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1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殷.勤∕踏.青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漂流记》②《格列佛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A2.B3.(1)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1)①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
失宠的原因主要是他不支持国王消灭不来夫斯古国,用小便灭了皇宫的大火和遭受陷害、污蔑等。
②食人族再次来到岛上的时候,鲁滨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吃掉的俘虏,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那人起名“星期五”,成了他的仆人和朋友。
(2)②尸魔三戏唐三藏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
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
最后白骨精幻变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丈击毙。
白骨精化青烟逃走。
唐僧误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
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傅跟师弟们,暂归花果山。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5.芳香油不同颜色素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较浓6.(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②2)该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二、现代文阅读(一)7.(1)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听“我"吹笛,笛声一响,她就跟着哼唱;(2)女儿五年级时,“我”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当了环卫工。
因为同学的嘲笑,女儿恨“我”没出息,开始讨厌“我"吹笛;(3)女儿上初中时,“我”在工作间隙,在马路牙子上吹长笛,被电台记者拍到了电视节目。
“我”曝光在女儿的全班同学面前,女儿偷扔了“我"的长笛;(4)女儿的儿子初一时,练唱《父亲》,勾起了女儿的回忆,女儿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回家送给“我”并道歉。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迸(bèng)发夹(jiā)杂风驰电掣(chè)白雪皑皑(ái)B. 桎梏(kù)信笺(jiān)咄(duó)咄逼人怙恶不悛(quān)C. 毗(pí)邻愤懑(mèn)刚愎(bì)自用拈(ni ān)轻怕重D. 谥(shì)号埋(mán)怨锃(zèng)光瓦亮苦心孤诣(yì)2.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蔓延不胫而走披星戴月沽名钓誉B. 候鸟按步就班事必躬亲仗义直言C. 精粹察言观色坚苦奋斗别出心裁D. 偌大各行其事老马识图出人头地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
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
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②再翻过个儿包上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A. 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 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5.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1.(2分)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层出不穷连锁既要也要B.接连不断连同一面一面C.无穷无尽连接不但而且D.接二连三连缀因为所以2.(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处应补出的标点符号为“;”。
B.“大大提高、每一所学校、蓬勃地发展、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均为偏正短语。
C.“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讲的话。
”这是一个单句,句中“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讲的话”作宾语。
D.从汉字字形结构上说,“资、源、蓬、家”都是形声字。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B.在第七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要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4.(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
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①③⑤④【参考答案】1.A(2分) 2.D(3分)3.D(2分)4.D(3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
(3分)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殷勤/踏青 ・ ・B.儒雅/懦弱 ・・C.卡片/关卡 ・・D.譬如/偏僻咀嚼/咬文嚼字 ・ ・ 侍奉/恃才傲物 ・ ・ 屏障/屏气凝神 ・ ・ 栅栏/姗姗来迟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 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 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 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 3 .古诗文默写(8分)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1,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 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 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 "(《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 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 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 ___ ,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 ② ,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③诚心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
2018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一、读·书1. 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隶书一寸光阴不可轻【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以及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仔细观察这幅书法作品,发现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故判断出为隶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
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此题要注意“阴”“轻”的结构要安排好。
2.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3)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破阵子》辛弃疾)(5)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6)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答案】(1)在河之洲,(2)报君黄金台上意(3)杨花落尽子规啼(4)弓如霹雳弦惊(5)箫鼓追随春社近(6)不知其二者多矣(7)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二、读·思(一)“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
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2018年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曲靖市2018年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执著(zhuó) 摄取(shè) 龟裂(guī) 泰然处之(chǚ)B。
慷慨(kǎi) 轻盈(yín) 匀称(chèn) 岿然不动(kuī)C。
蜿蜒(wān) 琐屑(xuè) 忏悔(chàn) 断壁残垣(yuán)D。
炽痛(chì) 寥廓(kuò) 胆怯(qiè) 剽悍狂野(piā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XXX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
听完演讲后,XXX由衷地说:“XXX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
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XXX,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
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
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
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悖(bèi)谬狡黠(jié) 有模(mú)有样气喘吁(xū)吁B。
濒(bīn)临脚踝(huái) 相濡(rú)以沫唾(chuí)手可得C。
豢(huàn)养着落分道扬镳(zháo) 憨(hān)态可掬D。
拜谒(yè) 沏(qì)茶矢(shǐ)志不移颓垣(yuán)断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蔓延融洽兵慌马乱深居俭出B。
寂寥幅射猝不及防容光焕发C。
挑衅横亘骇人听闻焦躁不安D。
序跋肆虐长相厮守追本朔源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这不言而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
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D。
中超联赛第4轮,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对鲁能的这种表现,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耶胡”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出现的一种人形动物,它是贪梦、嫉妒的象征。
由于格列佛有着与“耶胡”类似的外形,因而被迫离开了“慧因国”。
4.5月21日,绵阳遭遇强降雨天气,狂风呼啸,雨点密集地哗哗下着。
不到两小时,部分地区的积水深达40厘米。
2018河北中考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6分)请填写下列句子的缺失部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己亥杂诗》)2)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XXX《狂人日记》)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XXX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萋萋,实迷人心”描写出桃花林之景;XXX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此时有鹤同舞,日光下澈,碧波荡漾”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4分)请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春风吹拂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XXX,月亮更显得XXX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4)我们要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6分)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图片一中“骑车”改为“骑马”;图片二中“万”改为“千”。
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上联:桃花扇子舞春风。
下联:柳叶笛声吹夏雨。
3)图片XXX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将“他们的”改为“它们的”。
4.(4分)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城市。
白天天气。
风向风力。
最高气温。
夜间天气。
风向风力。
最低气温石家庄。
雷阵雨。
北风3-4级。
22℃。
小雨。
北风<3级。
12℃唐山。
阴。
东风3-4级。
23℃。
阵雨。
北风3-4级。
11℃廊坊。
阴。
东北风3-4级22℃。
小雨。
北风3-4级。
12℃沧州。
阴。
东北风3-4级22℃。
小雨。
北风3-4级。
12℃衡水。
阴。
北风3-4级。
24℃。
阵雨。
北风3-4级。
13℃邢台。
阴。
北风<3级。
23℃。
阵雨。
北风3-4级。
13℃主要信息:河北省部分城市在2018年5月1日的天气情况,包括白天和夜间的天气现象、风向风力、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语文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2.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题卷共4页,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善上无效。
4.答题前,考生应先在答题春密封区内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学校。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鄙夷(b) 伫立(chù) 潜心贯注(qián)B.气氛(fn) 霎时(shà) 惟妙惟肖( xio)C.屏息(bing) 炽痛(chì) 风雪载途(zài)D.默契(qiè) 殷红(yin) 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勋章葱茏物竞天择B.托辞慷慨油光可签C.狂斓委屈心无旁骛D.诀别伧俗妇儒皆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堂,尽享天伦之乐。
C.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5.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 分)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朴素而、真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大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A.精巧B.端庄C.娟秀D.含蓄6.学校将在读书日幵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
请你根据提示完威下列读书卡,和同学交流。
(5分、前三空各1分、第四空2分)我读中外名著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国籍主人公主人公的精神品质7.请将下列句子准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共26分)《一)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毎空1分)8.古诗文名句默写(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span>论语>十二章》)(2)蒹葭苍苍,(《诗经·蒹葭》)(3)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山不在高,(刘禹錫《陋室銘》)(5)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歩,中无杂树,,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7)今年新疆的春季雨水格外殷勤,春意浓浓,俨然江南。
请你写出有春天的连续两句古诗词:,。
(二)古诗阅读理解(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
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2分)阅读下面[甲文][乙文]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文]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乃人见()(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公将战,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乙文]魏文候与虞人期猎。
明日。
会天疾风。
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遂自驱车往。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B.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C.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D.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
14.选文中魏文候是个的人。
(2分)三、现代文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24分)母亲之躯(节选)王族正雪灾结束后,荒漠上的积雪在融化,春天终于来临。
沙漠不比雪山寒冷,在春天里温度上升一分,积雪就会融开一尺,荒野上慢慢地便露出绿的生机。
春天也是接羔的季节,让牧人们每天又惊又怕。
因为母驼到了临产期,肚子会一阵一阵地疼痛,它们便不会在一个地方老实待着,而是要在旷野上颠簸奔跑,想让肚子里的胎儿遭受颠簸而快些出生。
所以,塔把往往都是在较人找不到的地方独自产下幼驼。
是客配的习性,主人除了寻找它们外到无选择。
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托拜阔拉沙漠草场上有很多长眉驼的天敌,其中最可怕的是狼。
狼生性粗野,是食肉欲望最强烈的动物。
到了母驼产春羔的季节,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狼终日在草场上游荡,嗅到母驼生殖的气息后,便远远地窥视,等待着出击的时机。
牧民叶赛尔曾好几次经历过这样的事。
2003年春末,长眉驼群里有一峰毛色灰白,瘦骨嶙峋的母驼要分娩。
阿吉坎老人认为它产下的会是两峰毛色如雪的白色幼驼,但大家不相信他的话,因为它的皮色像一团乱七八糟的、沾着灰尘的抹布。
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猎人的儿子会造子弹”,说的是种族遗传的事。
那峰老母驼的毛色如此不好,怎能生出两峰毛色如雪的幼驼呢?分娩的两天前,那峰母驼出走,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一块大草滩抽搐着卧倒了。
整整两天两夜,它在那里抽搐着嘶吼,身子下的那块草皮都被磨秃了。
但任凭它如何嘶吼,草场上寂静无声,只有巨大的黑暗从四下里潜来将它遮蔽。
最后,它扬起挂满污浊汗水的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吼一声,两块湿乎乎的血块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两个新生命诞生了。
这时候,两关来转轉维精官的式慎根鑷近了。
当深身胤的用胞置着身手,从地上的由一道相大的特脑树理人大明时,联集中了官科有凶我的野性敏转地小过来一切晚住了它的臀邦,这时,官已没有力气扬起后歸。
很平特撕喷它的躯体,它流着泪把两峰刚周:降生的幼胞护在了身学底下。
待阿吉坎和儿子赶到时,那峰刚刚做了母亲的长眉驼,身子已被狼啃吃了一小半,而且已死去多时了。
阿吉坎把母驼的身子翻转过来,奇迹发生了,两峰幼驼迎着晨曦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毛色洁白如雪。
再看那峰母驼,它死去的时候脸上很平静,没有丝毫挣扎的痕迹。
我感慨万分,母驼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位母亲的形象。
我跟着叶赛尔来到屋子后面的驼群里,寻找那两只毛色纯白的长眉驼。
在这样庞大的白色长眉驼群中,我认不出哪两头是它们的母亲用生命保护下来的长眉驼。
叶赛尔走到一峰面向夕阳,看上去有些傲慢的长眉驼跟前,喉咙间发出一声低低的呼唤声,用手抚摸着它的腿,似乎要让它听从他的话。
这峰长眉驼太高大了,已经习惯了享受这个地方被抚摸的慰悦感。
所以,当叶赛尔抚摸着它的腿时,它微微闭上了眼睛。
叶赛尔说:“它就是那两只幼驼中的一只。
它也快要做母亲了,你看看它的肚子,鼓鼓的。
”这时,太阳就要西沉了,空气中透着些许凉气,有一道夕光射到了它的腰身上,一层纯白的、微微透明的光晕映照着它俊美的体型。
它猛一甩头,就在这道夕光中弯下了修长的脖颈,用一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颇为含情的、琥珀似的大眼睛望着我,然后缓缓扭转脖颈,把柔软的嘴唇触到了叶赛尔的肩头,使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像。
我心中泛起一阵颤抖,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相信,在这家人和长眉驼之间,并不仅仅是如此亲密的关系,在这颇为动人的一幕背后,还有着更为感人的人与长眉驼互相依存的生命故事。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依存,人与长眉驼才能够很好地在这里生存下去。
后来,再次见到阿吉坎时,我问:“你怎么知道那峰长眉驼产下的就一定会是毛色纯白的幼驼呢?”他微微一笑说:“这很简单,我的记忆不会骗我,那峰母驼刚生下来的时候,毛色也是这种高贵的白色。
”(选自《意林》2018年第11期有删改)15.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6分,每小题2分)请给第段中加点字注音。
颠:簸:阅读第段,用个四字成语形容母驼此时的处境: 。
(3)说说第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16.文章第段刻画母驼死去时的情形,你从中能感受到母驼死前怎样的心理状态? (4分)17.第段中对幼驼一系列的动作、神态描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18.文章最后一段看似多余,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分)19.读了这篇文章你有那些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18 分)读书的习惯钱歌川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可是先在很少有人手上那着书本。
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
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
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
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