应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法条。 13、如被告提出的答辩属反诉的,对于反诉部分,应予以释明,让其明确是否提起反诉。 第四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求:根据认定的法律关系,寻找实体法律规范 14、在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得到明确后,法院寻找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 15、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首先是含有实体权利处理的完全性法条,而不是倡导性法条。 16、完全性法条是具有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的规定。 第五步诉讼主张的检索 要求:审查诉讼主张的完备性

邹碧华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范文

邹碧华心得体会3篇_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报告使我深刻了解到邹碧华法官是如何钻研法学知识,他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既要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他还不断充实其他方面的知识,为了更好的为审判事业服务。本文是邹碧华的,欢迎阅读。 邹碧华心得体会(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 这是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阐明了个人的死亡给这个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听了邹碧华同志事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觉得用“重如泰山”这个词用来形容邹碧华同志的离世一点也不为过。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生命的重量。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书中有这样一名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陆路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邹碧华同志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对理想的追求、对人民的热爱当中,他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他决定生命的厚度。他用自己对理想、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构造了一个多维的爱的丰碑。 对理想的热爱。邹碧华同志学的是法律,其实做法官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并且赚得工资也有限。在他的同学中最后选择做法官职业的也是寥寥无几。只有邹碧华同志坚持下来了,并且把做一名优秀法官作为一个理想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他用自己的生命让理想之花,化为现实。他为了写《要件审判九步法》,专门去学习日语,而且白天还要上课,他于时间在赛跑,他在争分夺秒的为理想奋斗。他可以和干警们座谈,交流心得体会,让干警们热爱工作,树立法治理想。用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2020.docx

近日,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邹碧华》,电影虽然落幕了,然而邹碧华同志的事迹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观者的心。他对司法事业的热爱,他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他对弱者的无私关怀,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更鼓舞着我们。 学习邹碧华精神,要为人民排忧解难。电影中,邹碧华亲自接待了来法院上访的聋哑老人,将心比心地说:“你有母亲,我也有,你的问题我来解决。”并到案件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联系了街道、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综合分析火灾原因,真心实意地为老人解决了实际问题。我想作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者,也应时刻怀有一颗执法为民的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学习邹碧华精神,要为热爱的事业奋斗终生。电影中的邹碧华是热爱法制工作的“庭前独角兽”,堆满法律书籍的书房以及被书籍包围的办公桌;为了传播法律的种子,利用周末时间,为高校的学生带去丰富而有趣的法律知识;编著《要件审判九步法》,高兴得与妻子分享,然后翩翩起舞,无不令人感佩。我想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为之奋斗终生,才会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作为青年工作者的我们,对待工作也应时刻保持这样的热情,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坚守职业情怀,崇法尚德,忠诚敬业。 学习邹碧华精神,迎难而上,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电影中,邹碧华积极投身于司法体制改革,面对质疑和反对,不畏艰难险阻创新出了法制工作难度系数,实现了法官员额制改革和入额法官遴选制度建设。他用坚定无比的信仰,支撑着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燃灯者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开拓创新。我想今后在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时,也应学习他“敢于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精神品格,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无论无何,还是要做善事;诚实与坦率会使你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无论无何,还是要诚实与坦率;人都会同情弱者,却只追随赢家,无论如何,还是要为弱者奋斗。”电影中邹碧华朗诵的这段特蕾莎修女的诗歌,像是邹碧华的人生写实。作为青年工作者,我们也将以邹碧华精神,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忠诚党和人民,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卫生计生事业而奋力拼搏。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 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12、如被告的答辩包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的,应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法条。 13、如被告提出的答辩属反诉的,对于反诉部分,应予以释明,让其明确是否提起反诉。 第四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求:根据认定的法律关系,寻找实体法律规范 14、在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得到明确后,法院寻找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 15、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首先是含有实体权利处理的完全性法条,而不是倡导性法条。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 骤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要件审判九步法”具体步骤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要求: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明确、具体、便于实际履行。 1、要求原告明确诉讼请求。请求确认民事行为效力的,应明确效力的状态。请求确认权利归属的,应明确权利主体、性质、内容。请求给付钱款或实物的,应明确给付主体、种类、金额等。请求履行行为的,应明确履行内容和方式,是否便于执行。请求多被告承担责任,应明确各被告承担责任性质和份额。 2、若原告诉请不明确,可通过询问、告知、必要的释明等方式,让原告明确诉请。 3、若原告诉请不充分,可主动探求原告的真实意思,进行必要的释明。原告同意一并起诉的,合并审理。原告明确放弃的,不再处理并记明笔录。原告表示另案起诉的,本案中不予处理并记明笔录。 4、若原告诉请不正确,可通过释明,建议当事人剔除更正不正确的诉请。 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 要求:审查原告诉请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确定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并在该法律关系基础上进行审理 5、从诉讼请求及诉讼理由中寻找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 6、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明确的,根据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7、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理由含糊不清、诉请与理由出现矛盾时,应予以释明,让原告明确表态。

8、释明后原告仍不明确的,可依据诉请及事实理由,由法院认定法律关系,并询问原告意见,原告确认的,按该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9、原告拒绝确认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又不予明确的,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0、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应予以释明,并告知不予变更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告变更的,按变更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请。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要求:审查被告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是否明确 11、要求被告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法律关系性质等作出有针对性的答辩。 12、如被告的答辩包含实体法上的抗辩权的,应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法条。 13、如被告提出的答辩属反诉的,对于反诉部分,应予以释明,让其明确是否提起反诉。 第四步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求:根据认定的法律关系,寻找实体法律规范 14、在原告主张的法律关系得到明确后,法院寻找对应的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 15、对应的法律条文应当首先是含有实体权利处理的完全性法条,而不是倡导性法条。

学习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心得体会

学习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我在前不久有幸读到邹碧华院长的经典之作《要件审判九步法》。我刚接触法院的工作,对审判的基本流程还不是很了解,但一遍又一遍地品味“九步法”,不仅让我对审判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还让我树立了早日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的信心和勇气。 最近参加初任法官培训,在闲暇之余我拿出《要件审判九步法》进行阅读。结合老师的课程讲解,我再翻起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却突然有了一丝丝的感想,这在之前是没有的。我发现一本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尤其是能够提升我们法律思维和工作能力的书更是需要千品万读,慢慢吸收。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邹碧华院长,尽管我和他素未谋面,但他的思想、他的理念,如涓涓细流,缓缓地进入我脑海,让我对审判事业,这个陌生而又神圣的工作渐渐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要件审判九步法》是以确定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为核心,从固定诉讼请求、法律关系,到寻找并确定请求权基础和抗辩权基础,再固定当事人争议焦点、分配证明责任,直至根据实体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进行逻辑分析,并最终做出裁判,审理思路完整、清晰。这本书仿佛是一盏指路的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清晰正确的审理方向,有利于我们确定缜密完善的审理思路,对于我们每一位法律工作者都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其实“九步法”对我而言,学理性的东西可能领悟得不够透彻,也不够全面。在阅读之际,我被邹碧华院长那种舍己为人、一心为民的精神品质所感动。他心系法律事业,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敢于担当,敢于直面重重困难和挑战。在数十载的工作生涯中,他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认真倾听认真记录,不辞辛苦,为当事人解决法律和生活的难题;他认真调研,不断创新,设立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解决诉讼烦琐的难题;他善于总结,化繁为简,创立“要件审判九步法”,为法官同人解决审判烦琐的难题。这点滴之间,我看到他的坚毅和执着、努力和认真,这一切都倾注他一生的心血和付出。我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新人,邹碧华院长的先进事迹和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让我为之钦佩。虽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但是我需要将它做好做实,敢于担当,遇事绝不推诿,要敢于面对挑战,知难而进。敢担当,这需要我们有勇气,有责任,有毅力,有决心。而邹碧华院长这个“燃灯者”正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一条道路。一路上我们需要为之努力和奋斗,敢于创新,敢于担当。 “九步法”其实就是教会我们怎么做事、怎么为人。有人说,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写照,书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缩影。与书为友,就是与作者为友。也许懵懂的我,对于“九步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那么肤浅,停于表面。但邹碧华院长的只言片语,让我记忆犹新。他曾说过:“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要保护弱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实务技能】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 点击上面↑↑↑蓝字订阅【法律方法工作坊】 --------------------------------------------------------------- 编者按审判方法是指法院操作诉讼法和处理案件的具体工 作方法。现行“法律关系定性式”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容易造成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的错误。本期为大家介绍的文章着力探索一种以请求权和抗辩权作为法律适用的出发点、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作为审判的基本元素、以简明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抽象审判思路的基本载体的审判方法——要件审判 九步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审判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当事人非理性诉讼行为,限制法官过渡裁量,具有很大的审判管理价值。 作为审判权运行的具体方式,审判活动必须依循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然而,审判活动作用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模糊性、变动性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并非抽象的法律条文所能明示和涵盖。因此,审判中必须蕴含更为能动、专业的技术理性和方法理性,从而形成将生活事实归入某个法律概念之下的逻辑涵摄过程,防止规定的弹性和抽象性实质上造成“对某种形式的专制统治的肯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案件检查中发现,超审限未结民商事案件除送达不能等客观原因外,还存在着一些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固定:

一是诉讼请求不固定导致审判效率低下。二是法律条文不固定导致审判思路无法固定,法律推理的出发点不能确定,自然法律推理的正确性自然亦无从判断。三是证据材料不固定导致鉴定时间冗长。四是诉讼主张不固定。本文提出的要件式审判方法,对其形式理性予以阐发,形成一套以法律规范构成要件为审判基本元素的完整案件操作流程,以期探索出一种既能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以及法律适用结果的可检验性,又具有实践性和可习得性的法实用技术。“要件式”审判方法提炼于司法实践,而非标新立异的学术命题,其价值亦根植于具体的案件处理程序中。为给广大法官提供更直观、简洁的操作程序和可行标准,将“要件式”审判方法与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相结合,可以分解为九个有机联系的步骤,谓之“要件审判九步法”。(一)固定权利请求 要件审判九步法的基本内容(一)固定权利请求 权利请求是当事人诉权的核心所在,也是民事审判的最原始的起点,是所有诉讼行为展开的基本依据,故必须及时固定。固定权利请求包含三层含义:其一,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含义,弄清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模糊含义,如请求给付金钱或实物的,要明确给付的责任主体、种类、金额、数量、构成及计算方法,涉及多名被告的,应明确是连带责任、按份责任、补充责任,还是其他责任等。其二,剔除当事人诉讼请求中矛盾之处。其三,促使当事人更正明显错误、荒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