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存在的意义”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并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求将海德格尔的问题转为正面课题,探讨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以实践人学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一种尝试。

一“存在的意义”及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

海德格尔认为,两千多年欧洲哲学发展,遗忘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哲学问题,即“存在的意义”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耽搁,使几千年的本体论实际上成为“无根的本体论”。因此,他写《存在与时间》“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则是把时间阐释为使对‘存在’的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境域”[(1)]。

“存在的意义”是个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一,在这个问题中,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则与一切“存在者”有所区别,它使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但它本身却不是任何一种“存在者”。其二,在这个问题中,问之何所问,是存在的意义。由于存在本身就不同于一切存在者,因而它的意义也就有别于存在者的意义,后者可由理性概念来定义,而前者则需非理性的领悟去体会。正是基于对“存在意义”特点的分析,海德格尔进一步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海德格尔的方案包括出发点、方法、步骤、根据等方面内容。第一,要确定一个并非随意的出发点。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根本有别,但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因此,应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而不是离开存在者去玄思冥想存在。然而,天地苍茫,斗转星移,究竟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是我们自己,即“除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外还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2)],用“此在”这个术语加以称呼。为什么?海德格尔分析了“此在”这种存在者同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而具有的几层优先地位:此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当下状态,凭借着生存从万物中崛起;此在能经过领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此在能建立各门具体科学以及哲学使自己的领悟系统化理论化,等等。正因为这样,“此在”就能作为探究“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其它一切存在论所源出的基础存在论必须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3)]第二,海德格尔认为解决“存在的意义”的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走向事情本身”[(4)]。之所以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只有它才能把被人们遗忘的存在重新唤出。海德格尔认为,事物的存在与事物一并显现,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以致于它虽昭如白日,却又被深深遮蔽;尤为严重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存也熟视无睹,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精心处理各种关系,在生存方式中生存本身被彻底遗忘了。因此,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直面杂多中的“一”,直面变化中的“不变”,直面事情本身,直面生存本身,才能领悟到存在,才能去探讨存在的意义。第三,海德格尔分析“存在意义”的步骤是抓住此在的“在世”。此在的生存总是“在世界之中”,没有孤立的脱离世界的此在。从都市的纸醉金迷到深山的青灯古佛,个人作为此在,都处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一个对之有意义的周围环境,此在一向活动忙碌在这个世界中。这种忙碌首先是与“物”打交道,海德格尔称之为“烦忙”。其次是与别人打交道,称为“烦神”。无论“烦忙”还是“烦神”,都是“烦”的具体表现,“烦”则是两者的基础和得以可能的条件,从而“烦”展示着此在在世的全部本质。“在世本质上就是烦”[(5)]。第四,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讨论的根据是“时间性”。在他看来,研究此在,必须研究它的有限性,而此在的有限性就是它的时间性。按照通常的观念,时间是一种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无始无终的序

列,是一条外在于事物存在的均匀流动的河,事物在时间中生灭、人生在时间中始终。时间被理解为一种“存在者”。海德格尔激烈反对这种对时间的理解,他认为“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者’。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6)]这个意思是说,时间不是外在于事物的“东西”,不是外在于此在生存的“序列”。真正的时间是使“存在”成为“存在者”这一个过程,是此在的诸种生存方式实现出来的境域,毋宁说,时间是深深内在于此在的生存之中,组建此在生存的根据,不是此在生存在时间中,而是时间在此在的生存中。这样理解的时间性是源始的时间,真正的时间,这种时间性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唯其有限,派生的时间才会表现出无限--无限时间正是存在于有限时间的生灭变化之中。因而,此在要把握自身生存的真正时间,要深切领悟这种时间的有限性,从而更本真地去生存,去“成为你所是的”。

总之,海德格尔为解决“存在的意义”这一被遗忘的哲学问题,把此在作为出发点,以现象学为方法,从“在世”展开分析,释时间为生存意义的根据,从而表明他对这一问题的沉思和细察。至此,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的分析工作建立了“基本存在论”,这种存在论不是给古往今来以至今后的存在论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而只是给这些具体的存在论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存在论的研究成为一个开放的领域。

二对海德格尔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思考

1、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

波普曾经指出:“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植根于哲学以外的那些迫切问题,这些根烂了,哲学也随之死亡了。”[(7)]“存在的意义”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将其作为自己思考的中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它是对当时盛行的“理性普遍危机”的哲学反映。

西方自近代以来,盛行理性崇拜,“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精神的号角,推动了自然科学长足进步,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人们甚而认为可以用理性以及根基于其上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完满的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但是从十九世纪后半期开始,科学危机加上社会危机,使人们动摇了对理性的信赖。当著名的迈克尔逊踌躇满志地预言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第六位去寻找时,物理学领域却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放射性元素、电子、相对论、量子力学……新发现层出不穷,新理论接踵而至,使传统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机械论宇宙图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如此,当时在数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实证学科领域,都发生了内在危机,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当今,在各种不同学科中都有一种倾向觉醒起来,要把研究工作移置到新基础之上。”[(8)]身处这激动人心的年代,海德格尔仔细研究了实证科学中基础变换问题,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要源在于哲学上理性主义传统的本体论是一种无根的本体论,它们忘却了存在这一根本,却热衷于认识存在者。因此,海德格尔认为,要通过重新思考和解决“存在的意义”,来建立一种非理性的更深层次的新的哲学,作为实证科学的基础,进而作为以往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这实际上是震惊于某种确定性被打破,而以对确定性的追求充当确定性;是慨叹于某种世界观被超过,而以对世界观的构筑充当世界观。

今天,我们觉得对海德格尔的“存在的意义”问题,有几点可以继续讨论和思考:

第一、从非理性角度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是不是仅仅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绝望心理和颓废情绪?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固然,从领悟、厌烦、畏惧等非理性角度谈这一问题,很难看得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这种探讨,客观上深化了人们这一方面的思考,开拓了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启发人们更为具体真实地把握自身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积极的。非理性角度毕竟是一种值得探讨的角度,就这一点而言,海德格尔不愧为二十世纪的一位大哲。当然,他将非理性因素抬到理性因素之上,他以存在的本体论作为真正基础体论,这就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第二、能否在理性主义范围内,重新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我们认为,这既有可能也有

必要。可能性在于,“存在”问题做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并不一定就象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演化成某种“存在者”,“存在”可以做为与“存在者”一并显现的过程,作为一切存在者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展示,作为存在者生灭的动态表露。这样,存在便与存在者如影随形,紧密相联,标志存在者的直接性,它既离不开存在者,又确实与存在者有别。另外,在理性主义基础上对“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思考十分必要。海德格尔重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尽如人意。存在不是存在者,但它凸现了存在者,人们对它的认识和领会构成对存在者认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次,是对存在者把捉的丰富和深化。而将此问题纳入自己的视野,也不至于在理论上被人指责为遗忘了存在。当然,理性主义范围内对存在的认识并不排斥非理性意义上的对存在的体验,而是综合它们的成果,以达到这一问题的更好把握。

第三、要从理性基础上探讨“存在的意义”,有个问题回避不了:怎样理解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指出他的“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个含糊不清的命题。后来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根据这一点,指出应该明确地提出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而不能采用“存在”这样的概念,因为它模棱两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灵主义都可以接受。这是正确的。但从这点却不能推出“存在的意义”不是个问题。因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只是批判杜林以存在作为世界本原,作为世界真正统一性的观点,认为杜林这样做就不能站稳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应该代之以“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至于存在问题本身,恩格斯并没有专门探讨,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前提肯定下来,甚至把它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指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9)]。存在是指对象是存在着的,实有的,是暂时排除了其他各种特性的,等等[(10)]。因此,不能以恩格斯反对杜林的观点为由忽视存在问题,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思考正是辩证唯物论题中应有之义。

2、关于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

海德格尔解决存在意义问题的出发点是“此在”,因为此在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者,从而将一般的存在意义转变为此在的生存意义,将一个基础存在论问题化为具体的生存论问题。这种做法值得思考。首先,它强调了人在宇宙间的特殊地位,用晦涩的哲学语言表达了对人的境遇的极端关注。在海德格尔生活的年代,提供秩序井然世界图景的是人,打破这种图景的也是人;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是人,损失浪费这种财富的还是人;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是人,使年青士兵的尸体堆满战壕的又是人。如此等等,一个混乱的世界上,唯有混乱才是确定的,而这一切都是人之所为。由此不难理解海德格尔对此在生存意义的关心和忧虑,真可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其次,这种做法表现了现代哲学中本体论和人论一体化的倾向。在海德格尔看来,本体论离不开存在,存在离不开此在,此在离不开领悟和创造。于是本体论是人论的,或者反过来说人论就是本体论,而这种人论本质上又是非理性主义的。从这点分析,海德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色彩很明显,但毕竟以曲折的方式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由此也启发我们思考,本体论是不是只有人的本体论?而人论是不是只有非理性主义的人论?世界、社会、人,理性、非理性能否有机结合?或者非得作为对以往“世界吞没人”的变式而力主“人吞没世界”?

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要求走向事物本身,面对事物存在,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特别是此在的现象学即诠释学要求面对此在的生存基本格局,以此在对万物的读解和领会来赋予万物以存在的意义。这种方法确实很有特点。它提出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反对以自然科学方法对人的研究,所谓精密的实验和分析终因细节而牺牲了整体,正如海德格尔指出:“若我们问的是人的存在,那么却不可能靠把肉体、灵魂、精神的存在方式加在一起就算出这种存在来。”[(11)]再深入一层,海德格尔实际上是看到对此在生存问题仅仅从真这个角度,恐难完全解决,应把价值方法考虑进去,更应给非理性方法(悟、

体验等)以重要地位。传统的研究人的方法很是不足。这些都有借鉴之处。但是,对现象学方法的作用,海德格尔估计过高。至少有这么几个问题,在认识自然科学方法局限性的同时,出路是否只有注助于精神科学方法,求助于非理性的方法?如何保证诠释的客观标准?如果意义仅在于此在的领悟和解释,它根本就不是也不能做为理性认识的对象,那么,我们就只有面对极端多元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如何协调存在下去?此外,“走向事物本身”确实很有见地,但事物的变化也是它的“本身”,现象学方法是不是同时具有历史性?

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的步骤是分析此在的“在世”,这一做法相当精彩。它反对事先人为设立截然分明的主体和客体,然后再去证明两者的统一,不赞成有绝对自在的孤立的脱离世界的主体,也不同意有一个容器般的广大世界使主体安于其内。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要么不存在,只要他存在,一定是“在世界中”,正是由于此在的“在世”,才进一步分化出主体和客体。“在世”,最基本的是一种活动,思想和认识则是在这一基础发生的。这一“在世”的观点强调了个人与环境的不可,肯定人对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操作关系,看重世界之意义有待于个人的选择和创造,而此在的生存正是在世方式的不断更新和设计,此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以达到本身的存在。应该说,这些观点高扬了主体性,要求人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其合理性显而易见。但是,“在世”、选择、操作、创造乃至超越,需不需要以世界本身的规律性作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自由是依据必然去行动。如果离开了必然性,单单强调行动,则易变成盲动。这一点,海德格尔谈得不多。也许,“在世”说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会比它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对此在的生存更有价值?

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的根据是抓住“时间性”。我们从他对时间的解释中可以明显感到相对论的影响以及对牛顿绝对时间的反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过去认为,如果从宇宙中把物质去掉,时间、空间依然存在。相对论则确信,去掉了物质也就去掉了空间和时间。”海德格尔用这种时间观具体解释此在的生存,认为真正时间是此在生存的境域,是此在展开自己的“到时”。传统观点以为人生是在无限时间中的一段或长或短的延续,而现在则应把此在生存的长短看作原始的时间,人类的世代延续反倒是通过此在的有限生存得以构成和表现的。正因为真正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此在为了获得本真的存在,就要深切把握这一点,着眼于将来,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认认真真地筹划。反之,若认为时间外在于自己生存,与己无关,仅仅抓住眼前的一切,缺乏从有限性考虑组建自己行动的严肃态度,那就很难获得自己真实的存在及意义。而且,也不能对一般存在意义有所领悟:一般存在者也是依寓时间而显露出存在意义,理解它的前提也须有赖于建立一种崭新的时间观。这种对时间的看法本质上是正确的,特别是把人生有限性的事实十分触目地向世人展示,可以启发人们更为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存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学说没有给予社会历史方法以应有的地位,因此他给我们指出了本真的时间后没有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它,即缺乏理论的彻底性。其实,生存有限性的事实一旦被此在深刻体验,就会对此在生存产生极为强烈的反作用,若不给予恰当引导和规范,有可能危及社会正常秩序和他人。当然,能将社会价值目标和此在生存目标有机结合的人,也必先对自身有限性有其真切领悟。因此,能否将海德格尔的工作加以改造借鉴,使之成为此在走向真实存在的一个必备环节,这仍然值得思考。

综上所述,海德格尔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存在问题的注意,突现了个人生存对解决这一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应从人的生活世界去理解人,而个人最真实存在的根据在于他的有限的时间性。这就把最高度抽象的基础存在论具体化为最极端个性的此在生存,并且使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化、流动化,不企望一个永恒的封闭答案。但是,作为一种哲学本体论,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毕竟不能令人满意,偏重于个体,偏重于个体的精神,偏重于个体精神的非理性成分,构成了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的基调。我们能否在海德格尔工作的启发下,从实践基础上的理性群体角度,尝试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

三一种解决存在意义的新尝试

我们认为,可以建立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作为解决存在意义的一种尝试。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实践人学与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有根本区别。这种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来解释世界和历史的理论体系,它用抽象的人说明社会,用对理想人的崇拜和追求说明人类历史,没有看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因而它没有给历史以科学说明。这种科学说明只是在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才成为现实。这在今天已成为常识。实践人学不是世界观和历史观,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指导下,结合具体学科发展的成果,努力说明今天人们对自身认识达到何种程度,努力探讨人们生存意义的时代答案,是对“在世”中的人及世界的综合性把握,这种把握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自我塑造,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第二,实践人学不仅是作为伦理学原则的人道主义。无疑,对人的理解能够有助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伦理学意义,但实践人学认为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正确认识,又是建构世界图景的必不可少环节。所以,实践人学和伦理学原则的人道主义不完全重合。第三,实践人学与具体的人的科学也有区别。具体的人的科学偏重于从特定角度对人的某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获得愈益详细的数据和材料,推进这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实践人学则是在具体的人的科学基础上,力求再现该时代人的整体形象,以达到对现实人的综合把握和理解。因此,实践人学研究方法不限于单纯搜集材料,而要把理性的方法和非理性的体验、领悟等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唯物辩证的方法,即强调全面、运动、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建立人自身完整形象中的巨大作用。

实践人学认为存在问题是个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纳入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加以思考,并力求从理性主义角度加以探讨和解决。也就是说,它不认为存在问题可以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是可以具体化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首先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然后才谈得上其他。用这个观点看待具体事物,要求人们注意研究它的存在条件。毕竟事物存在或不存在,是一条原则界限。

在所有存在者那里,实践人学十分看重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这并不是提出以人论取代本体论,也不是人学的本体论,世界大得很,人对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但是,在存在的本体论中,人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任何一种关于存在的学说,都应研究和回答人的存在意义,因为世界越来越成为属人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而当人类陶醉于对世界的征服时,猛然发现自己的生存却成了问题。因此,研究存在意义不能回避人的生存问题。本体论不是人论,但离开了人论的本体论是空洞苍白的。

在探究人的生存意义时,实践人学以现实的人为对象,即着眼于今天的人,当代的人。“一般人”并非不能抽象,但若沉溺于这种抽象则无助于对具体的人进行认识。假如每一代人集中认识自己,那么随着世代的延续,就会得到一幅越来越全面正确的人的图画;假如每代人都期望认识“一般人”,那么随着时光流逝,我们对人的认识仍然是不清晰的。其实,正是在达到对当代人的认识以后,才可能建立起当代对人的认识。

然而,现实的人也很复杂:个人、群体、人类。实践人学究竟研究哪种人呢?如果从个人出发,或如海德格尔所言,从“此在”出发,虽可以得到关于个人的极其丰富的规定性,我们却不能理解这些规定性。个人的所思所为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离开具体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无法加以正确的说明。如果从人类出发,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物种学特征,却不能说明人的各种社会活动。至于全人类共同的社会属性,原则上并非不可认识,实际上也正愈益引起人们关注,但在今天矛盾多极时代,我们面临更多的却是种种具体冲突。如果从群体出发有着更多的合理性:通过群体,既可以获得理解处于群体中的个人的途径,又可以凭借对群体的认识进而认识群体所构成的人类。但问题在于,群体之为群体还有待说明,并且,虽说对群体的认识是理解个人和人类的关键环节,可怎样通过这个环节去具体说

明个人和人类,仍然不可回避。总之,实践人学既然要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就不能单单局限于哪一种人,不能以对某一种人的研究取代对其他人的研究,它客观地对待现实的个人、群体和人类,面对现实的人本身,研究现实的人的问题。

研究现实的人的存在,不能只是对人玄思默想,而要从人的生活世界入手,或如海德格尔所言,要从“在世”入手。其实,不仅个人生活在一个对己有意义的世界,群体乃至人类,都是背负着自己的世界,都生存于世界之中。而这个世界,主要地又是指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人所依寓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早就指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2)]。当然,这并不是说把人的存在问题消解在对外部客观环境的分析之上,而是说要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来说明人和环境,离开这种相互作用,我们就既不能说明人也不能理解环境。

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最本质的活动就是改造活动,即实践活动。实践使人成为人,使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在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中展现人的自然性(人喝开水,人吃熟肉),人的社会性(不同于动物的集体性,如蚂蚁、蜜蜂的王国),人的精神性(创造性思维等)。实践也使世界成为人化的世界,使自然界不再是洪荒一片。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造成如此伟业,主要是由于:首先,通过实践,人把自身内在力量外化,使自己的存在通过具体的改造物的存在表现出来,因而,我们有可能通过实践创造的世界去认识人的内心世界,他的智慧,追求,审美等等。其次,实践是人运用工具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消耗了体力、脑力,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力的发展在于运用,于是人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磨练和发展。总之,实践活动表明了人的生存,实践中的创造构成了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由于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就有充分的根据把人的生存问题看成开放的课题,而不必为此找一个永恒的解答。套用海德格尔的说法,现实的人的“在世”本质上就是实践。现实人的生存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身,这不仅表现为人对未来的领悟,更表现为把这种领悟实现出来。

在实践基础上,也许我们能够更好地解释关于“时间性”问题。海德格尔对时间的解释本质上是正确的,本真的时间与人生不是外在而是内在的。但问题不仅如此,内在于人生的时间并不是单纯使生命有机体延续,它的意义是要使人的生存有价值,使人的生命更高贵,而这皆有赖于人的活动。在现实的人的创造活动中,他才获得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才具有自己存在。唯其本真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才更应该抓紧去创造,去选择,去不断超越。从个人来看是这样,群体乃至人类生存意义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切存在者都有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据以理解它的地平线,然而,对于现实的人来说,正因为其时间被实践活动创造实现出来,他才有本真的时间,才能够“去存在”,获得生存的意义。实践、时间、生存,构成现实人的存在的必要环节,也构成科学的人学之基础。

综上所述,实践人学认为人的生存问题是整个存在论不应回避的问题。在解决人的生存问题是着眼点是现实的人。对现实人的理解和认识,又需要从“在世”来展开。组建“在世”的关键是实践。由于实践,人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时间,人生才有意义。

本文提出实践人学解决现实人的存在意义,仅仅是一初步尝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精神文明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现实人的问题已日益突出,要求我们主动加以解决。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在建设精神文明过程中,将西方思想家提出的问题转为我们正面研究的课题,结合中国的实际,作出自己的回答,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当然,做好这项工作的路还很长。注释:

(1)(2)(3)(4)(5)(6)(8)(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0、17、35、233、389、13、60页。

(7)波普《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9)(10)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1、40页。(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

作者单位华东冶金学院社科部责任编辑王成华

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合肥041-048B6外国哲学与哲学史钟晓鸣1995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人们经常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可是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呢?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不甚了了。仿佛海德格尔只是从弗莱堡的胡塞尔那里学到了?现象学的看?,然后用这种?看?去考虑他自己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两人的旨趣和风格都是迥然相异,以至于翻译《观念1》的李幼蒸先生在译后记中呼吁将两人完全分开对待。不过我认为,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都采用?现象学方法?, 两人思想的内在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否则光凭现象学方法(何况他们二人的现象学方法具体来说是不同的)何以说海氏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却从来没人说舍勒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呢?但是这种思想上的内在联系不是市面上某些一般性的论断——比如说胡塞尔考察的是认识问题,海氏是存在问题;或者说胡塞尔没有摆脱近代主体哲学的影响而海氏彻底摆脱了——可以澄清的,因为澄清这一联系恰恰要求的是给出这些论断的根据。这篇短文想从其中一个角度对这一联系加以探讨,看看胡塞尔的现象学如何为海氏的某些基本思想提供了线索。 抱歉给这篇文章起了一个这么长又这么零碎的题目,这是因为它其实是两篇文章。由于第二篇(本文的第二部分)的理解有待第一篇(第一部分),于是就把它们硬凑到一起了。两部分的连接十分滞涩,还请读者多担待。整篇文章描绘了一条上升的道路。其中第一部分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由?直观?向?构造?的推进,而第二部分则联系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讨论了直观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了由胡塞尔的?事情本身?向海德格尔的?事情本身?的进路。 一,直观与构造 现象学的口号?Zu den Sachen selbst!?不仅要求?面向实事?,并且要求回到?实事本身?。也就是说,要在事物自身中把握事物。对于胡塞尔来说,作为思想的?零点?的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的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的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现象学方法使他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和我”这样的话,但是无论作为学生还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是胡塞尔理想的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他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的目的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的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的活动以及生活中的意识活动的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的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的现象学的目标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的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是一个很“科学”的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的启发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的世界。即是说,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是描述和直观这个本源世界的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看作是一种方法而不是先验哲学;对他来说胡塞尔的“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的“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的是科学的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是哲学应该关心的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他的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看到自己心爱的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的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看作是认识的外在对象的方法乃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通过对广义的意识活动的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的“显现”。 人们通常将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即“海德格尔I”和“海德格尔II”,前期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自30年代起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某种“转向”(Kehre)。不过,这一“转向”并不是彻底断裂式的思想变化,而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海德格尔的问题没有变,仍然是存在问题,只是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了更为本源的境域。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说,“海德格尔I”与“海德格尔II”之间的区别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可成立:“只有从在海德格尔I那里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一) 摘要:世界与大地一显一隐,一开放一锁闭,它们的统一构成作品自足体宁静的自持;作品的两大特点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以及这种争执进入澄明与遮蔽的争执中的实现从而使真理在作品中出现并自持;从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相向运动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世界大地争执真理 一 “世界”(Welt)与“大地”(Erde)是海德格尔艺术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它是海德格尔对“生存空间”的双重建构,这种建构后来发展成为“天、地、神、人”的四重建构。海德格尔认为,世界与大地的对抗与统一构成了艺术作品,而后者是世界与大地的承受者与体现者,只有从艺术作品入手,才能对实现对二者的解蔽。但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归于“无”的。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找到艺术作品的作品存在,而须从作品最直接的现实性──物因素──入手。在分析了传统的物的概念以后,发现那不过是对物的扰乱而不能给人以存在意义上的物的概念,它无非是人们将制作器具的过程强加到物上去罢了,但是这却给我们以启示。器具,它具有物因素,但不具有物的自身构形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纯然物;它也和作品一样是被制作存在,但又不具有作品的自持。因此在纯然的物与作品之间它是一个处于中间地位的存在者。也许能从器具入手来分析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而且,事实证明,在海德格尔对凡?高的一幅画《农鞋》的分析中:“通过这一幅作品,也只有在这幅作品中,器具的器具存在才专门露出了真相”。1) 然而——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沾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定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归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2) “器具之器具存在”在这一幅画中达到它的无蔽状态,即“器具之本质存在的充实”3)充分显露出来,这种充实海德格尔称为“可靠性”(Verl?sslichkeit)。可靠性是“器具之器具存在”的根据,“凭借可靠性,这器具把农妇置入大地的无声的召唤之中,凭借可靠性,农妇才把握了她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她而存在,为伴随着她的存在方式的一切而存在,但只是在器具中而存在……可靠性才给这单朴的世界带来安全,保证了大地无限延展的自由。”4)那么,这种“可靠性”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农妇劳动时对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对他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也就益发真实。”在农妇这里,物本身并不显露出来,因为它已被有用性所遮蔽。5)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上手状态”:“每一场所先行上到手头的状态是上手事物的存在,它在一种更源始的意义上具有熟悉而不触目的性质。”6)可是,在我们对作品的观照中却不是这样,当人远离了现实于目前的、感性上手的事物即“意义”的“世界”,而沉入那种“非意义”中去,沉入那人与物交相一体的整体中去,器具的器具存在便更加真实了。但是这里所说的“非意义”并不是“没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言的“大地”。因此,“可靠性”指的是器具不断地沉潜于大地、向大地的归属性。在这种归属中,农妇才得以把握她的世界及大地的意义。世界与大地在这里得以呈现它们自己:世界是显露出的意义领域,而大地则是凭借可靠性得以归属之“非意义”所在。在如此这般对这幅画的分析中,世界与大地的关系及它们处于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得以向世人开放: “这个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屹立于岩地上。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促迫

02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思考

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思考 余育国 我对存在主义的兴趣由来已久。当我接触到“存在主义”一词时,我没有对存在主义有什么深入地了解,但我还是被这一词语震撼了,在心灵深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追究原因,综合起来可以归结为一处,那就是我对哲学与人生的全部所思所想,完全可以用“存在主义”一词来概括。尽管我心中的存在主义或许不是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但我还是觉得能够这样做。然后,我就一边回忆我个人的思想历程,一边阅读关于存在主义的著作。这里面有很多苦恼,也有很多感悟。上完吕老师的课,通过读书和思考,最终得到的还有情感上的超越与心灵上的豁达,有时感到似乎解开了自己的思想纽扣。下面,我就分两个部分,谈点我到存在主义及其人生体验的看法。 一、哲学思考:对主客二分的消解 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存在与思想的分离,物质与精神的分离,是西方哲学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分离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其导致的后果是,不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不是二者的关系问题,但在很多时候,已被当作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有一个后果是,尽管有些哲学自称是一元论,而实际摆脱不了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用二元论的思想去批判二元论,成为一个不彻底的一元论。我已认识到这是一个陈旧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庸俗的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极端思维方式。因此,我想努力摆脱,并作过一些尝试。例如,几年前,我就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感兴趣,还想在他的基础上,做一些关于统一论的研究。但限于学识没能如愿。在一次听取河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院长邢铁的一次讲演之后,我很受启发。为了将二元论彻底粉碎,他借用了一个佛教故事。问什么是哲学认识的最高境界,一个老和尚说,在哲学认识上有三种境界,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三才是最高境界。我终有所悟。第一个是一个庸俗的机械的唯物主义境界,第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抽象的唯心主义境界,其三是既认识到前两个境界的局限,又实现了超越和统一。下来后,我再以这个故事为指引,探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发现它与这则佛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困惑我的问题部分得以解决。存在主义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使我对当代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实现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一定程度的升华。 第一个概念是“原在”,它不是普通的存在,而是存在与逻各斯的统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整体、综合,然后再局部、分析,最后实现超越,实现高层次的整体、综合。海德格尔为了摆脱主客二分,摆脱所有属于现当代哲学的影响,回到哲学分析的源头,着力对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逻格斯与原在的关系进行重新探讨(这种探讨是整体思维的再次运用,不是回归,而是高层次的综合)。海德格尔通过分析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残篇》第一节和第二节,得出结论:赫拉克利的逻格斯意味着“那正在收拢着的被收拢性,即原本的收拢”。这一具有强烈现象学存在论的理解将逻格斯的理解与原在的含义贯通了起来。他说: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大三 帖子 125 精华 积分 282 威望 金钱 137 石头 阅读权限 30 一、导言任何一个了解《存在与时间》的人都知道,海德格尔在这一著作中试图摧毁关于知识对实践的优先性的笛卡尔传统.初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确试图把这一传统简单地颠倒过来,即 论述纯粹的沉思是对日常经验内容的否定的修正.更为特别的是,他青起来是说这纯粹的 、赋予意义的知的主体仍然处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它必须被有所牵涉的、赋予意义的 行的主体所代替.但是一个人如果简单地颠倒传统,那他就要冒被误解和重新估价的风险 ,而且胡塞尔现象学的最佳注释者达格芬·弗勒斯达尔(Dagfonn Fllesdal)就不被误导至 低估海德格尔在这一点上的独创性.在一篇论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有关行动的作用的文章 中,弗勒斯达尔这样来解释海德格尔,即认为胡塞尔相传统过度强调了纯粹的沉思,他也 同意他所认为的海德格尔的观点,即实践活动是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的基本方式. "一般认为,实践活动预设了对世界的理论的理解……海德格尔反对这一点.他把我们处 理世界的实践方式看作比理论更为基本.……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即……人的活动在我们 建构世界中发生作用的观点以及他对其发生方式的分析,在我看来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主 要贡献". 弗勒斯达尔指出:"胡塞尔在1916年来到弗莱堡之后,显然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然后试图决定现象学中对实践活动的这一新兴趣 应当归功于谁.他写道:"胡塞尔有可能在这——'实践的'新方向上影响了海德格尔, "但他也承认,"也有可能是胡塞尔在与年轻的海德格尔讨论时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 " 然而我要论证的是,一当人们看到海德格尔在这一问题上与胡塞尔的区别的深度,影响的 问题就显得无关重要了.有的问题比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重要得多.真正的问题关系到对意 向性的两种对立的说明.正如弗兰兹·布伦塔诺和后来的胡塞尔所采用的那样,"意向性 "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即感知、相信、欲求、惧怕、怀疑等精神状态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 ,也就是总对着加以描述的某个事物,无论这一超精神的客体存在与否.使这种指向得以 实现的精神特质被称为精神状态的表征的或意向的内容.弗勒斯达尔在集中讨论行动的意 向内容对思想的意向内容的相对重要性时,忽视了海德格尔的激进观点,即以精神内容对 意向性的说明预设了但却忽略了更为基本的意向性类型一—一种完全不包括意向内容的意 向性.海德格尔不想使实践活动处于首要地位;他想表明实践活动和沉思的认知都不能被 理解为自我满足的主体及其意向内容与独立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弗勒斯达尔断定领海德格尔所反对的是关于实践的传统的表征理论.海德格尔试图打破这 一哲学传统,他集中于努力超越这些观点所预设的主体/客体之分.他在1929年的一次讲 演中说:"我的实质意图是首先提出(主/客关系)问题,然后这样来论证,即整个西方传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10186213.html, 浅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作者:高鹏飞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 【摘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将着重点放于人,将自由引向人,在超越胡塞尔先验主体性的基础上,树立了“存在先于本质”这面大旗。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如此,在此场中,任何事物的运动时按照规律进行的,并没有任何先验规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仍然有许多缺陷需要重视,或许这正是哲学存在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存在主义;此在;时间;语言 一、存在主义的内涵及起源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大师。那么何为存在主义?从字面上来看,重点在于存在,即存在要在存在者之前。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最早这一词是出自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之口,包括有神论存在主义、无神论存在主义、人道主义存在主义三大类,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的学说。难能可贵的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马克思也讲个性解放,也讲自由,如果限制人性,则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任何理论的诞生都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息息相关,由那个时代生产方式所决定,所以马克思说:“任何哲学都是它那个时代思想的精华”。随着经济、科技等等的发展,人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了社会归属感和融入感,好似这个社会之外的一种存在。因此,存在主义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所谓的存在,就是存在者“去存在”,是动词“在”。按本质来说,这种存在是无法言说的,它是一种运动,难以把握,如果能够被对象化,那就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了。举个例子,人在成为人之前,就已经有了人的存在,只不过那个时候不称其为人,后来经过进化,这种生物渐渐学会了劳动,有了自己的语言,从而有了一个名称叫做人。所以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存在是在存在者之前了。 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和本质一致了,人就自由了。而在海德格尔这里,“存在是先于人的本质的”,在这里笔者觉得不能把存在和本质论混为一谈,这里的存在不涉及起源的问题,他只不过想强调单纯的存在,有这种过程和动作的发生,但前提是一定会有存在者来表现存在,所以非要就此问题进行本质论的探讨,在笔者看来他也是唯物主义的。 二、此在、自由和存在者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1962年9月11—13日, 海德格尔在黑森林托特瑙堡主持了关于他的?时间与存在?演讲的研讨课,在讨论记录中可以读到这样的看法:?胡塞尔本人在《逻辑研究》中——主要是在第六研究中——已经接近了本真的存在问题,但他在当时的哲学气氛中无法将它坚持到底?(注:参见:海德格尔Zur Sache des Denkens, Tübingen 1988, S. 47. 以下简称:SD。)。 1973年9月6日,在海德格尔主持的弗莱堡采林根研讨课上,首先讨论的出发点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注:参见:海德格尔,Vier Seminare, Frankfurt a. M.1977, S. 111. 以下简称:VS。) 我们试图接着这里的问题思考下去。 在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存在论的意义上,不仅胡塞尔,而且整个在他之前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应当说都从没有真正地接触到存在问题。(注:严格地说,海德格尔认为,希腊哲学并非没有接触到存在问题,而是从存在出发,逐渐偏离开存在,因此西方哲学的历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勒维纳斯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阐释说,西方哲学史试图从存在出发去达到一个完整地包容存在的存在者——上帝。(参见:E.Levinas,Le Temps et l'Autre, Montpellier 1979, p.24)据此而论,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即没有海德格尔式的存在问题),这实际上是不成为问题的。(注:胡塞尔本人当然具有他自己意义上的?存在问题?(参见拙著:Das Problem des Seinsglaubens in derPhanomenologie Edmund Husserls —Ein Versuch mit ihm,Dissertation, Darmstadt, 1990).概括地说, 他将纯粹意识领域视作真正的存在(参见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 1卷第46节中的论述;也可参见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历史导引》第11节中对胡塞尔这个意义上的存在的四重定义:意识作为?内在的存在?、?绝对的存在?、?被给予的存在?和?纯粹的存在?);并且,胡塞尔在此意义上划分出他自己的?形式存在论?和?质料存在论?(对此可以参见《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的第153节,以及该书的整个第2、3两卷的论述)。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胡塞尔意义上的,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问题。) 但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又可以说,胡塞尔曾经在《逻辑研究》中接近过本真的存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要取决于对另外一个前问题的回答:海德格尔本人在存在问题上究竟从《逻辑研究》中获益多少?因为,如果对后一个的问题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将这两人的存在问题放在一起讨论。 因此,这里的问题在于:《逻辑研究》——它曾是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一个交会点吗?撇开海德格尔对《逻辑研究》作用的多次一般性强调不论(注:例如参见:海德格尔,GA 20, S.30 (海德格尔全集本均用简称:GA,不再引书名),Sein und Zeit, Tübingen1979,S.38(以下简称:SuZ),Unterwegs zur Sprache, Pflingen1990, S. 90—91(以下简称:US),以及其他各处。海德格尔多次将《逻辑研究》称作现象学的?突破性著作?和现象学的?基本书?(Grundbuch)。),在早期(1925年)的马堡讲座中,他确定有必要坚持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六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所区分的两个真理概念和两个存在概念,因为?我们以后会提出关于存在意义的原则问题?(注:海德格尔,GA20,S.73.重点号为原作者所加。); 在后期《我的现象学之路》(1963年)一文中,他再次明确指出了《逻辑研究》在存在问题

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一、存在与此在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这些成见主要有: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这 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 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这种所谓的自明 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 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 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 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 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 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 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 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 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 方式,并且仅此而已。”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也和现成存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现成存在 者的存在对这种存在者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而此在则始终具有向来我 属性(mineness)。 海德格尔据此区分了两种存在状态:本真状态(authenticity)与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当此在向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时,它就 处于“本真状态”;反之,当它混迹于他人之中从而跟随他人为它选定的可

生存·时间·实践 --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生存·时间·实践--评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学说 “存在的意义”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并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力求将海德格尔的问题转为正面课题,探讨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以实践人学作为解决该课题的一种尝试。 一“存在的意义”及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 海德格尔认为,两千多年欧洲哲学发展,遗忘了一个重要的基本哲学问题,即“存在的意义”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耽搁,使几千年的本体论实际上成为“无根的本体论”。因此,他写《存在与时间》“目的就是要具体地探讨‘存在’意义的问题,而其初步目标则是把时间阐释为使对‘存在’的任何一种一般性领悟得以可能的境域”[(1)]。 “存在的意义”是个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一,在这个问题中,问之所问是“存在”,而“存在”则与一切“存在者”有所区别,它使存在者之被规定为存在者,但它本身却不是任何一种“存在者”。其二,在这个问题中,问之何所问,是存在的意义。由于存在本身就不同于一切存在者,因而它的意义也就有别于存在者的意义,后者可由理性概念来定义,而前者则需非理性的领悟去体会。正是基于对“存在意义”特点的分析,海德格尔进一步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海德格尔的方案包括出发点、方法、步骤、根据等方面内容。第一,要确定一个并非随意的出发点。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根本有别,但存在又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因此,应从存在者身上逼问出它的存在,而不是离开存在者去玄思冥想存在。然而,天地苍茫,斗转星移,究竟应当在哪种存在者身上破解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是我们自己,即“除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外还能够发问存在的存在者”[(2)],用“此在”这个术语加以称呼。为什么?海德格尔分析了“此在”这种存在者同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而具有的几层优先地位:此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当下状态,凭借着生存从万物中崛起;此在能经过领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此在能建立各门具体科学以及哲学使自己的领悟系统化理论化,等等。正因为这样,“此在”就能作为探究“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其它一切存在论所源出的基础存在论必须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3)]第二,海德格尔认为解决“存在的意义”的方法是现象学。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走向事情本身”[(4)]。之所以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只有它才能把被人们遗忘的存在重新唤出。海德格尔认为,事物的存在与事物一并显现,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以致于它虽昭如白日,却又被深深遮蔽;尤为严重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存也熟视无睹,忙于应付各种事务,精心处理各种关系,在生存方式中生存本身被彻底遗忘了。因此,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直面杂多中的“一”,直面变化中的“不变”,直面事情本身,直面生存本身,才能领悟到存在,才能去探讨存在的意义。第三,海德格尔分析“存在意义”的步骤是抓住此在的“在世”。此在的生存总是“在世界之中”,没有孤立的脱离世界的此在。从都市的纸醉金迷到深山的青灯古佛,个人作为此在,都处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一个对之有意义的周围环境,此在一向活动忙碌在这个世界中。这种忙碌首先是与“物”打交道,海德格尔称之为“烦忙”。其次是与别人打交道,称为“烦神”。无论“烦忙”还是“烦神”,都是“烦”的具体表现,“烦”则是两者的基础和得以可能的条件,从而“烦”展示着此在在世的全部本质。“在世本质上就是烦”[(5)]。第四,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讨论的根据是“时间性”。在他看来,研究此在,必须研究它的有限性,而此在的有限性就是它的时间性。按照通常的观念,时间是一种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无始无终的序

艺术哲学与审美问题期末答案

哲学代表一种修养 1 【单选题】丹纳是(A)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2 【判断题】艺术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 1 【单选题】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的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D)。A、哲学B、宗教C、艺术D、科学 2 【多选题】人类最高的精神活动是(ABC)。A、哲学B、艺术 C、宗教 D、科学 3 【判断题】哲学的研究、思考的活动是经验的。(×) 什么是创新的源泉 1 【单选题】什么是创新的源泉?(C)A、艺术B、宗教C、性灵D、知识 2 【判断题】哲学是思辨,是在理性的形式当中展开精准的思考和推论。(√)美与真理的关系 1 【单选题】艺术哲学何以取代美学?(D)A、由对美的表象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B、由对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学理论的探讨 C、由艺术本性的探讨转变为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D、由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转变为对艺术本性的讨论 2 【判断题】艺术批评的停止,表示这个民族的艺术创作的衰落。(√) 3 【判断题】 我们始终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从事着最起码的艺术批评。(√)艺术判断 1 【单选题】下列属于审美判断的选项是(D)。A、这朵花很香 B、这朵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这朵花的价格很贵 D、这朵花是美的 2 【判断题】主观的感觉判断具有个体相对性。(√) 3 【判断题】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我们都是为自己做判断。(×) 审美判断的普遍性 1 【单选题】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指的是(C)。A、本质和原理B、概念和内涵C、本体和作用D、理论和实践 2 【多选题】关于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美是非逻辑的B、美感不以概念做基础 C、美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逻辑性 D、美是客观的、普遍的 3 【判断题】艺术的历史表明美具有客观性,这一点毋庸置疑。(×) 4 【判断题】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的主题是探讨人类社会的自由如何可能,善如何可能。(√) 哲学与科学的差别 1 【单选题】美的判断不是感官刺激引起的,而是对对象本身的形式做了判断,因判断而生愉悦。这一观点出自(B)。A、黑格尔B、康德C、拉康D、叔本华 2 【判断题】艺术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建构审美事实、艺术事实、审美经验的东西。(√) 审美判断究竟是什么 1 【判断题】马克思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感性活动。(√) 2 【判断题】美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感性自由。(√) 艺术实践的根据在哪里 1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 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 一、存在问题 二、此在的世界 三、此在的沉沦 四、向死而在 五、海德格尔与老庄 一、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1927)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柏拉图 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1)玫瑰花、牡丹花……“花”; (2)花、草、树、木……“植物”; (3)植物、动物……“生物”; (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 (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 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 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们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存在看作是两回事:我们始终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行动中存在出来,显现了出来。因此,此在是存在的“澄明”或“林中空地”(Lichtung)。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黑尔德 自从胡塞尔第一次将现象学引上道路并且海德格尔第一次对现象学进行彻底改造以来,时间便处在他们的思考中心。与对原初经验的现象学寻求相符,这两位思想家在时间理解上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区分:在所有哲学之前为我们所日常熟悉了的那种时间与一个原初地经验到的时间相对峙,海德格尔在他后期的报告?时间与存在?(1962年)中将后者称之为?本真的时间?。在?转向?后的思想中,他在这里和其他地方用?本真?(eigentlich)一词来标识这样一种?实事?(Sache),即某种构成现象学的一个根本的争执区域的东西,它在那些对它而言原初是?本己的?东西中表明自身。[①] 据此,?本真时间?应当被理解为如其在对它来说是本己的东西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时间。在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中,?本真?这个形容词已经具有了这个基本含义,但它原发地所涉及的?实事?在当时就是人的此在;被标识为?本真?的是那种此在在其中?决断地?接受它的?必死性?(Sterblichkeit)的生存方式。尽管海德格尔自三十年代以后放弃了对?本真?形容词的这种生存论分析的使用。但即使在?转向?之后它也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在他的思想中继续起作用。我在后面还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无论是在《存在与时间》中、还是在以后的?时间与存在?中,?非本真的时间?都在于:时间对我们显现为各个当下、各个现在的次序(Folge)。这些?现在?可以在某些发生事情的时段(Phasen)上——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在?各个运动?上——被计数(anz?hlen),通过这种方式,对时间的自然科学理解也成为可能。自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以来,流行的——至少在西方文化中——便是这种把时间视为现在次序的观点,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这种时间观称作?庸俗的时间理解?。由于现在次序构成一个固定的形式,我们在其中遭遇到所有在时间中个体可定位的客体,因此这种时间在胡塞尔那里叫做?客观时间?。在由爱迪?施泰因所汇总的哥廷根时期的文字中,他把客观时间与?内意识?相对峙,在三十年代的后期手稿中,他把客观时间与?活的当下?相对峙。由于胡塞尔以此来标识时间原初在对它而言是本己的东西中被经验的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他那里也有本真的和非本真的时间

对海德格尔_存在_概念的四重解读

收稿日期!2007-12-02 作者简介!王策,男,1978年生,陕西西安人,助教,哲学硕士。 第6卷第2期2008年5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6N o 2M ay ,2008 对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四重解读 王 策 (西安邮电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摘 要!?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从时间、真理、虚无、语 言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进行阐释,以便更深刻地领悟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时间;真理;虚无;语言 中图分类号!B516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8)02-0062-04 ?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持续地关注、思考、探究、追问?存在#问题,是这位哲人的一贯主题。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存在论提出质疑,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存在本身的不可言说,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难题;理解海德格尔运思的立场与视角,须经由其?存在#来打开通道。 海德格尔并非将存在当作一个可以把握的对象,重归在认识论层面界定其涵义的旧路,而是要在源始境域领悟存在的无尽深意。?我们不可能直接地真正把捉在者的在,既不可能在在者身上,也不可能在在者之中,还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什么地 方。#[1] 存在的?本质#无可把捉,所能探求和理解的只能是存在的意义。就?存在的意义#言之,海德格尔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等多种视角,对理解、探究?存在#问题付以了反复追问。这些关于存在的诸多论述中最重要的线索,就是存在与此在???人本身的存在???息息相关:人需要存在,存在也需要人,人与存在相互依属。 一、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把他的此在分析称作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并不试图制定包罗万象的存在概念,而是要分析?此在#这一提问者的存在方式,即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状态(D ie Ex istenziale)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详尽分析只是为其时间论所 做的准备性工作。这是因为,虽然存在是由此在的开展即此在对存在的领会来敞开的,但是?在隐而不彰地领会着存在这样的东西之际,此在由之出 发的视野就是时间。#[2] 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才是一切存在领会的地平线,他把此在的时间结构称作?时间性#(Zeitlichkeit),指出作为此在的生存结构的操心(Sorge),其构成自身的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中的#和?作为寓于%的存在#,就分别与时间的三维,即将来、曾在和当前相呼应。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可以满足作为生存结构基础的需要。这是因为,每一时间化过程都包含了将来、曾在和当前三种绽出样式的共同作用,只不过在领会中是未来占优先地位,在情绪中是曾在占优先地位,而在沉沦或言谈中则是当前占优先地位。所以,正是?时间性#使此在的?生存论建构、实际性与沉沦能够统一,并以这种源始 的方式组建操心之结构的整体性。#[3] 这样,存在通过此在展开,而本真的此在从其本己的未来中把自己时间化,为时间所规定,海德格尔由此演绎了一条?从源始时间到存在的意义#的探究存在之路。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方面,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唯有此在有?显现???生成#。这一?生成#不是其固有本质的自我展现,而是指向未来的、向可能性开放的生成。换言之,此在没有先在的本质,?能在#,即向本己的可能性的存在,才是此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得存在哲学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与现象学得相遇,几乎构成了其存在哲学形成得必要条件。海德格尔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存在问题,但却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正就是现象学方法使她在困境中瞧到了希望。虽然胡塞尔曾经非常器重海德格尔,甚至说过“现象学,就就是海德格尔与我”这样得话,但就是无论作为学生还就是作为助手,海德格尔都不就是胡塞尔理想得继承人,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胡塞尔之间就存在着分歧。 胡塞尔创立现象学得目得就是建立一门精密科学性得哲学,即通过现象学方法,弄清科学认识得活动以及生活中得意识活动得结构,以先验还原得到“纯粹意识”、“纯粹自我”,为一切知识提供先验得基础。所以在胡塞尔心目中,作为方法得现象学得目标就是成就作为哲学体系得现象学。在这个意义上说,胡塞尔就是一个很“科学”得哲学家。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得启发就是:在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式得认识论框架“之前”或者“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本源得世界。即就是说,在自我得主观世界与对象得客观世界得背后,存在着一个统一得本源世界,而现象学方法就就是描述与直观这个本源世界得有效方法。 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得分歧主要在于:海德格尔始终将现象学只瞧作就是一种方法而不就是先验哲学;对她来说胡塞尔得“纯粹意识”还不够本源,存在比它更源始;与胡塞尔得“科学情结”相反,海德格尔关注得就是科学得局限性。总之,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问题才就是哲学应该关心得问题。胡塞尔后来也意识到了海德格尔与她得分歧。1929年读《存在与时间》时,胡塞尔在书得扉页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得名言:“吾爱吾师柏拉图,吾更爱真理”。瞧到自己心爱得继承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她得心情就是可以理解得。 总之,现象学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就是现象学方法,亦即一句口号:“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意识到,存在总就是存在者得存在,因而存在并不在存在者之外,我们总已经处在对存在得领悟之中了,那种将存在瞧作就是认识得外在对象得方法乃就是使存在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得根本原因。所以海德格尔给自己提出得任务就是通过对广义得意识活动得描述、直观,展示存在在此得“显现”。

论韩东的写作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2011年7月学术交流Jul.,2011总第208期第7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08No.7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收稿日期] 2011-05-18[作者简介]刘昭(1974-),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从事文艺理论研究。 论韩东的写作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刘昭1,迟明珠 2(1.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2.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科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韩东是一位接受过系统哲学教育的当代诗人,他的写作观念透射出强烈的哲学思辨 意识,其核心是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怀疑与反叛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紧密相连。他的 创作口号 “诗到语言为止”是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他在写作过程中所坚守的“民间立场”达到了存在论中的“解蔽”状态,而他对“写作与真理的关系”的理解则与海氏 对艺术品做出的 “真理的容器”判断如出一辙。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是解读韩东诗歌文本的方法论之一。 [关键词]韩东;海德格尔;写作观;语言;解蔽状态 [中图分类号]I206.7;B516.5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0-8284(2011)07-0183-04活跃在新时期文坛上的作家中,受过系统的哲学教育的只有韩东一人,这样的教育背景对于他的创作观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而面对东、西方众多哲学流派,笔者注意到韩东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纵观他从诗歌到小说的整个写作观念,包括语言、结构、思想等在内的多个层面都与存在主义有着密切联系。 存在主义是横跨西方现、当代的一个极具活力的哲学流派。一般认为,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该流派的先驱。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雅斯贝尔斯以及女性主义先驱波伏娃以 及作家加缪、 卡夫卡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哲学家均以关注人的存在本质为主旨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但彼此之间的哲学主张并非一脉相承,由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着眼点与自身立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的不同,导致对存在的理解旨趣各异。因此,本文主要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体系为主要依据来探讨韩东写作观中的存在主义意识。 一、“诗到语言为止”与“语言是存在的家” 新时期之初,由北岛、顾城、舒婷等组成的“朦胧派”成为文坛上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应该说朦胧 诗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代前27年的诗歌创作,作品表现的“人的觉醒”,赞美人的崇高与伟大,张扬 人性、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及人与人平等等思想倾向具有不可否认的先进性。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先进性”的理论依据源于五四启蒙意识,或者进一步说,是对形而上学哲学框架内人的“主体性”的 展示与张扬。诸如舒婷的 《致橡树》:“我如果爱你/决不像攀援的冰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里所表达的是追求人的独立性和人人(男女)平等的思想便是上述主体性的文学表达。 韩东在大学未毕业之前便开始写诗,与其他“第三代”诗人一样,他的早期创作也曾经对当时已经 被经典化了的 “朦胧诗”进行过借鉴与效仿。如1981年初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的青年文学杂志《青春》上的组诗《昂起不屈的头》中的《山》,便有这样极具“朦胧”意味的诗句 :“压过来的是整个天空/我昂起不屈的头/即使大地从脚下滑走/我也要举起挑战的手/闪电的鞭子把我抽成网/对着陌生的宇宙/我还 是要发出雷的怒吼:/决不跪下。”显然,这种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感情释放,并未脱离“朦胧诗”的窠臼,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