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据我国2006年一项调查估算,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骨量减少。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数将增加到625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人数将进一步上升,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医疗费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仅给个人带来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一.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类型,现从中西医学两大方面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说明。

1.肾阴亏损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激素有8种之多,他们是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他们中的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特别是性激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肾阴亏损导致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因而易发生骨质疏松。

2.脾胃运化不足脾胃运化不足使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

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失为主要原因。

3.运动量少运动与骨量多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现代研究证明,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会为骨骼提供充分的矿物营养,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对骨骼保持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运动锻炼还可使绝经期女性的激素分泌轻度增加。老年人适当锻炼不仅可使肌肉适应性加强,增加肌肉的力量,而且可减少骨量丢失,改进骨的质量,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4.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白种人、黄种人比黑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机会多,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别,这些都揭示了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5.性别与年龄因素,人的骨龄在35~40岁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大大高于男性,比男性高2~8倍,男性的骨量丢失

始终是缓慢进行的,骨质的总丢失量比女性相对较小,因骨

质疏松而导致骨折的发生率也较女性低。

6.其他因素,如免疫功能、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气候与环境因素,也对人体的骨质疏松症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几种。

1.疼痛。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症状是腰背疼痛,这种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后伸展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都有加重。

2.身?L缩短。患上骨质疏松症后,患者体内的椎体变形、缩短。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节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

3.弯腰驼背。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脊柱椎体会发生楔形改变,导致脊柱前倾、背曲加剧,因此会出现弯腰驼背的症状。

4.骨折。骨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老年中后期以胸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为多见。

5.胸闷气短。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胸廓会变形,胸腔内脏器受压迫,特别是肺部受到更大的压迫,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三.健身气功运动处方

实践证明,健身气功运动处方是防治骨质疏松较为有效

的措施。它遵循“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医预防原理,主要是采用针对性的动作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通过提高骨密度、减少钙的流失速度、健脾和胃、滋阴补肾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一)运动内容

1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双鱼悬阁

并步站立,随吸气上体左转,两臂内旋侧起,随呼气成左丁步,右手无名指置于左手太渊穴处,随吸气左脚斜前上步,由虚步成弓步,同时两臂摆置左前方,左掌心向上;随呼气重心还原,跷左脚,同时右掌捻动左太渊穴后成劳宫相对状于胸前合掌。再次随吸气,右臂上撑左臂下按,两臂呈弧形,随呼气两臂自然落于体测。右侧同左侧动作相同且方向相反。

双鱼悬阁动作指按寸关尺三穴,呼吸时配合“呼”音,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通过促进消化系统来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来防止骨质疏松;此动作中的悬腰转体有助于提高肾功能,增加各种激素的分泌,通过治疗肾阴亏损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2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犀牛望月

接上式,两手握拳收于腰间,左脚向左开一大步,两臂内旋下按后撑。动作不停,重心移至左脚,左腿弯曲,右腿伸直,同时两臂继续内旋,两掌由坐腕随之放松,分别向两

侧偏后,弧形摆起。向右开步时做同样动作,方向相反,左右动作依次做两遍。

犀牛望月动作有助畅通手臂经脉,有助于强心益肺、通调三焦。意守命门和脚侧蹬捻动涌泉有助于滋阴补肾,以此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3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云端白鹤

接上式,合谷捻动大包,脚趾上翘;脚趾抓地,两腿半蹲,两手叠腕卷指,向两侧分开,百会上顶,脚跟拔起;两手在头的左右前上方抖腕。腿伸直,脚跟落地,两手同时垂于体侧,腿要伸直。此动作重复两次。

脚趾上跷,压迫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涌泉,故有助于激发其经脉,滋阴补肾,合谷捻大包,有助于健脾和胃。通过改善脾胃和滋阴补肾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4 五禽戏:猿提

接上式,左脚向左开步,两手提于腹前,五指捏拢成“猿钩”,两“猿钩”上提至胸,双肩耸起,收腹提肛,同时两脚跟提起,头向左转动,目随头动,视身体左侧;头转正,肩下沉,松腹落肛,双“猿钩”变掌下落目视前方。此动作左右各两次,除了头部动作方向相反,其他动作相同。

“猿钩”的快速变化,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提高反应速度来防止摔倒、骨折;提踵直立,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5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

接上式,两臂向前上方举起,掌心向前,两臂外旋下按至胸前,外旋掌心向上,两手顺腋下往后插至背部,两掌由内沿脊柱两侧朝下摩运至脚踝,上体随之前俯,两掌沿地面前伸,手臂随之带动上体起立,两臂伸直向上举,掌心向前,目视前方,本式一上一下为一遍,如此反复6遍。

两手攀足固肾腰通过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命门、阳关、委中等穴,达到固肾壮腰的作用,而通过脊柱大幅度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伸屈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腰部的肾、肾上腺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6 易筋经:三盘落地势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平举,掌心向下,左脚外开成马步;屈膝下蹲,两掌逐渐下按约至环跳穴同高,目视前下方,口吐“嗨”音;两掌翻转,掌心向上,肘微屈,上托至侧平举,同时两膝缓缓挺直,目视前方,重复上述动作共3遍。下蹲的幅度可根据自身条件,切不可过度勉强。三遍后左脚回收半步,成开步正身直立,两掌平举,掌心向下。

通过下肢的屈伸活动,配合口吐“嗨”音,使体内真气在胸腹间相应的降、升,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此动作还可增强腰腹及下肢力量,丹田之气,强腰固肾来预防骨质疏松症。

7 六字诀:吹字诀

接上式,随呼气之势,由肾穴上提,经肾经之俞府,指尖朝下,两手提至胸前,随即向前画弧,撑圆,两手指尖相对,在腹前成抱球状,呼气时读“吹”字,同时屈膝下蹲,抱球下落,身体尽量保持正直,膝关节之垂线不超过足尖,小腹尽力后收,臀部上提,年轻者宜抱膝,年老体弱者抱至小腹呼至气尽,可达吹气之势而起立吸气尽,身体力直如预备式稍休息,做第二次呼吸,共做六次。

中医认为,“吹”字诀与肾相应,口吐“吹”字,具有泄出肾之浊气,调理肾脏功能的作用;腰为肾之腑,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腰部功能的强弱与肾气的盛衰息息相关,本势动作通过两手对腰腹部的摩按,具有壮腰健肾,增强腰肾功能和预防衰老的作用,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二)运动量

整套功法时间为8-9分钟。

(三)运动频率

习练此套功法每周至少3-5次,每天早晚练习一遍效果更佳。

(四)注意事项

1.骨质疏松患者在平时需改善自己的营养、掌握好日光浴的时间、补充口服钙剂等进行日常调养;

2.骨?|疏松症患者应多食含钙、磷、维生素D及含锰多

的食物,而少食含糖、蛋白质和脂肪过多的食物;

3.年龄偏大、血压较高、腿部力量薄弱者可以减小动作幅度。比如“三盘落地式”中的马步下蹲动作,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适当减小下蹲幅度;

4.功法练习最好选择在环境优美,地面平坦,阳光充足的场所进行,且练习的服装应以宽松的运动服和防滑的运动鞋为主。

康复科骨质疏松症跌倒患者疑难病历讨论记录

2016年三季度康复科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2016年7月19日17:00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主管护师) 主题:骨质疏松症跌倒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记录人: 参加人员:主管护师: 护师: 内容记录: 主持人:今天我们针对17床曹志远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该患者住院后仍感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且于18日欲解小便时由家属1人扶助跌倒。护理方面可以采取些什么好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的疼痛,加强护理措施,预防高危病人跌倒坠床发生。现在请责任护士苏娟汇报病例。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1.简要病史: 患者17床曹志远,女,89岁,因“右臀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天”于2016-07-10 09:10收入我科。 入院诊断:1.腰椎退行性病变;2.右侧坐骨神经痛;3.高血压病;4.2型糖尿病。 2.查体:T 36.7℃ P 81次/分 R 20次/分 BP 187/84mmHg。精神尚可,表情痛苦,形体胖,头面、五官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清,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触之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无明显侧弯畸形,腰椎前屈活动略受限,L1-S1棘间、椎旁轻度压痛,右侧臀部压痛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双小腿不肿,双下肢皮肤感觉、腱反射未见特殊异常,病理征未引出。疼痛NRS评分:8分。 3.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年,服用“格列美脲”治疗。“高血压病”病史10-年,服用“替米沙坦”降压。有“青霉素”过敏史。 4.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腹部彩超示:胆

囊结石,余未见明显异常。DR示:主动脉迂曲、钙化,余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约1/2,请结合临床及旧片;胸腰椎退行性变,以骨质增生明显;骨盆骨质疏松。 5、入院后治疗:(1)康复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腰痛病健康教育,暂以卧硬板床休息为主。(2)入院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腹部彩超,腰椎X线片等。(3)营养神经(腺苷钴胺针 1mg im qd),镇痛(洛芬待因片0.2 tid)等。(4)物理因子治疗(红光治疗、蜡疗、中频脉冲电疗)对症缓解。(5)中医药调护:嘱患者避风寒湿、节饮食、畅情志等。腰骶臀部右下肢电针、普通针刺以疏通经络。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等意外,避免空腹状态下做针刺、理疗等。汤剂取法:补益肝肾、强腰壮骨,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6.目前情况:患者入院后未解大便,于7月17日行温肥皂水肛肠3次,口服番泻叶后解稀便数次。患者精神可,依从性差,要求停止一切治疗,卧床休息。于7月18日20:30在家属扶助下床边解小便时跌倒,家属立即告知护士姚龙淑,通知刘兆丰医生,共同协作患者床边解完小便,扶患者卧床休息,立即查体,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清楚,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无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活动正常,皮肤完好。血压125∕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体温36.5℃。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生命体征平稳。今天是患者住院第20天,仍感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 主持人:患者住院期间诉疼痛一直明显,未缓解,护理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 护士:做好患者的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严密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必须详细告诉患者,如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 护士:针对该患者腰骶部、双下肢阵发性剧烈疼痛,左上下肢乏力,可以采取:1.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止痛药物疗效及副作用;2.遵医嘱给予物理因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分析杨菲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分析杨菲 发表时间:2019-12-27T10:02:06.68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11期作者:杨菲 [导读]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是疏松性患者易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1例,患者年龄61岁到85岁,平均年龄(76.18±3.05)岁;男/女为27/24。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61岁到84岁,平均年龄(77.03±3.47)岁;男/女为22/1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至入院时间、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为其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病情和身体状况,经影像学检查配合证实诊断后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下:嘱咐患者睡平板床绝对卧床休息,并指导其合理摆放体位。在此期间给予患者药物及物理镇痛,经8周卧床休息后视恢复情况协助患者利用支具进行床下活动,并持续实施4~6周的固定,并在此期间指导患者服用止痛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患者均进行严格术前检查,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凝血时间等,确认无施术禁忌后方可施术,术前再次行影像学检查,确认病变部位,制定手术方案。手术方法如下: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给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在C臂机的直视下观察伤椎并实施定位,将伤椎位置准确标记,在C臂机的引导下与矢状面呈15°摆放,从患者椎弓根的外上方经皮穿刺至椎体前1/3处,将穿刺针的针芯拔出,将造影剂1支注入至患者伤椎内,C臂机下观察是否存在漏液的现象,同时将PMMA骨水泥与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调至成糊状并注入注射器,证实无漏液后连接穿刺针与注射器,将调制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伤椎,X线下观察骨水泥浸润状况,确认骨水泥经骨小梁的间隙逐渐浸润,并在其边缘处呈毛刺状且逐渐散开至骨皮质,明确骨水泥性质,在其完全硬化后可将穿刺针拔出并对伤口实施压迫数分钟。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感消失,伤椎的影像学相关指标恢复至正常,为显效;患者的疼痛感有所减轻,伤椎的影像学相关指标有所恢复,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为有效;患者疼痛感并未减轻甚至加重,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V AS评分对比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V AS评分对比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健身气功运动处方系列(十)――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现已成为世界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据我国2006年一项调查估算,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骨量减少。预计至2050年,全世界65岁以上人数将增加到625万,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人数将进一步上升,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医疗费用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不仅给个人带来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一.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类型,现从中西医学两大方面对骨质疏松症进行说明。 1.肾阴亏损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激素有8种之多,他们是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他们中的前4种激素尤为重要,特别是性激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老年人肾阴亏损导致性腺功能减退,雌激素、雄激素的生成减少,因而易发生骨质疏松。

2.脾胃运化不足脾胃运化不足使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 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的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其中尤以钙、磷两种元素缺失为主要原因。 3.运动量少运动与骨量多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密切 关系。现代研究证明,运动时神经内分泌调节会为骨骼提供充分的矿物营养,使全身和局部骨钙含量增加。运动还可以对骨骼保持一定的机械刺激,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的形成。运动锻炼还可使绝经期女性的激素分泌轻度增加。老年人适当锻炼不仅可使肌肉适应性加强,增加肌肉的力量,而且可减少骨量丢失,改进骨的质量,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4.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白种人、黄种人比黑种人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机会多,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生活条件、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别,这些都揭示了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5.性别与年龄因素,人的骨龄在35~40岁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大大高于男性,比男性高2~8倍,男性的骨量丢失 始终是缓慢进行的,骨质的总丢失量比女性相对较小,因骨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据调查,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有资料统计,对此,重庆同康骨科医院专家表示:这不仅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缺乏骨质疏松的预防常识。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其雌激素可以保持骨中钙的含量,保持骨的坚硬度。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运动会刺激骨的代谢,增加骨量,并能减少脱钙。骨质疏松症还可能会遗传。曾有人研究过,有骨质疏松妇女的女儿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同卵双胞胎骨量很接近,而异卵双胞胎骨含量差异较大,说明骨质疏松有遗传性。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妇女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2)控制吸烟量: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缺钙。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预防重于治疗,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是简单易行十分有效的措施,妇女可根据自己爱好、兴趣及客观条件选择一项体育活动,持之以恒。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发生的骨折,该骨折累计脊柱时,称为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脊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发部位。(附:诊疗流程与诊疗指南、PVP技术规范) 一、OVF诊疗流程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根据鉴别诊断需要可选择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2.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的单位可分别选择下列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这类指标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的风险性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临床常用检测指标: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素D。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 型前胶原C端肽(PICP)、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或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及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端肽(U-NTX)等。 (三)物理学检查 1.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 骨密度检测:X线、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功能科冯薇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各年龄时期均可发病。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症状 无并发症的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无疼痛等症状,也无畸形等体征。早期发现本病依靠骨密度检查。椎体X线平片异常迟于骨密度提示,但是早于症状体征的提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喷嚏、轻微外伤等诱发椎体骨折。新鲜椎体骨折的数周内,出现局部疼痛,体征出现叩击痛。多个椎体压缩者,出现驼背(罗锅),身高变矮。非椎体骨折时,疼痛和畸形表现更加严重。 用药治疗 1.应尽早着手治疗理由是完全和部分消失的骨单位(皮质骨的直径0.2mm的柱形骨单位和骨小梁)不能再生,但是变细的骨单位,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原状。因此,逆转已经消失的骨单位(形成骨质疏松症)是不可能的,而早期干预能够预防大多数人的骨质疏松症。女性的围绝经期(45岁)就应该开始治疗。男性往往可以迟10年。 2.不应该忽略存在特定病因的治疗,尤其不应该忽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叠存在。 3.缓解疼痛的治疗措施应合理选择椎体压缩骨折的急性期,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止痛药、肌肉松弛剂、热疗、按摩和休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畸形所致痛苦,可以经特殊设计的体育治疗而得到缓解,某些病人可以穿戴保护性胸衣或背部支架。锻炼腹肌和背肌的运动对于多数病人有益。 止痛药有引起老年人胃出血的可能。因此,尽可能选择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肛门塞入)和双氯芬酸乳胶剂(外搽)。 4.应重视基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如运动、饮牛奶、晒太阳,小心预防跌倒。 5.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等3大类药,已经被FDA批准后全世界广泛应用。对于比较严重的病例,不应该忽略这3种药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版更新要点2017-03-16医默相通 3月11日,骨典演义--2017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网络直播会议在美丽的蓉城召开。众多顶级骨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南的理解以及诊治经验的思考。本期我们邀请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和吴斗教授对17年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介绍。 为了及时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策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措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及《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专家对原有的指南(2008版)进行了更新。该版本指南与2008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相比,有以下更新要点。 1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重心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与08版指南相比,新版本指南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症存在的情况下,局部骨组织发生的病理性改变,是骨强度下降的突出表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

2流行病学的更新 新版本补充了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2013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报告:全球每3 秒钟发生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 3影像学检查增加 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及MR检查外,新版本中增加了全身骨扫描(ECT)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它适用于无法行MR检查或排除肿瘤骨转移等。 4更新诊疗流程图 新版本中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流程图。对于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需先行血尿常规、钙、磷、碱性磷酸酶、影像学和骨密度等酌情检查项目,检验结果正常而影像学、骨密度等检查异常可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检验结果异常需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肿瘤等;确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继而进行骨折处理、骨折愈合评估,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药效评估,并强调对二次骨折的预防。 5常见骨质疏松骨折手术策略推荐与更新

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老年人的运动处方 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不经常进行运动的老年人在开始运动之前,或准备增加运动量之前,最好检查一下,看是否有潜在性疾患或危险因素。不可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过分自信或争强好胜。 运动处方因人而宜:老年人的体力和最大心率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按年龄公式计算,对50%以上的老年人是不准备的。60岁的老年人最大心率可高达200次/分以上,也有低至105次/分。所以对于老年人,重要的是注意运动的频率,经常运动,直到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再增加运动强度。适宜心率110-130次/分钟。 准备和整理活动:年龄越大,锻炼前的准备活动越重要。10分钟左右适宜的准备活动(伸展运动、慢步)可保护心脏、肌肉和关节,避免损伤。跑步运动后,慢步两分钟,不要突然停止运动。注意防止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出现运动损伤;注意冬天保暖,雨雪天防滑,夏天补充水分和盐分,预防中暑等。 温馨提示 最佳运动量的选择:每周至少5次运动,每次坚持20至40分钟。 几种简易可行的运动方法 步行:没有心脏疾病的体力耐受者,速度应在每分钟80-100米之间。体力不耐受者,可走10分钟,休息5分钟再走,或稍放慢速度,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 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锻炼,最好在晨间或运动场内进行,速度以每小时8.5-15公里最适宜,可用自行车健身器在室内锻炼,运动强度为450-700公斤/米。分。 爬楼梯:以正常速度爬楼梯(消耗的热量比静坐多10倍,比散步多3倍),有兴趣幷其体力耐受者,可以进行爬上楼练习。 慢步:有运动基础,平时做2-3公里的疾步行走无心绞痛发作者,可以参加慢跑锻炼。慢跑速度以100米/分钟比较合适,困难者可以跑步和走路交替进行。 放松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气功、保健操,每天可进行10-20分钟。 其它:跳舞和非比赛形式的打球运动。 温馨提示 不宜空腹跑步。空腹跑步会增加心脏和肝脏负担,而其还容易出现心率不齐,甚至导致死亡;另外空腹跑步时人的血糖水平会急速下降,容易诱发低血糖症,出现昏厥,心律失常。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012530107 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 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目前, 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 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 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 %)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 对骨密度的影响(3 % ~10 %)[ 1]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 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 减少摔跤的危险性, 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 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 1 前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 8000万, 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 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 /3患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 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2 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2.1 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2.2 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 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一].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 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现状 1.我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现状目前我国60岁 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 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多个地区进行了关于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2006年一次 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 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 患病率女性为%,男性为%,60岁以上人群中骨 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2.国外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现状最近报告的美 国2005—2006年数据显示,检测股骨颈部位骨 密度值,50岁或以上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 病率女性分别为49%和10%,而男性分别为30%

和2%。来自日本的数据则显示目前日本骨质疏 松症患者达1300万。加拿大的随机调查显示:女 性腰椎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 和%,总患病率为%。来自欧洲27个国家统计结 果显示:2200万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三.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为原发性Ⅱ型OP,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骨重建功能衰退 可能是老年性OP的重要发病原因。 四.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 2.椎体压缩 3.骨折 [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老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内分泌激素:性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降低,生长激素减少。 ?营养因素:缺乏VitD、钙,高蛋白饮食。 ?生活因素:活动量减少、过量饮酒、吸烟。 ?药物因素:糖皮质醇、巴比妥等。 ?家族、种族因素:基因有关。 ·慢性疾患:DM、肾功能不全等。 (二)健康史 ?询问老年人日常饮食结构 ?运动及体力活动 ?有无腰痛及疼痛的性质 ?有无骨折,既往有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情况 (三)身体状况 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被称为“寂静之病”,尤其是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多数病人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 2.椎体压缩椎体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多在突发性腰背疼痛后出现。老年人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同时,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畸形还可引起心排出量的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肺活量下降等,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3.骨折当骨量丢失超过20%以上时即可出现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部位多见于脊柱、

2015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

·专家共识 ·*通讯作者:马远征,Email :myzzxq@sina.com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学科组印平 1 马远征 2* 马迅 3 陈伯华 4 洪毅 5 刘宝戈 6 王炳强 7 王海蛟 8 邓忠良 9 1.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骨科,辽宁本溪1170002.解放军总参第309医院骨科,北京102628 3.山西省医学科学院山西省大医院骨科,太原0370044.青岛医学院骨科,山东青岛2660035.中国康复中心骨科,北京1000686.天坛医院骨科,北京1000507.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 8.河南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河南漯河4620009.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重庆400010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108(2015)06-0643-06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椎体成形术 The clinical guideline for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The Osteoporotic Fracture Treatment Group ,Committee of Osteoporosis ,China Gerontological Society YI Ping 1,MA Yuanzheng 2,MA Xun 3,CHEN Bohua 4,HONG Yi 5,LIU Baoge 6,WANG Bingqiang 7,WANG Haijiao 8,DENG Zhongliang 9 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Benxi Jinshan Hospital ,Benxi Liaoning 117000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309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00 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hanxi Province Hospital ,Shanxi Medical Academy ,Taiyuan 0370044.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Qingdao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0035.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ina Rehabilitation Center ,Beijing 1000686.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iantan Hospital ,Beijing 1000507.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50 8.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Luohe ,Luohe Henan 462000 9.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 Yuanzheng ,Email :myzzxq@sina.com Abstract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osteoporosis.The methods of the treatment includ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such as vertebroplasty.Each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onservative treatment mainly uses drugs.In the surgery ,the patient ’s condition ,age ,physical condit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 are needed to consider in order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Key words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Vertebroplasty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骨 质疏松症日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个社会问题 [1] 。 老年性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给医学及社会带来 3 46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年6月第21卷第6期Chin J Osteoporos ,June 2015, Vol 21,No.6Published online www.wanfangdate.com.cn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5.06.001

2013 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南

2013 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指南 2014-01-02 21:51来源:丁香园 字体大小 -|+ Since the NOF first published the guide in 1999,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many patients are not being given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about prevention; many patients are not having appropriate testing to diagnose osteoporosis or establish osteoporosis risk; and, once diagnosed (by testing or by the occurrence of a fracture), too many patients are not being prescribed any of the FDA-approved, effective therapies. All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older men should be evaluated clinically for osteoporosis risk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BMD testing. In general, the more risk factors that are present,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fracture. Osteoporosis is preventable and treatable, but because there are no warning signs prior to a fracture, many people are not being diagnosed in time to receive effective therapy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the disease. Hip fractures result in 10% to 20% excess mortality within one year; additionally, about 10% of patients with a hip fracture will have another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 within a year. Up to 25% of hip fracture patients may require long-term nursing home care, and only 40% fully regain their pre-fracture level of independence. Mortality is also increased following vertebral fractures, which cause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back pain,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试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考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多选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D:高热、寒战、腹痛 2、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为发生(),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A:椎体骨折 B:髋部骨折 C: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D:腕部骨折 3、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4、治疗骨质疏松症抗吸收类的药物有()。 A.双磷酸盐类 B.地舒单抗 C.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D.钙离子拮抗剂 E.钙剂 5、下列对激素替代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A.雌激素类单独或与孕激素类或替勃龙联合治疗能够增加骨量 B.研究表明结合雌激素可降低任何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C.雌激素类发挥抗骨折效应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结肠癌风险 D.雌激素同时也增加乳腺癌、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血栓事件风险 E.雌激素或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疗法不适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 6、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诊断指标是()。 A.X光片 B.骨密度测定 C.MRI核磁共振检查 D.血电解质检查 E.CT检查 7、骨质疏松症的饮食疗法主要有()。 A.增加富钙饮食如牛奶及奶酪 B.低盐高蛋白 C.减少富含磷饮料如碳酸饮料 D.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如VitD 、Vit K、及Vit B12 E.经常补充骨头汤 8、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元素钙) 摄入推荐量()。 A.600mg B.800mg C.1000mg D.400mg E.1200mg 9、老年人因缺乏日照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剂量可为()。 A.200-400IU、400-800IU B.200-400IU、800-1200IU C.400-800IU、800-1200IU D.400-800IU、800-1000IU 10、双磷酸盐类的主要作用是。 A.抑制骨转换 B.促进骨形成 C.抑制骨形成 D.抑制骨吸收 E.促进骨吸收 二、判断题(每题3分 30分): 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富含钙、高蛋白质、低盐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3、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充足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关键作用()。 4、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5、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6、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7、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8、治疗骨质疏松症就是补钙()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体育《运动处方》知识点详解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处方,在医学上指是医师给病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因程度不同,当然会选择不同的处方。体育锻炼也是为了对运动者起到康复、保健的作用,所以在进行锻炼中也要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就提出过“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科学家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运动处方包括四个方面: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一、运动形式 现代新兴的运动处方要求包括三种,即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及力量性运动,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最佳效果。 (一)有氧运动(耐力性运动处方): 是运动处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在治疗性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和内分泌等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伸展运动: 可以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又可以用于健美和健身,主要功效是能有效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形和机体的柔然性,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三)力量性运动: 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对于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 二、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 三、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是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运动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锻炼时间最佳为20分钟,一般情况下,每次锻炼持续时间以20~60分钟为宜,其中保持或维持靶心率的锻炼时间为15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可以在靶心率一下强度进行锻炼。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考试

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治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导致,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A.以骨量低下 ? B.骨微结构破坏 ? C.骨脆性增加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 ? A.骨折 ? B.骨痛 ? C.骨骼畸形 ? D.便秘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通常的骨质疏松骨折发生在等部位。 ? A.脊柱 ? B.髋部 ? C.桡骨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固有危险因素包括: ? A.高钠饮食 ? B.体力活动缺乏 ? C.老龄化 ? D.低体重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的情形包括: ? A.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 B.老年人 ? C.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 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反映的是骨的 ? A.矿物盐含量 ? B.性激素水平 ? C.影响骨代谢药物含量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 T值是与比较,主要用于判断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 A.实测骨密度 ? B.峰值骨密度 ? C.同龄组骨密度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8 . Z值是与比较,是在人群中的排队,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异常的骨丢失。? A.实测骨密度 ? B.峰值骨密度 ? C.同龄组骨密度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临床上T值低于可以判定为骨质疏松症 ? A.1 ? B.0 ? C.-1 ? D.-2.5

运动处方

关于运动处方的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群众体育锻炼的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健身的需要也趋向于生活化、社会化和科学化。运动处方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所以。作为一名当代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对运动处方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因此,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理解,受益匪浅。因做此综述。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理解.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的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运动处方。 附图:运动处方卡 美国的生理学家Karpovish (1954)首先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我国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起步于70年代末,近30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运动处方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和完善,其研究在广度上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 通过有关资料的了解,现阶段运动处方的种类有:1有氧( 耐力

性) 运动: 有氧运动是耐力性的运动项目, 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游泳、骑自行车、滑冰、划船、跳绳、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等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锻炼以后可以促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2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包括广播操、太极拳、舞蹈及各种医疗体操和矫正体操等。主要功效是能有效地放松神经、消除疲劳、改善体形和机体的柔韧性,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3力量性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力量训练要有主要肌群的参与, 每次8~ 10 组, 每组重复8~12次,每周至少 2 次。力量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增加关节灵活性,一般对于神经麻痹、骨质疏松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人比较适用。 二、运动处方的发展状况。 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四大类1预防健身运动处方:不同年龄人群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3康复体育运动处方用于病人和残疾者以治疗疾病、康复肌体为目的的处方4健美运动处方: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就社会体育的广泛意义,运动处方一般多指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健身性运动处方,也可以采用肢体功能锻炼、发展身体素质等多种形式的运动处方。 另外,运动处方也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教师根据教学班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制定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是教师将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和自评相结合的一种授课方式。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以健身为目地, 运用运动处方安排运动内容和形式以其真正实现了教学目的、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