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

点汇总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杠杆定义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二、滑轮定义

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三种滑轮特点

三种滑轮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pagebreak]

四、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

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五、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六、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pagebreak]

七、滑轮组组装

滑轮组的组装:

(1)根据的关系,求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

(2)确定动滑轮的个数;

(3)根据施力方向的要求,确定定滑轮个数。

确定定滑轮个数的原则是:一个动滑轮应配置一个定滑轮,当动滑轮上为偶数段绳子时,可减少一个定滑轮,但若要求改变力的作用方向时,则应在增加一个定滑轮。在确定了动、定滑轮个数后,绳子的连接应遵循“奇拴动、偶拴定”的规则,由内向外缠绕滑轮。

八、轮轴

1、定义: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的装置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轮叫轮,半径较小的轮叫轴。

2、实质:轮轴可看作是杠杆的变形。如右图所示。

3、特点:当把动力施加在轮上,阻力施加在轴上,则动力臂l1=R,阻力臂l2=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F1R=F2r,∵R>r,∴F1

九、杠杆示意图画法

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

支点O;(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

延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

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

[pagebrea

k]

十、杠杆的应用

三种杠杆应用: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十一、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十二、杠杆示意图五要素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

一、杠杆定义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二、滑轮定义 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三种滑轮特点 三种滑轮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pagebreak] 四、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五、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六、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杠杆和滑轮分类习题精选(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滑轮分类习题精选 专题一:滑轮----竖直方向上提升问题 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 重20N ,滑轮重1N ,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 ,则物体B 的重为_________N 。地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______N. 2、如下右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 ,则各图中的拉力F 各为多少?(滑轮组及摩擦不计) 3、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下左图所示,不计摩擦,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1<F 2<F 3 D 、F 2>F 3>F 1 4、如上中图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 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重力,最大的是 ( ) A 、G 1 B 、G 2 C 、G 3 D 、G 4

专题二:滑轮-----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 1、在下左图中,物体A 的重力为G ,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 的大小等于 ( ) A 、0.5G B.2G C. 0.5f D.2f 2、如上右图所示,若拉力F =900牛顿,物体A 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 前进时,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 3、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摩擦力为40N ,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 应为 。 4、如上中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N 虑摩擦和其他阻力情况下,使重物G1于 。 5、如上右图所示,当F=100N 时,A. 100N B. 200N C. 50N D. 150N 6、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1 F 、2 F 、3 F ,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 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 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杠杆与滑轮组练习题

杠杆与滑轮组练习题 杠杆 一、填空题 1.剪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但其实都是一对________.如图所示的剪刀,你认为剪较硬的物体时,应该使用剪刀 ________;剪纸或布时,应该使用剪刀________;修理树枝时,应该使用剪刀 ________. 2.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200 N,而抬另一端B端时需用力150 N.则该木杆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 N. 3.一扁担长1.5 m,前端挑200 N的货,后端挑300 N的货,则肩膀应该离扁担前端________ 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 N.(不计扁担质量) 4如图是杆秤的示意图.A、B是此杆秤的两个提纽,当分别用两提纽称物体质量时,且秤砣都在杆秤同一位置,则使用________提纽时称量的物体质量要大;如果将提纽B由原来的细绳换成质量较大的细铁丝,那么,使用提纽________称量物体质量时将不准确,且称得的物体的质量将比物体的真实质量________(填 “大”“小”).

5.如图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阻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__________,肘部O点可看成杠杆的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杠杆.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B.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 D.杠杆不一定是直棒 2.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D.无法比较 3.下图是筷子夹菜时的杠杆示意图,其中的一只筷子受阻力和动力方向都正确的是 三、作图题

杠杆滑轮知识点练习题

杠杆知识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 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 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 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1 2 F G = 物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 移动距离S F(或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 G (或v G) 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拉力 1 F G n = 物 。只忽略轮 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v F)=n倍 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v G)。 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 ) A.起瓶器 B.撬棒 C.羊角锤 D.钓鱼竿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一定不省力的是: A.动滑轮; B.定滑轮; C.滑轮组; D.杠杆. 3.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3、如图所示,刻度均匀的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若将两边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将 ( ) A.仍然平衡 B.右端下降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知识 点汇总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杠杆定义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二、滑轮定义 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如右图所示。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三、三种滑轮特点 三种滑轮特点: 1)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pagebreak] 四、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 2、特点: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 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 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h。如下图所示。(n表示承担物重绳子的段数) 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 五、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六、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pagebreak]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 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 1 ?每生一张印有配套课堂作业的练习纸;指甲钳、羊角锤、起子、啤酒瓶、剪刀; 2 ?直尺、橡皮、铁架台、细线、粗细均匀的直杆、钩码、杆秤、秤砣〔见图〕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媒体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使用 所得结论 占用 媒体 编 号 目标 类型 作用 方式 时间 来源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认识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理解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 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应用实验和视频,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问题; 分组并提供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 教学难点 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通过教师示范和课堂练习突破本节难点 了解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 建立概念;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归纳总 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一播放一讲 解; —播放一举例;E.播放一提问一讲解; 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板书 设计 一、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 杆 支点0 动力Fj 阻力兔 动力臂L, I阻力臂L: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通过“发现问题T探究问题T得出结论T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弓I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 (资 设计意图、依据 认识图片认识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 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 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2分钟自制认识图片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 念 杠杆五要素4分钟自制理解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F i X L i = F2 X L2 5分钟自制应用视频塔吊总结、应用本节知识3分钟 影片 剪辑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示事 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B.设疑一播放一讨论; C.讲解一播放一概括; D.讲解 F.播放一讨论一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H . 边播放、边议J .自定义。§ 13. 4杠杆三、杠杆平衡条件: 二、杠杆五要素: F i X L i = F2X L2

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及练习

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及练习 一.知识回顾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 (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常用字母___表示,阻力常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常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 省力杠杆:L1_L2F1_F2 如________ 费力杠杆:L1_L2F1_F2如________ 等臂杠杆:L1_L2F1_F2如________ (4)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 ②条件:__×__=__×__即公式:__=__。 2.滑轮 (1)动滑轮与定滑轮: 轴能否移动能否改变力的方 向能否改变力的大 小 距离 动滑轮 定滑轮 (2)滑轮组 ①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②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___,即F=______;s = _____ 3、斜面: 如果斜面光滑,可得 F = ______ 从中可见,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4、轮轴: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转动的速度 5、对于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省距离,但绝对没有____的机械 1.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点O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的重力)

2.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 3.试在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 4、如图3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在图3所示的四种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图3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书中图形结构。本节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合的绕线方法。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平衡条件:F1×L1=F2×L2 (4)种类和应用: 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 (1)、定滑轮 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2)、动滑轮:

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动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 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1)绕线:(奇动偶定)。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 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绕线条数,比如上图1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2)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物/n B、考虑滑轮重时F = (G物+G动)/n C、拉力的移动距离S =nh 3、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三、经验之谈: 在画力臂示意图时一定要先找出动力、阻力的作用点,然后过支点作两个力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这条垂线就是力臂。根据比较L1、L2我们便知道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滑轮组是考试的热点,平时一定要多练习滑轮组中线的饶法,绕法和省力一定是联系起来的,按照要求答题,记住口诀:奇动偶定。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 滑轮专题复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杠杆滑轮专题复习(满分8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如图所示:杠杆恰好平衡(钩码相同),下列措施中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A.A,B两点各增加2个钩码 B.A点增加1个钩码,B点增加2个钩码 C.左端向右移一格,右端减少1个钩码 D.左端向右移一格,右端增加1个钩码 2.用定滑轮匀速吊起重物,先后用F1、F2、F3沿图中所示的方向拉绳子,则:() A.F1>F2>F3 B.F1<F2<F3 C.F3<F1<F2 D.F1=F2=F3 3.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一定相同 B.动力臂一定等于阻力臂 C.若动力为阻力的1/2,则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 D.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4.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的动滑轮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轴心为支点 C.动滑轮是一个不等臂杠杆,其直径是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 D.使用动滑轮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滑轮轴心移动距离的一半

5.在下列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 B.道钉撬 C.老虎钳 D.独轮车 6.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砣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 A.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B.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 C.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满分3 0分) 7.如图所示:物重G=100牛,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牛,若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则拉力F= 牛. 8.如图所示:货物所受重力G=200牛,现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试确定各图中拉力F的大小(滑轮重及摩擦不计),FA= ,FB= ,FC= . 9.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助把空格填好.动力(牛)动力臂(米)阻力(牛)阻力臂(米) 1 1.96 0.04 0.02 2 0.06 0.98 0.03 3 2.45 0.03 1.47 实验中:如果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直至杠杆静止在位置. 10.在下列杠杆类机械中:(1)道钉撬、(2)钓鱼竿、(3)天平、(4)钢丝钳、(5)缝纫机踏板、(6)筷子.省力而费距离的杠杆是;省距离而费力的杠杆是;等臂杠杆是. 11.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G挂在杠杆的A端(O为杠杆的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B端至少要加牛的力,力的方向是,在图中标示出这个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练习题

《杠杆》练习题 一、选择 1、O为一根轻质杠杆的支点,OA=2m,OB=2.5m,A点处挂着重100N的物体。若在B端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保持静止,则这个力的大小和 方向是: A.20N,竖直向上; B.20N,竖直向下; C.80N,竖直向上; D.80N,竖直向 下. 2、使用杠杆时,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3、对于费力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是: 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B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C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D要看具体情况判定. 4、将重为5N和15N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 A.3:1; B.2:1; C.1:3; D.4:1. 5、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B.使用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 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D.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7、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小. 8、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简单机械,其目的在于: A、省力; B、省距离; C、改变力的方向; D、工作的方便. 9、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 A.一定是静止不动; B.一定是匀速转动; C.一定是静止在水平位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要使如图的杠杆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 B.支点两端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端增加一个钩码; D.支点左端减少一个钩码.

深度学习之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杠杆与滑轮 一、基础知识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也可以是曲的。’(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用字母___表示,阻力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 省力杠杆:L1_L2F1_F2 如__;费力杠杆:L1_L2F1_F2如__;等臂杠杆:L1_L2F1_F2如__。 (4)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②条件:__×__=__×__即:__=__。 2.滑轮 (1)分类:定滑轮的实质是___杠杆,优点是_______; 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的杠杆,优点是能省__的力,不足是______。 (2)滑轮组 ①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②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即F=____。 二、按要求画力臂 1﹑下图中,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2、画出下图中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三、已知力臂画力。 1·如下图,一个绕O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 2(或F 1)的方向,以及动力F 1(或F 2)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 2(或F 1)的力臂以及动力F 1(或F 2)。 四、画最小的动力 1、如图1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 2﹑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3、要求用一最小的力F 使上右图中的曲形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此力F 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 4.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画出作用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并标出F 的方向 五、给滑轮组绕线 1、右图,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在图12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3、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上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90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 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4、用右下图C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 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 5m 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O A B C A O △

1_杠杆滑轮绝招(1)

第一节:杠杆 学好本节你必须掌握的6个绝招: 【绝招一】如何找支点画力臂 【绝招二】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绝招三】利用杠杆平衡方程巧妙解题 【绝招四】杠杆旋转过程中力臂的分析 【绝招五】解杠杆的等变化问题 【绝招六】抽象杠杆问题 【绝招一】如何找支点画力臂 1:一找:找到支点 2: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3:三作: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4:四标:标出力臂符号 绝招心法: ①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②力的作用线用虚线 ③要标垂足 ④需要标大括号和力臂符号 必考题型1:如图为一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组成,若用F1的力剪指甲时,试画出杠杆ABC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学霸一句话:确定支点C和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必考题型2:如图(甲)所示是开瓶盖的起子,当在A点用力向上撬时,瓶盖被起开.请你在(乙)图上画出开瓶盖时瓶起子的支点、阻力及阻力臂. 学霸一句话:支点是起子前端与瓶盖的接触点。

竞技场: 1. 下列关于动力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一句话提示:从支点向力F1的作用线做垂线 答案:(C) 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的力臂是() A.OA B.OC C.OD D.FD 一句话提示:从O点向力F的作用线做垂线 答案:(B) 3. 如图所示,F1、F2、F3、G四个力中,力臂最小的一个力是() A.F1 B.F2 C.F3 D.G

一句话提示:支点为O点,分别画出四个力的力臂进行比较 答案:(D) 4. 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一句话提示:力臂与杠杆的长度无关 答案:(D) 5. 如图所示,能正确作出力F的力臂L的是() A B C D 一句话提示:从O点向力F的作用线做垂线 答案:(B) 6.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A B C D 一句话提示:D选项的支点在剪刀的尾部,动力作用点在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在剪刀刀口处 答案:(D)

初二物理 杠杆滑轮专题练习

初二物理杠杆滑轮专题练习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 学号_____(1空2分共120分) 1、画出杠杆得力臂、 2、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得重为_________N。地面对物体A得支持力______N。 3、如下右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则各图中得拉力F各为多少?(滑轮组重及摩擦不计)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如题图所示,若拉力F=900牛顿,物体A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与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米,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就是______牛顿,物体A移动______米。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5、如题图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200N重得物体,物体与桌面得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应为。 6、如题图所示得装置中,已知重物G1=500N,重物G2=1200N,在不考虑摩擦与其她阻力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得拉力F应等于 7、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得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得吊桥就就是一个杠杆,由图4可知它得支点就是______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动力臂L1、 8、下列杠杆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得就是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时属于费力得就是__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得就是____________。 ①天平;②理发剪刀;③切纸刀;④镊子;⑤筷子;⑥剪铁皮剪刀;⑦人得前臂;⑧撬棒;⑨游乐园中得摩天轮、 9、如图甲所示,工人正试图用扳手拧松工件上一个紧固得螺栓,但用力也没有拧动。于就是她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其它不变得情况下,取来一根绳子,将绳得一头栓在扳手柄得上端,自己使劲拉绳得另一头(如图乙所示)、则能否达到目得?_________;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下左图所示,在杠杆A点挂一个物体,如果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并且用力最小,则应该在杠杆得B 端施加一个方向___________得力 11在研究“杠杆得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同学猜想杠杆得平衡条件可能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就是,她们认为自己得猜想得到了验证。您认为她们得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得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中,首先把横杆得__________支在铁架台上,再调节横杆两端得____________,使横杆在______ 位置平衡,其目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得右端翘起,可以调节右端得螺母,使它向_______移动;或者调节左端得螺母,使它向________移动。 (3)操作时,把钩码分别挂在杠杆得两侧,改变钩码得_________或在杠杆上得_______,使杠杆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杠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 1、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力臂(《杠杆》392029杠杆) 力臂的画法: (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

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 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 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初二下册: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练习 一、初步认识滑轮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三、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

是( ) A.2.94 N B.1.96 N C.0.98 N D.0.49 N 强化训练 一、夯实基础(每空2分,共28分) 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 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5.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二、提升能力(每题5分,共35分) 6.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F1方向的拉力最小 B.F2方向的拉力最小 C.F3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0 N,3 N B.0 N,5 N C.2 N,5 N D.2 N,3 N 8.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 A.20N,18N B.10N,18N C.18N,10N D.20N,20N 9.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完整版)初二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

初二物理杠杆与滑轮专题训练 一、杠杆习题 1.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杆上标尺每格的长度相等,在杠杆的A处挂着4个均为10N的钩码,这时B处的拉力F是() A.30NB.20NC.40ND.25N 2.以下装置中,利用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A.斜面B.液压机C.天平D.连通器3.如图所示,杠杆的一端A为支点,在它的另一端B用力F将挂在C点的物体抬起,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 AC=15cm,CB=60cm,则动力F跟物重G之比是() A.1:4 B.4:1 C.1:5 D.5:1 4.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平衡 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一定是直的 5.如右图所示,杠杆ab的中点挂一物体G,杠杆可绕轴a转动, 则水平拉力F的力臂应是() A.ac B.ab C.ad D.bd 6.1.5N的动力F1和15N的阻力F2作用在同一杠杆上,杠杆达到平衡,则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之比为() A.1∶1 B.10∶1 C.1∶10 D.无法比较 7.(多选)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 D.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这个力的力臂为零 8.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中间挂一重物G,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加一个力F使杠杆平衡,并且所加的力要最小,则这个 力() A.就沿MQ方向B.就沿MP方向 C.应沿MN方向D.可沿任意方向 9.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CA的中点用细绳挂上一个质量为G的重物,为使杠杆在与竖直方向成45°角的位置处于静止,可在A端加不同方向的力,如F1、F2、F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F2

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项测试题 专题12.1 杠杆(解析版)

专题12.1 杠杆 1.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杠杆___。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要具备两个条件:有力的作用;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的其它位置处。 2.杠杆的五要素 (1)杠杆绕着固定转动的点,称为___支点____,用字母“O”表示。 (2)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动力___,常用字母“F1”表示。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阻力___,常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____动力臂____,常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____阻力臂____,常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分类 4.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_____匀速___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F1L1= F2L2 _____。 (3)从杠杆的平衡可知,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长,力就越__小__;力臂越短,力就越__大__。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也要统一。 知识点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力臂的画法:①找出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④用大括号把垂线段括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