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最全版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发文部门]民政部

[发文号]民发〔2001〕24号

[发文时间]2001年2月6日

[生效时间]2001年3月1日

1、总则

1.1为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帮助残疾人适应社会,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HT〗款均为最低要求。

1.5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INSTITUTIONFORDISABLEDPERSONS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方面有残疾的人员提供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承担教育、养护和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3、服务

3.1膳食

3.1.1有由主管部分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3.1.2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

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3.1.4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之上。

3.1.6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护理

3.2.1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且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整理床铺。

3.2.4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5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3.2.6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7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8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3.2.9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仗、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10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且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11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3.2.12帮助住院残疾人办理到异地的车船票。

3.2.13特别保护女性智残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

3.2.14对患有传染病的残疾人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且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残疾人为原则。

3.2.15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3.3康复

3.3.1肢体残疾人

3.3.1.1根据残疾人要求和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装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且经国家相关产品监督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各种假肢和矫形器、轮椅车、助行架、拐杖、内脏托带及其他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的康复训练。

3.3.1.2为肢残人提供熟练的护理服务,对残肢肿胀、皮肤感染、溃疡等常见残肢病提供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对残肢状况不良的残疾人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康复评定。

3.3.1.3对个别残肢需要修整或患有难治残肢病的残疾人经其本人和家属同意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3.3.1.4对装肢前需要进行残肢训练的截肢者,应有康复训练人员壹对壹、有计划地进行增大残肢肌力和活动范围的功能训练。

3.3.1.5装肢后,应有专职人员对残疾人进行矫正行走姿势的步态训练,且做好评估记录。

3.3.2智力残疾人

3.3.2.1利用传统疗法(如针灸)、物理疗法(各种理疗设备)对智残人进行康复治疗。

3.3.2.2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手工作业训练,对智残人进行智力训练。

3.3.2.3利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对智残者进行肢体训练。

3.3.3盲聋哑人

3.3.3.1利用传统疗法(如针灸)、物理疗法(各种理疗设备)对盲聋哑人进行康复治疗。

3.3.3.2利用语言治疗和矫正训练设备进行听力训练、语言训练。

3.3.4精神病人

3.3.

4.1按照康复计划和个人康复方案实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且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康复参训率达到90%之上,康复有效率达到85%之上。

3.3.

4.2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训练,为安置康复期精神病人就业及参加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3.3.

4.3定岗康复项目不得少于8个,每个项目必须有专职人员指导精神病人康复。

3.4辅助器具装配

3.4.1提供服务前应详细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致残原因,且对所了解的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应具有个人资料卡和处方单

3.4.2为残疾人提供有关假肢和矫形器及其它康复和功能补偿辅助器具的样品、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残肢护理、产品维护等知识的咨询服务,询问、回答残疾人问题热情、耐心、准确、周到。

3.4.3明码标价,公开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标准,主动向残疾人介绍产品的品种、结构、档次和性能,且和残疾人签订包含按时交货、产品合格和保修、包换、包退内容的服务协议书。

3.4.4按照处方要求选配假肢、矫形器及其它康复和功能补偿辅助器具的零部件,对备件、半成品加工、组装等工序有严格的质量检验。

3.4.5残疾人试样时,注意听取其意见,悉心告知和指导使用方法,且做好试样结果纪录;对装配不适当的地方及时修改后再行试样,直至符合残疾人的生理、病理要求。

3.4.6正式交付残疾人的假肢、矫形器及其它康复和功能补偿辅助器具产品,应经注册执业假肢和矫型器制作师检验和签字,盖有合格证章,且经残疾人或其家属签字认可。

3.5心理

3.5.1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愿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服务或给予劳动的机会。组织有活动能力的残疾人每季度参加1次公益活动。

3.5.2每周组织残疾人开展1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性文娱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5.3和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残疾人每天交谈10分钟之上,且作好谈话周记。精神病人酌情处理。及时掌握每个残疾人的情绪变化,对普遍性问题和极端的个人问题集体研究解决,保持残疾人的自信状态。

3.5.4经常组织残疾人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不定期开展为残疾人送温暖、送欢乐活动,消除残疾人的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人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努力营造和睦的大家庭色彩,基本满足残疾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3.6其他

3.6.1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查房巡诊,每天1次。

3.6.2为残疾人定期检查身体,每年1次。

3.6.3医务人员护理定期定时。

3.6.4组织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残疾人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

3.6.5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休养区和院内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

3.6.6对采用药物维持治疗三年之上、病情稳定的"三无"未婚精神病人,当其申请结婚时,如符合法律规定,视情况为他们提供登记结婚和有效避孕的方便条件。

3.6.7对基本康复且已办理出院手续的精神病人和具有壹定劳动能力的智残人,负责向所送单位或街道推荐其就业,且按有关政策提出享受国家财政扶持、减免税收等生产自救优惠政策的建议。

4、管理

4.1机构证书和名称

4.1.1提供《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且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4.1.2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肢残人社会福利机构、智残人社会福利机构、聋哑人社会福利机构、精神病人社会福利机构或综合性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等。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的,应冠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县级市、市辖区)、乡(镇)行政区划名称,但不再另起字号;由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应执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

4.2人力资源配置

4.2.1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领导应具备大专之上学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4.2.2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有1名大专之上学历、社会工作类专业毕业的专、兼职社会工作人员,1名专职康复人员。肢残人和盲聋哑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按床位数配备国家认定的相应数量的医疗及康复护理人员。精神病人社会福利机构医护人员的配备,按卫生部门有关要求执行。其他人员的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且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务项目为原则。

4.2.3肢残人社会福利机构,10人以下的单位,具有符合规定且注册登记的执业假肢、矫形器制作师应达到生产装配人员的30%;10人之上的单位,具有符合规定且注册登记的执业假肢、矫形器制作师不得少于3名;生产、加工部门配有工程系列中等专业技术职务之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装配部门的职工应符合上岗条件和国家假肢制作装配工、矫形器制作装配工的各级工种要求。

4.2.4主要领导应接受社会工作类专业的培训。各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国家承认的相关专业大专之上学历。无专业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经省级之上主管机关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4.3制度建设

4.3.1有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的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

4.3.2有和入院残疾人或其亲属、单位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入院协议书。4.3.3有简单介绍本机构最新情况的书面图文资料。其中须说明服务宗旨、目标、对象、项目、收费及服务使用者申请加入和退出服务的办法和发表意见的途径、本机构处理所提意见和投诉的承诺等。这类资料应满足服务对象使用。

4.3.4有可供相关人员查阅和向有关部门汇报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定期统计资料、年度总结和评估报告,以及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

4.3.5认真检查、详细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致残原因,规范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诊疗计划和康复评估记录,且长期保存。

4.3.6有全部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的职责说明、工作流程及组织机构图。

4.3.7有工作人员工作细则和选聘、培训、考核、任免、奖惩等相关管理制度。

4.3.8严格执行有关外事、财务、人事、捐赠等方面的规定。

4.3.9各部门、各层级应签订预防事故的责任书,确保安全,做到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4.3.10护理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护理、康复措施的落实,严禁发生事故。4.3.11服务项目的收费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项目既要逐项分计,又要适当合计。收费标准应当公开和便于查阅。

4.3.12有工作人员和入院残疾人花名册。入院残疾人的个人资料除供有需要知情的人员查阅外应予以保密。

4.3.13严防智残人和精神病人走失。为智残人和精神病人佩戴写有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便病人走失后的查找工作。

4.3.14对病情不稳定的精神病人有约束保护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

4.3.15有智力健全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参和机构管理的管理委员会。

4.3.16对长期住院的"三无"精神病人的个人财产应予以登记,且办理有关代保管服务的手续

4.3.17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须佩证上岗。

5、设施设备

5.1日常设施设备

5.1.1残疾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合居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5.1.2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要配备居室设施,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床头铃、衣柜、衣架、毛巾架、褥子、被子、毯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洗脸盆、暖水瓶、痰盂、病床便盆、尿壶、废纸桶、床头牌、鞋拔等。

5.1.3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5.1.4饭厅应配设餐桌、坐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

5.1.5洗手间及浴室至少应配备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坐便器、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坐浴盆或浴池、防滑的浴池垫和淋浴垫、浴室温度计、抽气扇等。

5.1.6有必备的洗衣设备。应有洗衣机、熨斗等。

5.1.7有供残疾人阅读、写字、绘画、娱乐的场所。该场所应提供图书、报刊、电视机和棋牌。

5.1.8有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械和设备的康复室和健身场所。

5.1.9院内有固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做到预防、医疗、康复、培训四位壹体。

5.1.10有接待来访的场所。接待室配备桌椅、纸笔及相关介绍材料。

5.1.11室外活动场所达到150m2,绿化面积达到60%。

5.1.12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志,方便识别。

5.1.13必须根据残疾人健康情况准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有急救药箱和轮椅车等。不设医务室或相关医疗力量不足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应和专业医院签订合同。合同医院必须具备处理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内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它紧急情况的能力,且能够承担残疾人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任务。

5.1.14有1部可供入院残疾人使用的公用电话。

5.1.15及时解决消防、照明、报警、通讯、取暖、降温、排污等设施和生活设备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其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5.1.16保证水、电供应,冬季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不超过28℃。

5.1.17生活环境安静、清洁、优美,居室物品放置有序,顶棚、玻璃、墙面、地面、桌面、窗台洁净。

5.2肢体残疾人

5.2.1基本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之上。其中,残疾人接待室面积达50平方米之上;体疗室、理疗室和康复训练室的总面积达80平方米之上;残疾人使用假肢的步态训练室,面积达40平方米之上。残疾人出入的场所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标准。

5.2.2居室应配设单人床(床上根据需要配设防褥疮的特殊装置)、床栏杆或固定在床上的用于肢残人自我起立的栏杆、床头铃、床头牌、枕芯、枕套、枕巾、被子、褥子、毯子、床单、被罩、残肢支撑架、手杖架、肘拐和腋拐架、床头柜、凳子和站立椅、衣柜、衣架、毛巾架、窗帘及其开关器、高度为坐姿可及的电源开关等照明控制辅助器具、洗脸盆、暖水瓶、痰盂、

废纸桶、时钟、梳妆镜、鞋拔等,且根据需要为下肢瘫痪的残疾人配置尿吸收器具及其固定用具和尿收集用具。

5.2.3有工作人员和肢残人壹对壹的测量、取型室,室内备有更衣、冲洗及保暖、通风设备。

5.2.4步态训练室配有平行杠、照姿镜、体操垫、肋木、训练用扶梯、步行训练器、助行器、自行车训练器等器械。

5.2.5理疗室应备有蜡疗、红外线、音频电疗、磁疗、超短波、超声波、微波治疗机等设备和弹力服、抗水肿袜套等器具,体疗室应备有肋木、蹦床、体操垫、平衡板、牵引器等器具。

5.2.6生产装配假肢和矫形器所需的测量、取型、预制件加工、组装、试样修理等各工序设备、车间配备齐全。

5.2.7配有机械加工车间(生产装配电动手或肌电手的仍需有电器加工车间),可进行假肢和矫形器及其它装饰假体、轮椅车等产品零部件的生产或修配。

5.2.8接待残疾人的客房至少有16张床位。

5.2.9卫生间内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和坐便器上应装配扶手。

5.2.10浴室内应配备防滑的浴池垫、淋浴垫和带子等。

5.2.11在公共区域放置可用于入厕和淋浴的坐便椅,数量应满足在院残疾人的使用。

5.3智力残疾人

5.3.1基本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残疾人接待室面积在50平方米之上;病房床位在20张之上,病房每床占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全院残疾人活动空间不少于100平方米。

5.3.2居室应配设单人床(床上根据需要配设防褥疮的特殊装置)、床栏杆、床头铃、枕芯、枕套、枕巾、被子、褥子、毯子、床单、被罩、床头牌、床头柜、衣柜、衣架、毛巾架、窗帘及其开关器、时钟、洗脸盆、痰盂、废纸桶、鞋拔等,且根据需要为尿失禁的智残人配置尿

吸收器具及其固定用具和尿收集用具。

5.3.3院内环境和所有设施必须符合残疾人行动和休闲的特点,绿化面积达到60%之上。

5.3.4设有康复治疗室和智能训练室。

5.3.5备有日常生活训练用具、训练用垫和床、沙袋、哑铃等运动治疗设备。

5.4盲聋哑人

5.4.1基本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残疾人接待室面积在50平方米之上;病房床位在20张之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

5.4.2设有康复治疗室和语言训练室。

5.4.3备有声音记录器、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助听器、电视机、VCD等基本训练设备。

5.5精神病人

5.5.1基本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残疾人接待室、门诊室合计面积在50平方米之上;病房床位在20张之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病员活动空间不少于100平方米。

5.5.2院内环境和各项设施应根据病情特点而设定,防止病人的走失和相互伤害。道路全部采用硬路面,道旁植树栽花,场地绿化面积达60%之上。

5.5.3设有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室。

5.5.4医疗设备的配备按卫生部门有关要求执行。

6、其他

6.1残疾人康复福利机构应设在靠近社区、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区域。

6.2用于康复服务的各种药品、器械及原材料有正常的供应渠道。

责任编辑:刘峰

申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申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为加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促进我市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湖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特向社会公开《举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认定条件和审批程序》。 ?所谓社会福利机构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由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各类、各种所有制的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凡依法成立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国家制定的社会福利工作的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依法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认真接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均可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一、认定条件 (一)符合本行政区域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划; (二)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三)有合法使用的固定场所; (四)开办经费应与拟办福利机构规模和服务内容相适应,平均每张床位不低于2000元; (五)有机构章程及管理制度; (六)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符合下列规定和要求: ?1、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应冠以市、县、区、乡(镇)的名称,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应执行民政部制定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规定》。 ?2、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 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智残人社会福利机构、聋哑人社会福利机构、精神病人社会福利机构或综合性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 (七)有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医务、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应当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炊事员有岗位技术等级证书或上岗证;服务对象超过200人的有1名专职营养师(士);护理人员、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工作人员与生活能自理的服务对象的比例最高为1︰6,与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务对象的比例最高1︰3。

残疾人设计规范

残疾人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 1. "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 1. "50m 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xx 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 "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 16 。"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 1. "1 的规定。 表 1."1 每段坡道高度与xx 的限定

坡度(高/ 长)容许高度(m) 0."75 1. "00 1. "50 水平xx(m) 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 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 1. "50m X 1. "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 )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2. "00mX 2. "00m 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 "50m X 1."50m 轮椅回旋面积。

最新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方案

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方案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最终目标,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体系,才能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得以实现。为了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中心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对残疾人康复工作设计以下工作方案: 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加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中心辖区内共有残疾人1394人,在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残疾人康复服务,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康复服务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一、康复服务工作形式 康复服务工作形式的多样化将赋予这项工作具有生命力,我们将在三个层面上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康复服务,避免出现重复单一的机械式的工作而被残疾人否认。三个层面分别为“中心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关爱”。 1、中心康复 中心康复是指适用于一些具有生理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大且功能恢复后对提高生命质量有很大帮助的残疾人,但是康复过程需要一定的康复器材而且这些器材是不可能上门提供的,需要残疾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站来进行康复训练的。 2、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适用于大部分残疾人,这些残疾人一般不需要专业的康复器材,可以通过参加健康体检、健康知识讲座、健康行为指导、个性化心理疏导等各种形式的服务,从而达到生理及心理上的康复。这类形式的康复服务由社区康复指导医生及残联专干共同完成。 3、家庭关爱 家庭关爱可分为二个阶段循环地进行。首先,每年在确定康复服务人群前进行一次摸底,了解残疾人的基本需求及特殊需求,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这项工

铁路职工安全常识

铁路职工安全常识 1、铁路职工应具备的一般安全知识如下: (1)铁路工作人员在上班前不得饮酒,在执行职务时,不得与别人闲谈或做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工作前,要充分的休息,保证工作的精力充沛、思想集中。 (2)在任何工作开始之前、均应首先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及工作有关的事项,如有不安全现象,必须消除或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工作。 (3)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机车、车辆、机械设备等下面或有倒塌危险、有毒气体和过分湿潮的地点附近休息、饮食、乘凉和避风雨。 (4)一切铁路职工,应严格遵守铁路运输秩序。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飞乘、飞降机车或列车,禁止在移动中的机车、车辆前方抢越线路。两线中间的通行道上,如有堆积各种零件、垃圾、煤炭、积雪或结冰的地点不得通行。 禁止从车辆或车钩下面,由一方窜向对方,绕过车辆或列车时,不得紧*车辆或列车前、后通行,并须注意邻线是否有列车、车辆驶来。 (5)在接近线路通行或横跨线路时,应注意瞭望,望认无机车、车辆移动或列车驶近时,方准通行。横跨线路时,要走直角,并须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制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抢越线路或在线路中心行走。横越道岔时不得足踏岔尖和道岔转动部分,禁止从集中联动的道岔处通过。 (6)夜间通过有沟渠或有碍通行的处所与乘降机车时,应携带照明灯。 夜晚检查时经过凸凹不平道路和在水井、水池附近通行时,应注意防止滑落摔伤。 (7)非专职人员,严禁动用一切与行车有关设备、装置。 (8)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的各导线及其相联部件通常均带有高电压。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施接触。 (9)当接触网的绝缘不良时,在其支柱、支撑结构及其金属结构上,在回流与钢轨的连接上,都可能出现高电压,因此平时应避免与上述部件相接触;当接触网绝缘损坏时,禁止与之接触。 (10)在有电区(有接触网区域)工作或横过接触网时,所持工件、物品应与接触网保持2m的距离。 (11)一切机械设备均须指定专人负责、各种输电线路,机器的操纵握柄或开关,除操纵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负责人许可,严禁乱摸、乱动。

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

【转】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 来源:李凱寧nky的日志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 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许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6)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和横执把手及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宜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7)大、中型公共建筑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小型公共建筑通过一量俩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在走道末端应设有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8)走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和没有障碍物。走道内有台阶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 9)当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的深度不应小于0.90m,宽度不应小于1.30m。 10)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及医疗建筑走道的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 11)主要提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走道

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 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PERSONAL RESUME

残疾人康复指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金州新区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推动本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持续发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开发区创建残疾示范城实施意见指示精神,努力促进本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和挖掘本区域社会资源,扩大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提供工作平台,形成运作格局,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木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而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高层次、多样性的康复需求。 (二)坚持社会参入与卫生院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卫生院 为主导,各卫生服务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残疾人群(儿童)康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通过社 区与家庭康复,提供基础性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儿童逐渐康复。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拓展康复服务新领域,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新需求。 (五)三、工作目标 (六)通过挖掘和利用康复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管理模式、经济实用的康复技术、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建立起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广大残疾人在基层直接享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工作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七)四、工作内容 (A)通过综合的医疗措施,对残疾人进行治疗、辅助、训练、辅导,来补偿、提高或者恢复残疾人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以消除或减轻残疾造成社会后果,从而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 (一)康复服务。 (二)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三)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四)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而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五)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2020年(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发文部门]民政部 [发文号]民发〔2001〕24号 [发文时间]2001年2月6日 [生效时间]2001年3月1日 1、总则 1.1为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帮助残疾人适应社会,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HT〗款均为最低要求。 1.5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关联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INSTITUTIONFORDISABLEDPERSONS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方面有残疾的人员提供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承担教育、养护和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3、服务 3.1膳食 3.1.1有由主管部分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3.1.2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3.1.4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之上。 3.1.6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护理 3.2.1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且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整理床铺。 3.2.4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5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3.2.6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7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8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3.2.9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仗、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10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且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11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修订版)-精选

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 (一) 直线式坡道,坡面宽不小于1200,坡度不大于1:12(详03J926第17页); 折返双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为1:12,坡道起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 1500(详03J926第18页); L坡道,弧形坡道,U形坡道,折返三坡道,坡面宽1200,坡度小于1:12,坡度起 点与终点及休息平台深度为1500(详03J926第19页); 台阶及坡道组合体,适用于建筑路口,城市广场等地面高差较大地段。节省用地 ,方便通行,观赏效果较好。坡面要平整而不光滑,宽度要大于1200,坡度要小于1:12,其他由设计人定(详03J926第20页); 轮椅通行的坡度在不同坡度时对高度与水平长度的限定:详03J926第20页表格, 备注为: 1. 1:12坡道为建筑物的坡道最低标准。 2. 1:6坡道轮椅使用者的双手推动二次后,前面的小轮就可达到水平部分。 3. 为了安全通行,大于1:12的坡道应有协助者推动轮椅上下行。 (二) 第3.3.1条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厅、过厅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90m。 第3.3.2条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坡道坡度(高/长)*1/8 * 1/10 1/12 0.35 0.60 0.75 每段坡道允许 高度(m) 2.80 6.00 9.00 每段坡道允许 水平长度(m) 第3.3.3条每段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超过表3.3.2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间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20m。 第3.3.4条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第3.3.5条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第3.3.6条坡道两侧应在0.90m高度处设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第3.3.7条坡道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0m以上。 第3.3.8条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 .

新入职员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 . 新入职员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明确员 工的安全责任,新入职员工必须注意并遵守如下事项: 1、严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不得离岗串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2、严禁在工作场所、仓库等禁烟区内吸烟、用火。如因公必须使用明火的,需报公司领导批准。 3、正确使用各类办公器材和设备设施,避免公司财产受损以及人身伤害。 4、妥善处理以及保管各类纸质文件、单据、电子文档,确保不外泄、不丢失。 5、严格按照工艺、设备安全要求的规程规范操作,无安全操作规程的可拒绝操作。 6、严禁在安全措施不到位及违章违规情况下从事各类作业活动,严禁违反劳动纪律。 7、在需要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在工作场所内着装整洁大方,严禁在打赤膊、穿拖鞋等情况下从事作业活动。 9、工作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处理不了的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的处理。 10、正确使用和保养好本岗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包括运输车辆),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应立即报主管部门负责人,委派专业人员维修排除故障。 11、如需装卸货物时,不得野蛮装卸,应注意人员和货物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以及处理危险化学品,严禁私自取用。 12、工作场所内电气设备,勿随意乱动,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必须注意自身及周围人员安全,更不能带故障情况下使用电气设备。 13、人员下班或离开工作场所,必须关闭切断各类用电设备,如电脑、电风扇、照明灯等。 14、懂得正确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防毒面具,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示。 15、时刻留意自身工作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渗水漏水,墙身开裂,瓷砖剥落。及时报单位安全负责人,以便迅速排查险情。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ICS 13.200 A 90 备案号:XXX-XXXX DB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2) 5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要求 (3) 6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 7参考文献-----------------------------------------------------------------------------------------------------------------------7

前言 本标准第4、5、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由北京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鲁芝、彭嘉琳、李放、赵惠霭。本标准2008年3月28日首次发布。

社会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设备设施安全要求、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DL 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JGJ 122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MZ 008—2001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 009—200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 010—2001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DB11/ 065 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2 安全责任人 representative of security services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3 安全管理者 manager of security services 组织实施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单位安全责任人负责的人员。 3.4 安全工作人员 staff of security services 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可供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计规范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设计规范 一、非机动车车行道应满足手摇三轮车者通行,且注意通行纵坡、宽度。人行道应满足手摇三轮车者、轮椅者、主拐杖这通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且应注意它的通行坡度、宽度缘石坡道、立缘石触感块材,限制悬挂物,突出物。 二、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桥梁和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原、微丘地形的道路最大纵坡度应为 2.5%。 2.当坡度小于2.5%时,纵坡长度不限制。 当坡度为2.5%时,纵坡长度应小于250m。 当坡度为3.0%时,纵坡长度应小于150m。 当坡度为3.5%时,纵坡长度应小于100m。 3.非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不得小于2.5m 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设计内容的规定: 1.政府及纪念性建筑(政府及司法部门办公楼、集会、纪念建筑场馆等)接待部门及公共活动区应满足残疾人可使用相应措施,集会场所应设施残疾人席位的基本要求。 2.文化、娱乐、体育建筑(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馆、游乐场、体

育场馆等)公共活动区应满足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主要阅览室、观众厅等应设施残疾人席位、根据需要为残疾人参加演出或比赛设相应的设施。 3.商业服务建筑(大型商场、百货公司、零售网点、餐饮、邮电、银行等)营业区应满足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措施,大型商业服务楼应设施残疾人残疾人可使用的电梯等相应设施,中小型商业服务楼出入口应设有坡道等基本要求。 4.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门诊所、保健及康复机构)等病患者使用的范围应满足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等基本要求。 5、交通建筑(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航空港、论航客运站)等旅客使用的范围应满足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提供残疾人可方便通行的交通路线等基本设施。 6.有一定数量残疾人使用的学习、工作场所,可参照本规范采取相应设施以满足基本要求。 7.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主要考虑乘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不同要求,其通行及有关设施的基本空间尺度参数,应符合附录一至四的规定。 8.宿舍及旅馆的建筑等公共活动区及部分客房屋应满足残疾人使用相应设施、宿舍及旅馆应设残疾人床位等基本要求。 注: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指各类建筑为公共设的道路、坡道、入口、楼梯、电梯、坐席、电话、饮水、售品、厕所、浴室等相应设施。具体设施内容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定。

社会福利机构优惠政策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 哈政综〔2008〕5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以下简称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福利机构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福利机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保证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年福利事业,拓展福利机构建设的投资渠道;坚持服务对象公众化,面向全体老年人服务;坚持服务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坚持服务队伍专业化,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坚持运作机制市场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福利机构的运营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之间福利机构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标准。 二、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要不断完善促进福利机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构建起政策法规配套、机构布局合理、考核评估有力的全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市属福利机构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福利机构建设,不断提高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主要目标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医院为残疾人服务工作汇报

医院为残疾人服务工作汇报 “十一五”规划以来,AAA医院积极投身为残疾人服务事业,全面开展扶残、助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几年来为残疾人服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 项目开展的先期工作。我县CBM防盲工作在上级残联和项目官员的指导下,从XX年6月份开始实施此项工作,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医院每年选派2名以上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每年举办一至二期有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参加的眼科疾病培训班,每期均有40至6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使他们掌握了眼科疾病的基本情况及检查、白内障的概述、白内障检查方法、手术方式、步骤、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重点掌握白内障疾病的诊断方法,为患者在乡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很基层就能筛选和确诊,选送合格的白内障病人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做好前期工作。既方便了病人又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项目开展情况。每年县残联和县人民医院印发大量宣传资料在县城和各乡镇进行广泛宣传,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挂过街横幅标语,医院组织医疗队开医疗巡回车到各乡镇进行广泛宣传并进行病人检查筛选,使很多眼疾患者特别是白内

障患者前往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及县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每年均能有充足的白内障病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保证每年任务数能够顺利完成。07年全年完成345例,08年完成300例,09年完成362例,项目开展前每例病人收费在1800元至XX元,现病人只交650元,就可以做一只眼手术,参加新农合病人每例给40%标准报销,08年医院争取得到市卫生局拨款给予150名贫困、低保白内障病人报销400元困难补助费,病人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我县残联又给100名贫困、低保病人每人补助200元,三两年总共进行白内障手术超过1000例,共为病人节省100多万元以上,虽然医院收入减少了,但是病人得到了实惠,这项民心工程得到县领导和群众的很高评价。 项目带来的效应。通过实施这个项目后,我院眼科医务人员技术力量、医生人数、医疗设备得到明显改善,眼科工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眼科装备由原来的价值几千元简漏设备到现在的价值几十万元大型先进设备包括手术显微镜、裂隙灯、眼AB超、角膜曲率仪等,使我院设备在AAA地区名列前茅,促进了我院眼科的发展。 项目实施主要体会。我县是贫困县,经济基础较溥弱,自从项目实施后,病人得到实惠,解决了很多残疾病人生活困难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这项民心工程群众受益可观。如AAA镇AAA村AAA屯患者AAA,因患白内障双眼失明

施工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编号:SM-ZD-49356 施工人员安全注意事项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进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凡施工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必须穿绝缘鞋,戴手套,带安全帽。 二、交通安全。 1、出工前检查车辆的制动,方向等要可靠有效,车辆不能带病工作。施工人员不能坐在光缆盘的上方和前方,光缆盘应放在车厢的前部。 2、司机不能饮酒,遵守交通规则。 三、工具材料检查: 出工前检查所用的工具,包括: 1、脚扣、脚扣带,脚踏板有无焊接裂缝,安全带是否牢固。 2、扳手,钳子要合理使用。 3、上杆时必须背工具袋,杆上作业时,杆下严禁站人。

4、吊板、滑轮、导链,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5、夹板有无不平整现象,螺丝是否滑扣。 6、钢线是否跳股、断股。 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应注意: 1、立杆:捆大绳(1、大绳 2、小绳),注意捆法,有杆叉。运杆时,检查杆的质量,立杆时必须有一个人指挥,其他人服从。人手不够不能强立,用起重机立杆时,注意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2、打拉线:紧拉线时,角杆,顶头杆,必须挖松杆根,不能让杆受力。注意紧线机跑扣。整个打拉线过程有专人观察杆的强度变化情况,注意杆稍是否倾斜。防风拉线,两侧必须同时紧,地锚必须双丝封头,必须加地锚垫片。 3、放钢线:捆绳,用废布斗放钢线,不能用车拉。过路口有专人看护,放设醒目标志。三线交叉时,不能和电力线磨擦,要有可靠支撑物。停电,必须有停电报告,电工签字后并由其亲自拉闸,然后自己必须亲自用试电笔试每根电力线是否带电;对停电的闸刀(变压器)必须有停电标志和专人看护,或其他绝对可靠的安全方案。停电后做接地保护。

残疾人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残疾人设计规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5)建筑入口及室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 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6)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和横执把手

新员工安全常识

新员工安全管理 1、上下班途中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酒后驾驶、不并排骑行、不在路上赶时间,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2、树立安全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安全常识,避免因粗心大意、缺乏安全常识等造成事故。 3、注意防偷防盗。看管好自己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上下班交通工具放到指定地点并加锁,不加锁发现一次罚款10元。 4、严格落实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不是自己岗位设备,尤其涉及电、电气焊、车辆驾驶等专业性强的工种,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 5、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及时检查设备润滑是否到位;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短缺;运转时是否有异常温升、噪音、振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主管 6、员工上岗前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办理工伤保险,发生事故后按工伤保险赔付标准对受伤害员工进行补偿,因酒后驾驶、违章操作、打架斗殴等造成的伤害不在保险范围。 7、凡因责任造成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的,根据损失大小对责任人处以100元以上罚款。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8、发生火灾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 9、严禁在易燃物周围吸烟。未经许可不得在易燃物周围实施明火作业,必须实施的要采取隔断措施,并准备好灭火器具。 10、岗位涉及可燃气如乙炔等,要经常检查储气罐和用具,发现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11、电器设备不得过载运行,防止引发火灾。如发现电器失火,不得直接用水浇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灭或直接用沙土、干粉灭火器。 12、发现有人触电不得直接用手拉,应先切断电源再对触电人员采取救护措施,并报告主管。 13、发现电线、刀闸、操控按钮等有破损,造成导线、触点裸露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申请由专业电工予以维修更换。 14、设备检修、保养、卫生清理等必须停机并关闭电源开关,任何人不得带电操作。 15、工作场所加工件、工器具摆放要规则牢稳,地面保持干净,避免发生砸、碰、挤、扎等人身伤害。 16、登高作业必须有人监护,上下交叉作业下层必须戴安全帽,上层人员必须采取好措施保证物品无下落危险,更不得人为往下随意抛扔物品。 17、使用切割、打磨工具必须佩戴防护镜。 18、操作有传动、旋转部件的设备,必须穿紧身装,并把袖口、上衣下摆扎紧。女工要把头发盘好戴帽子里面防止散落发生危险。 19、不得随意拆卸岗位安全防护设施,防护设施有损坏的,及时上报主管安排修复。主要防护设施:坑沟有盖板,平台有栏杆,旋转部位有防护罩。 20、浇铸工不得穿易燃材料衣物,不得穿拖鞋、凉鞋。 21、经常检查天车钢丝绳接口,挂钩、绳体磨损及老化程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22、在车间行走注意避让作业车辆。严禁从吊装物下穿过。 我已完全学习和理解以上安全管理应知应会内容,并保证在以后工作中严格遵守 保证人:年月日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全文 无删减)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008-2001 前言 为了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服务、管理、设施设备。 本规范由民政部人事教育司归口管理,授权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民政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常宗虎、李建平、贾晓九、蔡安财、孟志强、郭幼生、彭嘉琳。 1总则 1.1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促进老年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均为最低要求。 1.5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老年人The Elderly 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 2.2自理老人The Self-care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3介助老人The Device-aid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2.4介护老人The Nursing-car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5老年社会福利院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6养老院或老人院Homes for the Aged 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7老年公寓Hostels for the Elderly 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

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精)

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 文章标题:一、机构岗位设置如下:主任中心机构社区培训用品用具专管员康复康复指导员配发残车指导员指导员专员二、岗位职责:主任参与本区(县)残疾人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承担对社区康复站(点)、街道(乡镇)残疾人服务社、居(村)委会残协的业务指导工作。负责本区(县)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的实施工作,参与各类指标任务的汇总和统计。对中心成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负责向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拟制订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提请聘任或解除本机构的成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工作。指导本区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综合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残疾人康复信息,掌握本区康复资源,制定康复工作管理制度等工作。负责康复项目的业务经费和康复训练与服务补贴经费的申报和使用工作。承担本区(县)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参与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质量验收的组织协调,承担对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考核评估的具体实施。在本区县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承担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志愿者的康复教育工作,组织本区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专家提供康复技术支持、开展康复咨询服务工作。组织与同行的交流。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和残康办委托的其他工作任务。中心专管员负责各种资料与文件的收发、整理及保管、存档。申请、下拨各项康复专项经费。组织、筹备会议,并负责会议签到、考勤。组织中心内部联谊活动,增进内部团结。对新成员进行培训。与基层各残联组织、各康复机构进行联系与交流。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机构康复指导员联系召开残康办、专家技术指导组会议。下达本区年度机构康复任务指标数,下发、收集、整理康复训练档案,交中心专管员存档。对机构康复训练的质量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利用各专门节日,组织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残疾预防、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向各康复机构征集课题,关注我区主要康复机构的课题研究动向。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社区康复专管员下达本区社区康复任务指标数,收集、整理各种社区康复服务档案,交中心专管员存档。组织召开社区康复员工作例会,布置各项康复任务。负责进行相关的调研工作和各类社区康复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订阅相关期刊,整理各项社区康复服务资料,参与社区康复的科研课题。兼任社区康复服务信息员,广泛收集各类社区康复服务动态信息,负责策划、编辑、印制社区康复服务导报。参与对社区康复工作的考核。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人物。培训指导员承担中心的各项培训业务,收集、整理各项培训资料,交中心专管员存档。指导各社区康复管理、技术培训工作,配合各社区进行必要的康复保健知识的宣传。与区残疾人康复专家技术组建立长期友好关系,为中心的基层康复培训工作争取外部支持。维护、管理O-18岁残障儿童数据库,做好信息采集、输入、统计工作。负责中心的宣传及对外联络工作,树立中心形象。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用品用具配发、残车专管员下达残疾人用品用具、残车更新、年检任务指标。组织做好残车更新、年检工作,按时完成市交办任务。做好用品用具的配发、统计和汇总工作。组织联系区用品用具个性化配发评估专家进行个性化评估,做好用品用具个性化配发工作。负责区用品用具供应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三、会议制度本中心会议分理事会议、全体会议、社区康复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理事会议每年召开两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