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1.种植方式

丝瓜采用条状定植,在种植田块内按每3米宽筑1条60厘米宽的瓜垄,此为基本行,再在余下2.4米的空地正中间,同样筑1条60厘米宽的瓜垄,此为加密行。在基本行和加密行瓜垄的两侧各向内15厘米栽植丝瓜2行,基本行和加密行各栽2000株,行株距为75厘米×18厘米,每亩净栽4000株。

2.整枝搭棚

密植丝瓜搭棚采用篱架与连片大平棚相结合的方式。这是我们自行设计的独特棚架方式,可经受强台风的侵袭而不致倒塌。方法是在瓜田四周打桩,埋水泥柱或粗毛竹,用铁丝固定拉紧,筑成1.8米高的大平棚,并与接邻瓜田的大平棚相互连结。棚面用铁丝和草绳扣成18厘米×25~30厘米大小的网眼。然后在瓜垄上的每株瓜秧旁直插细竹梢1根,并用细绳将梢端与棚面缚扎联接。

3.理蔓打叶

在瓜秧沿着细竹梢向上延伸至棚面前,基本行和加密行的理蔓方法是一样的:去除全部侧蔓,只留主蔓结果,并通过人工绑扎,将主蔓沿细竹梢引向棚面。根据观察,我们种植的浙江安吉长丝瓜品种,在棚下的细竹梢上,每株瓜蔓大约能结瓜5~7条。

丝瓜主蔓爬上棚面后,基本行与加密行的整枝理蔓应区别对待。基本行,应结合采收不断理蔓打叶,并适当保留一部分侧蔓,对不理想的主蔓摘心,用萌发的侧蔓来替代,让每一枝蔓在棚面上均匀分布,各

自朝正前方延伸,切勿使其在棚面上纵横交叉重叠,以保证棚面通风和利于异花授粉,尽量使每张叶片晒到阳光,每条丝瓜垂直下挂。加密行的主蔓沿细竹梢向上伸展,到达棚面前,应在棚面与细竹梢交会处对主蔓进行摘心,并随时抹去摘心后主蔓顶端长出的侧蔓,勿让枝蔓爬上棚面,防止与基本行枝蔓争占棚面。待加密行植株结束棚下结果后,在采收最上面1条丝瓜的同时,将主蔓在离地60厘米处拦腰截断,让其萌生侧蔓,继续结果。一般情况下,还能采收3~5条丝瓜。但由于棚面郁闭等原因,瓜形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5厘米,单瓜重不超过200克,然而瓜质却不变,是构成密植丝瓜增产的因素之一。

打叶是为了保证通风透光,应结合理蔓、采收,及时打去过密叶和老弱病叶。

4.追肥工作

为满足密植丝瓜大量结果之需,追肥要贯彻“早”、“勤”、“满”、“加”的原则。①早:在丝瓜定植成活后,立即施稀人粪尿每亩3000千克,并于主蔓爬上棚面前再施一次。②勤:在整个丝瓜采收期中应每隔20天左右,每亩用稀人粪尿5000千克追肥一次,加密行主蔓短截后,追肥量可减为3000千克,直至出茬前20天停止施肥。③满:待枝蔓覆盖棚面后,应将人粪尿在瓜田中全园泼浇,并在每50千克人粪尿中加尿素100克。④加:在喷施药剂时结合喷施丰产素、叶面宝、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此外,如遇高温干旱天气,还必须在早晚浇灌瓜园。

5.疏雄除须

雄花花序是无限生长的总状花序,长达30~50厘米,从其现蕾开始有30~50天的开花期,花数达20~35朵以上。雌花则是单花,一花一果。一般情况下,每个植株的雄花数基本上等于或稍多于雌花数,大大超过为雌花授粉的需要量,而花是最消耗植株养分的器官。因此,我们将80%的雄花序在现蕾时就去掉,留20%雄花序就可满足为雌花授粉所需。

卷须的功能是攀附,而人工绑缚引蔓上架,不仅代替了卷须的攀附功能,而且能使枝蔓在棚架上的分布更理想,更均匀。因此,我们把大部分卷须在刚出现时就及时除去。

经验证明,丝瓜采用基本行和加密行结合增加密度,再配合相应的措施,不仅每亩产量达5000千克以上,而且提高了早期产量的比重,早期产量可达2392千克,占总产量的47.8%;由于早期瓜果售价高,其产值占总产值的70%左右,从而显著提高了种植效益。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选地、选种、整地 (一)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蔬松、肥沃的旱田或旱地,播种时将田犁耙平整,碎土,按畦面80~90公分起厢,畦高20公分,开好排水沟。 (二)选种、开行(穴): 选择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迪卡007、正大999、桂单30。在我县可在三月初左右播种,一般要在播种前开好行(穴),行距一般为65-70公分,深约15公分,株距约28-30公分,开行要求尽量平直,深浅一致。 (三)播种: 1、施足基肥: 一般以沤熟的农家为主,可以直接施在播种行沟里,每亩施1000公斤干粪,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磷肥30公斤。磷肥提前一个月左右与农家肥混合沤熟,尿素和氯化钾混合后再与农家肥使用,没有农家肥或农家肥较少的可以施复合肥30公斤左右。 2、下种: 种植密度约为3200-3500株/亩,肥水条件好的可种植密些。种子点播在肥旁边,不能直接接触种肥,且每穴播2颗种子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够苗。同时,大多的玉米种子已用进口的种衣剂包衣,播种时要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种子,可以戴胶手套或塑料袋等,播种完毕要及时洗手,以防药物中毒。 3、盖土: 用碎土覆盖3--5厘米厚,不要太厚或太薄,且要均匀,否则就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4、喷施除草剂: 盖上后24小时内要及时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常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除草剂有禾耐斯或乙草胺等。有条件的盖上地膜。 二、出苗--拔节期的田问管理 玉米出苗到第三张叶后,种子内养分已经耗尽,玉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这时候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一)间苗、定苗: 出苗3-5张叶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每穴留一苗,遇到缺株的可留两株,苗要留足、留匀、留壮。 (二)中耕小培土: 定苗后亩施尿素4公斤,氯化钾5公斤,混合施用。用锄头轻锄玉米幼苗周围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科学布局,区域化生产 随着玉米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实行科学布局,进行区域化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生产实际,制定出玉米区域化生产规划布局,区分出大小区域,在种植区域内部,重点把玉米品种调优、结构调良、应用技术调新,就是要依据市场需求,真正选择品种优良、质佳的高产良种;依据产业化等对玉米的不同需求,在玉米自身内部区域内,种植不同需求的等同玉米良种;切不可一刀切及盲目扩大单一品种的种植比例;突出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改善玉米品质,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继续抓好常规技术措施,努力实现玉米生产的标准化作业 常规技术措施是生产经验总结,并经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其提质、增效、增产作用显著。如:玉米催芽坐水种技术,化控应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技术,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的土壤耕作及轮作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等。这些技术生产上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继续抓好。但应看到很多地方虽然推广了这些技术,却没能真正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到位率不高,玉米标准化作业,是实现玉米生产增产、增效的基本前提。 3.抓好新技术推广,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1通透栽培技术 此技术是黑龙江省农委十大农技推广项目之一,具有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含水量、提早成熟等多种好处,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生产区以推广“两垄一平台”、比空栽培、粮粮间作或不同品种的间作栽培,可有效缓解“玉米海”矛盾。 3.2紧凑型玉米品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国家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较平展型玉米的光合势要强,可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经济系数明显提高,同时其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3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玉米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是玉米化控剂,其种类较多,作用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化控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所造理想的株形,上部叶片收敛,有利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可以适当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大棚丝瓜高效种植技术

大棚丝瓜高效种植技术 一、整地 种植整地方法同黄瓜常规方法,仅在大棚每根骨架边挖80cm见方种植穴,穴内填腐熟有机肥。 二、选种育苗 黄瓜选博杰35,津绿30等耐低温弱光,抗病性较强高产品种,黄瓜嫁接怗木可采用黑籽南瓜或白籽南瓜。丝瓜因抗病性较强,采用自根苗即可,品种可采用江蔬一号,荷兰翡翠等品种。 三、定植管理 黄瓜定植管理与一般棚室相同。 丝瓜定植在骨架边的定植穴内,蔬菜田根结线虫一般比较多,可在定植穴内浇施1.8%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 丝瓜早期生长较慢,不与黄瓜争光争肥,不影响黄瓜生长。3至4月份,黄瓜进入盛期,丝瓜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要控制丝瓜长秧,方法是,丝瓜6叶以下雌花全部摘去,6叶后留瓜,用防落素沾化,丝瓜座瓜后,如贪秧可摘心,留一侧蔓生长,以瓜坠秧,以后照次管理。5月中下旬,大棚揭膜后,不再控制丝瓜生长,丝瓜引蔓上骨架。此时丝瓜叶蔓较稀疏,遮光不多,对黄瓜生长几乎无影响,6月中旬,黄瓜拉秧,丝瓜进入生长盛期,仅需及时摘瓜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 保护地需防治黄瓜病害,揭膜后喷施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防治黄守瓜食叶。 1.抗坏血病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百克中就含8毫克,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健脑美容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1等含量亦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保持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抗病毒,抗过敏丝瓜提取物(Lo43)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感染病毒前注射Lo43,保护率可达60%~80%。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丝瓜煮后为什么会变黑?因为人们再煮丝瓜是就把调料加入那样是错误,正确的煮法应该是在煮好后放入,这样才会使丝瓜煮后不会变黑了。 4.治疗鼻窦炎 用开水冲丝瓜可以治疗鼻窦炎。我们将干丝瓜用铁锅焙焦,然后研成细末。在早晨空腹时用温水冲服,连续八天,每次6克。 5.治疗咽喉炎 我们将嫩丝瓜洗净,捣烂挤出汁,然后加入适量的白沙糖,然后每天一勺,每天三次。连续服用,直到病情好了为止。 6.治疗过敏性哮喘 我们可以将丝瓜藤洗净捣烂,然后挤出汁,每天服用一勺,一天三次。我们还可以将小丝瓜放锅里煮烂,取浓汁服用,每天三次。 7.治脚汗过多 将老丝瓜烧成炭,研成细末,撒在鞋中,赤脚连穿半月。 8.治疗风寒咳嗽 将丝瓜晾干,然后研成细末,用蜂蜜炼成丸子,每次九克,每天三次。 9.美白抗衰老 丝瓜汁还有美白抗衰老的作用,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有很多化妆品里都含有丝瓜的成分。丝瓜里含有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丝瓜密植高产栽培措施 1.种植方式 丝瓜采用条状定植,在种植田块内按每3米宽筑1条60厘米宽的瓜垄,此为基本行,再在余下2.4米的空地正中间,同样筑1条60厘米宽的瓜垄,此为加密行。在基本行和加密行瓜垄的两侧各向内15厘米栽植丝瓜2行,基本行和加密行各栽2000株,行株距为75厘米×18厘米,每亩净栽4000株。 2.整枝搭棚 密植丝瓜搭棚采用篱架与连片大平棚相结合的方式。这是我们自行设计的独特棚架方式,可经受强台风的侵袭而不致倒塌。方法是在瓜田四周打桩,埋水泥柱或粗毛竹,用铁丝固定拉紧,筑成1.8米高的大平棚,并与接邻瓜田的大平棚相互连结。棚面用铁丝和草绳扣成18厘米×25~30厘米大小的网眼。然后在瓜垄上的每株瓜秧旁直插细竹梢1根,并用细绳将梢端与棚面缚扎联接。 3.理蔓打叶 在瓜秧沿着细竹梢向上延伸至棚面前,基本行和加密行的理蔓方法是一样的:去除全部侧蔓,只留主蔓结果,并通过人工绑扎,将主蔓沿细竹梢引向棚面。根据观察,我们种植的浙江安吉长丝瓜品种,在棚下的细竹梢上,每株瓜蔓大约能结瓜5~7条。 丝瓜主蔓爬上棚面后,基本行与加密行的整枝理蔓应区别对待。基本行,应结合采收不断理蔓打叶,并适当保留一部分侧蔓,对不理想的主蔓摘心,用萌发的侧蔓来替代,让每一枝蔓在棚面上均匀分布,各

自朝正前方延伸,切勿使其在棚面上纵横交叉重叠,以保证棚面通风和利于异花授粉,尽量使每张叶片晒到阳光,每条丝瓜垂直下挂。加密行的主蔓沿细竹梢向上伸展,到达棚面前,应在棚面与细竹梢交会处对主蔓进行摘心,并随时抹去摘心后主蔓顶端长出的侧蔓,勿让枝蔓爬上棚面,防止与基本行枝蔓争占棚面。待加密行植株结束棚下结果后,在采收最上面1条丝瓜的同时,将主蔓在离地60厘米处拦腰截断,让其萌生侧蔓,继续结果。一般情况下,还能采收3~5条丝瓜。但由于棚面郁闭等原因,瓜形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5厘米,单瓜重不超过200克,然而瓜质却不变,是构成密植丝瓜增产的因素之一。 打叶是为了保证通风透光,应结合理蔓、采收,及时打去过密叶和老弱病叶。 4.追肥工作 为满足密植丝瓜大量结果之需,追肥要贯彻“早”、“勤”、“满”、“加”的原则。①早:在丝瓜定植成活后,立即施稀人粪尿每亩3000千克,并于主蔓爬上棚面前再施一次。②勤:在整个丝瓜采收期中应每隔20天左右,每亩用稀人粪尿5000千克追肥一次,加密行主蔓短截后,追肥量可减为3000千克,直至出茬前20天停止施肥。③满:待枝蔓覆盖棚面后,应将人粪尿在瓜田中全园泼浇,并在每50千克人粪尿中加尿素100克。④加:在喷施药剂时结合喷施丰产素、叶面宝、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此外,如遇高温干旱天气,还必须在早晚浇灌瓜园。

大棚丝瓜栽培技术蔬菜(栽培管理)

大棚丝瓜栽培技术蔬菜,栽培管理 1、品种选择 大棚丝瓜宜选用耐低温弱光、喜肥水、优质、早熟、丰产、商品性佳、适合市场的品种,如江蔬1号、江蔬肉丝瓜、泰州香丝瓜等。2、育苗 培育壮苗是提高丝瓜前期产量、达到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先晒种、种子消毒、浸种催芽。首先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24-48h,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0min 杀菌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人70-80℃热水中,不断搅拌至常温,再用清水浸泡20-25h,将种子表面的黏液搓洗干净,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2遍,置于28-30℃的条件下催芽。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催芽时间以70%的种子露白为宜。 播种选择肥沃的新土3份,加充分腐熟的鸡粪2份,过筛调匀配制成营养土,并在lm3营养土中添加硫酸钾型复合肥lkg、磷酸一铵0.4kg、烯?肟菌酯可湿性粉剂100g,充分混匀可防土传病害、虫害。营养土装人穴盘,深度为穴盘的2/3处,每穴播1粒发芽的种子,播后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用水浸透穴盘,置于事先搭建好的小拱棚中。育苗期间,小水勤浇,防虫防病,调整穴盘位置,保证苗壮苗齐。苗期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前要创造适宜出苗的温度,即白天气温28-30℃,夜温18-20℃,促进幼苗出土。出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2-26℃,夜间15-16℃,防止秧苗徒长。土壤保持湿润,小水勤浇,

但不宜湿度过大。定植前2d浇透水,这样可以确保起苗、运苗和移栽过程中不散陀、不伤根,利于快速缓苗,提高成活率。 3、定植 定植前10-15d,整地施肥,施充分腐熟的粪肥如鸡粪、羊粪等3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100kg、过磷酸钙100kg。施肥后,深耕耙平2次,双行栽培,大行行距70cm,小行行距30cm,垄高20cm。当秧苗2-3片叶时,可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定植时去除弱苗、病苗与死苗,定植后大水漫灌。当地温低于12℃时,及时覆盖地膜。 定植后2周内,保持棚内温度30-33℃,利于缓苗。缓苗后降低棚温,保持白天温度25-30℃,超过32℃时拉开通风口进行防风降温,夜间20-25℃。12月至翌年2月下旬气温较低,易对丝瓜造成寒害、冻害,为此要可在大棚内加设小拱棚,在小拱棚上覆盖薄膜和无纺布,即多层覆盖,并在温室前端通风口位置围上草苫或无纺布,减少通风换气次数。当温度过高时,应加大通风量,保持棚室内温度不超过30℃,待5-6月之后,白天温度大于30℃时可昼夜通风。 肥水管理缓苗期丝瓜需水较少,只有在非常干燥情况下才浇小水。开始伸蔓时,浇伸蔓水。根瓜坐果前一般不浇水,防止秧苗徒长,此时可通过划锄保墒,促进根系生长孔当根瓜坐住后,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施肥浇水,冲施氨基酸水溶肥5kg/亩。结瓜盛期,特别是开花后,丝瓜生长需大量有机养分,需肥量较大,应及时追肥,每10d左右结合浇水进行1次施肥,每次间隔交替施用腐殖酸钾20kg、尿素20kg 或三元复合肥15kg。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选地、选种、整地 (一)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蔬松、肥沃的旱田或旱地,播种时将田犁耙平整,碎土,按畦面80~90公分起厢,畦高20公分,开好排水沟。 (二)选种、开行(穴): 选择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迪卡007、正大999、桂单30。在我县可在三月初左右播种,一般要在播种前开好行(穴),行距一般为65-70公分,深约15公分,株距约28-30公分,开行要求尽量平直,深浅一致。 (三)播种: 1、施足基肥: 一般以沤熟的农家为主,可以直接施在播种行沟里,每亩施1000公斤干粪,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磷肥30公斤。磷肥提前一个月左右与农家肥混合沤熟,尿素和氯化钾混合后再与农家肥使用,没有农家肥或农家肥较少的可以施复合肥30公斤左右。 2、下种: 种植密度约为3200-3500株/亩,肥水条件好的可种植密些。种子点播在肥旁边,不能直接接触种肥,且每穴播2颗种子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够苗。同时,大多的玉米种子已用进口的种衣剂包衣,播种时要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种子,可以戴胶手套或塑料袋等,播种完毕要及时洗手,以防药物中毒。 3、盖土: 用碎土覆盖3--5厘米厚,不要太厚或太薄,且要均匀,否则就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4、喷施除草剂: 盖上后24小时内要及时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常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除草剂有禾耐斯或乙草胺等。有条件的盖上地膜。 二、出苗--拔节期的田问管理 玉米出苗到第三张叶后,种子内养分已经耗尽,玉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这时候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一)间苗、定苗: 出苗3-5张叶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每穴留一苗,遇到缺株的可留两株,苗要留足、留匀、留壮。 (二)中耕小培土: 定苗后亩施尿素4公斤,氯化钾5公斤,混合施用。用锄头轻锄玉米幼苗周围

丝瓜高产种植技术视频及栽培技术

丝瓜高产种植技术视频及栽培技术 一、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 酸的沙壤为宜,不宜瘠薄的土壤。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 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 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公斤。最好是 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 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宽为 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瓜不 耐热,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地膜的选择有:白色地膜对土 壤增温效果较好;黑色地膜对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银灰色地膜能 有效避免蚜虫危害。 二、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针对海南的主要病害选用下消毒方法: (1)常温浸种: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 个小时。 (2)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 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3-5 个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3)药物浸种:

50%速克灵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放入速克灵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个小时。主要防治丝瓜灰霉病。 2.催芽 三、播种 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播种期。 2.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16715.1-1996中2级以上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8%。 3.播种量: 根据丝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种植800-1200株,每穴播种2粒,用种量约350-500克。 4.播种方法: 丝瓜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直播方式。3-4月,整地作畦,宽约3米。种子经浸种催芽,于畦面两边播种两行。株距35厘米,开穴,每穴播3粒种子,1hm2约需种子300-450g。单行种植,株距为30-50厘米,每穴播种2粒,深度为1-2厘米,种粒平放,土壤田间持水量75%为宜,如过干可浇水少许,播后盖干草,以保温保湿。 播种宜选择晴天进行,覆膜栽培,破孔尽可能小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四、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11619926.html, 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作者:姚兴龙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18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粮食的需求开始日益增加,水稻作为粮 食生产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水稻种植的根本不仅仅对土地有需求,还对水有需求,本文主要从提出水稻种植所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给云南省楚雄州相关农业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29 我国是农业高产大国,近些年,我国的水稻种植开始面临着一些问题,水资源紧张、种植水稻的面积减少、土壤经过长年的使用肥力开始下降,以及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存在,给水稻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云南省楚雄州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粮食的产量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良好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可解燃眉之急。采用行之有效的水稻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利于农业的长久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 水稻高产栽培所存在的问题 土壤质量变差,增肥质量降低。想要比较好的种植水稻,什么是最基本的呢,当然是土地,好的土地种出来的水稻质量自然也差不到哪去。但是我国的农业情况是,连年的种植丝毫没有给土地休养生息的时间,过度地使用会出现一些潜在问题,例如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结块变硬,土壤的肥力已经不能满足农作物的基本需求,造成土地资源不能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楚雄州水稻种植一般会采用一股脑的大水浇灌,然后因为水资源的问题过早断水,这样是十分伤害土壤的。 水稻种植机械化困难,水稻是生长在水中的,一般农户会选择人为的插秧,这种方法会导致种植的比较稀疏,使用插秧机器,可能会出现贪功快进不细致等问题,导致水稻的纵间距过大,同样也是一种土地的浪费。 选择的苗不是很合理。不符合土地质量,就会导致产量不高的事情发生。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 2.1 对于肥料和水的把控 水稻种植的时候,大多数农户都会采用大水灌溉,对于这种错误方式的解决方法是,换成浅水灌溉。这样既可以省水又可以让水稻的长势更好。充分的把控水分的利用情况,以这个为

子莲高产栽培措施

xx高产栽培措施 xxxxxx金星xx (江西省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344900) 子莲种类较多,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根据其地域分布特征,通常将它们俗称为“建莲”、“湘莲”、“广昌白莲”,这些品种在形态特征和营养特性上都较为相似。本文仅以“广昌白莲”为例,介绍子莲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要求 根据太空莲的喜光怕风习性,莲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光照条件好的田块;阴凉风大,光照少的山阴田、冷水田不能种。最适宜种植太空莲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30厘米左右,酸碱度PH7.5的水稻田。 土壤贫瘠、板结、粘性强都不利于太空莲的生长。 2、栽种前的准备 计划翌年种植太空莲的田,在当年冬季要及时进行冬翻晒垡,春节前灌水完成二犁一耙,结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施入沤熟的猪牛栏粪60千克或人粪尿40千克,同时撒施生石灰50千克,可以起到土壤消毒和分解腐熟有机肥的作用。未施猪牛栏粪的田块,在临栽前最后一次犁耙时,每667平方米施用菜枯100千克作基肥。为了预防和减轻莲腐败病的发生,每667平方米撒入1.5千克米乐尔灭线虫。 3、种藕的选择 应选择具有太空莲品种特征特性、顶芽侧芽完整、藕身健壮、无病斑的主藕或子藕;随挖随栽。如当天未栽完,要洒水盖草保湿,防止干萎,长途引种调运时,底层要垫好稻草,顶层要洒水用稻草遮盖保湿。 4、种植密度及时间

经试验,太空莲的全生育期及采收期均比常规品种长,因此,种植密度可适当稀些,每667平方米栽种180个顶芽(龙头)即可。分株定植,顶芽一律朝向田中央。移栽时间为春分后清明前,选择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以上,天气晴暖日,现挖现栽。 5、田间管理 太空莲的田间管理是提高单产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追肥、灌水、耘莲、除草等各项农管措施。 (1)、分期合理施用追肥太空莲品种对肥料要求较高,一般667平方米用N、P、K肥料总量为80千克,N、P、K比例以10:5:7为宜。 太空莲的追肥原则是: 早施立叶肥,巧施始花肥,重施花蓬肥,补施后劲肥,增施钾肥,加施微肥。 早施立叶肥: 当莲株长出第二片立叶时(四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1.5千克、氯化钾0.5—1千克塞蔸,塞入片立叶抱卷方向 前约10厘米处;待下一节位立叶抽出时用同样的方法施用。 巧施始花肥: 五月中下旬花芽正处于大量分化期,施好始花肥对保蕾促花及前期产量极为重要。此时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千克、进口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每667平方米可采入青肥1000千克。 重施花xx: 从六月上、中旬到七月中、下旬是花蓬并存生长高峰期,养分消耗最大,该时期的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70%。从六月上旬开始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的追肥量是:

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攀西丝瓜温室高产栽培技术 一、整地及定植 1、消毒,前茬病害严重地块,特别是根结线虫严重的地块先用净线旺等农药熏蒸,普通地块每亩施用100-150公斤生石灰泡水7-10天消毒。 2、深耕整平耙匀后,沿种植行开沟做厢,低厢宽80公分、高厢宽60公分,厢高30公分。每亩用生物有机肥5000千克,钙镁磷肥150公斤,20公斤15-15-15复合肥、3-5公斤功能菌、1-2公斤微肥、2公斤噻唑膦混合均匀后沟施于低厢,用旋耕机旋耕2-3次,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回填净土10公分,准备种植。 2、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可进行移栽,栽植不宜深,栽好后,原有根面和垄面平齐就行,浇足浇透定根水,不要让苗子根系接触肥料层,每穴栽l株壮苗,全部定植于低厢中。栽培方式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3500株左右,人行道位于大行距之间,人行道要高于垄面15公分。 3、栽后7-8天左右,待全部苗都已成活开始覆盖黑色地膜,方法是把膜顺垄展平后,用26号钢丝弯成小弓或在地膜中央下方穿一根钢丝,钢丝固定在低厢两端的地桩上,然后对准定植穴位置处割开5-8cm开口把瓜苗从开口处取出用湿土两边压紧压实,使地膜和土壤之间形成10公分高的空间,便于浇水和冲施肥料。 三、棚间水肥及整枝沾花管理 1、光温管理:丝瓜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为20~24℃,果实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15℃左右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受抑制。白天大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气温过高时需要放风降温,放风时逐渐将风口打开,避免快速降温。 2、水分管理:在浇足定植水的基础上,一般吊秧前不浇水,利于丝瓜根系下扎,如干旱,可视墒情适浇小水1次,吊秧后,结合施肥浇透水一次,座瓜以后,对水分需求量增加,每次沾花后结合施肥浇透水一次,丝瓜是喜湿作物,要求垄面见湿不见干。

高产高效农业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高产高效农业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作者:刘文龙 来源:《吉林农业》2019年第24期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人口众多,农民占比较高。但北方地区整体农业生产情况并不理想。在我国工业制造业与建筑业发展之中,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我国人口迅速发展,传统农业成本不断提升,农民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较低。除此之外,传统农耕形式已经难以符合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需求,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研究尤为关键,可逐步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本文通过对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农业高效生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4.1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DOI编号: ; 10.14025/https://www.doczj.com/doc/1611619926.html,ki.jlny.2019.24.019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为水稻。本文以水稻为例,对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和提升水稻产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水稻种植者需要突破传统栽培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按照水稻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完成水稻种植地区布置。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有效发挥出自身应有作用,政府部门在提供政策支持以外,还需要重视有關机构建设,引导农业种植者了解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知识,为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 传统农业耕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种植技术落后 农业种植技术落后为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种植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制约北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原因。我国北方农业种植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作为主要方式,具体种植农作物类型多元化,同时种植面积分布广泛。农业整体种植呈现出并未规模化与集中化特征。当前,我国建筑制造行业处于迅速发展之中,间接推动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希望能够能寻求到更好发展机遇。在这种负面发展趋势之下,农村地区所具有的青年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这样也就造成农村农业种植队伍主要表现出老龄化特点,部分农业种植者整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基本上依旧习惯于采取传统耕作形式,难以第一时间学习先进高产栽培理念与农业种植技术。除此之外,农村农业种植队伍拒绝应用新型种植技术,造成农村农业种植技术始终停滞不前。农业种植者并未真正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其更加倾向于农业市场经济转变,合理选择农业品种。

丝瓜栽培技术

丝瓜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主要利用丝瓜耐热,耐湿,又较抗寒的特点,在3月下旬至4月初保护地育苗,4月末至5月初,终霜后定植,6月下旬开始采收嫩瓜。至降霜为止,一年一作,连续结瓜,陆续采收,较长时间供应市场,对解决蔬菜秋淡问题起到一定作用。在华南地区分为春、夏、秋三季播种,春播12月—翌年4月播种;夏播4-6月播种;秋播7-9月播种,可周年收获供应。 二、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适合市场的品种。 三、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为宜。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

公斤。最好是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起畦一般宽为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丝瓜不耐热,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地膜的选择有:白色地膜对土壤增温效果较好;黑色地膜对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银灰色地膜能有效避免蚜虫危害。 四、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1)常温浸种: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个小时。 (2)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3-5个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3)药物浸种: 50%速克灵浸种: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放入速克灵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个小时。主要防治丝瓜灰霉病。 2、催芽 催芽或不催芽,视气温条件定。消毒浸种的种子捞出洗净后置于25℃-30℃以下变温或恒温保湿催芽。 五、播种 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播种期。 2、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16715.1-1996中2级以上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8%。 3、播种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 N 302019年7月·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宋桂兰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法库 110400) 摘 要 截止到201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概有53167.8万亩,在临储政策取消之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也一直在降低,同时产量也在下降。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其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都不一样,所以玉米的产量也各不相同。辽宁省法库县是我国的产粮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0.67万hm2 以上,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产量,可以有效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高产栽培;措施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意义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口形势与粮食紧缺问题,国家方面提升了粮食产品要求。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式上看,农业生产力还需要提升。玉米是我国十分关键的粮食作物,在最近几年中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被研发。经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其意义体现在下面几点:其一是提升玉米产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经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能够促使栽培技术的创新,进而有效完善与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其二是优化玉米种植情况,提升经济收益。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让粮食价格处在平衡状态中,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栽培技术,同时也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法库县全年日照数是2800h,有效活动积温是3100到3200℃,全年的降水量在600mm左右,无霜期是15d左右。土层比较肥厚,季节和昼夜温差很大,一年一熟,干物质累积比较多。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有了更多的优势。法库县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要充分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推广和实施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合适的品种 在种植玉米时,选用合适的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所在。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结合法库县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习惯品种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能够确保在当地早霜之前的5天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比当地正常有效积温低10℃左右。这样的品种不但可以充分使用当地热能资源,并且还可以保障安全成熟,实现高产。在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避免单一,玉米品种适应性很强,若是只选择一两个品种在不同自然条件与栽培技术下种植,则极易导致玉米的减产。每个地区都应该有主要栽种品种,并且要能够合理配置,加强玉米作物群 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此来保障玉米的 高产。 2.2 合理播种 选好品种之后就是进行播种,这是高 产栽培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适期 播种,这种方式可以延长玉米的生育期,可 以加强抗旱和倒伏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出 现。玉米适合的种植期一般是在日平均5cm 地温稳定超出10℃的播种日期。因为法库 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所以需要将抢墒情作为 中心,在不坏种的基础上进行适宜早播。玉 米播种的时间要因地制宜,若是坡岗地,则 时间是在4月4日到15日。在平肥地区,一 般是4月10日到20日之间。然后是一次播 种保全苗,这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玉米 是喜欢温暖的作物,在热量不够的情况下, 极易影响产量。法库县无霜期很短,种植的 一般是中晚熟品种。只有进行一次播种保全 苗,才可以充分使用热量资源。还有就是玉 米种植密度比较大,只有在保障每株长出一 样的穗,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2.3 合理密植和施肥 所谓密植,这是构成玉米产品的关键要 素,其中要将公顷穗数、穗粒数和粒重都协 调处理,使其乘积可以实现最大值。在密植 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综合性考虑各种条件, 使用以地定产、以产定穗和以株定行距的方 式,以此来确定确定玉米种植的密度。在其 中不仅要防止空杆出现,同时也不要一味 的追求双穗。在通常情况下,在计划产量是 10.5到12t/hm2时,保苗一般是4.65到5.25 万株/hm2。总之,在密植时要依据计划产量 来制定。除此之外就是进行科学施肥,玉米 是一种对肥料需求比较大的作物,在玉米的 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多。玉米高 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中,使用的玉米品种通常 是增产潜力大和喜欢高肥水的产品。要想实 现玉米的高产,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为 玉米提供足够的养分。不然就无法实现高产 增收的目标。所以,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 中,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并要 结合法库县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 的高产施肥方式和模式。 2.4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也是玉米栽培技术实施中的 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障玉米丰收的关键条 件。田间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 和促使玉米生长发育。其中主要是合理使用 玉米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创设出适宜的环 境条件,从而满足玉米对于水分、光线、热量 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而控制则是对玉米 生长发育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消除,优化 不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让玉米可以 适合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对于玉米的田间管 理而言,田间管理工作要分阶段进行,其中 主要是苗期、生育期和生育后的管理。在苗 期阶段中,田间管理主要是保障玉米苗的 壮、根多、根深,同时还需要及时查田补苗。 在生育期阶段中,管理重点是满足玉米营养 生长与生殖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要能够处理 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科学配 置营养物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 中耕除草工作,要做好铲趟,并且要有效治 理玉米生长中的病虫害,比如螟虫、粘虫等 这些害虫。生育后期管理中,主要是为开花 散粉和受精结实创优质的环境,以此保障玉 米的籽粒饱满。在实际工作中要适时放秋 垄、拔大草,推广玉米隔行和隔株去雄技术。 在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玉米田要及时灌 溉。玉米生育阶段中,若是田间有积水现象, 要及时排水。玉米成熟之后,要合理晚收,尤 其是最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优质品种,生育期 都是中晚熟产品,基本是活杆成熟,更加适 合晚收。 参考文献: [1]宫艳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1):145-146.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xxxx文章 吉林省九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点击数:11565更新时间: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大豆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平均每公顷是3.45吨以上,阿根廷每公顷在2.55吨以上,美国每公顷2.25吨以上,而中国每公顷不足1.7吨,说明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与其它大豆主产国有很大差距。所以如何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已成为我国入世后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促进我国大豆的发展,增强竞争力,农业部从2002年就已开始将大豆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期通过5年的时间使我国大豆品质差、产量低的状况有较大转变。现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大豆产量、品质已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东北乃至吉林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是大豆的最佳生产区,所以在我省推广配套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我国大豆总产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选用良种 多年实践证明,大豆原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多,种子的可种性逐年降低,致使大豆株高变矮,分枝能力差,单株粒数减少,抗病性降低,品质下降,大豆产量逐年递减。据试验,一个品种连续种植5年,其减产幅度达13%以上。因此,在高产大豆生产上,应该杜绝使用自留种,更不要盲目引种,要应用种子部门新繁育的良种。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所以选用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注意生育期问题。一般来说,生育期长的品种产量高,生育期短的品种产量低。选用品种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既能充分利用生育季节,又能保证高产、稳产为原则。应选择在本地无霜期日数最少的年份也能达到黄荚期的品种。我省应选择生育115-125天左右的大豆品种。

丝瓜的栽培技术

早春丝瓜种植技术_丝瓜的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北方早春棚栽丝瓜早熟、抗病、优质为主,如上海香丝瓜、南京长丝瓜、棠冬丝瓜等。伏芫荽有北方地区常用的山东大叶香菜、莱阳芫荽等。 二,茬口安排丝瓜是耐热性蔬菜,生长适温范围25--35℃,北方棚栽丝瓜,于3月上、中旬在温室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大棚定植,进入7月份,可采收上市;芫荽是耐寒性蔬菜,生长适温范围17--20℃,超过30℃生长不利。6月上、中旬丝瓜蔓上架后,在丝瓜行间直播伏芫荽,芫荽出苗后,丝瓜为其提供遮荫条件,使温度降低,有利于芫荽苗正常生长,7月下旬开始,伏芫荽便可间收上市。 三,育苗及苗期管理 1,种子处理将丝瓜种子精选后,放入50--55℃温水中,不断搅拌,维持10--15分钟后使水温冷却到30℃,漫种24小时,浸种期间10小时换一次清水。浸种后将种子揉搓洗净,捞出,放在纱布上包好,在25--28℃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30℃水投洗1--2次,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芫荽果实内包两粒种子,播种前须把果实搓开,以利出苗,否则,出苗缓慢而且参差不齐。 2,土壤处理及播种将草炭土或大田土与附属农家肥以1:1比例混匀,装入自制纸钵中。纸钵大小为10厘米*10厘米。装土时,纸钵下部土壤压实,上部土壤疏松,且留2厘米左右空间。装好后,将纸钵摆入苗床内,四周少量培土。播种前,将纸钵浇透水,水渗后,将已催芽的丝瓜种子点入纸钵中,每钵1粒,覆土1.5厘米,覆地膜提温保墒;如遇寒流,可在育苗床上扣小拱棚保温,每亩播种量250--300克。 芫荽采用撒播方式,密植间收,每亩播种量为2--5千克,播后覆土1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3.苗期管理点籽后,昼温控制25--30℃,土温20--25℃,4--5 天出苗,出苗后保持白天20--25摄氏度,夜间15--20℃。幼苗期 正处于日照时数短、光照弱、温度低季节,浇水不宜过多,土壤保 持见干见湿为宜;浇水过多,遇低温会引起沤根。幼苗出入后,前期 需光照少,随着幼苗生长,可适当增加光照。为了使幼苗适应大棚 内环境条件,提高定植后成活率,可在定植前1周对秧苗进行锻炼,炼苗期间停止浇水、逐渐降温,增加通风量。 四,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1,准备定植前20天扣棚,也可在头年秋天扣棚,有利棚内化冻。土壤化冻后,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6000千克、磷酸二铵15 千克。深翻后,整地起垄,垄距为60厘米。当硼内日平均气温不低 于10℃、10厘米深的土温不低于12℃时,即达到定植安全期。 2,定植秧苗有4片真叶展开时,选健壮秧苗,在晴天上午进行 定植,株距35--40厘米。定植后,浇足底水,每亩保苗2000株。 3,定植后管理 (1)文帝管理定植后缓苗期间,白天30--35℃,夜间20--25℃; 缓苗后,白天25--30℃,夜间18--20℃,白天温度超过35℃时, 适当通风。当最低气温超过15℃,可减少通风,棚膜一直盖到采收 结束。 (2)肥水管理丝瓜喜潮湿的土壤环境,整个生育期间,都要保持 土壤湿润,前期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开花结果期,1周左右浇一 次水,采收盛期3--4天浇一次水。浇水选晴天上午进行,灌水要均匀。忌大水漫灌。如果缺水,果实纤维增多,瓜条不匀,品质下降。另外,丝瓜在施足基肥前提下要及时追肥。缓苗后随水追一次肥, 施复合肥5--10千克;进入开花结果期,每7--10天追一次肥;采收 期间,每采收2--3次后追肥一次,每次追肥可用复合肥,也可用人 粪尿,每亩施复合肥5--10千克或人粪尿200-300千克;开花结果期 间防止脱肥,脱肥会导致畸形果,影响品质。 (3)植株调整丝瓜长至30-50厘米时及时吊绳,引蔓上架,及时 对茎蔓绑扎,防治脱落。植株上架前,侧蔓全部摘除。上架后,如

丝瓜栽培技术

丝瓜栽培技术 一、主要品种 三比2# 肉丝瓜与香丝瓜的结合体,特早熟,坐果太早,坐果又多,要求肥水充足;棚室、露地都适宜栽培。 三比3# 香丝瓜与香丝瓜的结合体,特早熟,同样是坐果太早,坐果又多,要求肥水充足;棚室、露地都适宜栽培。 牛奶1# 肉丝瓜与肉丝瓜的结合体,早熟,果皮乳白,肉质嫩白如玉,汤汁酷似牛奶,口感嫩、滑、爽;适宜露地栽培。该品种生长势较强,适量减少肥的供应。 二、栽培技术 1、播种期 春瓜2~3月播种,4~7月釆收;夏瓜4~5月播种,6~8月采收;秋瓜6~8月播种,9~11月采收。 抢早栽培、抢早上市,早春大棚或温室栽培,采用双拱育苗,棚内温度达15℃时即可播种。 夏播气温高,日照长,茎叶生长旺盛,往往推迟发生雌花,应通过育苗给予短日照处理。 2、栽培模式 棚室爬架或吊蔓栽培,露地爬架栽培。 3、浸种催芽 三比1#、三比2#丝瓜种子的种皮密度高,吸水慢,不了解此特点就很难把催好芽, 有二种浸种方法:①用920(赤霉素)0.1%溶液浸种15小时左右。②浸种前,用锋利的剪刀在芽口处(种子发芽的地方)剪掉一小部分种壳,注意不要伤及种胚,然后用常温水浸种15小时,以上二种方法,芽率可达99%;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没有采用,浸种时间可达24小时(自然常温水);其它丝瓜只用常温水浸种10~15小时。催芽温度28~32℃。 4、定植密度 小苗2~3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密度要根据栽培目的而定。 如果是为了抢早上市,提高前期产量,特早熟品种可亩栽2000株左右、早熟品种亩 栽1500株左右,但要求及时摘除所有侧蔓,只留主蔓结瓜,主蔓10叶以下的雌花(小瓜) 必须及时除摘,否则会影响正常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