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离子通道:细胞膜中一类具有选择性功能的横跨膜两侧的孔道蛋白。

原初主动运转:把H+-ATP酶“泵”出H+的过程, 产生△μH+或质子动力的过程。

次级主动运转:以△μH+或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离子运转

生理碱性盐:根系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使介质变成碱性的盐类

天线色素:大多数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素不能参与光化学反应

原初反应:从光合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红降现象:当光的波长大于680nm时,但光合量子产额急剧下降的现象

爱默生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和效率的现象

光合链: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光合磷酸化:指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卡尔文循环:卡尔文等人探明了光合作用中从CO2到葡萄糖的一系列反应步骤,推导出一个光合碳同化的循环途径,这条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C3途径:C3途径亦即卡尔文循环,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PGA为三碳化合物,所以叫做C3途径C3植物:只具有C3途径的植物

C4途径:C4途径亦称哈奇和斯莱克途径,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首先形成四个C的草酰乙酸由此的一个C同化途径C4植物:具有C4途径的植物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谢途径CAM植物:具有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光呼吸:指植物的绿色组织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而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由于此过程只在光照下发生,故称为光呼吸

光补偿点: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CO2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即为CO2补偿点

CO2饱和点:当达到某一浓度(S)时,光合速率便达最大值(Pm),开始达到光合最大速率时的糖酵解:指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TCAC):指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逐步脱羧脱氢,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PPP):这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脱羧,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产生的电子和质子,在线粒体内膜上沿着一系列呼吸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

氧化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样品所吸收的O2释放出的CO2或消耗有机质的数量。

无氧呼吸消失点:指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浓度。

呼吸跃变:指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迅速降低的现象

源:(代谢源),生产同化物以及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组织。

库:(代谢库),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

转移细胞: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TC)

质量运输速率(MTR):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所运转的干物质的量。

韧皮部装载: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胞间运输,进入伴胞和筛管的过程。韧皮部卸出:光合同化物从SE-CC复合体进入库细胞的过程。

源-库单位: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以及原库间的出道组织合称源-库单位第二信使:由细胞感受胞外信号后产生的对细胞代谢起调控作用的胞内信号分子。

受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能感受信号或与信号分子特异结合,并能引起特定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大分子

G蛋白:GTP结合蛋白质具有GTP酶活性,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作用的蛋白质

蓝光受体:指感受蓝光和近紫外光信号引起光形态建成反应的光受体,包括隐花色素向光素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器官对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

生物钟:由于生命活动的内源性节奏的周期变化现象,因此称近似昼夜节奏,或生物钟。分化:指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发育:指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再分化:指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组织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临界日长: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日照长度

生理休眠:(深休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植物本身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休眠。

层技处理: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活性氧:化学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

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渗透调节:由于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而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生理干旱:由于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根系吸水困难引起的植物体水分亏缺的现象

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压力势:细胞壁对原生质体产生压力引起的水势变化值衬质势:由于原生质中的亲水物质(衬质)的存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溶质势:(渗透势)由于溶质的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主动吸水:由根系代谢活动而引起的根系吸水过程。

被动吸水:由蒸腾拉力引起的根系吸水过程。

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

蒸腾速率(蒸腾强度):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蒸腾散失的水量(g·m-2·h-1)。蒸腾效率(蒸腾生产率):植物每蒸腾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g·kg-1)。

蒸腾系数(需水量):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蒸腾水的克数(g·g-1)。蒸腾效率的倒数

典型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差异是什么?这些差异对植物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答: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调节细胞的吸水机能,另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积累各种物质的场所。质体中的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淀粉体能合成并贮藏淀粉。细胞壁不仅使植物细胞维持了固有的形态,而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抗逆防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有哪些? 1.减少蒸腾面积 2.降低蒸腾速率。3.使用抗蒸腾剂

试述硝态氮进入植物体被还原,以及合成氨基酸的过程。

NO3—进入植物细胞后,被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原成氨

氨在谷酰胺合酶和谷氨酸合成酶作用下合成氨基酸。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

【生物膜功能?分室作用代谢反应的场所能量转换场所控制物质交换识别功能】答: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膜中脂类大多为极性分子,其疏水尾部向内,亲水头部向外,组成双脂层,蛋白质镶嵌在膜中或分布在膜的表面。

(1)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①不对称性,②流动性,即组成膜的脂类双分子层或蛋白质都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膜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多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膜动运输、原生质体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2)板块镶嵌模型的要点:①整个生物膜是由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大小、不同性质、不同流动性的可移动的膜块所组成;②不同流动性的区域可同时存在,各膜块能随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板块镶嵌模型有利于说明膜功能的多样性及调节机制的复杂性。

胞间连丝有哪些功能?

主要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进行物质交换,二是进行信息传递

(1)物质交换:相邻细胞的原生质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交换;使可溶性物质(如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物质,甚至细胞核发生胞间运输。(2)信号传递体内信号传递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代谢、抗逆性有什么关系?

植物体内水分以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存在。当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偏高时,细胞原生质呈溶胶状态,植物的代谢旺盛,生长较快,抗逆性弱。反之,呈凝胶状态,代谢活性低,生长迟缓,抗逆性强。

植物细胞吸水有哪几种方式?

3种:(1)渗透吸水:由于Ψs的下降引起的吸水。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如根系吸水、气孔开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主要为渗透吸水。(2)吸胀吸水:依赖于Ψm低的而引起的吸水。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中含有较多衬质(亲水物体),它们可以氢键与水分子结合,吸附水分。(3)降压吸水:如蒸腾旺盛时,木质部导管和叶肉细胞的细胞壁都因失水而收缩,使压力势下降,从而引起细胞水势下降而吸水。失水过多时,还会使细胞壁向内凹陷而产生负压,这时ψp<0,细胞水势更低,吸水力更强。

气孔开闭机理如何?植物气孔蒸腾是如何受光、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的调节的?

气孔运动是由于保卫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关于气孔开闭机理主要有K+泵学说、苹果酸代谢学说、淀粉-糖转化学说等。1)光:促进张开,暗:促进关闭。间接效应: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二氯苯基二甲脲,DCMU)

直接效应:蓝光(直接作用,活化H+-ATP酶)和红光2)CO2:低浓度促进开放,高浓度促进关闭。3)温度:温度越高(小于30℃),气孔开度越大。4)水分:含水量越低,气孔开度越小。

5)植物激素:ABA,CTK

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

植物必需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铜、硼、锌、锰、钼、氯、硅、镍、钠

方法:溶液培养法(水培法)、砂基培养法(砂培法)、气培法、营养膜法

三条标准:(1)不可缺少性: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不可替代性: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3)直接功能性: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植物缺素病症有的出现在顶端幼嫩枝叶上,有的出现在下部老叶下,为什么?举例加以说明。元素再利用(元素移动性大),缺素症从老叶开始。N、P、K、Mg、Zn, 尤其N和P。

不能再利用元素,器官越老含量越大,幼嫩出现病症。它们是S、Ca、Fe、Mn、B、Cu、Mo等,其中以Ca最难再利用。(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根据它在植株内能否移动和再利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非重复利用元素,如钙、硫、铁、铜等;一类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如氮、磷、钾、镁等。在植株旺盛生长时,如果缺少非重复利用元素,缺素病症就首先出现在顶端幼嫩叶上,例如,大白菜缺钙时心叶呈褐色。如果缺少重复利用元素,缺素病症就会出现在下部老叶上,例如,缺氮时叶片由下而上褪绿发黄。)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相互关联表现在:①盐分一定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②矿质的吸收,促进了植物的吸水。相互独立:①不成比例;②二者的吸收机理不同,;③二者的分配方向不同)(2)根系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3)单盐毒害与离子颉颃亡。(4)存在基因型差异

试述矿质元素是如何从膜外转运到膜内的

主动吸收原初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被动吸收扩散,协助扩散膜动运转内吞外排矿质元素从膜外转运到膜内主要通过前二种方式: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前者不需要代谢提供能量,后者需要代谢提供能量。二者都可通过载体运转,由载体进行的转运若是顺电化学势梯度,则属于被动吸收过程,若是逆电化学势梯度,则属于主动吸收。

C3途径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1)羧化阶段进入叶绿体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并水解产生PGA。(2)还原阶段利用同化力将PGA还原为GAP(3)再生阶段由GAP重新形成RuBP

C4植物与CAM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异同点?

两途径在固定与还原CO2的途径基本相同,二者都是由C4途径固定CO2,C3途径还原CO2,都是由PEP羧化酶固定空气中的CO2,由Rubisco固定C4二羧酸脱羧释放的CO2 差别:C4植物在同一时间(白天)和不同空间(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完成CO2固定(C4途径)和还原(C3途径)两个过程;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白天和晚上)和同一空间(叶肉细胞)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

C4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不明显,叶片两侧颜色差异小,有两类光合细胞:叶肉细胞(MC)、维管束鞘细胞(BSC)。C4植物维管束分布密集,间距小。每条维管束都被发育良好的大型BSC包围,外面又为一至数层叶肉细胞所包围,这种呈同心圆排列的BSC与周围的叶肉细胞层被称为“花环”结构。C4植物的BSC中含有大而多的叶绿体,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也较丰富。BSC与相邻MC间的壁较厚,壁中纹孔多,胞间连丝丰富。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MC 与BSC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光合产物向维管束的就近转运。此外C4植物的两类光合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酶类:MC:PEPC以及与C4二羧酸生成有关的酶;BSC:Rubisco等参与C3途径的酶、乙醇酸氧化酶以及脱羧酶。这两类细胞中进行不同的生化反应。

测定光合作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CO2吸收量:用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O2释放量:氧电极测氧装置干物质积累量:改良半叶法

TAC循环、PPP、GAC途径各发生在细胞的什么部位?

(1)TAC循环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2)PPP 发生在细胞质内(3)GAC途径发生在植物和微生物的乙醛酸体中

EMP途径产生的丙酮酸可能进入哪些反应途径?

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途径酒精发酵乳酸发酵有氧条件下线粒体TCAC途径

经氨基化作用生成丙氨酸,与氨代谢相连

【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的化学性质十分活跃,可以通过各种代谢途径,产生不同的反应。若继续处在无氧的情况下,丙酮酸就进入无氧呼吸的途径,转变为乙醇或乳酸等(通过乙醇发酵,丙酮酸先在丙酮酸脱羧酶作用下脱羧生成乙醛酸和二氧化碳,再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被还原为乙醇;或通过乳酸发酵,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丙酮酸被NADPH还原为乳酸);在有氧气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三羧酸循环逐步脱羧脱氢,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丙酮酸也可参与氮代谢用于氨基酸的合成等。】

如何协调温度、湿度及气体间的关系来做好果蔬贮藏?

尽量避免机械损伤⑵控制温度⑶控制湿度⑷调节气体成分延长果实贮藏期限的措施原理:设法降低呼吸,推迟呼吸跃变。1) 降温 2) 气调3) 去Eth 4) 生物技术转基因

呼吸作用与谷物种子贮藏的关系如何?

种子呼吸速率受其含水量的影响很大。超过安全含水量时呼吸作用就显著增强。原因是,种子含水量增高后,原生质由凝胶转变成溶胶,自由水含量升高,呼吸酶活性大大增强,呼吸也就增强。呼吸旺盛,不仅会引起大量储藏物质的消耗,而且由于呼吸作用的散热提高了粮堆温度,呼吸作用放出的水分会使种堆湿度增大,这些都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易导致粮食的变质,使种子丧失发芽力和食用价值。

为了做到种子的安全储藏,①严格控制进仓时种子的含水量不得超过安全含水量。②注意库房的干燥和通风降温。③控制库房内空气成分,如适当增高二氧化碳含量或充入氮气降低氧的含量。④用磷化氢等药剂灭菌,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简述压力流动学说的要点。

答:(1)集流是由源库两侧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内渗透作用所形成的压力梯度所驱动的库端同化物不断从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卸出。(2)压力梯度的形成则是由于源端光合同化物不断向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进行装载,库端同化物不断从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卸出,以及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水分的不断再循环所致。(3)只要源端光合同化物的韧皮部装载和库端光合同化物的卸出过程不断进行,源库间就能维持一定的压力梯度,在此梯度下,光合同化物可经韧皮部筛管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

试述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1)总规律是从源到库多个代谢库同时存在时,强库多分,弱库少分;近库先分,远库后分。(2)优先供应生长中心这些生长中心,也是同化物的分配中心。(3)就近供应一个库的同化物来源主要靠它附近的源叶来供应,(4)同侧运输(5)运输路径的更改击伤或剪除等伤害可干扰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答:可分为:信号的感知和跨膜转换、胞内信号的传导、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3各阶段。(1)信号感知和跨膜运输:植物细胞感受并接受外界刺激,将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2)胞内信号的传导:通过细胞内信使系统级联放大信号,调节相应酶或基因的活性,此过程包括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产生、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以及信号的级联放大。

(3)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细胞通过基因表达和酶反应来适应外界环境。

细胞受体有哪几类?受体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类型:(1)细胞表面受体(膜受体)①酶联受体②G蛋白偶联受体③离子通道连接受体(2)细胞内受体:①光敏色素②隐花色素

2.受体的特征:(1)能识别和结合信号分子,具有专一性(2)能转导信号为细胞反应,导致特定的生理生化效应(3)具有组织特异性(4)对配基具有高亲和性(5)与配基结合具有饱和性和可逆

六大类植物激素各有哪些生理效应

(1)生长素①促进生长,但浓度高时抑制生长;②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③对养分有调运作用,④其它生理作用如:引起顶端优势、促进菠萝开花、诱导雌花分化等。

(2)赤霉素①促进茎的伸长生长,②诱导开花;③打破休眠④促进雄花分化,⑤诱导单性结实等。

(3)细胞分裂素①促进细胞分裂②促进芽的分化;③促进细胞扩大;④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⑤延缓器官衰老,;⑥打破种子休眠

(4)脱落酸①促进休眠;②促进气孔关闭;③抑制生长④促进脱落;⑤增加抗逆性

(5)乙烯的生理作用①改变生长习性,②促进成熟③促进脱;④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⑤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

(6)油菜素:①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②促进光合作用;③提高抗逆性;④促进萌发、参与光形态建成

如何用生物测试法鉴别生长素、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如何用生物测试法鉴别脱落酸和乙烯?

(1)生长素、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的鉴别:①分别用100mg?L-1萝卜子叶,若能促进萝卜子叶膨大的,则为细胞分裂素,喷施1叶期水稻,幼苗地上部分,三天后观察,若能明显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的,则为赤霉素,而另一种激素则为生长素。②也可先用燕麦试法检验出生长素,然后用萝卜子叶法判断细胞分裂素。3、可用稻苗第二叶片倾斜法来检验油菜素内酯及其类似物的生物活性。

(2)脱落酸和乙烯的鉴别:①分别用一定浓度的两种激素处理暗中发芽3天的黄化豌豆幼苗,2天后观察,能使豌豆幼苗产生三重反应的为乙烯,另一种则为脱落酸。②分别用一定浓度的两种激素涂抹于去除叶片的棉花外植体叶柄切口上,几天后能使叶柄脱落的激素为ABA,应用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明确生长调节剂的性质要根据不同对象(植物或器官)和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药剂正确掌握药剂的浓度和剂量先试验,再推广

植物的光受体有哪几类?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植物光受体是指植物体中能感受光质、光强、光照时间、光照方向和光周期等光信号,并能引发相应细胞反应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物质。3类:光敏色素;的蓝光受体紫外光B受体。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子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色素,即生色团,用此感受光信号;二是脱辅基蛋白,由它应答生色团感受的光信号,能进行自身磷酸化作用。并将应答信号转导给光受体下游的信号传递体,引发某种生理反应。

常见的蓝光反应有哪些?如何判断某生理过程是否为蓝光反应?

答:由蓝光受体转导的反应叫做蓝光反应。常见的蓝光反应有:真菌的类胡萝卜素合成、分生孢子形成及孢囊柄的向光性等;藻类叶绿体的发育,蕨类配子体原叶体的形成等;高等植物向光性反应、对下胚轴伸长的抑制、气孔开放、叶绿体运动、某些基因表达、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生物合成、呼吸代谢、离子吸收、跨膜电位等生理生化过程都被蓝光信号诱导。【三指图案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试述植物向光性和根向重性运动的机理。

答:(1)向光性运动机理:对于植物向光性的机理有两种学说:生长素学说和生长抑制物质学说。生长素学说: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而生长较快,导致茎叶向光弯曲。生长抑制物质学说:认为向光性反应并非是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大于向光侧所致,而是由于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侧,向光侧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2)向重性运动机理:生长素学说认为,植物的向重性生长是由于重力诱导对重力敏感的器官内生长素不对称分布使器官两侧的差异生长而引起的..根冠中的柱细胞含有淀粉体。一般认为柱细胞中的淀粉体具有感受与传递重力信息的功能。

试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特点。

答: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和再分化等。细胞全能型是指一个具有核和膜的活细胞,有一套发育完整植株的遗传信息和进行生理代谢的功能,它在人工提供的适宜条件下,通过分裂、分化、生长,再生出一个完整植株。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实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技术就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已分化的细胞要表达出其全能性,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由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就是脱分化,由愈伤组织再生完整植株的过程就要经过再分化。组织培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便于研究植物体的发育规律,②植物体的生长不受环境影响,③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④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

试述种子萌发的3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谢特点。

1.吸胀吸水(物理学吸水)即依赖原生质胶体吸胀作用的物理吸水。此阶段的吸水与种子代谢无关。

2.迟缓吸水阶段(生理学吸水)原生质的水合程度趋向饱和;细胞膨压增加阻碍了细胞的进一步吸水;再则,种子的体积膨胀受种皮的束缚,

3.生长吸水阶段(生物学吸水阶段)细胞吸水加强,吸水速度重新加快。

简述植物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相关性。在生产上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比?

答:(1)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关性

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两者之间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

(2)措施:①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中耕松土,使用三碘苯甲酸、整形素、矮壮素、缩节胺等生长抑制剂或生长延缓剂等措施可加大植物的根冠比。②通过增施氮肥,提高地下水位,使用赤霉素(GA)、油菜素内酯等生长促进剂等措施可降低根冠比。

③运用修剪与整枝等技术也可调节根冠比。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协调以达到再配上的目的?

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依赖关系和对立关系。

(1)依赖关系生殖生长需要以营养生长为基础;生殖器官的形成以及由其产生的激素等信号物质会影响营养体的生长(2)对立关系营养生长过旺,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殖器官的生长也会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营养器官的早衰;控制水分和氮肥的使用,不使营养器官生长过旺;在果树生产中,适当疏花、疏果使营养上收支平衡,并有积余,以便年年丰产,消除“大小年”。对于以营养器官为收获物的植物,则可通过供应充足的水分,增施氮肥,摘除花芽,解除春化等措施来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而抑制生殖器官的生长。

说明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春花:在春天补种冬小麦,育种工作可加速进程,缩短生育期

调种引种控制花期

说明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答:(1)人工春化处理在一年中培育3~4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进程;为了避免春季“倒春寒”对春小麦的低温伤害(2)调种引种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3)控制花期可用解除春化的方法,抑制开花,延长营养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答:植物对昼夜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都受昼夜长度的调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诱导。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

(1)长日植物如小麦、大麦、黑麦、油菜、天仙子等,日照长度只有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

(2)短日植物如大豆、苍耳、菊花、水稻、玉米等,(3)日中性植物如月季、黄瓜、番茄、蒲公英、向日葵等,此类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成花。

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答:(1)引种和育种不同纬度地区引种时要考虑品种的光周期特性和引种地区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如南方大豆是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延迟,所以引种时要引早熟品种。通过人工光周期诱导,可以加速良种繁育,缩短育种年限(2)控制花期花卉栽培中,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3)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可以通过控制光周期抑制其开花。如将短日植物烟草引种至温带,可提前至春季播种,延长营养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植物受精后,雌蕊的代谢主要有那些变化?

【1.呼吸速率高,并有起伏变化。2.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 3.物质的代谢和运输加快子房的运输。】

种子发育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在生理上有哪些特点?

(1)胚胎发育期以细胞分裂为主,进行胚、胚乳和子叶的分化。

(2)种子形成期以细胞扩大生长为主,呼吸代谢旺盛,进行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储藏物质的合成与积累,引起胚、胚乳和子叶的的迅速生长,此期间种子已具备发芽能力。

(3)成熟休止期储藏物质的积累逐渐停止,种子含水量下降,原生质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呼吸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胚进入休眠期。

肉质果实成熟期间在生理生化上有哪些变化?

1、呼吸跃变

2、物质的转化:糖类物质有机酸减少m涩味消失香味产生果实变软色泽变艳维生素含量增高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除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

1.胚未成熟

2.种皮(果皮)的限制

3.抑制物的存在1)机械破损2)清水漂洗3)层积处理4)温水处理5)化学处理6)生长调节剂处理7)光照处理

植物衰老时在生理生化上有哪些变化?

【1.光合色素丧失及光合作用下降2.呼吸速率下降,较光合下降慢3.蛋白质含量下降合成减弱,分解加快4.核酸的含量下降5.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6.生物膜结构变化】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有哪几种方式?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对生育周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干扰,·御逆性:指植物处于逆境时,其生理过程不受或少受逆境的影响,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性。·耐逆性:指植物处于不利环境时,通过代谢反应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学作业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方面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 名词解释 ①质外体途径:是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方式,阻力小,水分移动速度快。 ②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③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④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二. 思考题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而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水势是衡量水分反应或做功能量的高低,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所以: (1)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由于纯水的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因此,纯水会向细胞质移动,引起细胞被动吸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细胞的渗透势升高,压力势是增大,从而细胞的水势上升。 (2)而将植物细胞放入1 mol·L-1蔗糖溶液时结果则相反,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胞内的离子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势下降,压力势减少,即细胞水势明显降低。 4. 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以满足植物体的需要。植物根系吸水主要通过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水分进入根部导管。 而水分的向上运输则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形成了根系吸水的动力过程之一。蒸腾作用是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正常生理情况下,叶片发生蒸腾作用,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水分生理 一、选择题 1、每消耗1 kg 的水所生产的干物质克数,称为()。 A. 蒸腾强度 B. 蒸腾比率 C. 蒸腾系数 D. 相对蒸腾量 2、风干种子的水势为()。 A . ψW =ψs B. ψW =ψm C. ψW =ψp D. ψW=ψs+ψp 3、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4、植物从叶尖、叶缘分泌液滴的现象称为()。 A. 吐水 B. 伤流 C. 排水 D. 流水 5、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7 MPa,ψp = 0.13 MPa,将其放入ψs = - 0.42 MPa的溶液(体积很大)中,平 衡时该细胞的水势为()。 A. -0.5 MPa B. -0.24 MPa C. -0.42 MPa D. -0.33 MPa 6、在同一枝条上,上部叶片的水势要比下部叶片的水势()。 A. 高 B. 低 C. 差不多 D. 无一定变化规律 7、植物细胞吸水后,体积增大,这时其Ψ s()。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8、微风促进蒸腾,主要因为它能()。 A. 使气孔大开 B. 降低空气湿度 C. 吹散叶面水汽 D. 降低叶温 9、一植物细胞的ψW = - 0.3 MPa,ψp = 0.1 MPa,将该细胞放入ψs = - 0.6 MPa的溶液中,达到平衡时 细胞的()。 A. ψp变大 B. ψp不变 C. ψp变小 D. ψW = -0.45 Mpa 10、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A. 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 B. 植物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C. 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 D . 植物对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转折时期 11、在土壤水分充分的条件下,一般植物的叶片的水势为()。 A. - 0.2~ - 0.8 MPa B. - 2 ~ - 8 MPa C. - 0.02 ~ - 0.08 MPa D. 0.2~0.8 MPa 12、根据()就可以判断植物组织是活的。 A. 组织能吸水 B. 表皮能撕下来 C. 能质壁分离 D. 细胞能染色 二、是非题 1、等渗溶液就是摩尔数相等的溶液。() 2、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取决于它们的水势差。() 3、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4、将一充分吸水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积变小。() 5、蒸腾效率高的植物,一定是蒸腾量小的植物。() 6、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和矿质元素唯一的器官。() 7、空气相对湿度增大,空气蒸汽压增大,蒸腾加强。() 8、没有半透膜即没有渗透作用。() 9、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10、在正常晴天情况下,植物叶片水势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的变化趋势为由低到高再到低。 () 11、共质体与质外体各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12、在细胞为水充分饱和时,细胞的渗透势为零。() 三、填空题 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ψW = -0.8 MPa的溶液(体积相对细胞来说很大)中,吸水达到平衡时测得细胞的 ψs = -0.95 MPa,则该细胞的ψp为(),ψW为()。 2、水分通过气孔扩散的速度与气孔的()成正比。 3、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的代谢活动()。 4、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测定植物的()以及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 5、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升高时,抗逆性()。 6、根系吸水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前者的动力是(根压),后者的动力 是()。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大题目)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大题目)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 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 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 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 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 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 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植物生理学精彩试题(卷)与问题详解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20分) 1. 渗透势 2. 呼吸商 3. 荧光现象 4. 光补偿点 5. 代库 6. 生长调节剂 7. 生长8. 光周期现象 9. 逆境 10.自由水 二、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温度降低,根冠比()。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水解为()。 3、种子萌发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和()。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和()。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8、呼吸作用可分为()和()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 A、10℃; B、35℃; C.25℃ 4、属于代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C、成熟叶 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 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实验表明,韧皮部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 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源,花、果实总是代库。() 2. 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 3.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4. 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一定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长。() 5. 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 6. 当细胞质壁刚刚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 ) 7. 缺氮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缺硫时,植物老叶叶脉失绿。( ) 8. 马铃薯块苹果削皮或受伤后出现褐色,是多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9. 绿色植物的气孔都是白天开放,夜间闭合。() 10. 在生产实践中,疏花疏果可以提高产量,其机制在于解决了“源大库小”的问题。() 五、简答题(每题4分, 20分) 1. 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2. 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3. 简述气孔开闭的无机离子泵学说。 4. 简述IAA的酸生长理论。 5.说明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六、论述题(每题15分,30分) 1. 从种子萌发到衰老死亡,植物生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生理代,及其相互关系。 2. 以你所学,说一说植物生理对你所学专业有何帮助。 参考答案 一、名词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川农《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1答案

《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从原叶绿酸脂转化为叶绿酸脂需要的条件是 A.K+ B.PO43- C.光照 D.Fe2+ 正确答案:C 2.促进筛管中胼胝质的合成和沉积的植物激素是 A.ETH B.IAA C.GA3 D.IAA和GA3 正确答案:A 3.在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最先积累的是 A.蛋白质 B.以蔗糖为主的糖分 C.脂肪 D.淀粉 正确答案:B 4.培养植物的暗室内,安装的安全灯最好选用 A.红光灯 B.绿光灯 C.蓝光灯 D.白炽灯 正确答案:B 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A.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6.一分子的乙酰CoA,经TCA循环一圈,可产生的NADH分子数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7.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 A.50—100 B.150—200 C.250—300 D.350--400 正确答案:C 8.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中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内质网 正确答案:C 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10.α-淀粉酶又称内淀粉酶,该酶活化时需要 A.Ca2+ B.Mg2+ C.K+ D.Mn2+ 正确答案:A 11.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植物生理学(王忠)复习思考题与答案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一)解释名词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外面无核膜,细胞质中缺少复 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prokaryote)。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属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被两层核膜包裹,细胞内有结 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多种细胞器之间有内膜系统联络。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 生物(eukayote)。高等动物与植物属真核生物。 原生质体(protoplast) 除细胞壁以外的细胞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器、细胞质基质以及 其外围的细胞质膜。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的固有形态,通常呈球状。 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外围的一层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界定 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典型的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生物膜(biomembrane) 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它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质膜和内膜。 共质体(symplast) 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包含质膜,不含液泡)连成一体的体系。 质外体(apoplast) 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是那些处在细胞质中,在结构上连续、功能上相关,由膜 组成的细胞器的总称。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高尔基体小泡和液泡等。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 维等,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没有膜的结构,互相联结成立体的网络,也称为细胞内的微梁 系统(microtrabecular system)。 细胞器(cell organelle) 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依被膜 的多少可把细胞器分为:①双层膜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质体等;②单层膜细胞器, 如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蛋白体等;③无膜细胞器,如核糖体、微管、微丝等。 质体(plastid)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被膜,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成,包括淀 粉体、叶绿体和杂色体等。 线粒体(mitochondria) 真核细胞质内进行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细胞器。呈球 状、棒状或细丝状等,具有双层膜。线粒体能自行分裂,并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但由于遗传信息量不足,大部分蛋白质仍需由细胞核遗传 系统提供,故其只具有遗传的半自主性。 微管(microtubule)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内的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主要功能除起细胞的支架作用和参与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外,还与细胞壁、纺缍丝、中心粒的形成有 关。 微丝(microfilament) 由丝状收缩蛋白所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类似于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可以聚集成束状,参与胞质运动、物质运输,并与细胞感应有关。 高尔基体(Golgi body) 由若干个由膜包围的扁平盘状的液囊垛叠而成的细胞器。它能向细 胞质中分泌囊泡(高尔基体小泡),与物质集运和分泌、细胞壁形成、大分子装配等有关。 核小体(nucleosome) 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每个核小体包括200bp的DNA片断和8个组蛋白分子。 液泡(vacuole) 植物细胞特有的,由单层膜包裹的囊泡。它起源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小泡。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分/词×10词=15分) 1.生物膜 2.水通道蛋白 3.必需元素 4.希尔反应 5.糖酵解 6.比集转运速率 7.偏上生长 8.脱分化 9.春化作用 10.逆境 二、符号翻译(分/符号×10符号=5分) 1.ER 2.Ψw 3.GOGAT 4.CAM 5.P/O 6.GA 7.LAR 8.LDP 9.SSI 10.SOD 三、填空题(分/空×40空=20分) 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是、和。 2.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3.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 4.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和。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也称类囊体膜为膜。 5.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是。 6.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7.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转运,(2)逆浓度梯度的转运,(3)依赖于膜运动的转运。 8.促进插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保持离体叶片绿色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器官脱落的是;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是;促进无核葡萄果粒增大的是。 9.花粉管朝珠孔方向生长,属于运动;根向下生长,属于运动;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属于运动;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运动。 10.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植物、植物和植物。 11.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 1.一个典型的植物成熟细胞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 C.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 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 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重点)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 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 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 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 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 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8分) 1. 渗透作用 2. 生物固氮 3. 叶面积指数 4. 抗氰呼吸 5. 源与库 6. 钙调素(CaM) 二、填空(每空0.5分,10分) 1. 蒸腾作用的途径有、和。 2. 亚硝酸还原成氨是在细胞的中进行的。对于非光合细胞,是在中进行的;而对于光合细胞,则是在中进行的。 3.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一般是,叶绿素a/b比值是:c3植物为,c4植物为,而叶黄素/胡萝卜素为。 4. 无氧呼吸的特征是,底物氧化降解,大部分底物仍是,因释放 。 5. 类萜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类萜是由组成的,它是由经甲羟戌酸等中间化合物而合成的。 6. 引起种子重量休眠的原因有、和。 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 1. 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观察到小液滴下降观象,这说明 A.植物组织水势等于外界溶液水势 B.植物组织水势高于外界溶液水势 C.植物组织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 D.无法判断 2. 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B.直线正相关关系 C.两者完全无关 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3. C4植物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甘油酸 C.果糖—6—磷酸 D.核酮糖二磷酸 4. 在线粒体中,对于传递电子给黄素蛋白的那些底物,其P/O比都是。 A.6 B.3 C.4 D.2 5. 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压力流动学说提供发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D.蒸腾 6. 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 A、细胞分裂 B、合成DNA C、合成细胞分裂素 D、产生极性 7. 曼陀罗的花夜开昼闭,南瓜的花昼开夜闭,这种现象属于。 A、光周期现象 B、感光运动 C、睡眠运动 D、向性运动 8. 在影响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分化的多种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生长素的含量 B.“高能物质”A TP C.水分和光照条件 D.遗传物质DNA 9. 在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中,光的感受器官是 A. 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10. 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3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 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B.有机物有体内运输速度 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 四、判断题(每题1分,10分) 1、在一个含有水分的体系中,水参与化学反应的本领或者转移的方向和限度也可以用系统中水的化学势来反映。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是根尖的分生区。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

植物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离子通道:细胞膜中一类具有选择性功能的横跨膜两侧的孔道蛋白。 原初主动运转:把H+-ATP酶“泵”出H+的过程, 产生△μH+或质子动力的过程。 次级主动运转:以△μH+或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离子运转 生理碱性盐:根系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使介质变成碱性的盐类 天线色素:大多数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素不能参与光化学反应 原初反应:从光合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红降现象:当光的波长大于680nm时,但光合量子产额急剧下降的现象 爱默生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和效率的现象 光合链: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光合磷酸化:指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卡尔文循环:卡尔文等人探明了光合作用中从CO2到葡萄糖的一系列反应步骤,推导出一个光合碳同化的循环途径,这条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C3途径:C3途径亦即卡尔文循环,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PGA为三碳化合物,所以叫做C3途径C3植物:只具有C3途径的植物 C4途径:C4途径亦称哈奇和斯莱克途径,由于这条光合碳同化途径中CO2固定后首先形成四个C的草酰乙酸由此的一个C同化途径C4植物:具有C4途径的植物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夜间固定CO2产生有机酸,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谢途径CAM植物:具有景天科酸代谢途径的植物。光呼吸:指植物的绿色组织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而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由于此过程只在光照下发生,故称为光呼吸 光补偿点:当到达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而呈现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CO2补偿点: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即为CO2补偿点 CO2饱和点:当达到某一浓度(S)时,光合速率便达最大值(Pm),开始达到光合最大速率时的糖酵解:指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TCAC):指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逐步脱羧脱氢,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PPP):这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脱羧,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产生的电子和质子,在线粒体内膜上沿着一系列呼吸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轨道” 氧化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样品所吸收的O2释放出的CO2或消耗有机质的数量。 无氧呼吸消失点:指无氧呼吸停止进行的最低氧浓度。 呼吸跃变:指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迅速降低的现象 源:(代谢源),生产同化物以及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组织。 库:(代谢库),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 转移细胞: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TC) 质量运输速率(MTR):单位时间单位韧皮部或筛管横切面所运转的干物质的量。 韧皮部装载: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胞间运输,进入伴胞和筛管的过程。韧皮部卸出:光合同化物从SE-CC复合体进入库细胞的过程。

第六版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water potential)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 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 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 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 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 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 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 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 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 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的元素。 ●溶液培养:(solution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 栽培植物的方法。 ●透性:(permeability)细胞膜质具有的让物质通过的性质。 ●选择透性:(selective permeability)细胞膜质对不同物质的透性不同。 ●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 过程。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转运过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不需要代谢供给 能量。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转运过程逆电化学梯度进行,需要代谢供给能 量。 ●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包括两种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横跨两侧的内在蛋白,分子中的多肽链折叠成通道,内带电荷并充满水。 载体蛋白:跨膜的内在蛋白,形成不明显的通道,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转运物质。 ●单向运输载体:(uniport carrier)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顺着电化学势梯

最新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9、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作用. 10、水孔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 在蛋白。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计42分) 1、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 生物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镶嵌而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对低温敏感,其结构成分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低温下,质膜会发生相变,质膜相变温度随脂肪酸链的加长而增加,随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耐低温。在缓慢降温时,由于膜脂的固化使得膜结构紧缩,降低了膜对水和溶质的透性;温度突然降低时,由于膜脂的不对称性,膜体紧缩不均而出现断裂,造成膜是破损渗漏,透性加大,胞内溶质外流。生物膜对结冰更为敏感,发生冻害时膜的结构被破坏,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去活性。此外,低温也会使膜蛋白质大分子解体为亚基,并在分子间形成二硫键,产生不可逆的凝聚变性,使膜受到伤害。经抗寒锻炼后,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膜变相的温度降低,膜透性稳定,从而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同时,细胞内的NADPH/NADP的比值增高,AT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