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

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

分类号6633 " 8
学校代码10542
学号001050014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与培养对策
On the Present S i tuat ion of M i dd I e-schoo}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研究生姓
指导老师姓名、
学科专
研究方

职称黄宏新教授
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零三年四月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
已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一个国家国民科学素养的高低,
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国家的综合国力与
国民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科学素
养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当前我国国民科学素养的低下水平已
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严
重滞后因素。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的
提高迫在眉睫。
本文论述了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结构。中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素
养的最佳时期,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也就是我
国四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采用的调查问卷,编制了一份中学生科
学素养调查问卷,对本县的几所中学的高中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
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解了中学生科学素养
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
法存在很大的偏差;科学态度、责任心不强;对科学研究过程和
方法不甚了解;应用科学知识于生活中的能力不强;在应试教育
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在
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利因素
和不利原因。同时对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了一系列的对策研
究,为寻求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培养对策
Abstrac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scientific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vast national quality, and has become
a deep一going education slogan. The level of a nation's national
equipment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of the
country·In one word, there is ti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NP
and national equipment of a country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our
country still lies in more underdeveloped state than developed
country .The low position of our 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factor which prevents the social progress, economical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action .If we
want to make our country strong and make scientific literacy our
nation advanced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cy should be improve at
once.
Th

e essay explicate the structur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international general scientific literacy's
resourceful paper which is adopted by the public scientific literacy's
research, the author redacted a resourceful paper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investigated the students of grade
two of senior school.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lie a lot of questions of
development abou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by
statistic, analysis of the resourceful results.The essay resolves th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that effec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it makes a lot of
antidote research about middle school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At last, it offers definite warranty of improving the road and method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Key words:middle一school stud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 literacy
present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H
前言...........................................……1
科学素养的概念...............................……4
科学素养的内涵........................................ 4
科学素养的界定..................................……4
,工9自
:
,.火,.土
2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结构....……。...............……7
2. 1科学知识........................················……7
2.2科学能力.............................···········……7
2.3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8
2.4科学品质........ .................···············……8
2.5科学意识........................················……8
3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9
3. 1问卷的设计......................................……9
3. 2抽样情况................. .....···················……9
3.3问卷结果分析...................................……14
3.4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15
4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19
4.1绷礴鲜黔蹄叼评吁中学断谓簿养的培养...................……19
4.2翰削叫时中学绷碾缪崭哟秒向..........................……19
4.3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力相织寸中学绷耀器薪哟秒向.......……21
4.4学习方试对中散挤1学素养的融向............ ...............……22
5化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23
5.1课堂教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场所................……23
5.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5
5.3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9
结语..........……。.……,.................……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37
后记..........................................……39
「一山‘-」,—护一石曰L由
。一_‘“‘一队一一~一怜气
盔J‘.~三~.
印J吕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度、高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以
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速度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限
于某个领域的竞争,而是国家的整体素质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将步入一个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和不断提
高素质将贯穿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和人生的全过程。知识的生产、
传播和应用的各个环节,只有具备相当水平的科学素质的人才能胜
任。低科学素养的公众群体不仅无法承担本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
而且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竟争中处于劣势。1996年进行的世界各国年
度国际间竞争力评价,在考察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综合排名
在第26位,国民素质单项排名在第35位,可见国民素质已明显地成
为我国国际间竞争力的劣势因素,在评价体系的8大领域中国民素
质是我国劣势中最劣的领域‘”。因此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是时代的要
求,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与基础。如何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是我
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国于1989年首次在北京开展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1990年,
咋,国科协开始策划全国性的科学素养调查,作为第一步,1991年首
次在上海进行全国抽样试点。1992年在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有关部
门的共同组织下,全国首次正式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在我国进行,
1994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1996年进行了第三次调查。从2000年下
半年开始至2001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对我国公众(18-69岁)科学
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第四次调查。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和掌
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为我国制定宏观政策和有针对性
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依据。调查内容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状
况,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及我国公众对科学
技术的态度。此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和问卷是根据国际
通用的测试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的。这样调查结果不仅
能说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同时也能够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和比
较。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 4Yo,
比1996年的0. 2%提高了1. 2个百分点c11。作为对比,美国在1985年基
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90,到1995年时,这个数字已达1290`3',数
字表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在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中,我们

发现中学生的科学素
养状况不令人乐观,表现在科学知识局限于教科书中,‘实验能力、
动手能力不强,科学知识应用能力很差,生活中的科技知识对有一
些同学来说是一片空白,科学态度、责任心、团结协作精神、人际
交往能力较差,科学方法有待加强。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以提
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
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
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
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
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我国教育部2001年4月印
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指出设置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
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
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
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
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
发展(5)0
在国外,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如美国:
在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
标准促进研究性学习实施,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问题得到了
普遍的重视。科学探究不仅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
出,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内容要
求。如:课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体现STS教育思想,如何为美
国在21世纪的经济、科技、军事竞争中奠定人才基础,这成为美国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在理科课程中
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先后出台了《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计划》、
《科学素养的基准》、国家理科教育标准》等方案,力图构建以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科课程(cc}0
如:美国初中化学课程就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把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课程的总目标。美国《国
家理科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这个国家已经把所有

的学生都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自己的一个既定目标。”“无论作为个人还
是作为社会,同科学素养都是利害牧关的。懂得科学,你才有可能
领略到你在领悟自然界事理时油然而生的充实之感和兴奋之情。有
良好的科学素养,你才有可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去做个人的各种
决策,去参加讨论关乎全社会的各种科学问题。”正是基于对科学素
养价值的高度认识,以及吸取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经验教训,美
国将使全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理科课程的总目标。
2、注重科学与实际联系,体现STS教育思想。从课程内容看,
美国初中理科课程不再是单纯地从学科角度来选择科学知识,而是
从科学甚至是更大的背景(如STS)来筛选课程内容,注重学科的联
系,增加了大量的跨学科内容,。
3、将科学探究置于重要地位。美国将科学探究作为实现培养全
体学生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将其置于十分重要
的地位,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活动更多地指向
于与学科科学知识有关的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强调在这样
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交流技能,以及科学的
价值观等。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己成了教育界当前的一个重要的问
题,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际调查情况、获取资料、分析
原因等,为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寻找一些相应的对策。
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一词的含义:在我国的《辞海》中是“经常修习涵养。如
艺术素养、文学素养等((7),经常修习涵养是一种获得过程,而非朝习
夕就。
英语对素养(( literacy)的解释:一是指有学识、有教养,跟学者
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有文化跟大众有关。二者
对素养的解释都持动态发展的观点‘B)0
科学素养是一个很难确切说明的概念,具有非常深刻而丰富的
内涵。英文中,科学素养是(scientific literacy),它指的是一种长期
积淀下来的习惯、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是对科学的
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时也包括知识技
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9)。值得注意的是科学
素养的内涵不是永恒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人的一生中科学素养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
的加强,每个人的科学素养水平将不断得到提升。
科学素养的界定
有关科学素养的思想在20世纪初就己有萌芽,但真正重视科学
素养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催化剂是苏联发射sputnik卫星的成功

对美国朝野造成的冲击,美国科学界感到科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公众对科学教育和研究的理解与支持。同时美国公众对于教
育能否让他们的孩子在一个科学技术社会中应对自如也忧心忡忡。
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成为了根本性的战略举措。
在六十年代,美国一批学者根据T946-l964年间的文献调查,揭示
了科学素养的六个范畴帅
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
2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3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
的行为规范,也称为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
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
5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
6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进展,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能源之类的
社会问题是益严重。同时,科学研究活动本身进一步渗透于社会生
活中,因而科学素养观发展了新的内涵。如70年代,美国科学教师
协会(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提出科学素养应具
有如下特征:‘,。
1、运用科学概念、过程、技术和价值进行实际事物的抉择。
2、一了解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于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
3、能分辩科学证据和个人意见不同。
4、能了解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发展的限度和功能。
5、能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
6、了解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7、知道科学起源于人类,科学知识会改变、具有暂时性。
8、对世界充满乐观态度,能用科学。
9、能终身探讨科学并增加科学知识。
这一科学素养观中注重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
学与技术”各范畴。
20世纪末—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素养又注入了新
的内容。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描述和
说明,表明了他们对科学素养的一般看法。”:科学素养(science
literacy)是指选择和决策,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和经济生产活动所需
要的对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它也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
力。即:
1、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接触的各种事物能够提
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的一些问题。(科学兴趣,
探索科学的冲动)
2、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己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
些自然现象。(科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


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理解科
学概念和原理)
4、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有关科学的决
策,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以科学态度来参与社会事
务)
5、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来源和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
学信息的可靠程度。(科学价值判断)
6、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
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科学思维习惯)
国际科学教育界最具有影响的是芝加哥科学院米勒(Jon Miller)
教授的观点,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提
出来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应该被看
作社会公民和消费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
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对科学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理解程度,而是指
一种基本的理解程度,科学素养由三部分构成,即对科学术语和概
念的基本了解(即科学知识),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即
科学本质),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了解。,。这三者之间构成了
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在这三者之中,科学术语和概念是科学的基础知识,它们起着
基础性的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它要素的载体。科学研究过程和方
法是核心,它包括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对科学对社会影响的
基本了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不光是知道科学本
身,还要知道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关系。如果不了解科学对
社会的影响就不能自觉和有效地认识到科学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重
要作用以及科学的局限性,从而也就影响了对科学作用的理解,也
就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
Miller所界定的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各有独特而明确的内容,
概括精炼、包容性强,逐渐为世人所公认。英、美等大多数国家公
众科学素养的测量均以Miller的三个维度为依据,我国四次公众科学
素养的测量也依据了Miller的三个维度。
2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结构
科学素养具有特定的文化性。不同的研究群体对科学素养的定
义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对科学素养界定的后面是对“素养”和知
识本质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科学素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不同理
解。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结合我国教育、教学
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结构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品质;科学意
识,五大要素。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

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教育的过程,能逐渐培养、发展学
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
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
2. 1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素养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世世代
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它
工作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2.2科学能力
能力是保证人们顺利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较稳定的心理特
征。科学能力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实际操作、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
素养的核心,而中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教学所能达到的一
种目的,而教学仅是实现这一发展的手段。科学能力的形成是在科
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实验能力的培养可以具体的分
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活动。②让
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③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
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3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
式及手段的总称。它包括学习和领会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如提出
问题一一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一一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一
一发现规律性,得出结论—应用规律和结论。可通过下列程序来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①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如:观察,实
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②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
和数据如:将资料和数据的处理表格化、图线化等。
2.4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主要是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科学的兴趣、情感、动
机等一些非智力因素。这些品质具有强化学习过程的作用,又对学
生学习科学具有控制调节的反作用。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尊重客观事实;能对问题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善于与
人合作,能正确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科学情感主要包括对科
学的热爱,相信科学技术的力量,渴求科学知识;关心自然,对自
然事物和所发生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喜欢进行观察和探究;关心环
境、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的欲望。
科学情感在相当大程度上对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起着远景动机作
用,同时也是他们将来走进社会后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为人类
造福的内驱力之一。
2.5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一是指科学的实践意识,它不仅重视科学知识的


习,还重视应用技术的学习,具有科学探索的欲望,善于改进科学
探索的方法。科学实践意识的加强,将有助于改变我国相当一部分
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重科学知识学习而轻科学实践的状况。二是指
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等实际
中的应用,认识科学知识与现代社会中人类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的
关系,能够应用科学知识解释及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切实体
现“知识就是力量”。
3中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
3. 1问卷的设计
问卷内容:为了和公众科学素养具有可比性。本人参照国际上
流行的公众科学素养衡量的指标体系,也就是我国1992,1994,1996,
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使用的指标体系。自制了一份中学生科学
素养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从三个方面进行的(1)中学生科学素养的
现状。其中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
品质及科学意识(2)中学生当前科学素养水平实现的主要途径。(3)
!一卜,学生的学习方法
问卷结构:判断题选择题开放性题
3. 2抽样情况
抽取本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八中、九中、六所中学中
排序在最前和最后的两个班共12个班(676人)。样本中有省重点学
校,有普通学校,有城镇学校,有农村学校。抽样的同学所处学校
不同,生源也有不同,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抽样具有
代表性。
问卷于12月26号发放,元月6号收回,发放问卷676张,收回问
卷673张,有效问卷673张。元月6号至元月18号对问卷进行统计,元
月22号开始论文的撰写。
附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了解影
响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为能寻找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对
策。我们组织了这次抽样调查,本问卷采用无记名回答方式,每个问
题请同学实事求是地填写.
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一、判断题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打“了”正确错误不清
1、吸烟导致肺癌
2、光速比声速快
3、皮球抛起后落下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
4、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5、人类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
6、电子比原子小
7、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8、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
9、植物在夜间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0、对于辐射并不是人为造成的
11、钻石是非金属材料
12、肝不是制造尿的器官
13、被辐射过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可以饮用
14、宇宙产生于大爆炸
15、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
16、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7、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和病毒
18、千百年来我

们生活的大陆一直在缓慢地移动
19、就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动物进化而来
20、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21、月亮本身不发光
22、发射火箭等空间探索活动影响气候
23、盐的成分是碳化钙
24、臭氧层变薄可能导致皮肤癌
25、抛一枚硬币得到国徽面的机会是一半
26、吃过多的盐会得高血压
27、吸毒能传播艾滋病
28、地心非常热
29、激光由汇聚声波而产生
30、太阳绕地球运转
31、克隆技术是养羊的技术
32、臭氧层空洞主要在大气层
33、今天的科学理论在未来100年内都有效
34、算命不科学
二、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你的选择只表示你对这个问
题的看法,任何选择都是正确的,请你照你的真实想法作出选择。
35、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治疗效果不好,下面是科
学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候可能使用的三种方法,你认为科学家最有
一可能使用哪种方法?()
(1)征求患者的看法
(2)用医学知识来断定这些药有效
(3)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效果
36、生活中你经常碰到有关科学技术的新闻和话题,对这些新闻
和话题;你注意吗?()
(1)经常注意((2)偶尔注意(3)不注意
37、你在做化学实验时,实验失败,如果再重做实验将花费很多
时间,甚至还可能被老师发现而遭到批评,你的做法是()
(1)把书上的实验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2)把失败的结果写入实验报告
(3)重复实验,寻找失败的原因
38、首次在报纸上看到“克隆技术”“厄尔尼诺现象”"CM竞赛”
之类的新名词时,你总是()
(1)先睹为快
(2)按报纸的先后顺序一页页读下去
(3)最后没有东西看了,再翻过来看他们
39、假如你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说如果你向亲友寄20封同样内
容的信,你就会一定交好运,如考上大学、升官、发财等,否则就
会灾星来到,你会()
(1)按信中说的办
(2)认为这是迷信,一笑了之
(3)不仅自己不信,还叫别人也不要相信这一套
40、小明经常花费大量休息时间在家里研制航天模型,有时还搞
点小发明,你认为他的行为()
(1)只是为了参加比赛
(2)因为小明对这方面有兴趣
(3)是热衷于探索未知世界
41、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否也能收引起你的兴趣,并很想弄
懂其中的道理,如晴空为何是蓝色,鱼儿在水中为何淹不死()
(1)经常注意到((2)偶尔注意((3)很少注意
42、科学技术是()
(1)利大于弊((2)弊大于利((3)利弊差不多
43、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1)中国(2)美国(3)加拿大(4)印度(5)南非
44、如果你一个

人在家,突然闻到厨房的煤气味,你采取的措施()
(1)打开窗子通气((2)启动排油烟机
(3)检查总开关(4)打电话给家人
45、空气中含有的最多的两种物质是()
(1)氧气((2)二氧化碳
(3)水蒸气(4)氮气
46、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煤、石油燃烧及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尾气
(2)生活垃圾(3)乱砍树木,绿色面积减少
(4)自然灾害
47、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多的能源形式是()
(1)煤、石油(2)太阳能(3)核能(4)水能
48、关于科学的好处()
(1)科学和技术正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轻松、方便
(2)大多数科学家致力于从事那些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好的事情
(3)随着科学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工作将变得越来越有趣
(4)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给下一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49、对科学的作用的态度()
(1)我们过度依赖科学而忽视了信仰
(2)科学使得生活变化太快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不知道科学无关紧要
50、你对加强青少年科技素养的认识是()
(1)学习够紧张了,没有必要再去关心其它的事情
(2)很有必要掌握一些科技知识,但没有时间精力
(3)科技知识掌握多少无所谓
51、你的科技知识的主要来源()
(1)课本及课堂老师教学(2)课外读物
(3)学校兴趣小组((4)电视(5)科技站
(6)家庭教育(7)其它
52、课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
(1)是(2)有时(3)很少
53、你最喜欢的上化学课的方式·()
(1)老师讲,学生听
(2)老师提出提纲,学生自学
(3)利用模型,多媒体等老师讲,学生听
(4)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讲解
(5)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探求知识
(6)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做实验并讨论,探求知识
(7)学生根据有关内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探求知识
54、你对化学课要求自己设计实验的看法()
(1)喜欢,可以培养能力((2)喜欢,无能力设计
(2)喜欢,不会设计((4)不喜欢,没有必要设计实验
(5)要求太高,不符合学生实际
55、上课时,你能够主动地思考、提问、回答问题()
(1)是(2)有时(3)很少
56、学习时,你常常在书上画线、标各种符号、写关键词和注释()
(1)是(2)有时(3)很少
57、对不懂的问题,你常常是通过查找资料、向剧币、同学请教()
(1)是(2)有时(3)很少
58、你善于把一个事物分成几个部分、若干方面去加以分析()
(1)是(2)有时(3)很少
59、你善于把相近、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抓住它的特征()
(1)是(2)有时(3)很少
60、学习时,经常问“为什么”的问题()
(1)是(2)有时(3)很少
61、学习时,你经常提出问题

,然后寻求答案()
(1)是(2)有时(3)很少
三、问答题
(1)对下列问题是否了解?(2)如果了解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62、什么是DNA?
63、什么是市场经济?
64、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65、什么是自由贸易
66、什么是科学研究
3.3问卷结果分析
表3一1学生答题正确率(%)
┌──┬──┬──┬─┬──┬──┬───┬───┬─┬───┬──┬───┬──┬──┬──┬──┬──┐
│I │2 │吕 │4 │. │. │, │. │. │10 │11 │1! │,吕 │14 │1肠 │,. │17 │
├──┼──┼──┼─┼──┼──┼───┼───┼─┼───┼──┼───┼──┼──┼──┼──┼──┤
│舫.7│的二│的.0│…│7..0│晚. │朋., │朋。. │: │肠., │臼.!│姗。. │帐. │撼4 │很0 │口.4│臼.1│
└──┴──┴──┴─┴──┴──┴───┴───┴─┴───┴──┴───┴──┴──┴──┴──┴──┘
表3一2学生答题正确率(%)
┌──┬──┬──┬──┬──┬──┬──┬──┬───┬───┬──┬───┬──┬──┬───┬──┬───┐
│1e │10 │湘 │21 │丝 │肠 │!4 │臼 │朋 │盆, │四 │舫 │翻 │吕1 │跪 │舫 │翻 │
├──┼──┼──┼──┼──┼──┼──┼──┼───┼───┼──┼───┼──┼──┼───┼──┼───┤
│眺. │71二│从皿│旅0 │幼.7│眺0 │7L4 │旅0 │鸽。‘│龙。. │从1 │加., │胜0 │目.0│拐.吕 │的.4│拐., │
└──┴──┴──┴──┴──┴──┴──┴──┴───┴───┴──┴───┴──┴──┴───┴──┴───┘
表3一3学生选择答题结果(%)
┌─────────┬─────────┬─────────┬──────────┬─────────┐
│肠 │翻 │幻 │拍 │拍 │
├──┬───┬──┼──┬───┬──┼───┬──┬──┼───┬───┬──┼──┬───┬──┤
│(1) │田 │娜 │(1) │必 │(,)│c1) │伪 │娜 │c1) │伪 │栩 │cu │的 │的 │
├──┼───┼──┼──┼───┼──┼───┼──┼──┼───┼───┼──┼──┼───┼──┤
│吕12│吕肠.4│肠.4│肠.4│叨,了│抵. │砚。月│M.6 │t0.1│a t.: │的。‘│1么4│妞.4│翻。. │t1.0│
└──┴───┴──┴──┴───┴──┴───┴──┴──┴───┴───┴─

─┴──┴───┴──┘
表3一4学生选择答题结果(%)
┌──────────┬──────────┬─────────┬─────┬──────────┬───────┬──┐
│40 │41 │4a │拐 │解 │叨 │拐 │
├──┬───┬───┼───┬───┬──┼───┬──┬──┼──┬──┼───┬──┬───┼───┬───┼──┤
│(1) │曲 │%a) │(t) │( │伪) │t1) │切 │伪,│(1) │(4) │(1) │的 │曲 │(1) │(4) │(1) │
├──┼───┼───┼───┼───┼──┼───┼──┼──┼──┼──┼───┼──┼───┼───┼───┼──┤
│朽.7│2已.翻│2a. 0 │1 a.主│里含.1│91.1│.7a二 │?.7 │1… │眺7 │曰.4│44. a │胜4 │里7。.│口。. │叫。? │}e.2│
└──┴───┴───┴───┴───┴──┴───┴──┴──┴──┴──┴───┴──┴───┴───┴───┴──┘
表3一5学生选择答题结果(%)
14
┌──┬──┬──┬───┬──┬───┬────────────────────┬──────────────┐
│47 │铭 │4e │石0 │肠1 │能 │“ │肠4 │
├──┼──┼──┼───┼──┼───┼──┬──┬──┬──┬──┬───┬─┼──┬─┬───┬──┬──┤
│(1) │(1) │的 │伪 │(1) │(毛) │(1) │伪 │(,)│(4) │(.) │(.) │( │c1) │田│(吕) │(4) │伪) │
├──┼──┼──┼───┼──┼───┼──┼──┼──┼──┼──┼───┼─┼──┼─┼───┼──┼──┤
│e7二│.… │:l4 │口.肠 │73.0│21.吕 │吕.4│1二 │37二│1.4 │12.1│吕2.口│:2│et │…│1e.吕 │… │:0 │
└──┴──┴──┴───┴──┴───┴──┴──┴──┴──┴──┴───┴─┴──┴─┴───┴──┴──┘
表3一6学生选择答题结果(%)
┌──┬──┬───┬───┬──┬──┬───┬───┬───┬─┬──┬────┐
│肠肠│肠. │肠7 │阳 │肠. │的 │et │砚 │. │翻│明 │的 │
├──┼──┼───┼───┼──┼──┼───┼───┼───┼─┼──┼────┤
│(1) │(1) │(1) │(1) │(1) │(1) │(1) │ │ │ │ │ │
├──┼──┼───┼───┼──┼──┼───

┼───┼───┼─┼──┼────┤
│24.5│to二│盆:肠 │13. 7 │14.2│1… │1口.含│7盆.2 │吕1.2 │21│24.2│肠,.吕 │
└──┴──┴───┴───┴──┴──┴───┴───┴───┴─┴──┴────┘
3.4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3.4.1、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本问卷1-32题,问答题54-57题是有关科学基本概念和术
语.也就是科学知识题,包括化学、物理、生物、数学、地理、医
学、环境、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于一些相对容易或在科学教材中
出现过的知识,答对率相对来说比较高,有的甚至高达100%如天文
方面的知识,同学的答对率相对高些,这与我们长期进行唯物主义
知识教育不无关系。但对于需要阅读更多的书刊或从其它途径才能
获得的知识答对率相对就低许多了,特别是关于经济、医学、前沿
学科方面的知识答对率相对较低。
如以下几个问题的答对情况
肝不是制造尿的器官45.6%
被辐射过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可以饮有用46.3%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和病毒25. 1%
吃过多的盐会得高血压35. 4%
宇宙产生于大爆炸32. 4%
在要求同学回答54-57题中,同学自报了解的程度比较高,
但进一步要求同学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时,能够正确表述的比例就较
低了。能够解释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占74. 39'o,这一问题在中学生
物教材中出现过,所以答对率较高。能够说出或接近于“计算机软
件”是计算机用来处理数据和编制程序的占31. 29'0,能够说出或意思
相近于“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不加干涉的对外贸易政
策或国家之间不设关税壁垒的贸易活动。“占24.29'0,能够说出“市场经
济”是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种类、价格和数量不受任何限制,完全
按照自由竞争的规律进行的经济形态00占31.2%。当然其中有相当一
部分人属于心里明白,但是表达有困难。
从调查情况来看,同学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应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如同学对44题的回答,有近2/3
的同学选择(1)开窗通风和(2)启动排油烟,只有不到1/3的同学
选择善后处理措施(3)检查总开关。
3.4.2、中学生的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有待加强
科学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程
度。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
越密切,同时迷信、伪科学也打着科学的旗号蒙骗公众,如果不了
解科学与伪科学和迷信之间的区别;不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不了
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伪科学与迷信的欺
骗;就不可能具有科学态度

、情感和科学的精神,也就不可能真正
地崇尚科学和热爱科学,科学素养不可能真正提高。
问卷中34-41, 58题等是有关科学研究过程及方法的问题。从
调查情况来看,“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的正确率要比对“科学
知识”的理解的正确率要低。如在58题中,同学自报了解科学研究
的比例高达57. 3%,但要求进一步说明什么是“科学研究”,能基本
接近:“科学研究是以建立理论和运用实验的手段检验这些理论为目
标的活动”}17)。这一描述的同学仅占12.7%,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不能
用较完整的话来讲述什么是科学研究。可能有的同学心中明白,但
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这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应了学生的交流表达
能力不强,这实际上就是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在第35题中选择(3)
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组不服药,然后观察效果的同学占
35. 49'o 0
3.4.3中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较欠缺
第36-41题中是有关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问题,同学的选择
情况是
36题(3)经常注意23.4%
37题(3)重复实验,寻找失败原因10. 1%
38题(1)先睹为快31.2%
39题(3)不仅自己不信还要别人不要相信21.89'0
40题(3)是热衷于探索未知世界29.09'0
41题(1)经常19.2%
科学态度包含许多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好奇心,好
奇心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
作用,从而成为人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之一(Iro0
从36, 38, 40, 41题同学的选择情况来看,激发中学生对科学
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有待加强。表现在中学生对问题、现象好奇
不足,对自然现象不愿意追根究底,因而对自然现象不能获得更全
面、更深入的了解。在37题中,不到1/4同学选择的是(3)重复实
验,寻找失败的原因。这其中有可能是操作技能不熟练、时间紧张,
客观卜不允许同学多次实验直到成功,但主观上也说明了同学的科
学态度、责任心的不足,这说明同学的科学态度有待加强。有了科
学的知识、意识,还要有科学态度及责任作为保证,才能具备科学
能力,真正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3.4.4中学生能较正确地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在问卷中从另一些方面反映了中学生想念科学、崇尚科学,有
90%的同学认为算命不科学,同学也能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
系。认为科学已促进了我们生活的发展,如在48, 49题中多数同学
认为科学己经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等。
3.4.5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调查中50题有93.596的学生选择(2),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科
学知识,但没有时间。这说明中学生对科技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及求

欲望,这是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从51题的选择情况来看,中学生获得科技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
堂、书本,而家庭、社会、电视、及互联网基本上未能发挥作用。
因此中学生获取科技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这一点
从52题的选择情况可以看出来,在52题中只有近1/3的同学看与科技
知识有关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3.4.6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的学生喜欢探究式教学方式,在53题
中选择(5), (6), (7)、项的同学占54.8%,从数据来看反映出多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以观察和探索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形式,
从54题的选择情况来看,有61%的学生选择(1)喜欢,可以培养能
力。这反映大多数同学喜欢进行实验设计,认为这能培养能力。但
由于客观上的原因,虽然同学们喜欢设计实验,但相当一部分同学
不知如何设计。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历年高考中,实验考题
失分情况也比较严重,说明同学的实验能力较差。
从55-61题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调查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学习方
法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存在较大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下
55、上课时,能够主动地思考、提问、回答问题14.59'0
56、学习时,常常在书上画线、标各种符号、写关键词和注释18.9%
57、对不懂的问题,常常是通过查找资料、向老师、同学请教36.5%
58、善于把一个事物分成几个部分、若干方面去加以分析13.7%
59、善于把相近、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抓住它的特征14.2%
60、学习时,经常问“为什么”的问题16.8%
61、学习时,经常提出问题,然后寻求答案15.3%
调查表明不到1/3学生上课时能够主动提问,多数学生在学习
中提不出或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多数学生不会自学,不知道在
书上做注释,在学习上缺乏主体参与和精加工。被动接受任务多,
系统归纳,急结少。
从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容
乐观,表现在获取科技知识的途径单一,掌握的科学知识较为陈旧,
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责任心较为欠缺,将科学知识
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不强。
4中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答题情况来看,农村中学的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还是不高的,远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主要
表现在
4.1现行教育体制不利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的现行教育体制,其特点是升学成为教
与学的目标,应试教育成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教什么?怎样
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完全以应试、升

学为目标,而不在于提
升学生的能力素质。调查中有94.5%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
科学知识,但没有时间、精力。应付考试、升学是学校排在最前面、
最重要的事情,学生的精力、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应试的题海中了,
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老师的教学,获取的技能主要是
解题技巧、应试战术。
4.2教育主体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是青少
年成长的教育主体,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的
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学校、家庭、社
会各方面的重视,教育观念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4.2. 1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
所有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期望、科学素
养水平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多数家长都
十分关注子女的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
财力。但由于大部分家长本身的科学素养较低,2001年全国抽样调
查,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例仅为1. 4f'o,因而他们很少具有培养青
少年科学素养的意识,即使部分家长能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由
于受现行教育体制和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也很难在培养科学素养方
面有实质的行动。在调查中对学生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进行了访谈。
“当你向你的父母问一些课外的问题时,你父母的态度是”。有35%
的家长敷衍了事,有17%的家长感到不耐烦,有8.7%的家长回答孩子
的提问,还有部分家长不与回答,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与孩子一起交
流寻找答案。这反映家长的态度影响了学生在家庭中科学素养的培
养。当询问“你在家中做一些小实验、做一些小制作、或者拆装一
些家里小东西时,你父母发现后会……”。不到10%家长会赞同,极
少数的家长能和自己的小孩一起进行,大多数的家长会生气、反对。
这反映了目前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够民主、开放,过多的
压抑了孩子的兴奋度。长期以来,中国人养成了封闭保守的心理特
征,不重视信息交流,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不愿与他人交流、探
讨。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个体的自由发展。
4.2.2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青少年在求学阶段,大部分基础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各种能
力在此阶段迅速发展并逐步趋于成熟。有调查资料表明,中学阶段
是培养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的教育方向、教育方式、教
育内容、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对学

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
要的影响。在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许多教师认为,教育
就是传授知识,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部地、明白地让学生掌握,
就是完成了教育任务。在有些教师的头脑中“教育就是教书”而没
有把教育看作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因此,教师介
绍给学生各种解题方法,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
式,学生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思维的品质。
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另外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以“听老师的话,
学习成绩好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志”,而对那些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敢于发表反对意见的学生往往被视为“不好的学生”。学生创造思维
品质得不到培养。对待知识是以考试的内容为主,未能有意识地教
会学生用科学,去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的紧密关系。
不能很好地体现STS教育思想,学生缺乏求实精神、辩证观点,缺乏
社会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没有养成良好的热爱科学、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生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4.2.3社会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社会对青年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
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主体,社会因素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
代替的重要因素。
社会对人才的价值取向也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是以有多少尖子生,考入高等院校的人数作为教
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其结果是片面强调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
的发展;在智育中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
培养;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
强调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高。
另外,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活动其普及程度不高,如与
中学生课程结合得较紧的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举办得较多,而像参观
各类科技场馆、有关科技知识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活动、
社区调查等进行得比较少。
再有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中学
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大众传媒传播的具体内容、教育观念对中学生
科学素养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在当今商品竞争激烈化的社会经济效
益成为其传播信息和出版书籍的重要标准之一,青少年读物、科普
读物等经济效益欠佳的自然受到排斥。而现在大众传媒和舆论推崇
的大多是成功人

士、“嫌钱”的炒家、影视明星,而非那些踏实而努
力不懈的企业家和科学家。这些对中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很大影响。
4.3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现行课程中有的知识陈旧,对于一些前沿科学知识涉及较少,
有争议的内容,教材往往避而不谈。另外部分内容脱离实际、偏难、
偏繁;课程过分侧重零散的分科知识,各科的教育互相割裂,各科
只讲授本学科的知识,而各学科共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方法以及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被忽略。
教育形式单一,课内教育几乎成了唯一的教育形式,而培养中
学生科学素养的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重要方式几乎成了空
白。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探索的欲望不强;缺乏自学能力、研究
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知识的讲授,轻视实验、轻视知识在生产
和生活中的应用。在一些中学里,很少做实验,或根本就不做实验,
使有关结论的得出缺乏事实依据。有的在黑板上“讲实验”,让学生
“背实验”,来应付考试中的实验试题。对于教材中给出的实例、实
验探索活动、实践作业等,不去认真组织学生实践。对于学生提出
的一些较深入探索的问题,常常因其与应试无关而不予认真解答,
甚至不让学生探索。其结果是求实精神流失,科学能力殆尽。
4.4学习方式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从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查情况来看,中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
动参与精神,对学习的内容缺少精加工。主动思考少,提不出或不
能发现问题;被动接受任务多,系统归纳总结少。在传统教学模式
的影响下,多数同学自学能力差,不会看书、不会归纳概括、不会
补充事例、不会进行评价等。其结果导致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差,处
理信息的能力不强。
5化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根据科学素养的经常修习性和平素豢养性可知。科学素养的培
养并非在某段时间或某个方面的渗透就能达到目的,它是一项长期
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只有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都注意到科学素
养教育的渗透,才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化学教育中对中学生科
学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5. 1课堂教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场所
5. 1 .1高质量地开设化学必修课
必修课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
能,这些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构成中学生科学素养五要素中起着基础
性作用。它是今后学生从事科学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基础。因此,必
须克服单纯为应付“会考”而进行必修课教学的错

误倾向,在教学
中,不仅要切实打好化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还要认真挖掘教
材中科学素养的其它因素。重视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渗透,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学素养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
接受这样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系统化、科学化。例如:在学
习同位素时,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品质,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陶冶。又使他们认识到核污染的严重性的防
护的重要性。
5. 1 .2综合开发选修课
选修课是学校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途径。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和加深。选修课的内容除反
映学科知识外,更要渗透科技知识、反映新的科技成果,体现STS
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同时结合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兴趣,激
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献身科学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
感。
如我们在化学教改实验中,开设了“生活与化学”选修课。其
内容包括:衣、食、住、行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生产与化学;保
健与化学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突出了现代科学
技术的综合化。
5.1 .3灵活开设活动课
事实表明,学生具有在各类活动中发挥自己潜能的强列欲望。
活动课的开设为他们提供了创造天地。可以使他们的兴趣转化为意
识,进而转化为责任与能力。活动课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办出自己的
风格。活动形式:一是专题活动,如社会调查,环境保护等。二是
读书活动,如查阅相关资料,出科技知识墙报等。三是参观活动,
如参观周边的T厂、到农村做调查,访谈专家等。四是开展相关的
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必定遇到许多问题:
如问题的提出、方案的确定与实施、人际关系的协调、信息的处理
问题的解决等。这一切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学生的科学态度、责任、意志品质、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下表是融入了STS教育思想的化学活动课教学内容(第四章)
表5-1
导判胜括、社会发展的联系
1,氯化钠与人体健康
2、人体内的盐酸
3,氟化合物与人体健康
4、碘化合与人体健康
5、关劲蒯飨用盐盼越C1
6、自来水的消毒
7, i'掀冰中白镌赢含量问题
科学家的故事
1、卤素元素的发

2、舍勒的故事
生活小实验
1、指纹破案
2、电笔写字
3、照相底片的感光
4、海带中碘的检验
5、区分“真盐”与“假
盐”
第四章
卤素
在三个板块的教学中可以达到以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