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下册)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备课组:化学组九年级指导教师:丁良锐

化学课外科技活动方案-1

化学课外科技活动方案 一、化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科普读物,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向知识的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同时还要指导爱好化学的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化学科技活动,制作教具以及参加其它化学课外活动等,以培养他们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钻研科学技术的精神。”大纲对中学化学教学明确提出了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要求。 化学课外活动是在化学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自愿参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独立的学习活动。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是对爱好化学的学生课内学习化学的重要补充,并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通过化学课外活动,进行一些教具制作,或探索性的化学科学实验,或阅读有关读物,探讨新的知识等,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用参考书和利用化学实验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培养钻研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发展学生对化学的爱好,树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集体性的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等道德品质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适当地在年级或全校范围内举办化学展览或化学晚会,或经常出版化学墙报等,对于活跃学习化学的气氛,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形式 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形式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课外阅读、课外参观、化学专题报告会、化学晚会、化学展览、化学竞赛等。无论哪种形式,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加强组织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 1.学生自愿参加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堂教学是按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统一的内容和要求来进行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统一的学习任务。而课外活动则没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学生在明确化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后,可以只参加自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裹在皮蛋壳外固体的成分,他们从资料和网上查找到腌制皮蛋的原料和方法,发现多是将灰料(一般含生石灰、纯碱、草木灰、食盐等)用水调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下面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并协助完成相关实验。 (1)向烧杯中加入研碎的皮蛋壳外的固体,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 ) A. CaCO 3 B. Ca (OH )2 C. CaCO 3和Ca (OH )2 D. K 2 CO 3 为分析上述烧杯内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 (2)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 ) A. NaCl B. CaCO 3 C. 碳酸盐 D. K 2 CO 3 (3)乙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于是认为使溶液呈碱性的就是Na OH 等碱类物质,你认为乙同学的看法( ) A. 正确 B. 不正确 (4)为确证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A. 向溶液中滴加HCl 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 B. 向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NaOH 等碱类物质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性实验题,由灰料的成分可以看出,生石灰溶于水后会生成微溶物Ca (OH )2,而溶解的Ca (OH )2可与纯碱(Na 2CO 3),草木灰(主要成分K 2CO 3)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 3沉淀;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冒气泡;Na 2CO 3和NaOH 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在检验NaOH 时,应先除掉Na 2CO 3,以免干扰。 答案:(1)C ;(2)C ;(3)B ;(4)B

兴趣小组申报材料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兴趣小组申报材料 刘莉 为了让我校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学、感知化学、触摸化学,解读化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及科技创新的热情,特此申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兴趣小组。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兴趣小组以化学为主线,围绕吃、穿、住、行、用、学、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食品与化学、饮料与化学、保健与化学、穿戴与化学、环境与化学、日用品与化学、文体与化学等内容。小组活动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 一、培养目标 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专业的能力,拓展化学与学生专业的结合。 5、发挥学生“一技之长”,服务学校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锻炼实践能力。 二、指导与培养 通过开展讲座、报告会、论坛、科普等方面的系列活动,丰富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提升小组成员对化学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热情,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思考与探究,积极营造“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良好氛围。 具体小组活动内容计划如下: 1、举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日常生活”等专题报告。 2、开展以“化学,让人类更进步”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 3、进行社会调查:“寻找生活中的化学”活动。 4、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开展环保、健康等与化学相关的科普性宣传。 5、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安排活动内容。 三、活动措施 1、召开小组会议,建立小组人员花名册,建立考勤登记册。 2、宣布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 3、启发、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尊重学生意见与建议,把握学生的兴趣,使其学到知识是活动的关键。 四、活动预期成果 1、实现培养目标。 2、掌握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和活动特点,完善小组活动的培养方案。 3、利用互联网建立化学社区,师生共同交流,共享化学学习资料与心得体会。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7-2018年度围棋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当今初中生的业余爱好很多是网络小说或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多含色情暴力内容,对初中生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并且网络游戏设置的内容情节极易使青少年学生成瘾,这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而且部分青少年将网络游戏的暴力情节在校园内进行模仿,引起校内暴力事件,造成恶劣后果!所以对青少年的课外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学习围棋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史载,四千多年前“尧造围棋,教子丹朱”,它告诉我们围棋起源于我国,也是一种教育载体。实践证明:学习围棋,可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心算能力、忍耐力和空间想象力等,是少年儿童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上佳方法,对启迪心智有着超凡的功效,被誉为“大脑的体操”。 二、指导思想 棋品亦人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的培养,能使学生自知、自信、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等。而下围棋对这几面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同学们在不断接受棋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慢慢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同学们学习围棋不仅是棋艺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的发展。下围棋时,讲棋德,讲棋风,让同学们知到输赢为平常事,输了在不服气的同时还要有志气,不要怕困难,不要怕输,只要努力一定能尝到胜利的果实。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性格。 琴棋书画,合称四艺,是古代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也称“文人四友”或“雅人四好”,均起源于文献所称的“三皇五帝”时期。其中“棋”就指的是围棋。围棋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具有魅力的文化瑰宝,它虽然规则简单,但变化无穷。小小的棋盘在演绎无穷变化的同时也隐喻着无穷的哲理,启迪着智慧,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活动目标 围棋是中华民族文苑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学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棋类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1.利用围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进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拼搏,调动学生潜在能力。通过下棋训练,使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同时锻炼智能、体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棋类运动是各种矛盾在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结合,在训练下棋的无限变化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通过开展棋类活动,丰富同学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稳重、镇静、细心、恒心、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下棋是有益的活动,既能陶冶性情又能锻炼智力,还可以磨练性情,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增强记忆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提高集中注意力,应变能力,提高集中注意力。 四、活动方式 1.教师分别讲解围棋的历史、围棋的游戏规则,与学生之间对战演练相结合,掌握围棋的基本战法。 2.运用电教手段观看视频录像,和专业棋手讲解。

化学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化学开展课外活动计划 来源:点击数:918 录入时间:10-12-28 11:28:58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依据,农村初中图书资料少,教学仪器陈旧,现代教学设备缺乏,信息不畅通,交通不方便,资金更是短缺。此外,无论是学生家长的知识水平还是农村的物质条件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支持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注意到这些局限性,活动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土门子中学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初中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计划。 1、课外活动的作用 课外活动是学科活动,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需要,是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同时,给学生创造观察、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学习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以及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把课外活动的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实践能力,丰富课堂教学语言,促进课堂教学。 2、课外活动原则 ①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以自主的姿态组织参加活动,使他们从中学会自治、自理和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起辅助作用,主要给予学生启发、指点、帮助,为学生参加活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把握活动的方向,制订计划,鼓励他们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课外活动要配合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把在活动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作为课堂教学掌握理论知识的准备,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3.活动内容及活动计划 趣味性活动:选取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小魔术),举办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知识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取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实用性活动:以贴近生活、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如:自身(吃、穿、住、行),安全(用电、用气、用水、消防等),环保(污染的产生、噪声的产生,危害和环保的措施),能源(水电利用、浪费及节能),新知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方面的现象为素材,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使学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感疫苗需要冷冻保存的目的是防止蛋白质变性 B. 久置的青菜菜叶变黄与用SO2漂白的纸张变黄的原理相同 C. 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有利于节能减排 D. 被蜜蜂或蚂蚁蜇咬,可在伤口除抹肥皂水消肿止疼 【答案】B 2.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镊子夹住pH试纸蘸取Na2CO3溶液测溶液的pH B. 为验证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2+,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再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C.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到终点时,俯视读数。所测NaOH溶液浓度偏高 D.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20 %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答案】B 【解析】A、测溶液的pH时要用镊子夹住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Na2CO3溶液点于pH试纸上,所以A错误;B、由于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中水很少,不能使Cu2+在溶液中呈蓝色,且浓硫酸的密度大,溶于水稀释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再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即可观察到溶液呈蓝色,证明有Cu2+生成,故B正确;C、中和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将导致标准液体积减小,使测定的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20 %的NaOH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

为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是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的主要仪器,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A选项常因粗心而做借,而B选项学生一般不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做错。 3. 化合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的二氯代物有3 种 B. x、y和z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 C. z 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 【答案】A 【解析】A、根据y的结构可知,其二氯代物有3种,分别是棱的两端,面对角线两端和体对角线两端,故A正确;B、这三种结构中,只有x和z的结构中含有C=C双键,能够使溴水褪色,而y的结构中没有双键,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所以B错误;C、在z的结构中,含有两个CH2原子团,其中的C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导致两个氢原子与其它原子不可能共面,所以C错误;D、x的同分异构体除y和z两种外,还有 、等,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 4.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 知:2NO+CaO2==Ca(NO2 )2;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 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 C. 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 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答案】C 【解析】A、装置内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为NO2,影响产物的产量,所以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A 正确;B、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A中生成的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HNO3蒸气,可用装置B中的水除去,为防止CaO2与水反应,用装置D中的浓硫酸对NO气体进行干燥,故B正确;C、将铜片换成木炭,由于木炭与稀硝酸不能反应,所以得不到要制备的产物,故C错误;D、装置A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通过

小学棋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小学棋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篇一:小学棋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棋类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人才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特制定如下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利用棋具有迷人魅力的特点以及胜负对人的心理制约,促进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与对手进行战斗,这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2.通过下棋训练,使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同时锻炼智能、体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棋类运动是各种矛盾在辩证统一基础上的结合,在训练下棋的无限变化

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判断力。 4.通过开展棋类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稳重、镇静、细心、恒心、不骄不躁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开设的棋类兴趣活动为一部分有这方面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我校的科技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变废为宝的创作乐趣。 二、下棋的益处 1.下棋是有益的活动,既能陶冶性情又能锻炼智力,还可以磨练性情。 2.可以锻炼人的头脑,也可以锻炼人的品德,有益于身心健康。 3.可以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改进人的思维,增强记忆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提高集中注意力。 4.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三、展示形式 1.每月以“打擂、挑战”的形式,加强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设“擂主”,让学生发起挑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3.每月评一次积极参与分子。 四、方法与措施 1.了解棋类的渊源及其发展历史 要让孩子们学会下棋,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棋类的发展历史,本学期,我们将运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向孩子们介绍棋类的发展史,让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深深感到自豪,极大的激发孩子们学习棋类的兴趣。 2.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棋艺 在教学中,对于棋类的理论知识,我们不能一味的讲解,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少讲多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用更多的时间去下棋,这样,他们可以边学理论边实践,这对于增长孩子们的棋艺,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

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

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接下来由我精心整理的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希望可以帮到你哦!篇一: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 爱因斯坦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源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执着的、锲而不舍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甚至一辈子为之努力。 我们化学兴趣活动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参与意识、科技实践意识、科技竞争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现我将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x、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对所观察到的颜色、状态、气味、热量等的变化做出正确的描述。让他们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 x、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兴趣活动的生命。让他们自己动手参与各种活动和制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x、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兴趣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转变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x、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通过兴趣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有效的直接经验,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兴趣活动、实验 x、趣味实验。这类实验能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某些化学问题的作用。如:破译密信、鸡蛋壳刻字、铁树开花、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烟幕弹原理、照明弹原理。 x、制备性实验。这类实验操作步骤教多,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并能得到成品后,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这类实验要求操作要准确熟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很有益处。如:粗盐提纯、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x、与生活、生产联系的小实验。这类实验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及创造能力,在丰富他们化学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掌握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自制汽水、灭火与火灾自救等。 x、渗透化学史和民族传统的小实验。这类实验通常从化学史的某一个发现,或是从某一个典故出发,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

棋类兴趣活动总结

棋类兴趣活动总结 邵拴平张茂祥 棋,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平台,挖掘象棋的各种教育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是大有帮助的。棋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棋类活动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它不仅有益身心,容易开展,还能锻炼人的思维,增强人的毅力,强化竞争意识。大量事实证明,下棋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的目标和搞好普及,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人人会下棋。 棋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竟胜心和乐于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而不是专门培养象棋国手。棋作为我校的新兴学科,在学校教学尚属“兴趣教育”的范畴。因此我们把课堂棋类教学的目标定为:培养人人学会下棋,在棋对弈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钻研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二、在棋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要”的教学原则。 所谓“三要”即:一要运用大棋盘反复地多次讲解棋的各种开局法,单个战术手段,战术组合、简单实用残局、实用残局、实战对局,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快速出动棋子,占领主要道口。 二要学生学会记谱和读谱。记谱就是要求学生在下棋时把与别人对弈的棋记录下来,以便下完棋后进行复盘,检查下棋得失

与优劣。读谱要和实战相结合,学习棋谱是提高象棋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求学生不生搬硬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析它的缺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吸收和运用。实战对局是提高棋艺的主要手段,学习棋谱是为了实战,只有通过实战才能加深对棋书、棋谱上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只有多进行实战,才会有直接的经验与体会,才不会“纸上谈兵”。 三要以棋养德、以棋增智、以棋调心、以棋陶情。 棋也是一种智力竞技,它着法深奥,变化繁复,对于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价值。因此,象棋活动是一种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快速思维能力的增智活动。 下棋具有调节人的心理的功能。人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健康,也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棋能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稳定的情绪表达,达到对待胜败—心态平和,“胜不骄,败不馁”;在面对挑战时,从容不迫,以稳制胜。 下棋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到各种“妙招”“奇招”的智慧之美。另一方面,在象棋活动中,学生喜欢竞争,喜欢出新招,这就强迫他们不断地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为了赢的别人,他们要必须大胆心细。这些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都非常有利。同时,能有效地培养男同学以“静”克“躁”;女同学“柔”中带“刚”的情操。 如上所述,我们棋类兴趣小组教学,目的是培养人人学会

化学兴趣小组

第一节可乐与健康 一、关于可乐的问卷调查 1.你喝可乐的频率? A 一天一瓶 B 一周一瓶 C 一个月一瓶 D 几乎不喝 2.你喜欢喝什么品牌的可乐? A 可口可乐 B 百事可乐 C 非常可乐D其他 3.你什么时候就开始喝可乐? A 、10岁以下B10~15岁 C 15~20岁D至今未喝过 4.相比之下,以下各种饮料你会选择哪种? A 可乐 B 橙汁 C 牛奶 D 其他碳酸类饮料 5.你认为什么温度下的可乐口感好? A 室温 B 4℃ C 冰可乐 D 煮沸的可乐 6.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喝可乐? A 大量运动后 B 用餐同时 C 无固定时间 7.你认为可乐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A 影响钙的吸收 B 对胃有损害,易造成胃病或胃部不适 C 长期喝可乐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 D 对大脑不好,影响智力 E 无明显影响F增肥 8.若被告知喝可乐有害健康你会不会继续喝? A 会 B 会,但会减少喝的量或频率 C 不会再喝 对于你,你认为喝可乐有什么好处? 二、可乐的历史及其与人体健康 可乐是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Dr.JohnS.Pemberton)发明的。他在1886年在家中后院发明了一种咳嗽糖浆后,拿了这种糖浆到附近的杰柯药局出售。1887年在一次幸运的意外中,有人把糖浆与碳酸水混合起来,于是便诞生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可乐。 可乐的配方如下。第一步:将微量的香菜籽油和桔花油、0.94g桔油、1.79g柠檬油、0.149g 豆蔻油、0.41g桂皮油及9.42g油精与5.5g水混合, 24小时后混合液将分离开, 取上层透明的黄色液体――“七味”秘密香液。第二步:将4.88g糖溶解在少量沸水里, 冷却后放入73g焦糖、6.3g咖啡因、22.4gH3PO4及少量科拉(Kola)果仁粉, 搅拌成粘稠的糖浆。第三步:将61g 酸橙汁、38.7g甘油和3.07g香草精加入糖浆中, 再同“七味”香液混合后搅匀, 最后兑上5.5倍的充气凉水, 即生产出50品脱的可口可乐. 根据可乐的配方,我们可以知道可乐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咖啡因、阿巴斯甜、磷酸以及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接下来我们将分别阐述这几种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咖啡因 1瓶340毫升的可乐型饮料含咖啡因约50毫克,一次口服咖啡因剂量达1克以上,就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失眠、眼花、耳鸣等。即使服用1克以下,由于对胃粘膜的刺激,也会使某些人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心悸等症状。胎儿对咖啡因尤为

初中课外活动记录

初中课外活动记录 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沈德忠(建平西校) 摘要物理课程必须倡导物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让学生自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学生受到观察、实验、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继续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实验调查、研究、总结教学体会发现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下面介绍笔者在初中物理二期课改教学中开展物理课外活 动,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作法与情况.一引言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教学体会,笔者感到挖掘课本知识的应用性因素,大力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和切实措施。物理学科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这对于开设物理课外活动具有广泛空间。中学物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使他们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具有

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又指出:“物理课程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反映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广泛联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二期课改新教材有很多应用知识,它包括概念、规律等基本知识的应用,物理现象的研究和物理问题的解决。物理实验的拓展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极好材料。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丰富多彩,新教材活动卡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可以是实验、制作等操作类活动,观察、测量的研究类活动,讨论、评论、辩论的交流类活动。因此挖掘新教材物理课本知识的应用性因素来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很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下面是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些做法与情况。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物理知识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初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也有着与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实际知识。无论是概念、规律、实验、习题及阅读材料等,都有很多的应用性因素。针对这些知识的应用或与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通过设计,可组织许多活动课。例如,在上初二物理“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这一节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卷尺、秒表等测量工具,完成测量跨步的距离,操场的周长,步行的速度,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及自行车的速度等。在学“力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 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_________g(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饮料瓶(质软)和注射器设计 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饮料瓶(质软)和注射器设计如右图所 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______. (3)当塑料瓶中的CO2气体用______气体代替,注射器中的的NaOH溶液 用______溶液代替,也可观察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1)二氧化碳溶于氢氧化钠后,会使塑料瓶内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就会把塑料 瓶压瘪了. (2)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瓶内压强小于大 气压,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气体溶于液体后,气体体积变小的实验都能出现这种现象,如二氧化硫和 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等.

故答案为: (1)瓶子变扁了; (2)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发生如下反应:CO2+2NaOH═Na2CO3+H2O,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 (3)SO2;KOH.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______→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 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 加 热 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故答案为:高锰酸钾 加 热

11化工化学兴趣小组材料4

化学复习之计算 1、温度为600K 时测得反应2AB(g)+B 2(g)→2AB 2(g)的三组实验数据 (1)确定该反应反应级数,写出反应速率方程 (2)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 (3)计算C o (AB)=0.015 mol ·L -1,C o (B 2)=0.025 mol ·L -1时的反应速率 2、反应CO 2(g )+H 2(g) ==CO(g)+H 2O(g) 在1123K 下达平衡K Θ=1。若平衡时有60%的H2变成 H 2O ,问起始时H 2和CO 2应以怎样的体积比混合?达平衡时,系统的压力如何变化? 3、在523K 、2.0L 的密闭容器中装入0.7mol PCl 5(g),平衡时则有0.5molPCl 5(g)按反应式 PCl 5(g) PCl 3(g)+Cl 2(g)分解。 (1)求该反应在523K 时的平衡常数K θ和PCl 5的转化率 (2)在上述平衡体系中,使c(PCl 5)增加到0.2 mol ·L -1时,求523K 时再次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和PCl 5的转化率。 (3)若在密闭容器中有0.7mol 的PCl 5和0.1mol 的Cl 2,求523K 时PCl 5的转化率。 4、有10.0L 含有H 2、I 2和HI 的混合气体,在425℃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中分别有0.100molH 2 和I 2,还有0.740molHI(g).如果再向体系中加入0.500molHI(g),重新平衡后,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多少? 5、 已知298K 时H 2O 2(l)== H 2O(l)+1/2 O 2(g) r m H Θ Δ= - 98.0 kJ·mol -1 H 2O(l) == H 2O(g) r m H ΘΔ= 44.0 kJ·mol -1问,298K 时: (1) 100g H 2O 2(l)分解时放热多少? (2) H 2O(l)+1/2O 2(g) == H 2O 2(l) r m H ΘΔ= ? (3) 2H 2O 2(l)== 2H 2O(l)+ O 2(g) r m H ΘΔ= ? (4) H 2O 2(l)== H 2O( g)+1/2O 2(g) r m H ΘΔ= ? 6、反应CaCO 3(s) ==CaO(s)+CO 2(g)在1100K 时K Θ=1.16,若将2.0molCaCO 3置于10.0L 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100K 。问CaCO 3的分解率是多少? 7、 反应AB (g )==A(g)+B(g)在500K 时AB 的分解率为25%,800K 时AB 的分解率为50%,将1mol 的AB 放入密闭容器中,500K 时系统的压力为200kPa 。求 (1)800K 时系统的压力; (2)500K 和800K 时的平衡常数K Θ; (3)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8、 某反应在650K 时速率常数k = 2.0×10-6 L · mol -1· s -1,在670K 时速率常数k = 7.0×10-6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开展围棋兴趣小组是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本学期,我们将坚持务实有效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了围棋活动课程。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三、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我们将在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继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围棋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掌握技能,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课程,围棋组将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1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上活

动;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五、科学管理,追求质量实效。 1、准时到岗,不早退。活动课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辅导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辅导教师要做好活动小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班组。辅导教师要做好专用围棋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六、注重效果,科学评价 本学期我们将对各担任兴趣小组的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同时更关注评价选择,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好辅导老师 辅导教师:张宏范奕 20xx.9 扩展阅读:启明小学围棋兴趣小组计划 启明小学围棋兴趣小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棋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富有魅力的文化瑰宝,它虽然规则简单,变化确实很多。小小的棋盘在演绎着无穷变化的同时,也隐喻着无穷的哲理,启迪着智慧。因此我校要大力推广围棋活动时,并对围棋的育人功能要继续进行研究,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围棋课堂教学路子,使更多的学生喜爱围棋,也使我校以棋育德、以棋益志、以棋强志、以棋养性的办学特色充分显示出它育人功能----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围棋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2013年上学期五子棋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金塔县第三中学赵明军 本学期以来,本人担任八年级五子棋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教师,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学生特点,完成了五子棋兴趣小组的教学指导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五子棋班基本情况 本学期五子棋兴趣小组共有学生40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五子棋,学生对五子棋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为便于教学和管理,本人在教学中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初步达到了五子棋的教学目的。 二、五子棋教学情况 下五子棋的好处很多,他独特的魅力,处处体现出高雅.和谐与美感。中学生下五子棋,可以锻炼大脑、开发智力、增加竞争意识、培养更加丰富的生活情趣,为把该门课上得更好,本人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备好课,上好课.授课过课程中我主要围绕中学生学习围棋的意义,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实战讲解,介绍围棋常见,重要的吃子方法,五子棋的劫、打劫、眼、做眼、五子棋死活知识及终局知识等进行教学;在强化围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增加了围棋布局入门、手筋训练、五子棋实战复盘讲解、五子棋打谱等。同时为了使教学不漏死角,还组织学生观看为围棋光碟,并督促学生进行消化。通过教学,本班学生对五子棋文化的理解和五子棋对局实战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教学中本人始终把学生德育放在首位,学生尊敬老师,同学间做到互学互爱,老师与学生、学生家长间建立了较深的感情。 三、教学效果 本学期经过10周的五子棋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一些五子棋基础知识,并能进行围棋九路棋盘对局,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形势断及复盘学习。期末我们在班级组织举办五子棋擂台赛,五子棋分组对抗赛,五子棋个人赛,20名学生全部参加,赛出了一定水平,为了鼓励学生,还颁发了奖状。通过以赛代训,复盘讲解等,激发了本班学生学习围棋的浓厚兴趣。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1化工化学兴趣小组材料1

11化工化学兴趣小组材料 审稿人:李杰 一.单选 1.NH4+的Ka = 10-9.26,则0. 1mol/L NH3 ? H2O水溶液的pH是 A、9.26 B、 11. 13 C、4.47 D、2.87 E、2.87 2.已知0.lmol/L一元弱酸HR溶液的pH= 5.0,则0. 1mol/L NaR溶液的pH是 A、 9.0 B、10.0 C、11. 0 D、12.0 E、8.0 3.用0. 1mol/L HCl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的突跃范围pH是 A、6. 30~10. 70 B、10. 70~6. 30 C、5. 30~8. 70 D、9. 70~4. 30 E、4. 30~6. 30 4.有一未知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显无色,该溶液的约为 A、6.2 B、6.2~8.0 C、 8.0 D、8.0~10.0 E、4.4~6.2 5.下列哪一种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 A、HCOOH (Ka=1.77×10-4) B、H3BO3 (Ka=7.3×10-10) C、HAc (Ka=1.76×10-5) D、苯甲酸 (Ka=6.46×10-5) E、H2C4H4O4 (K a1=6.46×10-5 K a2=2.7×10-6) 6.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是 A、H2C2O3 (K a1=6.5×10-2 K a2=6.1×10-5) B、乳酸 (K a1=1.4×10-4) C、邻苯二甲酸 (K a1=1.3×10-3 K a2=3.9×10-6) D、水杨酸 (K a1=1.07×10-3 K a2=4×10-14) E、顺丁烯二酸 (K a1=1.42×10-2 K a2=8.57×10-7) 7.标定NaOH滴定液时最佳的基准物质是 A、无水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草酸钠 E、苯甲酸 8.酸碱滴定中需要溶液润洗的器皿是 A、锥形瓶 B、移液管 C、滴定管 D、量筒 E、以上B和C 9.用NaOH0.1000mol/L测定苯甲酸0.2500g,需用NaOH滴定液多少毫升(苯甲酸的分子量:122.1) A、19.82ml B、20.48 ml C、21.50 ml D、30.20 ml E、以上都不正确 多选 1.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缓冲溶液的pH范围 B、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C、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 D、外加的酸量 E、外加的碱量 2.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有 A、溶液的温度 B、溶液浓度 C、指示剂用量 D、溶剂的类型 E、滴定程序 填空 1、缓冲溶液pH的计算公式为。 2、用来标定盐酸的基准物为。 3、用来标定NaOH的基准物为。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围棋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东大街小学五年级(3)班 一、指导思想 开展围棋兴趣小组是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让每个学生享有成功的喜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本学期,我们将坚持务实有效的工作原则和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了围棋特色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班级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三、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我们将在兴趣小组实施过程中继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掌握技能,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 1.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

2.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课程,围棋组将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3.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1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 4.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上活动; 5.定活动地点,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科学管理,追求质量实效。 1.准时到岗,不早退。活动课前2分钟的预备时间,辅导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的活动器材等,及时到位。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2.辅导教师要做好活动小组学生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班组。辅导教师要做好专用围棋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 六、注重效果,科学评价 本学期我们将对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同时更关注评价选择,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小棋手。

范文九化学课外活动记录

化学课外活动记录 辅导教师:吴XX 活动一: 时间:2012年9月29日活动内容:难扑灭的火焰 实验室中地上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兴趣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活动二: 时间:2012年10月20日活动内容:识别气体 老师提供给孩子们三个装满气体的钢制瓶子,由于瓶子外表的颜色标记已退掉了,无法辨认里面装的是哪种气体。老师告诉他们,可能是氧气、氢气、氮气三种气体,但究竟是哪种气体,现在还确定不下来,只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鉴别一下才行。请大家鉴别一下吧! 孩子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识别气体:⑴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气体中。现象如下: 1:生成白色固体,则是O2 2:不反应,则是H2 3:生成绿色固体,则是N2 ⑵将所有的瓶子编上号,然后分别用试管装入气体少许,接着用点着的火柴放入试管口,如果火柴燃烧的更旺,这是氧气(因为氧气助燃);如果发出爆鸣响声或者气体燃烧,就是氢气;如果火柴马上熄灭,则是氮气。 活动三: 时间:2012年11月13号活动内容:奇怪的天平 老师拿来一台天平,在天平两端秤盘里各放两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烧杯,再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稀盐酸,使天平保持平衡。接着他又拿两块重量相等的两种金属块,一种是锌块,一种是铜块。并同时将这两种金属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之中,这时天平两端继续保持平衡。过一会儿,天平慢慢地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不是天平出了毛病,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在金属中,有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有的金属比较懒惰,不愿意进行化学反应。比如金属锌就比较活泼,它和稀盐酸发生反应而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气不溶解于水而跑出。由于生成的氢气源源不断地跑掉,所以放锌块的那一端的重量逐渐减少。而另一端的铜块却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这一端的重量保持不变。因此,整个天平往放有铜块那端倾斜。 活动四: 时间:2012年12月28日活动内容:不安定的卫生球 提起卫生球,大家一定很熟悉,经常用它来杀死衣箱中的蛀虫。然而,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含有醋酸和小苏打的水溶液里一它会怎样呢?开始时,它一直沉睡在杯底,可是,过一会儿,它就不安静了,却在水里上下跳动,好象得了癫狂症一样。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经过这种化学反应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一个个很小很小的小气泡粘附在杯底或杯壁上,卫生球的全身也都粘满这种小气泡。二氧化碳比水轻,要往水面上升,一旦卫生球粘住的这种气泡达到了一定程度,就象溺水者拉到了救生圈一样,直往上升。当卫生球升到水面时,由于所受压力的减小,附在卫生球上面的小气泡破裂了,卫生球又恢复原来的比重,失去了“救生圈”,于是又沉回杯底,到再粘足够的小气泡时,又浮了上来。这样循环往复,卫生球便奔走不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