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控制手段,通过设定可测量目标,与现实找差距,及时发现、纠正。

过程管理是一种过程中的控制,是动态的管理,能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人将它作业务种计划和控制的手段,还有人将它当成一种激励员工或评价绩效的工具。的确,目标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法是:由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以这些规定为指导,评价一个部门或每一成员的贡献情况。由于这种作法特别适合于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故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目标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既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又纠正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它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通过努力工和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的共同目标也因之实现。

目标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制定目标。共有五个步骤:准备;由组织的高层以领导制定战略性目标;在各级管理阶层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各级管理人员提出各种建议,相互进行讨论并修改;就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2)实现目标。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乾地过程管理。这主要是职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对例外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控制。(3)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即把实现的成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经过3个阶段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要使目标管理方法成功,还必须注意下述一些条件:(1)要由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制定高级策略目标;(2)下级人员人积极参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3)情报资料要充分;(4)管理者对实现目标的手段要有相应的控制权力;(5)对实行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应予以激励;(6)对职工要有信心。同时,在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时,也要防止一些偏差出现,比如:不宜过份强调定量指标,忽视定性的内容,要根据多变的环境及时调整目标等。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领袖都在运用目标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即依据“我现

在做的,使我更接近目标”的原则,判断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目标。如果你想把工作安排得更好,首先最重要的是先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因为你是一个组织的决策者,你首先应当想到目标必须是这个组织的目标。

(2)制定计划。一个领袖和一个随从的最大不同是:领袖会仔细地计划其努力的步骤;他会自动积极进取,不用别人叮咛。一个人如果没有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他就没有资格当一个决策者。计划,应该有长远计划和短期具体的计划。

(3)五层行动。行动可分为五个层次:

a.重要又紧急。这些事情比任何事情都要优先,是必须立刻去做或在近期内要做好的工作。

b.重要但不紧急。我们工作之中,大多数真正重要的事情都不是急的,可以现在或稍后再做。实际上我们却往往把这些事情无休止地拖延下去。对这类工作的注意程度,可以分辨出一个人办事有没有效率。所以我们要注意把这类工作列入优先的行列之中。

c.紧急但不重要。这一类是表面上看起来需要立刻采取行动的事情,但客观而冷静地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列入次优先工作中去。

d.繁忙。很多工作只有一点用,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而我们却常常在做重要的事情前先做它们,这是本末倒置。因为这些事情会让你分心,它们给你一种有事可做和有成就的感觉,使你有借口把重要的工作向后拖延。这是许多能力不够而又身居高位的人的最大弱点。

e.浪费时间。是不是浪费时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工作效率低肯定是浪费时间。

(4)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以这条定律分析,在讨论会中,20%的人通常发表80%的谈话;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我们在面对一大堆纷繁复杂的工作时,难免心存畏惧。有的人工作还没开始就泄气了,也有的人先做容易的,结果永远也完成不了最困难的。这时,你运用二八定律,从中找出两三项最重要的,合理分配时间集中精力完成。那么,就在你选择的两三项事情完成之后,你将获得成功。

(5)定下期限。帕金森有一条定律:“工作会展延到填满所有的时间。”因此,派给自己或别人的任务,必须要有期限,没有期限就永远完成不了。定下期限,可以给自己施加压力,尽快把工作完成。尊重自己制定的期限,不能养成拖延的毛病。定期限是在实践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6)追踪查询。当你把工作布置给别人做,他们却没有做好时,你不要说:“这些人是怎么回事?”而是问自己:“我是怎么回事?我做了什么使这些人对我失信了?”原因是你没有建立一套追踪查询的制度。如果有,你布置的工作就一定会得到优先处理。---- 假如企业家们能坚持运用上述目标管理的原则来处理工作,那么他必将超脱于琐碎事务性工作之外,运筹帷幄、游刃有余。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关系问题。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两者如何统一,是我们现在正在探讨的问题。基地发展的体制改革的程度不一样,有的改革得比较到位,有的改革是不完全到位,有的改革是很不到位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这就需要选择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相统一的模式。过程管理当然不能过细,过细势必影响学校和基地自身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适当的过程管理也是必要的,这是多年来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经验。即使目标管理,也不能脱离过程管理;没有适当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就会落空。两者如何达到适度的、最佳的结合,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同时,我们对发展程度不同的重点研究基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方式和力度也会有区别的,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当前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关键业绩指标,是衡量组织各岗位工作业绩表现的量化指标,其核心是价值创造;是对工作目标的有效分解和落实,使每个人可以清晰客观的衡量出自身在组织的价值和定位;其体系是一个管理工具。

首先,KPI强调价值创造和运作驱动。目前,通讯市场形势日益严峻,业务空间不断遭受跨国公司、国内相关企业的蚕食与挤压,对研发运作业务的系统管理能力正逐渐成为每个通讯研发机构的竞争焦点。而基于杜邦模型的KPI价值树及其配套的管理工具,将会进一步明确组织目标和价值创造体系,梳理我们的业务流程,强化过程管理和领导,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效率和效益。

其次,"KPI体系是一个管理工具"。它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责任体系和业务流程为前提,以经营管理数据和技术支持来保障,以过程控制和领导为运用,以绩效持续提升为结果的管理系统;它实现了"把财务报表转变成直观的商业模型,可以发现数字背后的问题,使每个岗位都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KPI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在我们普天研究院推广应用,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而且其应用与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利益切身相关,因此其推行就必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需要推行者有极大的智慧和勇气。如果没有让使用者真正意识到一个工具应用产生的效能,其主动推行必然面临困难;而在企业实践中,如果没有真正去做,当然更无法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这样,在一种似乎是"悖论"的条件下,我们所要做的也许没有最优选择,只有在学习中掌握,在应用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最终实现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尽管前行的道路可能有困难,甚至有障碍,但研究院的领导层决心很大?quot;KPI体系是一个管理工具,是每一个经理上岗必备的技能,我们一定要坚决做下去;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KPI一定要落实。""只要是我们认定要做的事情,就算是穿墙打洞也要把她实现。"陶院长在启动会上斩钉截铁的表示,"同时,我们研究院具有比较扎实的管理基础,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团队,我们非常有信心并且完全有能力去实现(研究院)既定的目标!

目标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而KPI在国外90%以上的跨国公司中得以广泛应用,早已被证明是目标管理中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之一。研究院实施KPI,不是要"白手起家",也不是要把原有的管理体制推倒重来,而是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的一种升华。如我们以前实施的岗位责任制管理,事实上是实施KPI的管理基础,只不过通过KPI体系,我们的目标指向更明确,每个

人的职责都明确指向"价值创造/投资回报"价值树中的具体分支上,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现在的工作创造了什么价值,在组织中占多大的分量,在哪些位置创造价值(应量化),达到KPI时相应的考核和激励办法是什么,从而转变了从前比较强调某个岗位的职责和业绩,从系统的角度深化了目标管理的做法。

研究院实施KPI,还有一个更好的有利条件:集团公司管委会对研究院至少每半年就有一次会议专门就研究院的目标、资源保障等进行指导与帮助。早在2002年初就研究院就确定,将KPI 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要通过KPI建立研究院清晰的价值创造体系,从而明确各级组织和岗位价值创造的内容;明确各级组织和岗位是否围绕研究院整体价值创造的目标来工作;明确考核制度是否按照价值创造体系来设计;明确薪酬与激励体制是否按照价值创造的体系来设计等。为此,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业绩考评委员会,从领导和实施两个层面来启动和落实该项目。

管理工作有五基基本活动,每个管理人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事着这些活动,即(1)确定

目标;(2)组织下属人员的工作;(3)评定工作成绩;(4)激励和联系;(5)培养人才。关于管理目标,德鲁克曾建议按下列八个领域来分别加以说明:(1)市场状况;(2)创造革新;(3)生产能力;(4)实物和财政资源;(5)获利性;(6)经理的成就和发展;(7)工人的成就和态度;(8)社会的责任。在这八个领域中,前五

个是可以用数量加以计算并能数字说明的。例如,市场状况可以用工业中的位次来表示,或者以美元为单位计算的销售总额来说明。创造革新或技术发展也可以用数字来计算和表示。生产能力可以用总单位数来表示,或以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方式来计量,如单位用时或单位美元的投资支出量来计算。至于实物和财政资源以及获利性更可以用美元来表示。但是,德鲁克认为,关于后三个领域——经理的成就及其发展、工人的成就和态度、社会责任,虽常被人理解成一种对政策的说明,而算不上什么目标,但前五个领域如没有后三个领域的支持就将变得毫无意义,而且整个目标结构也将会象一栋纸房子那样完全垮台。德鲁克在这里十分强调的是企业中的人因素——虽然这些有的很难用数字加以精确计算。他说,一个组织是由人员组成的,除非“计划”决定它永久生存,并作为职能单位而不断改进它的工作,否则它就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上在市场状况、技术发展、实物和财政资源以及获利性等方面提高其地位;还必须承认企业对社会承担的广泛的责任,并且将此当作目标来说明,因为只有得到社会的同意和认可,企业才能存在下去。

目标管理的基本要点

企业中目标的性质德鲁克认为,企业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的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由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来制订,其中,战略目标由企业的高层管理当局来制定,所涉及的是一些对于企业的成功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包括利润、市场地位、劳工关系、技术、管理发展等;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长期的(数年)和短期的(一年或几个月)。它可以使企业中较低层次的职工了解企业取得成功的意义,激励士气。

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如为了达到减少职工跳厂率这一目标,可以制定以下策略:(1)修改工资报酬制度,以便鼓励监工从事减少职工跳厂情况率的工作,鼓励职工成长为长期工人;(2)提高监工人员在人际关系方面技巧;(3)通过对职工的谈话来了解职工跳厂的原因;(4)在招收新工人时便研究各自的情况,以对今后可能的跳厂情况作出预测;(5)改善物质环境。策略目标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职工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目标。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1)高层管理当局的积极参加。(2)下级人员的参加,即吸引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参加制定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3)有充分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人予以激励和保护。(6)相信职工群众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Y理论的观点来看待职工。

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即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可分为七个相互联结的步骤:(1)准备,即向参加目标管理的人员提供有关的系统的情报,使之了解各自的地位、职责和利益,消除其疑虑。(2)制定战略目标,使其具有广阔的机动余动,并明确表述各类标准。(3)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意在征求各方意见并逐步完善。(4)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修改,集思广义,以增加每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划的积极性。(5)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并报送一级。以上五步属第一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即(6)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进行过程管理。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它主要由职工自我管理或自我控制,上级只是根据例外原则对重大问题过问和监督,并对职工加以支持和诱导,鼓励职工实现其目标。由于职工的个人目标和各级管理的策略目标是以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依据的,所以,当职工的个人目标和各级管理的策略目标都实现时,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就实现了。目标管理的第三阶段,即步骤之(7)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成就,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理的周期之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管理的任务

德鲁克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首先,他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比它的各个部分的生产力的总和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经理充当了一名作曲家兼乐队指挥的角色,即是一个革新者,又是一个协调者。为个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经理就要克服企业中所有弱点,并使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使企业的整体步伐相协调,他必须既考虑到企业的普遍性的问题,又要照顾到所有的特殊问题(如市场研究等),因为有时这些特殊问题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经理在作出每一项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德鲁克认为,每个经理都有一些共同的、必须执行的职能。这些职能包括:(1)树立目标关决定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应做些什么,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人员;(2)进行组织工作,即将工作进行分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选拨人员等;(3)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即利用奖金、报酬、提升职位等手段来鼓励人们做好工作,以及通过广泛的信息沟通而使企业活动协调统一;(4)对企业的成果进行分析,确定标准,并对企业所有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5)使职工得到成长发展,即经理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使职工更易于发展自己的才能。德鲁克进而认为,经理的工作是复杂的,他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求有不同的素质和条件。当然,不能要求经理对所有他碰到的具体问题都有全能的知识。经理并不是天才,但他有别人所不能全面掌握的工具——情报,这使他在处理问题时处于优越的地位。经理的工作就是激励、指挥和组织人们去做他们的工作。经理工作的效果取决于个人的才干,即他的听读能力,他的说写能力,他需要掌握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以及及时体察别人在想些什么的技巧。

过程管理是由亨利法约尔经过大量研究,把14项职能改变为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五个环节构成的过程,其重要特征是把整个管理过程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起来,以团队为整体,有机的组织。但其忽略了人的能动性,也可导致个性的发挥。目标管理是比德德鲁克提出的,他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总目标和子目标,依层次下分,目标落实到人,然后实现总目标,孔茨在其《管理丛林》一书中也做了解释。它注重了人的因素,对团体要求不十分强烈。

营销过程管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的营销已成为专业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只阐述几条营销原理就希望所有的工作人员能采用它是远远不够的。营销过程要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来管理。营销过程必须不作为独立的职能来管理,而必须作为和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完全统一的过程和方法,这些事情包括;员工培养和晋升,对合伙人和员工的补偿,经营的组织和监督,质量提高的措施,等等。营销战略是公司整体战略的核心。

营销审计

如果一有已有基础的咨询公司渴望改善营销,那么它应当从总结和评价其当前的营销实践入手。为此目的,营销审计是一种有用的诊断方法。如果公司觉得自己有能力对其营销的不同方面(包括公共关系,广告效果等等)进行检查,那么营销审计就可以是一种纯粹的自我诊断活动。否则,可以请从事专业服务营销或公共关系的专家来协助。他们的工作是颇为有用的,比如说,他们可以通过约见客户以及从其他外部渠道收集没有任何偏见的信息。

总的来说,营销审计可以:

--对过去和当前的营销实践组织,信息基础,战略,技术,活动,预算和成本等)进行检查并评价它们对公司发展的贡献;

--弄清楚公司内各单位和各咨询师小组对营销的理解和运用;

--将直接竞争者和其他咨询师所用的营销方法与考察结果进行对比;

--考虑什么样的营销变革合乎需要,从而能满足新的需求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

--提出使营销更加有效的建议。

营销审计带来的利益远远超出营销本身所带来的利益。它可以找出新的潜在业务范围,建议新的客户服务种类,揭示公司在技术能力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差距,并提出许多其他可行的建议。事实上,营销审计可以作为检查整体战略和系统地实施战略管理的第一步。

营销计划

营销程序(或规划),规定了咨询师的营销目标和战略并决定采取什么措施使战略付诸实施。一份成文的营销计划要弄清楚在规定的时限内要完成什么,需要什么条件,希望公司内的每个人或各单位对整体营销努力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营销目标

营销目标应当清楚地表达在一定时限内,通过营销努力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数量目标指出将要获得的市场份额以及从现有的和新的客户那里产生的新业务量;

·数量目标所涉及的是如咨询公司期望要达到的客户心目中的定位,或者是找到更富挑战性的工作的需要等。

营销目标应在未来的某一时限内达到--比如一年、三年或五年。这就强调需要把所有的分析性和战略性的考虑放到某一时间目标上。例如,用于树立职业形象的大部分非直接营销技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所以应被视为对未来业务的投资。

光在公司层次上定义营销目标是不够的。咨询公司和其他专业公司经常强调每个公司成员都应当努力获得新业务,而不必解释这种要求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以及他(或她)应如何去做。初级咨询师会感到特别为难,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营销培训,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营销活动,而这些对他

们的高级同事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营销技术组合

营销技术组合一方面要和公司现有的和期望的专业形象以及市场渗透相吻合,另一方面,还要和公司的财力人力资源相一致。在每个咨询公司中,最优组合受如此多的因素的影响,因此除总的原则外,不可能提出别的。经验显示:

--把几种直接的和间接的营销技术(如果可能,两者可互相配合)结合起来通常是可取的;

--不使用那些你感到不适应或缺乏条件的技术(如果在听众面前你不能表演自如,就不要通过研讨会来进行营销,等等);

--尽管被认为效果最差,但冷接触(私人的,通过邮寄或电话)还是被所有的二流咨询公司所采用(小的、年轻的公司比大的、成立较早的公司更经常地使用);

--新入咨询业者等不起生意自己上门,要迅速使用那些让他们和潜在客户直接接触的营销技术。针对你的具体情况,建议你使用那些能够产生最好效果(根据新业务投入和产出之比)的技术,听起来是老生长谈。然而这是要采用的主要标准,而不是以你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明星"作为主要标

准。

营销投入量

有关不同咨询公司在营销方面资源投入量的可靠数据还没有。就我们所知,在专业服务中营销这一范畴相对较新,而且营销实践变化很快。况且大量间接营销活动同样能创收(或管理研讨人和客户付费的信息服务等)。许多个体从业都要投入20%-30%的时间来营销。有些公司指出,他们收入的5%到25%用于营销。这个数字受到所选择的营销技术的巨大影响--如,在主要商业杂志上做大规模广告将是耗资巨大的。

预期工作量计划

咨询公司的服务性质要求他们要为今后的几周或几个月保持足够的工作量储备。对于任何一位咨询师,都有一个最佳的业务数值,这个值既提供了合理而安全的余地,而且又丝毫不耽误新业务的启动。有些咨询公司认为保证未来三个月的工作量是最理想的。而六周则为最低限。超过三人月的业务量储备预示为预约订单拖得很长,某些客户只好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轮到为他们工作。许多咨询师做不到为以后的六周储备业务量,如果他们未来的三至四周还有业务可做就已经不错了。然而,这种情况安全余地小。

为了留有一个满意而安全的余地,在每个时间段(周或月)中商定的收费日(周或月)内的新业务

量,应该等于这家公司在这一时期内完成的平均咨询工作量加上新增加的需求量。当然,这是理论分析,但它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了方向。如果公司的销售额低于这个数字,那么它预期的工作量在养活或停滞,前景可能是危险的。

在实践中,项目营销和工作规划是不会那么全面的。理想情况是,预期工作量的构成应尽可能和不同专业经历的咨询人员的对应工作量密切吻合。很明显,对于能力相对较全面并且能承担项目范围较宽的咨询师来说,规划预期工作量就相对比较容易。

引导营销投入

对预期工作量的平衡监控有助于引导公司的营销销投入以避免销售不足或销售过多。在此过程中,一定会伴随一些和潜在客户的首次会面,对以前客户的跟踪访问,为给客户准备建议书做管理调

查,以及任务建议书的准备和其他营销方面的事情。如果这些营销活动的没产生正常数量的新项目,那么也许有必要安排员工更多的时间去营销,或者去考查使用的营销方法的有效性。有些公司使用这样的比例:被接受的建议书/提交的建议书。如果比例下降,如从1/3降到1/5,这就是一个信号,需要检查公司的投标政策以及起草与提交建议书和与客户磋商的工作质量。

个体从业者也必须谨慎地关注其预期工作量。尽管他通常可能拿出工作时间的20%~30%来进行营销,但他可能被一个较长的任务拖住,因此对预期工作量有准备不足的危险。这种情况必须避免。即使咨询师执意把他的全部时间给当前的某个客户,他也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来会见新客户并在正常工作时间外从事一些营销工作。

促销活动的强度受到当前任务的持续时间以及未来任务的规模和时间长度所影响。如果平均时间变

短,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为公司找到并洽谈同样多的任务量。例如,一家咨询公司通常在一年内派25名咨询师承担50项任务,现在公司发现它必须承担60项,即任务项数增加了20%,才能保持同样的工作量。公司记录显示,通常情况下获得一份合同需要对潜在客户进行5次访问和1.3次管理调查。那

么,公司能用300次访问和78次调查代表250次访问和65次调查吗?从这个基本的算术问题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要公平均项目时间更长些,要么让更多的咨询师从事营销,要么参与项目的执行咨询师更少些。

营销信息系统

集中有效的营销需要相当大的信息量。除非经过系统地组织,否则在话这些信息可能是相当复杂和五花八门的,甚至于无法使用。把这些信息视为这样的一个系统是有用的:即该系统可以提供现有和潜在市场的以及咨询公司的营销活动和能力的全面而详细的信息。

关于客户的信息

这些信息保存在客户文件中(卡片索引,计算机文件或类似的东西),它通常是根据所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客户所建立的。包括:

·客户名称和地址;主要所有者、管理者和联系人的姓名;

·客户的基本业务信息(或储存此信息的文件说明);

·对过去和当前任务的总结性信息,包括咨询师对这些任务的评价(和一份对任务文件、报告和其他包含有详细信息的文件的参考说明);

·关于所有过去和客户合作的咨询师的信息;

·未来联系所需的建议和信息(如客户组织中还有谁会感兴趣)

这些方法包括:

--确定要收集、保存和分析的信息的种类;

--决定更新这些信息的方法和频率;

--对收集、更新和分析营销信息指定责任人;

--为存储、加工和检索信息选择合适的系统和设备。

服务市场信息描述了这些市场的主要趋势和重大发展。重点应放在发展信息方面,因为发展会产生对咨询服务的新需求或者这种需求的改变。有关竞争的信息也包括在内。这些信息应该让各个咨询部门和整个公司的管理层感兴趣。

关于专门的新业务机会的信息应通过对市场和客户信息的系统筛选才能得到。应定期审查客户文件以制定跟踪访问和与潜在客户接触的计划。如果咨询公司很想为政府部门和公共部门做更多的工作,那么它的信息系统必须要收集到在官方杂志和其他定期刊物上发布的征询咨询服务的每一份邀请提供建议书的公告。

作为其员工能力清单的组成部分,有些咨询公司也记录下其职员营销能力的信息(包括语言,俱乐部成员资格,和某类客户好的和差的经历等方面的专门特征)。

忠诚度与市场营销

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对手们总是挖空心思拆你的墙角,不但要侵略你的市场,更要收编你的销售团队,笼络原本属于你的顾客群,缺乏忠诚度支持的公司正面临着一场劫难。这一切要求公司有属于自己的市场阵地和分销渠道,还得有一支百战不挠,绝对忠诚的市场营销队伍。忠诚度对于市场格局的变更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得其要领呢?请看从以下几方面的揭示。

顾客忠诚度

顾客的忠诚度取决于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优劣,当然一个在战略上高瞻远瞩、战术上小心翼翼的企业是不会忽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可是很多公司却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售卖一种好的产品,而没有在后续服务上予以重视,顾客的意见难以及时被反馈。产品需要根据需求的异质性而做改进的部分仍然维持原貌,顾客会觉得自己正确的意见或好的建议没有被重视,渐渐的产品失去了原有的亲和力。一部分忠诚度很高的顾客开始流失,甚至整个市场严重滑坡才引起公司注意,显然为时已晚。

4C原理告诉我们,顾客的现实需求、实现需求的便利性、实现需求的成本、实现需求所需的沟通,正在影响着顾客忠诚度。一家在上述4点做得炉火纯青,力臻完美的公司,必定会将在上述方面工作力度不足的竞争对手的顾客群吸引过来,引起原本忠诚于对手的顾客转移,以及其所占有的市场大幅波动。开发新的顾客需求需要我们的公司做好市场细分工作,尽量满足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同时开辟潜在市场和占领夹缝市场;实现需求的便利性则要求公司做好销售网络铺建,增加终端销售平台的数目,创造新的购买方式,如网上购买、电话送货、电视购物等;顾客需求成本的降低将会极大的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次数,商家的薄利多销、降低分期付款利率、产业规模化、减少中间环节等营销成本都会使产品价格在价值保持的基础上有所下降。实现需求所需的沟通不仅仅指企业要有广告意识,更要懂得沟通的艺术,即采取合适的沟通方法打动顾客。如软文促销、活动赞助、义卖行为、展览会、公益事业参与等都能增加顾客对公司的好感和希望了

解公司、产品的欲求。公司的最后取悦对象应该是顾客,而非其它,因为顾客的消费行为才能使公司赚取利润。

渠道忠诚度

渠道并非单纯地指分销渠道,还包括供应链,即供应渠道在内。传统的市场理念认为只有分销渠道左右市场的销售业绩,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大凡成功的公司都会有得力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随时可以启动的储备供应链;在公司生产任务繁重,定单丰硕的情况下,一两个供应商完成原材料采购的时间往往会使公司失去很多先发制人的市场机会。由于一些公司缺乏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的经验和诚意,这使得供应商的忠诚度变得恶劣;供应商往往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哄抬原材料价格,以及自己的暴利思想对原材料掺杂使假,而使公司在紧要关头缺乏大规模生产的合格原料供给,失去了全面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机遇。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了供应链忠诚度的战略意义,于是都极力去开发属于自己的供应渠道,以保证在发动大规模市场侵略时,取得显著成效。最明显的比如一些大型乳业公司和农副产品加工公司,它们为了增强原料的供应保障和品控能力,都兴建了大面积的良种乳牛场、种植园,这种做法不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而且还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可谓一举两得。短期内没有资金实力去建立自己供应渠道的公司,则要慎重考虑如何跟自己的供应链保持执行力强的合约关系。对于采用品牌扩张(OEM)的公司则最好与获得质量认证的企业合作,譬如ISO9002、ISO14000等,杜绝因产品质量波动引起的市场崩解,也比较容易获得顾客认同。

传统的销售方式要求公司必须有相对质量和数目的分销渠道,在所有渠道均能够积极发挥销售和服务功能的情形下,分销渠道的数目寡众和产品销售总额的多少以及市场的渗透率是成正比的。这是激发公司完善销售渠道的根本动力和目的所在。而缺乏忠诚度的分销渠道,非但不能完成与公司协议所约定的各种销售合作内容,而且还会在它利益需要的时候出卖公司。很多销售渠道因为与公司只是单纯的协议合作关系,因此缺乏长期对公司的忠诚,加上客观的市场变化和来源于公司的一些因素,例如短期的产品质量不稳定,自然灾害造成的黄金季节供货短缺,广告投放力度较其它公司弱,合作条件没有竞争对手优厚等。只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公司与渠道之间的存在关系,才会使渠道敢于和公司一起承担市场风险,只有和分销渠道采取有别于普通协议的合作,才会组建出市场和公司规模的挪亚方舟。

在固定的市场区域内减少分销渠道的数目,培养真正的骨干分销渠道,让它觉得公司在要求其完成销售目标任务的同时也帮助了它成长。一旦分销渠道意识到只有与公司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时,那必将增强它抵御竞争对手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市场颠覆行为的能力,而且会使公司在渠道畅通的形势下,有足够时间做好它项的营销工作。在企业经营实力和控制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可以考虑收编一部分分销渠道,使它成为自己的子机构,完全避免竞争对手趁虚而入的可能性。同时,产权属于公司的分销渠道子机构,将会成为公司市场开拓的排头兵、发布新产品的橱窗,以及向顾客提供优质售后服务的基地。现今的超市集团为什么要在个大城市攻城略地?就是要组建一支绝对忠诚的分销渠道队伍,将自己的市场之手伸向各个地域。

没有忠诚度的分销渠道有如一盘散沙,经受不住一点波折,随时会被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纳入囊中;我们没有理由眼睁睁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认为坚不可摧的市场阵地的桥头堡被对手臣服。无论公司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直营、连锁、金字塔型分销、复合直销,都必须客观识别你的渠道或你的销售合作伙伴的忠诚度,丝毫不可怠慢。任何漠视与分销渠道亲密合作的公司,必将在它受到竞争对手攻击时遭遇分销渠道的抛弃,变得孤家寡人,从此在市场占有率上一泻千里。

销售人员忠诚度

在一味追求顾客忠诚度的今天,我们往往忽视了对于企业产品销售有载体作用的销售人员的忠诚度,我们的企业往往只通过建立销售人员薪金的等级制度,让他们被动地去挑战自己。我们的销售人员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激励制度呢?因为有机会接触了安利的一些营销知识讲座,赞叹安利在销售人员的激进和奖励制度上高屋建瓴设计的同时,不禁为国内企业的员工激励制度捏了一把汗!

安利公司的产品专业知识培训相当有特色,并富有成效。首先它要求每个安利产品的营业代表要有展示自我的勇气,并熟悉产品的性能、性价比演示、及其所独有的销售主张(USP)。所有的安利营业代表在掌握了上述的基本销售技巧后,紧接着要增强自己与潜在用户的沟通能力,于是便有了营业代表的不断演示产品品质、正确使用方法,而且通过专业的测试工具,诸如PH试纸的酸碱度测试,使顾客对产品的功效认识由理论上升到实践,为进一步说服其购买相关产品减轻了难度。安利的培训不仅仅是聆听,更多的是销售人员的自我展示,是一种行为毅力的积累。当然,在实际的销售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譬如客户不给你演示产品或服务的机会,藐视你的存在,这时就需要我们的销售人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一切表现在主场的应变能力,这良好的心态,来自于安利未雨绸缪的心理素质教育。安利为每一位即将成为产品销售人员的培训对象,在将来的具体工作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了预见性分析,并为他们提供了客观的解决、借鉴方法,免除了他们在解答客户咨询时,难以周全的尴尬。同时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延续型培训,无形当中增加了整个销售团队的凝聚力。

在产品质量优越的前提下,顾客的忠诚度来源于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而顾客第一次亲密接触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载体就是企业的销售人员,而并非广告。销售人员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的一面镜子,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和销售热情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尤其在一般日用消费品市场上的表现更为明显。当然大家都很明白国内的企业正忙于由单一的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目的很明了,就是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经验,有效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达到市场最大化的境界。当然接受专业的培训和相关的销售技能深造,也有方法和经验之谈,而不是让受培训对象接受被动的说教,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能看到自己的明显进步,激发他们不断完善自我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单纯为自己的销售人员提供仅限于产品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机会,显然是不够英明的。我们更多的是应该通过有限的培训机会提高销售人员与顾客、亲友、同仁、上司之间的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培训科目是高效的,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对于产品专业知识和行业服务技巧的提高,更多的是所有接受过有效培训的销售人员的自身内涵、素质有了质的飞跃,使他们对将来的工作前景有了美好的、理性的认识。也使他们觉得企业或公司给予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于物质上的渴望,更给了他们事业和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的公司给予销售人员的除了赤裸裸的物欲还有什么?我们的学习和激励制度存在着哪些方面的缺陷?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要围绕着它做如何的改进?

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和分配制度的变革,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原有的市场营销4P理论已经受到了挑战,专业人士指出未来市场营销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品牌2、沟通能力。一个公司拥有纯粹的品牌,没有良好的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仅仅靠产品去打动顾客,它的市场蛋糕也难做大;一个企业只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但缺少有内涵和竞争力的品牌,它也很难主宰它所属的市场范畴。要想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公司必须兼备上述两个特征。沟通能力的代表是什么?不是天花乱坠的广告,而是有扎实说服技巧的销售人员。一旦掌握终端客户资料的销售

人员因为缺乏对公司的热爱而倒戈或跳槽,势必影响一个阶段的公司产品或服务销售。销售人员忠诚度的维系,不能单纯依赖加薪和升职,更应该通过公司独有的凝聚力及人文气息感染他们,让他们觉得公司不再是为了薪金和职位而拼杀的战场,更是关怀他们成长的家庭。

顾客、渠道以及销售人员的忠诚度将会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业绩,引起市场占有率的波动,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现状更需要我们公正地去认识,去改善。当我们的企业有了一种能够吸引他们的文化或氛围之时,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将会稳步提高,我们的忠诚度建设正在发挥它不可估量的魅力。届时我们所见的,更多将是由忠诚度带来的顾客满意度和品牌美誉度,以及稳步上升的经营业绩。

《老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待先进的经验和制度同样应该如此,我们必须客观认识自身的不足,学习和借鉴其它公司的先进教育制度和运作方法。市场竞争——上下同欲者胜,忠诚度原则不容小觑,正视它我们才能真正地在市场竞争中永立潮头。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提问:业绩管理、目标管理、员工指导、绩效考核、岗位责任制它们之间的关系 业绩管理: 1、目标管理——业绩计划/目标设定 2、员工指导——业绩反馈/业绩指导---------过程管理 3、绩效考核——业绩评价/业绩报偿 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在一起称为岗位责任制 业绩管理循环图: 在整个图的就涉及到美式管理与日式管理的区别: 美式管理:注重结果-------------注重绩效绩效考核 日式管理:注重结果-------------注重过程管理 第一阶段:业绩计划与目标设定---------------------目标管理第二阶段:业绩反馈与业绩指导---------------------员工指导第三阶段:业绩评价与业绩报偿---------------------绩效考核

岗位责任制应用培训 培训目的 2、 掌握实话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相关的技能 3、 熟悉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基本程序 4、 知晓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的监控实话要点 为什么要做绩效考核----找到源头 为了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 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的积极性 公平公正并不可能达到最终目标的途径 合理合谐 量化指标(不可做得太细、太死,否则难以考核)+绩效面谈

1、 公司的经营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2、 使员工理解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公司运营中所起的作用 3、 使公司的文化得以落实 4、 薪酬和奖励与个人的贡献相联系,调动员工积极性 5、 通过经理和员工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沟通,增强公司凝聚力 6、 帮助员工发展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垢归属感:员工个人能力的提高 可以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

目标管理复习题

目标管理培训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分)10分 1、目标管理是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2、1954 年,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3、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 4、在管理中,控制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指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管理活动。 5、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可验收或评价其绩效。 6、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7、目标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起着激励、凝聚作用,是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8、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是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 9、计划是管理的基础,没有计划一切管理活动均将无从发挥作用。 10、目标设定应该具备的原则为何事、为何、如何、何人、何时、何地。 11、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管理决策和管理目的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12、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能够为组织带来利益,影响和决定组织的生存。 13、制定目标时,要防止目标滞留在中层不往下分解。 14、团队建设是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 15、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它包括团队的凝聚力、合作意识和士气。 16、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是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重视成果。 17、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18、设置目标,一般要求,目标的数量不宜太大。 19、做好信息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是注意提高原始记录的质量。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标管理制度与流程 目录 目标…………………………………………………………………流程图………………………………………………………………目标管理规程……………………………………………………… 1、目标的制定…………………………………………………….. 2、目标执行……………………………………………………….. 3、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4、评估结果的兑现……………………………………………….. 5、对目标监督人的监督…………………………………………..附件1、季度目标书……………………………………………….附件2、目标完成报告…………………………………………….附件3、绩效观察期管理办法……………………………………..

目标 1、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2、对员工工作进行及时考核,以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技能。 3、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使上级经理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下属员工及时发解经理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4、为员工的工作调整提供依据。 5、为员工的待遇调整提供依据。 流程图

目标管理规程 一、目标的制定 (一)公司年度总目标、部门目标及分解 1、每财年董事会同总经理制定本年度目标。总经理对公司总目标负责。 2、总经理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并同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部门年度目标。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目标负责。 3、部门负责人将部门年度目标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对其岗位目标负责。 (二)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原则及要点 1、目标应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 2、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成。 3、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 4、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成。 5、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 6、目标监督人目标必须在执行人目标之前制定,上下目标保持一致性,避免目标重复或断层。 7、属于目标执行人日常工作的常规项目不应作目标项目。 (三)个人岗位目标制定的步骤 1、目标监督人向目标执行人说明自己本季度的目标。 2、目标监督人请目标执行人设立自己的重点目标。 3、与目标执行人谈话,决定其目标,并按附件1《季度目标书》格式填写,本目标书由员工个人保存,评估结束后交由人力资源部保存。 4、目标监督人根据季度工作计划,于每季度第五个工作日结束前以书面的形式向目标执行人下达“季度目标书”。 (四)目标内容 每一目标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数量目标:目标所包含的工作量必须可评估且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质量目标:对于服务性部门,其服务对象满意是总体质量要求,每一具体目

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关系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目标管理的概念最早由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公司目标分解转化为部门目标,部门目标分解为个人的目标,部门和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在适宜的约束激励机制下,部门和个人会朝着完成目标的方向努力,管理者根据部门和个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这种机制下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者关系可以这样说:目标管理是绩效管理推行的前提之一设定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第一步,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好坏,很多企业绩效考核推行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在于目标设定的不合理,有的很容易达到绩效目标,有的因为受到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内部条件的限制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绩效目标。在薪酬与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中,往往会产生内部不公平。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绩效目标并使目标得到贯彻执行呢?目标管理不失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目标管理构成了有效绩效管理的基础。 目标管理的优越性体现为使各级员工更加清楚了组织的目标,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另外使各级员工能清楚自己对所在部门、整个公司的价值贡献,激发员工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通过长短期目标的平衡,促使部门或个人维护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般如下操作:首先预定企业的经营目标。目标提出可以采用从上而下法,也可采取从下而上法。从上而下法,目标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从下而上法,目标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总之无论哪种方法,企业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发展战略,正确评估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条件后,和各级管理者协商确定企业目标。 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部门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企业的目标之后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组织结构,明确目标责任者以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确定部门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目标时,上级要尊重下级,耐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下属制定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同时下级也要体会上级的难处,充分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远景目标,克服一定的困难,群策群力,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各部门的目标要具体、可衡量便于评估,同时要有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和团队的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签订目标责任书、绩效计划及奖惩协议。各级目标确定后,上级和下级就目标实现与否达成奖惩协议,同时明确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前提或条件。分目标确定后,要赋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权利,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目标与计划管理

目标与计划管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标与计划管理 未了解目的港口的人无法一帆风顺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组织目标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把各项管理事务展开为:有主次、可控的和高效的管理活动,激励员工,共同参与,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 1,目标管理的意义 借助目标说明公司的期望及要求 通过目标分解使各级人员负起责任 目标及其标准为企业考核提供依据 通过目标管理使上下级建立绩效伙伴关系 有效的目标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目标管理有助于把握企业的命运,保持长期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 2,目标的内容 共同价值,态度承诺,各付其责,注重绩效,不断发展。 3,目标管理的特点 ?注重系统方法 长目标与短目标;大目标与小目标相互支持。目标→行动→结果→新的目标。 ?强调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制定目标是形成责任的基础。 1)部下既了解组织的目标,又参与制定目标。 2)可使主管集中于关键领域。 ?强调团队合作 任何目标的实现均需依靠团队合作。 小目标需服从大目标。 ?强调结果 对管理者考核的是其结果(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要不断将目标对准结果,通过及时检查反馈来达到这一点。结果往往是由“用户”所决定的。 ?强调目标的激励作用 成功,就是对目标的实现,有了目标,才有成功。 中层经理只有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人生目标才能得到完美实现。公司为个人的目标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 目标的高低表明对自己的期望 * 对自己的期望是绩效的上限 * 目标能帮助你走出心理上的舒适区 * 不断扩展本人目标--自我激励 * 你认为他的目标是什么 4.工作目标的类型 ?达成型工作目标 重点分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达成目标。 ?解决问题型工作目标 重点是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5WHY。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控制手段,通过设定可测量目标,与现实找差距,及时发现、纠正。 过程管理是一种过程中的控制,是动态的管理,能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很多人将它作业务种计划和控制的手段,还有人将它当成一种激励员工或评价绩效的工具。的确,目标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法是:由组织中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以这些规定为指导,评价一个部门或每一成员的贡献情况。由于这种作法特别适合于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故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目标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既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又纠正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它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通过努力工和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的共同目标也因之实现。 目标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制定目标。共有五个步骤:准备;由组织的高层以领导制定战略性目标;在各级管理阶层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各级管理人员提出各种建议,相互进行讨论并修改;就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2)实现目标。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乾地过程管理。这主要是职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对例外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控制。(3)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即把实现的成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经过3个阶段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要使目标管理方法成功,还必须注意下述一些条件:(1)要由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制定高级策略目标;(2)下级人员人积极参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3)情报资料要充分;(4)管理者对实现目标的手段要有相应的控制权力;(5)对实行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应予以激励;(6)对职工要有信心。同时,在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时,也要防止一些偏差出现,比如:不宜过份强调定量指标,忽视定性的内容,要根据多变的环境及时调整目标等。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领袖都在运用目标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即依据“我现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精)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张文老师 张文老师简介: 广州市智宝管理咨询公司高级管理顾问,蒙牛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裁(原联想集团高级顾问、联想学院副院长、联想集团首席培训师),香港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方交大等多所商学院MBA主讲导师。 第一部分 一、绩效管理的前提 1.一把手工程 绩效管理决不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必须是一把手管理,从老板开始。2.系统完善 从《泰勒科学管理》到现代的平衡计分卡,有多种绩效管理方法。其实,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把一套东西学扎实,学通,学透,要做到系统完善。3.不二法则,简单,简单,再简单。 首钢模式,采用的是岗位责任制,曾是国内推广的,但首钢老板说其实是失败了,因为太复杂。 二、本次培训要达到的目的 1.理解绩效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及意义。 2.掌握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相关的技能。 3.熟悉绩效系统实施的基本程序。 4.知晓绩效管理系统的监控实施要点。 三、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意义 1.公司的经营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2.使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公司运营中的作用。 3.使公司文化得以落实。 4.薪酬和奖励与个人贡献相联系,调动员工积极性。 5.通过公司经理和员工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沟通,增强公司凝聚力。 6.帮助员工发展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员工能力提升以后,可以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例子:松下幸之助在会议上很生气地告诉管理层:“松下是生产人才的,顺便生产点电器。”大企业都是如此。

·亚洲上市企业绩效文化的表现: 绩效文化:10家弱股东年回报率:6% 14家一般、好17% 5家优秀32% ·基于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 经营战略 ∣∣∣ 资金战略技术战略人力资源战略 短期效益中期效益长期效益 HR平台:企业宗旨与目标………企业年度目标 战略与组织发展………部门年度目标 部门宗旨与定位………部门重点工作 职责 / 职位………个人年度目标 功能层:招聘薪酬培训业绩管理后备干部…… 运作支持:HR组织发展与队伍建设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A.业务人员:有职责,有年度目标。 B.职能人员:有职责,无年度目标。 →业务人员否认职能人员。 回避矛盾是懦夫的做法。 →三点:目标明白吗?清晰吗?量化吗? 四、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程序 ·岗位职责的确定:职责的履行: 主要职责→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月/季/年)→考核:激励/ 反馈/ 辅导 价值观的行为表现 个人发展计划↓↓ ↑↑ 薪酬与奖励:绩效考核: 薪酬的调整←工作目标完成的结果 其他奖励←价值观的行为表现 工作能力的评估 *注意点:绩效考核谁来管理? ·干部99%是从基层升上来的,但98%的都没有学过管理。 ·是激励效果好,还是臭骂一顿好? ·有时花很多钱去学习激励课程,有没有用? 不一定,因人而异。不一定,因事而异。不一定,因时而异。 ·要做好管理,首先要做人,这是管理之道。 还要做好绩效管理,这是管理之术。 ·企业的天职就是赚钱,绩效管理把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结合在一起,这是

施工项目全过程施工项目管理及目标

第3章施工项目的目标控制 我们一再强调,对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施工项目管理一定要进行施工项目控制。这种控制的目的在于排除干扰,实现合同目标。因此,可以说施工项目控制是实现施工目标的手段。施工项目控制的意义在于它对于爬出干扰的能动作用和保证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施工项目的控制,首先就谈不上施工项目管理,其次便不会有目标的实现。在问题产生后不主动找原因,想办法解决,甚至拉客观、怨主观;或者想动手解决,也开始有了行动,但行动不力,都会影响目标实现。 施工项目控制的行为对象是施工项目。控制行为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控制对象的目标构成目标体系。对于施工项目经理部而言,目标体系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让业主满意,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控制是施工项目的约束条件,也是施工效益的象征。因此,这三大控制构成了施工项目控制的目标体系。 施工项目目标控制问题的要素包括:施工项目、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实施计划、实施信息、偏差数据、纠偏行为。因此,其控制过程如图3-1所示;

图示3-1 从图3-1可以看出,控制者进行控制的过程是,从反馈过程得到控制系统的信息后,便着手制订计划,采取措施,输入受控系统,在输入资源转化为建筑产品的过程中,对受控系统进行检查、监督,并与计划或标准进行比较,对比较后的偏差进行直接纠正,或通过(报告等)信息反馈修正计划或标准,并开始新一轮控制循环。这个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根据前面所述,施工项目实施控制的目的在于排除干扰。在施工

项目的施工进展中有许多现实的干扰因素,如人为的干扰因素、材料的干扰因素、机械设备的干扰因素、工艺及技术的干扰因素、资金方面的干扰因素、环境干扰因素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动态控制,以不断排除干扰,实现控制目标。 3.1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控制 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的意义 对于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目标就是满足业主提出的质量要求(优良工程、合格工程)以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到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项目质量受到质量环各阶段质量活动的直接影响,任一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会使项目质量受到损害而不能满足质量要求。质量环的各阶段是由项目的特性所决定的,根据项目形成的工作流程,由掌握了必需的技术和技能的人员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使质量要求转化为满足质量要求的项目,并完好的交付给业主,还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用后保修服务,这是一个完整的质量循环,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目标,这些技术计划必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3.1.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目标管理-17设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第17讲设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本讲重点】 正确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并向下属传达 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检查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设定目标的步骤 设定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有以下七个步骤。但是许多中层经理在设定目标时往往只重视步骤一、二,步骤三以后的其他步骤常常被忽略,从而造成设定目标失败。 正确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并向下属传达 【案例】 某医药企业制定的2002年公司发展目标是: 目标一:公司植物药品的销售占公司销售的50%。 目标二:开发三个以上国家一类新药品种,并进入国家医药目录。 目标三:2002年六月前完成GMP认证。 目标四: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60%,达到5亿元。 中层经理只有在正确理解公司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围绕着这些目标,制定出既符合公司目标,又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部门目标。

例如,他必须了解,为什么公司要把营业目标定在5个亿,为什么比去年增加60%之多。他必须站在高层领导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这些问题。在理解这些问题后,才能根据整体目标,制定出相应的部门目标。 在制定部门目标时,要点之一是:让你的下属了解公司的目标。而这往往是中层经理们容易忽略的地方。 一般来说,公司为了让所有的部门,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理解公司的目标,往往要开年度会议,而普通员工则很少有机会了解公司的目标。员工不了解公司的目标,一是可能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二是理解部门目标及制定个人目标时可能出现偏差。

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案例】 根据公司2001年度发展目标,任经理制订出人力资源部2002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一:在2001年12月底以前制订出2002年度公司人力资源规划。 目标二:在2001年3月底以前完成OTC销售队伍、新药开发队伍的招聘工作。 目标三:在2001年4月底以前制订出公司新的考核制度。 目标四:在2001年3月底制订出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在这一步骤,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是目标难以量化的问题;二是目标太多的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可以参考上一讲中“为什么没有好目标”的讲述。对于第二个问题: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有太多太多,可以借鉴“20/80原则”,选择最具价值的三个左右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检查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图17-1 现代企业的目标制定程序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里的目标制定程序可以用上图来表示: 董事会制定战略目标,也就是确定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总经理再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年度发展目标,部门目标则是对年度总目标的分解,员工根据部门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由于目标是从上至下,层层分解形成的,因而,作为公司的一员,在目标的执行上不存在讨价还价的余地。你的目标必须与上司的目标一致,这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在目标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你要检查你的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发生偏差。主要从两个方面检查你的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发生偏差:一是与谁保持一致;二是针对目标的计划在具体执行方面也应该保持一致。 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摘要:房地产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应该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建立统一的适用于各房地产子公司和项目的绩效考核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套考核体系包括项目考核与年度考核两部分,以项目考核为主体,以年度考核对项目考核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调整,从而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目标管理模式。] [关键词:房地产子公司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初探] 房地产业是一种地域性和阶段性很强的产业。随着开发地域的拓展,项目公司越来越多,势必加大集团公司的管理半径,增加管理的难度,这就有可能造成边际投资效益的下降。因此,如何加强对房地产子公司的管理,正日益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课题。 一般来说,单一的房地产集团通常由总裁办、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工程部等职能部门联合成立集团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对下属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进行经营目标设置与考核。而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更多地是成立“事业部”这样的相对独立的部门,采取模拟企业化运作,对下属所有房地产类子公司统一管理。在这两种模式中,集团和下属公司均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相互间形成合理分工:集团总部作为决策中心、信息中

心、融资中心行使管理职能,各下属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则是成本控制中心、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为了贯彻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充分调动项目公司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经营计划的圆满实现,就需要制订专门的“房地产子公司管理办法”,并建立统一的以经营目标为中心的责任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主要由项目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组成,绩效的考核与奖励以项目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只是对项目考核目标的分解,它以事先责成子公司总经理在工资总额中扣存一定比例的年薪、然后由集团根据其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决定是否返还和返还比例作为奖惩的主要手段。 一、项目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在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项目公司成立、宗地的规划指标确定以后,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开发进度与收益测算为基础,集团事业部对项目经营目标进行统一设定。目标主要包括利润目标和开发进度两部分。 1、与利润目标相关的指标包括: ①规划指标:包括净用地、全部和分项建筑面积等; ②成本费用: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含土地成本、前期费用、基础设施费、配套设施费、建安造价、期间费用六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不可预见费虽然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是必要的,但在进行项目经营目标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类型

目标治理 一、目标治理的历史演化和特点 (一)目标治理的产生 现代西方治理要紧是在古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进展而成的,这种治理推动了大工业的进展,然而随着时刻的推移,其僵化的一面也越来越突出,如治理者过分推崇技术性方法和标准,治理的层次专门多,协调和沟通困难,企业职员的积极性普遍低下,效率不高,等等。 为了克服科学治理所产生的治理僵化现象,许多企业家和理论家越来越强调治理要重视成果治理、短期目标、职员激励、利益共享。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枟治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治理和自我操纵”的主张,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进展了这一主张。能够讲,对20世纪50年代往常的美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治理僵化问题,目标治理是一个药方。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假如一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那个范围必定被忽视,假如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冲突和白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德鲁克的主张在企业界和

治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对形成和推广目标治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其他一些学者又进一步丰富了目标治理的内容。例如,逐步把目标制定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逐步引入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相结合起来的方式与方法,使目标治理在实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可操作性。最新研究成果是:目标治理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系统,它必须被看作是一种治理方式,而不是现有治理做法的一种补充。 (二)目标治理的特点 目标治理的特点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目标治理是参与治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个职员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2)强调自我操纵。德鲁克认为,职员是情愿负责的,是情愿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慧才智和制造性的;假如我们操纵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则我们应“操纵”的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应当是行为本身,也确实是讲必须以对动机的操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主讲:张文原蒙牛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 主办:培华企业管理培训集团培华商业研究院 培训时间:10月25日-26日(两天) 培训地点:杭州天豪(天杭)大酒店 (艮山西路220号) ※讲师简介 张文着名人力资源专家 原蒙牛集团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曾任联想集团高级顾问,联想学院副院长,联想集团首席培训师等,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方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MBA班主讲导师,京新药业股份集团、卫岗乳业集团、广东德豪润达等多家企业的管理教练。出版专着二十余部。客户服务管理、专业销售技巧培训,300余场的培训经验、极强的语言感染力、生动的现场氛围获得了每个受训企业极高的口碑。 专长:凭借十余年企业丰富的工作经验,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有着个人成功的例证及独到的见解。对各种不同体制、不同运作方式、多层级的企业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国内企业的人才现状的洞察极其清晰,并为企业内部培养了众多的一线管理人员。 ※课程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 第一单元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目的及意义 1、基于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 2、关键业绩素质(KPI) 3、业绩管理循环

4、实施岗位责任考核系统所需的技能 5、人力资源部在岗位责任系统中的作用 第二单元掌握实施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相关的技能 1、目标与职责清晰化 2、岗位责任考核系统的五个表 3、岗位主要职责:(表一)确定岗位职责、职责的履行、岗位主要职责的填 写、职责写什么、职责怎么写、职责书写注意点 4、工作目标:(表二)目标的重要性、目标的来源、目标的定义、目标衡量 标准的写法、写目标的注意事项、什么是好的目标、目标的衡量标准、我们强调--与员工达成一致、年度目标的绩效模板、月度目标或者季度目标的模板 5、易混淆的概念:目标与职责的区别、管理者职责与岗位职责的区别、管理 过程与职责、目标区别与举例、目标与行动计划的区分、目标管理法 6、工作表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表现:工作表现的填写 7、员工发展计划:员工发展计划的填写、经理在员工发展计划中的责任、能 力辞典举例、员工发展计划的制定、可供选择的员工发展计划方案。 8、年度规划:(表五)年度规划模板、个人年度目标模板 第三单元熟悉岗位责任考核系统实施的基本程序 1、为什么要推行绩效考核 2、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时代光华 答案

正确 1.绩效考核这个工具的设计是基于两个字:() 1. A 利益 2. B 人性 3. C 领导 4. D 团队 正确 2.绩效考核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1. A 实现团队利益 2. B 实现利润最大化 3. C 实现生产目标 4. D 实现组织目标 正确 3.企业进行目标管理制定的原因就是要把企业的战略转化为:() 1. A 个人的战略 2. B 组织的战略 3. C 领导的战略 4. D 集体的战略 正确 4.有活力机制的核心在于:() 1. A 对制度的调整

2. B 对组织的调整 3. C 对团队的调整 4. D 对利益的调整 错误 5.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强调的是:() 1. A 对结果的管理 2. B 对目标的管理 3. C 对过程的管理 4. D 对绩效的管理 正确 6.目前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都是把重点放到(),而没有放到()。() 1. A 考核上、管理上 2. B 管理上、考核上 3. C 评估上、考核上 4. D 绩效上、管理上 正确 7.社会人放到第一位的是:() 1. A 义 2. B 法 3. C 理 4. D 情

正确 8.执行的背后是:() 1. A 利益 2. B 素质 3. C 文化 4. D 管理 正确 9.绩效考核的主体依据是:() 1. A 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 2. B 员工利益的分配情况 3. C 组织职责的监督情况 4. D 员工职责的履行情况 正确 10.在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更多的是从品质指标和行为指标考核的是针对:() 1. A 行政文职人员 2. B 高管 3. C 中层管理干部 4. D 基层管理干部 正确 11.研究目标的管理首先让人:() 1. A 为自己而工作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类型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历史演化和特点 (一)目标管理的产生 现代西方管理主要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种管理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僵化的一面也越来越突出,如管理者过分推崇技术性方法和标准,管理的层次很多,协调和沟通困难,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普遍低下,效率不高,等等。 为了克服科学管理所产生的管理僵化现象,许多企业家和理论家越来越强调管理要重视成果管理、短期目标、员工激励、利益共享。1954年,彼得德鲁克在枟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主张。可以说,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美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僵化问题,目标管理是一个药方。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如果一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范围必定被忽视,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德鲁克的主张在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形成和推广目标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其他一些学者又进一步丰富了目标管理的内容。例如,逐步把目标制定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逐步引入把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相结合起来的方式与方法,使目标管理在实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可操作性。最新研究成果是:目标管理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系统,它必须被看作是一种管理方式,而不是现有管理做法的一种补充。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2)强调自我控制。德鲁克认为,员工是愿意负责的,是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如果我们控制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则我们应“控制”的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应当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以对动机的控制达到对行为的控制。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绩效。 (3)促使权力下放。集权和分权的矛盾是组织的基本矛盾之一,唯恐失去控制是阻碍大胆授权的主要原因之一。推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调这一对矛盾,促使管理者下放权力。 (4)注重成果导向。管理者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评价员工的表现,往往容易根据印象和对某些人或问题的态度等定性因素来衡量。实行目标管理后,由于有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从而能够如实地评价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 (5)目标管理还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以增强员工在工作中的满足感。这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目标管理与计划管理的区别 企业管理界至今仍然存在着把目标管理完全等同于计划管理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目标管理同计划管理是不完全相同的两种管理活动。 首先,目标管理是一种思想(根据德鲁克的说法,是一种管理“哲理”)和一种管理体制,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实行专业化分工、重视人的因素和向下级授权的有机结合。而计划乃是众所周知的一种企业管理职能活动。 第二,计划管理中的计划往往侧重于“财”和“物”两方面的指标安排,而目标管理中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一)目标的设置 目标的设置是目标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预案。这个预定的目标,既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由上级批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标必须由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 第二步,重新审议管理结构和岗位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设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结构,根据新的分解目标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第三步,确立下级的目标。在确定下级的目标之前,首先上级要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才有可能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属的意见,帮助下级建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评估;要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的可能。每个员工和团队的分目标要同组织中其他员工的团队的分目标协调一致,共同支持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赋予下属相应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判断一个目标是否是好的目标,可以参照下表所示的标准。

表1—恰当的目标与不恰当的目标 不恰当的目标 恰当的目标 ·以过程或活动的形式来表述 ·无法完全实现,没有具体的完成目标的期限 ·对期望达到的目标定义得模棱两可 ·理论化或理想化 ·没有真正的结果 ·或者过于简练、不清楚,或者太长、太复杂 ·重复,一项陈述中包含两个或多个承诺 ·缺乏对改进的要求 ·以最终结果来表述 ·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确定目标的完成形式 ·与公司的管理有关,从公司管理的实际出发 ·对公司的成功很重要 ·尽可能的用数量最精确的说明 ·一项陈述只限于一个重要的承诺 设置可以评估的目标;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目标可量化可评估。表2-2将一些可以评估的目标和不可评估的目标进行了对照。 表2—可以评估的目标与不可评估的目标

时代光华-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

时代光华-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讲义及答案(答案在讲义后)

第一讲绩效考核的弊端及问题分析 每到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忙着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总结年度目标达成的情况,制定明年企业的目标,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我们喜欢以春节作为一个年度的重要标志。很多单位到年终都发年终奖,发完年终奖,过完春节后,有一部分员工会满怀着高兴的心情,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可能有一些员工就因为年终奖的问题,过了春节以后就会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所以,绩效考核——“想说爱你不容易。” 企业的绩效考核,要不要跟奖金挂钩?到年终的时候,大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如同打麻将是为了娱乐,但是如果不用钱就娱乐不好一样,其实企业的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发奖金,但是如果不跟奖金挂钩,这个考核就失去了意义。这样一来,绩效考核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那究竟绩效考核应该怎么做?我们到底怎么跟奖金挂钩?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到底要不要考核,应该怎么去考?企业的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制定?本课程就是探讨这样一个话题的。 一、都是绩效考核惹的祸 1.评估好的就高兴吗 企业每次进行绩效考核时候,只要跟奖金挂钩,最终的结果都是有人欢乐有人愁,绩效考核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每次公司的绩效评估之后,公司里的人总是人心慌慌的,说什么的都有,评估差的不高兴,说领导不公平,给小鞋穿,但是评估好的就高兴吗?事实上评估好的也不高兴。 【案例】 有四个员工,有一个员工获得年薪奖5万块钱,有一个员工拿到3万块钱,有一个员工2万块钱,另有一个员工1万块钱。拿1万块钱的人跟拿5万钱的人比,觉得很不平衡?难道他今做的贡献比我多四五倍吗?我们在一个办公室,我看他上班也没有怎么样,也没比我特殊到哪里?所以拿1万的这个人不满意,拿2万的那个人也不满意,他也跟那个拿5万的人比,拿3万的那个既跟那个拿5万的比,也跟那个拿2万的比,他觉得那拿5万的人也不能比我高一半吧!我们两个的成绩都差不多的。他又看到那个拿2万的,觉得对方今年什么活都没干,凭什么也拿2万块钱。

目标与计划管理

目标与计划管理 未了解目的港口的人无法一帆风顺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组织目标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把各项管理事务展开为:有 主次、可控的和高效的管理活动,激励员工,共同参与,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 1,目标管理的意义 借助目标说明公司的期望及要求 通过目标分解使各级人员负起责任 目标及其标准为企业考核提供依据 通过目标管理使上下级建立绩效伙伴关系 有效的目标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目标管理有助于把握企业的命运,保持长期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 2,目标的内容 共同价值,态度承诺,各付其责,注重绩效,不断发展。 3,目标管理的特点 注重系统方法 长目标与短目标;大目标与小目标相互支持。目标→行动→结果→新的目标。 强调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制定目标是形成责任的基础。 1)部下既了解组织的目标,又参与制定目标。 2)可使主管集中于关键领域。 强调团队合作 任何目标的实现均需依靠团队合作。 小目标需服从大目标。 强调结果 对管理者考核的是其结果(成果),而不是“活动”本身。要不断将目标对准结果,通过及时检查反馈来达到这一点。结果往往是由“用户”所决定的。 强调目标的激励作用 成功,就是对目标的实现,有了目标,才有成功。

中层经理只有将个人的人生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人生目标才能得到完美实现。公司为个人的目标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 目标的高低表明对自己的期望 * 对自己的期望是绩效的上限 * 目标能帮助你走出心理上的舒适区 * 不断扩展本人目标--自我激励 * 你认为他的目标是什么? 4.工作目标的类型 达成型工作目标 重点分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达成目标。 解决问题型工作目标 重点是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5WHY。 例行型工作目标 重点:设定有效的规程、规范、标准。 5,目标的SMART要素 Specific 明确具体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ction-oriented 可接受的 Realistic 现实可行的 Time-related 有时间限制的 6,设立目标的七个步奏 第一步,正确理解公司整体的目标,并向下属进行传达 第二步,制订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第三步,检验目标是否与上司的目标一致 第四步,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五步,列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技能和授权 第六步,列出为达成目标所必需的合作对象和外部资源 第七步,确定目标完成的日期 7,如何实施目标管理

计划工作过程与目标管理

第六章计划工作过程与目标管理 〖本章导读〗本章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制订计划。包括制订计划要经历的 基本步骤及其常用的工具方法,战略计划的制订思路,项目计划和目标 管理方法。 以前,在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计划计划,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风一吹落在地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即使在90年代的今天,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还在以“计划跟不上变化快”为理由忽视计划管理工作。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这一结论早已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得到共识。一个组织,特别是大规模的组织活动,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切实做好计划管理工作,使计划转变为工作绩效。为此,有必要了解计划工作程序。 计划和决策是十分相近的管理职能,因为二者都涉及到目标和行动方案。在早期的管理著作中,只有计划职能而没有决策职能。直到本世纪中期,决策学派的兴起,决策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才被普遍重视,并被视为十分重要的管理职能。 第一节计划工作的一般程序 计划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1)拟实现哪些目标;(2)如何实现所制定的目标。围绕这两个问题,完整的计划工作程序可展开为如图6—1所示的过程。 图6—1 计划工作的一般过程 一、描述、理解、沟通组织的使命和宗旨 计划工作过程起源于组织的使命和宗旨。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组织并不存在明确的使命和宗旨,界定并描述组织的使命和宗旨便成为计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创办的组织、处于重大变革时期的组织往往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存在明确的组织

使命和宗旨,需要正确地理解组织的使命和宗旨,并将其贯彻到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工作中。在正确理解组织的使命和宗旨的基础上,还要把组织的使命和宗旨传播给组织成员、顾客及各种各样的相关利益群体,让与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工作有关的人们了解并接受组织的使命和宗旨,这将十分有利于计划的快速实施和竞争优势的营造。 二、评估组织的当前状况 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是对组织的当前状况作出评估,这是制订和实施计划工作方案的前提。从大的方面看,当前状况的评估工作要对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即SWOT分析。当然,对于那些局部的作业性质的计划工作,往往并不需要特别复杂和综合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但即使如此,也要对内部的资源与外部关系作出基本的判断。 分析内部资源,主要应考虑组织的财务状况、员工技能、技术水平,以及那些能反映组织当前工作状况的信息资料。分析内部资源可以了解组织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如果组织在内部资源上优于竞争对手,那将意味着组织的计划工作有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反之,将意味着组织只能制定较低的目标或正常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 与此同时,还应分析组织的外部关系,如与供应者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与银行等公共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分析外部关系可展示出计划工作必须予以关注的潜在机会和限制因素。 三、制定计划目标 分析了组织的现状之后,要回答“往何处去”这一问题,即要确定目标。目标是组织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一个组织在同一时期可能有多个目标,但任何一个目标都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的主题,是扩大利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还是改进产品质量? (2)期望达到的数量或水平,如销售数量、管理培训的内容等。 (3)可用于测量计划实施情况的指标,如销售额、接受管理培训的人数等。 (4)明确的时间期限,即要求在什么样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目标。 表面上看,目标的制定并不难,但事实上,有很多因素限制了目标制订的科学性。 Robert D. Gatewood, Robert R. Taylor, and O. C. Ferrell, Management: Comprehensio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RWIN, Inc., 1995. P.2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