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1.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由于一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而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而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讨论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人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用系统而言,人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高低,软件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小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而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一个较大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1.2、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

虽然软件性能指标本身只涉及软件性能的度量,但考虑到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和改善所开发软件的性能,对于复杂的网络化的软件而言,简单地用响应时间进行度量就不一定合适了。

考虑一个普通的网站系统。开发该网站系统时,软件开发实际上只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的软件是标准的浏览器。虽然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时使用特定客户端计算机上的特定浏览器浏览该网站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讨论软件性能时更关心所开发网站软件本身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前者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在接收到网站数据时呈现页面所需的时间,而后者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用户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所需的时间。显然,软件性能测试更关心“系统响应时间”,因为“呈现时间”与客户端计算机和浏览器有关,而与所开发的网站软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例子,还可以把“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其中前者是指数据(包括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传输的时间,而后者是指网站软件实际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类似的,软件性能测试也更关心“应用延迟时间”。实际上,这种分解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数据库,我们可以把“数据库延迟时间”分离出来,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中间件,还可以把“中间件延迟时间”也分离出来。

以上的时间分解实际上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人们通常希望把与所开发软件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和与所开发软件爱你不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分离开,因为改善前者往往需要开发人员修改程序代码,而改善后者不需

要开发人员修改代码,很多时候,开发人员对后者甚至是无能为力的。其次,详细的分解有助于开发人员分析哪些部分是影响软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以便于实时性能改善方案。

1.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对于无并发的应用系统而言,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比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单用户的系统,响应时间(或者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可以很好地度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并发系统,通常需要用吞吐量作为性能指标。

对于一个多用户的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用户使用时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是t,当有你n个用户使用时,每个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通常并不是

n×t,而往往比n×t小很多(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比n×t大,甚至大很多)。这是因为处理每个请求需要用到很多资源,由于每个请求的处理过程中有许多不走难以并发执行,这导致在具体的一个时间点,所占资源往往并不多。也就是说在处理单个请求时,在每个时间点都可能有许多资源被闲置,当处理多个请求时,如果资源配置合理,每个用户看到的平均响应时间并不随用户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实际上,不同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随用户数增加而增长的速度也不大相同,这也是采用吞吐量来度量并发系统的性能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吞吐量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指标,两个具有不同用户数和用户使用模式的系统,如果其最大吞吐量基本一致,则可以判断两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基本一致。

1.4、并发用户数

并发用户数是指系统可以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数量。与吞吐量相比,并发用户数是一个更直观但也更笼统的性能指标。实际上,并发用户数是一个非常不准确的指标,因为用户不同的使用模式会导致不同用户在单位时间发出不同数量的请求。一网站系统为例,假设用户只有注册后才能使用,但注册用户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该网站,因此具体一个时刻只有部分注册用户同时在线,在线用户就在浏览网站时会花很多时间阅读网站上的信息,因而具体一个时刻只有部分在线用户同时向系统发出请求。这样,对于网站系统我们会有三个关于用户数的统计数字:注册用户数、在线用户数和同时发请求用户数。由于注册用户可能长时间不登陆网站,使用注册用户数作为性能指标会造成很大的误差。而在线用户数和同事发请求用户数都可以作为性能指标。相比而言,以在线用户作为性能指标更直观些,而以同时发请求用户数作为性能指标更准确些。

1.5、资源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反映的是在一段时间内资源平均被占用的情况。对于数量为1的资源,资源利用率可以表示为被占用的时间与整段时间的比值;对于数量不为1的资源,资源利用率可以表示为在该段时间内平均被占用的资源数与总资源数的比值。

二、软件性能的视角

2.1、用户视角

对用户而言,性能就是响应时间。用户甚至不关心响应时间中哪些是软件造成的,哪些是硬件造成的。但用和感受到的响应时间既有客观成分,也有主观成分,甚至是心理因素。

2.2、管理员视角

管理员需要使用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等手段来方便普通用户使用。这类用户首先关注普通用户感受到的软件性能。其次,管理员需要进一步关注如何利用管理功能进行性能调优。

2.3、开发人员视角

开发人员的视角与管理员的视角基本一致,但开发人员需要更深入地关注软件性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开发出高性能的软件。

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部分汇总

1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 1.1防火墙 用于控制专网、业务内网和业务外网,控制专网、业务内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节点各2台;业务外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1台,共计9台。要求如下: 1.2入侵检测系统(IDS) 根据系统组建需要,控制专网、业务内网、业务外网均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共需6套。 (1)控制专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及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节点各1套,共2套; (2)业务内网:部署在XX干线公司及穿黄现地管理处(备调中心),每个

节点各2套,共4套; 1.2.1 产品规格及性能指标要求 (1)支持10/100/1000BASE-SX/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千兆接口不小于2个(提供的配置中至少包含两个GE多模850nm波长光模块); (2)能监控的最大TCP并发连接数不小于120万; (3)能监控的最大HTTP并发连接数不小于80万; (4)连续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8万小时; (5)吞吐量不小于2Gbps。 (6)控制台服务器性能不低于“5服务器主要性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中的要求。 1.2.2 部署和管理功能要求 (1)传感器应采用预定制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 (2)入侵检测系统管理软件采用多层体系结构; (3)组件支持高可用性配置结构,支持事件收集器一级的双机热备; (4)各组件支持集中式部署和大型分布式部署; (5)大规模分布式部署支持策略的派发,即上级可将策略强制派发到下级,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检测签名的一致性; (6)可以在控制台上显示并管理所有组件,并且所有组件之间的通讯均采用加密的方式; (7)支持以拓扑图形式显示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8)支持多个控制台同时管理,控制台对各组件的管理能力有明确的权限区别; (9)支持组件的自动发现; (10)支持NAT方式下的组件部署; (11)支持IPv6下一代通信网络协议的部署和检测。 1.2.3 检测能力要求

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

衡量一个软件系统性能得常见指标有: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响应时间就就是用户感受软件系统为其服务所耗费得时间,对于网站系统来说,响应时间就就是从点击了一个页面计时开始,到这个页面完全在浏览器里展现计时结束得这一段时间间隔,瞧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这段响应时间内,软件系统在幕后经过了一系列得处理工作,贯穿了整个系统节点。根据“管辖区域”不同,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 (1)服务器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指得就是服务器完成交易请求执行得时间,不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端得反应(请求与耗费在网络上得通信时间),这个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可以度量服务器得处理能力。 (2)网络响应时间,这就是网络硬件传输交易请求与交易结果所耗费得时间、?(3)客户端响应时间,这就是客户端在构建请求与展现交易结果时所耗费得时间,对于普通得瘦 客户端Web应用来说,这个时间很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就是对于胖客户端Web应用来说,比如Java applet、AJAX,由于客户端内嵌了大量得逻辑处理,耗费得时间有可能很长,从而成为系统得瓶颈,这就是要注意得一个地方。?那么客户感受得响应时间其实就是等于客户端响应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细分得目得就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出现在哪个节点上(何为性能瓶颈,下一节中介绍)。2?.吞吐量(Throughput) 吞吐量就是我们常见得一个软件性能指标,对于软件系统来说,“吞”进去得就是请 求,“吐”出来得就是结果,而吞吐量反映得就就是软件系统得“饭量",也就就是系统得处理能力,具体说来,就就是指软件系统在每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请求/单位数据等。但它得定义比较灵活,在不同得场景下有不同得诠释,比如数据库得吞吐量指得就是单位时间内,不同SQL语句得执行数量;而网络得吞吐量指得就是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传输得数据流量。吞吐量得大小由负载(如用户得数量)或行为方式来决定。举个例子,下载文件比浏览网页需要更高得网络吞吐量、?3。资源使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常见得资源有: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I/O。 我们将在Analysis结果分析一章中详细介绍如何理解与分析这些指标。 4.点击数(Hits per second) 点击数就是衡量WebServer处理能力得一个很有用得指标。需要明确得就是:点击数不就是我们通常理解得用户鼠标点击次数,而就是按照客户端向WebServer发起了多少次http请求计算得,一次鼠标可能触发多个http请求,这需要结合具体得Web系统实现来计算。 5、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users)?并发用户数用来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与同步协调能力。在客户端指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并发数反映了软件系统得并发处理能力,与吞吐量不同得就是,它大多就是占用套接字、句柄等操作系统资源。 另外,度量软件系统得性能指标还有系统恢复时间等,其实凡就是用户有关资源与时间得要求都可以被视作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软件系统得度量,而性能测试就就是为了验证这些性能指标就是否被满足。 //-———---——-----—--------—----—————---—-——----———---——--—-—-———--—--——-—-—-----————----——------—--—-—---- 软件性能得几个主要术语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参数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 单位 数量 1 水平输送机1.带宽550,长10m, 2.输送功率4kw,升降,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t/h。 台 1 2 升降输送机1.带宽550,长15m 或18m, 2.输送功率,升降,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80t/h 台 1 3 卸粮机1.带宽550,8S+4D, 2.输送功率4kw,线速度≤s, 3.处理能力:50-100t/h 台 1 4 电动行走装仓 机 1.带宽550,12+6、含电动行走,新式方向盘, 2.输送,升降3kw,伸缩,行走 台 1 5 探粮器1.主机功率:1800w; 2.电源:220 50hz; 3.不锈钢管直径28mm。。 台 1 6 分样器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等颗粒粮食样品的等量分样台 1 7 快速水分检测 仪 1.测量范围:3~35%(因样品种类而异) 2.显示分辨率:%, 3.测量精度:水分:干燥法的标准误差为%以下(水 分低于20%的全部样品), 4.测量品种:小麦、玉米等多个品种; 5.重复性误差:≤±%,重量:内置电子天平, 6.温度:自动温度补偿。 台 1 8 小麦容重器1.容重器大工作称重:1000±2g ; 2.容重器小工作称重:100g ; 3.容重器分辨力:1g ; 4.容重筒容积:1000± ; 5.供电电源:220v; 6.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40℃ 7.相对湿度<90%RH ; 台 1

8.测量方式:组合式测量 9 玉米容重器1.容重器大工作称重:1000±2g ; 2.容重器小工作称重:100g ; 3.容重器分辨力:1g ; 4.容重筒容积:1000± ; 5.供电电源:220v; 6.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40℃ 7.相对湿度<90%RH ; 8.测量方式:组合式测量 台 1 10 天平1.称量范围0-200g; 2.读取精度; 3.重复性±; 4.线性误差±; 5.称盘尺寸Ф80mm; 6.输出接口RS232C; 7.外型尺寸34cm××35cm(长*宽*高); 8.电源AC 110-240V; 台 1 11 害虫显微镜1.产品倍数:40-1600倍; 2.产品材质:全金属材质; 3.产品光源:LED上下电光源; 4.供电方式:电池; 5.产品配置:广角目镜、倍增镜、标本移动卡尺; 6.具有精细调节及微调功能 台 2 12 地磅1.称台规格:宽米、长16米、10mm-12mm(+, 2.称重量:100t; 3.数字高精度30吨桥式传感器; 4.不锈钢外壳数字仪表; 5.不锈钢防浪涌10线接线盒;衡器专用?4#主线;5H 防水外显屏; 6.称重管理软件一套; 7.附件含台式电脑、打印机; 8.含称台基础。 台 1

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

衡量一个软件系统性能的常见指标有: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响应时间就是用户感受软件系统为其服务所耗费的时间,对于网站系统来说,响应时间就是从点击了一个页面计时开始,到这个页面完全在浏览器里展现计时结束的这一段时间间隔,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在这段响应时间内,软件系统在幕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工作,贯穿了整个系统节点。根据“管辖区域”不同,响应时间可以细分为: (1)服务器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指的是服务器完成交易请求执行的时间,不包括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反应(请求和耗费在网络上的通信时间),这个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可以度量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2)网络响应时间,这是网络硬件传输交易请求和交易结果所耗费的时间。 (3)客户端响应时间,这是客户端在构建请求和展现交易结果时所耗费的时间,对于普通的瘦客户端Web应用来说,这个时间很短,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胖客户端Web应用来说,比如Java applet、AJAX,由于客户端内嵌了大量的逻辑处理,耗费的时间有可能很长,从而成为系统的瓶颈,这是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那么客户感受的响应时间其实是等于客户端响应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网络响应 时间。细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定位性能瓶颈出现在哪个节点上(何为性能瓶颈,下一节中介绍)。 2.吞吐量(Throughput) 吞吐量是我们常见的一个软件性能指标,对于软件系统来说,“吞”进去的是请求,“吐”出来的是结果,而吞吐量反映的就是软件系统的“饭量”,也就是系统的处理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指软件系统在每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事务/请求/单位数据等。但它的定义比较灵活,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诠释,比如数据库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不同SQL语句的执行数量;而网络的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流量。吞吐量的大小由负载(如用户的数量)或行为方式来决定。举个例子,下载文件比浏览网页需要更高的网络吞吐量。 3.资源使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常见的资源有: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网络I/O。 我们将在Analysis结果分析一章中详细介绍如何理解和分析这些指标。 4.点击数(Hits per second) 点击数是衡量Web Server处理能力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需要明确的是:点击数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用户鼠标点击次数,而是按照客户端向Web Server发起了多少次http请求计算的,一次鼠标可能触发多个http请求,这需要结合具体的Web系统实现来计算。5.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 并发用户数用来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和同步协调能力。在客户端指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并发数反映了软件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吞吐量不同的是,它大多是占用套接字、句柄等操作系统资源。 另外,度量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还有系统恢复时间等,其实凡是用户有关资源和时间的要求都可以被视作性能指标,都可以作为软件系统的度量,而性能测试就是为了验证这些性能指标是否被满足。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本章主要内容: 1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2系统带宽的选择 3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4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1 频带宽度 当闭环幅频特性下降到频率为零时的分贝值以下3分贝时,对应的频率称为带宽频率,记为ωb。即当ω> ωb 2。Ig ΦO)∣<20?∣ΦQ,0)∣-3 而频率范围 根据带宽定义,对高于带宽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系统输岀将呈现较大的衰减,因此选取适当的带宽,可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但带宽过窄又会影响系统正弦输入信号的能力,降低瞬态响应的速度。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对于频率宽度的确定必须兼顾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高频干扰的要求。 2、丨型和II型系统的带宽 Φ(-0 = -―- 凶为开环系s?j?ι翌,,E 所以20 Igl Φ(J?) = 2Glg 1 / JiT応孑=20Ig-L 二阶系虬的例环传禺为, (】)(,¥,〕= — ~ Λ'+2CΓ?1S +Λ?; 1 圜为I (I I(√,3) =L ∕∣ T此∕?>3+4ζ,T?∕∕? = ?∣2 叫=叫[(1 -2√2) + √(l-2ζ*3)2+l P 2、系统带宽的选择 由于系统会受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的输入和输岀端不可避免的存在确定性扰动和随机噪声,因此控制系统的带宽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种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即应使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对扰动信号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总而言之,系统的分析应区分输入信号的性质、位置,根据其频谱或谱密度以及相应的传递函数选择合适带宽,而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带宽来进行的。 3、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b)称为系统带宽

衡量软件性能的指标

衡量软件性能的指标 1.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由于一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而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而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讨论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人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用系统而言,人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高低,软件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小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而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一个较大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1.2、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 虽然软件性能指标本身只涉及软件性能的度量,但考虑到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和改善所开发软件的性能,对于复杂的网络化的软件而言,简单地用响应时间进行度量就不一定合适了。 考虑一个普通的网站系统。开发该网站系统时,软件开发实际上只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的软件是标准的浏览器。虽然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时使用特定客户端计算机上的特定浏览器浏览该网站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讨论软件性能时更关心所开发网站软件本身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前者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在接收到网站数据时呈现页面所需的时间,而后者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用户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所需的时间。显然,软件性能测试更关心“系统响应时间”,因为“呈现时间”与客户端计算机和浏览器有关,而与所开发的网站软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例子,还可以把“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分解

软件性能的几个指标

1.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直观上看,这个指标与人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非常一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由于一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而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而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功能在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在讨论一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人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大响应时间。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大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用系统而言,人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一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高低,软件性能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用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对于一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小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而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一个较大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用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1.2、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

虽然软件性能指标本身只涉及软件性能的度量,但考虑到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和改善所开发软件的性能,对于复杂的网络化的软件而言,简单地用响应时间进行度量就不一定合适了。 考虑一个普通的网站系统。开发该网站系统时,软件开发实际上只集中在服务器端,因为客户端的软件是标准的浏览器。虽然用户看到的响应时间时使用特定客户端计算机上的特定浏览器浏览该网站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讨论软件性能时更关心所开发网站软件本身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可以把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前者是指客户端的浏览器在接收到网站数据时呈现页面所需的时间,而后者是指客户端接收到用户请求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数据所需的时间。显然,软件性能测试更关心“系统响应时间”,因为“呈现时间”与客户端计算机和浏览器有关,而与所开发的网站软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如果仔细分析这个例子,还可以把“系统响应时间”进一步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其中前者是指数据(包括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传输的时间,而后者是指网站软件实际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类似的,软件性能测试也更关心“应用延迟时间”。实际上,这种分解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数据库,我们可以把“数据库延迟时间”分离出来,如果该网站系统使用了中间件,还可以把“中间件延迟时间”也分离出来。 以上的时间分解实际上有两方面的目的。首先,人们通常希望把与所开发软件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和与所开发软件爱你不直接相关的延迟时间分离开,因为改善前者往往需要开发人员修改程序代码,而改善后者不需

汽车性能指标及参数

厂商提供的汽车说明书,反映了汽车的基本性能和技术含量,读懂汽车说明书对选购汽车具有指导意义。一般的汽车说明书含有下列内容: (1)发动机的基本参数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数、排气量、最高输出功率和最大转矩。 ①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2.5升以下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②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排列的。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转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大多6到12缸发动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两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而V12发动机则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③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但其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④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升( L)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⑤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hp )或千瓦(kW)来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lOOhp/5000r/min,即代表在每分钟5000转时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为100马力。 ⑥最大转矩——它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转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转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转矩反而会下降。当然,在选择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因此要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主要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1、大顾店卡点主要设备清单

应:<=士0.5%;效率:>90%;功率:500VA;响应时间20ms-100ms;环境温度:-5 °C -+40 °C ;抗电强度: 1500V/min。 (03) 数据转换器可以提供RS232与RS422/RS485串口数据之间的相互转 换。波特率:50 bps ~ 230.4 Kbps;串口保护:15 KV ESD (所有信号);光电隔离:2 KV (TCC-100I);工作温度:- 20?60 ° C;存储温度:-20?85 ° C;工作湿度:0?90% RH 只 1 (04) 串口服务器LAN 以太网:10/100 Mbps , RJ45;保护:内置的1.5 KV 电磁 保护;串口数量:1个RS-232; RS-232信号:TxD, RxD, RTS, CTS, DTR, DSR, DCD, GND ;串口保护:所有信号15 KV 突破 保护;速度:110 bps ?230.4 Kbps ; 只 1 (05) 石英传感器线缆浇料专用浇注料。2?3小时硬化,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 度》10MPa粘接强度》3MPa 米19 (06) 控制柜基础及接地基础尺寸:2m*1m*0.8m,根据实际施工现场环境可做适当调整 套 1 (07) 精度要求及设备检测费★高速称重设备制造商,须具有省级或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 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且证书应满足以 下参数:最大轴(轴组)载荷》30000kg ;最高运行速度 100km/h,最低运行速度0.5km/h ;整车总重量准确度等 级(在0.5-100km/h速度范围内)不低于10级; 项 1 2 车辆分离系统 (01) 车辆检测器可提供车流量、车速、车长等交通参数。可检测逆向行驶。内置 硬件看门狗,可保证设备全天候稳定工作。内置EEPROM可保存 各项配置参数。线圈检测器最多可连接4/8个线圈。可支持接入 交通灯信号检测器,并上传交通 灯状态。1个USB接口,2个RS-485接口。具有自检故障诊断 功能,能输出线圈状态及交通灯检测器运行状态等状态信息。具 有防浪涌雷击保护功能,能有效保护线圈检测 套 1 (02) 地感线圈及浇料线圈电缆由截面积1.5mm2的多股铜导线构成,应用于超低压电 路(AC32V以下); 组 2 3 车辆识别系统 (01) 高清抓拍摄像机(车头、车尾、 车身)1.包含高清一体化嵌入式摄像机、高清镜头、室外防护罩、相机 内置网络信号防雷器、电源适配器等; 2.最大图像尺寸:》4096 X 2160像素;字符叠加时最大可支 持4096 X 2800 ; 3.视频帧率:在1?25fps可调; 4.视频压缩支持H.265、H.264、M-JPEQ 5.支持视场倾斜情况下的车辆号牌识别; 6.★支持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人脸检测功能;可对扣取的 人脸图片的像素大小、亮度、边框放大倍数进行调节; 7.★支持检测主驾驶员男女功能,主驾驶员人脸抠图率》 套 3

Linux 服务器的那些性能参数指标

Linux 服务器的那些性能参数指标 一个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服务器运行的同时,也会表征出各种各样参数信息。通常来说运维人员、系统管理员会对这些数据会极为敏感,但是这些参数对于开发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尤其当你的程序非正常工作的时候,这些蛛丝马迹往往会帮助快速定位跟踪问题。 这里只是一些简单的工具查看系统的相关参数,当然很多工具也是通过分析加工/proc、/sys 下的数据来工作的,而那些更加细致、专业的性能监测和调优,可能还需要更加专业的工具(perf、systemtap 等)和技术才能完成哦。毕竟来说,系统性能监控本身就是个大学问。

一、CPU和内存类 1.1 top ? ~ top 第一行后面的三个值是系统在之前 1、5、15 的平均负载,也可以看出系统负载是上升、平稳、下降的趋势,当这个值超过 CPU 可执行单元的数目,则表示 CPU 的性能已经饱和成为瓶颈了。 第二行统计了系统的任务状态信息。running 很自然不必多说,包括正在 CPU 上运行的和将要被调度运行的;sleeping 通常是等待事件(比如 IO 操作)完成的任务,细分可以包括 interruptible 和 uninterruptible 的类型;stopped 是一些被暂停的任务,通常发送 SIGSTOP 或者对一个前台任务操作 Ctrl-Z 可以将其暂停;zombie 僵尸任务,虽然进程终止资源会被自动回收,但是含有退出任务的 task descriptor 需要父进程访问后才能释放,这种进程显示为 defunct 状态,无论是因为父进程提前退出还是未 wait 调用,出现这种进程都应该格外注意程序是否设计有误。 第三行 CPU 占用率根据类型有以下几种情况: ?(us) user:CPU 在低 nice 值(高优先级)用户态所占用的时间(nice<=0)。 正常情况下只要服务器不是很闲,那么大部分的 CPU 时间应该都在此执 行这类程序 ?(sy) system:CPU 处于内核态所占用的时间,操作系统通过系统调用(system call)从用户态陷入内核态,以执行特定的服务;通常情况下该 值会比较小,但是当服务器执行的 IO 比较密集的时候,该值会比较大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附件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硬件 46寸液晶屏体参数要求: 1.采用三星/夏普/飞利浦/LG/, 46寸TFT LCD-DID面板,采用S-PVA或IPS 技术, WLED直下式LED背光。 2.整机全金属结构,无电磁辐射和抗电磁干扰。 3.双边拼缝为≤5.5mm。 4.分辨率1920*1080。 5.★亮度500cd/㎡。 6.画面比率16:9。 7.★对比度≥3500:1。 8.支持7X24小时工作。 9.支持1路HDMI输入,1路DVI输入、1路DP输入、至少4路视频输入,1 路VGA输入、1路YPbPr输入,2路视频信号输出,2个RJ45接口,地址拨码。 10.大屏应具有防烁伤技术,可有效防止液晶屏被灼伤,能很好的解决在静止画 面时液晶分子容易被损伤的情况,有效延长液晶屏的使用寿命。 11.大屏应采用3D高画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即3D数字梳状滤波和3D数字图 像降噪技术,大大消除图像细节的杂波干扰、边缘锯齿现象。(提供第三方技术证明文件), 12.支持3D高画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RC智能自适应数字处理技术、H2S宽动 态技术, 13.应用最新色彩校正技术及独特宽视角处理技术,对动、静态图像画面处理更 具专业性,可视角度可达178°以上,使得画质清晰、逼真,还原性更好、层次感更突出, 14.★大屏具有智能温控节能技术,可自动感应当前工作温度,自动开启或关闭 散热风扇,更加节能环保,减小噪音产生。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设定温度值,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智能温控系统会自动出现高温提醒标志,提醒用户当前显示单元工作温度过高。(可提供软件操作界面)。

15.大屏应具有节能工作模式,支持正常显示、节能模式、睡眠模式、关闭等多 种模式选择,合理利用资源,节能环保。 16.液晶拼接屏必须提供抗震试验合格检测报告。 17.液晶拼接屏必须提供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18.★要求原厂家提供国家强制产品认证证书及试验报告(3C证书)。 19.★要求原厂家提供国家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及试验报告(节能证书)。 20.★要求原厂家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证书)。 21.★要求原厂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证书)。 22.★液晶屏产品必须提供厂家A屏证明文件。 23.★要求厂商提供原厂授权,售后服务承诺书原件。 多屏处理器参数要求: 1.LCD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几个相同或不同的动态(视频)和静态(计算机数 据)画面,支持NTSC、PAL全制式视频信号输入,各类视频信号可输入到多屏处理器,这些视频信号可以在组合屏上以整屏、单屏、屏体组合显示,实现跨屏、漫游叠加等功能,对于所有的视频信号保证实时性。 2.采用插槽式全硬件构架,无 CPU 和操作系统,免除PC架构,响应慢等缺陷, 多总线并行处理,处理功能强大,无病毒感染风险,安全性好。 3.具有多种信号输入格式,本系统要求满足8路最高支持1080p视频信号,8 路VGA信号,8路DVI信号8路HDMI输入,12路DVI信号输出。 4.系统处理信号功能:对信号源进行完善的处理,包括转接、分配、切换、倍 频、分割、多屏拼接等等,达到信号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显示系统能轻易地获取任意一个或多个所需的信号,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需要。各种信号均可灵活显示。 5.具有最新高速数字阵列矩阵通道切换技术,用户不需要再另外增加矩阵,便 可以实现通道之间的任意切换及显示。 6.视频信号:如来自于监控录像系统、DVD等视频信号。 7.非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信号:如来自笔记本电脑、本地用户终端、某台特定的 终端信号。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一、频率特性四、稳定裕度 二、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三、频率域稳定判据 本章主要内容: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2 系统带宽的选择 3 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4 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1 频带宽度 当闭环幅频特性下降到频率为零时的分贝值以下3分贝时,对应的频率称为带宽频率,记为ωb。即当ω>ωb 而频率范围(0,ωb)称为系统带宽。 根据带宽定义,对高于带宽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系统输出将呈现较大的衰减,因此选取适当的带宽,可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但带宽过窄又会影响系统正弦输入信号的能力,降低瞬态响应的速度。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对于频率宽度的确定必须兼顾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高频干扰的要求。 2、I型和II型系统的带宽 2、系统带宽的选择 由于系统会受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端不可避免的存在确定性扰动和随机噪声,因此控制系统的带宽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种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即应使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对扰动信号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总而言之,系统的分析应区分输入信号的性质、位置,根据其频谱或谱密度以及相应的传递函数选择合适带宽,而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带宽来进行的。 3、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1、尼科尔斯图线 设开环和闭环频率特性为 4、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工程中常用根据相角裕度γ和截止频率ω估算时域指标的两种方法。 相角裕度γ表明系统的稳定程度,而系统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时域指标σ%、ts。 1、系统闭环和开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系统开环指标截止频率ωc与闭环带宽ωb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两个稳定程度相仿的系统,ωc 大的系统,ωb也大;ωc小的系统,ωb也小。 因此ωc和系统响应速度存在正比关系,ωc可用来衡量系统的响应速度。又由于闭环振荡性指标谐振Mr和开环指标相角裕度γ都能表征系统的稳定程度。 系统开环相频特性可表示为

电机的性能参数指标

一、旋转电机有哪些性能参数指标? 1.异步电动机主要数据 1)、相数 2)、额定频率(Hz) 3)、额定功率kW 4)、额定电压V 5)、额定电流A 6)、绝缘等级 7)、额定转速(极数)r/min 8)、防护性能 9)、冷却式 2.异步电机主要技术指标 a)效率η: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与输入电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b)功率因数COSφ:电动机输入有效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c)堵转电流IA: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从供电回路输入的 稳态电流有效值。 d)堵转转矩TK: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所产生转矩的 最小测得值。 e)最大转矩TMAX: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运行温度下,转速不 发生突降时所产生的最大转矩。 f)噪声:电动机在空载稳态运行时A计权声功率级dB(A)最大值。 g)振动:电动机在空载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mm/s)。

3.电动机主要性能中分为:一是起动性能;二是运行性能: 起动性能有:起动转矩、起动电流。一般起动转矩越大越好,而起动时的电流越小越好,在实际常以起动转矩倍数(起动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Tst/Tn)和起动电流倍数(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Ist/In)进行考核。电机在静止状态时,一定电流值时所能提供的转矩与额定转矩的比值,表征电机的起动性能。 运行性能有: 效率、功率因数、绕组温升(绝缘等级)、最大转矩倍数Tmax/Tn、振动、噪声等。 效率、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越大越好,而绕组温升、振动和噪声则是越小越好。 起动转矩、起动电流、效率、功率因数和绕组温升合称电机的五大性能指标。 二、电动机计算常用的公式 1、电动机定子磁极转速n=(60×频率f)÷极对数p 2、电动机额定功率P=1.732×线电压U×电流I×效率η功率因数COSΦ 3、电动机额定力矩T=9550×额定功率P÷额定转速n 三、防护型式IPXX (GB/T 4208 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 防护标志由字母IP和两个表示防护等级的表征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带电部分和触及壳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表示防水等级)。 对特殊应用和适用于规定气候条件的电机,其外壳防护等级的表示法由表征字母、两位表征数字和补充字母三部分组成。 IP 4 4 □ 补充字母 第二位表征数字 第一位表征数字 表征字母 1、第一位表征数字表示外壳对人和壳部件提供的防护等级。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一、频率特性四、稳定裕度 二、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三、频率域稳定判据 本章主要内容: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2 系统带宽的选择 3 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4 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五、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 控制系统的频带宽度 1 频带宽度 当闭环幅频特性下降到频率为零时的分贝值以下3分贝时,对应的频率称为带宽频率,记为ωb。即当ω>ωb 而频率范围(0,ωb)称为系统带宽。 根据带宽定义,对高于带宽频率的正弦输入信号,系统输出将呈现较大的衰减,因此选取适当的带宽,可以抑制高频噪声的影响。但带宽过窄又会影响系统正弦输入信号的能力,降低瞬态响应的速度。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对于频率宽度的确定必须兼顾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高频干扰的要求。 2、I型和II型系统的带宽 2、系统带宽的选择 由于系统会受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端不可避免的存在确定性扰动和随机噪声,因此控制系统的带宽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各种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即应使系统对输入信号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对扰动信号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总而言之,系统的分析应区分输入信号的性质、位置,根据其频谱或谱密度以及相应的传递函数选择合适带宽,而系统设计主要是围绕带宽来进行的。 3、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

1、尼科尔斯图线 设开环和闭环频率特性为 4、闭环系统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转换 工程中常用根据相角裕度γ和截止频率ω估算时域指标的两种方法。 相角裕度γ表明系统的稳定程度,而系统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时域指标σ%、ts。 1、系统闭环和开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系统开环指标截止频率ωc与闭环带宽ωb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两个稳定程度相仿的系统,ωc大的系统,ωb也大;ωc小的系统,ωb也小。 因此ωc和系统响应速度存在正比关系,ωc可用来衡量系统的响应速度。又由于闭环振荡性指标谐振Mr和开环指标相角裕度γ都能表征系统的稳定程度。 系统开环相频特性可表示为

滤波器主要参数与特性指标(优.选)

滤波器的主要参数(Definitions): 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滤波器通带的频率f0,一般取f0=(f1+f2)/2,f1、f2为带通或带阻滤波器左、右相对下降1dB或3dB边频点。窄带滤波器常以插损最小点为中心频率计算通带带宽。 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指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右边频点及高通滤波器的通带左边频点。通常以1dB或3dB相对损耗点来标准定义。相对损耗的参考基准为:低通以DC处插损为基准,高通则以未出现寄生阻带的足够高通带频率处插损为基准。 通带带宽(BWxdB):指需要通过的频谱宽度,BWxdB=(f2-f1)。f1、f2为以中心频率f0处插入损耗为基准,下降X(dB)处对应的左、右边频点。通常用X=3、1、0.5 即BW3dB、BW1dB、BW0.5dB 表征滤波器通带带宽参数。分数带宽(fractional bandwidth)=BW3dB/f0×100[%],也常用来表征滤波器通带带宽。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由于滤波器的引入对电路中原有信号带来的衰耗,以中心或截止频率处损耗表征,如要求全带内插损需强调。 纹波(Ripple):指1dB或3dB带宽(截止频率)范围内,插损随频率在损耗均值曲线基础上波动的峰-峰值。 带内波动(Passband Riplpe):通带内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量。1dB带宽内的带内波动是1dB。 带内驻波比(VSWR):衡量滤波器通带内信号是否良好匹配传输的一项重要指标。理想匹配VSWR=1:1,失配时VSWR<1。对于一个实际的滤波器而言,满足VSWR<1 BWdBBWdBdiv> 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 ,形成波腹;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 ,形成波节。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驻波比是驻波波腹处的电压幅值Vmax与波节处的电压幅值Vmin之比。 回波损耗(Return Loss):端口信号输入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的分贝(dB)数,也等于|20Log10ρ|,ρ为电压反射系数。输入功率被端口全部吸收时回波损耗为无穷大。 回波损耗,又称为反射损耗。是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的反射,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 从数学角度看,回波损耗为-10 lg [(反射功率)/(入射功率)]。 回波损耗愈大愈好,以减少反射光对光源和系统的影响。 阻带抑制度:衡量滤波器选择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对带外干扰信号抑制的越好。通常有两种提法:一种为要求对某一给定带外频率fs抑制多少dB,计算方法为fs处衰减量As-IL;另一种为提出表征滤波器幅频响应与理想矩形接近程度的指标——矩形系数(KxdB<1),KxdB=BWxdB/BW3dB,(X可为40dB、30dB、20dB等)。滤波器阶数越多矩形度越高——即K越接近理想值1,制作难度当然也就越大。 延迟(Td):指信号通过滤波器所需要的时间,数值上为传输相位函数对角频率的导数,即

佛山电台制播系统集成及附属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佛山电台制播系统集成及附属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1.1.系统概述 佛山新闻中心电台集成工程是佛山电台技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各个直播室设备、录音室设备、总控机房设备、计算机房设备、新闻信息中心设备、多媒体机房设备按照采购人提供的系统集成图安装到位并完成连接,完成佛山电台所有的技术播出、制作、管理、监控、信号分配等功能,并能高效正常运作。 佛山电台系统集成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 1、直播、录音等功能室音视频设备安装工程; 2、总控机房安装工程; 3、计算机房安装工程; 4、总控及周边设备采购。 1.2.系统组成和集成要求 1.2.1制播功能室音视频设备安装工程 1)制播功能室音视频设备安装工程涵盖了4间节目直播室、新闻直播室、简讯直播室、新闻 信息中心、空中直播室、18间录音室、广告制作室、8间新闻剪辑室、常规技术值班室、80平米多媒体机房、80平米录音棚、160平米大录音棚、CD音带库及会议室。所有制播功能室必须按照采购人提供的系统集成图进行施工安装。 2)直播室的安装涉及到网络矩阵调音台的安装,由于该系统集成度较高,专业性强,要求必须配 合相关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调试。 3)要求完成所有功能室的所有播出设备的安装和信号连接;同时也包含时钟、电视机及所有视频 监控设备的安装和接线。 4)多媒体机房为音视频后期编辑的机房,暂时没有终端设备,一切线材必须上跳线盘。 5)新闻信息中心工作区域的设备布置,要体现现代媒体的前卫风格。信息中心系统搭建要实现具 备丰富的外来信号源,如电视、卫星高效率。 6)会议室集成工程为将会议室建设成为多功能会议室,需要满足播放音视频、扩声、录音等需求 (所需设备另见设备采购清单)。 7)音视频系统集成相关功能室框图见下图。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模拟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知识点归纳: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指涉及有效性、可靠性、标准性、经济性及可维护性等,但设计或评价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速度”,而可靠性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来说,有效性可以用消息占用的有效带宽来度量,可靠性可以用接受端输出的信噪比来度量。 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度量其有效性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可靠性主要指标是差错率。 数字系统的性能指标 有效性 有效性时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数量上的表征,时指给定信道和时间内传输信息的多少。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通常用码元速率RB、信息速率Rb和频带利用率衡量。 1.码元速率 码元速率RB也称为传码率、符号传输速率等定义:码元速率RB是指每秒钟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例如,某系统在 2 秒内共传送 4800 个码元,则该系统的传码率为 2400B 。 虽然数字信号由二进制和多进制的区分,但码元速率与信号的进制无关,只与一个码元占有时间Tb有关,RB=1/Tb。 2 .信息速率 定义:信息速率(Rb)是指每秒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比特/秒(bit/s),简记(b/s) 例如,若某信源在 1 秒钟内传送 1200 个符号,且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l ( bit ),则该信源的信息传输速率 =1200b/s 或 1200bps 。对于传输二进制数字信号,则Rb为二进制码元数目/秒,对于传输N二进制数字信号,有Rb=RBlog2M 式中RB为M进制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二进制时,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数值相等,只是单位不同。 3.频带利用率 在比较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时,仅仅看他们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不够的。因为即使是两个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速率相同,他们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也可能不同。从而效率也不同。对于相同的信道频带,传输的信息量越来越高。所以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指标(有效性)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即 n=符号传输速率/频带宽度(波特/赫) 对于二进制传输,则可以表示为 n=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宽度(比特/秒*.赫) 可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