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定额知识总结

钻井定额知识总结

钻井定额知识总结
钻井定额知识总结

钻井定额相关知识学习

石油与天然气埋藏在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深的油气层中,把地下的石油与天然气开采到地面,需要一个通道,这个通道被称为井眼。利用钻井设备在地层中钻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的工作就叫钻井。

石油(气)钻井分类很多,按照钻井深度可划分为浅井、中深井、深井和超深井;按照钻井区域划分陆地钻井和海上钻井(浅海井和海洋井);按照井眼轨迹可划分为直井、斜直井、定向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不同的钻井类型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量及技术含量不同,因此工程造价也不同。所以做钻井定额之前要先了解钻井的这些基本信息。

1).直井:采用一般的钻井工艺,井身质量(井斜标准)在设计规定的要求范围内所钻的井。井眼轨迹大体是直的。

2). 斜直井:根据设计井斜角和方位角的要求,从地面一开始就钻出一条斜直的井眼轨迹的井。

3).定向井:采用特殊的钻井工艺,使井斜和井眼形状,按设计目标、方位和距离所钻的井。特点是井眼轨迹为倾斜状。:

①、丛式井:采用特殊的钻井工艺,在一个井场内按照钻井设计要求,向不同的方位和距离钻两口以上的井。特点是:一个井场内有两个以上的井口(包括直井和定向井),地面有几个井口,地下就有几个对应的井底。

②、分支井(多底井):采用特殊的钻井工艺和手段,在一个井筒内按设计规定要求,向不同的方向和距离钻两个以上的井眼。特点是:下部有多个井底(眼),并呈放射状向不同方向展开,地面只有一个井口。

③、多目标井:可以同时穿过断块上非垂直剖面上多套(两套和两套以上)含油、气层的定向井,起到一口井顶多口直井的作用。

4).水平井:

水平井:井斜角等于或大于86°,达到水平段以后,井眼在目的层中继续延伸一定长度的定向井。

5).大位移井:通常是指井的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HD/TVD)等于或大于2的定向井或

2. 常用主要钻井指标

1).钻井周期:从第一次开钻到全井钻进结束所用的时间。

2).建井周期:从钻机搬迁安装到完成井为止的全部时间。

3).井身结构:指的是钻头钻深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的套管层数、直径、深度、

4) .完井:钻井和固井作业结束,声、放、磁测井和试压结束的时间(裸眼完井以打完悬空水泥塞时间为准)。

5).进尺:钻头钻进的累计长度,单位:米。

6). 钻时:钻进单位进尺所用的时间,小时、分。

1. 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就是开钻前的准备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是:踏勘井位、落实水源、修筑道路、土方工程施工、基础施工、井架安装、钻机搬迁与安装、水、电、讯的敷设和防冻保温设施安装,以及备齐开钻钻具和用料,做好钻井准备(包括挖园井和下导管)。

2. 钻进工程

钻进工程就是从开钻到钻至目的层的地层掘进过程。钻进可分一次开钻、二次开钻或多次开钻。主要工程内容是:钻进(起下钻)、取心,以及在钻进中与固井、录井、测井、井壁取心、中途测试的配合工作。钻井液、管具和特殊钻井技术服务等贯穿于钻进的全过程。

钻进工程是钻井的主体工程,其工程技术水平和质量,以及各相关工种、技术服务、钻井各环节工作的协调配合,是安全钻进,缩短钻井周期,降低材料消耗,决定工程造价高低及勘探投资效益高低的关键。

3. 完井工程(完井作业)

完井工程就是在钻达设计或补充设计要求的完钻井深,按设计确定的完井方法进行施工,直至交井的全部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是:完井电则、井壁取心、下油层套管、油层套管固井、测声幅、试压、装井口等作业项目。

完井阶段虽然进尺工作量很少或没有,但是测井、测试等作业项目多,材料用量大,费用发生多,特别是下套管井完井期间费用发生较多。完井也是井下复杂与事故多发阶段,固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口井的成功与失败。

建井周期(天)=钻井周期(天)+搬迁安装时间/24

钻井周期(天)=∑生产时间+∑非生产时间

钻机拆迁安装时间=指开始搬迁起至第一次开钻止的时间

钻井作业时间包括:纯钻进时间、起下钻时间、接单根时间、循环泥浆时间、辅助维修时间;

其他基本作业时间包括:表层作业时间、技套作业时间、完井作业时间、测井作业时间;

完井作业时间:指钻至目的层井深起钻到测完固井(裸眼除外)的时间;

非生产时间包括:组织停工、事故、复杂情况处理时间;

取芯作业时间:指从钻至取芯目的层起钻完到取心完毕或扩眼起钻完的时间,包括循环处理泥浆时间、取芯钻进时间、割心时间、起下钻时间、扩眼时间。

钻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钻井工程费用由工程直接费、间接费、风险费、计划利润、定额编制测定费、基地服务费、税金构成。

1、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直接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和折旧费)+其他直接费(钻前准备工程费+井控及固控摊销费、运输费、设备修理费、钻井工具修理费、保温费、设备保险费、科技进步发展费、健康安全环保费、其他费用)构成

(一)钻前工程费用

1.口井土地征用费(元/口井)=永久性征地费+临时征地费+其它费用

2.井场道路修建费=道路修建预算费用定额(元/km)*设计道路长度(km)

3.井场平整土方费=井场平整土方费用定额(元/km2)*井场面积(km2)

4.井场设备基础建筑费=∑各类基础费用预算定额(元/个)*基础个数

5.井场水暖电安装费=∑各类安装费用预算定额(元/井次)*设计工程量(井次)

6.设备动迁费=∑单价(元/吨·公里)*各类设备搬迁工作量标准(配车总吨位)*搬迁距离(km)

7.设备安装调试费=∑各类设备安装调试费用定额(元/日)*调试额定工作日

(二)钻井工程费用

1.钻井人工费=各类钻机人工费用定额(元/月)*预算建井周期(月)

2.燃料动力费(油料费)=油料定额(吨/台月)*油料单价*预算钻井周期(台月)

3.钻头费=钻头费用定额(元/m)*设计井深(m)

4.钻井液费用=钻井液费用定额(元/m)*设计井深(m)

5.钻具摊销费=钻具摊销费定额(元/m)*设计井深(m)

6.动力钻具费=动力钻具预算定额(元/次)*使用动力钻具次数

或=动力钻具使用单价(元/h)*使用时间(h)

7.钻井工具摊销费(井口工具)=钻井工具摊销预算定额(元/m)*设计井深(m)

8.一般常用材料费=一般常用材料费用预算定额(元/台月)*预算钻井周期(台月)

9.折旧费=机械设备折旧预算费用定额(元/台月)*预算建井周期(月)

10.修理费=机械设备修理费预算定额(元/台月*预算钻井周期(台月)

11.井控装置摊销费=井控装置摊销预算定额(元/台月)*预算钻井周期(台月)

12.固控装置摊销费(净化装置摊销费)=固控装置摊销费预算定额(元/台月)*预算钻井周期(台月)

(三)固井工程费用

1.套管费=∑各层段套管单价(元/t)*各层段套管重量*(1+附加系数)

2.套管附件费=∑相关套管附件单价(元/个)*各层段套管附件数量

3.水泥材料费=表层水泥单价(元/t)*水泥用量(t)+技套水泥单价(元/t)*水泥用量(t)+油层水泥单价(元/t)*水泥用量(t)

4.水泥外加剂费=∑各水泥外加剂单价(元/t)*水泥外加剂用量(t)

5.固井施工作业费=人工费+机械费+路途行驶费

(四)钻井其它直接费

1.野营房摊销费=野营房摊销预算费用定额(元/月)*预算建井周期(月)

2.运输费=运输单价(元/台月)*预算钻井周期

3.水费=水单价(元/t)*用水量定额(吨/台月)*预算建井周期(月)

4.保温费=保温费预算定额(元/台月)*冬季施工钻井周期(台月)

5.其它费=其它费预算定额(元/台月)*预算建井周期(月)

2、间接费由企业管理费和财务费用构成

对应钻时统计表填写说明:

1.区块划分表:区块的划分根据各分公司的区块划分标准来填写对应的区块名称、区块

平均运距(某区块所有井到目标地点的平均运距)、划分原则及以哪里为起点。

2.单井钻时统计表:主要要理清钻井的周期和钻井的分层,此外还要注意井身结构。

建井时间=钻井周期(天)+搬迁安装时间/24

实际钻井周期(天)=∑生产时间+∑非生产时间

生产时间=钻井时间合计+测井时间+固井时间+辅助时间

钻井时间合计=纯钻时间+(,,,)

非生产时间=复杂情况+事故+修理+组织停工+自然停工+其他

钻井周期井别可分为探井(区域探井、预探井和详探井也叫评价井)和开发井(油气井和注水注气井);

纯钻时间、测井时间、固井时间、辅助时间、钻进时间合计都要划分到对应的地层。如果分层深度在钻时分析表中正好。就直接把该地层的时间相加即可。如果分层深度在钻时分析表中不正好,把完整的数据相加,不完整的要按照所占百分比例计算。

井型可以分为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

完钻层为就是钻至的最底层所在的层位。

其中年度、井号、区块、井别、井型、完井层位、钻机类型、完井井深、井斜角(最大)、水平位移(最大闭合距)、水平段长(只针对水平井)、井身结构、对应开深、井眼尺寸、钻遇地层、钻遇地层代码、地层分层等数据都可以在井史中查询到。

完井天数为投产或探井试油等时间,例如射孔压裂酸化酸洗试油的时间。

根据地层的分层标准和一开二开对应的井深整理对应层的相关数据。

3.取芯时间统计表中先在井史中找到相应的取芯井段。根据钻时表填写对应取芯段的地层和井眼尺寸。取芯进尺就是对应取芯段的长度。取芯钻时作业时间就是从下取芯钻头到出芯所用的时间。

4.动力钻具表的主要是统计动力钻具工作时间的。辅助时间是指地面的安装时间、配钻具、马达试运行,修理时间和其他突发事件等。进尺就是钻进的起止段长度。

5.钻头表就是根据井史中钻头使用情况表填写对应项。

6.施工补偿统计表就是统计每口井的施工补偿费用。

7.套管消耗量表主要是统计对应井的表层套管和油层套管的规格型号、套管尺寸、壁厚、长度、单重等数据,计算出对应的数量,根据单价(不含税)计算出所需套管的费用金额。

8.套管附件表主要是统计套管附件的消耗量的。方法如套管表。

9.固井添加剂消耗统计表同上。

10.钻井液材料消耗统计表同上。

11.钻前统计表主要是统计钻前的工作量的,包括土地征用费、井场道路修建费、井场平整土方费、井场设备基础建筑费、井场水暖电安装费、设备动迁费、设备安装调试费等。这些资料一般是有施工方提供。

12、单井施工成本是把钻井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分开。主要包括钻井、估计、技术服务、材料费等。

(1)单项钻时定额的计算按下述办法进行:

①开发井、探井及水平井的钻时定额:

钻井口数为三年对应基准井钻井总口数;平均厚度为三年基准井对应地层厚度的平均值;平均井深为三年对应基准井井深的平均值;

钻进作业钻时 =平均钻进作业时间/平均厚度

其它基本作业钻时=平均其他基本作业时间/平均井深

非生产作业钻时 =平均非生产时间/平均井深

②取芯钻时定额:取芯总进尺为对应地层取芯进尺之和;取芯钻进作业时间为对应地层取芯时间之和。取芯钻时 = 取芯钻进作业时间/取芯总进尺。

(2)单井周期计算公式

钻井周期=Σ(钻进作业钻时*层厚)+(其它基本作业钻进+非生产作业钻时)*井深+ (取芯钻时*进尺)

建井周期=钻井周期+搬迁安装时间

2011-6-1

管福荣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复习题3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复习题 1. 静液压力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其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与液柱的垂直高度或深度有关。 2. 静液压力梯度的大小与液体中溶解的矿物或气体的浓度有关。 3.液柱的静液压力随液柱垂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4.上覆岩层压力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该处以上的岩石基质和岩石孔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5.上覆岩层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6.地层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亦称地层孔隙压力。 7.异常高压超过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 >Ph)称为异常高压。 异常低压低于正常地层静液压力的地层压力(Pp

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学考点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概述。 1.选择: A管理概念: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有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B主体: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由担任主管工作的人或小组来完成; 管理的对象:一切可调用的资源 管理的目标:有效率地完成组织既定目标,达成期望效果 管理的本质: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或过程) 管理的职能:获取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管理的核心:协调人际关系 C.评价管理工作有效性指标:效率,效果 D管理的科学与技术之争1.作为科学的管理,客观规律性,可检验性和系统性。2.作为艺术的管理,正是指管理是一门艺术,正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它有很强的技艺和技巧性。3.离不开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又离不开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E.系统组织是(开放式)的 F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决定、制约和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消极被动的或者积极主动的适应。 组织环境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____.一般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都会发生影响、都会起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有环境____任务环境,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和经常性的亦即特殊影响和特定环境。 G管理职能的拓展:1.决策是各项管理职能的核心2.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3.协调是管理工作的本质要求H. pdca循环:提出者:美国戴明。p计划-d执行-c检查-a行动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pdca循环特点:1.大环带小环。2.阶梯式上升 I古典管理理论: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三个基本出发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实行重要的精神变革——心理革命 J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和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员工报酬(8)集权原则(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合作实质:统一指挥和等级制度 2.简答.A管理的六大职能: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沟通、控制。 B按组织中所处层级,将管理者划分为: 高级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高级管理决策的执行者(执行层),基层管理者(作业层) C管理者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判断者) D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事技能。(中层管理者)3.概念技能(1思想技能。2设计技能) E西方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开创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2)近代的“人际关系”——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霍桑试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行为科学” (3)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罗德3孔茨管理丛林,西蒙决策理论。法约尔管理过程权变管理,德鲁克经验管理,数量管理(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 F:泰罗具体方法:1.科学作业管理2.计件付酬原理3.计划与作业分离原理。4.职能组织原理。5例外管理原理。。6.人事管理原则 G法约尔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韦伯,组织权力的类型:@@@ 传统的权力形式(效率最低)@@@超凡的权力形式(对某人所持有的非凡性的热爱)@@@ 法理性的权力形式(最理想)

钻井井控知识题库

钻井井控基本知识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井控: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简称。 2、溢流: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大于泵的排量,停泵后井口自动外溢的现象称之为溢流或井涌。 3、井喷:当井底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时,井内流体就会大量喷出,在地面形成较大喷势的现象称之为井喷。 4、井喷失控:井喷发生后,无法用常规方法控制井口和压井而出现井口敞喷的现象称之为井喷失控。 5、油气侵:油或天然气侵入井内后,在循环过程中,泥浆槽、液池面上有油或气泡时,称之为油气侵。 6、井控工作中“三早”的内容:早发现、早关井和早处理。 7、一级井控:指以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合理的钻井技术措施,采用近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安全钻穿油气层的井控技术,又称主井控。该技术简单、安全、环保、易于操作。 8、二级井控:溢流或井喷后,按关井程序及时关井,利用节流循环排溢流和压井时的井口回压与井内液柱压力之和来平衡地层压力,最终用重浆压井,重建平衡的井控技术。 9、三级井控:井喷失控后,重新恢复对井口控制的井控技术。 10、静液压力:由井内静液柱的重量产生的压力,其大小只取决于液体密度和液柱垂直高度。 11、地层压力:指作用在地层孔隙中流体上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12、地层破裂压力:指某一深度处地层抵抗水力压裂的能力。当达到地层破裂压力时,地层原有的裂缝扩大延伸或无裂缝的地层产生裂缝。 13、波动压力:由于钻具在井内流体中上下运动而引起井底压力减少或增加的压力值。是激动压力和抽吸压力的总称。 14、井底压力:指作用在井底上的各种压力总和。 15、井底压差:指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16、压井:是发现溢流关井后,泵入能平衡地层压力的压井液,并始终控制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空隙压力,排除溢流,重建井眼与地层系统的压力平衡。

采油工程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 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曲线。 表皮效应:由于钻井、完井、作业或采取增产措施,使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变差或变好,引起附加流动压力的效应。 表皮系数:描述油从地层向井筒流动渗流情况的参数,与油井完成方式、井底污染或增产措施有关,可由压力恢复曲线求得。 井底流动压力:简称井底流压、流动压力或流压。是油、气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它表示油、气从地层流到井底后剩余的压力,对自喷井来讲,也是油气从井底流到地面的起点压力。 流压: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既是油藏流体流到井底后的剩余压力,也是原油沿井筒向上流动的动力。 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与渗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可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即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曲线的负倒数。 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油井流入动态: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和井底流压的关系,反应了油藏向该井供液能力。 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 滑脱损失: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 流动效率:油井在同一产量下,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表示实际油井完善程度。 持液率:在气液两相管流中,单位管长内液相体积与单位管长的总体积之比。 Vogel 方法(1968) ①假设条件: 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溶解气驱油藏。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 c.忽略重力影响; 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 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 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 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原油流量相同。 ②Vogel方程

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知识点

《个人与团队管理》各章知识点 第一单元自我规划 第1章:思考你的目标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方法,你的工作当中的哪些方面适合应用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头脑风暴法的规则遵循两个独立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不能同时进行。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比如: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头脑风暴法。 例:培养创造型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一个方面。(对) 2、什么是头脑风暴法?个人和集体使用头脑风暴进行创造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为了克服阻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个人头脑风暴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但是思路狭窄;团队头脑风暴法能够集中很多人的意见,但是人们往往会有所顾虑。3、假如你现在面对职业或工作的选择,你会采用什么手段来面对这些选择?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来讲包括: 改变境遇 积极进取——使自己更加适应; 面对其他挑战,如参加训练和培训; 改善工作环境; 授权给其他人,让他们承担一些日常事务。 改变自己 检查自己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和心中想的是否一致; 改变行为; 发展在其他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改变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适应工作; 将工作看作达到目标的方法; 通过降低问题的重要性来改变看法——更注重工作之余的生活。 离开 4、请思考你是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的。 制定目标时首先应该分析自己的现状,考虑自己的选择,这种情况可以用个人头脑风暴法来进行,但是一定要遵循头脑风暴法的规则。 制定计划:可以按照计划的时间长短进行,长期计划一般是提纲挈领的;而短期的计划则是详细具体的,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应该具体详细。当然其他的方法也可以。 第2章:自我认知 1、什么是自我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了解自己和他人的? 自我认知是情感智能框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情感,主要包括:情感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评估、自信等。一般通过测试,视个人情况而定,只要合理即可。 一般来说: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换角度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反馈意见等都能帮助你去理解自己和他人。 例:情感智能框架中的认知包括( D )。

钻井知识点

1.钻具口型 5寸(127mm)钻杆411*410扣型、外径127mm、内径108mm。 7寸(178mm)钻挺411*410扣型、外径178mm、内径 71.40mm 8寸(203mm)钻挺631*630扣型、外径203mm、内径 71.40mm 1)完整的钻杆接头代号由四部分组成: 对于内平、贯眼、正规型接头螺纹,接头螺纹代号用接头所配钻杆通称外径(以英寸为单位)和代表接头接头类型的符号来表示,而对于数字型接头,用NC和和表示螺纹基面中径尺寸(1/10in)的数字表示。如4IF_42X表示配外径为4in(101.6mm)钻杆、线密度为20.8kg/m、X级钻杆用内平式接头。NC50_62E表示陪外径 5in(127.00mm)、线密度29.0kg/m、E级钻杆用数字型接头。 2)钻挺的扣型表示方法 NC26_35,表示扣型短横线“_”前面的两位数字是以英制单位表示的丝扣节圆直径,后两位数字是以英制单位表示的外径尺寸。 水龙头下端扣型(631) 上旋塞(631*630) 方钻杆扣型(521*630) 转换接头(411*520) 下旋塞(411*410) 方保接头(411*410) 书写钻具组合时规范为:外径+名称+长度 合川001-83-H1井二开双扶通井钻具组合 ○1311.2mm钻头*0.29m+○1203mm双母接头*0.81m+○1203mm回压凡尔*0.5m+○1 310mm扶正器*1.72m+○1203mm无磁钻挺*9.01m+○1210mm转换接头*0.48m+○1 308mm扶正器*0.97m+○1219mm转换接头*0.46m+○1219mm转换接头*0.80m+○1 127mm加重钻杆*27.72m+○1203mm旁通阀*0.50m+○1127mm加重钻杆

钻井工程复习资料

钻井工程 绪论 第一节钻井概述 一、钻井的概念 钻井: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在地层中钻出一个较大孔眼(井眼)的过程。 二、钻井的分类 (一)按目的分类 1.探井:为探明地下地质情况、获取地下油气资源分布及相应性质等方面资料而钻的井。 (1)区域探井:为了解地层年代、地层时序、岩性、厚度、生储盖组合,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预探井:在确定含油气有利构造的基础上,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3)详探井:在已发现油气构造上,为探明含油气的面积和储量,了解油气层产能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2.开发井:以开发为目的,为了给已探明的地下油气提供通道所钻的井,或为了采用各种措施使油气被开采出来所钻的井。 (1)生产井:为完成产能任务和生产油、气所钻的井。 (2)注入井:为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所钻的井。(用于注水所钻的井为注水井,用于注气所钻的井为注气井。) (二)按几何形状不同分类 1.直井:井口与井底在同一条铅垂线上。 2.定向井:井口与井底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 (1)普通定向井:一个井场内仅钻1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 (2)大斜度井:最大井斜角在60°~80°范围内的定向井。 (3)水平井:最大井斜角大于或等于86°,并保持这种井斜角钻完一定长度井段的井。 (4)大位移井:水平位移/垂深>=2的定向井或水平井(或测深/垂深>= 2的定向井或水平井)。 (5)丛式井:在一个井场(海洋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1口直井。 (6)多底井(分支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 (三)按井深不同分类 1.浅井:H<2500m。 2.中深井:25006000m。 (H为完钻垂直井深) (深水钻井:超过500m水深的海洋钻井。超深水钻井:大于1500m水深的海洋钻井。) (四)按温度和压力的高低分类 (1)高温高压井:按国际通用概念,地温超过150度称为高温,地层压力当量密度超过1.8g/cm3或用超过70MPa井口装置时称高压,两者同时具备的井称为高温高压井。 (2)超高温高压井:井底温度超过220度,井底压力超过105MPa的井。 第二节钻井方法 一、概念 钻井方法:为了在地下岩层中钻出所要求的孔眼而采用的钻孔方法。

油田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钻井化学 一、名词解释 1、晶格取代: 2、阳离子交换容量: 3、粘土造浆率: 4、钻井液碱度: 5、钻井液触变性: 6、塑性粘度: 7、钻井液的流变曲线: 8、流变模式: 9、钻井液剪切稀释特性: 10、絮凝剂: 11、页岩抑制剂: 12、抑制性钻井液: 13、水泥浆稠化时间: 14、井漏: 15、剪切稀释特性: 16、压差卡钻: 17、剪切速率: 18、动切力: 19、粘土的吸附性: 20、粘土的凝聚性: 21、触变性: 22、膨润土: 23、钻井液储备碱度: 24、钻井液甲基橙碱度: 25、钻井液滤液酚酞碱度: 26、井喷: 二、填空题 1、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元是和。

2、粘土矿物的性质包括、、、。 3、钻井液的作用、、、等。 4、水泥浆的作用包括、、等。 5、常用的钻井液加重材料有和等。 6、阳离子交换容量是指。 7、晶格取代是指 。 8、钻井液组成是、、。 9、水泥浆的组成是、、。 10、钻井液触变性是指 。 11、宾汉模式中的动切力反映了。 12、改性淀粉是钻井液、改性单宁是钻井液、高粘CMC是钻井液、 13、常用的页岩抑制剂类型、、 14、常见的粘土矿物有、、。 15、按分散介质的性质,钻井液可分为、、三种类型。 16、井壁不稳定的三种基本类型是指、、。 17、影响泥饼渗透率的主要因素有、、。 18、现场常用钻井液降滤失剂按有、、、。 19、在钻井液中,重晶石用做剂,磺化褐煤用做剂,NaOH 用作剂,塑料小球用作剂。 20、粘土矿物1:1型基本结构层由和组成。 21、钻井液流变模式有、、等。 22、物质的分散度越高,单位体积内粒子数越,比表面积越。 23、蒙脱石的层间引力主要是,其水化分散性; 高岭石的层间引力主要是,其水化分散性; 伊利石的层间引力主要是,其水化分散性。

管理沟通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管理沟通原理 1 沟通与管理沟通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 *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激励,创新,交流,联系. *管理沟通是围绕企业经营而进行的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分享过程. *沟通过程由各种要素组成:发送―接受者,信息,渠道,噪音,反馈和环境. 发送―接收者:在大多数沟通中,人们是发送―接收者,即在同一时间即发送又接受. 信息是由一个发送―接收者要分享的思想和情感组成的. 渠道是信息经过的路径 反馈是发送―接收者相互间的反应. 噪音是阻止理解和准确解释信息的障碍.它分成种形式:外部噪音,内部噪音和语义噪音. 环境是沟通发生的地方.环境能对沟通产生重大影响 *外部噪音来自于环境,它阻碍听到或理解信息,如天气热,吵闹. *内部噪音发生在发送―接受者的头脑中,这时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集中于在沟通以外的事情上. 2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 沟通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身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印象是在沟通参与者的头脑中形成的,人们对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作用,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 1)进行沟通的人连续的,同步的发出信息.即不管你在沟通中是否说话,你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中. 2)沟通事件由过去,现在和将来.即我们都依据自己的经验,情绪和期望对各种情形做出反应,这些要素使沟通情景复杂化. 3)沟通的参与者扮演相应的角色.即在沟通中我们扮演不同的的角色,无论这个角色是否由个人关系或社会所确立,不同的人会按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影响它们所导致的沟通. 3 管理沟通的种类 自身内沟通人际沟通小组中的沟通公共场合沟通跨文化沟通 *自身内沟通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沟通,它包括思想,情感和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跨文化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任何时候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沟通. 4 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网络 正式与非正式的沟通网络,非言语沟通 *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环式,全渠道式,Y式. *非正式沟通网络有单串型,饶舌型,机率型,集聚型. *非正式沟通是不受管理层控制的. 5 影响管理沟通的基本因素 1) 外在因素:组织结构;沟通环境.

注水知识点

注水的目的:油田投入开发以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就要不断地消耗油层本身的能量,油层压力就会不断下降,使地下原油不断地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的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提高油层的压力,实现油井稳产高产,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注水注水方式:所谓注水方式就是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排列关系。目前国内外的注水方式主要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我们采油厂目前的注水方式以面积注水为主。 油田水:是一种深埋地下的地下水,常与油、气在一起,或者离油气较近,同存于封闭环境中。油田水按含水层和含油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油层水和外来水两类,油层水分为边水、底水、层间水,外来水分为上部外来水、下部外来水、构造水和人工引入水。 油田水的相对密度一般大于1,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粘度比水大,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油田水因含有各种离子,能导电,所含离子越多,电阻率越低,导电性越强。 水的总矿化度: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一般用每升毫克数来表示;苏联学者苏林按水中几种主要离子的当量比例为指标划分水型,即以Na+/Cl-、(Na+-CL-)/SO42-、(CL- -Na+)/Mg2+成因系数,把天然水划分出四个基本类型: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属于大陆环境中的主要水型,氯化镁型存在和形成于海洋环境,氯化钙型是地壳内部深成环境中的主要类型。 油田水的性质 1)密度 油田水由于溶解盐类比较多,所以矿化度也较高,密度变化较大,一般均大于1。如四川油田三叠系石灰岩气藏水密度为1.001~1.010, 2)粘度 油田水因含有盐分,粘度比纯水高,一般都大于1mPa·s。 3)颜色和透明度 油田水一般不透明,而呈混浊状,并常带有颜色。含氯化氢时呈淡青绿色;含铁质时呈淡红色、褐色或淡黄色。 4)嗅味和味道 当油田水混入少量石油时,往往具有石油或煤油味;含硫化氢时,常有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溶有岩盐的油田水为咸味;溶有泻利盐的油田水为苦味。油田水的化学性质主要有: 5)油田水的离子元素: 油田水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所含的离子元素种类也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离子为: 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Cl-、SO42-、HCO2-、CO32-。 油田水中除上述离子外,还含有一些特有的微量元素,其中有碘、溴、硼、锶、钡等。它们与油、气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若含量甚高,则表明是油、气保存的有利地质环境,所以作为找油、气的间接标志。 油田开发阶段 指整个油田开发过程按产量,含水、开发特点等变化情况划分的不同开发时期,按产量变化可分为产量上升阶段(开发准备到全面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低产收尾阶段。按开发方法可分为一次采油(利用天然能量弹性开采)、二次采油(人工注水注气)、三次采油(注入化学药剂提高驱油效率及热力采油等)。按含水变化可分为无水开发阶段,低含水开发阶段,中含水开发阶段,高含水开发阶段和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无水开发阶段 从油田全面投产至综合含水5%叫无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的油田开发特点是油井基本未见水,地层压力较高,油井生产能力旺盛,油田产量稳定上升。 低含水开发阶段 含水在5%~25%为底含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的油田开发特点是:油田注水见效较好,地层压力逐渐恢复,产量逐步上升,含水上升率缓慢,只有主力层见水,见水层比较集中。 中含水开发阶段 从底含水开发阶段结束至综合含水75%叫中含水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注水全面见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地层压力较高,工艺措施效果明显,这一阶段是油田开发的主要阶段,产量达到最高水平,大部分可采储量在这一阶段采出。在这一阶段中大多数油井多层见水,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开采,经过各种增产及调整措施,中底渗透层充分发挥作用,含水上升率加快,阶段后期使产量逐步进入递减阶段。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 一、管理 ■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 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 领导 控制 ■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 ■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 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

■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 ■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 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 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决策的作用:决策时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决策时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保证。 ■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的信息可靠程度,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4.按照参与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决策的制定过程: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5.选择最优方案。 ■决策的主要方法:1.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哥顿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法。 2.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法) 不确定决策方法:冒险法(大中取大,乐观法则);保 守法(小中取大、悲观法则);折中法。 ■预测的程序: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定性预测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定量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因果预测法) ■决策心理:1.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2.首因效应(“第一感”)

钻井基本知识大归类2

钻井分直井和定向井。定向井可分为:普通定向井、大斜度井、丛式井、多底井、斜直井、水平井等。 普通定向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大斜度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在60°~86°范围内的定向井。丛式井:在一个井场内有计划地钻出的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一口直井。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斜直井:用倾斜钻机或倾斜井架完成的,自井口开始井眼轨道一直是一段斜直井段的定向井。 1、准备工作 定井位:地质师根据地质上或生产上的需要确定井身轴线或井底的位置。 修公路:主要保障能通行重车,有的满载车总重可达39~40吨或更多。 平井场:在井口周围平整出一块场地以供施工之用。井场面积因钻机而异,大型钻机约需120×90m2,中型钻机可为100×60m2。 打基础: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设备不因下陷不均匀而歪斜,要打基础。小些的基础用预制件,大的基础则在现场用混凝土浇灌。 安装:立井架,安装钻井设备。 2、钻进 当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打井方法是旋转钻井法,此法始于1900年。 钻进:钻进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叫钻头。钻进时用足够的压力把钻头压到井底岩石上,使钻头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钻头上边接钻柱,用钻柱带动钻头旋转以破碎并底岩石广井就会逐渐加深。加到钻头上的压力叫钻压,是靠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即减去浮力后的重量)的一部分产生的。 钻柱把地面的动力传给钻头,所以,钻柱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的,井有多深,钻柱就有多长。随着井的加深,钻柱重量将逐渐加大,以致于将超过钻压的需要。过大的钻压将会引起钻头、钻柱、设备的损坏,所以必需将大于钻压的那部分钻柱重量吊悬起来,不使作用到钻头上。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称为悬重,大于钻压需要而吊悬起来的那部分重量称为钻重。亦即钻压=悬重一钻重。 井加深的快慢,即钻进的速度,用机械钻速或钻时表示。机械钻速是每小时破碎井底岩石的米数,即每小时进尺数。钻时是每进尺1m所需时间,以分钟表示。此二者互成倒数。 洗井:井底岩石被钻头破碎以后形成小的碎块,称为岩屑。岩屑积多了会妨碍钻头钻切新的井底,引起机械钻速下降。所以必需在岩屑形成以后及时地把它们从井底上清除掉,并携出地面,这就是洗井。 洗井用洗井液进行。洗井液可以是水、油等液体或空气、天然气等气体。当前用得最多的是水基泥浆,即粘土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也有人称洗井液为钻井液,但多数人则把各种洗井液统称之为泥浆。 钻柱是中空的管柱,把洗井液经钻柱内孔柱入井中,从钻头水眼中流出而冲向井底,将岩屑冲离井底,岩屑随同洗井液一同进入井眼与钻柱之间的环形空间,向地面返升,一直返出地面,见图3-1。岩屑在地面上从洗井液中分离出来井被清除掉,不含岩屑的洗井液再度被注入井内,重复使用。洗井液为气体时则不再回收。

层序地层学知识点总结

层序地层学 (一)、层序 1.层序:层序是由不整合面或与其对应的整合面作为边界的、一个相对整合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层序列,是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本地层单元。 2.巨层序或大层序:它是比层序大得多的最高一级层序,可以与旋回层序中的一级旋回对应,包括若干个层序。在层序地层分级体系中应为一级层序。 3.超层序:超层序是比层序大的二级层序,包括几个层序,一般认为超层序应是比巨层序小比层序大的一类层序,是与二级旋回相对应的二级层序。 4.构造层序:构造层序是以古构造运动界面为边界的一类层序。构造层序与巨层序或大层序相当,是一级层序。 5.层序地层学:是根据地震、钻井及露头资料,结合有关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解释,对地层格架进行综合解释的一门科学。 6.不整合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的界面,具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7.可容空间:由海平面上升或地壳下沉或这两种作用联合而形成的沉积物可以沉积的空间场所。指沉积物表面与沉积基准面之间或供沉积物充填的所有空间。 8.海泛面:是一个将新老地层分开,其上下水深明显地急剧变化的一个界面。 初次海泛面:是Ⅰ型层序内部初次跨越陆架坡折的海泛面是水位体系域和海进体系域的物理界面。 最大海泛面:指的是最大海侵时期形成密集段或下超面,在盆地内分布范围最大,为划分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界面。 河流平衡剖面:即河流中的沉积基准面,当河床底部与该面重合,沉积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沉积物总量等于水流冲刷掉的物质总量;当河床底部高于该面,向下侵蚀;当河床底部低于该面,发生沉积。 9.全球海平面:全球海平面指一个固定的基准面点,从地心到海表面的测量值。这个测量值随洋盆和海水的体积变化而发生变化,与局部因素无关 10.相对海平面:相对海平面是指海平面与局部基准面如基底之间的测量值。 11.密集段或凝缩段、缓慢沉积段(condensed section):是由薄层的深海(湖)沉积物所组成的地层,这类沉积物是在准层序逐步向岸推进,而盆地又缺少陆源沉积物的时期沉积的。①生物丰度高,微量元素相对富集②沉积速率低,经历时间差长。 识别标志: 1)地球物理(下超、地震剖面) 2)古生物特征(深水生物) 3)岩石学特征(暗色泥岩,亮暗交替,水体安静) 4)地球化学(Co元素) 5)沉积速率 地质意义: 1)地层对比:不可漏掉,漏掉,则会在无边界处产生边界;用于相解释 2)良好的生油岩 3)层序解释 12.下切谷(incised valleys)或深切谷:是下切的河流体系,其通过下切作用使河道向盆地延伸并切入下伏地层,以与海平面的相对下降相对应,在陆棚上,深切谷以层序边界为下边界,以首次主要海泛面为上部边界。 13.准层序:parasequence它是由湖(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边界的、相对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岩层或岩层序列所组成。

钻井工程复习题

1.牙齿磨损量:指牙齿的相对磨损高度,新钻头时为0,牙齿全部磨损时为1。 2.门限钻压:指钻头牙齿刚刚吃入岩石时的钻压,其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性质。3.水泥稠化时间:指水泥浆从配置开始到其稠度达到其规定值(API规定水泥浆稠度达100BC)所用的时间。 4.工具面:弯接头的轴线是一条折线,折线构成的平面称为弯接头的工具面。 5.地层破裂压力:在井下一定深度出露的地层,承受流体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液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液体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6.剪切稀释特性:指钻井液随着流速梯度的增加而表观粘度减小的现象。 7.卡钻:指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 8.平衡压力钻井:指保持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相平衡条件下的钻井技术。 11. 固井:指在已打好的井眼内下入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之间注水泥。 14.定向钻井:沿着预先设计好的井眼轨道钻达目的层的钻进方法。 15.地层压力: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成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17.等安全系数法:在套管柱强度设计过程中,使各个危险截面上的最小安全系数等于或小于规定的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 21.井斜角:井眼轴线上某一点的井斜角是指该点在井眼轴线上的切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23. 固井:指在已打好的井眼内下入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之间注水泥。 1.简述异常高压地层形成的原因。 答:地层在沉积压实过程中,能否保持压实平衡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1)上覆岩层沉积速度的大小,(2)地层渗透率的大小,(3)地层孔隙减小的速度,(4)排出孔隙流体的能力。 在地层的沉积过程中,如果沉积速度很快,岩石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列,孔隙内流体的排出受到限制,基岩无法增加它的颗粒和颗粒之间的压力,即无法增加它对上覆岩层的

1_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汇总 年级学习部,一直在为调动你的学习积极性而努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2.韦伯的理想组织形式特点: (1)存在明确的分工 (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5)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3.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也确定的 I.比起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比较容易求解的问题 II.求解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连续型规划、整数规划、单目标规划、多目标规划、目的规划、网络优化 (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量,连它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这类决策问题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常用的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I.小中取大法 II.大中取大法 III.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其步骤是: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定义为: 后悔值=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3)风险型决策方法: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 4.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它不像传统的目标设定——由上级设定目标后分派给下级,而是组织内各级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目标,形成以总目标为中心,上下衔接、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建筑工程管理】钻井工程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管理】钻井工程基础知识

第一节钻井工程 钻井分直井和定向井。定向井可分为:普通定向井、大斜度井、丛式井、多底井、斜直井、水平井等。 普通定向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小于60°的定向井。大斜度井:在一个井场内仅有一口最大井斜角在60°~86°范围内的定向井。丛式井:在一个井场内有计划地钻出的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组,其中可含一口直井。多底井: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斜直井:用倾斜钻机或倾斜井架完成的,自井口开始井眼轨道一直是一段斜直井段的定向井。动画3-1 一、钻井过程 1、准备工作 定井位:地质师根据地质上或生产上的需要确定井身轴线或井底的位置。 修公路:主要保障能通行重车,有的满载车总重可达39~40吨或更多。 平井场:在井口周围平整出一块场地以供施工之用。井场面积因钻机而异,大型钻机约需120×90m2,中型钻机可为100×60m2。

打基础: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设备不因下陷不均匀而歪斜,要打基础。小些的基础用预制件,大的基础则在现场用混凝土浇灌。 安装:立井架,安装钻井设备。 2、钻进 当前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打井方法是旋转钻井法,此法始于1900年。 钻进:钻进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叫钻头。钻进时用足够的压力把钻头压到井底岩石上,使钻头的刃部吃入岩石中。钻头上边接钻柱,用钻柱带动钻头旋转以破碎并底岩石广井就会逐渐加深。加到钻头上的压力叫钻压,是靠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即减去浮力后的重量)的一部分产生的。 钻柱把地面的动力传给钻头,所以,钻柱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井底的,井有多深,钻柱就有多长。随着井的加深,钻柱重量将逐渐加大,以致于将超过钻压的需要。过大的钻压将会引起钻头、钻柱、设备的损坏,所以必需将大于钻压的那部分钻柱重量吊悬起来,不使作用到钻头上。钻柱在洗井液中的重量称为悬重,大于钻压需要而吊悬起来的那部分重量称为钻重。亦即钻压=悬重一钻重。 井加深的快慢,即钻进的速度,用机械钻速或钻时表示。机械钻速是每小时破碎井底岩石的米数,即每小时进尺数。钻时是每进尺1m所需时间,以分钟表示。此二者互成倒数。 洗井:井底岩石被钻头破碎以后形成小的碎块,称为岩屑。岩屑积多了会妨碍钻头钻切新的井底,引起机械钻速下降。所以必需在岩屑形成以后及时地把它们从井底上清除掉,并携出地面,这就是洗井。 洗井用洗井液进行。洗井液可以是水、油等液体或空气、天然气等气体。当前用得最多的是水基泥浆,即粘土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也有人称洗井液为钻井液,但多数人则把各种洗井液统称之为泥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 知识点总结 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 管理的四种智能: 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组织 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 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

油井特性知识点-钻井常用专业名词解释

Deviation Survey 井斜测量 Multiple Completion 多层完井 Tandem ESP 串联ESP泵 Churn Flow 湍流 TVD,垂深,就是从钻台面到井底的垂直深度 MD,测量井深,就是测井时从钻台面到井底的测量长度 TD,完钻井深,完钻后井下所有钻具总长和方钻杆方入的长度若是直井,理论上TVD=MD=TD, 斜井或是水平井,TD=MD>TVD Perforation 射孔 IPR 油井流入动态 productivity index 采油指数 Completion 完井 Packer 封隔器 Absolute open flow potential (AOFP) 绝对无阻流量:假设生产井井底流压为0. 101325MPa时的产量。 OFVF (Oil formation volume factor) 地层原油体积系数:Ratio of the liquid volume at reservoir conditions to that at stock tank conditions Rod pump 有杆抽油泵 progressive cavity pump螺杆抽油泵 well log analysis 测井曲线分析

borehole diameter 钻孔直径 reservoir permeability 油层渗透率mD 毫达西:以粘度为1厘泊(cp)的流体完全饱和于岩石孔隙中,在1个大气压的压差下,以层流方式通过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长度为1厘米的岩样时,若其流量为1立方厘米/s,则岩石的渗透率为1达西(英文字为Darcy,简写D)。但这个数值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因而采用它的千分之一,称为毫达西(英文字母millidarcy简写md)来作为渗透率的单位。 drainage radius 泄油半径 skin factor 表皮系数 sliding sleeve 滑动套筒 Non-Darcy exponent 非达西指数 deliverability testing 产能试井 Conventional deliverability (back-pressure) 常规回压试井 Isochronal 等时试井 Modified isochronal 修正的等时试井 Gas coning 气锥 Choke Flow Model 阻塞流模型 critical (sonic) and sub-critical flow 临界流和亚临界流 Liquid Loading 井筒积液(气井) Heterogeneous Oil Reservoir 非均质油藏 vertical permeability 垂向渗透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