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概论学习提纲

设计概论学习提纲

设计概论学习提纲
设计概论学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设计史

课程重点:

1、设计史确立的时间及核心人物:

A、1977年英国设计史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

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B、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

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并影响了公众对

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C、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

至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

2、设计史的理论奠基人:

A、森珀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他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的

专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中探讨了装饰与功能的问题;他认为艺术是一

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他从功能、

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入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艺术品,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

次树立了唯物主义的大旗;他将建筑与工艺同传统的大美术、小美术做了并置,

他以机械的唯物主义理论成为设计史的先驱。

B、里格尔

奥地利美术史家。

他的专著《风格问题》。里格尔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

性,他称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他强调艺术品是一种创

造性的心智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

C、正是森珀对装饰风格的功能及材料与技术的机械唯物主义研究,与里

格尔的以艺术意志为核心的形式主义立场,这为后世的对功能与形式的探讨

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理论

课程重点:

1、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A、传统意义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

设计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B、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都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英国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

重要的人物有琼斯、和德雷瑟。

琼斯的理论专著《装饰的基本原理》,他强调:美的实质是种平静的感觉;

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德雷瑟的专著是《现代装饰》,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古典装饰形式,将几何方

式引入对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

力的人物是普金、拉斯金、莫里斯。

普金提倡复兴哥特风格,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手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拉斯金在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要求在工业化的英国

恢复中世纪状况。拉斯金将手工制作的产品象征生命,而机器则象征死亡。

莫里斯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

和工业化。工艺美术运动的第一条原则即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每种材料

都有各自的价值;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C、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艺术和建筑。但是,设计为新机

器时代的主要方面,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D、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

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得到广泛采用。

三、设计批评

课程重点:

1、西方现代设计批评的主要类型:

A、形式主义批评

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的研究;二,克利夫·贝

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三,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

B、功能主义批评

主要体现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校的成立,它主要继承包豪斯学院

未竟的事业。

C、历史主义批评

设计中的历史主义批评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代表人物欧

文·琼斯。

D、折衷主义批评

折衷主义主张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一、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

课程重点:

1、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主要发展趋势:

A、符号学理论

B、结构主义理论

C、解构主义理论

D、混沌主义理论

E、绿色主义理论

F、信息技术理论

2、每一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和著作分别是:

A、符号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

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的意识领域

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法使自己由技术-数学

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度到一种具有普通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

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

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代表人物:

德国哲学家本塞,按照符号学理论把对象分为四种:自然对象、技

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三种参量是:固有性、确定性、预

期性;

设计对象的三个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应用阶段

B、结构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的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他所研究的学科是文

化人类学。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

和罗兰·巴特。

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

动的手段;

福柯提出了无意识结构的概念,认为折衷无意识结构几乎隐藏在一切文化

形态之中。他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纯粹同时态的结构;

罗兰·巴特认为不应当从视觉设计的观点来看待大众文化,而应该认识到

大众文化揭示了当代社会潜在的框架结构,他力图从设计的世界里推导出

图像与形式的意义,他试图理解左右社会的的一种框架结构,他的著作《神

话》。

C、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对该图像,解构方式企

图结实其多层面的意义;

解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中确立,德里达对西方哲学和艺术的形而上学及本体论模式的批评对设计学发展的影响显著;

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兴趣。

D、混沌主义理论

混沌理论来自于自然科学界。混沌理论是为寻求复杂想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混沌理论是由60年代的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发展起来的。

E、绿色主义理论

绿色主义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起源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绿色主义强调多重设计,要求设计家能够因时因地提供更多的设计以供选择,而不是说服或强迫人们接受单一的设计。

F、信息技术理论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他的发展首先引起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

二、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课程重点:

1、中国古代经典理论著作:

《考工记》我国最早关于工艺制作的理论专著,其中最有名的观点:“天有时,

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此书成书于

先秦时期,相传为春秋末期齐国人所著,被收录于《周礼》。本书

主要记述了百工之事,分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

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六部分,分别对车舆、宫室、兵器、

以及礼乐诸器等的制作作了详细记载,是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

的重要文献。

《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道家的主要经典。春秋末期老聃所

著。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强

调无是更基本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物质生活中强

调知足与寡欲,憎恶工艺技巧,并归结到绝圣弃智,无为而治,

甚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墨子》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墨子春秋战国时期

的思想家,又叫墨翟。

《艺文类聚》古代类书,唐代欧阳询等编撰,一百卷。根据一千四百多种古

籍,分门别类,摘录编汇,分岁时、治政、产业等四十八部。

《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北宋熙宁年间开始编修,元佑

六年(1091)成书。李诫重新编著于1100年成书1103年刊印。

全书工友三十六卷,分释名、各作匠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

五部分。其中内容多来自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成为当时中原地

区官式建筑的规范。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稀罕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等著。书中以道家思想

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有关道、气的学说,也包含不少自然

科学史材料。

《天工开物》明代重要的科学文献。宋应星著。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共十八

卷,分三编,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

技术和经验,并附有大量的插图。作者通过实地的观察和研究,

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技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具有重要的价值。

上编内容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

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

车。采炼石灰、煤炭、燔石、硫磺、炸油、制烛、造纸等;下

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兵器。火药,朱墨、颜料、曲药的制

造和珠玉采琢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和

生产加工的操作过程等,记载都很详细。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撰。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是我国完整保存

至今最早的一部古农书。全书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分别论述

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饲养,

农产品加工和副业等,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

游地区劳动人民的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书中所记载的旱农地

区的耕作和谷物栽培方法、梨树提早结果的嫁接技术。树苗的

繁殖、家畜家禽的去势肥育以及多种农产品加工的经验,都显

示出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课程重点:

结合第一章第一节第二小点设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学习这一知识点。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课程重点:

什么力量在推动设计对艺术(纯美术)的执着追求?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课程重点:

设计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每一种手法的各自特征为:

借用是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雕塑或其他艺术作

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和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

解,分解成语词等,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符号意义就

是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的意义。艺术符号意义就是普遍认同的艺术作

品、艺术类型及艺术思想史或风格的表达与象征意义。

装饰,好的装饰是设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多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

增减的。

参照的核心是形式接见,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

据设计课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和可变的环

节。

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其他手法的基础。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课程重点:

1、什么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广告设计,广告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五、艺术推动设计

课程重点:

1、在对待艺术与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什么?

A、避免为艺术而设计

B、避免为技术而设计

C、避免孤立而静止的看待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一、设计与科技进步

课程重点:

1、科技的进步是如何推动设计的发展的:

A、首先是设计与制造的分工

B、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期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

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C、一种新材料的诞生往往给设计造成重大影响。

D、与再现过程有关的机器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域不断扩大。

E、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二、设计与科学理论

课程重点:

1、对设计产生影响的主要设计理论:

A、控制论:重点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的过程,使系统在稳定的

前提下正常工作,研究信息传递和变换规律的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

B、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问题。设计中常

用的方法有预测技术法、信号分析法、信息合成法等。

C、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

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从整体上看,分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步

骤。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

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课程重点:

1、为什么说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一、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课程重点: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课程重点:

1、设计作为价值方法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A、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价值的方法

B、商品的附加价值,是指企业得到劳动者协作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它由

销售金额中扣除了原料费、劳动力费、设备折旧等后的剩余费用及人工

费、利息、税金和利润等组成。

C、设计作为创造高附加价值的手段,还能提高信息的价值,将最新信息寓

于设计符号之中。

D、设计的价值意义还表现在设计的价值工程中。

三、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课程重点:

1、CIS 作为体现设计的经济管理手段最明显的设计方法之一。

四、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课程重点:

1、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2、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课程重点:

1、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的历史区别及社会特征:

2、新石器时代中彩陶的特点与各时期中的装饰与造型特征:

3、原始社会中的建筑特征;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课程重点:

1、奴隶社会中青铜工艺的发展概况

2、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征、代表作品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后期的青铜器,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

850多公斤,雄伟高大,并饰有饕餮纹和夔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青铜器。

莲鹤方壶:出土于河南新郑的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是这一时期青铜工艺的典型代表作品。壶高122厘米,腹部配饰一对龙形双耳,圈足下伏有双兽,壶

盖顶部饰有双层莲花瓣,中间立一仙鹤,工艺制作精良,体现了春秋时

期青铜工艺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一、建筑设计

课程重点:

1、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建筑发展概述:

A、秦汉时期的建筑特征:宫殿建筑与建筑元素特点

B、六朝时期的建筑特征:宗教建筑的盛行,塔的起源及其在这一时期

中的特点。

C、隋唐时期的建筑特征:城市的规划

D、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建筑特征:《营造法式》宋李诫编著

E、元代的建筑特征:城市建筑

F、明请时期的建筑特征:宫廷建筑

G、中国建筑特征综述:在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布局设计、装饰和色

彩设计上的基本特征。

二、园林设计

课程重点:

1、中国封建社会中园林设计的发展概述

2、中国园林设计的特点:造型特点、创意特征、布局特征等。

三、家具设计

课程重点:

1、家具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发展概况

2、明式家具的特点:造型、装饰、材料、结构、制作工艺的特点

3、清式家具的特点与明式家具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四、陶瓷设计

课程重点:

1、陶器与瓷器之间的区别:

2、中国瓷器在封建社会中的发展概况:

六朝时期的青瓷

隋唐两代的南青北白、唐代的三彩

两宋时期的五大名窑和民间瓷窑及装饰、造型特点

元代的青花釉里红

明代的青花

清代的青花和彩瓷

五、纺织品与服饰设计

课程重点:

1、中国封建社会各时期中纺织品的特点:

汉代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

六朝时期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

唐代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连珠纹、陵阳公样

两宋时期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缂丝与服饰特征

明代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刺绣

清代丝织品的造型、纹样特征

六、工具设计

课程重点:

1、农业工具的代表器物与特征

2、纺织工具的代表器物与特征

3、交通工具的代表器物与特征

七、兵器设计

课程重点:

1、掌握中国封建社会中出现的兵器名称及特点。

2、金属材料的不断的出现和使用对中国古代兵器的发明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一、原始时期和古典艺术时期的设计

课程重点:

1、西方古典历史时期文明古国综述

二、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课程重点:

1、中世纪时期的社会与宗教背景:

2、哥特式风格及其在建筑中的体现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课程重点:

1、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特点综述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如印刷术。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一、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课程重点:

1、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课程重点:

1、家具设计师:奇彭代尔及其著作《绅士和室内设计指南》

2、纺织工业中出现的设计师

3、韦奇伍德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一、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课程重点:

1、社会变化与思潮的存在

2、工业博览会在工业革命中的促进作用

3、大机器生产在这一时期的对设计的影响

二、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课程重点:

1、影响19世纪设计思潮的理论或运动有那些:

A、19世纪,在设计中主要针对装饰的地位与风格的讨论

欧文·琼斯所著的《装饰的基本原理》琼斯运用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对历史

上曾经出现过的装饰风格进行讨论与总结。

威廉戴斯在著作《素描手册》中指出:几何形式为装饰图案提供了最合适的

风格。此后,对装饰纹样的来源,植物构造和植物学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B、提倡哥特式风格,反对大机器生产的著名人物和理论观点:

普金:中世纪的设计——哥特式体现了一种非凡的成就和一种19世纪不可企

及的简单的美感,对他来说,哥特式风格从视觉和道德的观念来看是唯一能

起作用的风格。

拉斯金:他的名著《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为哥特式风格辩护,

他的研究以两个重要的理论为基础:一是装饰和设计应该建立在风格化的自

然形式上;另一个是设计有着强烈的道德内涵。

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莫里斯强调:一,材料的真实性;二,欣赏传

统的民族形式;三,通过设计进行社会改革,莫里斯不仅是一个设计师,还

是一个革命者。

C、外来文化风格的影响:

日本与非洲等地的风格影响

D、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设计风格。其特点是弯曲、自然的风格运用了

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课程重点:

1、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

2、现代主义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有:包豪斯、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的

构成主义、美国的流线型设计

3、包豪斯学校与其成就

4、柯布西埃与《走向新建筑》

二、大战后的设计(二战后)

课程重点:

1、英国的实用主义设计

2、当代风格与有机设计(20世纪五十年代中的设计风格)

3、科学技术对于设计的影响,以及战后设计重心在意大利、美国、斯堪的纳

维亚的表现

三、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课程重点:

1、波普艺术的特征:

2、英国在波普设计中的地位

3、关于波普设计理论的批评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课程重点:

1、文化复杂性特指什么,有那些表现。

二、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课程重点:

1、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与产生

2、后现代主义在二十世纪设计批评中所占的地位与表现

三、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课程重点:

1、新时代的设计方向有哪些?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一、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课程重点:

1、视觉传达的内涵:

A、视觉传达的含义

B、视觉传达的特征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课程重点:

1、构成要素有那些:文字、标志、插图

2、每一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特征是什么: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课程重点:

1、领域的内容及其特点:

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

展示设计、影视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一、什么是产品设计

课程重点:

1、产品设计的定义:广义与狭义之间的区别

二、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课程重点:

1、基本要素:产品的功能、造型和物质技术条件

2、每一个要素的特点是:

三、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重点:

1、基本要求的内容有:

功能性的要求、审美性要求

经济性要求、创造性要求、适应性要求

四、产品设计的分类

课程重点:

1、产品设计分为:手工艺设计、工业设计

2、两种设计的特征是:

第三节 环境设计

一、 什么是环境设计

课程重点:

1、广义的概念与狭义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二、环境设计的类型

课程重点:

1、 环境设计的类型有:

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2、每一类型的特点分别是:

第六章 设计师

第一节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课程重点:

1、设计师演变的历史过程:

2、中西方设计师演变的历史过程:

A 、 设计师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B 、设计师在西方的发展过程及每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一、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课程重点:

二三百万年前制造工具的人 七八千年前,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 工匠(百工)

古罗马工匠 含艺术家、专业设计师的出现 文艺复兴 工匠、艺术家、专业设计师的出现

工业革命

现代专业设计师

1、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的内容包括:

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设计相关理论知识 2、每一个知识要素的特征是:

二、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课程重点:

1、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包括的内容有:

设计物理学、设计材料学、人机工程学、人类行动学 2、每一个知识要素的特征是:

第三节设计师的类型

一、横向的分类

课程重点:

1、横向分类的内容:

按工作内容性质分

按从业方式的特点分

按设计作品的空间形式分

2、每一个分类的特征是:

二、纵向的分类

课程重点:

1、纵向分类的内容包括:

按工作内容的不同分

按设计师的专长分

2、每一分类的特征为:

第四节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课程重点:

1、什么是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第七章设计批评

第一节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课程重点:

1、设计的批评对象的含义是:

2、设计批评者指那类人,其特点为:

二、批评者的多重身分

课程重点:

1、批评者的社会特性:

2、对于设计师基本背景的掌握:

1、格罗佩斯、勒柯布西埃(耶)、赖特、沙利文等

第二节设计批评的标准

一、设计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

课程重点:

1、参照标准的内容及特征是:

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艺术性

二、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课程重点:

1、不同历史时期批评标准的变化及其特点。(从功能的评价标准来看。)

a、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设计改革运动中对标准的看法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评价标准的矛盾性

2、机器美学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沙利文、赖特、勒柯布西埃、凡德维尔德、卢斯

3、德意志制造同盟的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穆特修斯于凡德维尔德之间的理论差异:

b、第一次世界大战,艺术的纯形式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工业产品的几何形态进

入美学范畴奠定了基础。

C、国际主义风格的批评

国际主义风格与包豪斯之间的关系

D、后现代主义批评

现代主义批评标准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区别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设计批评的概念,始于70年代金克斯发表额度建

筑理论。后现代主义概念代表了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的幻灭,人们失去

了对进入、理性、人类良心这些现代主义信念的信心。

①现代主义的生产理想转为生活理想,过去宣言设计的广泛性通过设

计的理念引导消费者,而今转为尊重消费者,尊重个性,使设计适应

消费者情感上的要求。

②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批评将重点由机器和产品转移到过程和人,消费

者的反应成为检验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设计的消费化与灵活性已成

为设计的必要特征和手段。

2、为什么设计批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第三节设计批评的方式

课程重点:

1、设计批评方式:国际博览会与集团批评

国际博览会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水晶宫国际博览会的时间地点人物。

1889年的巴黎博览会

集团批评包括:集团购买和审查批评。

2、两者的特点分别是:

第四节设计批评的理论

一、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嬗变

课程重点:

1、设计批评理论发展的过程:

A、荷加斯《美的分析》中对功能的探讨,1735年出版

B、19世纪英国成立的设计学院推动了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发展

C、19世纪对工业革命的反响是设计批评理论的开始。

D、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锋》对现代主义的批评。

E、20世纪早期的设计批评立刻论来自构成主义美学和新造型美学。

F、柯布西埃《走向新建筑》

二、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课程重点:

1、多元化的批评理论包括那些内容?

由符号学理论所引发的对于设计理论的探讨:1、产品符号的概念

2、商品美学

3、设计先决

4、绿色设计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中国的青铜设计形成于2000多年前。 2、瓷器的黄金时间是两宋时期。 3、设计,根据不同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织品与服饰设计。 4、依据使用功能明清家具可分为五类:椅凳、桌案、床榻、柜架、其它。 5、明清家具具有结构美、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 6、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水晶宫) 7、现代设计之父是威廉·莫里斯。他引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8、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推行现代设计教育、有完整的设计教育宗旨和教学体系的学院,其创始人是德国着名设计师格罗佩斯。 9、在一定意义上,装饰是建筑、工艺、设计等实用艺术的内容之一,是其内在的结构或要素,因而,两者的关系是内部结构或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10、设计的第一要义是功能,各种功能价值是设计追求的第一目标。 11、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后,设计的程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创造性设计阶段、参数决策阶段、显示、记录设计对象阶段、综合评价。 12、管理是为了设计,对设计活动本身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设计组织的管理、设计程序的管理、设计工程的管理。 13、在西方社会,市场营销与设计的关系随着营销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阶段、营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阶段。 14、西德工业设计师曾指出TWM系统功能理论,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解释,他们认为产品的功能应包括技术功能(T)、经济功能(W)、和人相关的功能(M)。15、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转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50-70年代。一是80年代以后。 16、号称万能设计师、上过时代周刊的美国设计师是罗维。 17、中国早期职业设计师的代表是张光宇,曾设计过动画《大脑天宫》的场景设计、人民大会堂“满天星”设计等。 18、设计师的社会意识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协同意识。 19、在未来的远景发展上,联合国倡守着三个基本概念: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遗产。 20、在广义设计方法上国外有三大流派:德国与北欧的机械设计方法学派、英美日等国的创造设计学派、俄罗斯、东欧的新设计方法学派。 二、名词解释: 21. 中国青铜时代:人们把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经过15世纪,期间大量使用青铜器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世界青铜工艺史上,中国青铜工艺以其冶铸技术之进步,生产和铸造规模宏大,品种造型之多,设计之匠心,装饰之精美,而独树一帜。 22.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又一场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早在1900年,新艺术运动因逐渐走向商品化便已开始衰退。艺术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VI设计 教学大纲

《VI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021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36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增强对VI设计的认识,增强从概念思维到表现的能力,培养个性设计素质,掌握主要的设计流程及实际当中的运用操作能力。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与基本掌握企业形象设计(CIS)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策划顺序、设计方法,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商标标志设计能力和合作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能力。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VI基础认识 (一)教学目标: 了解标志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国内外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二)重点: 初步认识VI设计的概况。 (三)难点: 掌握VI设计理论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 1.CIS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2.CIS的含义及构成特点 3.MI、BI、VI之间的关系 4.VI设计的基本程序 实训项目一: 阅读和收集大量优秀标志设计作品。 第二章VI基本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了解标志设计的要素和主题。 (三)难点:

运用软件制作LOGO设计。 (四)教学内容: 1.命名 2.标志的设计 3.标准字体设计 4.实践标志设计 实训项目二: 设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标志设计。 第三章 VI应用要素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标志的造型手法、功能及构图形式。 (二)重点: 学习标志中色彩及标准字的基本运用。 (三)难点: 运用软件结合企业理念制作LOGO。 (四)教学内容: 1.企业标准字与标准色练习 2.标志设计的实践 实训项目三: 利用多种表现形式练习标志设计。 第四章 VI应用识别系统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掌握企业视觉要素的基本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内容最后完成

00688自考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00688自考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设计概论00688自考复习资料 赵平勇主编 填空题: 1、设计的艺术性包含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材料肌理特征。 2、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原则 3、艺术设计的方法有分散法,形象法,对比法,逻辑法。 4、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意图,这是形象的设计方法。 5、将大量的设计问题化整为零、选择主要矛盾予以解决。这是一种分散设计方法。 6、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7、公元前3200年左右,古代埃及人利用丰富的纸莎草资源,发明了莎草纸。 8、古代埃及建筑的伟大杰作是作为国王陵墓的金字塔。 9、古代希腊建筑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的设计与建成。雅典卫城是多利亚柱式的典型,其余两种柱式称为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10、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著作。 11、古中国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的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并将其进一步12、分为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13、陶器是“火为精灵土为胎”的产物,陶器的设计发明标志着人类设计由设计阶段进入了手工设计阶段。彩绘是我国新大哭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14、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饕餮纹,商代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所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鼎。 15、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著作 16、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17、现存北魏时期建造的河南嵩岳寺砖塔,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佛塔。 18、隋唐时期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劵大石桥。 19、北宋李诫编著的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 唐以来的建筑经验,是我们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我国明代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全书《天工开物》。 20、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不断营造的结果,是现存是大的古建筑群。 21、制瓷业在元代出现了以景德镇为制瓷中心的庞大规模。 22、制瓷业在两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 23、唐代最具特色的陶瓷器是称为“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 24、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5、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园治》,中国宋代毕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工业设计概论(许喜华)复习总结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关于史论的考题整体比较简单,相对于往年来说考的更为具体,对我们对特定 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关于设计史和材料成型工艺的考查也考的比较具体,对于简答题, 很多知识点如果记得不牢固就会失去一定的分数。而70分的论述题依然保留着原有论述题的特点,考题相对比较灵活,我们都会从一定的角度给出一定的分析,不会严重的失分,但想要得高分同样也没有那么容 易。 考试分析: 北京理工工业设计史论的考查虽然近两年开始了简答+论述的模式,考题趋于具体化,虽然开始注重考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东西,但更注重考查的还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论述题: 论述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考查的题目一般也比较宽,通常是考查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或一些设计理念。 由于硕士研究生期间写文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导师也会更加注重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论述题, 我们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写作水平,即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由于并无标准答案,我们也只需从一定的 角度分析得合理、有据,就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虽然听起来比较难以宽泛,但具体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技巧,这些技巧也是高 中学习写作议论文经常提及到的: 1、列提纲提纲的目的是便于把握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清晰。提纲不必写出,我们在 心里打下腹稿也行,但写作时要记得自己的提纲。 2、分出论点论据论述题一定要写成议论文这是无可争议的,不管你的随笔或者散文诗歌写得多么出色, 但要记得考试一定是议论文,并且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 3、注意合理分段合理分段的目的也是为了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论点更加分明,尤其要注意论点段的 独立性和显著性,须知阅卷的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不会去看冗长的说明,而是去抓鲜明的论点。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设计学概论复习大纲 填空 1.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2..按设计目的之不同,设计可分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3.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 4. 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5. 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 6. 从设计思想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民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三方面鲜明的特征。 7. 实用、坚固、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 8. 装饰艺术运动在风格上明显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原始艺术、.舞台艺术和汽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9.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10. 李春设计的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 11. 北宋李诫编著、政府颁布的《营造法式》,全面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经验,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12. 拉斯金是19世纪最重要的设计作家和批评家,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之石》为哥特式风格辩护。 13. 包豪斯是著名建筑家格罗佩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创建的学院。 14.第一个提出后现代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他提出“少则厌烦”的原则来挑战米斯的“少就是多”的原则。他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15. 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16.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 17. 包装有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

2018年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2018年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本年度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共包含六篇文章,本文件中有三篇,另外附有三篇中国知网的论文,都是关于设计概论中的某一个话题展开的论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考试题目的方向皆来自于这五篇文章中所谈的问题、方向和精神核心。同时希望大家通过精读文章后,能够由此根据文章中的线索展开延伸阅读,方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精神。 祝大家复习愉快:) 1《包豪斯宣言》,1919.4,Walter Gropius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为建筑进行装饰一度是美术最高尚的功能,而且美术也是伟大的建筑不可或缺的伙伴。如今,它们自鸣得意地离群索居,而可能从这种局面里拯救它们的唯一出路,就是让一切手工艺人自觉地进行团结合作。建筑师、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到,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它的各个局部,建筑都具备着合成的特性。有了这种认识以后,他们的作品就会充满真正的建筑精神。而作为“沙龙艺术”,这种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老式的艺术院校没有能力来创造这种统一:说真的,既然艺术是教不会的,他们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学校必须重新被吸纳进作坊里去。图案设计师和实用艺术家的天地里只有制图和绘画,它最终必须变回一个建造作品的世界。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年轻人在创造活动中感到其乐融融,如果让他像前人一样,一入行就先学会一门手艺,那么,不出活儿的“艺术家”就不会再为不合时宜的艺术性而横遭谴责,因为他还可以把自己的技巧用在一门手艺上,他可以借此做出伟大的作品来。 建筑师们、画家们、雕塑家们,我们必须回归手工艺!因为所谓的“职业艺术”这种东西并不存在。艺术家与工匠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艺术家就是高级的工匠。由于天恩照耀,在出乎意料的某个灵光乍现的倏忽间,艺术会不经意地从他的手中绽放出来,但是,每一位艺术家都首先必须具备手工艺的基础。正是在工艺技巧中,蕴涵着创造力最初的源泉。 因此,让我们来创办一个新型的手工艺人行会,取消工匠与艺术家的等级差异,再也不要用它树起妄自尊大的藩篱!让我们一同期待、构思并且创造出未来的新建筑,用它把一切——建筑与雕塑与绘画——都组合在一个单一的形式里,有朝一日,他将会从百万工人的手中冉冉地升上天堂,水晶般清澈地象征着未来的新信念。 2《伟大的传统设计智慧》2013刊于《中国设计全集》工具卷杭间 教育部在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已经将原来的专业名称“工艺美术”改成“艺术设计”,2011年艺术成为与文学、历史等并列的独立的门类后,设计又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导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以及现状。【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设计学的现状。 【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史 2)设计理论 3)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学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的思潮的一般看法 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看”的意义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的科技特征设计的经济性质。 【教学内容】2、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2)设计的艺术含量 3)设计的艺术手法 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5)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1)设计与科技进步 2)设计与科学理论 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第二章艺术是什么

第三章西方设计史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设计设计与工业革命西方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以及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重点难点】重点是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1)原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设计 2)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1)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2)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1)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2)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1)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大战后的设计 3)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1)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2)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3)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第四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重点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掌握与之专业相谋合的重点范畴。 【教学内容】4、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第二节产品设计 1)什么是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4)产品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环境设计 1)什么是环境设计 2)环境设计的类型 第六章设计批评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的理论。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批评的标准。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编码: 3325038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本科)预修要求: 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科技、艺术、经济之大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科技的特征。 本课程将概略介绍工业设计的特征及其覆盖领域;专题介绍工业设计简史、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相关学科、工业设计与市场、工业设计与环境等课题;着重介绍工业设计的三个主要领域: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本课程力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使学生能全方位、综合性地把握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培养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将理解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工业设计,正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业以读书报告、小论文为主要形式。 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与工业设计学时:4 学时(讲课4 学时) 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的领域、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工业设计的特征、工业设计的程序;关注世界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本章讲授要点:设计的概念、领域和基本原则;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特征、程序和发展趋势。 重点: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难点: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的领域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工业设计 第二章工业设计简史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20世纪20?30年代的流 行风格;熟悉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设计风格和理念。 本章讲授要点: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 设计、后

设计学概论大纲

设计学概论 课程名称:设计学概论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设计学概论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通过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进行的系统、科学、严格地讲授与练习,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素养,掌握理论思维方法,并能善于用理论指导设计实践,自发的设计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创造性劳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 第一阶段 1、理论讲授:(1)设计概念;(2)设计类型与相关学科。 2、作品解析与欣赏。 3、作业:读书笔记《认识设计》2000字。 第二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2)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3)品牌 与创业形象创造案例。 2、作品解析与欣赏,互动对话。 3、作业:任选一幅设计作品进行解析《设计形态的知觉心理与创意》。 第三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2)现代设计方法与程序。 2、作品欣赏,学生点评。 3、作业:撰写论文《设计语言与创意》3000字以上。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教师制定的教学教案一定要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应包含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态度与阅读设计理论书籍的习惯。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评分方法: 1、通过学习和作业练习能完成教学要求。 2、对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有独特见解。 3、运用设计理论对设计进行准确批评、并能提出全新创意思维的。 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本教学大纲由环艺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审定,钟云燕执笔编写。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设计概论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5%、单选题20%、不定项选题30%、判断题10%。 1、设计具有四种特质:功能特质、形式特质、技术特质、经济特质。 2、艺术设计的功能特质分为: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 3、艺术设计的认知功能分为:指示功能、象征功能。 4、艺术设计的形式特质分为:形态要素、色彩要素、肌理要素。 5、形态包括: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 6、艺术设计的技术特质包括:生产技术、产品技术、操作技术。 7、设计的经济特质在构思阶段、制作阶段、投放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 8、从设计目的出发,可以将设计分为三大类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9、产品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产品的造型、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 10、工业设计的主要设计类型: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纺织品设计、服饰设计。 11、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为信息发送者的设计师必须根据接收者的知识背景与传达内容来 选择符号媒介。 12、视觉传达的主要设计领域: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 设计、广告设计、影视设计、展示设计、CI设计。 13、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课题: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起来, 形成健康美好及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 14、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设计领域: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 计。 15、设计思维的主要特征:联动性、多向性、跨越性、独创性、综合性。 16、设计思维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 17、设计思维的基本类型: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分合思维 18、设计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启发期——验证期四个阶段。 19、设计美学的关键问题(三对关系):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主管创造性与客 观约束性的关系 20、设计美的特征:目的性、多元性、文化性、社会性。 21、设计形态的构成要素:点、线、面。 22、形式美规律: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23、视知觉:统觉与错觉、视觉平衡。 24、设计管理研究范围:设计战略管理、设计程序管理、设计项目管理、设计人事管理、设计调研 管理、设计目标与计划管理、设计质量管理、设计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管理、设计创新风险管理。 25、设计调研管理的基本过程:调研策划与调研准备→市场调研→调研分析→调研报告

2021年《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专插本)

《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设计学概论》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校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设计学概论》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以考核学生个人对艺术设计的认知与理解、考核学生个人的设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考试指定参考书《设计学概论》内容作为考核材料,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具备自身的艺术素养,并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突破惯性思维,具备以新观点新视角进行观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设计学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指定参考书中与设计相关的各项知识,详见以下考核。 3.《设计学概论》考试参考书为《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Ⅲ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设计学概论》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考试内容覆盖面全,并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核,将以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材作为考核重点。 2.根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试题分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综合分析与应用,其分值比例依次约为20%、30%、50%。 3.题型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判断、问答、分析论述等考试常见题型。 4.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卷的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Ⅳ《设计学概论》考核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以指定参考书的内容为准,其中,除第3章、第7章为非考试要求范围,其余各章均为考试内容备选范围,请考生熟识参考书,并根据以下纲要对书本内容进行把握: 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理论阐述 一、设计史 二、设计理论 三、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研究的现状 一、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二、中国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重点)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385209 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概论》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对设计史、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等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性探索。讲授设计的发生及设计发展历史,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扩展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 二、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2.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3.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后续课程:本专业方向模块其它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设计学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掌握设计学的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2.本章重点: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掌握设计史论的代表人物。难点: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重点掌握设计史论著的代表人物。 2.掌握对设计史作出贡献的两位美术家。 3.掌握设计史的历史分期。 二、设计理论 1.了解西方设计理论发展概况。 2.掌握我国古代经营一词的概念。 三、设计批评 1.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 2.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第一章设计的概念与内涵(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概念的由来,设计概念的内涵 2.本章重点: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难点: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设计的服务对象的差异。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为手工业生产而设计 二、为机器生产而设计 三、人工智能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定义及其范围 第三节设计的内涵、原则及依据 第二章中西方古代设计的发展(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西方古代设计发展的轨迹,掌握中西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 2.本章重点:古代工艺美术重要门类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1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然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正构成了设计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独特的性质,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由于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 设计艺术学: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 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 料学、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 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就设计 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 术学、考古学、美学、色彩学、构成 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 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如此广阔的 研究天地,正是设计学这门新兴学科 的莽莽草原,任凭研究者们纵横驰 骋,收获累累。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 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 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 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 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我们 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 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然而,由于旧有学科规范的桎梏,大 多数设计学研究者都还无法横跨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 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绝大多数的情 形仍然是研究科技史的成果需要等 待设计史研究者给予青睐才得以成 为设计史研究的材料,众多的心理学 成果仍然无法进入设计理论研究者 的视野。这种情形只有等到我们不再 为设计学究竟应该划为文科或理科 而争论的时候,只有等到我们意识到 设计学本身横跨文、理二科的时候, 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第一章的部分知识点: 1、设计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 的、实用性的艺术学科,其内涵是按 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 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 产品的一门科学。一般说来,在自然 经济体制下,手工艺制品的设计属于 工艺美术设计范畴;现代工业社会批 量化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设计属于 设计艺术范畴,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 与现代观念和生产结合,并在保留手 工艺特征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艺术 形态,也属于设计艺术的范畴。设计 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是 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 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 的组成部分,直接与人们的衣、食、 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人才的培 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是以 师徒承传的方式进行的,学校方式的 设计艺术教育在20世纪初才开始。 建国后,该学科在高等美术院校,得 到比较正规的发展,50年代中期, 设计艺术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得到 系统发展,60年代起开始培养研究 生,80年代进入包括工业设计及其 史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培 养阶段,该学科得到全面的发展。设 计艺术学与相邻的二级学科艺术学 和美术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工业设计趋势 1、工业设计专业的范畴日益扩大 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 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 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 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 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 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 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 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 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 设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 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2、强调工业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当代工业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环 境及社会效益。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 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人类 物质环境的生活质量规划者的工业 设计师,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 境负有重要责任。这就要求工业设计 更加注重环境因素,树立设计中的环 境意识,包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环境 污染,努力使人造环境更好地与自然 环境协调起来,以及使产品与产品之 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相互呼应,形成和 谐的人造环境。环境效益也已成了评 价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