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

,请指出并改正。(2分)

...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诲.(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jìn)不住悲凉起来了。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即使……也…… B.不但……而且……

C.只要……就…… D.因为……所以……

的一项是()。(2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

,终不愿意。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

....

着。

B.“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和

....

,他还是不情愿死。

C.尽管奄奄一息

....

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

....

5.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电闪雷鸣过后,狂风和暴雨一起向大地倾泻下来。

B.看他高兴的样子,我敢肯定他可能有什么大喜事了。

C.能否独立思考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D.谁也不否认,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能给人一种鼓舞斗志的力量。

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例句:读书就像农民耕地,只有耕耘,才有收获。

读书就像

的一项是( )。(3分)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

..

A.《范进中举》一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其重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彷徨》,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

C.《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与《三国演义》、《水浒

传》、《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D.《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之一,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8.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请假条。(5分)

小张明天(6月26日)上午要到公安局办理护照手续,不能到校上课。请你以小张的名义向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请假条,请假半天。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9.(1)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7)《醉翁亭记》一文里,最能体现欧阳修意不在酒,而乐在山水的语句是, 。

(二)古诗词阅读(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题目中字,最能体现这首词语言豪迈,意境雄浑,场景气派的特点。(2分)

11.“可怜白发生!”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选文出自人教版教材,在结构段落和标点符号方面与苏教版略有不同,但不影响答题。)

的一项是( )。(2分)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

..

?A.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B.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yù) ?D.入则无法家拂.(fú)士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管夷吾举.于士(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孙叔敖举于海。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5.结合文中的事例,请简要谈谈你对人才成长的认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4分)

回家

黑王辉

①父亲为了生计,老早就去了南方沿海地区。听父亲说他干过很多工作,哪儿挣钱多,就去哪儿干。我问他:“一天干十几小时,熬人不?”父亲说:“多干一小时多得一个小时的钱,一点都不熬人,虽然辛苦,可心里

是喜悦的,最熬人

...的是回家过年。”

②过年时招工紧张,可以比平时拿更多的钱。可是家里有妻子念着,孩子盼着,怎么也得回去啊!不过,父亲订的火车票一般都是阴历廿八、廿九的,因为这样可以多干几天,拿到更多的钱。等干完活,让老板结完工资,简单地把宿舍的行李一收拾,父亲就匆忙地往火车站赶。其实也没什么行李,大部分都是父亲平时在商场里买的打折衣服,这些衣服可够全家人穿一年啊!

③火车站已经人满为患,父亲想找个地方歇歇脚都不行,所有的座位都被像他一样的农民工给占满了。编织袋、包裹、行李箱,一个人带几大包,锅碗瓢勺、涂料桶、鞋刷子什么的都随身带着,不舍得扔掉。城市人不要的垃圾他们都当成宝贝。父亲不敢嘲笑他们,因为他和他们是一样的心理。

④火车站熙熙攘攘的,弥漫着汗臭、脚臭、方便面味等混合在一块儿的复杂气息。父亲在厕所旁找了一片空地,摊张报纸坐下来,开始想接下来二十多小时的旅途。想着你挤我、我挤你的场面,父亲都有些害怕。但是,想到一年没见的故乡,还有相思已久的母亲和我们,想到全家团聚的温馨场面,父亲稍稍有些安慰。

⑤检票铃声响了,大家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往进站口挤。这么多人,这么拥挤的人群,要想让他们排队是不太可能的。本来好端端的一队,就变作两队,后来就横横竖竖,找不到队了,密密麻麻围满了人。父亲在

--

人群中觉得有些燥热,想擦一把汗,一来手里拎着行李,二来根本就动不了,前后左右都是人。父亲没有办法,只有任汗水在脸上流淌,汗津津地湿了新换的衣服。

⑥开始检票了,父亲被人流推搡着、拥挤着往前走。父亲想停下来让检票员给他检一下票,可是还没等他停下,很快就被人群推向前了。前面的人已经把火车塞得满满当当,有票也上不了火车。父亲看见火车窗户开着,经坐窗户边上的老乡同意,父亲把行李扔进车厢,扒着窗户爬进去,脚刚站稳,火车就缓缓开动了。

⑦父亲在心里暗暗叫道:好险啊!差点就错过了这一班火车。

⑧车厢里满是人,父亲只能单脚站着,时间长了腿就没有了知觉。父亲慢慢地抬起腿,换另一只脚。有人嚷嚷着要去厕所,其他人说,还去厕所呢,动都动不了,就地解决吧!父亲有经验,知道这时坐火车上厕所比较困难,一天都没敢喝水,就啃了两个面包,其他什么都不敢吃。

⑨在火车上的二十多个小时里,父亲一动不动,双腿渐渐有些麻木。但在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早点回家。家,已经香气扑鼻,在强烈召唤着他。

⑩幸好,父亲每年都能够平安到家。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6.对选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表现父亲嗜钱如命的性格特点。

B.表现父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C.表现父亲对回家的极度恐惧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D.表现父亲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想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17.选文第①段加点的词语“最熬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18.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塑造了父亲的形象?(3分)

19.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⑨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品析。(3分)

20.阅读选文后,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1~24题。(11分)

海岛卫士——红树林

①红树林是由一群水生木本植物组成的海岸植物群落。全世界红树林的种类共有24科83种,海南岛就有23科41种,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儋州等地的海岸湿地。它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和功能,对调节海洋气候和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②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奇特的“胎生”繁殖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

③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群落结构及形态大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海南岛的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

红树林从生长茂盛的乔木逐渐过渡到相对矮小的灌木丛。

--

④红树林是喜盐植物,它们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

...,红树林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

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

⑤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被誉为“护岸卫士”。近观红树林树干卷曲,地根交错,如龙如蟒,千姿百态;远望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当潮水上涨,红树林的树干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逐流,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

⑥红树林素有“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各种鸟类,如水鸟、海鸥和一部分陆栖鸟类都栖息于红树林带。在生长茂盛的红树林里,偶有野猪、狸及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出没,更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除此之外,其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⑦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列入《世界湿地名录》。这里的红树种类齐全,共有红树植物16科32种,其中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为珍贵树种。海南海桑和尖叶卤蕨为海南特有。

⑧但近年来,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伐红树林,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红树林遭受严重的围垦砍伐破坏。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无论是生态功能,还是调节作用,红树林都对人类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红树林,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选自《百科》有删改) 21.请指出选文的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3分)

2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D.从里到外

23.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4.选文第④段加点的字“据测定”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立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海南媒体曝光:

①大学食堂里,经常有白花花的大米饭和油亮亮的菜肴倒满餐桌。

②市面餐馆里,有些顾客超量点菜,几乎没动过筷子的佳肴被倒入垃圾桶。

③普通家庭里,因不合口味,一份刚出炉的可乐烧鸡翅说倒就倒掉了。

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

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800万吨,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2)根据所给开头续写文章。

--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内心无法平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我最大的感触是:安全意识太重要了!

事情是这样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续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

--

--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 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_______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① 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 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 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 ,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13.张远度来到“__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II )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II )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34分) 1. (15分) (2017八下·山西期中) 默写。 ①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④________,天涯若比邻。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⑥行到水穷处,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⑦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⑧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⑨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2分)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 A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 C .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3. (6分)(2016·龙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菅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 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 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 (11分) (2016七上·厦门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写作首先要对生活充满兴趣,什么都想看看。看了,还得【甲】 (练习 温习),记着,回想起来还异常【乙】 (明朗 明显),美丽的文字时刻在心中酝酿着,要用时即可方便地移到纸上。而一个对周围事物不是满腔热chén,而是麻木不仁的人,笔下翻来fù去的只有干瘪的辞藻。作者的情感与思索,被精心编织在作品中,谱成一首美妙的音符。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好吃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chén fù ________(A .niàng;B .liàng) ________(A .réng; B .rén) 满腔热________ 翻来________去 酝酿 麻木不仁 (2) 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 (3) 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二、 阅读理解 (共3题;共96分) 5. (20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小题。 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 ①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历史了。古埃及的圣体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等相继成为历史的陈迹,唯汉字独存。中国人用数千年的聪明才智创造出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2)“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翻译为“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酝酿(niàng)剽悍(biāo)吹毛求疵(zī) B.涟漪(qí)锃亮(zēng)两栖(qī)断壁残垣(yuán) C.亵渎(xiè)哂笑(shěn)挑衅(xìn)猝然长逝(cù) D.舷窗(xuún)伫立(chù)褴褛(lǚ)奄奄一息(y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悲怆臆测惹是生非妇孺皆知 B.振撼虔诚与日俱增轻歌漫舞 C.烦躁诀别铤而走险物竞天择 D.惬意慰藉周道如砥相形见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对我爱护得无所不至 ....,让我十分感动。 B.谈起“韩流”明星,这孩子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 ...源.,就连艺术学院的老师也惊叹不已。 C.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 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D.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 伦之乐 ...的喜悦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孟子》《春秋》《中庸》合称为“四书”。 B.莫泊桑,法国作家,其主要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C.《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均是宋代的写景抒情散文。前者表达的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远大抱负,后者表达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020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㈠默写(16分)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⑵自谓名.不下人()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5分)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A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A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7分) 1. (5分)填空。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________ ,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④夏完淳《别云间>一诗中,“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中的“泉路”意指________ ,这一诗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遇着jiāo shē________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2)他会听见黄莺qīng yín________,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3)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yìn bì________树下的幽花芳草。 (4)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fāng xīn ________。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仓颉造字_______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惊涛骇浪;《诗经》_______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先河;《论语》《孟子》_______了影响中国文化已达上千年的儒家思想体系;唐诗、宋词和元曲_______了中国文学不计其数的瑰宝;《史记》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辉煌……学习语文,就是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是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目的之一。 A . 开启掀起创造构建 B . 掀起开启构建创造 C . 掀起开创创造造就

D . 开创掀起构建造就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C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D . 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5. (4分)仿照下列句子,在横线上补充恰当内容,使之与前面构成排比。 星星对天空说:你是我温暖的眠床。浪花对大海说:你是我快乐的摇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8分) 6. (19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①?”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多能②,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③之罪。”父呼其子而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④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 注释:①曷:何,怎能。②多能:多种本领。③妄言:乱说,造谣。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齐有富人,家累千金________ ②其二子甚愚________ ③吾当妄言之罪________ ④但问君之子________

2020-2021中考语文专题题库∶文言文的综合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媵人持汤.沃灌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请借不许. (4)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A.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B.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C.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D.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 27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人物的勤奋好学,但写法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热水(2)破(3)答应,同意(4)肩负,扛 2.B 3.(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十年以内正应该读书,四十年后才考虑写文章罢了。 4.甲文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对比,衬托作者的勤奋好

2020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热忱.(chén)哽咽.(yè)憧.憬(chōnɡ)弄巧成拙.(zhuō) B.浣.妆(huàn)发窘.(jiǒnɡ)沉淀.(diàn)分道扬镳.(biāo) C.贿赂.(lù)濒.临(bīn)憩.息(qì)言简意赅.(ɡāi) D.纶.巾(ɡuān)岑.寂(cén)恫.吓(dònɡ)乳臭.未干(xi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浩翰虔诚心有余悸融融泄泄 B.典范妖娆风尘仆仆一泻千里 C.堕落犒劳死心踏地轻举妄动 D.眷顾勾勒循规蹈矩为富不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 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成份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岿.然不动(kuī )龟.裂(jūn)瞰望(kàn) B、提防(tí)嗔.怪(chēn) 强聒.不舍(ɡuō) C、义愤填膺.(yīng)剽悍(biāo)一抔.黄土(póu) D.脚踝. (huái) 纤细(xiān) 称心如意(chèn g)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仓皇张皇失措涣散焕然冰释 B、流连留连忘返苍桑沧海桑田 C、燥热急躁不安哑巴哑雀无声 D、慰藉满目狼藉拙劣相形见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原创)A、深海中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 ....的。(不可理喻) B、这一来,一丈青大娘可就跟儿媳妇发生了尖锐 ..的矛盾。(尖刻) C、C.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 ....的。(相辅相成) D、三个急诊病人被同时送到医院,医生们真是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 ①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 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②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 蚀、溶解而崩塌。 ③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 ④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①③ 5、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我们需要分析哪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2.(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齐人固善盗乎?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4)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 【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②自谓名.不下人 (2)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3)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二、现代文(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

2019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回看射雕处,。(王维《观猎》) 2.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其西南诸峰, 。(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这首诗歌的题目《山居秋暝》中的“暝”意为 (2分) 7.下列以声响衬托幽静的句子是( )(2分)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本文作者 (人名)和《黄生借书说》的作者 (人名)同是清代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出狼的贪婪本性。 B.“目似瞑,意暇甚”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狼的狡诈本质。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体现出屠户的勇敢果断。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一句运用侧面描写手法体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①。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不避陵壑。或行阵不整,麇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着绳腰中,箸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④也。”自此小差⑤。 【注释】①蔽隰:遮盖大地,遮盖原野。隰,低湿的地方②双甄:军队的左右两翼。③参佐:僚属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7分) 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⑴根据要求答题。(3分)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改为 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2分) A.丰富浓烈 B.浓烈奇特 C.奇特丰富 ⑶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 ...是什么?(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人有悲欢离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⑥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 ⑦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 ⑧,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⑨,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⑩庭下如积水空明,,。(《记承天寺夜游》)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孔乙己》中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的可笑之处有:;别人取笑他被打断腿时,他辩解说是“跌断”的;等等。(写出一个可笑之处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新闻。(8分) 【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莫言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2分)【话标题】莫言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莫言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谁给了莫言奖金?》 《莫言悟到了诺奖密码》 《莫言代言天价香烟诺奖只是过眼烟云》 《诺奖颁奖礼10日举行莫言启程赴瑞典领诺奖》 《莫言作品遭抢凸显诺奖效应过度消费折射社会心态》 ⑵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 ..的特点: (答一点即可)(2分)【用新闻】获知莫言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莫言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方案分析: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莫言获奖”的专题报道。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⑶请运用新闻相关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4分) 方案一分析: 方案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