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赢椿的书设计理念

朱赢椿的书设计理念

朱赢椿的书设计理念

朱赢椿是一位著名的书籍设计师,他的书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充满了艺术性和创新性。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设计理念:

1. 简洁而明快:朱赢椿注重书籍的版式和布局,追求简洁而明快的设计风格。他善于利用空白和负空间,让文字和图像更好地呼吸,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

2. 独特的排版结构:朱赢椿善于创造独特的排版结构,通过巧妙地组合文字和图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体验。他不拘泥于传统的线性排版,而是大胆地进行版面设计,极具创意和表现力。

3. 融合传统与现代:朱赢椿喜欢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他对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元素注入到书籍中,让文化传统在现代的语境下得到新的演绎。

4. 手工制作和自然材料:朱赢椿推崇手工制作和使用自然材料的书籍设计。他认为手工制作可以给予书籍独特的质感和个性化的特点,而自然材料则能够与读者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和共鸣。

5.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朱赢椿强调书籍设计应该与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不仅注重书籍的视觉效果,更注重内容的质量和呈现方式。他相信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总的来说,朱赢椿的书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在追求简洁和明快的同时,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通过创作独特的排版结构和运用手工制作和自然材料,打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的书籍设计作品。

书籍《不裁》别样的美

不裁之才—毛边本《不裁》的意境之美 姓名:刘扬学号:2201515032 专业:设计艺术学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让现代设计更多了一些商业气息,传统的印刷业也受到电子产品的影响,民族性日益缺失。文化的传播,教育的延续都离不开书籍这一载体,中国的设计师也开始运用中国元素和设计语言来研究书籍装帧的创新。 设计师张正甜提出:在传统的表现形式上,平面设计通过设计作品这一单一的媒介,单方向的将视觉信息传达给读者。然而这种普通的形式已经无法再满足平面设计受众的审美需求,他们如今更喜欢思考设计背后的诸多故事,因而产生了参与设计的愿望,受众的主动性参与和与作品的互动成为其与设计师之间更为紧密的一种沟通方式。 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不裁》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图书”之一。评委会给的评语是:设计上采用毛边纸,边缘保留纸的原始质感,没有裁切过。封面上特别采用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穿过封面,书脊和封底,连成一体。材质极普通,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这本书2007年在德国莱比锡图书博览会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不裁》运用东方意蕴与手法将设计与书籍的内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吻合,设计内容与表达形式巧妙贴合,印制工艺之精准,封面设计之贴切,内文版面与内容的高度融合,毛边的设计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分析这本书之前,要先了解一下书的作者和设计者。作者古十九,原名叶蕾,江苏南京人,现任凤凰生活杂志城市版执行主编。设计师朱赢椿,现年37岁,著名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这本书大部分为随笔,多是作者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关于生活的轻快评议、关于职场的慈蔼谈片、关于荒诞人与事的掩笑描摹等等。

“世界最美的书”赏析

中国历年“世界最美的书”赏析 “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评判标准主要有四点: 1)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 2)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 3)原创性,鼓励想像力与个性; 4)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吸引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图书设计艺术家参选,反映了当今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自1961年以来已经举办了36届。 “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有着严格的评审程序和全面的评审要求。每届评委会基本由7人组成,他们均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著名书籍艺术家和教育家。在评审要求方面,“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要求书籍的各个部分,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等在美学上保持一致,装帧形式必须适合书籍内容,在制作上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高的技术水平相统一。 自二〇〇四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至今,我国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的书籍如下: 1.2004年金奖(唯一):《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2005年荣誉奖:《土地》、《朱叶青杂说系列》 3.2006年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4.2007年铜奖:《不裁》 5.2008年荣誉奖:《之后》 特别制作奖:《蚁呓》 6.2009年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7.2010年荣誉奖:《诗经》 8.2011年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 9.2012年银奖:《剪纸的故事》 荣誉奖:《文爱艺诗集》

一、2004年度“世界最佳图书”(唯一)金奖: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版式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 封面设计:张志伟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 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 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 读者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 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 《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函两 册,传统样式却充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 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 悦目。集子中所收图谱,是从梅兰 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 藏图画、脸谱原件复制所成。图谱 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 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 藏品。 2003年9月获全球印刷界最高 荣誉奖Benny Award 美国印制大奖, 获德国莱比锡“2004世界最佳图书 设计评奖”金奖。 二、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土地》 设计:王序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土地》是一本集合现场留言、网站留言以及现场摄影照片的书。该书设计由曾在各种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100多项奖项的我国著名设计艺术家王序先生

《美丽的书》教案

《美丽的书》教案 一、教材分析: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载体,因而一本好的书不仅要从内容上吸引读者,同时成书的形式还要有趣,这就要求书籍设计者应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构思,使书籍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完美的艺术整体。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从书籍封面、封底和书脊,再到内页,如果单独去看都是平面的,但随着人们的翻阅,视觉的流动,这些平面则组合成一本立体的书籍,带给人以美的感受。本课从书的整体形态到书的构成要素、书的封面、书的结构,步步为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想象,引导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书籍。学生则可以通过参与书籍设计,融入到书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学习书籍设计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为自己喜爱的一本书重新设计封面、封底与书脊。 情感目标:感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树立创意为先的设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封面、封底、书脊的设计表达出书的内涵,恰当地使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以及构成关系。教学难点:书籍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映衬关系。 四、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A4 纸、画笔等。 学具:彩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讨论:每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时,是否会仔细地品味书的包装是否漂亮、触感是否舒服、内文编排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具有美感?这种印象使我们喜欢上了美丽的图书。 揭示课题:“美丽的书”。 (二)新授课程 1、分析讨论

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是什么? 每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莱比锡提出的评判标准值得借鉴:第一是设计和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第二要有创造性;第三,它是给人以阅读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独到的地方。 2、欣赏感悟 书籍设计重在对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朱熹千字文》一书,探究书的要素。 观察:翻开《朱熹千字文》,遒劲、粗犷的字迹仿佛从纸上立起来,镶嵌入一个古老的石碑,似乎让人感觉到当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 分析:构成这本书基本的形式要素,古朴的形式和外观气息的要素正是一本书必备的。 思考:一本书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3、探究分析 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的? 书的内在精神的形象化体现,让读者阅读起来方便、易懂、有趣,并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好的书籍设计。书籍是一个带有情感的事物,其形式充分体现了纸文化的魅力。其不仅仅是文字信息的传达,在翻页阅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动态的阅读体验,也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 4、探讨交流 观察:《小蓝和小黄》封面由黄色、白色、黑色大块面分割而成,环衬由黄、蓝圆圈相隔而成,非常形象地点题,突出书的主题。 分析:这本认识色彩的图画书由色彩、文字、构图构成愉悦、轻松的风格,非常吸引小朋友阅读。 思考:一本书的封面又该如何设计呢? 交流:一本书的封面就是书的外衣,它既保护了书籍,又是书籍的脸面,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此书的内容。 构图——封面艺术的构图,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相互作用的反复渗透,巧妙结合,凸显设计者的审美意趣。 书名——一目了然,有先声夺人之势。 色彩——封面色彩要富有装饰性,简洁强烈,给读者以视觉、心理上的冲击。 艺术手法——写意、比拟、象形、象征、变形等手法进行艺术处理,揭示书稿主题。

设计诗

设计师的《设计诗》 《设计诗》是朱赢椿的自作诗集,收录了数十首以画面所构成的诗歌。朱赢椿将诗歌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制作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呈现出画面上的诗意的感觉,力图在设计的克制和约束管道中实现创意创新,用廉价的纸,单纯的字,得以最大限度的获得生活中的会心一笑。朱赢椿是一名设计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南京书衣坊工作室的设计总监。所设计的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其中《不裁》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设计诗》于2011年11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精装100页。《设计诗》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这些作品将文字设计与现代诗糅合,不少人认为形式很新颖,同时也有人质疑这只是设计的游戏,将诗意可视化是一种扼杀,是哗众取宠。众说纷纭,然后我认为,这种糅合是设计师独特的创意,也是艺术界的一种创新,我十分欣赏这种形式。并且,创意和创新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一本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集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它除了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以外,还具有书籍美的最佳形态,同时也是培养和弘扬各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诗》集这些为一体。 朱赢椿在《设计诗》中的字体设计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创新,是设计的一种进步。如果只是用一个字体系列,在样式、大小、字体粗细等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就会产生一种协调的关系。保持页面的协调性很容易,而且看上去这种安排很安静,非常正式,有时也可以认为相当乏味。如果结合使用了多种字体,他们在样式、大小、字体粗细等方面很类似(但并不相同),就会出现一种冲突的关系。这种相似性会造成困扰,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不完全一样(协调),但也并非完全不同(对立或对比),所以它们是冲突的。如果结合的多种字体和元素彼此之间截然不同,就会出现一种对比关系,引人注目的亮丽设计往往包含大量对比,而且这些对比会得到充分强调。 人们对《设计诗》褒贬不一,我无法去评论谁对谁错,只能表达我自己的看法。现代再现艺术史与观看本身的新观念并肩发展,人的感知力本身是受习惯传统束缚的而不是出于天性的,只受到人类眼睛生理和接受感觉的情感和精

探析朱赢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

探析朱赢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 朱赢椿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他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精致的工艺而闻名,体现了他对于书籍装帧设计的专业精神和对传统美学的创新思考。 朱赢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思维。他擅长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使用新颖的材料、独特的排版方式和创意的图案设计,为图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他的设计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书籍装帧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趣味,使书籍的装帧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和美化,而是成为一种艺术品,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欣赏。 朱赢椿展现了工匠精神。他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使他的作品独具风格和高品质。他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每个细节上,包括纸质的选择、装帧的结构和装饰的制作等等。他注重手工制作的细腻和精湛,使得每本书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且,他对于每本书的设计都充满了热情和耐心,他追求的是以最好的工艺和最高的标准来完成每一本书的制作,这种工匠精神让他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朱赢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他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的为读者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表达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于美的追求。 朱赢椿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设计作品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创新理念,给予了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本装饰品,更是一本匠心独运的艺术之作。朱赢椿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成为了他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的独特标志,也为后来的设计师们树立了榜样,激发了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颠覆—《蚁呓》对书籍形态设计的启示

颠覆—《蚁呓》对书籍形态设计的启示 作者:魏玮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4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蚁呓》一书的书籍形态的设计展开研究,探寻该书在形式、功能、互动性等方面与传统书籍的不同之处,从而得出该书对未来书籍形态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书籍装帧;互动性;形式与功能 中图分类号:TS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98-02 一、《蚁呓》的设计理念 《蚁呓》是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设计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朱赢椿是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部主任,所设计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其中《蚁呓》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与肯定。 《蚁呓》是一本可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书,整本书选用几近正方形的二十四开方形开本,一百页不到2000个文字,略显粗砺的白色封面上只有五只蚂蚁,白内页大量留白,文字处于左侧的角落位置,在书的每一页中都有小小的蚂蚁的身影,多则一群,少则一只,大量的插图。只有在书页的最下方会出现难得的一两行中英文双语文字,整本书乍一看像是带图片的笔记本。 本书以蚂蚁的角度切入,书的腰封第一句话和结束语就对整本书所传达的意境做了很好的指引“请不要像对待灰尘那样随意掸去这些蚂蚁,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尊贵的生命。如果你对他们好奇,就请打开这本书,倾听他们的声音。”结束语“整个春夏秋冬倾伏大地,融入微小生命和浩瀚天宅。”这两段话极好的点出了整本书文字内容的基调。正如韩国著名书籍设计师安尚秀所说“宇宙中盛满文字—书页之中,书恰似生灵,可以用人体的全部做比喻的完整存在。盛入书这个容器之中。书是宇宙,有时生灵。灵动的存在、生命体是至高的表达。包括书籍在内的森罗万象无不是生命体,一切都在生命宇宙这个网中共生。”此书它文字太少,内容略显简单,部分读者很难理解,但是这也正是作者设计的巧妙之处。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去构思,用一只蚂蚁来寓意人的生命的微小,他通过蚂蚁的眼睛来审视世界,表达了微小生命对世界的敬畏,也表达了世界对微小生命的尊重。简洁的文字和图像设计,大量的留白为读者提供的充分的思考想象空间,留给人们更多的是人类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和感悟,不仅是产生共鸣而其回想,它就是一则关于生命的寓言。 《蚁呓》就是这样一本能与读者互动的概念图书,你既可以把它当作书籍用于收藏与阅读,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特殊的笔记本来使用;你可以在书中的空白页上记录下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思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相应的图形。你虽是《蚁呓》的读者,但你也可

朱赢椿:慢下来,做一本最美的书

朱赢椿:慢下来,做一本最美的书 作者: 来源:《润·文摘》2014年第07期 天生美书家 朱赢椿出生在苏北农村,整个家庭与艺术或者图书没有任何瓜葛,但他也许就是天生该干这行的。 周围人都在辛苦种田,没人想到要去买书或者画画。五六岁的他居然自己做起了颜料。“红色有红墨水,蓝色有蓝墨水……这些都好办,但是黄色和绿色怎么办呢?不是有油菜花么?捣烂它们,就有了黄色。绿色有麦苗,捣烂的汁,就是有些稀薄的绿色。”有了颜料,朱赢椿还缺少模本。他想到了堂姐,她经常去城里。大清早,他塞给要去城里的堂姐几毛钱,叮嘱她一定要买有字也有插图的那种书。他终于等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有插图,书名叫《怎样栽桑养蚕》,至今那些图画还深留在他的记忆之中,他临摹了那些画,把它们贴到墙上。朱赢椿还尝试着自己做“书”。他平生“设计”的第一本书诞生在发票、账单、香烟包装纸上。朱赢椿用的就是这些纸的背面。他至今还记得那本“书”叫《猎人的故事》,是一本“连环画”,说的是一只狐狸悄悄潜伏到猎人家里,偷了猎人衣服披挂起来,还偷了猎人的枪。最后,一贯威风的猎人竟然灰溜溜地被狐狸押解着走了…… 后来,他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大部分同学的出路是去中学当一名美术老师,而他选择了留校,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一名美术编辑,和他自小感兴趣的“做书”打交道。 《不裁》的神来之笔 2003年,属于朱赢椿的个人工作室——书衣坊诞生了。最初,只有一台旧电脑,而今,已经换到了第四个地方,还是在南师大校园内。四楼的最顶端,得爬台阶上去。古老的木雕窗框、门楼,有年头的石雕人物、石臼,一些黑白照片,蓝花布艺靠垫,台布。他喜欢有些老旧的东西,似乎经过岁月的沉淀,一切才能安静下来,还原到其本来面目,抵达本真。连他鼻子上架着的暗红色圆框眼镜架,也是“五四式”的,说是校园里经常有剧组来拍戏,人家用完了打算不要的东西,他讨来的,换了副镜片,就这样用了四五年了。书衣坊也曾搬到过写字楼,不久,朱赢椿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他还是搬到了需要爬楼梯的老楼上去。似乎是注定了的,像《不裁》这样“世界最美的图书”,会诞生在一个有些年头的地方。 朱赢椿的好友古十九要出一本书《不裁》,有“不才”之谐音,也有不加修饰之意。朱赢椿很喜欢这个书名,立即也联想到毛边本的装帧风格。这是一本很现代的书,翻开来,赫然露出一把纸刀,刀尖朝上,简朴锋利。如果再翻,就会发现,这本名为《不裁》的书,每一页是需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_书籍的设计问题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_书籍的设计问题》 摘要:书籍最初的目的和功能即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这些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阅读的需要了,对于书籍设计来说,并 不是简单的视觉传达就可以,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都与视觉有关,而书籍设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书籍具有五感之美,即书籍的视、听、触、嗅、味的五感,由此可见,书籍的设计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书籍设计的背景了解、设计缘由、内容定位、外观造 型进行理性的有秩序的分析,才能使书籍设计所传递的信息表里如一 书籍最初的目的和功能即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这些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阅读的需要了。而随着人们对美的感官需求的不断增强,版式设计图、文的合理安排,版面的鲜活性、生动性逐 渐成为设计者越来越注重的设计目标。书籍设计的特点书籍表面看起来是对文字、 图像、色彩、素材进行组合而成的,但从策划到书籍的上架销售,要经过一系列繁杂的工作程序,是作者、编辑、设计者(出版社)、纸张公司、制版公司、印刷公司、书店等环环相扣的连贯运作。因而作为书籍设计者来说,了解市场及阅读人群的品位和喜好极其重要。如今的书籍 设计各有千秋,要想使书籍的设计充满美感,拥有秩序美、整体美、和谐美,得对书籍的内容进行良好理解以及理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出形式与内容统一的书籍。随着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 各种特殊材料的出现,书籍的设计材料已呈现多元化的态势,除了常用的以纸张为主体的材质外,新型材料也应运而生,加之多种制作工艺的出现,书籍设计已不再是单一的设计,在各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下,读者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因而作为设计者对书籍设计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设计师也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书籍设计的五感及设计理念的更新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谈道:“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的环境中,为设计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原研哉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他认为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部分。他在生活中发现设计,从生活中提炼设计,并把设计运用于生活。对于书籍设计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视觉传达就可以,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都与视觉有关,而书籍设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书籍具有五感之美,即书籍的视、听、触、嗅、味的五感。书籍的设计是对信息的再设计,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是把所有的文字、图形通过再设计的过程组合在一起,即是指各表现要素共居于一个形态结构中。因而我们要对书籍设计有重新的认识,对文字、图形、色彩、素材做重新的配置,体现书籍 应有的五感之美。书籍的发展及现实意义和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书籍形态方面的设计与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书籍形态史。其实书籍形态的变化和纸张 及印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近年来,纸张的生产、品种及印刷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书籍设 计的形态却显得有些贫乏,有些单调,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及其同仁在作出理性反省的同时,也开始了书籍形态学方面的创造性活动。以其独到的设计理念,蕴藉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6课 美丽的书10-苏少版

美丽的书 教学目标: 1、学习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了解装帧设计师的定义,了解封面构成要素,掌握封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不裁》、《肥肉》作品的欣赏、分析、讨论,让学生感悟一本美丽的书一定是一本用心的书。 3、本节课通过《小蓝和小黄》封面设计的演练,培养学生设计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封面设计有创造性,并且有精致、独到的地方。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答案--书 2、讨论并分享:想像一下,世界上最美丽的书是什么样? (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最昂贵的书未必是最美丽的书,但是最美丽的书一定是最用心的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美丽的书》一课。(揭示课题) 二、新授课程 1. 欣赏、分析、讨论 (1)欣赏:在德国莱比锡每年举办“世界最美丽的书”评选活动,展示《不裁》,师:2007年在德国莱比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并被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2)分析:学生观察作品特色 (3)讨论:美在哪里?(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牛皮纸的封面,两道红色的缝纫机留下的线痕,这是给你的第一印象,将书打开,您可以看到,扉页上暗藏了一把"刀",有什么用意呢?(大家可以猜猜),展示图片,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本书的装帧被设计成了一本需要边裁边看的书,让阅读有延迟、有期待、有节奏、有小憩,最后得到一本朴而雅的毛边书,同时这把"刀"也是一个书签。 (4)讨论:评判一本最美的书的标准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反映了世界书籍艺术的最高水平。莱比锡提出的评

判标准值得借鉴:第一是设计和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第二要有创造性;第三,它是给人以阅读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独到的地方。 2、介绍朱赢椿——“甘为书做嫁衣裳”著名装帧设计师, 装帧设计师定义: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 3.职业体验之装帧设计师 (1)回顾古今中外书籍形式的发展。(学生做补充) (2)了解书的构成要素(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一本书的构成,包括开本、纸张、页码、印刷、装订和封 面等。a开本-是指书的尺寸。B封面的作用-保护伞和海报(3)实战演习-封面设计师 a《小蓝和小黄》的作者需要设计封面,你如何去做?(学生思考并 回答) 教师总结:一要了解书籍的内容;二要分析读者的年龄层次特点 b学生初步构思《小蓝和小黄》的封面 c欣赏《小蓝和小黄》的封面作品,并分析总结完整的封面需要的元 素。即书名、作者、出版社、书脊----- d封面设计的步骤:确定书名、构思、画草稿、定稿、上色。 E重点讲解:构图——封面艺术的构图,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相互作用的反复渗透,巧妙结合,凸显设计者的审美意趣。 书名——一目了然,有先声夺人之势。 色彩——封面色彩要富有装饰性,简洁强烈,给读者以视觉、心理上的冲击。 艺术手法——写意、比拟、象形、象征、变形等手法进行艺术处理,揭示书稿主题。 空白——空白是一种特殊艺术手法,画面中空白是意象的空间,给读者留下联想与思索的余地。 f师:“一本书的封面成功或者失败,不在于复杂或简单,也不在于豪华或质 朴,关键在于它和内容是否契合。” 朱赢椿的话送给大家

朱赢椿《虫子书》是一座流动美术馆

朱赢椿《虫子书》是一座流动美术馆 在开往南京的高铁上,一位女士问正在写字的朱赢椿用的是哪种语言,朱赢椿说:“斯里瓦语。”当然,其实那并非某种人类使用的文字,而是“虫子文”。 “开半亩田,种五年菜,邀百种虫,集千形文,成一本书。”《设计诗》之后,朱赢椿再度让世人惊异。这本定价78元的《虫子书》无一汉字,内页全是虫子爬行、啃咬留下的痕迹的排列、组合、放大,它们有的被煞有介事地“书写”成文章,有的具有版画和碑帖的效果,另一些则像显微镜下的肛肠动物。被虫子咬坏的残迹斑斑的叶片,和沾上墨汁的虫子在宣纸上爬行的踪迹,也被当作艺术或“偈语”似的崇拜和展示。从符号学上讲,《虫子书》里满是漂浮的能指,从创作角度看,它又结合了偶然与专注,天真与巧思。这样一本书颠覆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属性,更像当代艺术对读者开的一个玩笑。 虫痴 2015年11月1日,朱赢椿在北京单向街爱琴海空间举办《虫子书》新书沙龙,慕名而来的几乎都是爱读书的文艺青年,很专注地倾听朱赢椿讲他和艺术家邻居“虫先生”的故事。

5年前,朱赢椿在南京师大随园校区改建工作室,辟了一方小院养花种菜。院子里杂草丛生,不长时间里,便种满鸢尾、二月兰、桃子、枇杷、油菜、丝瓜、茄子。春天油菜开花的时候,蝴蝶、蜜蜂都来了。渐渐的,朱赢椿发现工作室的木地板上有蚂蚁搬家、蜗牛散步。他在地板上放了一个“慢”字牌,“一是提醒找我的客户不要急,别火急火燎老催我,二是看一看脚下,每天虫子在路上,小心踩到。” 这个“慢”字牌后来成为朱赢椿工作室一景。 朱赢椿喜欢把菜场能买到的菜都放到园子里自己种,不久却发现了问题。茄子还没成熟,叶子却被啃烂了。朱赢椿在菜园里找“始作俑者”,有天捡到一根植物枝干似的东西。“这是什么呀,一头粗一头细?我放在手上看,放着放着吓了我一跳,它腰一躬就跑掉了。原来这叫尺蠖,也叫一寸虫,走路的时候就像丈量尺寸一样,腰一躬往前走。” 朱赢椿被虫子迷住了。除了尺蠖,还有食蚜蝇、椿象、天牛、马蜂、蜗牛、瓢虫、螳螂、蜻蜓、斑衣蜡蝉……为了保护青菜,朱赢椿原想用农药把“害虫”一网打尽,可虫子噬咬在叶上留下的缺口引起了他的敏感。尤其是斑衣蜡蝉,这种来自巴西的昆虫体型微小,能钻到叶脉里啃食叶绿素,叶片上叶绿素被破坏的地方,经太阳一照变成了白色。这些白色虫斑特别像汉字,有中锋侧锋、起承转合。“你看这个痕迹特别像草书的‘道’字,道法自然的‘道’。我想是不

介入文本创编的书籍设计研究——以朱赢椿创作型书籍设计实践为例

一本好书,除了内容好,还要有好的艺术形式、翻阅方式、设计语言、阅读形态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主动介入文本的编辑设计行为形成了一股做书人的暖流,一批有见解、有抱负的中青年优秀设计师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书籍设计的艺术性,这类书籍既具有满足阅读需求的功能性,又具有传承于古籍的经典性,更具有革新书籍观念的实验性,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1设计师介入文本创编的书籍设计新解读 1.1设计师介入文本创编的概念 “设计师介入文本创编”的概念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敬人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书籍并不是平面的,书籍设计不能停留在装帧的工作范围,书籍设计是对文本一定‘介入’的编辑设计、编辑过程。”[1] 1.2介入文本创编的书籍设计可行性 随着网络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出版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吕敬人曾说:“电子载体带来的阅读使我们方便是好事,因为我们的纸质书籍越做越少,但会越做越精,越来越体现书籍技术上的信息,更具有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从而成为阅读载体以外的艺术品。”[2]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出版人、编辑还是设计师,都意识到中国书籍设计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书籍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书籍做“嫁衣”,而是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注重信息的传达,关注书籍的整体设计。 笔者认为,设计师介入文本创编是指书籍设计师深度参与书籍文本的创作和编辑,可大致分4种模式:设计师原创文本、设计师参与文本创作、设计师策划文本主题与内容、设计师参与绘画与摄影。这类书籍以其特有的思维、个性的面貌得到了新生代读者的青睐,也开创了书籍设计领域的新分支。 2朱赢椿创作型书籍设计与商业型书籍设计比较 谈到设计师介入文本创编的创作手法,不得不谈到一位“鬼才设计师”—朱赢椿,他是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三批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江苏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