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报纸编校差错率

报纸编校差错率,是指在报纸编校质量检查中,编校差错数占检查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如检查总字数为2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1/10000。

二、报纸检查总字数计算方法

报纸检查总字数为被检查所有内容的字数总和,一般包括版面字数、中缝字数、插页字数三部分。

1. 版面字数=版面行字数(通用字号)×版面行数。

报眉、报尾、栏头、表格、分栏空白、插图说明等,均按所占版面字数计算。作品性图片(新闻摄影、艺术作品等)按版面字数的80%计算,装饰性图片按版面字数的30%计算。

2. 中缝字数按实际字数(行字数×行数)计算。

3. 插页字数参照版面字数计算。

4. 外文报纸、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及报纸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汉字字数加30%计算。

三、报纸编校差错计算方法

1. 重要信息差错

报头、报眉、栏头、标题中的文字差错,按正文同样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正文中重要名称、重要时间、重要图片等信息错误,按一般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

2. 文字差错

一期报纸中,同一文字差错重复出现,最多计3次差错。

(1)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

(2)错字、别字、多字、漏字为1个字的,每处计1个差错;2-5个字的,每处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的,每处计4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3)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国家标准,每处计0.1个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

(4)外文和国际音标以1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5)少数民族文字以1个字或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6)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国家规定和标准,以1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7)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如把英文字母O错为阿拉伯数字0),每处计0.5个差错。

(8)违反相关规定使用繁体字或不规范汉字,每处计0.5个差错。

(9)科技理论和科学普及类文章使用量和单位,其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等相关标准,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每处计0.5个差错。一个组合单位符号,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0.5个差错。

(10)专有名词译法不符合相关规范,每处计0.5个差错。

(11)涉港、澳、台等用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1个差错。

(12)使用网络用语、缩略语、口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0.5个差错。

3. 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

使用标点符号应当符合《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使用其他符号应当符合相关规范。同一标点符号差错重复出现,一面最多计3次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同一其他符号差错重复出现,一期最多计3次差错。

(1)标点符号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

(2)标点符号误在行首、标号误在行末,每处计0.1个差错。

(3)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每处计

0.1个差错。

(4)数学符号、科学符号、乐谱符号等符号差错,每处计0.5个差错。

(5)图序、表序、公式序、参考文献序等标注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

4. 格式及其他差错

(1)错误的另版计2个差错。不符合版式要求的另版、另段、另行、接排、空行、空格及需要空行、空格而未空等,每处计0.1个差错。

(2)字体错、字号错或字体字号同时错,每处计0.1个差错;同一面内的同一差错不重复计算,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

(3)同一篇文章中几个同级标题的位置、转行格式、字体字号不统一,计0.1个差错;需要空格而未空格,每处计0.1个差错。

(4)阿拉伯数字、外文缩写词拆开转行,外文单词未按音节转行,每处计0.1个差错。

(5)图、表的位置错,每处计0.5个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1个差错。

(6)参考文献著录项中的格式错误,每处计0.1个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

(7)除图表、公式、符号需特殊处理等情况外,非广告正文主体字号小于6号(不包括6号),一期计2个差错。

期刊编校质量认定标准

期刊编校质量认定标准 一、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期刊编校差错率 期刊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期期刊的编校差错数占检查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如检查字数为10万字,检查后发现1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1/10000。 (二)期刊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期刊总字数为该刊的版面字数,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辅文,以及目次页、广告页、插页等,除无内容页面不计以外,均按1面满版计算字数。 2.页眉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脚注、参考文献、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行数×每行字数”计算。 4.封一、封二、封三、封四,按正文满版的50%计算字数,空白页面不计。 5.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1面的,有文字说明的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三)期刊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 (1)封一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其他部分中的错别字、多字、漏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差错重复出现,每次计1个差错,该期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4)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1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GB/T 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的,以1个连写的拼写单位为单位,计1个差错。 (5)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〇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该期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异形词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该期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期刊中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而未作出合理说明的,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GB

图书校对差错的计算方法

图书校对差错的计算方法 (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整理) 一、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四项中任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二、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 三、具体的计算方法 1.图书编校差错率 指校对图书的编校差错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2.文字差错的计算 (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一个差错。 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 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 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每处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1个差错。 (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〇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7)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8)工具书的科技条目、科技类教材、学习辅导书和其他科技图书,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量和单位》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9)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的,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3.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 (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 (2)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以及冒号误为比号,或比号误为冒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专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每处计0.1个差错。

图书质量管理细则

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细则 一、为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制,规范图书出版,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细则。 二、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三、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不符合者为不合格。 四、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判定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为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按《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执行。 五、我社图书严格按照以上规定实行编校质量检查,使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对社内图书质量检查不合格品,按照该书编校费的实际金额扣罚相关责任人。对省出版局图书质量检查不合格品,按照该书编校

费的2倍额度扣罚相关责任人,该书折半计算造货码洋。对总署图书质量检查不合格品,按照该书编校费的2倍额度扣罚相关责任人,该书不计算造货码洋。不论图书产品编校质量差错率是否超过万分之一,书中如有政治性、导向性差错并造成较为恶劣影响的,按照该书编校费3倍额度及直接经济损失的50%扣罚直接责任人,该书不计算造货码洋,并视具体情况对其实行停止本职工作三个月至一年的处罚;特别严重者调离编辑工作岗位。不论图书产品编校质量差错率是否超过万分之一,因书中重大知识性差错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该书编校费三倍额度及直接经济损失的30%扣罚直接责任者,该书不计算造货码洋。 2、每个校次的校对人员需严格填写“校对记录表单”,记录原稿及各校次编校硬伤。一校发现原稿硬伤超过万分之三,每一处错误,得到责任编辑确认,扣罚责任编辑一元;二、三校发现硬伤超过前一校次30%以上,每一处错误,得到责任编辑认可,扣罚前一校次校对人员一元。社内首次校对均视同为一校,参照一校扣罚标准。 校对统计半年核算一次,差错扣罚在工资中扣减。 总署、省出版局质量抽检差错率在万分之零点五以内的图书,每种一次性奖励500元。 3、校对人员发现书稿政治性、导向性差错,扣罚责任编辑300元、复审300元、终审300元,扣罚金额用于奖励相关校对人员。 4、实行图书印前抽查,抽查字数为书稿的30%。经责编认定后,如抽查部分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即为不合格。印前检查不合格者,

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1 .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⑴ 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 ( 或凡例 ) 、前言 ( 或序 ) 、后记 ( 或跋 ) 、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 1 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 1 个差错。书眉 ( 或中缝 ) 中的差错,每处计 1 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 1 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 1 个差错。 ⑵ 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 1 个差错,全书最多计 4 个差错。每处多、漏 2 ~ 5 个字,计 2 个差错, 5 个字以上计 4 个差错。 ⑶ 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 2 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 1 个差错。 ⑷ 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 2 个差错。 ⑸ 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 1 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GB / T 16159 - 1996 ) 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 1 个差错。 ⑹ 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 ( 如把英文字母 N 错为俄文字母И ) ,字母与其他符合混用的 ( 如把汉字的○错为英文字母 O ) ,每处计 0.5 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 3 处,计 1.5 个差错。 ⑺ 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 0.5 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 3 处,计 1.5 个差错。 ⑻ 工具书的科技条目、科技类教材、学习辅导书和其他科技图书,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 ( GB 3100 - 3102 - 1993 ) 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 1 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 1 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 3 个差错。 ⑼ 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 GB / T 15835 - 1995 ) 的,每处计 0.1 个差错。全书最多计 1 个差错。 2 .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⑴ 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 0.1 个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差错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检查 差错计算方法 主要依据《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计算差错 1. 错字(少有)、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 例别字:白姓——百姓;年势已高——年事已高;截止——截至;0(数字)、o(拉丁字母)——〇(汉字) 多字:把两张纸个倒腾开来——把两张纸倒腾开来;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迈而仑·温特兹医生(Myron Wentz)医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描述到漏字: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的情绪变化——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所引起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考另一种——还可以考虑另一种 颠倒:膻中穴的作这个用——膻中穴的这个作用 “的、地、得”的使用 2. 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计2个差错; 3. 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计2个差错; 例知识性差错:韩愈(678-824)——韩愈(768-824);原来胆小的女儿就能在接近90度坡度的木板上行走自如。 逻辑性差错:他拿来了苹果、西瓜、西红柿等水果。 语法性差错:需要每一个人的团结和努力——需要大家的团结和每一个人的努力

4. 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差错,计1个差错;如外文的拼写错误、音标重音标注错误、拼音的声调错误、声调位置错误 5. 字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误用,字母、符号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最多计1.5个差错; 6. 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全书最多1.5个差错; 例繁体字給——给休閒——休闲 7. 量和单位使用、科技术语使用不规范,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最多计3个差错; 例科技名词: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综合症——综合征;几率(机率)——概率;通讯——通信;镭射(雷射)——激光 量和单位:40°——40℃;800c.c. ——800ml 8. 数字用法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例20几个区县——二十几个区县;3〇1医院——三〇一医院或301医院 9. 标点符号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 例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引文完整而独立,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独立,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书名号使用:非文化精神产品不能使用书名号,例如商品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等等(摘自《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 10. 格式、版式差错,每处计0.1个差错;

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

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 (原载1997年4月9日《新闻出版报》第3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使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使内部评判的标准具有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和《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的基本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2条报纸编校质量评比有两项内容:第一,依法出版情况评比。主要检查是否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宗旨和舆论导向,是否按照《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刊登了国内统一刊号、邮发代号、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出版期号、印刷厂、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报纸单价,是否按照《广告法》和有关法规经营广告业务,禁止有偿新闻和违法广告。第二,语言文字编校质量评比。依据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委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规范,主要审查在用字、词语、语法、标点、数字、计量单位、格式、文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3条评比总分为100分。其中,依法出版情况满分为20分,凡某项不符合要求,根据扣分标准直接从总分20分中扣除,不另行折算;语言文字编校质量评比满分为80分,按差错率换算最后的得分。评比结果公布:(1)依法出版情况得分,(2)语言文字编校质量得分,(3)总分,(4)名次。 第4条评审工作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做到:有错必纠,不搞迁就;有理有据,不“想当然”;评出的优秀,让各报社心悦诚服;指出的错误,让当事人不持异议。

第5条评审过程中如有疑难问题,首先由评委查阅有关的文件或工具书,或者向有关部门咨询;未能解决的,提交评审小组讨论;如果仍有争议,提交评委全体会议讨论裁定。 第二章依法出版 第6条凡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两为”方针内容的报纸,一律以不合格论,不再进行其他项目的评比。 第7条因技术性差错导致政治性错误的,每项视情节轻重扣5~8分。 第8条没有注明国内统一刊号、邮发代号、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出版期号、印刷厂、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报纸单价(即“八必登”)的,每项各扣1分。 第9条所刊载的内容严重超越版面分工范围的,扣5分。 第10条违反《报纸质量管理标准(试行)》的其他错误由评委提出,交评委全体会议讨论处理。 第三章语言文字编校质量 第11条语言文字现象是复杂的,本细则只能列举报纸常见的错误供参考,不可能涵盖各类问题。语言文字的运用,有正误之分,有优劣之分。作为报纸编辑,应追求准确无误、尽善尽美;作为质量评比,主要是检查和纠正那些违反有关规范的、违反出版惯例的、不合常识的错误。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报纸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报纸编校差错率 报纸编校差错率,是指在报纸编校质量检查中,编校差错数占检查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如检查总字数为2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1/10000。 二、报纸检查总字数计算方法 报纸检查总字数为被检查所有内容的字数总和,一般包括版面字数、中缝字数、插页字数三部分。 1. 版面字数=版面行字数(通用字号)×版面行数。 报眉、报尾、栏头、表格、分栏空白、插图说明等,均按所占版面字数计算。作品性图片(新闻摄影、艺术作品等)按版面字数的80%计算,装饰性图片按版面字数的30%计算。 2. 中缝字数按实际字数(行字数×行数)计算。 3. 插页字数参照版面字数计算。 4. 外文报纸、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及报纸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汉字字数加30%计算。 三、报纸编校差错计算方法 1. 重要信息差错 报头、报眉、栏头、标题中的文字差错,按正文同样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正文中重要名称、重要时间、重要图片等信息错误,按一般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 2. 文字差错 一期报纸中,同一文字差错重复出现,最多计3次差错。 (1)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 (2)错字、别字、多字、漏字为1个字的,每处计1个差错;2-5个字的,每处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的,每处计4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3)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国家标准,每处计0.1个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 (4)外文和国际音标以1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5)少数民族文字以1个字或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6)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国家规定和标准,以1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7)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如把英文字母O错为阿拉伯数字0),每处计0.5个差错。 (8)违反相关规定使用繁体字或不规范汉字,每处计0.5个差错。 (9)科技理论和科学普及类文章使用量和单位,其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等相关标准,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每处计0.5个差错。一个组合单位符号,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0.5个差错。 (10)专有名词译法不符合相关规范,每处计0.5个差错。 (11)涉港、澳、台等用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1个差错。 (12)使用网络用语、缩略语、口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0.5个差错。 3. 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 使用标点符号应当符合《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使用其他符号应当符合相关规范。同一标点符号差错重复出现,一面最多计3次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同一其他符号差错重复出现,一期最多计3次差错。 (1)标点符号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 (2)标点符号误在行首、标号误在行末,每处计0.1个差错。 (3)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每处计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图书编校差错率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⒉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⒊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⒈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 ~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1个差错。 (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

类常见编校差错

十类常见编校差错 2016年4月上旬,江苏省首届报纸优秀作品审核委员会9位审核委员进行了四天的封闭作业。他们对总计200万字的599件参评作品认真审核,过筛子似地仔细查找其中的差错。据统计,被审核出的差错总计555处,有差错的作品287件,占参评作品总数的47:9%。 笔者根据审核中发现的差错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十类,并作简要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十类差错 1: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2:字词误用 3: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不当 4:词语搭配不当 5:语义重复 6:句子成分残缺 7:句式杂糅 8:事实差错 9:不合逻辑 10:语意不明 一、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这一类差错数量较大,审核中发现了72处。其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整个段落一逗到底、顿号逗号混用、分号句号缺失等。 例1:10月19日傍晚6时,南京市六合区科利华中学棠城分校

三名初中学生放学途经古棠大道一十字路口时,发现地面上躺着一个民工模样的男子,当时正值上下班高峰期,三名中学生见状并没有离开,而是立马停下车走到倒地民工身边俯下身子查看,救人后他们又悄然离开。 差错情况:整个这一段一逗到底,未按照所表达意思分层断句。 例2:全市范围内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污染物的工业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和医疗、宾馆餐饮服务单位,都需要进行排污权交易。 差错情况:“工业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之间的顿号应为逗号。 例3: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聚集了33000多家创业公司,两千多家投资机构,上万名投资人。 差错情况:两处逗号应为顿号。 例4:金浦集团投资52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知名酒店;三胞集团收购英国福来莎百货;宏图高科并购香港万威国际做智能穿戴设备;苏宁云商收购收购日本LAOX…… 差错情况:三处分号应为逗号。 例5: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信息不甚了解。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由于这类救助渠道的程序相对繁琐。 差错情况:“另一方面”之前的句号应为分号。 二、字、词误用 字、词误用,是审核中发现最多的差错,共有80处。这类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 (原载1997年3月3日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一、图书差错率,是指以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去除审读该书之后发现的总差错数,计算出来的“万分比”。 如审读一本图书的总字数为10万,审读后发现两个差错,则该书的差错率为2/100000,即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面行数×每行字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单排的页码、边码也按正文行数,一并计算字数。 3.目录、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按该面正文字数加15%计算;超过半面,则该面按注文的满面计算字数。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随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5.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勒口、护封、封套、书脊)、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勒口(有文字的)按正文的一个版面计算字数。 6.凡旁边串排正文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字数的50%计算;表格占一面的,按正文版面计算字数。 7.凡有文字说明的画册、摄影集、乐谱,一律按正文的版面字数全额计算;无文字说明的,按正文版面的30%计算字数。 8.外文版图书、少数民族文字版图书的版面字数,以同样的中文版面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凡正文、目录、出版说明、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中的一般性错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不论字数多少,用一个校对符号可以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无论有几个,1条计1个差错;行文中的数字错,每码计1个差错;页码(包括边码)错,每处计1个差错。(2)同一文字错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5个差错;一面内文字连续错、多、漏,5个字以下计2个差错,5个字(不含)以上计5个差错。 (3)封面(包括封一、护封、封套、书脊、封底、勒口)、扉页、版权页上的文字错,每处计2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一般性的科学技术性、政治性差错,每处计3个差错。 (6)外文、少数民族拼音文字、国际音标、汉语拼音以一个单词或词组为单位,无论一个单词或词组中几个字母有错,均计1个差错。 (7)外文缩写词应大写(如DNA)却小写(如dna)的,不同文种的单词、缩写语混用(如把英文缩写N错为俄文缩写И)的,每处计1个差错。 (8)外文中的人名、地名、国家和单位名称等专用名词,词首应该大写却错为小写的,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含3处),计1.5个差错。

期刊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2020

期刊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期刊编校差错率 期刊编校差错率,是指在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编校差错数占检查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如检查总字数为2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1/10000。 二、期刊检查总字数计算方法 期刊检查总字数为被检查的版面字数,即:检查总字数=每行字数(通用字号)×每面行数×检查总面数。 1.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辅文,以及版权页、目次页、广告页、插页等,除空白面不计以外,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2.页眉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脚注、参考文献、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行数×每行字数计算。 4.封一(含书脊)、封二、封三、封四,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空白面不计。 5.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表格占一面的,有文字说明的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6.以图片为主的期刊,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7.外文期刊、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及期刊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汉字字数加30%计算。 三、期刊编校差错计算方法 1.重要信息差错 封一(含书脊)上的文字差错,按正文同样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正文中重要名称、重要时间、重要图片等信息错误,按一般错误计错标准的双倍计数。 2.文字差错

一期期刊中,同一文字差错重复出现,最多计3次差错。 (1)事实性、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1个差错。 (2)错字、别字、多字、漏字为1个字的,每处计1个差错;2-5个字的,每处计2个差错;5个字以上的,每处计4个差错。 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3)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国家标准,每处计0.1个差错,一期最多计1个差错。 (4)外文和国际音标以1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5)少数民族文字以1个字或词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6)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国家规定和标准,以1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1个差错。 (7)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如把英文字母O错为阿拉伯数字0),每处计0.5个差错。 (8)违反相关规定使用繁体字或不规范汉字,每处计0.5个差错。 (9)科技理论和科学普及类文章使用量和单位,其名称、符号、书写规则不符合《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等相关标准,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每处计0.5个差错。一个组合单位符号,无论其中有几处差错,计0.5个差错。 (10)专有名词译法不符合相关规范,每处计0.5个差错。 (11)涉港、澳、台等用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1个差错。 (12)使用网络用语、缩略语、口语不符合相关规定,每处计0.5个差错。 3.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图书编校差错率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正文

满版计算字数。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注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一、图书编校差错率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计算字数。用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版面字数的20%计算。 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算。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记4个差错;每处多、漏2—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个差错。 (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个差错。 (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即1个差错。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一、校对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 一丝不苟的作风。 二、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三、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四、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五、4.清除错别字。 六、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七、二、把握校对标准 八、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九、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 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十、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十一、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十二、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范、美观,排版的合理。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二以下。 十三、 明确校对内容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

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附:中国医药卫生期刊质量评估量化指标)

期刊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一、期刊编校差错率 期刊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期刊的编校差错数占全刊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刊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2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 000。 二、期刊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期刊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刊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 2.页眉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计算字数。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外文、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汉字计算。 三、期刊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注 1.文字差错的计算标准 (1)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字丁、前后颠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页眉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刊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封面、封底、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3)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 (4)外文、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1个差错。 (5)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刊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6)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刊超过3处,计1.5个差错。 (7)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8)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每处计0.1个差错。全刊最多计1个差错。 2.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1)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1个差错。 (2)小数点误为中圆点,或中圆点误为小数点的,以及冒号误为比号,或比号误为冒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专名线、着重点的错位、多、漏,每处计0.1 (3)破折号误为一字线、半字线,每处计0.1个差错。标点符号误在行首,每处计0.1 (4)外文复合词、外文单词按音节转行,漏排连接号的,每处计0.1个差错;同样差错在每面超过3个,计0.3个差错,全刊最多计1

编辑部校对工作方法

编辑部校对工作方法 一、指导思想 校对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人员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4.清除错别字。 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二、校对程序 1.一校(文编、美编各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校后通读一遍。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编辑部全体成员,参与人员要求达到80%以上):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全体成员小组会议室传阅校对,力求速战速决,找出全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三校(责任编辑):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美术编辑):对所有校对稿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三、校对内容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2.检查版面、格式,图表位置及表题、图题,字体、字号、字距和行距。 3.检查标题位置、层次及转行,注释、参考文献及序号,核对中英文目录及页码与文章的一致。

4.检查目录及对应的页码、刊眉、页码顺序、版权,封面、封二、封三、封底的文字、刊号、年月期号。 四、差错类型 (一)重点校对类型 1.标题、目录、封面是否一致。 2.每段开头是否空两格。(编辑文档时采用首行缩进2字符格式,消除原文空格。) 3.注意标点符号的中英文区分,半角/全角格式。 4.文稿内出现多级小标题,注意是否格式规范醒目,以免产生歧义。 5.刊物封面标题是否规范美观。 6.文稿排版尽量双数P,文编在编排注意字数。 7.同一篇文稿中字体格式是否一致。 8.插图清晰与否。 9.文稿中图表注释是否一致。 11.插图LOGO是否消除。 12.图表内容数据是否与原文件一致。 13.文稿是否标明出处或作者,新闻资讯可不标。 14.刊头、页码是否一致。 15.新闻资讯类文稿中时间是否具体,杜绝“近期”“本周”“近日”等字样,排除过期新闻。 16.查明作者是否健在,若去世须注明。 17.为保证政府文件、通知、会议等文稿的官方性,此类文章不须插图。 (二)常见差错类型 1.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错简、错繁、互倒、异体字、旧字形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错别字。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错字;是字但用在此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

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一本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 总字数的比率,用万分比表示。实际鉴定时,可以依据抽查结果对全书进行认定。如检查的总字数为10万,检查后发现两个差错,则其差错率为0.2/10000。 二、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⒈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 ⒉书 ⒊ ⒋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 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注文满版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以外,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8.乐谱类图书、地图类图书,按满版字数全额计 9.外文图书、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拼音图书的拼音部分,以对应字号的中文满 版字数加30%计算。 三、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 ⒈(1)封底、勒口、版权页、正文、目录、出版说明(或 凡例)、前言(或序)、后记(或跋)、注释、索引、图表、附录、参考文献等中的一般性错字、别字、多字、漏字、倒字,每处计1个差错。前后颠倒字,可以用一个校对符号改正的,每处计1个差错。书眉(或中缝)中的差错,每处计1个差错;同样性质的差错重复出现,全书按一面差错基数加1倍计算。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差错,无论几位数,都计1个差错。 (2)同一错字重复出现,每面计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4个差错。每处多、漏2 ~5个字,计2个差错, 5个字以上计4(3)封一、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每处 计2个差错;相关文字不一致,有一项计1(4)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 差错,每处计2(5)外文、少数民族文字、国际音标,以一个单词为单位, 无论其中几处有错,计1个差错。汉语拼音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1996)规定的,以一个对应的汉字或词组为单位,计1 (6)字母大小写和正斜体、黑白体误用,不同文种字母混用的(如把英文字母N错为俄文字母И),字母与其他符号混用的(如把汉字的〇错为英文字母O),每处计0.5个差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7)简化字、繁体字混用,每处计0.5个差 错;同一差错在全书超过3处,计1.5(8)工具书的科技条目、科技类教 材、学习辅导书和其他科技图书,使用计量单位不符合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的中文名称的、使用科技术语不符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的,每处计1个差错;同一差错多次出现,每面只计1个差错,同一错误全书最多计3个差错。 (9)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用法不符合《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的,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 ⒉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的计算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